先秦儒家的文艺教化思想

合集下载

先秦儒家礼乐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先秦儒家礼乐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先秦儒家礼乐思想及其当代意义自古中国就被称为“礼仪之邦”,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

孔子在周公引德入礼的基础之上,赋予礼乐文化以“仁”的内涵与本义,使得中国的礼乐文化由虚幻的鬼神世界回归到人文关怀。

在儒家看来,礼用来区别人伦差异,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敬,乐用来和合情感,使人与人之间更加亲近。

虽然礼、乐有别,但两者同时又是相辅相成,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

只有礼、乐并举,才能达到社会道德秩序的真正实现。

其所倡导的“礼乐并举”、“移风易俗”的道德理念对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礼”与“乐”的原初意蕴关于“礼”的起源,学术界一直没有最终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礼的出现与原始社会祭祀活动及生活习俗有着很大的关系。

礼字繁写为“禮”,甲骨文中出现的“豊”从字形上看就是指祭祀用的器物。

《说文解字》中说:“礼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从示从豊,豊亦声。

”段玉裁注:“履也。

……足所依也。

引伸之凡所依皆曰履。

引假借之法。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故礼字从示,豊,行礼之器。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履是足之所依,而礼就是人之所依,依礼而行祭神才能得到的赐福与保佑。

王国维将其释之为:“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谓之丰,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醴亦谓之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

”(王国维:《观堂集林·释礼》)郭沫若先生也认为从礼的字形来看,礼的起源与祭祀行为息息相关,他说:“礼是后来的字。

在金文里面,我们偶尔看见用豊字的。

从字的结构上来说,是在一个器皿里面盛两串玉具以奉事于神。

《盘庚篇》里面所说的‘具乃贝玉’,就是这个意思。

大概礼之起起于祀神,故其字后来从示,其后扩展而为对人,更其后扩展而为吉、凶、军、宾、嘉的各种仪制。

”(同上)“乐”字从字源来看,要先于“礼”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

《说文解字》将“乐”释为:“五聲八音緫名。

象鼓鞞。

木,虡也。

”说“乐”是五声八音的总称,“乐”字繁写为“樂”,如木架之上悬铃置鼓,而铃鼓正是古时祭祀常用到的乐器。

先秦儒家诗教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先秦儒家诗教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先秦儒家诗教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诗教,古代文学理论术语。

意谓《诗经》中虽然对君主的政治弊病有所讽刺,但态度却温和委婉,即所谓“温柔敦厚”,而不是直接和激烈的揭露押击。

先秦儒家诗教重视政教伦理,规范社会秩序,能够达到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

其中关于诗教的“思无邪”的教化思想以及“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等对现代社会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诗经》在道德、情感、艺术表现、结构语言等方面对后世的审美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先秦诗教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具有启示作用。

论先秦儒家的美育思想

论先秦儒家的美育思想

论先秦儒家的美育思想摘要:美育是一种提高人们对于美的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教育行为,儒家作为一种影响中国两千年的思想流派,在人的审美培养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虽然儒家的美育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我们从中仍旧能够体味到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及其对美育方面的独到见解。

研究儒家的美育思想,对我们时下的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我们可以从儒家的美育思想中提炼出适合于我们现在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的美育培养方案,是对中华传统美育的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儒家;美育;途径;原则;作用引言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或者美感教育(aesthetic education),大而言之,泛指一切培养人们形象化审美情感的教育,是一种提高人们对于美的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教育行为;小而言之,是指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素养、美的品格,能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这一概念的提出,详见于席勒《美育书简》,席勒认为“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美育的途径,只有通过美,人们才能达到自由。

”其目的在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

至此,在人类美学史上,他首次将美育界定为“情感教育”从而使美育不同于德育和智育,第一次在教育范畴在理论建设方面给美育以一席之地。

而在中国,“美育”是在清朝末年由著名学者和教育家王国维(1877—1927)提出,并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美育主张。

他认为:“教育之事业分为三部:智育、德育(意育)、美育(即情育)是也,三者并行而得渐达真善美之理想,又加以身体之训练,斯得为完全之人物,而教育之能事毕矣。

”王国维的发轫带来了美育的滥觞,紧随其后的蔡元培针对审美教育做了大量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发表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说》,提倡“舍宗教而易之以纯粹之美育”,论述了他的美育思想观点,表明他对美育的高度重视。

至此中国的美育研究呈一发不可收拾之状。

所以有人认为,美育是一个近代概念,是近代教育的特有范畴。

论先秦儒家的美育思想

论先秦儒家的美育思想
先秦儒家美学思想,以孔子乐教为核心,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尧舜时期。孔子将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正乐来涵养品格,提出音乐、艺术的规范和要求,追求美与善的统一。其审美教育范围广泛,不仅限于音乐,还包括礼乐书数射御六艺,旨在培养君子的品格,建立一个等级分明而有序的社会。孔子对音乐有深厚的修养和浓厚的兴趣,他学鼓琴的经历体现了其对音乐艺术精神的深刻领悟和发展。通过音乐教育,孔子旨在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人格调诗歌教育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通过美的熏陶来净化灵魂、启迪思维。与道家审美教育相比,先秦儒家美学思想更注重社会伦理和政治目的,旨在通过美育来教化子民、维护社会秩序。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古代美育传统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先秦儒家文艺观 -回复

先秦儒家文艺观 -回复

先秦儒家文艺观-回复先秦时期是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形成阶段,而儒家文艺观则是儒家思想在文艺创作方面的体现。

儒家文艺观强调个体的修养、道德伦理的追求和社会责任的担当,对于先秦时期的文艺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先秦儒家思想的基础出发,逐步探讨儒家对文艺观的塑造及其对当时文艺创作的启示。

首先,先秦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人伦,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儒家将个人修养与社会伦理、政治治理相结合,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

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儒家文艺观注重塑造和弘扬道德价值观。

其次,儒家文艺观追求的是“仁”。

儒家非常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认为“仁者爱人”,人应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要以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和改变他人。

这种关爱他人、影响他人的思想对于文艺创作也提供了重要启示。

在文学创作方面,儒家强调作品要有教化作用,承担起道德教化的责任。

文艺作品应通过情节、人物塑造等手法,让人们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引导人们追求“仁爱”的品质。

这种“育人”的性质体现了儒家对文艺创作的期望。

此外,儒家文艺观还注重对经典的研究和传承。

儒家重视经典的学习和教育,主张通过对经典的研读和实践来提高自身的修养。

在文艺创作中,儒家思想强调作品要基于古代经典的启示和借鉴,通过承袭古人的智慧,来传承和发展文化传统。

除了对经典的传承,儒家文艺观还追求个体的内心世界的拓展。

儒家主张个人修养的提升和内心世界的升华。

在文艺创作中,儒家文艺观倡导作家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来展示个体的情感、思想和精神追求。

这种关注个体内心世界的文艺创作方式,为后来文学作品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在社会伦理方面,儒家文艺观注重社会责任的担当。

儒家认为,个人的行为应服务于社会和国家,作为社会的一员,个体应该为社会的繁荣和和谐做出贡献。

因此,儒家文艺观强调文艺作品要关注社会问题、批判社会弊端,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总结来说,先秦儒家文艺观是儒家思想在文艺创作方面的体现。

先秦儒家教育艺术思想与实践简论

先秦儒家教育艺术思想与实践简论

明。 此外 , 著名 的案例如 “ 子入太庙 , 每事问” 。 据《 沦语 ・ 八 际的论述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言语作为教学科 目
佾 》记载 : “ 子 入 太庙 ,每 事 问 。或 日:‘ 孰 谓 鄹人 之 子 知 的教 育家 。他不 仅 是言语 教 育 的大 师 ,培 养 了像宰 我 、 子 礼乎 ?人 太 庙 ,每事 问。 ’子 闻之 , 日 : ‘ 是礼也。 ” ’孔 子 贡等 以擅 长辞令 被 后世 称道 的杰 出人 才 ,他本 人也 是一 名 入 太庙 “ 每 事 问” 的行 为 ,被 人认 为是 不 知礼 的表 现 ,而 杰 出 的言语 艺 术大 师 。孔子许 多 关于 言语 交 际的论 述 、观 孑 L 子 却认 为 ,“ 每 事 问 ”正 是 “ 礼 ” 的表 现 。正 如 此 ,后 点今 天仍 然是 我们 应该 信守 的规 范 。他 清楚地 看 到 ,说 话

步阐发; 《 学记 》 进一步发展孑 L 子的 “ 诗教” 、“ 乐教”思 予 的言 行不 一 ,不可 信 任。在 今 天看来 ,孔子 的言 辞确 实
显 得过 激 ,不仅 对学 生挖 苦 、讽刺 ,而 且 大有儒 子 不可 再 教 的架 势 。那 么 ,孑 L 子对 宰我 采取 这样 的教育 方式 ,最 终 关 键词 : 启发 式 不 屑之教 适时 而教 诗 教 乐 教
对象 自觉调适 自己的仪态 ,以实现最佳言语交际效果。教 身而天下平。 ”意思是说,君子的言语 ,讲的虽然是平常的
育艺 术 的一 个重 要 门类就 是 教师 的语 言艺 术 ,优 秀的 教师 事情 , 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君子的操守 , 从修养 自身开始, 也 是语 言 艺 术 家。《 论语 》 中的这 段 记 载一 方 面 让我 们 看 然后 才使天 下太平 。孟子 接着 指出 ,“ 人 病舍其 田而苦 人之 ”人 的毛病往 往在 到 了孔 子言 语实 践方 面 的炉 火纯 青 的修为 ,另 一方 面 也让 田—— 所求 于人者 重 ,而所 以 自任者轻 。 我 们领 略到 一个 伟 大的教 育 艺术 家在 言语 交 际中体 现 出的 于放 弃 自己的 田地不 耕种 ,却 跑到 别人 的 田里去 除草 —— 精 深造 诣 。除 了启发 式教 学 ,孑 L 子还 将诗 歌 、音乐 等 艺术 要求别 人很多很严 格 , 要求 自己却很 少很轻松 。所 以 , 在《 孟

浅析先秦儒家乐教思想

浅析先秦儒家乐教思想

浅析先秦儒家乐教思想先秦儒家乐教思想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是以乐教人,通过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品德。

乐教思想在先秦时期得到了孔子、孟子等儒家先贤的深刻阐发与发展,对后世的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拟对先秦儒家乐教思想进行浅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其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

一、乐教思想的内涵乐教思想是一种通过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品德的教育思想。

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孔子曾言:“夫乐者,乐也;我无乐也”、“乐也在其中矣。

”可见孔子重视乐教之道,认为乐是一种教化人心的重要途径。

孟子也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提出“以音乐教人”的观点,强调了乐对人的教化作用。

乐教思想体现了对音乐艺术的高度重视,认为音乐艺术具有教化人心、陶冶人性的功能,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

乐教思想所强调的不仅是音乐艺术本身,更在于音乐艺术的教化功能。

通过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表达,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引导人们的行为,培养人的品德,提高人的修养。

乐教思想不仅仅是一种音乐教育,更是一种人格教育,旨在通过音乐艺术的熏陶,使人们更加善良、快乐、和谐。

二、乐教思想的教育价值乐教思想在教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乐教思想强调情感教育。

孔子曾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他认为人们的情感应该受到良好的熏陶,而音乐艺术正是一种熏陶人情感的有效途径。

通过音乐、舞蹈等形式的表达,可以使人的情感得到释放和升华,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培养健康的情感表达能力。

乐教思想注重品德教育。

乐教思想认为音乐艺术可以培养人的品德,提高人的道德修养。

在古代,《乐记》中提到:“乐,德之良表也。

”乐教思想认为音乐艺术的表演和欣赏可以培养人的品德,使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美好和高尚的情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乐教思想注重人格教育。

乐教思想认为,音乐艺术的熏陶可以提高人的修养和素养,使人更加文雅、高尚,形成良好的人格特质。

先秦诸子的文艺观

先秦诸子的文艺观

先秦诸子的文艺观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诸子百家的兴起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个时期,诸子们对于文艺观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理解。

本文将以先秦诸子的文艺观为主题,来探讨他们对于文艺的认识和理解。

孔子是先秦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对于文艺有着独到的见解。

孔子认为文艺是培养人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他强调文艺的作用在于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具备高尚的品质和道德修养。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他认为诗歌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通过欣赏和吟诵诗歌,可以使人的情感得到宣泄和升华,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墨子则对于文艺的看法有所不同。

墨子强调实用主义,他认为文艺应该以实际效果为导向,追求功利和实用价值。

他主张文艺应该以民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教育和启迪民众为目的。

墨子提出了“四考”的标准,即考虑人民的需求、考虑人民的情感、考虑人民的心理、考虑人民的利益。

他认为只有满足了人民的需求,才能被称为真正的文艺作品。

老子则更加注重自然和内心的表达。

他认为文艺应该通过表现自然和揭示人性来达到审美的效果。

他提出了“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艺术应该追求自然和真实,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老子认为艺术家应该以内心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理解来创作,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具有真实的美感和艺术的价值。

孟子则注重人的情感和感受。

他认为文艺应该通过表达人的情感和感受来触动人的内心。

孟子说:“心然后义,言然后信。

”他认为艺术作品要真实地表达出人的内心情感,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和认同。

孟子认为艺术家应该通过触动人的情感来传递真理和价值观,唤起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韩非则更加注重文艺的社会作用和影响力。

他认为文艺应该对社会起到教育和引导的作用。

韩非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他认为艺术作品可以通过表现社会的黑暗面和负面情绪来引起人们的警醒和反思,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改善。

韩非认为艺术家应该以社会的需要和利益为导向,用艺术的方式表达社会的关切和问题。

先秦时期文学思想笔记总结

先秦时期文学思想笔记总结

先秦时期文学思想笔记总结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起点。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具有独特思想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他们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先秦时期的文学思想进行总结,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先秦时期的文学思想,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几个流派。

这几个流派的思想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但它们都对中国文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先秦时期文学思想的核心。

儒家强调“仁”和“礼”,强调人性的善良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儒家经典《论语》中的诸多名言警句,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成为后世中国文学中的重要素材。

儒家思想强调礼仪和道德的重要性,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道家思想是先秦时期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流派。

道家强调“道”和“无为而治”,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自然的无为而治。

道家经典《道德经》中的诸多章节,如“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等,成为后世中国文学中的引用经文。

道家思想的追求自由和无为的精神,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墨家思想是先秦时期的一种特殊流派。

墨子主张爱人和兼爱,反对战争和暴力,主张普遍和平。

墨子主张以“兼爱”为核心的思想,强调人类共同的利益和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墨子的爱人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法家思想是先秦时期文学思想的又一重要流派。

法家主张以法律和制度来治理社会,认为只有通过法律的制约和约束,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法家经典《韩非子》中的诸多观点,如“法不行,则无人主乱”,“百姓不杀,又何故杀?”等,成为后世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思想。

法家思想强调法律和制度的重要性,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先秦时期的文学思想非常丰富多样,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派都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强调礼仪和道德,道家强调自由和无为,墨家主张爱人和兼爱,法家主张法律和制度。

浅谈先秦儒家美学

浅谈先秦儒家美学

浅谈先秦儒家美学中的“比德”先秦时期儒家美学的审美关系,具有以下三个层次的意义:第一层是“交感”,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第二层是“比德”,强调道德人格在自然中的实现;第三层是“反身而诚”,强调人发现了自己与对象之间有着共同的根源——诚。

如果说,先秦时期的儒家美学是一种要求艺术与道德结合的美学,那么其中的“比德”则是这一美学性质的集中体现。

“比德”不但能够发掘审美对象的人格美感,还能展示审美主体的道德修养,更能为诗歌意象提供创作依据。

一、“比德”是审美关系的体现作为人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在先秦儒家美学中集中体现为比德关系。

人与自然对象往往会形成一种对应关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说法是“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在孔子看来,其原因在于“知者动,仁者静”。

也就是说,水是动的,有智慧的人也具有水动这一特点,其思维有如水之灵动,活跃。

山是静的,有仁德的人也具有山静这一特点,其心态有如山之恒久,平静。

于是,智者和仁者就与山、水这些自然景物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

审美主体皆从自然景物的观照、比对中,获得理性的意趣和审美的愉悦。

这种审美关系之于文学创作上,可以理解为创作主体运用比喻或象征的手法表达个人道德理想。

客观事物之所以能够激起审美主体的好感,是其形象特征等使审美主体发现了自我的存在。

于是,他们把自己的某种道德情操比附为自然物的某些特征,使其自然属性人格化。

同时,也使自己的道德品性客观化。

这种审美关系的实质在于,认为自然美美在它所比附的道德伦理品格,自然物的美丑及其程度,不是决定于它自身的形态,而是决定于其所比附的道德情操的价值。

周敦颐之所以颂莲,是觉得它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品质。

莲花的自然属性和外在特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使人联想到君子的行为方正和通达事理。

陆游之所以咏梅,是认为它有君子般“无意苦争春”高洁情操。

梅花的孤高雅洁引起了诗人的联想,被赋予其朴实无华,不慕虚荣的君子品行。

先秦儒家教育艺术思想与实践简论

先秦儒家教育艺术思想与实践简论

先秦儒家教育艺术思想与实践简论先秦儒学者身体力行,为我们留下了一座蕴含教育艺术思想与实践的富矿,孔子建立了以“启发式教学”为核心的教育艺术思想体系并勤于实践,是第一个伟大的教育艺术家;孟子的“教亦多术”和“不屑之教”体现了教育艺术的辩证思考;荀子“适时而教”的思想和实践,体现了教育艺术的启发式原则,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阐发;《学记》进一步发展孔子的“诗教”、“乐教”思想,是最早的教育艺术论专著。

标签:启发式不屑之教适时而教诗教乐教中国古代没有明确提出教育艺术的概念,但是,闪烁着教育艺术思想光辉的言论比比皆是,而先秦儒家学者更是身体力行,为我们留下了一座蕴含教育艺术思想与实践的富矿。

开掘并利用这种富矿,学习古代教育艺术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加完整地传承古代教育家的智慧,并能为突破今天的教育网境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孔子,是第一个伟大的教育艺术家在《论语》中,有许多孔子关于教育艺术的言论和实践的记载,构成了一个以“启发式教学”为核心的教育艺术思想体系,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艺术的灵魂,循循善诱则体现了孔子教育艺术的魅力。

“诗教”、“乐教”的主张和实践则是对教育无痕的教育艺术境界的完美诠释。

《论语·乡党》记载:“厩焚。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马厩失火,孔子首先关注的是人伤着了没有。

在儒家看来,这就是圣人以民生为本的真实体现。

如果将这个作为一个教育案例来看待的话,不难发现,孔子在“表达”自己的意图时,故意隐匿了自己的教育意图,这其实是注重“身教”,主张教育无痕的教育艺术的体现。

在《论语》中,这样的案例其实是很多的。

《论语·阳货》中记载:“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

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这段记载中的孺悲是鲁国人。

鲁哀公曾派孺悲向孔子学习士丧礼。

孔子这次为何不愿见孺悲,原因不明。

但是,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的求教者,孔子表现的行为很不同。

《论语》记载这样的行为,似乎正是让后人感悟孔子的教育艺术,这一点后文将进一步说明。

先秦儒家“教化”思想的意识形态性及其功能

先秦儒家“教化”思想的意识形态性及其功能

试 图拯 救礼 崩乐 坏 的社会 现实 。在 阐发 其教 化思 想 的过程 中 , 先秦 儒 家 构建 了具 有 自身 特 色 的教 化 内容 体 系 。它 以“ 仁” 为最 高理念 , 使 之作 为处 理人伦 关 系的根 本道 德规 范和 实现 “ 为政 以德 ” 的根 本法 则 , 统 摄其 全 部理论 ; 同时 , “ 礼乐 教化 ” 是其 教化 实施 的核 心 内容和 主要依 赖路 径 , 具体 又涉及 义 利观 、 忠孝 观 、 诚信观、 荣 辱观 、 廉正 观 、 智 勇 观和气 节 观等 主要道 德条 目, 从 而构 建起 系统 的 内容体 系 。具 体 到个体 与他 人 的关 系 , 主
[ 摘 要] 先秦儒家教化 思想不仅是 一种道德伦理 , 还是 一种政治 意识形态。 它一方面秉持‘ ‘ 道” 的精 神, 发挥道 德
对 于 政 治 的提 升 和 转 化 功 用 ; 另一方面又以“ 八世” 的精 神 , 使 自 己的 道 德 学 说 融入 现 实 的 政 治 实 践 之 中 。 由 此 , 作
N YS21 3 011 )
[ 作者 简介] 陈宗章( 1 9 7 9 一) , 男, 法学博 士, 南京邮 电大学马克 思主义 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 思想政治教 育与传统 文
化研 究。
先秦 儒家 教化 思想 是一 个相 对完 整 的思想 理论体 系 , 是在小 农 经济 、 专制 政治 与宗 法血缘 制度 下 孕育 和 生长的, 是历 史和 社会 实践 的产 物 。先秦儒 家 教化思 想 以“ 仁” 为核 心 理念 , 以礼 乐教 化 为 主体 内容 , 旨在 一 方 面提升 人 的精神 境界 , 一 方面 引导人 们 的行 为合乎 礼 义 道德 规 范 , 从 而 维护 社 会 等级 秩 序 。笔 者 以 为 , 其 存 在和发 展 的形态 既表 现为 一种 道德 伦理 , 一 种历史 文 化资 源 , 还 表现 为一种 政治 意识 形态 , 从 而呈现 出“ 多

先秦儒家与道家文艺思想的对比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先秦儒家与道家文艺思想的对比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先秦儒家与道家文艺思想的对比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所谓文艺思想,是指对于文艺现象的总的看法和主张。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文艺思想,不同流派、不同时代,文艺思想也有差异。

先秦儒家的文艺思想主要包括孔子和孟子的文艺思想,以孔子为代表,并且主要体现在其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以及《礼记·乐记》中;先秦道家的文艺思想主要包括老子和庄子的文艺思想,以老子为代表,但在其著作中少有直接体现。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能从字里行间读出老子隐含的文艺思想,并且相当深刻,值得咀嚼和学习。

两家文艺思想各有特色,都对后世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以下着重对比两家文艺思想的异同:一.不同点:1.儒家“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游于艺”与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为”。

孔子一直都在推崇“文”。

先秦时期的“文”有几个不同含义:包括礼乐典制等在内的广义的文、文献典籍、文辞文采等。

在孔子时代,诗已经完全从乐中分化出来而成为语言艺术的文学。

孔子非常重视诗的教育作用,经常敦促和考验他的弟子乃至他的儿子孔鲤学诗的情况。

如《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所谓“兴”,是指孔子思想里的政治、伦理内涵。

《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强调学习要以修身实践为本,艺文的学习则是次要的。

也就是说,在儒家的思想体系里,学习是为了治国安邦和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并且要把治国安邦摆在第一位。

另外,孔子认为,“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孔子是一位热爱文艺的人,积极肯定文艺的作用,有很高的艺术修养。

他认为,文艺是由心产生的,人心的萌动是由外在事物影响导致的,心受到外物的影响而萌动,就表现为声音。

并且,声音也是有区别的,它跟环境密切相关,比如在和平时代和在动乱年代就有很大区别。

因此要有选择地学习,“放郑声,远佞人”。

浅析先秦儒家乐教思想

浅析先秦儒家乐教思想

浅析先秦儒家乐教思想先秦儒家乐教思想是儒家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强调人的修养和内心的平静,通过音乐教育和乐教礼仪,使人们陶冶情操,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

本文将对先秦儒家乐教思想进行浅析。

在儒家乐教思想中,音乐被视为一种道德的教化工具。

儒家先贤孔子认为,音乐具有教化人的功能,可以和谐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品德。

他强调“和乐相应,非礼勿听”,即要根据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和律动节奏来调整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谐。

他认为音乐的内容应当是高尚的,可以教育人的思想和行为,引导人们向善,追求道德卓越。

儒家乐教思想中的乐教礼仪也是其重要的内容。

在古代中国,乐曲常被用于祭祀和宴会等宗教和社交活动中,它既是一种表达感受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规范行为的仪式。

儒家乐教思想指导人们通过乐教礼仪的学习和实践,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增强自我修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乐教礼仪要求人们讲究言辞的恰当与谦和,善于交往与合作,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益。

它还强调乐教礼的内外统一,即通过修身养性和改善社会环境来达到和谐。

先秦儒家乐教思想在儒家学派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强调了人的心理健康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乐教思想认为,一个人的情感状态和心理健康对个人行为和社会关系有着重要影响。

只有通过音乐的表达和修炼,才能使内心平静,培养和谐的道德情操,从而影响他人,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乐教思想还关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它认为,通过音乐教育和乐教礼仪,可以培养人们的感受和行为的优雅,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乐教思想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心他人和社会,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使社会充满爱和温暖。

乐教思想提出了“仁者爱人”的理念,即通过乐教礼仪的实践和传授,使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德和仁爱心怀的人,为社会和谐与进步做出贡献。

先秦儒家《诗》教美育思想研究

先秦儒家《诗》教美育思想研究

先秦儒家《诗》教美育思想研究一、本文概述《先秦儒家《诗》教美育思想研究》一文旨在深入探讨先秦儒家思想中《诗》教美育的核心观念和实践方法。

先秦时期,儒家学说对于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诗》教作为儒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人的道德情操、审美观念以及人格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首先概述了先秦儒家《诗》教美育思想的背景和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诗》教美育的目的、方法和意义,最后探讨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启示。

通过对先秦儒家《诗》教美育思想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为现代美育教育提供历史借鉴和理论支持,推动美育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二、先秦儒家美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先秦儒家美育思想,根植于深厚的儒家文化土壤,其理论基础主要源自孔子的诗教观念和孟子、荀子等儒家学者的美学思想。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美育观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认为诗具有教化人心、陶冶情操的作用。

孔子认为诗可以“思无邪”(《论语·为政》),能够引导人们追求纯正无邪的审美境界。

孔子还提出了“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强调诗歌应当具有温和宽厚的特点,能够培养人的性情,达到美育的目的。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美育思想,他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美育的作用在于扩充人的善性,使之达到“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下》)。

孟子认为美育应当关注人的内在修养,通过审美活动来完善人格,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荀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另一位重要代表,其美育思想则更强调礼的作用。

荀子认为“礼”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准则,美育应当与礼教相结合,通过审美教育来引导人们遵守社会规范,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荀子也看到了音乐、诗歌等艺术形式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它们能够陶冶性情,提升人的道德境界。

先秦儒家美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深厚而丰富的,它强调诗歌、音乐等艺术形式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和社会规范的融合。

先秦儒家文艺观 -回复

先秦儒家文艺观 -回复

先秦儒家文艺观-回复儒家文艺观是中国古代哲学流派儒家对于文艺创作和鉴赏的理论和观点。

在先秦时期的儒家学派中,特别是孔子及其弟子所形成的儒家学说中,文艺观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儒家文艺观强调的是文化的素养和修养。

从孔子的"君子修文以善"的思想出发,儒家认为文化修养能够培养人的道德品德和人格魅力。

在儒家看来,文艺是一种表达人们思想和情感的方式,是人们自我实现和审美追求的重要手段。

因此,儒家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文化修养,才能够塑造一个优秀的人格,进而在文艺创作和鉴赏中得到真正的享受。

其次,儒家文艺观强调的是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在儒家看来,传统文化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因此,儒家强调文艺的传承和弘扬,力图通过文艺创作和鉴赏,传播儒家思想和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在儒家看来,文艺既要有独创性和创新性的追求,同时又不能忽视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历史的沉淀,要注重文化的传统和时代的特殊性的结合。

此外,儒家文艺观强调的是文化的教育作用。

在先秦儒家看来,文艺的创作和鉴赏是一种审美教育的过程,能够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和提高人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通过文艺的教育作用,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美的存在,从而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儒家认为,文艺创作和鉴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审美需求,更是为了提升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需要。

最后,儒家文艺观强调的是文化的规范和约束。

在儒家看来,文艺是一种社会活动,必须要遵从一定的规范和道德准则。

儒家文艺观强调的是文艺品味的高尚和审美标准的严格,要求人们在文艺的创作和鉴赏中具备儒家道德的修养和高尚的情感追求。

同时,儒家文艺观也要求文艺作品要具备丰富的社会内涵和深厚的人文价值,不能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追求低俗和庸俗的审美倾向。

总结起来,儒家文艺观注重文化的修养和传承,注重文化的教育作用和社会规范的约束。

通过对文艺创作和鉴赏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指导,儒家为后世的文化创作和审美追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先秦儒家代表人物及思想

先秦儒家代表人物及思想

先秦儒家代表人物及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儒家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融合的过程,并不是铁板一块,在初期便有很多流派比如思梦学派与荀子学派等。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以下几位:孔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以好学著称,并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

孔子一生的言行论著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三大类: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和美学思想。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礼”与“仁”。

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人道主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但是对于当时的社会秩序和制度来讲,体现其秩序的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荀子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思想虽然与孔子、孟子思想都属于儒家思想范筹,但有其独特见解,自成一说。

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

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

荀子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

孔子、孟子在修身与治国方面提出的实践规范和原则,虽然都是很具体的,但同时又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成分。

孔子竭力强调“克己”、“修身"”、“为仁由己”等。

而孟子则以“性善”为根据,认为只要不断扩充其“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求其放心”,即可恢复人的"良知”、“良能”,即可实现“仁政”理想。

董仲舒董仲舒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

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

先秦儒家文艺观

先秦儒家文艺观

先秦儒家文艺观
先秦儒家文艺观是儒家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基于先秦时期儒家经典和代表人物的文艺思想。

1.以“仁为本:儒家认为文艺的本质是表达情感和思想,而这种情感和思想的根源在于"仁。

所谓"仁”。

就是关爱和同情,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因此,儒家认为文艺应该表现这种仁”的情感和思想。

以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和和谐。

2."文以载道”:儒家认为文艺是社会道德教化的工具,应该承载道义和价值观。

这种道义和价值观以仁为核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因此,儒家认为文艺应该以高标准的道德标准为指导,以引导人们向善和遵守道德规范。

3.“中和之美”:儒家强调和谐、平衡的美学观念,认为文艺应该追求中和、适中的审美标准。

这种标准要求文艺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要和谐统一。

避免过于极端的表达方式。

同时,儒家也强调文艺作品要符合社会道德标准,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

4.强调文艺的社会功能:儒家认为文艺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因此,儒家认为文艺应该服务于社会道德教化的目的,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的来说,先秦儒家文艺观强调文艺的情感表达.道德承载、审美标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旨在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这种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艺创作和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析先秦儒家乐教思想

浅析先秦儒家乐教思想

浅析先秦儒家乐教思想乐教,即儒家所倡导的音乐教育,是先秦时期儒家重要的思想之一。

乐教的核心是要通过音乐来陶冶人的心灵,并最终达到修德、成人之目的。

本文将对先秦儒家乐教思想进行浅析。

一、乐教的起源和意义乐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时期,公元前770年,周文王在治理国家过程中,提出“乐以治国”的口号,倡导通过音乐教育来塑造人的品德。

而乐教在先秦时期得到了儒家学派的发扬和传承。

二、乐教的核心理念乐教的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乐以达道”“乐以达道”是儒家乐教的核心思想之一。

在儒家看来,音乐的本质是以和谐、美丽、高雅的表现方式来传达道德和人生价值观,并最终促使人们实现道德修养的过程。

因此,乐教不仅要求音乐作品本身具备道德价值,更要求音乐的演出和欣赏过程也能体现出道德教化的作用。

2、“音乐制人”儒家认为,音乐不仅能够调节人的情绪,还能够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教化。

因此,音乐制造出来的“音德”可以直接陶冶人的心灵,培养人的优良品德,使人们真正成为高尚、满足和幸福的人。

3、“治国之基”三、乐教的实施方法1、音乐教育乐教的基本方法就是音乐教育。

在先秦时期,儒家通过教育途径,将音乐视为一种审美和道德素养的一部分,并重视养成人的好习惯和美德。

儒家认为,要想把音乐教育运用到全社会,就必须强调从儿童就开始进行正确的音乐教育,建立良好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以保证全社会的优秀音乐人才的培养。

2、音德教化“音德教化”是乐教实施的重要方法之一。

音乐作品应当具有高尚的思想内涵和道德品质,才能产生正确的教育效果。

因此,乐教旨在通过音德教化的方式,让人们在欣赏音乐时体验到音乐中体现的道德价值,并且对人类的思考和行为具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先秦儒家乐教思想的核心在于通过音乐来陶冶人的心灵,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并最终达到修德、成人的目的。

乐教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修养,促进社会秩序的良性发展。

因此,乐教一直被儒家视为治国之基和国家建设的重要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儒家的文艺教化思想【内容摘要】先秦儒家揭示了“艺德相通”的本然性,阐释了“以艺进德”的可能性,分析了文艺的政治教化价值、道德教化价值和个体修身价值,从统治者、创作者和欣赏者角度分析了如何实现文艺的教化价值。

他们的思想启示我们,艺术不能“去道德化”“非意识形态化”;艺术教育要强调其人文教育内涵;思想政治教育要成为“诗性教化”。

【关键词】先秦儒家教化文艺教化先秦儒家的美学是典型的伦理型美学,强调文艺的教化功能是其理论主线和价值主旨。

他们的文艺教化思想奠基了中国历史上“文以载道”“崇德尚艺”的文化传统,2000多年来虽然不断地得到注解或修正,也不时地遭受争议或批评,但总体看来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认真研究这份思想遗产对于当代中国的文艺发展、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以下三大层面对先秦儒家的文艺教化思想做初步探析。

一、文艺何以具有教化价值先秦儒家对“文艺何以具有教化价值”这一“元”问题给出有力的解释,为其文艺教化思想奠定了立论之基。

1.从本体论层面揭示“艺德相通”的本然性。

先秦儒家认为,以“乐”为囊括形式的艺术从本体上就与伦理相通,艺术的美必须以道德的善为依托。

《乐记》指出,原始的“声”必须具有“文采节奏”的形式美感,才谓之“音”;“音”只有注入“德”的内涵,才提升为“乐”,即“德音之为乐”。

他们还把艺术置于“天——地——人”系统中考察,“故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①,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和”。

“和乐”的美学标准,就是高低、强弱、长短不同的音阶相互配合产生旋律和谐。

旋律和谐体现了个体——社会——宇宙三个不同层次“和谐精神”的实质:旋律和谐是“中和”(例如,“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②)人格的艺术体现,“中和之美”的艺术既是君子人格的美学表征,又是塑造君子人格的手段;旋律和谐映衬了等级制度的合理性和完美性,“中和之美”的艺术是统治阶级掩饰阶级对立、调和阶级矛盾的重要载体;音乐的旋律还是宇宙的自然节律的体现,是对自然界和谐精神的效法,最能表现“中和”的宇宙生命精神。

“大乐与天地同和”③,人们借助于艺术最终能达到“天人合一”“天下大合”的至善和大美境界。

2.从心性论角度阐释“以艺进德”的可能性。

先秦儒家论及“乐”的起源和作用时,都将其溯之于“心”和“性”,归结为“情”。

《礼记·乐记》就用物、心、情、声、音、乐等词汇构成了关于音乐的理论构架,揭示了物感心动、心动情发、乐由情生的音乐生发机制。

他们认为,情感是音乐的本质,音乐是情感的语言载体,艺术可以通过以情感人的方式达到“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的教化目的。

人们对于艺术的需求是一种基于自然本性的需求,即“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但是,如果仅仅停留于自然本性或者说过度放任自然本性,艺术又可能成为破坏王道伦常的否定性力量。

所以,文艺教化的关键就是如何既调动人的情感又调控人的情感。

基于对人性的看法不同,性善论者孟子主张,借助艺术将本善的性情之动向强大的道德情感进行“扩”与“充”,即“养浩然之气”。

性恶论者荀子主张,与艺术相关的性情修养应当是“制”,即“以乐节情”“以道制欲”。

他们实质上都在强调要借助富含“德”质的“美”的艺术,将出自自然本能的个体化情感转化为符合儒家伦理标准的社会化情感。

先秦儒家对艺术“和合”本质的阐释,对“艺——道、欲——道”关系的思考,体现了整体性和辩证性的思维特点,其论证方式和论述结论都很有见地。

二、文艺有何教化价值先秦儒家把文艺置于“礼乐刑政、综合为治”的治国方略中,强调文艺教化相对于礼教及刑政的基础性与优越性,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文艺在三个层面的教化价值。

1.文艺的政治教化价值。

先秦儒家始终抱着事功政治的“入世”情怀研究文艺和伦理,自然特别关注文艺的政治教化价值:第一,统治者观乐知政,发挥艺术观察邦治、辅佐政治的功用。

他们认为“声音之道,与政通也”④,“乐”既是治邦的手段,也是邦治的表征。

所以,他们主张统治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⑤。

这里的“审”就是要求发挥艺术在察民心、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方面的政治教化作用。

第二,民众借助艺术的“美”“刺”功能干预政治。

孔子论诗的“兴、观、群、怨”中说的“怨”,已经涉及诗歌在政治讽谏中的作用。

汉代《毛诗序》进一步阐发为“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上以风化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的“美”“刺”说。

“美”是对统治者“盛德”之歌颂,是对有德之君、贤明政治的歌颂和美化,是对统治阶级主流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强化;“刺”是对统治者政治失当的讽刺和建议,是王权统治下士大夫阶层和平民百姓干预政治的曲线路径,也是对统治者的一种委婉、含蓄的批评教育。

从一定程度而言,“美”“刺”功能的发挥是等级制度下“自下而上”的一种文艺教化。

第三,通过艺术教育培养跻身政治的“士人阶层”。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于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⑥可见,他们认为教诗与学诗的最终目的都是“事君”,是为培养兼具杰出政治才能、良好道德素养和迷人艺术气质的“士阶层”。

2.文艺的道德教化价值。

先秦儒家主要从以下两个层面阐发了文艺的道德教化价值。

第一,强调文艺在规范和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及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道德秩序方面的作用。

先秦儒家推崇的伦理道德是一种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等级性伦理道德,处于不同等级与身份地位的个体所应遵循的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各不相同。

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名位”对应的“礼数”生活,人人各安其分、各守其德,整个社会就能和谐有序。

他们认识到,仅靠“礼”的硬性规定和外在约束远远不够,只有“礼”与“乐”相互配合才能艺术化地成就等级化的道德秩序。

“礼辨异,乐合同”⑦,二者实质相异但功能恰好优势互补:“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

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⑧。

通过礼与乐的配合,标志人们身份等级的生硬冰冷的条条框框被装点到其乐融融的艺术享受中,等级差别不仅制度化而且温情化了:“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⑨。

统治者一方面借助于“同听”“同乐”的艺术感染形式,不知不觉淡化了人们的等级差别意识;另一方面,又通过对乐舞队列的“佾”数等艺术享受级别的严格规定,提醒人们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身份等级。

第二,强调文艺感化民众善心、改变社会风气方面的价值。

“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

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⑩先秦儒家将艺术“感人深”“化人速”“移风易俗(易)”的原因归结为人的气血和心性,认为“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毛诗序》将这种观点进一步总结为:“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3.文艺的个体修身价值。

先秦儒家追求的道德是一种“躬身内求”的主体性道德,他们特别看重艺术的个体修身价值。

孔子把诗和乐作为修身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提出了著名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成人说”。

他将“乐”置于“礼”的上端,认为修身的过程始兴于诗,导之于礼,最后完成于乐。

“成于乐”便是人格的最终完善。

他还用“游于艺”中的一个“游”字,传神地描绘出人们运用艺术自我修身时达到的一种心理、伦理交融统一的极致体验状态。

“游”的表层意思是对“六艺”技巧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但是,“‘游于艺’,决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掌握技艺的问题,而更是通过对客观规律性的全面掌握和运用,现实地实现人的自由,完成‘志道’‘据德’‘依仁’的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成”?。

先秦儒家的这种“为人生而艺术”的思想,对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生活态度乃至休闲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见,先秦儒家本身是强调文艺教化的工具性价值与人文性价值、个体性价值与社会性价值相统一的。

只是后来的统治者和思想家对其“尽善尽美”“文质统一”的观念不断引申、曲解和强化,文艺教化逐步呈现狭隘化、模式化的弊端。

这种弊端虽然不应由先秦儒家全部负责,但其思想源头发端于先秦儒家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既是他们的美学思想中经常为人诟病的一点,但也是其最富活性价值的一点。

三、如何实现文艺的教化价值先秦儒家意识到,不是所有的文艺都具有正面教化价值,文艺也不能自然而然地实现教化价值。

他们已经初步地从文艺创作、传播、接受这样一个完整链条上探讨“如何实现文艺的教化价值”问题。

1.统治阶级要对文艺作品进行管理。

先秦儒家主张以“尽善尽美”的原则为统领,结合“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等具体道德标准和艺术标准,对文艺作品进行检点和清理。

孔子站在维护儒家伦理秩序的立场上,倡导歌颂统治者文治武功的《雅》《颂》之类的“先王之乐”,而对发端于郑国和卫国等民间的流行音乐大力拒斥,斥责它们“淫于色而害于德”?,“乱雅乐”?。

2.艺术创作者要加强性情修养。

先秦儒家认为,文艺作品要表现符合于“德”的性情,创作者首先就得规范自身的各种情感欲望。

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创作主体进行性情修养的过程,他们称其为“反情和志”:“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然后发以声音,而文以琴瑟,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箫管,奋至德之光。

”?意思是说,君子避免让各种奸邪的声音感染到自己,使自己的身心都能够合乎道德的准则,然后再演奏音乐,这样的话音乐就可以发扬“至德”的光辉。

3.艺术欣赏者要“以乐体道”“乐得其道”。

先秦儒家认为,艺术所具有的道德内涵不可能自发地进入人心,个体在“听乐”时不能仅仅为了“耳目口腹之欲”而听,而要“有所合”:“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

君子听磬声,则思封疆之臣。

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

君子之听音,非听其铿锵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

“有所合”即指听者要将作品与作者、作品与生活联系起来,并将音程、节奏、旋律等人格化,揣摩和体悟音乐情感和社会伦理之间的类似相通之处。

著名的“孔子学琴于师襄”的故事就生动地说明了“小人乐得其欲,君子乐得其道”的道理。

先秦儒家的主张虽然包含等级思想的糟粕,但他们从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的角度对文艺教化价值实现的心理机制的探索,已经较为接近现代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这非常可贵。

四、先秦儒家文艺教化思想的当代启示先秦儒家的文艺教化思想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我们提供有益的思想启迪。

1.艺术不能“去道德化”“非意识形态化”。

有人指责先秦儒家的政治伦理型美学传统使得中国艺术丧失了自身的审美独立性,主张通过艺术的“去道德化”“非意识形态化”恢复艺术的审美本性。

这种观点在种种“后学”思潮的影响下,经常以各种名目混淆视听。

我们要一分为二地对待先秦儒家的文艺教化思想,理直气壮地重提、科学合理地定位文艺的教化价值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