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学习课件PPT(1)
2.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
装置 (1)“一 贴:
注意事项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滤纸低于漏斗口、液面
;二
不溶性固 过滤是把 体和液体
低:
低于滤纸边缘
烧杯靠
;
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
①
纸处、漏斗下端靠烧杯内壁
重新过滤 引流,防止液体外溅 (2) 若滤液浑浊,须
三靠:
过滤 进行分离
的方法
(3)玻璃棒作用:
黄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
紫色
若看到
火
焰,则含有K+
稀硫酸或可 ④ Ba2+
加入SO42-后, 该沉淀在稀硝 酸中不溶解 ===BaSO4↓
溶性硫酸盐, 产生白色沉淀, Ba2++SO42- 并加入稀硝 酸
先生成白色絮 ⑤ Fe2+ NaOH溶液 状沉淀,沉淀
Fe2++2OH-=== Fe(OH)2↓
===4Fe(OH)3
Al3++3OH-=== Al(OH)3↓ Al(OH)3+OH-
Al3+
===AlO2-+2H2O
Al(OH)3+3H+ ===Al3++3H2O
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离子
使用的试剂
反应现象
有关的反应方程 式
加入AgNO3溶 ①Cl
-
液,产生白色
AgNO3溶液、稀硝酸 沉淀,该沉淀
Ag++Cl-=== AgCl↓
Ba2++SO32-=== BaSO3↓ BaSO3+2H+===Ba2
++SO 2↑+H2O
⑦ SO4
2-
BaCl2溶液、
加入稀盐酸,无现 象,再加入BaCl2溶
Ba2++SO42-=== BaSO4↓
原创基础课件(化学必修1)1.2.1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②分液漏斗下端紧靠_烧__杯__内__壁__
③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上层液体从__上__口__倒__出__(P19)
4.萃取 (P19观察与思考) (1)实例:用CCl4从溴水中萃取溴再分液分离 现象: 振荡前: 上层是橙色溴水,下层是无色CCl4
振荡后: 上层是_无__色__水__, 下层是_橙__红__色__B_r_2_的__C_C_l_4溶__液___
(2)定义: 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 解度不同,把溶质从一种溶剂(溶解度小的)转 移到另一种溶剂(溶解度大的)中的分离方法
(3)萃取操作步骤: ①检漏 ②加液 ③先振荡 (右手压紧上端玻璃塞,左手握住下端活塞, 倒转振荡) ④后放气(倒置打开活塞,保持 漏斗内外压强一致) ⑤静置分层 ⑥分液
蒸发皿(用坩埚钳取)
蒸发皿
(直接加热)
三角架
坩埚钳
(4)操作要点:
①蒸发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飞溅 ②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5)结晶方法: ㈠蒸发(结晶) ①对象:(P18图)
溶解度S随温度T改变而变化不大 如KCl,NaCl ②原理: 加热使溶剂挥发而析出溶质(晶体)
③实例:分离KCl 和MnO2步骤:(P18)
碎瓷片(沸石)
(4)操作注意: ①碎瓷片作用: 防止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处于蒸__馏__烧__瓶__支__管__口__处__ ③先_通__水__,再_加__热__ ④冷凝水_下__进_上__出__
(3) 仪器(4)操作注意:①碎瓷片作用:防止暴沸
温
②温度计水银球位于:_蒸__馏__烧__瓶__的__支__
(4)过滤操作要点:
一贴,二低,三靠
烧杯尖嘴靠在玻 璃棒上使液体沿 玻璃棒流下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PPT课件
加热使不稳定的物质
分解除去
如除去NaCl中的NH4Cl等
利用物质与酸或碱溶 液混合后的差异进行 分离
如用过量的_N_a_O_H_溶液可除去Fe2O3中的 Al2O3
不互溶——_过__滤__法
实例 从NaCl、KNO3溶液中得到固体溶质
从碘水中提取碘 从海水中获取蒸馏水
从CaCO3悬浊液中得到固体
(3)“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
液-液 混合物
分离提纯方法 互溶——_蒸__馏__法 不互溶——_分__液__法
实例 分离39%酒精中的乙醇和水
分离油和水
物 质 的 分 离 、提纯 和检验 PPT课件
2.提纯的“三个必须”和“四个原则” (1)“三个必须”: ①加试剂必须过量; ②过量试剂必须除去; ③实验方案必须最佳。
(2)“四个原则”: ①不增,即提纯后不能增加新杂质; ②不减,即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量; ③易分,即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 ④复原,即被提纯物要复原。
3.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 (1)“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
【微点拨】物质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 物质分离提纯可选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选择依据是物质本身的性质(包括 聚集状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溶解度等)。 选择分离提纯方法时应首先分析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聚集状态,再根据是否互溶 选择相应的分离提纯方法,最后考虑性质是否适合该提纯方法。
物 质 的 分 离 、提纯 和检验 PPT课件
④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 _支__管__口__处; ⑤冷凝水方向为_下__口进_上__口出
物 质 的 分 离 、提纯 和检验 PPT课件
(5)升华
适用 范围
分离其中一种组分易升华的固体混合物
注意 事项
1-2-1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含视频)(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40 30
硫酸钠
品的方法是__重__结__晶__。
2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图
二、物质的分离、提纯——色谱法
俄国植物学家茨卫特
1906年,茨卫特在一根玻璃 管的细端塞上一小团绵花,在 管中充填碳酸钙粉末,让溶有 绿色植物叶子色素的石油醚溶 液自上而下地通过。结果植物 色素便被碳酸钙吸附,分成三 段不同颜色:绿色、黄色、黄 绿色。再将碳酸钙吸附柱取出, 并用乙醇洗脱,即得色素的溶 液: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 素。
下:
氯 化 混 蒸 趁 Na2SO4晶体
钠
合发热
硫酸 铵
溶 解
浓 缩
过 滤
滤液
冷 却 结
过 滤
晶
滤液 NH4Cl
洗 干 NH4Cl 涤 燥 产品
(1)“冷却结晶”过程中,
80
析出NH4Cl晶体的合适温
70
度为_3_3_~_4。0℃
溶 60
氯化铵
解 50
度/g
(2)若NH4Cl产品中含有硫 酸钠杂质,进一步提纯产
分析:乙醇和水互溶,乙醇沸点:78.3℃,水的沸点100℃。
1.蒸馏
(1)适用范围: 蒸馏是分离、提纯液态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 (2)适用条件: ①用于分离混溶的液体混合物
②有机物热稳定性较强 ③有机物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一般约大于30 ℃)
(3)实验室常用的蒸馏装置:
使用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二、物质的分离、提纯——萃取
【练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答)案 A 酒精与水互溶
A.用酒精萃取甲苯水溶液中甲苯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然后静置分液 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对于密度不同、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可采用分液的方法将它们分离 D.对于热稳定性较强、沸点较高的液态有机物和沸点较低的杂质可用蒸馏法除杂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ppt课件
二、知识梳理
沉淀法
氯离子的检验
方法总结: 试剂:_稀__硝__酸__、_A_g_N__O_3_溶__液__。
注意:加稀硝酸酸化的目的是排除CO32-等的干扰,因为Ag2CO3可 溶于稀硝酸,而AgCl不溶。
现象:产生_不__溶__于__稀__硝__酸__的_白__色沉淀。
氯离子检验的答题模板 取少量被检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硝酸,然后滴入AgNO3溶 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被检测液中含有Cl-,若无白色沉淀则无Cl-。
二、知识梳理
仪器分析
仪器分析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利用某些现代仪器设备,测量物 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参数及其变化来获取物质组成、含量及结构等信息的 学科。仪器分析相较于传统的化学分析,具有灵敏度高、快速、简便等特点。 例如,元素分析仪能够对物质中 C、H、N、S 等元素进行定量分析测定;通 过核磁共振分析可以了解特定原子的化学环境、原子个数等;质谱分析技术 能够测量化学物质,特别是某些生物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色谱及其联用 技术能够进行广泛的高效分离分析测试等。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仪器分 析正朝着智能化、实时跟踪、微型化、非破坏性检测、遥测等方向迅速发展。
加入足量的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观察到有__________生成,证明溶液中有__________(填离子 符号)。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再加入AgNO3溶液,观察到有__________生成,证明溶 液中有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答案】(1)过滤 蒸发 (2)B (3)滤液浑浊
课堂精练
三、课堂精练
1.实验室进行氯化钠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 a.放置酒精灯 b.固定铁圈位置 c.放置蒸发皿 d加热搅拌 e.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其中正确操作顺序是( ) A. bcdea B. abcde C. bcade D. bacde
备考2012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1-1-2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Fe3+
NaOH溶 液
先加 KSCN, 后加氯水
开始不变红,后来 2Fe2++Cl2===2Fe3++2Cl- Fe3++3SCN-===Fe(SCN)3 溶液变红 开始生成白色絮状 Fe2++2OH-===Fe(OH)2↓ 沉淀,迅速变成灰 4Fe(OH)2+O2+ 绿色,最后变成红 2H2O===4Fe(OH)3 褐色
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离子
Cl-
检验试剂
AgNO3溶液,稀 HNO3 AgNO3溶液,稀 HNO3
实验现象
生成白色沉淀,此 沉淀不溶于稀 HNO3
离子方程式
Ag++Cl- ===AgCl↓ Ag++Br- ===AgBr↓
Br-
生成浅黄色沉淀, 此沉淀不溶于稀 HNO3
生成黄色沉淀,此 沉淀不溶于稀 HNO3 溶液变蓝色
OH-
3.常见气体的检验
种类 O2 CO2 物理性质 初步检验 无色无味 无色,无 味 检验方法 用余烬(带火星)的木条靠 近,木条复燃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继续通入又可以变澄清; 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C+O2===CO2 Ca(OH)2+ CO2===CaCO3↓+H2O CaCO3+CO2+ H2O===Ca(HCO3)2 SO2+ Ca(OH)2===CaSO3↓+ H2O 5SO2+2H2O+
2 ②这些阴离子中,只有CO 2- 、SO 3- 能与HCl溶液反 3 2- 3
-
-
-
-
-
、SO
2- 3
可能存在(或至少存在其中的一
应,但SO
2- 3
与HCl溶液反应时生成的SO2为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而所得气体为无色无味,故CO 2- 一定存在, 3
1-2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分离、提纯(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温度过低,杂质的溶解度也会降低,部分杂质也会析出,达不到提纯目的。
4、实验操作中多次使用了玻璃棒,分别起到哪些作用?
①溶解时搅拌,加快溶解速度;②过滤、洗涤时引流;③干燥时用于转移晶体。
5、如何检验提纯后的苯甲酸中氯化钠已被除净?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无明显现象,说明氯化钠已除净。
质谱法: 确定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
分
子
结
构
红外光谱-确定化学键、官能团
核磁共振氢谱-确定等效氢原子的类型和数目
X射线衍射可以确定键长、键角等结构信息
定,可以获得更为直接而详尽的结构信息。
青蒿素结构的测定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屠呦呦等科学家使用乙醚从中
碳
药中提取并用柱色谱分离得到抗疟疾有效成分青蒿素,
氧
随后展开对青蒿素分子结构的测定和相关医学研究。
氢
科学家们通过元素分析和质谱法分析,确定了青蒿素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分子式为C15H22O5。经红外光 谱和核磁共振谱分析,确定青蒿素分子结构中含有酯
合适的结晶方法
溶液
晶体
重结晶:将已知晶体用合适的溶剂溶解,经过滤、 蒸发、冷却等步骤,再次析出晶体,得到更加纯净 的晶体
用合适的
合适的
粗产品 溶剂溶解 溶液 结晶方法 晶体(较纯)
知识链接: 结晶方法的类型
(1)蒸发结晶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
如:NaCl(水)
(2)冷却结晶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
依据质谱图:
未知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实验式为C2H6O,M (C2H6O) n=46; 求得 n=1。所以未知物A的 实验式 和 分子式 都是C2H6O 。
4、实验操作中多次使用了玻璃棒,分别起到哪些作用?
①溶解时搅拌,加快溶解速度;②过滤、洗涤时引流;③干燥时用于转移晶体。
5、如何检验提纯后的苯甲酸中氯化钠已被除净?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无明显现象,说明氯化钠已除净。
质谱法: 确定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
分
子
结
构
红外光谱-确定化学键、官能团
核磁共振氢谱-确定等效氢原子的类型和数目
X射线衍射可以确定键长、键角等结构信息
定,可以获得更为直接而详尽的结构信息。
青蒿素结构的测定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屠呦呦等科学家使用乙醚从中
碳
药中提取并用柱色谱分离得到抗疟疾有效成分青蒿素,
氧
随后展开对青蒿素分子结构的测定和相关医学研究。
氢
科学家们通过元素分析和质谱法分析,确定了青蒿素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分子式为C15H22O5。经红外光 谱和核磁共振谱分析,确定青蒿素分子结构中含有酯
合适的结晶方法
溶液
晶体
重结晶:将已知晶体用合适的溶剂溶解,经过滤、 蒸发、冷却等步骤,再次析出晶体,得到更加纯净 的晶体
用合适的
合适的
粗产品 溶剂溶解 溶液 结晶方法 晶体(较纯)
知识链接: 结晶方法的类型
(1)蒸发结晶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
如:NaCl(水)
(2)冷却结晶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
依据质谱图:
未知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实验式为C2H6O,M (C2H6O) n=46; 求得 n=1。所以未知物A的 实验式 和 分子式 都是C2H6O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在剩余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_______, 出现________(现象)的是________, 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③在剩余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_______, 出现________(现象)的是________, 离子方程式是_____。 三次实验中都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__________。 (2)若所用试剂不变,只改变加入试剂的顺 序,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流程 图。
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概念 (1)物质的分离是将两种或多种物质的混合 物彼此分开,得到几种________的过程。 (2)物质的提纯是除去物质中混有的 ________而得到纯净的物质。 (3)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目的不同,但所遵循 的原则与实验操作却非常相似。
2.基本原则 (1)不增(不引入新________) (2)不减(不减少________) (3)易分离(被提纯物与________易分 离) (4)易复原(________易复原)
利用溶质 在互不 相溶的 溶剂里 溶解性 的不同, 用一种 萃 溶剂把 溶质从 取 它与另 一种溶 剂所组 成的溶 液中提 取出来 的方法
①萃取剂和溶剂互 不相溶、不反应; 溶质在萃取剂中 溶解度较大,且 不反应;萃取剂 和原溶剂密度相 差较大 ②酒精易溶于水, 一般不能做萃取 剂
特别提醒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重在理解物质的性 质,并根据性质考虑所采取的方法。一般 应注意: ①先考虑是否能用物理方法分离与提纯, 再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与提纯。 ②认真分析被提纯物质的性质,选择的试 剂应只和杂质反应,而不与主要物质反应。 ③不能改变被提纯物质的性质,若在除杂 过程中,主要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则应 使其再次转化为原物质。 ④含多种杂质的分离与提纯,还要注意所
解析:硅酸根离子与盐酸反应生成的硅酸 是白色沉淀,A错;HCO 与盐酸反应生 成的气体,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B错;加 入氯化钡生成不溶于硝酸的沉淀可能是氯 化银,C错。 答案:D
6.(2007·高考重庆理综卷)用过量的 H2SO4、NaOH、NH3·H2O、NaCl等 溶液,按下图所示步骤分开五种离子,则 溶液①、②、③、④是 ( )
(3)一种溶液需要进行两次以上实验时,一 般应分别取样,不能在同一试液中, ________操作叙述时要先说明现象再得 出结论。 答案: 一、1.(1)纯净物 (2)杂质 2.(1)杂质 (2)被提纯物 (3)杂质 (4)被提纯物 3.(1)过量 (2)除去 二、1.(1)所含元素 (2)特征 2.(2)合理 (3)正确
常见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比较
方
法
适用 范围
装置
应用 实例
注意事项
①要注意一贴二低 三靠 ②必要时要(在过 滤器中)洗涤 沉淀物 ③定量试验防止过 滤药物损失 ①溶质不易分解、 不易被氧气氧 化
过 滤
从液体中 分离不 溶的固 体
净化食用 水
分离溶于
从食盐的 水溶
方法
适用 范围
利用互 溶 液 体 中 各 成 分 沸 点 的 不 同
解析:(1)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入稀HNO3, 有气体产生的原溶液是Na2CO3溶液,其 离子方程式是:CO+2H+===H2O+ CO2↑。在剩余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 是Na2SO4溶液。在剩余两支试管中分别 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 是NaCl溶液。三次实验中都没有明显现象 的是NaNO3溶液。
装置
应用 实例
注意事项
蒸 馏
①蒸馏烧瓶中放 少量碎瓷片, 防止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 的位置应在 蒸馏烧瓶支 管口处 制取蒸 馏 ③蒸馏烧瓶中所 水 盛放液体不 能超过其容 积的2/3, 也不能少于
方
法
适用 范围
装置
应用 实例 用有机 溶 剂( 如 四 氯 化 碳) 从 碘 水 中 萃 取 碘
注意事项
3.注意事项 (1)除杂试剂需_______________ (2)过量试剂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去除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 (4)选择最佳的除杂途径
二、物质的检验 1.检验的类型 (1)鉴定: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物质 ________一一检验出来。 (2)鉴别:是指有若干种物质,需根据物质 各自不同特性或离子的________反应把 有关物质一一区分开来。 (3)推断:是通过已知实验事实,根据性质 分析推理出被检验物的组成或名称。
●案例精析 【例1】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 +、SO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 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适 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 量BaCl2溶液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①③
解析:A项,Cu、Fe均与稀HNO3发生反 应;B项,CO还原CuO生成CO2混入N2 中;C项,加入Na2CO3溶液会引入杂质离 子Na+;D项,HCl+ NaHCO3===NaCl+CO2↑+H2O, HCl被饱和NaHCO3溶液吸收。 答案:D
3.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 )
1.熟知常见气体、离子、官能团的检验方 法,并会常用的检验操作方法。 2.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 3.能进行定量检验,掌握基本原理和操作。 4.掌握物质分离提纯的原则及方法,增强 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1.物质的分离是利用物质的特性,把混合 物变为单一组分,其方法有物理分离提纯 法和化学分离提纯法。能够根据物质性质 的差异,会选择分离提纯的方法。不溶性 固体与液体,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可溶性 固体与液体,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密 度不同彼此不相溶的液体,用分液的方法 分离;沸点不同彼此相溶的液体,用分馏 的方法分离。
2.基本原则 (1)充分利用物质(或离子)的特征反应。 (2)确定检验操作顺序要“________”。 (3)确定物质检出顺序要“________”。 3.注意事项 (1)选择合理的试剂、试纸,要求选择操作 简单、反应灵敏、现象________的方法 和途径。 (2)不能向待检物中直接加入试剂,必须另 取试样。一般来说,固体物质的检验常先
(2)试剂不变,可先在四支试管中先加入 Ba(NO3)2,将四支试管分成两组,一组 是产生白色沉淀的为Na2CO3和Na2SO4, 另一组不产生沉淀的为NaNO3和NaCl, 再向有沉淀的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稀 HNO3。沉淀溶解放出气体的是Na2CO3, 沉淀不溶解的是Na2SO4,向另一组两试 管中分别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的是NaCl,另一支是NaNO3。
7.现在有失去标签的氯化钙、硝酸银、盐 酸、碳酸钠四种无色溶液,为了测定四种 溶液各是什么,将它们随意编号为A、B、 C、D后,按表进行实验。产生的现象如表 所示: 实验顺序 实验内容 ① ② ③ ④ A+B B+D C+B A+D 实验现象 没有现象发 生 有气体放出 有沉淀生成 有沉淀生成
2.物质的检验的知识基础是常见气体、阳 离子、阴离子、有机物的特征性质。在复 习物质的检验时,要归纳总结常见气体(如 H2、O2、Cl2、SO2、NH3、NO2、CO、 CO2)、阳离子(如H+、Na+、K+、 、 Ba2+、Ag+、Al3+、Fe2+、Fe3+)、阴 离子(如OH-、Cl-、Br-、I-、 、 CO、S2-)、有机物(如乙烯、乙醇、乙酸、 淀粉、蛋白质等)的特征反应和检验方法。 在此基础上培养灵活应用的能力和正确的 解题方法、思路。
答案:D
4.(2009·南京模拟)下列实验设计能够 达到目的的是 ( )
5.(2009·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练习)取 少量无机盐溶液试样对其中的离子进行检 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入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试样中一 定有Ag+ B.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无色气体,则试样中一定有CO C.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 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试样中一定有 SO D.加入NaOH溶液微热,产生能使湿润
8.四只试剂瓶中分别盛装有NaNO3溶液、 Na2CO3溶液、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 就如何检验这四种溶液分别解答下列各题。 (1)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取四种溶液各1 mL, 做下列实验。 ①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_______,出 现________(现象)的是________, 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解析] 必须了解各个实验步骤的目的, 才能分清操作顺序。加入过量NaOH溶液 的目的是除去Mg2+,加入过量的BaCl2溶 液是为除去SO;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 是为了除去Ca2+及多余的Ba2+,然后进 行过滤,除去Mg(OH)2、BaSO4、 CaCO3、BaCO3等难溶物,最后加适量 的盐酸,除去多余的 和调节溶液的 pH。综上所述,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C、 D。
A.①NaCl ②NaOH ③NH3·H2O ④H2SO4 B.①H2SO4 ②NaOH ③NH3·H2O ④NaCl C.①H2SO4 ②NH3·H2O ③NaOH ④NaCl D.①NaCl ②NH3·H2O ③NaOH ④H2SO4
解析:从题图所示步骤综合分析,可以看 出第①步分离五种离子中的一种离子,只 能是Ag+与Cl-结合生成AgCl沉淀,第② 步产生的沉淀和剩余的溶液分别分离出两 种离子,应用NH3·H2O沉淀出Fe3+和 Al3+,然后用强碱NaOH溶液将 Fe(OH)3和Al(OH)3分离,第④步用SO 将Ba2+和K+分离,故答案为D。 答案:D
1.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检验 方 法
沉淀法
显色法
气体法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 A.NH—气体法 B.I-—沉淀法 C.Fe3+—显色法 D.Ca2+—气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