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报告工作流程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及申报工作流程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及申报工作流程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职业病危害日益严重。
为了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防范职业病的发生,国家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针对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管理和申报工作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申报管理的原则和方法1.原则(1)依法依规。
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管理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来实施,确保申报程序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科学、合理。
申报管理的标准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职业病的危害程度、项目的技术可行性、资金预算等因素,做到科学、合理、可行。
(3)控制风险。
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管理要严格按照危害等级分类规范,对于高风险、高危害的项目,需要加强申报流程的审核和管控措施,降低职业病危害的发生率和损失率。
(4)公开透明。
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管理应该在程序上和内容上保持公开透明,保证申报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和透明。
2.方法(1)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相关制度,做好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审核、备案等工作。
(2)制定评审标准。
针对不同类型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制定相应的评审标准和考核标准,参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确保评审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加强信息化建设。
建设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及管理信息化平台,通过网络、移动端等方式开展申报流程,实现信息高效、准确、快捷地传递和交流。
(4)明确职责和权限。
申报管理中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权限,保证工作有序进行,各方面有序协调,确保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工作顺利推进。
三、申报工作流程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1)项目鉴定:企业通过职业病项目鉴定申请,资料齐全,可以通过现场审核。
(2)项目报告:企业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报告,并附上职业病危害项目的危害等级分类表。
(3)审核备案:申报单位提交项目申报材料,经过规定程序的审批和评审,并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或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2.职业病危害项目审核(1)形式审核:对申报单位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如果资料齐全、符合要求,则进行技术审查。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范文(6篇)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范文为了规范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与报告,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本制度的制定、修订及执行,并由职业卫生领导小组进行指导监督。
二、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措施、程序。
(一)发生职业病事故时,单位应根据情况立即采取以下紧急处置措施:1、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治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2、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3、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4、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安排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5、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6、配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卫生行政等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按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7、落实生产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要求,采取防控措施。
(二)职业病事故报告程序1、当发现单位内出现职业病病人或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以规范格式,书面报告单位所在地县级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等。
2、当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应按照规定的时限和程序,立即电话报告所在地县级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发出书面报告卡。
3、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____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
4、不得以任何借口对业病危害事故瞒报、虚报、漏报和迟报。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范文(2)一、目的与依据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危害事故,防止其扩大和蔓延,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本制度依据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并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实习生等。
三、定义1. 职业病危害事故:指因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导致员工患职业病或发生职业病相关事故。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4篇)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是指企业在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处理和报告的制度。
对于企业而言,建立和完善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对于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维护企业的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危害事故的定义与分类、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流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程序、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的意义与建议。
一、危害事故的定义与分类(一)危害事故的定义危害事故是指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作用下,导致人员受害或财产遭受破坏的事件。
职业病危害事故是职业病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违反职业健康安全规定、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未加控制或控制不到位而导致人员受害或财产遭受破坏的事故。
(二)危害事故的分类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不同,危害事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机械伤害事故:包括由于机械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导致的事故。
2. 化学危害事故:包括由于化学品泄漏、溢出或接触不当导致的事故。
3. 物理危害事故:包括由于噪声、振动、辐射等物理因素导致的事故。
4. 生物危害事故:包括由于接触有害生物体或携带病原体导致的事故。
5. 热危害事故:包括由于高温、低温或火灾导致的事故。
二、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流程(一)事故发生与报告1. 发现事故:任何员工发现危害事故都有责任立即报告。
2. 报告程序:报告人需立即拨打事故报警电话或呼叫医护人员进行急救,并在第一时间通知上级主管部门与企业管理人员。
(二)事故处置与救援1. 事故处置: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紧急措施,包括疏散员工、切断能源、扑灭火源等。
2. 救援措施: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护,并将伤员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三)事故调查与分析1. 调查人员:由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成调查小组,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
2. 调查内容:对事故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事故责任人,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四)事故处罚与补救1. 处罚措施:根据事故责任人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警告、罚款、停职、开除等。
2024年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报告制度(二篇)
2024年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报告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员工职业健康监护,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矿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按照《健康监护与档案管理制度管理制度》规定,职业危害防治办公室有计划地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到神木县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员工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
二、组织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员工(包括转岗到该作业岗位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健康检查。
新员工必须经职业健康体检合格后方可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
三、综合处要及时告知职业危害防治办公室即将离岗的员工名单,职业危害防治办公室及时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离岗前的体检;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____日内,可视为离岗体检。
在未对其进行体检时,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四、对体检中发现有职业禁忌症与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职工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发现健康损害或者需要复查的,应及时通知职工本人,并按照要求进行复查和医学观察。
五、职业健康查体中发现疑似职业病例,按规定向相关部门报告,并按要求进行职业病诊断或医学观察。
六、体检结果应及时告知职工本人。
除职业禁忌症外,其他体检结果不得公开,确保医学资料的机密,维护员工职业健康隐私权、保密权。
体检结果存入个人职业健康档案。
七、不得安排未经岗前体检、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和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八、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和孕期、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对个人、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九、职业危害防治办公室应将年度职业健康检查的资料整理归档,按照规定期限妥善保管。
十、职业健康体检、检查、医学观察和职业病诊断、鉴定等费用由矿井承担。
十一、职业病病人的治疗、康复费用,伤残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工伤社会保险的有关规定执行。
职业病及疑似职业病报告管理制度范文(3篇)
职业病及疑似职业病报告管理制度范文一、报告责任主体1、用人单位;2、接诊急性职业病的综合医疗卫生机构;3、承担职业病诊断和体检的医疗卫生机构。
二、职业病报告管理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辖区内的职业病报告监督管理工作,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报告单位负责报表的汇总统计上报工作。
2、职业病报告实行属地管理为了保证职业病报告不重报、不漏报,职业病报告实行属地管理,即不论隶属于____各部门,还是地方企业、事业和个体经济____,一律由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报告单位负责统一汇总上报。
职业病报告由用人单位、承担职业病诊断和体检的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报告单位直接报告。
对于确诊职业病人,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3、法定报告人责任法定职业病报告责任人未按规定报告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三、职业病报告类别及时限职业病报告分为急性职业病报告、非急性职业病报告、疑似职业病报告和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
①任何医疗卫生机构接诊的疑似急性职业病均应立即向当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电话报告;②凡有死亡或同时发生三名以上急性职业中毒以及发生一名以上职业性____,初诊医疗机构应当立即电话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卫生监督机构;③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用人单位也应当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以上职业病报告在实施紧急报告后,应由确诊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在____小时内填报《职业病报告卡》。
2、非急性职业病报告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的职业病病人(死亡的职业病病人),应在____日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单位报告。
3、疑似职业病报告职业病诊断机构发现或接诊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在____日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报告单位报告;职业病体检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及时告知用人单位及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安排疑似职业病病人到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
4、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按照《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规定执行。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是一套针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理和报告流程和要求的制度。
1.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制度:
- 当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后,员工应立即向上级主管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 现场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确保员工的安全。
- 伤亡员工应立即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 确定事故原因,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按照事故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罚,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2. 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制度:
- 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企事业单位应当立即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职业卫生监管部门报告事故的发生情况。
- 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地点、时间、原因、伤亡人数和伤害程度等。
- 相关部门会根据报告的内容和事故的情况,对事故进行调查,并对责任单位进行处罚。
- 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报告和处理情况,需要向社会公开,接受相关部门和公众的监督。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的目的是及时、有效地处置职业病危害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促进职业卫生工作的开展和监管的进行。
职业病申报流程
职业病申报流程职业病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对于受到职业病影响的职工,及时进行职业病申报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职业病申报的具体流程。
一、发现症状。
职业病申报的第一步是发现症状。
职工在工作中或者工作后出现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向单位相关部门报告,并寻求医疗帮助。
同时,应该留意是否是因为工作环境所致,是否有可能是职业病的症状。
二、就医诊断。
在发现症状后,职工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诊断。
医生会根据职工的症状和工作环境等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和诊断。
如果医生怀疑是职业病,会出具相应的诊断证明。
三、向单位报告。
职工在获得医生的诊断证明后,应及时向所在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或者相关部门进行报告。
报告时需要提供详细的病情描述和诊断证明,以便单位能够及时处理和进行后续的申报程序。
四、职业病申报程序。
单位收到职工的报告后,会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职业病申报程序。
这包括填写职业病申报表、提交相关证明材料、进行相关的调查和评估等步骤。
单位会协助职工进行职业病申报,确保程序的顺利进行。
五、职业病认定。
经过申报程序后,相关部门会对职工的病情进行认定。
认定的标准是根据职工的工作环境、病因和诊断证明等进行评估,最终确定是否属于职业病。
认定结果会对职工的医疗和工伤赔偿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六、接受治疗和赔偿。
一旦职业病被认定,职工就可以按照相关规定接受治疗和申请工伤赔偿。
单位会协助职工进行相关的手续办理,确保职工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和相应的赔偿。
七、预防措施。
除了进行职业病申报和赔偿,单位还应该加强职业病的预防工作。
这包括改善工作环境、加强职业健康监护、提高职工的防护意识等。
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职业病的发生,才能真正保障职工的健康权益。
总结。
职业病申报流程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受到职业病影响的职工来说,及时进行申报可以保障自己的权益。
同时,单位也应该加强职业病的预防工作,减少职工受到职业病的影响。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保障职工的健康和权益。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范文(五篇)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范文为了规范矿职业危害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危害事故,减轻职业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本规定。
一、事故处置1、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害的生产作业场所,设置职业危害警示牌版、通信报警装置、应急撤离通道、冲洗设备;2、生产部门及辅助生产部门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生产作业场所要配置满足需要的现场救援设施;3、当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现场人员要立即向调度室汇报,调度室要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4、发生事故后,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5、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抢险;6、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7、对遭受或者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人员,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8、配合上级行政部门,按照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9、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职业危害事故进行调查并形成事故分析报告;10、对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部门,矿要根据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处理结果进行通报;11、职业病防治科要建立职业危害事故台账,事故调查的报告有关资料要存档保存。
二、事故汇报1、生产现场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调度室接报后应及时向值班领导和矿长汇报,并通知相关部门。
2、接到重伤以上和一级非伤亡事故报告后,在规定的时限内,经职业卫生科研究决定后向上级监管部门报告。
3、事故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类别、伤害程度以及事故简要经过,初步原因或直接原因的判断等。
4、事故报告要真实准确,不得弄虚作假。
对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延迟不报和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一经查清,除责成补报外,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5、凡工作范围内的人身伤害,无论是否构成工伤级别,均应立即报告调度室和安全科。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模板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模板一、目的和范围为了加强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和报告工作,减少职业病危害事故对员工和企业造成的伤害,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员工和领导,涉及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和报告工作。
二、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1. 一旦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相关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保障员工生命安全。
2. 尽快通知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协调相关资源进行事故处置。
3. 进行现场勘查,了解事故原因和程度,并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
4. 对受伤员工进行紧急救治,并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5. 彻底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防止再次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
三、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1.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后,相关人员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并提交详细的事故报告。
2. 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的起因、发生过程、影响范围和造成的损失等详细信息。
3. 上级领导应尽快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4. 事故调查和处理结果应及时向员工通报,同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责任1. 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和报告工作负责,并安排专人具体执行。
2. 相关员工接到处置和报告工作的任务后应按时完成,并按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报告。
3. 上级领导应加强对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和报告工作的监督,确保工作的及时、准确完成。
五、违反规定的处理办法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口头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或终止劳动合同等。
六、附则本制度自批准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修改、补充的地方,应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制度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模板(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与报告工作,减少职业病危害的发生和扩散,保障职工的健康与安全,本制度制定。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与报告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的是要求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对职业病危害事故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处置与报告,确保职工的健康与安全。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五篇)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为了规范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与报告,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本制度的制定、修订及执行,并由职业卫生领导小组进行指导监督。
二、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措施、程序。
(一)发生职业病事故时,单位应根据情况立即采取以下紧急处置措施:1、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治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2、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____泄险;3、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4、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____救治、安排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5、按照规定进行事故报告;6、配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卫生行政等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按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7、落实生产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要求,采取防控措施。
(二)职业病事故报告程序1、当发现单位内出现职业病病人或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以规范格式,书面报告单位所在地县级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等。
2、当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应按照规定的时限和程序,立即电话报告所在地县级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发出书面报告卡。
3、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____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
4、不得以任何借口对业病危害事故瞒报、虚报、漏报和迟报。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二)是指企事业单位在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后,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事故处理和报告的一套制度。
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障职工的劳动权益,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促进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
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定义和范围:明确了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概念和范围,包括职业病事故和职业康复事故。
职业健康检查与报告工作流程图
附表1职业健康检查与报告工作流程图忌症a附表2合同(协议)登记编号职业健康检查服务合同(协议)书(样例)委托方(甲方):受托方(乙方): xx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签订地点:省市(县)签订日期:年月日查体日期: 年月日至年月日有效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一、合同(协议)的签订: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合同(协议)双方就(用人单位)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服务,经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协议)。
二、职业健康检查依据、范围、内容:根据《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3号,2002年)、《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对委托方(客户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具体检查项目详见附件《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和费用》。
三、甲方向乙方提交有关技术文件资料及时间:合同(协议)签字生效后,甲方必须在天内按乙方要求提供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所必须的资料。
四、乙方向甲方交付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的份数、地点及时间:乙方于年月日前向甲方提供所有受检人员个人的《职业健康检查表》,并提供《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份 ,以方式在(地点)交付。
五、费用及其支付方式:1. 本项目费用:以《山东省医疗服务价格标准》为依据,双方协商确定职业健康检查收费按实际发生费用支付,总计为元。
2. 支付方式:六、双方责任:1、甲方责任:(1)甲方必须按合同(协议)第三条规定的时间向乙方提供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所必须的资料,填写《职业健康检查表》中受检人的基础信息资料,对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有效性、正确性负责。
甲方不得要求乙方违反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甲方提交的技术文件资料超过规定期限的,乙方交付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的时间可按本合同(协议)第四条规定的交付时间顺延。
(2)甲方必须按合同(协议)规定支付定金。
未收到定金,乙方有权推迟职业健康检查开始时间,且交付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的时间顺延。
(3)合同(协议)签订开始履行后,甲方要求终止或解除合同(协议),乙方不退回甲方已交付的定金。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范例(五篇)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范例为了规范矿职业危害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危害事故,减轻职业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____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本规定。
一、事故处置1、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害的生产作业场所,设置职业危害警示牌版、通信报警装置、应急撤离通道、冲洗设备;2、生产部门及辅助生产部门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生产作业场所要配置满足需要的现场救援设施;3、当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现场人员要立即向调度室汇报,调度室要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4、发生事故后,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5、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____抢险;6、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7、对遭受或者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人员,及时____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8、配合上级行政部门,按照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有关材料和样品;9、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职业危害事故进行调查并形成事故分析报告;10、对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部门,矿要根据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处理结果进行通报;11、职业病防治科要建立职业危害事故台账,事故调查的报告有关资料要存档保存。
二、事故汇报1、生产现场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调度室接报后应及时向值班领导和矿长汇报,并通知相关部门。
2、接到重伤以上和一级非伤亡事故报告后,在规定的时限内,经职业卫生科研究决定后向上级监管部门报告。
3、事故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类别、伤害程度以及事故简要经过,初步原因或直接原因的判断等。
4、事故报告要真实准确,不得弄虚作假。
对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延迟不报和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一经查清,除责成补报外,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5、凡工作范围内的人身伤害,无论是否构成工伤级别,均应立即报告调度室和安全科。
职业病信息上报制度
信息上报制度
为规范我院职业病健康体检人员信息上报流程,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上报制度。
一、人员
体检科指定专人负责来我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单位及人员信息收集,并将检查结果整理成册上报医务科。
医务科指定1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网络直报,负责本单位职业健康检查人员的检查结果的网络上报工作,并将基础资料返还体检科,由体检科进行保管。
二、设备
配备至少有1台计算机,并能进行网络直报。
三、报告流程
体检科指定专人负责原始数据及信息收集,收集时应首先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确保填报的报告卡(尤其是必填项)无缺项、漏项、错项、逻辑错误等;职业卫生网报人员在收到纸质报告卡时,应再次对报告卡进行审核,确保网报卡片(尤其是必填项)无缺项、漏项、错项、逻辑错误等。
对需要订正的报告卡,在规定时限内经过核实后在原记录下写清楚订正结果并网报订正卡片;对补报卡片,记录和流程与报告登记一样处理。
1.报告时限
尘肺病报告卡和职业病报告卡(非急性)于诊断后15
日内上报;急性职业病报告卡(包括疑似急性职业中毒)在诊断后2小时内上报;农药中毒报告卡在诊断后24小时内上报;有毒有害作业工人健康监护卡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卡在报告发出后20个工作日内上报。
当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且人数达到突发事件标准的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要求进行报告;中毒人数在突发事件标准以下的事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平台上以相关事件进行报告。
订正和补报卡片从发现之日起7天内及时订正和补报。
职业病网络报告制度
职业病网络报告制度
一、人员
各网络直报责任报告单位应有至少1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网络直报,负责本单位各种报告卡的收集、填报工作;负责基础资料的管理。
设专人承担职业病网络直报及管理工作。
二、设备
网络直报责任报告单位应至少有1台计算机,并能进行网络直报。
三、报告流程
各网络直报责任报告单位职业卫生填卡人员在填报相关纸质卡片时应首先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确保填报的报告卡(尤其是必填项)无缺项、漏项、错项、逻辑错误等;职业卫生网报人员在收到纸质报告卡时,应再次对报告卡进行审核,确保网报卡片(尤其是必填项)无缺项、漏项、错项、逻辑错误等。
对需要订正的报告卡,在规定时限内经过核实后在原记录下写清楚订正结果并网报订正卡片;对补报卡片,记录和流程与报告登记一样处理。
四、报告时限
尘肺病报告卡和职业病报告卡(非急性)于诊断后15日内上报;急性职业病报告卡(包括疑似急性职业中毒)在诊断后2小时内上报;农药中毒报告卡在诊断后24小时内上报;有毒有害作业工人健康监护卡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卡在报告发出后20个工作日内
上报。
当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且人数达到突发事件标准的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要求进行报告;中毒人数在突发事件标准以下的事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平台上以相关事件进行报告。
订正和补报卡片从发现之日起7天内及时订正和补报。
职业病及疑似职业病报告管理制度模版
职业病及疑似职业病报告管理制度模版一、概述职业病及疑似职业病报告管理制度的制定旨在加强对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的报告、登记、监测和管理,确保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的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和及时处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和权益。
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全体员工。
二、报告流程1. 发现疑似职业病或职业病的一线工作人员应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2. 所在部门负责人收到报告后,应立即上报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并汇报给上级领导;3.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收到报告后,将会对疑似职业病或职业病进行调查核实,确定是否为职业病并做出相应处理;4. 一经确认为疑似职业病或职业病,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将立即通知所在部门负责人,并做出相应建议和处理方案;5. 所在部门负责人收到通知后,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受影响的员工,同时按照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建议和要求进行相关处理;6. 相关人员对于职业病及疑似职业病的信息都应保密,避免泄露。
三、报告内容1. 报告的基本信息:包括报告单位、报告人员、报告时间等;2. 受影响的员工情况:包括受影响员工的姓名、性别、年龄、工种、工作时间等;3. 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的症状描述:详细描述疑似职业病或职业病的症状,包括发病时间、病情变化等;4. 疑似职业病或职业病的可能原因:对可能引发疑似职业病或职业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描述;5. 相关证明材料:如体检报告、医院诊断证明等。
四、处理措施1. 确认为疑似职业病后,相关部门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控制职业病的扩散;2. 对疑似职业病或职业病的员工,应立即暂停其相关工作,避免进一步的危害;3. 完善相关职业卫生设施设备,提高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有效性;4. 根据职业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和康复措施;5. 加强对受影响员工的心理疏导和辅导,保护其身心健康;6. 根据职业病的原因和情况,进行相应的整改和改善,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五、评估与报告1. 对疑似职业病或职业病的员工,在治疗康复后,应进行评估,评估其能否继续从事原工作或换岗;2.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应将评估结果报告给所在部门负责人,并形成评估报告;3. 针对评估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所在部门负责人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员工的权益。
职业健康检查与报告工作流程图
附表 1职业健康检查与报告工作流程图a-1-附表2合同(协议)登记编号职业健康检查服务合同(协议)书(样例)委托方(甲方):受托方(乙方):xx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签订地点:省市(县)签订日期:年月日查体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有效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2--3-一、合同(协议)的签订: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合同(协议)双方就(用人单位)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服务,经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协议)。
二、职业健康检查依据、范围、内容:根据《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3号,2002年)、《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对委托方(客户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具体检查项目详见附件《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和费用》。
三、甲方向乙方提交有关技术文件资料及时间:合同(协议)签字生效后,甲方必须在天内按乙方要求提供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所必须的资料。
四、乙方向甲方交付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的份数、地点及时间:乙方于年月日前向甲方提供所有受检人员个人的《职业健康检查表》,并提供《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份,以方式在(地点)交付。
五、费用及其支付方式:1.本项目费用:以《山东省医疗服务价格标准》为依据,双方协商确定职业健康检查收费按实际发生费用支付,总计为元。
2.支付方式:-4-六、双方责任:1、甲方责任:(1)甲方必须按合同(协议)第三条规定的时间向乙方提供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所必须的资料,填写《职业健康检查表》中受检人的基础信息资料,对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有效性、正确性负责。
甲方不得要求乙方违反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甲方提交的技术文件资料超过规定期限的,乙方交付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的时间可按本合同(协议)第四条规定的交付时间顺延。
(2)甲方必须按合同(协议)规定支付定金。
未收到定金,乙方有权推迟职业健康检查开始时间,且交付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的时间顺延。
(3)合同(协议)签订开始履行后,甲方要求终止或解除合同(协议),乙方不退回甲方已交付的定金。
职业病及疑似职业病报告管理制度(3篇)
职业病及疑似职业病报告管理制度一、报告责任主体1、用人单位;2、接诊急性职业病的综合医疗卫生机构;3、承担职业病诊断和体检的医疗卫生机构。
二、职业病报告管理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辖区内的职业病报告监督管理工作,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报告单位负责报表的汇总统计上报工作。
2、职业病报告实行属地管理为了保证职业病报告不重报、不漏报,职业病报告实行属地管理,即不论隶属于____各部门,还是地方企业、事业和个体经济____,一律由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报告单位负责统一汇总上报。
职业病报告由用人单位、承担职业病诊断和体检的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报告单位直接报告。
对于确诊职业病人,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3、法定报告人责任法定职业病报告责任人未按规定报告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三、职业病报告类别及时限职业病报告分为急性职业病报告、非急性职业病报告、疑似职业病报告和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
①任何医疗卫生机构接诊的疑似急性职业病均应立即向当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电话报告;②凡有死亡或同时发生三名以上急性职业中毒以及发生一名以上职业性____,初诊医疗机构应当立即电话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卫生监督机构;③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用人单位也应当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以上职业病报告在实施紧急报告后,应由确诊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在____小时内填报《职业病报告卡》。
2、非急性职业病报告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的职业病病人(死亡的职业病病人),应在____日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单位报告。
3、疑似职业病报告职业病诊断机构发现或接诊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在____日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报告单位报告;职业病体检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及时告知用人单位及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安排疑似职业病病人到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
4、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按照《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规定执行。
职业病诊断工作程序
职业病诊断工作程序为提高我院职业病诊断阳性率,减轻职业病诊断档案永久性保存的压力,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益、减轻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和《职业病诊断质量控制规范》,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沧州市人民医院职业病诊断工作程序。
一、接诊:当事人人(用人单位或劳动者)携带单位介绍信或和本人身份证,由本院职业病科诊断组秘书接诊。
(一)、劳动者依法要求进行职业病诊断的,本诊断机构不得拒绝劳动者,但有如下情况不予接诊,并对当事人进行合理解释:1、当事人申请职业病诊断超出职业病诊断机构被批准的项目或者范围的2、当事人单位所在地、户口所在地和经常居住地均不在本区域的;3、当事人所申请的职业病诊断超出国家《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4、当事人向多个职业病诊断机构提出申请,其中一个诊断机构已经接诊的;(二)、除外上述情况,诊断组秘书依法接诊:1、原发疾病诊断明确,为单纯归因诊断的,直接进入诊断流程。
如职业性肿瘤诊断,原发肿瘤诊断明确的;2、原发疾病没有明确诊断,需要进一步检查的:(1)、开具职业健康检查指引单,由用人单位陪检;(2)、检查结论为疑似职业病的,进入诊断流程;(3)、检查结论为其他疾病或异常的,做出疾病诊断,提出相关医学意见或者建议,指引劳动者去综合医院相关科室就诊。
二、职业病诊断资料收集(一)、劳动者应当填写《职业病诊断就诊登记表》,并提供本人掌握的职业病诊断有关资料。
(二)、书面通知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提供如下资料:1、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包括在岗时间、工种、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等);2、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4、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还需要个人剂量监测档案等资料。
依据《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要求用人单位在接到通知后的十日内如实提供。
(三)、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要资料的,本诊断机构可以依法提请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督促用人单位提供。
职业病办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职业病办理流程及注意事项职业病是指在特定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某种因素所致的慢性病,影响着职工的身心健康。
为了保护职工的权益和提高工作效率,每个企业都应该制定相应的职业病办理流程,并严格执行。
下面将介绍职业病办理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职业病办理流程1.初步判断:当职工出现身体不适或症状时,企业应立即进行初步判断,判断是否为职业病相关症状。
2.确诊和报告:若初步判断为职业病相关症状,企业应引导职工前往医院进行确诊,并由医生出具职业病诊断证明。
同时,企业应将相关情况及时报告给劳动保障部门。
3.申请办理:职工在拿到职业病诊断证明后,应向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提出职业病办理申请,并填写相关表格。
4.评估和鉴定:企业将职工的申请提交给职业病防治机构,由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和鉴定,确认是否为职业病,并评估职工的劳动能力损失程度。
5.办理手续:根据评估和鉴定结果,企业应提供相应的证明和材料,办理职业病相关的手续,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书、工伤认定等。
6.赔偿和治疗:企业应根据法律规定,为职工提供相应的赔偿,并协助职工进行治疗和康复。
二、注意事项1.及时诊断:职工出现身体不适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确诊,避免病情恶化或延误诊断。
2.保留证据:职工应妥善保留职业病相关的证明和材料,包括职业病诊断证明、治疗记录等,以备申请办理时使用。
3.遵守规定:企业和职工都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按照规定的流程和程序进行办理,确保权益得到保障。
4.积极配合:职工在办理职业病时应积极配合企业和相关部门的工作,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和资料。
5.加强预防:企业应加强职业病的预防措施,做好职业病防护和宣传教育工作,减少职工的职业病风险。
6.关注职工健康:企业应关注职工的身心健康,定期进行体检和职业健康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
7.维护权益:职工在办理职业病时,应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发现违法行为可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举报。
8.加强宣传:企业应加强职业病办理流程和注意事项的宣传,提高职工的知晓率和参与度,确保流程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