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血流动力学变化的CT表现_齐丽萍

合集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诊断效果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诊断效果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诊断效果分析1. 引言1.1 背景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全球第五常见的癌症,也是第三大致命的癌症。

门静脉高压是原发性肝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门静脉高压可导致肝功能不全、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及时准确地诊断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诊断效果,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及意义。

通过对比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为医生提供更有参考价值的诊断工具,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1.2 目的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以及评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分析临床资料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其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劣势,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和治疗策略制定中的作用。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提供更为准确、敏感和可靠的诊断手段,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本研究还旨在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为改进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促进临床诊断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1.3 研究意义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而合并门静脉高压是原发性肝癌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及早准确诊断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对于指导治疗和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和效果,为提高诊断准确性、指导临床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

通过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这一领域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有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精准的诊断手段,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更好的效果。

原发性肝癌合并累及静脉系统的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治疗进展

原发性肝癌合并累及静脉系统的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治疗进展

- 36 -原发性肝癌合并累及静脉系统的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治疗进展李斌,李晓光(北京协和医院 放射科,北京 100730)通讯作者:李晓光 Email :xglee88@李斌,博士研究生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1 引言肝癌属消化系统常见肿瘤,是目前继肺癌后最易引发死亡的恶性肿瘤[1],国内患者多由乙肝肝硬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根据组织病理学类型分为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及混合型。

初期临床症状隐匿,常由影像学检查发现,随着病情发展其中有54%~65%的肿瘤会累及肝内静脉系统,形成动静脉瘘及静脉系统癌栓,加剧了肿瘤在肝内和远处转移进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据报道,原发性肝癌患者动静脉瘘发生率为 1.3%~63.2%[2],合并门静脉癌栓占60%~80%,侵犯肝静脉占13%~23%,下腔静脉占5%~10%,尚有1%~4%的患者合并右心房癌栓形成[3]。

合并累及静脉系统是肝癌处于中晚期的重要标志,对于传统外科切除及辅助全身化疗,也仅起到姑息治疗效果,预后极差,生存期仅为3~4个月。

血管介入治疗(如经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等)是目前公认的非手术性治疗晚期肝癌行而有效的方法之一,尤其对于高龄、无法耐受或拒绝外科手术的患者可以获得较高的生存受益,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及意义。

本文就原发性肝癌合并累及静脉系统的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2 肝癌累及静脉系统的发病机制肝癌累及肝内静脉系统出现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shunt ,A VS )及静脉内癌栓形成,常见的为肝动脉-门静脉瘘(hepatic artery-portal vein fistula ,HAPVF )、肝动脉-肝静脉瘘(hepatic artery-hepatic vein fistula ,HAHVF )、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osis ,PVTT )及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 ,IVC )癌栓。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同时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超声诊断价值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同时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超声诊断价值

围呈 间断 的血流束 。9例充 满 型癌 栓 处 彩色 血 流全
l 资 料 与方 法
本 组患者 1 1例 , 7例 , 4例 , 龄 5 男 女 年 6~8 2 岁, 平均 6 9岁 。应 用应 用 G v7 r、 门子 X一 0 E v Po 西 30
部 中断 。同时可见 被癌 栓充 填 的门静脉 周 围见 多条
二 维超声 : 门静 脉癌 栓 回声 及 形 态 8例 均 表 现 为中等偏 低 回声 内部 回声 尚均匀 。其 中 6例 为管 腔
是否形成门静脉海绵样变 , 门静脉梗阻持续时问 与 长 短有关 , 瘤栓后 更易 出现 门静脉 海绵样 变 … 。 故 门静脉癌栓的二维超声特点: 门静脉癌栓形成
5% H] 。
脉血流状态、 向及分布等特点。用脉 冲多普勒显 方 示其频谱 , 测量其参数, 资料拍片存储 。
2 结果
癌栓 部位 : 门静 脉主 干 5例 , 门静 脉 左支 2例 ,
门静脉主干 + 右支 1 , 例 门静脉左支 + 右支 2 , 例 门
静脉 右支 1 。 例
本组病例弥漫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 8 , 例 结
出。前者 表现 为实 质性 低 网声 充 满 整个 管 腔 , 门 但
静脉 管壁 有时显示 不 清或被 侵犯破 坏 极易 与肝 实质 内占位 病变 相混淆 而发 生漏诊 。这 时根 据 门静脉 的
年生存率 6 .% , 门静 脉 癌栓 患 者平 均 生存 9个 55 而 月 , 年 生存 率 7 2 , 1 . % 明显 低 于 前 者 』 。本 组 有 4
例于超 声检 查后 2个 月 内死 亡 。 有 报道 门静 脉 海 绵 样 变 5 % 由 门静 脉 栓 塞 所 4

探讨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双期增强螺旋CT诊断价值

探讨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双期增强螺旋CT诊断价值

间、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指数、最低Sa。

?、PaCO2, Pa。

?和p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治疗后,两组患者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指数、最低Sa。

?、PaCC>2、PaO?和pH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指数、最低SaO2,PaCC)2、PaO2和pH水平分别为(22±12)s、(15±6)s、(8±4)次/h、(93±6)%、(37±7)mm Hg、(91±12)mm Hg、(7.5±0.4),均优于对照组的(69±14)s、(31±12)s、(16±5)次/h、(80+5)%. (57±8)mm Hg、(72士13)mm Hg、(7.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无创呼吸机治疗呼衰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提升SaO2和PaO,水平,改善其呼吸功能。

综上所述,将无创呼吸机应用于呼衰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中疗效确切,可改善症状表现,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徐健,黄平,宋冰,等.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疗效的meta分析.中华男科学杂志,2013,19(1):77-81.[2]纪颖,安晓杰,邓赶飞,等.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5(24):4543-4546.[3]秦北宁,宋永辉,刘新颖,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4):849-850,859.[4]岳伟岗.张志刚,张彩云,等.经鼻髙流量氧疗对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7,29(5):396-402. [5]於江泉,郑瑞强,林华,等.脉搏指示下连续心输出量指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并呼吸衰竭患者液体管理的意义.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9):976-97&[6]张海光,邓克勤,陈玮,等.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呼吸衰竭的疗效.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4):3224-3225,322& [7]徐乃伟,刘素彦,沈悦好,等.俯卧位机械通气技术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进展.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3):1597-1601.[8]封在李,尹兆青,李学艳,等.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低氧性呼吸衰竭疗效分析.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7,32(18):1402-1405.[收稿日期:2018-11-26]探讨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双期增强螺旋CT 诊断价值叶海涛【摘要】目的研究肝细胞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采用双期增强螺旋CT的诊断价值。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评估门静脉癌栓对肝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评估门静脉癌栓对肝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评估门静脉癌栓对肝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王竹;刘广健;吕明德;谢晓燕;王伟;徐作峰;林满霞;黄漾【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年(卷),期】2014(035)003【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在门静脉癌栓(PVTT)对原发性肝癌(HCC)血流动力学影响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HCC合并PVTT和14例HCC未合并PVTT患者的超声造影动态图像,以SonoEverTM定量软件进行分析,获得肝癌与周围肝实质的时间-强度曲线,最大峰值强度(IMAX)、上升时间(RT)、平均渡越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分别于组内及组间进行比较.[结果]①组内比较:PVTT组和对照组中HCC的RT和TTP均快于周围肝实质.对照组HCC的IMAX显著高于周围肝较强,而PVTT组中,HCC的IMAX与周围肝实质无显著性差异.②组间比较:PVTT组的RT和TTP无论HCC还是肝实质,均快于对照组.而在PVTT组HCC的IMAX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HCC合并PVTT后与对照组有着不同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其RT和TTP增快、IMAX减低,这可能为微小癌栓的预测提供一定的临床价值.【总页数】6页(P396-401)【作者】王竹;刘广健;吕明德;谢晓燕;王伟;徐作峰;林满霞;黄漾【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超声科//中山大学超声诊断与介入超声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超声科//中山大学超声诊断与介入超声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超声科//中山大学超声诊断与介入超声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超声科//中山大学超声诊断与介入超声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超声科//中山大学超声诊断与介入超声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超声科//中山大学超声诊断与介入超声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超声科//中山大学超声诊断与介入超声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超声科//中山大学超声诊断与介入超声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5.1;R735.7【相关文献】1.使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评估胡桃夹综合征的研究 [J], 柳刚;陈琰;陈利民;贺军;邵克忠2.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血流动力学变化的CT表现 [J], 齐丽萍;赖声远;张秀丽;边杰3.肝癌及门静脉癌栓血供灌注特征的彩超与超声造影研究 [J], 司芩;黄声稀;仝威;钱晓莉;吕校平;黄艳丽4.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评估克罗恩病炎症活动程度的应用价值 [J], 王韦力; 程文捷; 文艳玲; 高翔; 郅敏; 余俊丽; 陈瑶; 刘小银; 刘广健5.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评估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前后血流灌注的改变 [J], 刘明;徐明;黄光亮;周路遥;林满霞;吕明德;谢晓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T和MRI在肝癌合并癌栓诊断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分析

CT和MRI在肝癌合并癌栓诊断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分析

825—《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年4月第28卷第4期CT和MRI在肝癌合并癌栓诊断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分析东莞常安医院(广东东莞523560)陈知杰!摘要】目的:对比分析CT和MRI两种检查方式在肝癌合并癌栓诊断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方法:将由我院收治的63例疑似肝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均经腹部B超检查确诊肝脏存在占位性病变,且均给予其肝脏增强CT和肝脏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性和敏感性。

结果:以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为标准,肝脏MRI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性系数Kappa明显高于肝脏增强CT检查"P<0.05),肝脏MRI检查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肝脏增强CT检查(P<0.05)$结论:在肝癌的诊断中,相比肝脏增强CT检查,肝脏MRI检查在检岀率和准确率方面的优势更大,因此可对临床高度怀疑为肝癌者直接进行肝脏MRI检查,而对CT检查后仍无法确诊的患者应给予MRI检查。

关键词:肝癌;诊断;CT;MRI当前超声、CT和MRI等都是临床上常用的肝癌的影像学检查和诊断方式,尤其以后两者应用更为广泛。

CT和MRI可通过观察肝脏形态、大小等变化及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之间差异来进行诊断-1切$本研究则主要对CT和MRI两种检查方式在肝癌合并癌栓诊断中的效能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明确两种方法的优势和劣势,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2年7月-2017年12月由我院收治的63例疑似肝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均经腹部B超检查确诊肝脏中存在占位性病变。

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42例;年龄32-75岁,平均(55.73±5.69)岁。

所有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均同时接受了肝脏增强CT和MRI检查,无肝脏和其他器官肿瘤史,均为新近发现的肝脏存在占位病变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通过术后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1.2方法肝脏增强CT检查:检查设备为Philips BrillianceCT64螺旋CT机,对患者的上腹部分别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

彩超检测血流动力学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及术后复发的临床评估价值

彩超检测血流动力学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及术后复发的临床评估价值

彩超检测血流动力学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及术后复发的临床评估价值董立萍;车福健;张丽【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22(37)8【摘要】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动力学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及术后复发评估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10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10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

比较2组门静脉、脾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观察组患者均行手术,术后1年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及未复发组,比较2组的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结果观察组的门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内径及脾静脉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门静脉血流速度、脾静脉血流速度速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

不同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患者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门静脉主干内径及脾静脉内径增加,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加重。

复发组的肝动脉内径、门静脉内径均较未复发组增粗;复发组的肝动脉血流速度、肝动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速度、门静脉血流量、肝动脉血流量/门静脉流量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动力学,有助于评估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术后随访监测有助于了解患者复发情况。

【总页数】4页(P1327-1330)【作者】董立萍;车福健;张丽【作者单位】河南省开封市人民医院;开封大学医学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检测肝动脉、门静脉血流量对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2.彩超对肝癌介入治疗术后血流动力学观察及预后评估3.彩超检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对评估脂肪变程度的应用价值4.彩超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诊断价值的研究5.经阴道彩超检测宫颈癌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肝硬化及门静脉癌栓对原发性肝癌血供的影响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肝硬化及门静脉癌栓对原发性肝癌血供的影响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肝硬化及门静脉癌栓对原发性肝癌血供的影响原发性肝癌(HCC)我国多见于东南沿海地区,是国内三大癌症之一,以30-50岁间的男性发病率最高。

HCC常合并有肝硬化和门静脉癌栓(PVCT)。

但是,肝硬化和PVCT对HCC血供的影响,国内外文献报道尚不多。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88例HCC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肝硬化及PVCT对HCC血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8例HCC均系我院就诊患者,包括男70例,女18例,年龄28-85岁。

患者均符合HCC诊断标准[1]。

根据其合并症情况,88例HCC分为3组。

I组:44例,为单纯性肝癌,不伴伴肝硬化和PVCT;Ⅱ组:22例,为肝癌合并肝硬化,其中20例有门静脉高压症:Ⅲ组: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22例。

本组研究中,合并症的诊断主要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CT和MRI检查结果,并结合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结果等,部分病例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

1.2 超声仪器:本组研究病例均使用HP-4 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PHILIPS HD-11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为3.5MHz。

1.3 检查方法:本组研究病例均禁食12h,检查时,首先采用常规的二维超声切面扫查,仔细观察肝脏及肿块大小、形态、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肿瘤病灶显示很清楚时按下仪器的冻结键,然后仔细测量病灶大小并记录。

如出现动脉型频谱,即记录其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以肿瘤病灶内部或内缘的流速最高值作为统计数据。

各参数的测量均由仪器内设的测量软件进行自动测算。

1.4 统计方法:计量资料结果用x±s表示,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88例HCC均在肿瘤病灶内缘或内部显示长短不一的条状、分支状、网篮状、环状或簇状彩色血流,均检测出动脉型频谱,血流参数详见表1,2。

3 讨论正常肝脏有肝动脉和门静脉两套供血系统。

原发性肝癌(HCC)的血供主要来自肝动脉,门静脉也参与血液供应。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癌门静脉癌栓的临床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癌门静脉癌栓的临床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癌门静脉癌栓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肝癌门静脉癌栓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肝癌门静脉癌栓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表现,观察肝癌部位、大小、门静脉内部回声及周边血流特点。

结果肝癌弥漫型、结节型、巨块型中以前者伴发门静脉癌栓率最高;而门静脉癌栓好发部位依次为主干、左支、右支;门静脉癌栓二维超声表现为门静脉内径增宽,管腔内见局限性或弥漫性实体回声,部分或完全阻塞管腔,门静脉周围尚可出现海绵样变性;CDFI则表现为门静脉血流变细或中断。

结论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有血流动力学的特殊变化,CD-FI诊断肝癌门静脉癌栓是临床首选方法之一。

【关键词】超声诊断肝癌门静脉癌栓Clinical value of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in the turnor thrombosis in poral veinFeng Cheng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The Second Affiliate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 (ShenZhen people's hospital),ShenZhen 51802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and color Doppler flow mi aging(CDFI) in the tumor thrombosis in portal vein. Methods50 case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tumor thrombosis in portal vei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portal vein diameter, tumor thrombosi size, shape and peripheral blood flow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frequent sites were main portal vein, left portalvein branch, right portal vein branch.Portal vein diameter widen, the portal vein partly or completely blockaged by tumor thrombosis, the blood flowwas thinneror filling defect in tumor thrombosis attachmen evaluated by CDFI. Conclusion: The changes of hepatic hemodynamic in hepatic carcinoma with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in the diagnosis of the tumor thrombosis in portal vein and regard as one of the preferred method.【Key words】Ultrasonographic diagnosis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Portalvein Tumor thrombosis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PVTT)是肝细胞癌的重要生物学特性,是肝癌的严重并发症和转移方式,与肝癌的术后复发、转移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肝癌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效果[1]。

原发性肝癌门脉癌栓的双期增强CT表现

原发性肝癌门脉癌栓的双期增强CT表现

MMIBIMONTHLYVol18No.3Jun2009—147一部病例均均作了平扫和增强扫描。

扫描范围自膈肌至肝下角水平,我们选择的扫描条件为120KV,240mA。

矩阵512×512,层厚5.0mm、螺距1.0。

扫描前30分钟口服1%泛影葡胺800ml或纯水800ral。

先作平扫,然后作增强扫描,增强方法: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lOOml,注射速率3.5ml/s;准直3.0—5.Omm,螺距1.O。

分别于注射对比剂后20一25s、60—70s行全肝动脉期、门脉期扫描,180s后作局部病灶的平衡期扫描。

2结果2.1门静脉癌栓显示情况36例中,门静脉主干合并右支癌栓12例,门静脉主干合并左支癌栓8例,主干和左右支均有癌栓者9例,单纯右支癌栓4例,单纯左支癌栓3例。

2.2门静脉癌栓CT表现平扫:显示门静脉增粗18(18/36)例,门静脉内密度高低不均或高密度影6例(6/36),门静脉无异常表现12例(12/36)。

增强扫描:动脉期表现为门静脉增粗18例(病例2图a、b、c);门静脉期显示门静脉内低密度充盈缺损36例(36/36),残存的门静脉管腔呈高密度影,癌栓表现为结节状、条状或新月形低密度影,有5例呈门静脉铸型,表现为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均被低密度的癌栓充填(病例2图f、g)。

本组36例在门静脉期均清晰显示,提示门静脉期是癌栓显示的最佳时期。

平衡期仅有2例显示门脉主干癌栓。

在肝动脉期有13例癌栓处的门静脉管壁呈轻到中度强化,有5例在癌栓内见到斑点状高密度供血小动脉影;在门静脉期有11例患者见有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表现为胆囊周围、胆总管周围(包括胰头区域)和胃小弯侧等区域出现粗细不均、迂曲扩张的侧枝血管影(病例1图c,病例2图e)。

病例1肝左叶肝癌破裂,术后1月复查CT,发现门静脉左右支及主干均有癌栓。

动脉期见门脉左支及主干内低密度癌栓(图a、b);门脉期在门静脉右支内见结节状低密度充盈缺损,在胆囊周围、胆总管周围出现粗细不均、迂曲扩张的侧枝血管影(图c).病例2增强扫描,动脉期显示门静脉增粗,呈明显低密度影(图a、b、c);门静脉期在胆囊周围、胆总管周围和胃小弯侧等区域出现粗细不均、迂曲扩张的倾n枝血管影(图d、e、f);门静脉期显示门静脉内低密度充盈缺损,门静脉铸型,表现为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均被低密度的癌栓充填(图f、g)。

胃癌伴发门静脉癌栓的CT和MR表现

胃癌伴发门静脉癌栓的CT和MR表现

胃癌伴发门静脉癌栓的CT和MR表现摘要】目的:分析胃癌伴发门静脉癌栓的CT和MR影像表现。

方法:复习胃癌伴发门静脉癌栓及门静脉癌栓的CT和MR表现文献,回顾性观察1例临床证实的胃癌伴门静脉癌栓的CT和MR影像资料。

结果:胃癌表现为胃壁的增厚,MR弥散受限,增强后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癌栓表现为门静脉主干及分支内的充盈缺损,MR弥散受限,增强可见强化,相关肠管呈淤血性肠炎改变。

结论:门静脉癌栓不仅见于肝癌,也可由原发性胃癌伴发。

【关键词】胃癌;门静脉癌栓;CT;MR【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7-0054-01胃癌伴发门静脉癌栓非常罕见,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

本院2017年3月收治1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75岁男性,8天前无明显诱因感腹胀,进食后腹胀尤明显,解柏油样便,感乏力,未治疗,数天后患者症状明显加重,3天前外院腹部CT增强示: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及门静脉分支栓塞伴局部小、结肠肠壁水肿,大量腹水;给予护胃、护肝、输血等对症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遂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

患者为病来神清,精神尚可,胃纳差,近期无明显体重减轻,否认肝炎等传染病、手术外伤及药物过敏等病史。

2.CT和MR表现CT平扫示胃窦部管壁不规则增厚,小网膜囊内见多发肿淋巴结;肝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病灶,肝内胆管稍扩张,门静脉主干、左右支增宽,其内密度稍高于腹主动脉;胰颈部见小片状稍低密度影,胰管轻度扩张;胃、部分小、结肠肠壁增厚、水肿;腹盆腔内见积液;增强动脉期胃窦部病变不均匀强化,门脉期持续强化,病灶与肠系膜上静脉、胰颈部分界不清;小网膜囊内肿大淋巴结均匀强化;胆总管中段狭窄,与周围病变分界不清,增强后可见不管规则强化;门静脉主干、左右支、肠系膜上静脉、胃右静脉、脾静脉内可见充盈缺损,其内部分病变强化程度与小网膜内肿大淋巴结相仿;胰颈部病变强化程度与胃窦部病变相仿;肝内未见明显异常强化灶,考虑胃窦部恶性肿瘤伴门静脉栓塞。

原发性肝癌门脉癌栓的双期增强CT表现

原发性肝癌门脉癌栓的双期增强CT表现

原发性肝癌门脉癌栓的双期增强CT表现
张名忠;王炳良;车崇涛
【期刊名称】《现代医用影像学》
【年(卷),期】2009(018)003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表现.材料与方法:对36例门静脉癌栓患者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观察门静脉癌栓在CT上的表现.结果:36例TTPV患者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时均显示出门静脉内癌栓及相关的阳性征象,表现为门静脉扩张、门静脉腔内充盈缺损及"门静脉铸型",门静脉周围可见网状供血动脉.36例中,门静脉主干合并右支癌栓12例,门静脉主干合并左支癌栓8例,主干和左右支均有癌栓者9例,单纯右支癌栓4例,单纯左支癌栓3例.结论: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是诊断门静脉癌栓的有效方法,可以完整地提供门静脉癌栓的全部资料.
【总页数】4页(P146-149)
【作者】张名忠;王炳良;车崇涛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东方医院影像科,连云港222042;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东方医院影像科,连云港222042;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东方医院影像科,连云港2220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单层螺旋CT对原发性肝癌双期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J], 田浩
2.原发性肝癌门脉癌栓螺旋CT双期扫描诊断价值 [J], 王炳良;乔乃春;张名忠;陈来荣
3.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双期增强螺旋CT表现 [J], 戚跃勇;戴书华;邹利光;席道友;孙清荣;何作云
4.原发性肝癌螺旋CT双期扫描表现 [J], 肖昆;韩兴权
5.肾淋巴瘤双期动态增强CT表现 [J], 王敏君;王进华;龚洪翰;肖香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CT表现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CT表现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CT表现
董春玲;张强;隋长平;吴洪芬;罗秀芬
【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
【年(卷),期】2000(004)006
【摘要】@@ 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的转移方式是就近侵犯邻近门静脉分支,在内形成肿瘤栓子,并逆行生长延至段、叶甚至门静脉主干形成癌栓[1].CT增强扫描是显示
门静脉癌栓无创伤的重要方法之一.
【总页数】2页(P292-293)
【作者】董春玲;张强;隋长平;吴洪芬;罗秀芬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CT科,吉林,长春,130001;吉林省肿瘤医院CT科;
吉林省肿瘤医院CT科;吉林省肿瘤医院CT科;吉林省肿瘤医院CT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价值 [J], 毛亚莉;沈丽荣;张盾;张晓忠
2.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双期增强螺旋CT表现 [J], 戚跃勇;戴书华;邹利光;席道友;孙清荣;何作云
3.MSCT在原发性肝癌
合并门静脉癌栓诊断中的价值 [J], 王宇;严金明;刘冬
4.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诊断价值 [J], 秦秀
5.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诊断效能分析 [J], 黄光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癌CT图片形态的解释

肝癌CT图片形态的解释

原发性肝癌三期CT增强扫描讨论CT扫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肝动脉期扫描技术可以明显提高肝癌结节的检出[1-3],本组检出的86个结节和肿块,动脉期略高于门静脉期检出率(分别为84%和78%),>3.0 cm肝癌肿块动脉期门静脉期检出率分别为100%和95%.尽管本组的肝癌动脉期检出率低于Baronet al [3]报道的95%,但直径3.0cm以上的肝癌肝动脉检出率和报道相近,二者相差的原因我们认为和肿瘤的直径有关.直径较小的肿瘤由于空间分辨率低容易遗漏,而且本组为改善空间分辨率进行薄层重叠扫描,在一定程度上丢失了组织的密度分辨率,较多的结节由于等密度增强而漏诊.≤3.0cm结节的动脉期检出率明显高于门静脉期(分别为86%和70%),其实我们并不关心门静脉期能检出的肝癌,因为门静脉期扫描是常规扫描方式,不用担心这部分结节被遗漏,我们更关注的是仅动脉期能检出的肝癌结节.本组6个≤3.0cm的结节在动脉期检出而门静脉期未能检出,由于机器扫描速度慢或习惯于门静脉期扫描这些结节就漏诊,对于孤立性小肝癌就会延误诊断.动脉期提高肝癌检出是多因素的,原发性肝癌的富血供特征,动脉期发生增强很容易显示是动脉期高检出率的主要原因;螺旋薄层(8mm)重叠(4 mm)扫描技术尽管丢失了组织密度分辨率,但空间分辨率的提高也有助于肝癌小结节的检出.即使是少血供的肝癌结节,动脉期也能显示良好.【动脉期】肝癌的动脉期增强和肝癌的血管构造有关,这是因为无论有无肝硬化或肝癌包膜,肿瘤结节无1例外地由肝动脉供养.本组动脉期肝动脉增粗、肿瘤内丰富的血管网也进一步证明肝癌肝动脉供血.较小的富血管肝癌结节新生血管分布均匀表现为均匀一致的增强(图1).随着肿瘤的直径增大,肿瘤内部血管分布不均,癌细胞生长旺盛区血供丰富增强明显,而纤维基质较多区无明显增强,同时出现变性、坏死.在动脉期表现增强密度不均匀.有时较大的低密度肿瘤内可见多个结节样更高密度的增强,这就是原发性肝癌较为特征的瘤内瘤现象.尽管本组一半肝癌在动脉期发生明显增强,但仍有15%的肝癌表现为低密度.虽然我们未对原发性肝癌作进一步的分类,我们认为胆管细胞癌、板层型肝癌发病率远低于肝细胞肝癌,其增强方式不足以影响肝癌的增强类型.Ohashi et al [2]认为肝癌的增强程度和肝癌的分化程度有关,但以肿瘤的大小和肿瘤分化关系推断,本组>3.0cm的肝癌肝动脉期增强76%,我们认为肝癌的动脉期增强程度和肝癌的分化程度并不十分密切,而是和肝癌内部组织学的类硬化或纤维硬化、变性、坏死有关.本组中还有14%的小结节呈等密度增强,肿瘤较大时由于肿瘤内部生长的不均衡,增强扫描多表现为不均匀等密度增强,密度不均不会造成肿瘤漏诊,但均匀等密度增强是造成动脉期漏诊的主要原因.【静脉期】门静脉期肝癌表现为低密度,并不是肿瘤没有增强,而是“阳性门静脉伪装”效应.门静脉期大量造影剂汇入门静脉进入肝脏,肝脏密度迅速增加,即使在动脉期是高密度的肝癌也成为相对“低密度”的肿块.但本组仍有在门静脉期有明显增强(图2),1例有2个结节表现为不均匀高密度,可能是无包膜的肝癌周围的癌组织通过相通的肝窦获得门静脉血供形成门静脉增强;同时伴有门静脉癌栓,回流至肝的造影剂量的减少,富血供的肝癌仍表现高密度;明显的脂肪肝或许也是原因之一.平衡期不能提高肝癌的检出率,但是对于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肿瘤的定性和鉴别诊断还是非常重要的,表现的不均匀的低密度反映了肿瘤内部的变性、坏死等病理变化,平衡期扫描甚至更长时间的延迟扫描是鉴别富血供肝癌和血管瘤重要的检查技术.肝动脉门静脉瘘和门静脉癌栓是肝癌动脉期增强更为复杂,本组3例门静脉在动脉期显影,肿瘤表现为不均匀等密度,这是因为肝动脉门静脉瘘使门静脉期提前,肿瘤和肝实质难以明确界限.值得一提的是较小的肝癌亦可形成肝动脉门静脉瘘,小肝癌结节因动脉期等密度而漏诊,出现肝动脉门静脉瘘应高度提示肝细胞肝癌,而其他肝脏肿瘤出现此征象少见[4].癌栓导致门静脉闭塞同样改变肝癌的增强方式使受累肝叶增强方式反转,本组1例门静脉右支闭塞,在动脉期肝右叶弥漫性增强,和肝癌肿块不易辨别,而肝左叶表现为正常密度.门静脉期肝左叶增强明显,肝右叶呈相对减低.到平衡期正常肝实质密度趋于一致,肝癌结节呈现低密度.总之,肝脏三期CT扫描可以提高肝癌的检出率,显示肝癌的血供特征以及门静脉累及.但是否就能肯定肝癌诊断尚不能断言,就我们所知局灶性结节(FNH)动脉期表现为类似的高密度[5],小血管瘤动脉期也表现为高密度,门静脉期等密度[6].肝硬化动脉期轻微的不规则增强有时亦难和肝癌鉴别.我们相信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临床应用的推广以及临床研究的深入,肝动脉期诊断肝癌的重要价值越来越受到肯定.。

门静脉系统癌栓的CT表现

门静脉系统癌栓的CT表现

门静脉系统癌栓的CT表现
赵文莉; 杨海山
【期刊名称】《《CT理论与应用研究》》
【年(卷),期】1997(006)004
【摘要】本文观察分析了肝癌侵犯门静脉,在门脉分支及主干内形成癌栓后的C
T影像特征。

发现46例中有41例(91%)有门脉增宽,此征象在CT图像上容易发现和测量出,可作为门脉癌栓的辅助诊断依据;同时CT平扫可以发现早期新形成的栓子,其特点是增宽的门脉内高密度结节影,CT值平均56±7·8Hu;另外增强扫描可显示出平扫低密度而无增强表现的癌栓影。

同时对上述各征象的产生机制进行了分析。

【总页数】3页(P19-21)
【作者】赵文莉; 杨海山
【作者单位】吉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 中日联谊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2.22
【相关文献】
1.门静脉系统癌栓的CT诊断 [J], 王滨;周康荣;等
2.研究肝细胞癌并胆管癌栓的CT及MRI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 [J], 杨继义
3.研究肝细胞癌并胆管癌栓的CT及MRI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 [J], 杨继义
4.螺旋CT对门静脉系统癌栓的诊断价值 [J], 栾晓钢;刘晓华
5.螺旋CT对门静脉系统癌栓的诊断价值 [J], 赵军;刘银社;付维林;贾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发性肝癌所致门静脉癌栓的CT诊断(附46例分析)

原发性肝癌所致门静脉癌栓的CT诊断(附46例分析)

原发性肝癌所致门静脉癌栓的CT诊断(附46例分析)强伯新;裔兆英
【期刊名称】《镇江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9(009)004
【摘要】门静脉癌栓(PTT)是原发性肝癌(PHC)晚期的重要合并症和转移方式[1],是PHC肝内扩散的最主要的形式。

尽早明确PTT的存在对PHC的分期,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和估计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

CT是确诊PTT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收集自1995年8月到1998年12月PHC合并PTT共46例,着重分析、...
【总页数】2页(P648-649)
【作者】强伯新;裔兆英
【作者单位】射阳县人民医院CT室;射阳县人民医院CT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04
【相关文献】
1.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外科治疗(附28例分析) [J], 邓晓军;李振洪;黄一成;许景洪
2.原发性肝癌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附46例分析 [J], 王丙良
3.门静脉癌栓对原发性肝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附76例分析 [J], 甘小玲;苏红;王连源
4.原发性肝癌的CT诊断(附50例分析) [J], 吴仕云;徐伟新;等
5.原发性肝癌的CT诊断(附261例分析) [J], 郑斯锡;谭湘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癌继发门脉癌栓的影像学诊断

肝癌继发门脉癌栓的影像学诊断

肝癌继发门脉癌栓的影像学诊断
赵萍;祝英乔;陈忠民
【期刊名称】《实用肿瘤学杂志》
【年(卷),期】2007(21)4
【摘要】目的对比CDFI、CT及DSA对肝癌并发门脉癌栓(PVT)的诊断.方法应用东芝6000-型,百盛-TECHNOSMPXD-U8型彩超检测.结果 515例肝癌行CDFI 探查,检出PVT129例,检出率35.0%,P<0.001.超声诊断PVT的灵敏度为100%,CT为46.5%,P<0.001.结论 CDFI和DSA对PV阻塞程度及侧枝循环、返流血流的显示均优于CT.我们认为CDFI是检测PVT的最佳方法.
【总页数】3页(P356-357,359)
【作者】赵萍;祝英乔;陈忠民
【作者单位】吉林省肿瘤医院电诊科,长春,130012;吉林省肿瘤医院电诊科,长春,130012;吉林省肿瘤医院电诊科,长春,1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
【相关文献】
1.肝癌继发门脉栓子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J], 张梅;张轻;丁桂春;李京雨;李亚非;牛海燕;简文豪
2.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肾性骨病的影像学诊断 [J], 杨硕;郑穗生;姚文君;王龙胜
3.肝癌并门脉癌栓继发门脉海绵样变的MR表现及特征 [J], 邓先琴;金甜
4.肝癌并门脉癌栓继发门脉海绵样变的MR表现及特征 [J], 邓先琴;金甜;
5.肺结核继发曲菌球的影像学诊断与误诊分析 [J], 高夏;李遂莹;袁五营;梁庆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介入治疗

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介入治疗

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介入治疗施海彬;冯耀良;王杰;庄振武;李麟荪【期刊名称】《临床放射学杂志》【年(卷),期】1997(16)2【摘要】目的:评价不同影像手段对发现门静脉癌栓(PTT)的敏感性与左右叶肝癌病灶对门静脉侵犯程度的差异,以及门静脉受侵时介入治疗方案的选择。

材料与方法:对28例合并PTT的原发性肝癌进行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此前分别作了B超、CT与血管造影,比较这些检查对发现PTT的敏感性。

同时将同期血管造影显示门静脉通畅的56例原发性肝癌作为对照组。

结果:28例血管造影病例中24例(85.7%)门静脉显示清楚者均发现PTT,B超与CT检查的PTT发现率分别为76%与38.5%。

28例中左内叶有病灶者占53.6%,而无PTT的对照组中仅占17.9%。

同时,主灶位于左内叶者明显小于位于右叶者(P<0.01)。

28例中血管造影18例显示肝动脉门静脉瘘,瘘口均位于病灶所在部位。

所有病灶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

结论:B超与血管造影对发现门静脉癌栓较敏感;左内叶病灶更易侵犯门静脉;门静脉受侵后亦应积极治疗。

【总页数】3页(P111-113)【关键词】肝细胞癌;门静脉;瘤栓;血管造影;栓塞治疗【作者】施海彬;冯耀良;王杰;庄振武;李麟荪【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综合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J], 蒲吉2.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综合介入治疗 [J], 黄荣安3.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影像学特征 [J], 周祝谦;程云4.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综合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J], 郑慧珂;孙昳;张丽5.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综合介入治疗效果 [J], 郑重;刘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致肝脏灌注异常CT表现

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致肝脏灌注异常CT表现

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致肝脏灌注异常CT表现陈卫霞;宋彬;闵鹏秋;刘燕;钟克祥;杨敏【期刊名称】《临床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01(20)7【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致肝脏灌注异常螺旋CT动、门脉双期增强表现特征 ,以利于准确判断癌灶的范围、肝脏血流动力学异常等。

材料与方法 1998年 4月至 2 0 0 0年 7月因肝细胞癌行肝脏螺旋CT动、门脉双期增强扫描的连续性病例2 45例 ,随机选择其中门静脉左支、右支或 /和主干癌栓的病例共 3 6例作为研究组 ,并随机选择同期无门静脉癌栓的肝细胞癌 3 6例作为对照组。

全肝平扫后 ,分别于开始注射对比剂后 2 0s、60s行全肝螺旋CT双期扫描。

观察平扫、动脉期、门脉期非癌变肝组织、癌灶、门静脉的密度变化。

结果门静脉癌栓发生部位 :右支 16例 ,左支 4例 ,右支及主干 10例 ,左、右支及主干 6例。

动脉期扫描非癌变肝组织高灌注 15例 ,表现为不规则斑片状或三角形均匀性高密度区 ,门脉期扫描该区域密度与其他部位非癌变肝组织密度一致或略低。

门脉期扫描发现异常灌注 9例 ,表现为不规则斑片状或三角形低密度区。

结论门静脉癌栓是引发肝实质灌注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乙肝病毒感染所致肝硬化较少引起肝实质局灶性灌注异常。

螺旋CT动、门脉双期增强扫描,有利于发现肝实质灌注异常、准确判断癌灶的范围。

【总页数】4页(P510-513)【关键词】肝细胞癌;门脉癌栓;肝脏灌注异常;CT;诊断【作者】陈卫霞;宋彬;闵鹏秋;刘燕;钟克祥;杨敏【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R730.44【相关文献】1.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继发门静脉海绵样变多层螺旋CT表现 [J], 朱永东;王清廉;刘于宝;梁长虹;张水兴2.肝细胞癌致肝脏灌注异常CT表现 [J], 许晓杰3.41例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患者64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诊断体会 [J], 马子堂;徐卓东;柳澄;雷振4.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致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侧支循环的螺旋CT研究 [J], 宋彬;陈卫霞;徐隽;闵鹏秋;周翔平;刘再毅;严志汉;陈宪5.肝细胞癌病人门静脉主干癌栓的CT表现 [J], 王滨;贺传基;周康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癌门静脉癌栓的多层CT研究分析

肝癌门静脉癌栓的多层CT研究分析

肝癌门静脉癌栓的多层CT研究分析
田瑜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12(033)033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层CT在肝癌门静脉癌栓的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选
择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60例,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使用容积重建、多层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的方法对门静脉和分支进行三维重建分析。

结果:60例患者中Ⅰ型癌栓19例,Ⅱ型癌栓15例,Ⅲ型癌栓11例,Ⅳ型癌栓15例;CT平扫门静脉扩张,腔内癌栓密度混杂,增强扫描动脉期34例癌栓出现强化,26例癌栓不强化;20例同时伴有门静脉海绵样变;19例伴有肝动脉门静脉瘘;21例出现肝脏血流灌注异常。

结论:16排螺旋CT能够准确诊断和评价肝癌门静脉癌栓,为合理选择
肝癌侵犯门静脉的外科手术方式、疗效评价及预后以及介入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值
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1页(P7306-7306)
【作者】田瑜
【作者单位】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甘肃兰州7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
【相关文献】
1.多层CT血管成像诊断肝癌门静脉癌栓 [J], 孟晓春;单鸿;张建生;王晓红;陈伟兰;覃杰
2.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研究分析 [J], 吴建国;王爱东
3.肝癌门静脉癌栓的多层CT研究分析 [J], 田瑜
4.TACE联合华蟾素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及门静脉癌栓引起的顽固性腹水临床疗效探讨 [J], 李广华
5.多层螺旋CT对肝癌门静脉癌栓的研究分析 [J], 梅广雄;洪晓锋;庞子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116027 辽宁,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放射科作者简介:齐丽萍(1970-),女,辽宁大连人,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腹部疾病的影像诊断工作。

腹部影像学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血流动力学变化的CT表现齐丽萍,赖声远,张秀丽,边杰【摘要】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CT表现,为肝癌的诊治及预后提供帮助。

方法:经临床证实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34例为研究组,不伴门静脉癌栓的25例为对照组。

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 三期增强扫描。

结果:研究组34例中24例出现动脉期高灌注,9例出现门脉期低灌注,研究组与对照组间肝实质灌注异常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研究组肝动静脉瘘发生率明显增加;门静脉主干癌栓常并发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胆囊静脉曲张及胆旁静脉丛扩张;CT可显示门脉高压的侧支循环。

结论: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可引起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正确认识其C T表现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癌,肝细胞;血流动力学;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中图分类号】R814.42;R81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313(2005)04-0308-04The Hemodynamic Changes and C T Findings of Hepatocellular C arcinoma with Tumor Thro mbosis in Po rtal Vein Q I Li-ping, LA I Sheng-y uan,Z HA N G Xiu-li,e t al.Depar tment of Radiolog y,the Second A ffiliated H ospital o f Da lian M edical U niver si-ty,Dalian116027,P.R.China【A bstract】 Objective:T o investig ate the hemo dy namic cha ng es and CT finding s of he pato cellula r ca rcinoma(H CC) w ith tumor thrombosis in por tal vein(PV T).M e tho ds:34clinically pr oven H CC patients w ith tumo r thro mbo sis in por tal vein w ere studied.Ano ther25HCC patients w ithout tumo r thrombo sis in por tal vein w ere included for compariso n.S tan-dardized three-phase co ntr ast e nhanced spiral C T was pe rfo rmed fo r all patients.Results:24of34HCC pa tients with PV T presented hig h perfusio n in a rterial pha se and9cases presented low perfusion in po rtal phase.T here w as a mar ke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 oups in pe rfusio n.A nd the o ccur rence of hepa tic A-V-fistula increa sed in HCC patients w ith P V T.Caver no us t ransfo rmatio n o f po rtal v ein o ften occurr ed in patie nts with main por tal thrombo sis,in which g allbladde r v arices and ectatic par acho ledo chal v eno us plexus often ex isted.Conclusion:T he tumo r th rombosis in po rtal vein of HCC co uld alter the hemo dy namics o f the liv er.It is impo rtant to know tho se C T finding s in clinical diag no sis and trea tment.【Key words】 Ca rcinoma,hepatocellular;Hemo dy namics;T omo g raphy,X-ray co mputed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发生率很高,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复杂,给肝癌的诊治和预后判断带来困难。

本研究旨在通过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搜集2001年5月~2003年12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血清AFP、C T或血管造影证实为原发性肝细胞癌280例,选择其中合并有门脉左支、右支和/或主干癌栓病例34例进行研究。

其中男29例,女5例,年龄11~81岁,平均55.4岁。

34例中乙肝标志物阳性29例,丙肝标志物阳性3例,血生化指标诊断肝硬化28例。

随机选择同期无门静脉癌栓的肝细胞癌2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2例,女3例,年龄41~82岁,平均60.1岁,根据血生化指标诊断肝硬化23例。

CT扫描方法:采用Siemens多层螺旋C T,行6mm层厚全肝平扫,然后于开始注射对比剂后25、65和120s行全肝动脉期、门脉期及平衡期三期增强扫描。

扫描层厚5m m,重建间隔3mm,2.5m m准直,螺距3,165mAs。

对比剂采用优维显或碘海醇,用量1.5ml/kg体重,注射流率为3ml/s,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注入。

图像观察及处理方法:由从事腹部影像诊断的教授和主治医师各1名共同阅片达成共识。

仔细观察癌灶的CT增强表现,门静脉癌栓的部位、平扫及增强扫描特征,肝实质异常灌注区所在部位、形态及与肝实质密度对比。

在工作站采用电影(cine)回放,观察肝动脉-门静脉瘘(arteriopo rtal fistulas,APFs)、胆囊静脉曲张、侧支血管情况等。

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08放射学实践2005年4月第20卷第4期 Radiol Practice,Apr2005,Vol20,No.4 DOI牶牨牥牣牨牫牰牥牴牤j牣cn ki牣牨牥牥牥牠牥牫牨牫牣牪牥牥牭牣牥牬牣牥牨牪图1 肝右叶肝癌合并门静脉右支癌栓形成。

a )动脉期肝段呈楔形强化(箭);b )门脉期呈等密度(箭)。

图2 门脉左支、右支及主干癌栓形成。

a )CT 增强扫描动脉期示肝内片状强化(箭);b )门静脉期示右叶前段低灌注(箭)。

图3 肝右叶肝癌。

a 、b )中央型HA -PV S (白箭),周围型H A -P VS (箭头),瘤灶(黑箭)。

结 果1.肝癌病灶CT 表现所有癌灶C T 平扫均呈低密度,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特点:于动脉早期有强化,肿瘤供血动脉增粗,门脉期及实质期对比剂迅速从病灶排出。

2.门静脉癌栓的发生部位发生于门静脉左支9例,右支11例,右支及主干2例,左支、右支及主干12例。

CT 平扫表现为门静脉增粗,典型者呈竹节样改变;动脉期癌栓呈斑片样强化,可见细小的肿瘤血管,管壁强化呈“线条征”[1];门静脉期表现为管腔内软组织密度充盈缺损。

3.肝实质灌注异常的改变肝实质灌注异常CT 表现:非癌变肝组织平扫密度均匀或呈楔形稍低密度;增强动脉期呈斑片状或楔形高密度(图1);门静脉期呈楔形低密度(表1)。

其中4例门静脉主干癌栓者于门脉期表现为右叶前段低灌注区,左叶及右叶后段密度正常(图2)。

表1 癌栓组与对照组肝实质灌注CT 表现(例)组别动脉期高密度等密度门静脉期等密度低密度癌栓组2410259对照组124240统计结果显示,癌栓组癌旁肝实质与较远处肝实质比较,动脉期(χ2=37.1,γ=1)及门脉期(χ2=7.18,γ=1)CT 灌注特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研究组与对照组间,动脉期(χ2=25.4,γ=1)及门脉期(χ2=6.55,γ=1)灌注特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4.动静脉瘘的发生情况研究组与对照组间动静脉瘘(图3)的发生率比较(表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9.05,γ=1,P <0.05)。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H A -PVS 发生情况的比较(例)发生部位癌栓组(34例)无癌栓组(25例)中央110周围20中央+周围50合计H A -PV S185.门静脉海绵样变共13例,表现为肝门区及门静脉主干周围广泛细小的侧支血管影,形成静脉血管网(图4、5)。

其中12例为门静脉主干癌栓病例,1例为无癌栓对照组(该例有脾切除病史,门静脉左支及主干血栓形成)。

13例门静脉海绵样变病例中12例可见胆囊静脉曲张,表现为沿胆囊壁葡行的纡曲扩张血管影,7例可清晰显示图6 a )C T 平扫示门静脉-下腔静脉分流(箭);b )CT 增强扫描示门静脉-下腔静脉变通(箭)。

胆旁静脉丛扩张;1例门脉右支癌栓病例(无门静脉海绵样变)显示胆囊静脉曲张。

6.其他侧支血管研究组34例中有15例可见食管-胃左静脉曲张(15/34),2例见脾-肾分流,3例显示脐旁静脉曲张,1例显示门静脉-下腔静脉分流。

对照组中7例见食管-胃左静脉曲张(7/25),2例见脾-肾分流,1例显示脐旁静脉曲张,1例显示门静脉-下腔静脉分流(图6)。

研究组与对照组间食管-胃左静脉曲张发生率比较(χ2=1.60,γ=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讨 论肝实质灌注异常原因很多,包括病理因素如门静脉阻塞、肝静脉阻塞、感染、肝内门-体分流术后所致血流动力学变化、肝脏肿瘤、急性胰腺炎等以及某些生理因素如一过性肝血流分布不均、迷走左肝静脉、胆囊静脉等。

门静脉癌栓是肝实质灌注异常的常见原因,国内外文献均有报告[2-5]。

本组门静脉癌栓病例动脉期扫描显示,肝实质有异常灌注者24例(24/34),表现为受累肝实质斑片状或楔状高密度影,部位及范围与受累门脉分支供血区一致,即左支癌栓时位于左叶癌灶周围,右支癌栓时位于右叶癌灶周围,该征象与文献报告[2,4]基本一致,其原因是由于癌栓存在,相应供血区门静脉血供减少,继而肝动脉血流代偿性高灌注,并且正常肝动脉较肿瘤血管扩张明显,形成肿瘤周围肝实质“盗血”现象[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