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关系史:第九讲 景教与其他外来宗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聂斯脱利教在蒙古地区的兴盛
• 宋元时期聂斯脱利教在欧亚大 陆北方先后被称为“迭屑”[波 斯语对景教的称呼]和“也里可 温”[“阿罗诃”的蒙古语音译] • 辽金时期,阿尔泰山附近的克 烈部和内蒙河套以北的汪古部 是崇信聂斯脱利教的两大部落; 从契丹边地西迁中亚的浑部、 按台山至也儿的石河区域的乃 蛮部、辽东地区的乃颜部、回 鹘西迁后居于天山南北的一部 分畏兀儿人也都信奉聂斯脱利 教。成吉思汗兼并这些部落, 促使聂斯脱利教再次传入中国。
2、聂斯脱利教派的诞生与发展
• 428-431年间的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出生叙利亚泽曼尼西阿 的聂斯脱利(Nestorius,381-451)重新批驳阿塔那修斯派 的上帝一位论,主张“二性一位”,认为基督里面的神人 两性分别构成两位格,玛利亚仅为基督的肉身之母而绝非 上帝之母。 • 430年的罗马主教会议上,聂斯脱利的教义遭到谴责。431 年,以弗所召开第三次罗马皇帝主持的普世公会议,最终 将聂斯脱利的主张斥为异端,聂斯脱利被流放,其学说的 信徒开始遭受迫害。 • 聂斯脱利派信徒大批逃亡波斯,并利用波斯与罗马的长期 对立而寻获波斯政府的庇护。聂斯脱利派于484年独立组建 东方教会。498年在塞琉西召开宗教会议,决议与罗马教会 组织一刀两断,选出东方教会独立大主教,正式承认接受 聂斯脱利的神学思想和教义、教规。此后由于东罗马帝国 继续攻击聂斯脱利派,聂斯脱利派在587年的塞琉西宗教会 议上与公教会从教理上也正式公开决裂。
《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赞》
《大圣通真归法赞》、《三威 蒙度赞》属颂赞类
《志玄安乐经》
《序听迷诗所(诃) 经》、 《一神论》、《宣元至本 经》和《志玄安乐经》属 经文类
洛阳景教经幢拓片5-8面, 《经幢记》
1-4面,《宣 元至本经》
《尊经》属经录或教名录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则可看作传教史录和教经赞颂的综合文本
• 独立存在的东方教会以塞琉西-泰锡封为中心,从叙利亚、波斯到阿 拉伯、印度都积极传教,影响一度超过西方教会,曾被称为“火热的 宗教”。7世纪以后,随着波斯被阿拉伯所征服,聂斯脱利教也逐渐衰 落。
早期基督宗教的十字架
骑马的传教士,手持 长杆上有景教十字
• 1、传播情况 聂斯脱利教在6世纪初已在巴克特里亚
• 碑铭正文长1, 695字,共36 行,每行62字,碑阴无字。 碑底与左右两侧有以叙利亚 文镌刻的70位景教僧侣的名 字,其中62名同时刻汉文译 名。 • 碑文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序文,简介景教 的基本信仰,详述阿罗本到 长安传法[贞观九年,635] 至立碑之时[建中二年,781] 的150年间,景教在中国的 陕西周至大秦寺塔 发展情况。第二部分是颂词, 以韵文写成。 • 按碑文所载,除武则天时期外,都受到政府善待而发展良 好,“法流十道”,“寺满百城”。根据唐代文献,当时 的关内道、陇右道、剑南道、河南道、岭南道这五道中确 曾有景教寺或景教徒活动。
3、景教失败的原因
• 入唐景教能够风光一时,主要系于其政治性世俗化行为 • 会昌灭法之后之所以无法恢复,学者们的解释可以概括为: 1、唐朝政权经济原因,导致武宗灭佛而连及景教,景教 在政治上失去支持。2、文化上的原因,作为外来宗教没 有植入中国本土文化中,还有来自其他宗教的排斥。3、 景教自身人才和神学经典的缺乏。 • 西方传教士还有两点看法:其一是景教在神学上有欠缺, 即缺乏鲜明的理论,没有宣传十字架救赎的道理;其二是当 时景教过分依靠皇帝的支持,因此随着新旧政权的更替而 遭到厄运。这两点一向受中国学者驳斥,但近来有学者认 为这两点因切入其传教的特殊相而更具代表性,值得进一 步阐释。说景教未宣讲十字架殊为不实,但将其引申为景 教所宣讲的教义已经体现不出基督宗教的特点,则并不为 过。这一特点就与景教在中国的命运有重大干系。
泉州戴舍王氏十 二小娘为故妣二 亲立墓碑,汉人 景教徒,南宋末 年[1277-1286]。 1994发现
阳玛诺《唐景教碑颂正诠》中的泉州东 湖古十字架石碑图样[左,崇祯十一年二 月发现],泉州西山古十字架石碑图样 [右,万历四十七年发现]。石碑诞生年 代wenku.baidu.com详,有人说是宋代
1、聂斯脱利教的整体衰落
• 积极谋求官方认可,这是景教一度成功发展的重 要条件 • 在教义阐释上奉行一定程度的“本土化”政策。 景教徒翻译景教经典时大力借助佛道名词和儒学 思想进行表述。 – 除《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敦煌藏经洞中 还发现7种中文景教文献,撰写时间依次为, 《序听迷诗所经》(约产于贞观九至十二年)、 《一神论》、《宣元至本经》、《大圣通真归 法赞》、《志玄安乐经》、《大秦景教三威蒙 度赞》、《尊经》。
第九讲 景教与其他外 来宗教
2008-11-5
• 一、聂斯脱利教及其在西亚的传播 – 1、关于三位一体说的早期争论 – 2、聂斯脱利教派的诞生与发展 • 二、景教在唐代中国 – 1、传播情况 – 2、景教传播的特点 • 四、宋元时期的伊斯兰教 – 3、景教失败的原因 – 1、伊斯兰教及其教义 – 2、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开篇 – 4、景教对中国的影响 • 三、聂斯脱利教的后期发展及元代也 – 3、元代伊斯兰教的繁荣 里可温 • 五、开封犹太人 – 1、聂斯脱利教的整体衰落 – 1、犹太教及其教义 – 2、聂斯脱利教在蒙古地区的兴盛 – 2、早期入华犹太人 – 3、元朝的也里可温之一:聂斯脱 – 3、开封犹太人的来历 – 4、犹太人在中国的发展 利教徒 – 4、元朝的也里可温之二:罗马天 – 5、开封犹太人的汉化 主教徒
• 关键词:
– 聂斯脱利及其“神人二性一位”论 – 阿罗本传经 –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 敦煌藏经洞中文景教文献 – 元代也里可温
1、关于三位一体说的早期争 论
• 大约公元318年,来自埃及包卡利斯城的阿里乌 (Arius)提出,基督与造物者并非同一个,上帝只有 一个位格。“圣灵”是由“道”产生的,而非与 “道”同等。圣子所行的一切都体现圣父的道。基 督既不是完全的上帝,也不是完全的人。 • 亚历山大城的阿塔纳斯主教常与阿里乌辩论,后来 导致罗马帝国东方行省内的教士与信徒分成阿利乌 斯派(Arians)与阿塔那修斯派(Athanasius)争论不休。 • 君士坦丁为结束这场争论,325年在尼西亚召开第一 次普世公会,结果将阿里乌学说判为异端,下令焚 毁所有阿里乌的著作,并流放阿里乌和支持他的另 两名主教。会议还确定了Catholic这个名称
4、景教对中国的影响
• 现有证据表明,唐代景教大概没有在中国本土族 群中产生影响,景教徒多是来自波斯和中亚的外 国人。 • 作为景教传教工具的某些实用技术如天文学、医 学、机械制造引起中国人注意,尤其是景教僧侣 的医术在社会中较有影响,一定要寻找唐代景教 在中国社会的遗痕,从古代中西医学交流的角度 去发掘,或有可为。 – 唐代景僧多善治眼疾 – 中医用杉木皮作夹板治疗骨折的方法是景教徒 传入 – 景教入华后将治病作为其一项重要慈善事业, 如《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所记。《志玄安乐 经》用治病为喻来说明教理。
• 景教不能如入华佛教那样演变成中国化的 景教神学,终究仍是“没有群众基础”,其 原因只能归于景教自身的神、人二性一位 说,尤其是基督神性教义。它要坚持自己为 基督宗教,就不能走彻底中国化神学之路, 改“事基督”神性为“事君事父” 。
– 它要坚持神性基督,就意味着必然与中国的世 俗忠孝观处于对立地位,无法再前进一步植根 于中国文化。 – 汉文景教经典已经呈现出消解基督教自身特性 的征象,给人亦耶亦儒亦佛亦道的印象。如果 进一步适应中国文化,则发展结果可能就不再 是基督宗教
• 从这些文献中可以看出,景教文献的译者 或作者在谴词用句中有明显的佛化倾向、 道化倾向和儒化倾向,而佛化倾向最突出, 除借用名词之外,甚至用佛教哲学的一套 理论来阐释基督宗教教理。 –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不到2000字 的碑文中引用《易》30处,《诗》30处, 《春秋》20处,还有150处涉及经书, 100多处涉及史书,30处涉及子书;还 有大量佛道名词
• 这些经文反映出唐代景教在华传播的基本方式是,在儒家 的框架中用佛道的砖瓦构建基督教的楼宇。8份文本体现 儒学思想的术语或语汇虽不如佛道多,但表现的精神却是 儒家的实用理性。 – 《大秦景教中国碑》对唐代皇帝的歌颂占整个篇幅三 分之一,文词也体现出对皇帝的绝对依附。 – 《序听迷诗所(诃) 经》阐释摩西律法,但10 个规条只 有约6 个得到较明确的体现,即孝敬父母、不可杀人、 不可奸淫、不可偷盗、莫贪恋他人妻子及莫作假证。 另外4 者,即事奉一神、莫拜偶像、不可妄称神名、守 安息日则阙如,或语焉不详。得到再现的6 者大体上属 道德说教范畴,宗教色彩不浓。阙如的4 者则是基督 教区别于他教的分水岭, 是《圣经》的重要内容, 又是 中国文化中所无。
• 唐代中国景教会组织至少十级:
第三级,主教 第四级,乡主教 第五级,教正(六品修士长) 第六级,牧师(司祭) 第七级,司铎(长老) 第八级,修士并兼司铎 第九级,博士,此职亦可译编史员 或教师 – 第十级,守墓
• 又分修院修士(清节达娑)和在 俗神职人员(白衣景士)
2、景教传播的特点 • 景教在唐代前期一度成功传播,得益于唐 代社会开放、经济繁荣的大背景。
• 10世纪以后,聂斯脱利教会在经济和政治上受到伊斯兰教 徒的压迫,文化上也不断与其他宗教或教派同化。
– 11世纪阿拔斯王朝的迫害 – 13世纪蒙古征服战时期(主要是旭烈兀统治波斯时期)的恢复 – 14世纪帖木儿等中亚西亚统治者的迫害
• 聂斯脱利教对亚洲异种文化如摩尼教、琐罗亚斯德教和其 他习俗传统的宽容态度导致自身特征日趋模糊。
• 景教徒在被武宗取 缔后,曾有相当长 一段时间奋力求生, 但主要是在边远地 区。 • 中原地区,景教有 匿向河北佛门的踪 迹,道教吕祖一派 与景教有一定关系。
敦煌出土10世纪前“基督 教圣徒画像” 单身像,头有光环,手持 法杖,法杖顶端有十字架
泉州须弥座祭坛式墓垛石。戴僧帽样冠并垂耳环 的飘带天使,捧圣物[巾状物、盘、莲花座、十字 架组成],可能是南宋宁宗嘉定时期(1208-1224)。 1946发现
片治肯特遗址VI描绘 洗礼的壁画,7-8世纪
和粟特地区设立主教区,不久也开始在 嚈哒人和突厥人中传播,继而以这些中 亚民族为中介进入中国。
复活节的礼拜
高昌东门景教寺9世纪晚期壁画 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藏 崇拜者
• 有些学者认为 北朝时期聂斯 脱利教就已传 入中国,但目 前公认聂斯脱 利教正式传入 中国是在《大 秦景教流行中 国碑》所记之 贞观九年(635) • 此碑1623或 1625年出土
• 长安地区的景寺有景教碑可证。陕西周至大秦寺到宋代苏轼时期 仍然存在。西安城郊金胜寺(又称崇仁寺)亦是当年大秦寺。 • 唐代四川有大秦寺,可得文献佐证,李德裕《会昌一品集》卷12 《第二状奉宣令更商量奏来者》 ,赵清献《蜀都故事》 • 唐代南诏可能也有景寺 • 2006年洛阳出土的唐代景教石刻残幢证实唐代洛阳有景教寺院。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上的古叙利亚文表现出 唐代中国景教会的组织与制度。
• 聂斯脱利教会实行监督制(亦 – 第一级,教务大总管 译“主教制”),分三级八品。 – 第二级,教父
– 第一级“监督”(episcopate): (1)教务大总管(总法主, patriarch),(2)大主教 (metropolitan), (3)主教 (bishop) – 第二级司祭(presbyterate): (4)司祭(司铎,presbyter),(5) 副司祭(archdeacon) – 第三级执事:(6)助祭 (deacon),(7)佐祭员(subdeacon),(8)读经师(reader) – – – – – – –
– 1253-1255年间在亚洲大陆旅行的法国方济各会士鲁布鲁克的威 廉攻击聂斯脱利派教徒早已偏离基督宗教正统教义教规 – 元代出身撒马尔罕的马薛里吉斯在镇江建七座十字寺,大约是受 到粟特人崇“七”礼俗的影响 –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和元代《大兴国寺记》都暗示聂斯脱利 教的变化
• 1551-1898年,聂斯脱利教会数次分裂,有些支派先后归 入罗马公教、俄国东正教和叙利亚雅各派(一性论派)。剩 余的狭义聂斯脱利教会(亚述派)现在成员约170,000,分 布在伊拉克、叙利亚和伊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