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白居易生平简历
唐代诗人白居易人物生平简介
唐代诗人白居易人物生平简介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唐代诗人白居易人物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人物简介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
与李白、杜甫、元稹,世人称“盛唐四大家”。
唐朝,华州下邽人,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
白居易的祖父在河南巩县当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就举家搬到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日(2月28日)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今河南省新郑)东郭宅。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稹合称“元白”。
白居易出生不久,河南一带便发生了战事。
蒲镇李正已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的民不聊生。
白居易两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不久祖母又病故。
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令(780年)一年后又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篱安居。
白居易得以在符篱(济南徽符篱集)度过童年时光。
白居易和并称“苻篱五子”的苻篱人刘翕习、张仲远、章美退、贾握中、贾元犀,一同泛舟陴湖游流沟寺,登五武里山,诗酒盘桓,称盛会焉。
后为躲避中原战乱转移到江南。
迁居住于武宗会昌六年。
是另一文学家白行简的兄长。
白居易自幼聪颖,读书十分刻苦,读的口都生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头发就白了。
他的诗不仅在中国有巨大影响,在日本和朝鲜也有很大影响。
他还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故号称“香山居士”。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
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啜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二能唱《琵琶》篇。
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作3篇
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作3篇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作1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1]是唐代伟大的现实**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2]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作2《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问刘十九》《买花》《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等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作3篇扩展阅读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作3篇(扩展1)——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其**作3篇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其**作1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1]是唐代伟大的现实**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2]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其**作2《长恨歌》《忆江南·江南好》《钱塘湖春行》《赋得古原草送别》《忆江南词三首》《忆江南·江南忆》《琵琶引》《观刈麦》《李白墓》《花非花》《问刘十九》《大林寺桃花》《卖炭翁》《夜雪》《暮江吟》《放言五首·其三》《池上·小娃撑小艇》《除夜寄微之》《杨柳枝词》《采莲曲》《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春题湖上》《放言五首·其一》《咏菊》《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山泉煎茶有怀》《观游鱼》《放言五首·其四》《燕诗示刘叟》《春词》《村夜》《江楼月》《南浦别》《母别子》《送后集往庐山东林寺,兼寄云皋上人》《闻李六景俭自河东令授唐邓行军司马,...《开元九诗书卷》《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绝句·看花屋》《残春晚起,伴客笑谈》《慈乌夜啼》《酬梦得比萱草见赠》《上香炉峰》《早寒》《月夜登阁避暑》《和元九与吕二同宿话旧感赠》《望月有感》《醉赠刘二十八使君》《阴雨·岚雾今朝重》《长相思·汴水流》《望驿台》《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放言五首·其五》《后宫词·泪湿罗巾梦不成》《南湖早春·风回云断雨初晴》《为薛台悼亡》《垂钓·临水一长啸》《放言五首·其二》《偶作寄朗之》《微雨夜行》《邯郸冬至夜思家》《望月有感》《放言》《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问刘十九》《买花》《池上》《缭绫》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其**作3胡适赞扬以白居易与元稹为**的文学革新运动,认为可以达到以诗歌造成**,而有助于改善**。
白居易的简介及生平事迹概括
白居易的简介及生平事迹概括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被称为“白体诗”,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文化特色。
他的诗歌内容广泛,情感深刻,反映了社会生活、人生哲理、爱情亲情等各个方面的主题。
下面是白居易的简介及生平事迹概述,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白居易的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朝大诗人。
他于772年出生在陕西渭南,他的父亲是官员,家世显赫。
白居易的家境优越,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年轻时候就展现了出色的才华。
在他18岁的时候,就因才华横溢而被选为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之路。
白居易的生平事迹概括1.担任官员早年间,他担任过一些地方官职,终于有机会进入皇宫为官。
他在官位上表现出色,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多次升迁。
但是,他在唐朝官僚体制中,不同于大部分的官员,他更注重生活情趣和文学创作,所以,他在仕途上并没有长久的发展。
之后,他辞官回家,过起了自由舒适的生活,全心投入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与诗歌创作。
2.文学成就白居易擅写散文、诗歌,是唐代最出色的文学家之一。
他的诗歌写作风格清新自然,具有鲜明的个性、自然、真实、细致入微、给人以启示,以及含义深远等特点。
他的代表作品有《琵琶行》、《长恨歌》、《千秋岁》、《赋得古原草送别》、《汉江临泛》等。
3.感情生活白居易对于女性有着浓厚的兴趣,不仅写了很多诗歌来赞美女性,也经历了几段作者身边女性人物的痴情之感。
比如他曾经迷恋过的敬史女(《敬史篇》),程氏三女儿(《长恨歌》),还有被写入《琵琶行》中的女琵琶师等等。
4.晚年生活白居易虽然曾经是唐朝高官显爵,但他对世俗的功名利禄充满了失望和厌恶。
后来,他开始了更加随心所欲的写作生涯,创作了更多的诗歌和散文,并通过这些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来越多地关注人生道理和人类命运,写作更多关于人生、世态悲欢和天地事物的诗歌。
他在他的后期创作中,尤其是在晚年,顿悟了很多道理和真谛,成为“道家诗派”的代表先驱,为后来的一些类似思想的诗人树立了学者和导师的形象。
白居易简介(全面版)
白居易简介(全面版)白居易简介(全面版)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锡并称"刘白"。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郑州新郑东郭宅(今新郑市东郭寺村)。
白氏祖籍山西太原,白居易的祖父白移居下(今陕西渭南市北),白后曾任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遂移家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本人就出生于新郑东郭宅。
[1]卒后葬于河南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一、人物生平出生乱世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东郭宅(今新郑市东郭寺村)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
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河南一带便发生了战争。
蒲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
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
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公元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
白居易得以在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
而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仕官生活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
同年四月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县(今西安周至县)尉。
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
808年任左遗,迎取杨虞卿从妹为妻。
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
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白居易生平简介
白居易生平简介白居易生平简介白居易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生平简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著名唐代大诗人和文学家,与李白、杜甫齐名,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
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迁居河南新郑。
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降生了。
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称“香山居士”。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死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
他去世后,唐宣宗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
一度思卿一怆然。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因而人称诗佛,又自号乐居士。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新疆和朝鲜、日本。
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罗隐、杜荀鹤,宋代王禹偁、梅尧臣、苏轼、张耒、陆游及清代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诗的启示。
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的影响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见到引用他的诗文,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风云人物。
白居易个人介绍
白居易个人介绍白居易个人介绍1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
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作品主题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
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
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
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
《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
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
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
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
诗人白居易的简介资料
诗人白居易的简介资料白居易,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曾任尚书左丞、右卫大将军、户部尚书等职务,为唐代文坛上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其诗歌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以下是诗人白居易的简介资料。
一、生平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河南福州浮山(今福建福州市闽侯县)人。
他的祖父是唐朝开元年间的宰相白居易,父亲是当时的贺州刺史。
白居易从小聪明好学,对文学特别感兴趣。
他曾经在礼部上任职,后来调任秦州尉,又在安禄山之乱中受到牵连,于是干脆辞官离开政治舞台,专心致力于创作。
白居易曾经游历各地,多次经历风雨坎坷。
他的一生写了很多诗歌和文章,文学作品传世至今,成为我们了解唐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他的文学风格清新、生动,充满了人情味和现实意义,被后人称为“白乐天风”。
二、创作特点白居易擅长写家居生活、民间风情、议论时政、叙述历史等,其诗歌在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方面较为细腻。
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深刻,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中以《长恨歌》和《琵琶行》最为著名。
《长恨歌》描写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感情纠葛,通过对贵妃的形象描绘和感情渲染,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思考和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另一首著名诗歌,也是古代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杰作之一。
它通过对琵琶女的描绘,反映了唐代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三、影响和价值白居易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他的诗歌不仅受到了当时的高度认可,也在后世得到了广泛传颂。
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等都被人们传唱和引用,成为了经典名句。
同时,他的诗作和思想也影响了现代文学的发展,尤其是新诗运动和风雅文化的兴盛。
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白居易的一生经历了风雨沧桑,也对当时的政治和文学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文学作品卓越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仍然对我们现代人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代表作
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代表作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代表作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代表作,欢迎阅读。
白居易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1]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2]白居易的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白居易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问刘十九》《买花》《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等白居易人物评价旧唐书臣观元之制策,白之奏议,极文章之壶奥,尽治乱之根荄。
非徒谣颂之片言,盘盂之小说。
就文观行,居易为优。
放心于自得之场,置器于必安之地。
优游卒岁,不亦贤乎!赞曰:文章新体,建安、永明。
沈、谢既往,元、白挺生。
但留金石,长有茎英。
不习孙吴,焉知用兵?新唐书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
虽中被斥,晚益不衰。
当宗闵时,权势震赫,终不附离为进取计,完节自高。
而稹中道徼险得宰相,名望漼然。
呜呼!居易其贤哉!唐才子传公诗以六义为主,不赏艰难。
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
天下曰“元白”。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
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
今尚存。
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集,及所撰古今事实,为《六帖》,及述作诗格法,欲自除其病,名《白氏金针集》三卷,并行于世。
白居易诗人简介
白居易诗人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人物生平:1、出生乱世: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
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
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
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
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
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
而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2、仕官生活: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
同年四月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县(今西安周至县)尉。
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
808年任左拾遗,迎娶杨虞卿从妹为妻。
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
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
白居易上书言事多获接纳,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宪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绛抱怨,李绛认为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而劝谏宪宗广开言路。
3、贬谪江州: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
其后白居易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
遂以此为理由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818年,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至江州与白居易相聚。
当白居易被任命为忠州刺史时,白行简也一同与兄长溯江而上。
古代文化名人简介:白居易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作品数量众多,题材广泛,风格多样 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被广泛传诵,被誉为“诗史”,具有很高的文学地位和历史地 位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05
白居易的轶事和传说
章节副标题
与其他名人的交往
早年经历:自幼聪明好 学,擅长诗词歌赋
成长经历
出生:772年,河南新郑
家庭背景:父亲是官员,母亲是 书香门第 教育: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擅 长诗词歌赋
仕途:29岁中进士,曾任翰林学 士、左拾遗等职
晚年:隐居洛阳,潜心创作,留 下大量诗篇
逝世:846年,洛阳
文学创作历程
早年经历:出生于河南新郑,家境贫寒,自幼好学 青年时期:参加科举考试,进士及第,开始步入仕途 中年时期:担任过许多官职,如左拾遗、刑部侍郎等 晚年时期:退隐山林,潜心创作,留下大量诗篇
白居易在创作《琵琶行》时,曾亲自弹奏琵琶,以感受琵琶的音色和情感
白居易在创作《卖炭翁》时,曾深入民间,体验卖炭翁的生活,以更好地描 绘人物形象 白居易在创作《忆江南》时,曾游历江南,感受江南的美景和民俗,以更好 地表达对江南的怀念之情
传奇故事
白居易与琵琶女 的故事:白居易 在江州任刺史时, 偶遇琵琶女,写 下《琵琶行》
人生转折点
早年经历:出生 于河南新郑,家 境贫寒,自幼好 学
进士及第:29岁 进士及第,进入 仕途
贬谪江州:因直 言进谏被贬谪江 州,开始创作诗 歌
晚年生活:晚年 隐居洛阳,潜心 创作,留下大量 诗篇
02
白居易的文学成就
章节副标题
诗歌作品
《长恨歌》:长篇叙事诗,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 情悲剧
白居易的生平经历
白居易的生平经历白居易,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有《白氏长庆集》。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AAAA,希望对你有帮助。
AAAA:出生乱世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东郭宅(今新郑市东郭寺村)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
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河南一带便发生了战争。
蒲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
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
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公元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
白居易得以在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
而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AAAA:仕官生活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
同年四月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县(今西安周至县)尉。
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
808年任左拾遗,迎取杨虞卿从妹为妻。
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
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
白居易上书言事多获接纳,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宪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绛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李绛认为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而劝谏宪宗广开言路。
AAAA:晚年生活827年,白居易至长安任秘书监,配紫金鱼袋,换穿紫色朝服(三品以上官员所用的服色)。
828年,转任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
829年春,因病改授与太子宾客分司,回洛阳履道里。
著名作家白居易人物简介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
•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以通俗、质朴、真挚著称 •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感染力 •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深受百姓喜爱,被称为“诗仙”
白居易的散文创作及其特点
白居易的散文创作
• 白居易的散文创作,包括赋、论、议、传等多种文体 • 白居易的散文创作,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 • 白居易的散文创作,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01 仕途生涯的开始
• 白居易在29岁时考取了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 白居易在仕途生涯中,担任过很多职务,如县令、刺史、 尚书等 • 白居易在任期间,政绩显著,深受百姓爱戴
02 政治生涯的波折
• 白居易在仕途生涯中,也遭遇过一些波折和挫折 • 白居易因为直言进谏,曾得罪过一些权臣和宦官 • 白居易在政治生涯中,始终保持廉洁奉公,不为名利所 动
著名作家白居易人物简介
CREATE TOGETHER
DOCS
CONTENTS
01 白居易的生平事迹
02 白居易的文学创作
03 白居易的思想观念
04 白居易的影响与传承
01
白居易的生平事迹
白居易的出生背景及家庭环境
01 出生于河南洛阳
• 出生于公元772年,唐代著名文学家 • 河南洛阳是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是一位官员,母亲是陈氏
白居易的审美观
• 白居易认为审美要注重真实和自然,要反对虚假和矫揉 造作 • 白居易认为审美要注重个性和创新,要反对模仿和雷同 • 白居易认为审美要注重精神和情感,要反对物质和功利
04
白居易的影响与传承
白居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白居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白居易是唐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 • 白居易的诗歌和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白居易的文学成就,被后人称为“诗圣”
白居易知识点总结
白居易知识点总结一、白居易生平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河南盩厔(今河南长葛),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在唐代政治斗争中曾屡受挫折,但他一直保持乐观豁达的性格,深受民间百姓的爱戴和尊崇。
他曾历任卫尉丞、工部员外郎等官职,最后因得罪权贵而被贬谪岭南,晚年隐居香山,以写诗、养蚕度日。
二、白居易诗歌特点白居易的诗歌以自然真实、情感真挚为特点,他擅长写山水诗、田园诗和闺怨诗。
其诗风清新朴实,用字简练,语言自然流畅,深受后世诗人的推崇。
他的诗作对后世的唐诗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白居易代表作品赏析1.《琵琶行》《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以琵琶女为主题,描绘了唐代社会底层女性的悲苦命运和对命运的无奈。
诗中清新流畅的语言和深刻的人物刻画,给人以深刻的感染力。
2.《长恨歌》《长恨歌》描述了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感情纠葛,诗中情感深沉,抒发了白居易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这首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唐诗之冠。
3.《赋得古原草送别》这是白居易的田园诗代表作之一,描绘了古原草地的壮美和离别的情感。
诗中用典切题,形象生动,表达了对美好环境的赞美和对离别的感伤。
四、白居易的文学影响白居易的文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为后世诗人提供了重要的文学范本,被誉为“开元盛世”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散文也以写实、流畅见长,为后世散文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文学批评方面,他提出了“易安体”诗风,反对雕琢过度的诗风,对后世唐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总结综上所述,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其诗歌以情感真挚、自然清新为特点,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诗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为唐代诗歌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后世的诗人提供了重要的文学范本。
同时,他在散文和文学批评方面也有重要的贡献,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白居易个人简历
白居易个人简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你知道著名的诗人白居易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白居易个人简历”,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更多内容请关注。
白居易个人简历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新郑(今郑州新郑)(仅见于清代县志,存疑),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
基本介绍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
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
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2月28日)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
着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贞元十五年(七九八)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
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
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
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
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七十五岁。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是中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家族成员曾祖父:白温祖父:白湟祖母:薛氏父亲:白季庚长兄:白幼文三弟:白行简儿子:白阿崔生活轶事樊素小蛮在杭州刺史位上,每当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他邀客来家,先拂酒坛,次开诗箧,后捧丝竹。
于是一面喝酒,一面吟诗,一面操琴。
旁边有家僮奏《霓裳羽衣》,小妓歌《杨柳枝》,真是不亦乐乎。
白居易的简介和作品有哪些诗
白居易的简介和作品有哪些诗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是唐朝中期举世闻名的文学巨匠之一,被誉为“唐诗三百首”中的佼佼者之一。
他的诗歌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许多人奉为传世名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白居易的诗歌以骈文、律诗、绝句为主,代表作品多达数百首,其中既有关于政治社会的杂感,也有关于人生哲理的深思,还有饱含情感的爱情诗歌。
下面,我们来简单地介绍一下白居易的生平和代表作品。
一、生平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河南汝南县。
他出生于大唐盛世,祖父白君嗣和父亲白敏中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官员。
白居易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示了超群的才华和文学天赋,被人们誉为“童年奇才”。
后来,他参加了科举考试,并且多次中进士、及第。
他曾经担任过很多的官职,如尚书左丞、吏部尚书、右卫大将军、太子少傅等,一生中历任过35个官职,也多次担任过辅佐皇帝的要职,深得当时的唐宪宗和唐文宗的信任和赏识。
白居易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他广泛的文学创作。
他的诗文,风格灵活多变,描写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概括了人生之道,体现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展现了唐代智者的人格和风貌。
他的作品在当时就非常有名,后来更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环境下具有了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代表作品1.《琵琶行》《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他的律诗的代表作。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声音婉转、沉浸在痴情和思念中的女子,她象征着爱情的力量和人类情感的深度。
这首诗歌像一首旋律优美的中国古乐,表现了人类性情的美好和多情。
2.《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联言体的律诗,也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
它描绘了人生的离别,生命的转移和人生的哀愁,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
这首诗流露出对老友离去的遗憾和痛心,是一首情感深刻,艺术造诣高深的诗篇。
3.《长恨歌》《长恨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具有宏大的史诗气魄和细腻的人物描写。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简介与生平介绍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简介与生平介绍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白居易的一些介绍,一起了解下吧。
白居易的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座落于洛阳市郊。
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琵琶峰。
白居易的生平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
白居易父亲后来在河南巩县当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就举家搬迁到了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今河南新郑)东郭宅,在新郑生活到12岁,后为躲避中原战乱转移到江南。
迁居卒于武宗会昌六年。
是另一文学家白行简的兄长。
白居易自幼聪颖,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破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白了。
至今还有他出生七个月“略识之无”和初到长安“顾况戏白居易”等典故。
他的诗不仅在中国,在日本和朝鲜等国都有广泛影响,他还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故号“香山居士”。
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
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著有《白氏长庆集》,共有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白居易生平个人简历
白居易平生个人简历白居易(772 —846),字乐天,暮年号香山居士。
原籍太原( 今属山西 ) ,后乔迁下邓邽 ( 今陕西渭南县 ) 。
从前家境贫穷,相传十五、六岁便只身赴京闯天下。
凭一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震撼了当时的著作郎顾况。
这位顾老长辈一直才高气傲,很少推崇后进。
原来他还讥讽前来投诗的白居易说:“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直到看了这首诗后,才赞美说:“有诗这样,居天下亦不难。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 (800) ,二十九岁的白居易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医生。
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冒犯显贵,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
唐穆宗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曾踊跃兴修水利,筑谨防洪,泄引湖水,浇灌田亩千顷,成绩卓著。
唐敬宗宝历元年 (825) 改任苏州刺史,担当地方官的经历,使他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许多地接触和认识。
唐武宗会昌六年 (846) 卒,终年七十五岁。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在文学上,他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议者和中坚,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望的作品。
其讽谕诗《秦中吟》、《新乐府》,宽泛尖利地揭穿了当时政治上的黑暗,抨击了现实中的流弊,表现了泾渭分明的进步偏向。
除讽谕诗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也独具特点,为千古绝唱。
白诗语言平常,深入浅出,平和自然,不露雕琢印迹。
其诗刻画人物,形象鲜亮,以情感人,拥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在文学上踊跃倡议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许多叹息时世、反应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代很有影响。
白居易和李白、杜甫同样,也嗜酒成性。
张文潜伏《苕溪鱼隐丛话》中说:陶渊明固然喜好饮酒,但因为家境贫穷,不可以常常喝美酒,与他饮酒的都是打柴、捉鱼、种田的乡间人,地址也在树林野外间,而白居易家酿美酒,每次饮酒时必有丝竹伴奏,僮妓服侍。
白居易的简介资料
白居易的简介资料白居易的简介资料说起白居易,相信大家对他都有所耳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的简介资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居易的简介资料白居易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诗人,号称“诗王”,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汉族,公元772年2月28日生,河南新郑人,进士学历,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后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再后又升迁杭州、苏州刺史,晚年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等职。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分为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主要作品有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诗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等近三千首诗。
著有《白氏长庆集》,共有七十一卷。
社会关系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河南巩县县长,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曾任江苏徐州别驾。
据《新唐书·白居易传》记载,白居易刚出生七个月就能翻书,他用姆指划拉的“之”、“无”两字,重试数百遍都象形不差。
白居易五岁能吟诗,九岁识声律,读书十分刻苦。
白居易十六岁时,拿着自己的诗作去京城长安应考。
考前,白居易将自己写好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呈递给当时的诗坛领袖人物顾况看。
顾况没看诗作,先看署名后,讥讽笑道:“长安百物贵,白居大不易!”然而当他读到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转而又惊又喜地说:“有句如此,居天下何难!老夫前言戏之耳!”在顾况的大力推荐下,白居易考中进士,从此名扬天下,此桩轶事亦传为美谈。
白居易还与元稹共同发起了诗歌文学的“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白居易在洛阳时,还以诗、酒、禅、琴及山水自娱,常与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
政治生涯:为官白居易的政治生涯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
公元800年,29岁的白居易考中进士后任翰林学士,成为很有发展前途的唐朝后备干部。
白居易简介及代表作品
白居易简介及代表作品生平简介:白居易(七七二-八四六),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
贞元十五年(七九八)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
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
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
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
会昌二年(八四二),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七十五岁。
杜甫而后,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
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
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
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一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
前者把当时社会病态的症结所在,几乎全部呈露在他的笔底。
后者则有着曲折离奇、自具首尾的细致的情节描写,和完整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
在语言和音调上又显得特别得流畅匀称,优美和谐。
这是一种新型的诗,当时号称「千字律诗」,流传极广,正如宣宗李忱所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主要作品:买花问刘十九白牡丹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琵琶行宫词鸟暮江吟观游鱼主题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
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
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
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
《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
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人白居易生平简历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个人作品主题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
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
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
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
《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
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
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
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
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
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
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
”(《二老堂诗话》)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诗歌理论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
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
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
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
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
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
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
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
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
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
《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
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
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作品风格语言优美、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政治讽喻。
人物出生乱世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
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
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
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
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
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
而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仕官生活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
同年四月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县(今西安周至县)尉。
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
808年任左拾遗,迎取杨虞卿从妹为妻。
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
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
白居易上书言事多获接纳,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宪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绛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李绛认为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而劝谏宪宗广开言路。
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
其后白居易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
遂以此为理由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818年,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至江州与白居易相聚。
当白居易被任命为忠州刺史时,白行简也一同与兄长溯江而上。
途中与元稹相遇于黄牛峡,三人相游之处被称为三游洞。
在忠州任职的时间,白居易在忠州城东的山坡上种花,并命名此地为“东坡”。
同年冬,被任命为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刺史,819年到任。
820年夏,被召回长安,任尚书司门员外郎。
白居易的母亲虽因看花坠井去世,然而白居易早有许多咏花之作,而依宋代的纪录,新井诗作于元和元年左右(新井诗今已失传),可见此事不能构成罪名。
他被贬谪的主因,很可能与他写讽谕作品而得罪当权者有关。
贬谪江州是白居易一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以“兼济”为志,希望能做对国家人民有益的贡献;至此之后他的行事渐渐转向“独善其身”,虽仍有关怀人民的心,表现出的行动却已无过去的火花了。
然而白居易在江州虽不得志,大体上仍能恬然自处,曾在庐山香炉峰北建草堂,并与当地的僧人交游。
任职苏杭820年冬,转任主客郎中、知制诰。
821年,加朝散大夫,始正式著五品绯色朝服,(绯色即朱色,为五品以上官员所用的服色)。
转上柱国,又转中书舍人。
822年,白居易上书论当时河北的军事,不被采用,于是请求到外地任职,7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10月到任。
任内有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政绩。
824年5月,任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秋天至洛阳,在洛阳履道里购宅。
825年,被任命为苏州刺史,5月到任。
826年因病去职,后与刘禹锡相伴游览于扬州、楚州一带。
在杭州刺史任内,见杭州有六口古井因年久失修,便主持疏浚六井,以解决杭州人饮水问题。
又见西湖淤塞农田干旱,因此修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并作《钱塘湖石记》,将治理湖水的政策、方式与注意事项,刻石置于湖边,供后人知晓,对后来杭州的治理湖水有很大的影响。
离任前,白居易将一笔官俸留在州库之中作为基金,以供后来治理杭州的官员公务上的周转,事后再补回原数。
当这笔基金一直运作到黄巢之乱时,当黄巢抵达杭州,文书多焚烧散失,这笔基金才不知去向。
西湖有白堤,两岸栽种有杨柳,后世误传这即是白居易所修筑的堤,而称之为白公堤。
事实上这道“白堤”在白居易来杭州之前已存在,当时称为“白沙堤”,且见于白居易的诗作之中。
当白居易在杭州时,元稹亦从宰相转任浙东观察使,浙东、杭州相去并非太远,因而二人之间有许多往还的赠答诗篇。
当白居易任满离开杭州时,元稹要求白居易交出全部的作品,编成《白氏长庆集》五十卷。
在苏州刺史任内,白居易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长七里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叫“七里山塘”,简称“山塘街”。
晚年生活827年,白居易至长安任秘书监,配紫金鱼袋,换穿紫色朝服(三品以上官员所用的服色)。
828年,转任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
829年春,因病改授与太子宾客分司,回洛阳履道里。
830年12月,任河南尹。
831年七月元稹去世。
832年,为元稹撰写墓志铭,元家给白居易润笔的六七十万钱,白居易将全数布施于洛阳香山寺。
833年,因病免河南尹,再任太子宾客分司。
835年,被任命为同州刺史,辞不赴任,后改任命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封冯翊县侯,仍留在洛阳。
839年10月得风疾。
841年,罢太子少傅,停俸。
842年,以刑部尚书致仕,领取半俸。
晚年白居易的生活,大多是以“闲适”的生活反应自己“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
而844年,73岁的白居易出钱开挖龙门一带阻碍舟行的石滩,事成后作诗《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并序》留念,诗中仍反映出他“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观。
晚年的白居易大多在洛阳的履道里第度过,与刘禹锡唱和,时常游历于龙门一带。
作《池上篇》、《醉吟先生传》自况。
845年,白居易74岁,尚在履道里第举行“七老会”,与会者有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与白居易;同年夏,以七老合僧如满、李元爽,画成“九老图”。
白居易晚年笃信佛教,号香山居士,为僧如满之弟子。
洛阳安逝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于洛阳,享年75岁,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葬于洛阳香山。
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著有《白氏长庆集》,共有七十一卷。
主要成就官场翰林学士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
白居易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
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
江州司马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
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
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书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
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被贬谪为州刺史。
王涯说他母亲是看花的时候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