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影响的探讨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1. 引言1.1 概述溶血现象是指红细胞在特定条件下破裂释放血红蛋白和其他细胞成分的现象。
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溶血现象可能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准确评估。
溶血现象可能导致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血小板计数不准确、电解质水平异常、肝功能指标异常等情况。
了解溶血现象对各项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实际检验中,如何准确识别和排除溶血现象对检测结果的干扰,对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针对溶血现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也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通过深入了解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
【2000字】1.2 溶血现象的定义溶血现象是指血液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破坏,导致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和其他细胞内成分的现象。
溶血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生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和免疫性因素等。
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溶血现象可能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溶血现象常见于血液采集、处理或保存过程中,也可能由疾病状态引起。
溶血现象的程度通常通过血清或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浓度来评估,高浓度的游离血红蛋白会干扰多种生化检验项目的准确性,包括血红蛋白检测、血小板计数、电解质检测、肝功能检测和肾功能检测等。
在临床生化检验中需要警惕溶血现象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修正,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深入了解溶血现象对各项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对检测结果的解释和评估能力,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有益信息。
2. 正文2.1 溶血现象对血红蛋白检测的影响溶血现象对血红蛋白检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溶血会导致血液中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使得血液中的游离血红蛋白增多,从而影响到血红蛋白的准确测定;二是溶血可能会破坏红细胞膜,导致其他血细胞或细胞碎片的释放,干扰到血红蛋白的测定。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
VS
对于溶血标本的影响,可以通过改进 采血技术、规范操作流程、避免剧烈 震荡等措施来减少其发生。此外,还 可以通过采用自动化分析仪、提高检 测精度和重复性等方法来降低误差。
对未来研究和发展的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指 标影响的研究将不断深入,有望通过更加精准的检测 方法和更加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溶血可能导致TBIL与DBIL的假阳性结果,干扰肝功能评估。
对心肌酶学指标的影响
肌酸激酶(CK)
01
溶血可能影响CK的活性,干扰肌损伤的评估。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ASTm)
02
ASTm可能受到溶血的影响,干扰心肌损伤的评估。
乳酸脱氢酶(LDH)
03
溶血可能影响LDH的活性,干扰心肌损伤的评估。
溶血标本中的血红蛋白会干扰蛋白质的测定,导致蛋白质测 量值偏高。
红细胞破坏对蛋白质的影响
溶血后,红细胞破坏释放出的胞内成分,如肌红蛋白、血红 素等,会影响蛋白质的测量结果。
对酶类指标的影响
红细胞破坏对酶测定的干扰
溶血后,红细胞破坏释放出的胞内酶,如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等,会影响酶的测量结果。
血红蛋白对酶测定的干扰
血红蛋白对血脂测定的干 扰
溶血标本中的血红蛋白会干扰血脂的测定, 导致血脂测量值偏低。
03
溶血标本对特定生化检 验指标的影响
对肾功能指标的影响
肌酐(Cr)
溶血标本中的Cr可能升高,这主 要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后释放出的 肌酐进入血清所致。这种升高可 能导致对肾功能状态的错误评估
。
尿素氮(BUN)
与Cr类似,BUN也可能在溶血后 升高。这同样可能导致对肾功能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对策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对策标本溶血是指在血液采集和处理过程中,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使血液呈现红色或粉红色的状态。
这种情况常见于不正确采集血样或处理样本时出现。
在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可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对于在血红蛋白(Hb)含量高的样本中测定的生化指标。
本文将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及如何控制和正确评价结果。
一、标本溶血对生化指标的影响1. 生化指标测定的原理在生化检测中,常用的生化指标包括血糖、肾功能、心脏酶以及肝功能等。
这些指标的测定原理主要是利用酶的活性、吸光度或电化学特性进行分析。
然而,当标本中出现溶血现象时,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这些物质可能会影响到生化指标的测定。
2. 对吸光度测定的影响在吸光度法中,样品吸收物质的浓度与吸光值成正比。
然而,当样品中出现血红蛋白时,它们会吸收和散射光线,这可能会导致吸光值偏高,从而影响测定的结果,尤其是对那些波长处于Hb吸收峰附近的指标(如心肌酶谱中的LDH和CK-MB等)影响更大。
当红细胞破裂并释放出血红蛋白时,血红蛋白会与酶类分子竞争反应物,从而降低酶的活性,导致生化指标的测量结果偏低。
在肝功能的检测中尤其需要注意,因为标本溶血会引起Bilirubin和ALT等指标的测定偏低。
二、如何控制标本溶血并正确评价结果1. 采样技巧的控制首先,采集血样过程中应遵循正确采样和处理方法,避免在穿刺后猛吸减压或过分摇动采血管,这样会引起血细胞破裂并释放出血红蛋白,造成标本溶血。
如果将血样用于多种生化检测,则需要确保不同检测之间的最小差异,这需要在采集和处理样本的过程中精心控制,同时,保护样本免受其他振动和摇动的影响。
2. 标本的处理和分装在样品处理和分装之前,应进行样品质量检查,以确定其是否符合标准。
如果出现标本溶血的情况,应尽早了解结果是否会受到影响,并在报告中注明具体情况。
在分装时应注意避免产生额外的振动和摇晃,并注意细心操作避免细胞破裂和血气交流,特别是对于样品中较高的血样Hb含量,要分装得更加谨慎。
标本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
标本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标本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其预防和处理措施。
在标本采集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采集后需要正确处理和储存。
避免标本溶血的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采集方法和正确处理和分析标本。
关键词:标本溶血;临床检验;预防措施引言:临床检验是医学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患者的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起着关键作用[1]。
在临床检验中,标本的采集、处理和分析都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重要影响。
其中,标本溶血是常见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过程中。
标本溶血会引起检验结果的偏差,甚至会导致错误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因此,正确预防和处理标本溶血是保证临床检验质量和安全的必要措施。
本文将重点介绍标本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其预防和处理措施,以提高护士和临床检验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质量控制能力。
一、标本溶血的概述标本溶血是指在采集、处理和储存临床检验标本的过程中,红细胞被破坏释放出来的现象。
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到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别是对于血液学、生化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等领域的检验。
因此,对于标本溶血的预防和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标本溶血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一是在标本采集时使用的针头过大或者操作不当,损伤了红细胞膜;二是在标本采集、处理和储存过程中,温度不当、机械振动、化学物质、光线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红细胞被破坏;三是由于患者自身的疾病或治疗方法的原因,如肝硬化、溶血性贫血、输血反应等。
标本溶血的程度通常通过血液指标的变化来评估,如血红蛋白和血红细胞计数等。
在临床实践中,血红蛋白浓度下降超过10%、血红细胞计数下降超过5%、血清铁浓度和总铁结合力的测定结果异常等均可被视为标本溶血的表现。
标本溶血的影响因检验项目而异,常见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能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二是可能使检验结果失真或不可靠;三是可能导致样本退检或重测,增加检验时间和成本。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研究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研究【摘要】本文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指出溶血现象常常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接着讨论了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以及常见受影响项目,分析了溶血现象的原因。
随后提出了预防溶血现象的措施,并介绍了研究方法。
结论部分强调溶血现象的不可忽视性,强调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同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该研究对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质量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溶血现象、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原因、预防措施、研究方法、有效性、必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溶血现象是指在生化检验中,血液样本在采集、处理或储存过程中发生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和其他细胞内成分到血浆中的现象。
这种现象会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随着临床生化检验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们对溶血现象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溶血现象不仅会导致某些生化指标的异常升高或降低,还可能造成对某些生化指标的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严重影响医疗决策的准确性。
在这种背景下,对溶血现象的影响及预防措施进行系统研究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分析溶血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加以实施,可以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效果,进而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命质量。
对溶血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1.2 目的和意义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溶血现象是生化检验中常见且影响较大的问题,可能导致检验结果偏高或偏低,甚至导致误诊。
通过研究溶血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可以帮助临床实验室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如何避免和处理这一问题,提高生化检验的质量和准确性。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临床生化检验提供更加可靠和准确的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的影响及对策在生化检验中,样本溶血是一种常见的错误操作。
他会对检验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样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标本溶血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标本溶血会影响生化检验结果。
中性粒细胞酯酶(CAE)、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葡萄糖酸去氢酶(G6PD)等许多生化指标都是被储存在红细胞内的。
当红细胞发生溶解时,这些指标会释放出来,从而影响生化检验结果。
另外,红细胞溶解会引起游离血红蛋白的释放,使样本呈现浅红色或淡粉色。
光学或分光光度学检测和图像分析技术均易受到血红蛋白的影响。
因此,一旦出现标本溶血,许多生化指标结果会发生明显的偏差。
2. 标本溶血的常见原因了解标本溶血的原因,有助于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以下是常见的标本溶血原因:•操作不规范:将实验管过度摇动,强烈震荡等会导致标本溶血。
•采集方式错误:比如使用有毒的抗凝剂,球状细胞等不适合的采集管或采血时刺穿静脉较大的血管等。
•标本保存不当:比如长时间存储在高温或震动环境下的标本。
3. 预防标本溶血的对策预防标本溶血的关键是规范操作。
以下是具体的预防措施:•在采集之前检查采集管的有效期以及颜色是否与袖章上的颜色一致;•洗手及佩戴手套,遵守采血技术操作规程;•过度摇动或强烈震荡避免使用。
采样后应轻轻颠簸或温和震荡。
•使用适当的抗凝剂和针头大小;•采样后尽快入库并储存于正确的温度条件下。
4. 处理标本溶血的方法避免标本溶血的最好方法是在采样过程中采取措施,但当检验员发现样本已经溶血,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具体的标本溶血处理方法如下:•对于样本显着溶血的情况,应重新采集;•如果检测结果受到轻微溶血的影响,可进行部分修正或结果报告时说明结果受到影响。
5. 结论总的来说,标本溶血会影响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因此,在生化检验中,不仅仅要关注检测结果,同时也要注重样本处理的操作规范。
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五)溶血对葡萄糖测定的影响
•葡萄糖(GLU)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GLU的特异性
较强,干扰物较少,但过氧化氢酶易 受到其它物质的影响,如维生素C、谷 胱 样品苷中肽某均些因强能的竞酶争会H促2O2使而G导LU致降负解偏而差导致,
测定值明显下降的。如果在血清或血浆
加入NaF、KF作为酵解抑制剂样品收集 后立即去蛋白时,溶血样品也可以用 。
第十八页
有报道表明血清游离血红蛋白在
2.5~2.8g/L时血清钾增高14%~16% ,血清游离血红蛋白达6.6g/L时血 清钾增高可达41%,所以应在样品采 集后1h内应将红细胞与血清分离。 并且在分析血清钾的结果时应引起 高度注意。
第十九页
2、氯(CL-) 血浆中氯约为103mmol/L,红细
第八页
6、总胆红素(TBIL) 重氮法测定TBIL,最后生成红紫色的
偶氮胆红素,主要在波长为540nm~560nm 处有光吸收。而Hb在波长540nm~550nm处
有光吸收,恰与偶氮胆红素的比色波长相近
。因此溶血后细胞破裂时大量Hb进入血清, 势必造成TBIL测定值的升高,是TBIL测定的
正向干扰因素。
可见与AST相比,ALT受溶血影响轻些 。
第五页
3、乳酸脱氢酶(LDH) 红细胞和血小板中含有丰富的LDH,
红 细 胞 中 LDH 的 含 量 是 血 清 的 160 ~ 200
倍,故受溶血影响最大。在测定环节上都 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血小板破坏,而影
响LDH测定,使其测定结果偏高。
第六页
4、谷氨酰转肽酶(GGT) 由于红细胞内GGT含量很低,轻微溶
第十一页
2、甘油三酯(TG) 除去上述如总胆固醇影响因素外,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的影响分析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的影响分析摘要: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济南市某医院5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
并对50例健康血浆试验标本留存,人工溶血前后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比较其心肌酶的活性、电解质、血脂水平及肝功能等的水平变化。
结果标本溶血会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影响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更需要重视生化检验标本的溶血情况,以确保生化检验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心肌酶;血脂;电解质;肝功能1研究背景生化检验是很常见的检测手段,由于生化检验是全方面的检查,可以方便于医师对病人身体健康情况的了解,具有其它体检手段所无法替代的功能[1],可用于诊断疾病、监测治疗进展以及评估健康风险等。
在生化检验中溶血现象较为常见,且会影响生化检验指标检测。
观察标本溶血对于生化检验指标的变化,以及对医生对于病情分析和给予用药都有重要意义。
2 资料与方法2.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50例健康体检检查者为研究对象,并将这50 例健康血浆溶血处理前后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进行生化检验的测定,对这两组测定数据进行对比。
2.2样本采集早上空腹,取真空管,对50例健康体检者各采集静脉血4 mL,并对血浆进行离心处理。
对照组:在血标本中准备2mL凝血试剂加入其中,在离心机将血标本放置。
操控离心机为10 cm离心半径,在1000 r/min转速条件5min离心操作。
使用Bs860生化仪对病患的心肌酶的活性、电解质、血脂水平和肝功能水平指标进行生化检测。
实验组:对血标本进行人工溶血的操作,在-40℃的大环境下,准备2mL血标本放置,在4000r/min 条件下进行5min的离心操作。
完成离心操作后,使用Bs860生化仪检测心肌酶的活性、电解质、血脂水平和肝功能水平。
2.3观察指标(1)心肌酶(CK-MB、CK)指标观察;(2)电解质(钾、钠、钙、氯)指标观察;(3)血脂(TC、TG、LDL-C、HDL-C)水平指标观察;(4)肝功能(DBIL、TBIL、AST)水平指标观察。
标本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
标本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调查溶血现象的发生对于临床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方法:本次实验期间需要选取部分研究对象展开分析调查,实验起止时间为2022年1月至12月之间,在这一时期内,从本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士中选出50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需要安排这些研究对象进行抽血,将每位研究对象的血压一分为二,其中一份不作任何处理,按照常规流程进行生化检验,将其纳入对照组中;另外一组血样则需要进行人为溶血处理操作后再进行生化检验,将其纳入研究组中。
分析比较两组血样的检验结果。
结果:此次实验期间,共计涉及对11项指标的测定分析,对于血糖、胆红素、谷草转氨酶等在内的7项指标加以测定发现,两组测得的平均数值水平明显存在差异性(P<0.05),但是在另外4项指标的调查比较中,乳白蛋白、肌酐等并未发现组间对比的差异性(P>0.05)。
结论:在临床领域中,生化检查的作用十分突出,借助于这一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诊断病情,但是如果需要进行检验的血样发生了溶血现象,则其可能会对多种指标造成干扰,从而不利于诊断和治疗效果的提升。
所以,在进行生化检查时,我们必须注意防止溶血。
关键词:临床生化;检验;溶血反应;对照研究溶血现象在生化检验工作中经常可以看到,从血样采集到分离血样的全过程中,溶血现象可能会发生于其中的任一环节,从实质性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具体指的是红细胞膜破损,进而致使其中的血红蛋白和其他物质从血液样品中释放出来,从而影响到样品的质量。
若是血样发生溶血现象,则其成分必然会发生某种变化,相应变化的产生可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从而导致检测值的偏离,进而影响临床诊断,甚至可能导致误诊、漏诊等问题发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标本溶血已经成为一类日益受重视的问题,然而,由于存在众多的诱发因素,目前尚无法彻底消除溶血问题,因此,科学评估溶血标本对生化检测的影响,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措施,能够帮助医生进行更加准确的诊断。
标本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
标本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溶血影响的机制对临床检验的干扰和影响:①血细胞高浓度组分逸出,使血浆分析物浓度增加;②溶血能引起可见光谱的短波长段(300~500nm)的吸光度明显增高,不同类型的分析方法受Hb 吸光度的影响程度不同,以动力学法受Hb吸光度的影响最小,而经典的终点比色法则最易受Hb影响,导致样品分析物测定浓度高于实际浓度;③利用偶氮反应的原理测定血清总胆红素,Hb可竞争性地抑制胆红素与重氮试剂的偶氮反应,使测定结果低于实际值。
对部分项目的影响对肝功能分析的影响:⑴血清酶活性的测定:①ALT、AST等由于红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异显著,轻微溶血就可以导致结果偏高;②红细胞膜上有ALP,明显溶血后会导致测定值升高;③由于红细胞内GGT含量很低,轻微溶血对其测定结果影响不大,但重度溶血则有影响;④溶血血清脂肪酶活性也轻微下降,但淀粉酶、谷氨酸脱氢酶等酶活性测定不受溶血影响;⑤LDH受溶血的影响最大,因红细胞和血小板中含有丰富的LDH,红细胞LDH含量是血浆的180倍;⑥红细胞中ACP是血浆的66倍,溶血时ACP明显升高;⑵血清蛋白的测定:总蛋白的测定通常选用双缩脲法,主波长540nm,而血红蛋白在555nm有吸收峰,故总蛋白测定结果偏高;⑶血清胆红素测定:目前以采用改良J-G法多见,而血红蛋白可破坏其反应产物偶氮胆红素,从而导致结果偏低。
对肾功能各指标测定的影响:①血、尿肌酐的测定:通常采用苦味酸法,此方法特异性较差,蛋白质、葡萄糖、维生素C等所谓假肌酐物质亦可与苦味酸发生反应,且这些物质大多存在于红细胞中,故溶血标本若用终点法测定,结果必然偏高;②血清尿素氮测定:无论是二乙酰-圬法还是脲酶法,溶血均可导致光谱蓝色部分吸光度值升高,对结果都有干扰,导致结果偏高;③尿酸测定采用磷钨酸还原法,因谷胱甘肽具有还原性,可与磷钨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结果偏高;采用尿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谷胱甘肽可竞争过氧化氢而导致结果偏低。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对策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对策
标本溶血是指在采集、储存、运输和处理标本过程中,红细胞破裂而导致的血浆和/
或血清中自由溶血素和裂解产物的释放,从而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标本溶血可能会导致许多生化参数的错误结果,包括钾离子、镁离子、钙离子、磷酸盐、铁蛋白、ALT、AST、肌酸激酶、总胆固醇、尿素氮等参数。
比如,当红细胞破裂后,
大量的钾离子会从细胞内释放到血浆中,导致钾离子浓度升高,可能会掩盖住低钾症的存在;当AST和ALT长期存储在溶血标本中时,它们的活性会降低,导致检测结果偏低。
为了减少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选择合适的采血器和采血技术。
使用针头尺寸适当的采血器,避免过度搅动或过
度摇晃采血管,尽可能采集适量的血液。
2. 适当选择适当的标本管。
适当选择适宜于采血的标本管,如果需要防止溶血的话,可以选择适当的抗凝剂和添加剂。
3. 快速离心分离。
在离心分离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搅动离心管,保持离心分离的速度
相对较慢,以免破坏红细胞膜。
4. 避免样本的过长储存。
在样本储存过程中要避免过长储存,以免产生红细胞变形、形态改变和破裂等现象。
5. 若标本溶血,则重复测试。
如果发现样本存在明显的溶血现象,则需要重复测试
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要在生化检验中获得准确的结果,就需要我们从采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分析
整个流程中,都要非常关注每一步的操作细节。
在遇到标本溶血的情况时,要及时采取有
效的措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溶血对临床重要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
溶血对临床重要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溶血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临床生化检验中的现象,其影响可能对临床重要生化检验项目的结果产生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溶血对临床重要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有效应对这一现象,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溶血的定义和原因。
溶血指红细胞在体外受到某种外界因素的作用而使细胞壁破裂,细胞内的血红蛋白溶解释放出来,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溶血。
溶血的原因可能包括药物、化学物质、机械损伤、细菌毒素、免疫因素等。
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可能会受到溶血影响的项目包括血常规、血糖、血清酶、血清铁蛋白等。
对于血常规检验项目而言,溶血可能会引起血红蛋白浓度偏高,红细胞计数偏低,血红蛋白含量偏低等情况,从而影响对患者血液病理状态的判断。
在进行红细胞计数时,若血液样本发生溶血,红细胞计数的结果可能会偏低,无法准确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
对于血糖检验项目而言,溶血可能导致血浆葡萄糖浓度上升,导致血糖检测结果偏高。
而在血清酶和血清铁蛋白等检验项目中,溶血也可能导致这些酶类物质和蛋白质的释放和浓度的变化,从而影响最终的检验结果。
针对溶血对临床重要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有效应对。
对于在取血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出现溶血的情况。
这需要护士或者医生在取血过程中注意技巧,避免过度挤压采血部位、避免使用已经过于老化的采血针头等。
在实验室进行样本分离和储存时,也需要注意避免试剂或设备对样本造成过度振荡或剧烈振动,从而引起溶血。
在进行生化检验项目时,也需要对可能受到溶血影响的样本进行专门的处理和修正。
在进行血糖检测时,可采用血清葡萄糖检查来消除溶血的影响;在进行血清酶和血清铁蛋白检测时,也可以采用其他指标或方法来辅助判断。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我们也需要提高对溶血可能引起的影响的警惕性。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全面考虑到患者的病情、临床表现和检验结果等多方面的因素,避免仅仅依赖于单一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诊断和治疗。
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校正方法分析
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校正方法分析目的:分析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并探讨校正方法。
方法:将同一标本分成两份,并将血清标本未溶血组作为对照组,而将血清标本溶血组作为观察组。
对比分析两组的生化检验指标。
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检测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溶血会对各系生化检验指标产生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和提高操作人员操作技能和提升其责任感后,能够有效校正生化检验结果,提升结果的准确性。
标签:溶血;生化检验结果;校正方法在生化检验中,检查标本往往出现溶血现象,但是这种现象一般是难以避免的,虽然国内外对溶血现象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研究,并发表了多种报道,但是目前对于这种现象的纠正方法还缺乏研究和报道。
不同项目存在着不同的干扰机制,所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导致纠正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阻碍了校正方法的研究。
本文作者分析探讨了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校正方法。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来本院体检的人员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1~51岁,平均年龄为(38.1±1.8)岁。
所有对象的各项身体检查都在正常范围之内,而且研究征求了所有对象的同意。
1.2方法采用的仪器有BC1800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以及相关试剂等。
在取血之前,保证所有对象在24小时内未进食高脂食物,且在清晨空腹时抽取静脉血,血液标本主要为黄疸、脂血和溶血。
每份标本都放在两个真空的采血管中,即一个为溶血血清标本为观察组,一个未溶血血清标本为对照组。
两组均用3000r/min离心成为不同浓度的溶血,之后检测各项生化指标。
用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清发生溶血的标本中的Hb浓度,如果浓度检测一样,可以在离心后加以检测[1]。
1.3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检测的各项生化指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应用SPSS 19.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并进行t检验。
溶血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影响分析
溶血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影响分析溶血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破裂溶解的现象,通常可由溶血素、药物、细菌毒素或因子等引起。
溶血不仅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同时也可能影响到肝功能检验结果。
肝脏是重要的代谢器官,负责体内多种物质的代谢和分解,而溶血可导致溶血红细胞代谢产物释放过多,从而对肝脏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溶血对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影响,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一、溶血对AST和ALT的影响溶血时,释放到血浆中的大量红细胞内含物,如乳酸脱氢酶(LDH)和胆碱酯酶(CHE)等,会被肝脏摄取并进行代谢。
在溶血情况下,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检测结果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溶血状态下血清中AST 和ALT的活性均会显著升高,因为它们在溶血后被释放到血浆中进行代谢。
在检测肝功能时,需要谨慎对待溶血所导致的异常提高的AST和ALT值,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和其他肝功能指标来进行综合分析。
二、溶血对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影响红细胞溶解后释放的血红蛋白、铁离子等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并引起肝细胞坏死,导致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减少,从而影响到血浆中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
溶血状态下,总蛋白和白蛋白的检测结果可能会降低,而丙球蛋白的含量可能会显著升高。
这种异常的蛋白质分布情况,对于判断肝功能的正常与否会产生一定的干扰,需要通过其他指标的综合分析来明确诊断。
三、溶血对胆红素的影响溶血情况下,血液中释放的血红蛋白被肝脏分解为胆红素,从而导致血浆中胆红素的含量升高。
在溶血状态下,血清中胆红素含量会显著升高,可能造成黄疸等症状。
当在检测肝功能时,遇到溶血情况下异常升高的胆红素,患者需注意是否存在溶血性贫血或其他相关疾病,并结合其他肝功能指标进行分析。
四、其他肝功能指标的影响除了AST、ALT、总蛋白、白蛋白和胆红素外,溶血还可能影响到其他肝功能指标的检测结果。
例如碱性磷酸酶(ALP)是一种存在于肝细胞膜上的酶类,在肝细胞受损时,可释放到血浆中。
溶血对临床重要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
溶血对临床重要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溶血对临床重要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
首先介绍了溶血的背景和研究目的。
随后分析了溶血对血红蛋白、血清胆碱酯酶、血清乳酸脱氢酶、血清胆固醇以及血清钾测定的影响。
结论部分总结了溶血对生化检验的综述,重点强调了注意事项,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溶血影响的认识,以确保准确的生化检验结果,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溶血,临床重要生化检验项目,血红蛋白,血清胆碱酯酶,乳酸脱氢酶,胆固醇,钾,影响,注意事项,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溶血是血液中红细胞破裂释放出红细胞内部的成分的过程。
溶血可以是由于机体内在因素导致的,也可以是外部因素引起的。
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溶血对各项指标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当血液样本发生溶血时,会导致血中各种生化成分的释放和改变,从而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涉及到多个方面,比如血红蛋白测定、血清胆碱酯酶水平、血清乳酸脱氢酶、血清胆固醇和血清钾等测定项目。
了解溶血对这些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对患者的诊断和监测水平,并确保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旨在探讨溶血对临床重要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工作。
在深入了解溶血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后,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提高临床实验室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溶血对临床重要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从而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体地,我们将深入研究溶血对血红蛋白测定、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测定、血清胆固醇测定和血清钾测定等项目的影响,分析其可能产生的误差和影响因素。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临床生化检验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指导,帮助医务人员正确诊断疾病、评估患者健康状态,并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我们也希望能够引起临床医学人员对溶血影响的重视,加强对溶血现象的认识和处理,以提高生化检验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治疗效果。
溶血标本对检验项目的影响
溶血标本对检验项目的影响溶血标本是指血液样本中的红细胞被破坏,导致红细胞的溶解和释放。
溶血现象会对检验项目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与红细胞相关的检验项目。
当溶血发生时,红细胞中的细胞器和红细胞膜的成分会被释放到血浆中,导致血液中的一些指标的异常。
首先,溶血会导致血红蛋白(Hb)的释放。
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红细胞内部,当红细胞破裂时,血红蛋白就会释放到血浆中。
这会导致血红蛋白浓度的升高,可能会干扰对血红蛋白的定量测定。
同时,释放的血红蛋白也会在肾脏中形成血红蛋白尿,从而影响尿液检查中的相关指标。
其次,溶血会影响血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参数的测定。
溶血会导致红细胞的损失,因此在溶血样本中,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参数如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的测定结果可能会偏低。
此外,溶血还可能导致红细胞形态的改变,如出现变形红细胞、奇形红细胞等,这可能会影响红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的判断。
溶血还会对一些与红细胞相关的生化指标产生影响。
例如,溶血会使得血浆中游离铁的浓度升高,并导致血肌酐水平的升高。
此外,溶血还可能导致细胞内的酶的释放,如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等的浓度升高,这些酶的升高值可能是红细胞内酶的释放所致。
在一些特定的检验项目中,溶血会对结果产生特殊的影响。
例如,溶血会影响凝血功能检查,尤其是溶血产物如游离血红蛋白对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此外,溶血还可能使得血浆中溶血素的浓度升高,进而影响免疫学检验的结果。
在临床实践中,一旦发现样本出现溶血现象,通常需要重新采集样本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此外,在进行一些特定检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溶血的发生。
例如,为了避免红细胞溶血,血液样本采集时应避免使用针头过小或过长,采血时要迅速而轻柔,避免过度抽吸,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样本在采集、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受到外力的振动和震荡。
总之,溶血标本对检验项目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与红细胞相关的检验项目。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对策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对策生化检验是采用生化方法对人体生理功能状态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采集标本后对样本进行处理是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其中,标本溶血是生化检验中常见的样本处理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1. 标本溶血的影响标本溶血是指在采集和处理血液样本过程中,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释放进入血浆中。
因此,标本溶血会导致血浆中各种指标的异常测量,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
标本溶血主要影响以下方面:(1) 生化指标标本溶血会导致血浆中的酶和蛋白等分子结构改变或释放,进而影响生化指标测量,如肝功能酶(ALT、AST等)、蛋白质(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肌酐、钾、钠。
(2) 血细胞计数标本溶血会使红细胞数量减少,白细胞数量增加,这些因素对血细胞计数指标测量产生影响,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等指标。
(3) 血凝检查标本溶血会导致凝血因子受到破坏,这些因素对凝血检查指标测量产生影响,如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等指标。
2. 应对策略(1) 采集标本时注意技术操作为减少标本溶血风险,采集者应在采血前向患者详细解释并事先做好预科护理,遏制患者的紧张情绪,并注意采集技术操作。
在采集血管血液时,采集针进入静脉后要尽快拉出针芯并用止血钳紧压针孔,避免局面扩散。
在采集毛细血管血液时,应避免使用太粗或太长的针头穿刺,且取血时间不宜过长,通常不超过2分钟。
采集的血液标本送往实验室后,实验操作人员必须细致、严密操作,避免造成任何标本损伤和溶血风险。
首先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应避免强力抽吸、过分拍打或摇晃标本管,避免标本破坏产生微小气泡,促发血细胞发生机械创伤。
其次,化验前必须将标本管倒置几次,彻底混合,以克服样本混合不均导致的溶血风险。
同时,标本送检前必须进行全面正确的质量控制和标本自我分析,确保检验过程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溶血标本对生化项目有什么影响
溶血标本对生化项目有什么影响首先,溶血标本对生化项目的影响体现在血红蛋白的释放。
溶血会引起红细胞破损,使细胞内的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浆中。
血红蛋白释放后,会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进而干扰生化项目的结果。
比如,血红蛋白与胆红素结合后会形成胆红素血红蛋白复合物,这会干扰血清总胆红素的测定。
此外,血红蛋白也可能与一些酶发生相互作用,导致酶的活性发生变化,从而干扰相关生化项目的结果。
其次,溶血会导致血液成分的改变,进而对生化项目的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在生化项目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结果的准确性。
举例来说,溶血会影响血细胞比容(HCT)的测定结果。
溶血后,红细胞在血浆中释放出来,导致血液稀释,从而使HCT值下降。
同样,血浆的胆红素浓度也会受到溶血的影响,导致血清总胆红素的测定结果异常,从而干扰相关的生化项目。
最后,由于溶血会引起细胞的破坏和溶解,细胞内的一些物质也会释放到血浆中,从而对生化项目结果产生影响。
比如,细胞内的钾离子(K+)会释放到血浆中,导致血浆中钾离子浓度的升高。
血浆中的钾离子浓度升高会影响到一些生化项目的结果,比如肌酐的测定,因为肌酐与钾离子的浓度存在相关性。
此外,细胞内的酶和蛋白质也会释放到血浆中,对一些酶的测定结果产生干扰。
综上所述,溶血标本对生化项目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血红蛋白的释放、血液成分的改变以及细胞内物质的释放。
为了减少溶血对生化项目结果的影响,有一些预防溶血的方法可以采取。
首先,在采集血样的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破坏红细胞。
其次,在实验室中应严格控制采血后的样本处理过程,避免过度振荡、离心等操作,以减少红细胞破损和血红蛋白的释放。
此外,在生化项目测定过程中也要注意细心操作,避免其他因素干扰结果的准确性。
只有严格控制好这些环节,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生化项目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影响的探讨
溶血会或多或少影响到临床上血液标本的检测,大大降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虽然目前医院检验科已经采取多种措施来避免出现标本溶血,但是标本溶血现象仍然会出现。
本文首先阐述了溶血的原因,其次,分析了溶血对标本检测项目影响机理、溶血对检测项目影响程度,同时,还探讨了减少溶血的方法和溶血标本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bstract:Hemolysis will more or less affect the blood samples to detect clinically,significantly reducing the accuracy of the test results.Although the hospital laboratory has taken various measures to avoid hemolysis,but still appear specimen hemolysis.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causes of hemolysis,followed by analysis of the impact specimens project hemolysis mechanism,the degree of hemolysis effect on test items,while also discusses the methods and processes to reduce hemolysis hemolysis,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s:Hemolysis;Inspection;Result
溶血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在保存、分离、运送、采集血液的过程中出现红细胞体外破裂的情况[1]。
红细胞的破裂会出现血清被稀释或者血浆中进入大量细胞内物质等变化。
溶血会或多或少影响到临床上血液标本的检测,大大降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2]。
虽然目前医院检验科已经采取多种措施来避免出现标本溶血,但是标本溶血现象仍然会出现,本文就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溶血的原因
溶血可分为两种,分别是体外溶血和体内溶血。
体外溶血可由代谢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如冰冻、机械性破坏)等引起,体内溶血可由药物因素、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如大血管手术或者人工心脏瓣膜)等引起。
常见的体外溶血原因主要有四点:①在输送血液时,由于动作幅度过大而振荡血标本;②血标本在混匀时出现用力过猛的情况;③注射器推注太快,产生大量气泡;④抽血时进针不准或者定位不准,进而出现血样溶血或者血肿情况。
此外,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原因,如采血针头过细、注射器中存在着气泡、消毒酒精没有干、采血量不足等[3]。
2溶血对标本检测项目影响机理
标本多项检测项目都会受到溶血的影响,可以将其影响机理归纳为:①细胞破裂,造成血浆量增多、细胞内物质释放,检测物被稀释。
②一些细胞内高浓度的酶或离子等物质在红细胞破裂后从细胞内释放出来,进而增高测量结果。
③红细胞破裂,释放的血红蛋白引起的测量误差。
④测量结果会受到红细胞内外液之间的反应而改变。
如基本全部ATP肌酸磷酸转移酶检验方法都会被腺苷酸酶所
影响所。
这四个方面的影响在同一检验项目中往往会同时存在[4]。
3溶血对检测项目影响程度
溶血的各个方面作用对已确定的检验项目而言,会有各自不同的影响。
①Glu(空腹):溶血出现后,血糖值(空腹)会出现较大幅度的降低。
②GGT:溶血会对GGT造成较大的负干扰,若Hb达到3.4G/L时,那么GGT的测定值可降低22%。
③AST:血浆中AST的活性远远要小于红细胞中AST的活性,只是其38分之一。
④ALP:溶血会对ALP造成较大的负干扰,当参考值上限仅仅只是血清ALP活性的50%,那么ALP的测定值会下降10%;⑤ACP:血浆中ACP 的活性远远要小于红细胞中ACP的活性,只是其67分之一。
⑥CK:溶血Hb 只要>2.5g/L,那么就会对血清CK测定造成较大的干扰,增大测定结果,而当溶血Hb进一步增大,达到3.4g/L时,那么此时CK活性也会增高22%。
⑦蛋白:蛋白检测数值在溶血后会出现较大幅度地增高;⑧K+:由于血清中K+含明显低于红细胞中K+含量,只是其19分之一,那么一旦细胞破裂,那么就会导致血钾大幅度增高。
⑨TBIL:溶血会干扰到二氯笨胺法和SDS法,当Hb达到1.0g/L 时,可使TBIL的测定值会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大概可以下降17~32%;⑩LDH:LDH在血小板和红细胞中含量较为丰富的,是血浆的180倍[5]。
所以,应该基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检测项目受到溶血的影响。
目前可以基本确定,TBIL、GGT、ALP、Glu在溶血后检测结果会降低;TP、CK、AST、LDH、K+在溶血后检测结果会升高。
另外,凝血筛选试验中的PT检测结果和APTT检测结果会受到PT溶血标和APTT溶血标的影响。
由于细胞膜中几乎包括了全部成熟红细胞的脂类,其中95%的成熟红细胞脂类都是游离胆固醇和磷脂。
基于PT的测定原理和APTT的测定原理来看,磷脂在凝血过程中是属于促凝物质[6]。
4减少溶血的方法
除了应该注意以上问题之外,还应该重视真空采血技术,这种技术能够省略一系列不必要的步骤,如推血入管、抽拉针管等。
利用真空采血,能够使得溶血的可能性大幅度减少。
5溶血标本的处理
一旦发现溶血标本后,应该在第一时间与临床医师进行联系,首先要确定是否是体内溶血,如果不是体内溶血,那么应该重新采血。
若由于一些特殊原因而不能重新采血,那么为了提醒临床医师的注意,应该讲”标本溶血”注明在检验报告中。
目前国内外医学界还没有完全明确溶血受到何种影响,影响程度多大。
所以,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检测项目误差与溶血程度之间的关系[7]。
参考文献:
[1]李恒.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J].海军总医院学报,2011(01).
[2]吴永梅,侯振江.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9(06).
[3]王廷刚,纪伟.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0(01).
[4]姜丽萍,孙伟,蔡景兰.标本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J].沈阳部队医药,2010(03).
[5]凌莎莎,李丽,杨晓伟,等.标本溶血后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0(18).
[6]李佳.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10).
[7]王晓阳,谢爱敏.引起血标本溶血的常见原因及改进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34).
[8]Thomas L,Haemolysis as influence and interference factor[J].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1999,13(4).编辑/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