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学(第5版)绪论
《运动解剖学》绪论 ppt课件

(三)人体的基本轴
矢状轴:为前后方向的 水平线;
冠状(额状)轴:为左 右方向的水平线;
垂直轴:为上下方向与 水平线互相垂直的垂线。
14
2020/12/27
(四)人体基本面
矢状面:是沿矢状轴方向所做的切 面,它是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 纵切面,如该切面恰通过人体的正 中线,则叫做正中矢状面。
冠状面或额状面:是沿冠状轴方向 所做的切面,它是将人体分为前后 两部的纵切面,与矢状面和水平面 相垂直。
水平面或横切面:为沿水平线所做 的横切面,它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 与上述两个纵切面相垂直。
15
2020/12/27
课后作业
1.什么是人体解剖学、运动解剖学? 2.掌握解剖学定位术语。
16
2020/12/27
(1)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 (2)有机体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 (3)有机体变化发展及与外界环境相统一的
观点 。
9
2020/12/27
五、学习运动解剖学的方法
(1)尸体解剖法 (2)组织切片法 (3)活体研究法 (4)动作分析法 (5)各种仪器研究法
10
2020/12/27
态学基础的研究: ③骨骼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④人体结构机械运动规律的研究; ⑤运动损伤形态学基础的研究。
7
2020/12/27
三、学习运动解剖学的主要任务
①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②为运动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③为后继课程奠定解剖学基础。
8
2020/12/27
四、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
六、解剖学定位术语
(一)人体解剖姿势
身体直立,双眼平视,手臂下垂,掌心向 前(拇指在外侧),两足并拢,脚尖向前。
运动解剖学 绪论

授课时间第1次课授课类型理论授课教学手段及辅助教具多媒体教学内容(难点、重点) 一、绪论重点:定义及定位术语难点:人体的基本轴及基本切面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运动解剖学发展简史、学习运动解剖学的目的、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细胞形态的多样性。
2、掌握运动解剖学的定义;掌握解运动剖学的定位术语授课内容教案修订绪论:一、运动解剖学发展简史(一)发展简史:它的发展是与艺术、医学和体育等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我国公元前 500 年,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就有很多篇幅提到人体结构。
国外是在公元前 460 年,希波克拉底和亚里士多德。
15世纪,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比利时解剖学家维萨里是现代解剖学的奠基者,1543年出版了《人体的构造》这一划时代的解剖学巨著。
萌芽阶段:17世纪,伽利略的学生、意大利鲍雷里1679年著有《动物的运动》一书,把数学、力学知识运用于解剖学,可以说是运动解剖学的萌芽。
19世纪,显微技术的提高和摄影的发明,解剖学的研究从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由静止进入活动状态。
美国马布里奇著有《人体外形运动》。
俄国列斯加夫特发表过《理论解剖学基础》、《身体运动理论》、《肌肉系统解剖学》等著作,他是第一位明确将人体结构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解剖学家,为运动解剖学的正式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建立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斯坦德勒著有《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人体运动》,他的书被认为是医学领域中经典的人体运动参考书。
苏联伊凡尼茨基著有《动力解剖学笔记》、《人体运动》、《人体解剖学》,他被认为是运动解剖学的先驱。
在中国,最早提出“运动解剖学”名词的是著名解剖学专家张鋆教授。
1952年开始先后建立了六所体育学院(上海、北京、成都、武汉、西安、沈阳)。
1957年,在上体开办了培养中国第一批运动解剖学研究生学习班。
1959年,在北体开办了全国普通高校运动解剖学师资培训班;同年,上、北体开始招收运动解剖学专业的研究生。
运动解剖学ppt课件

29
微绒毛
o o
游离面 扩大了细胞的表面积,有助于细胞对物 质的吸收纤毛电镜扫描
31
纤毛
o
o
游离面
比微绒毛长而粗,内部结构较复杂,可定内 摆动。
32
(二)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2.侧面 o紧密连接(闭锁小带)近游离面的部分,为相邻 两细胞的外膜。 o中间连接 相邻细胞膜有间隙 o桥粒 相邻两细胞膜不直接接触,其间隙中有一 条中间线,在细胞膜内有附着板,靠微丝连结。 o缝隙连接(融合膜)两膜靠得很紧,有小孔。
► 核长椭圆形,位于近基底部。
胆囊—— 胃—— 小肠—— 子宫——
21
单层柱状上皮
►胃
►肠 ► 一些粘(nian)膜处
22
单层柱状上皮
小肠绒毛 • 低倍镜 • 高倍镜
23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 由柱状、棱形和锥形细胞组成,柱状细胞最多,
游离面还有纤毛。 ► 由于细胞高低不一,从侧面观细胞核分布的位置 不在同一水平上,形似复层。 ► 所有细胞的基底面都附于基膜上。
气管——
单层柱状上皮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内常夹 有一些杯状细胞,细胞形如高脚酒杯,胞质内充满 粘液,HE染色较浅。杯状细胞属腺细胞,其分泌的 粘液具有润滑和保护上皮的作用。
24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气管内表面 • 低倍镜 • 高倍镜
25
复层扁平上皮
► 由多层细胞组成,
► 与基膜相连的一层矮柱状细胞较幼稚,具有分裂
17
单层立方上皮
► 立方细胞, ► 表面观细胞为六角形, ► 侧面观细胞呈立方形, ► 核圆居中。
肾小管—— 甲状腺滤泡——
18
单层立方上皮
运动解剖学--绪论

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不断适应外界环境而逐渐发展形成的。
❖ 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活动中神经系统的严密构筑和高度分
化,使人类拥有了区别于其他动物的语言、思维等社会属性。
❖ 然而作为自然界的人,人类的形态结构仍然保留着脊椎动物的基
本特征,这反映了种系发生的演化过程。
工作必须具备科学的人体运动观。
❖人体解剖学就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人体
形态结构与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内 在关系,为学生建立人体结构与功能保持动态平衡的 科学人体运动观,使我们认识到体育学习、运动训练、 体育锻炼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以及增强体质的意义。
❖体育学习、运动训练是通过改变机体器官的功能促进
(三)奠定学习后续课程的 解剖学基础
❖ 在体育专业学习中,涉及到多门运动人体学科课程,除人体解
剖学外,还有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人体测量学、运动生 物力学和运动心理学等。
❖ 这些学科的知识都是在人体各器官形态结构的基础上展开的。
如不具备人体形态结构特征的知识,就无从掌握器官系统的生理 功能;不了解运动系统的解剖知识,就难以理解运动损伤的机 理和制定有关的预防措施 ;不了解人体的某些体表标志就无法 进行人体测量;不熟悉肌肉关节运动功能很难对运动动作进行 生物力学分析。因此,只有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才能更好地 学习其他课程。
现理论与运动实践的相结合,才能加深对理论的理 解和领悟,提高在运 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二) 学习人体解剖学 的基本方法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科学,要系统掌握人体 各器官各系统的形态结构知识,必须重视标本 模型的观察,重视活体观察和触摸,认真上好 实验课,增强直观的感性认识,
《运动解剖学》绪论

二、主要研究内容和任务
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和人体形态 结构对运动的适应的研究
骨骼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形态学研究 人体结构的机械运动规律与体育动作技
术关系的研究 运动损伤的形态学基础研究
三、学习运动解剖学的目的
(一)解剖学姿势
直立, 两眼向前平视, 垂臂, 手掌向前, 并足, 脚趾在前。
(二)方位术语
上下 前后 内侧 外侧 内外 深浅 左右
( superior inferior ) ( anterior posterior) (medial lateral ) (internal external ) (deep superficial ) (left right)
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直观性和实践性很强,光 背书是掌握不好解剖学的知识。解剖学的特点是名词 多、描述多,易懂难记。学习时一定要认真观察尸体 标本,结合模型、挂图、图谱和自身活体进行对照,
加深理解,加强记忆。
1.系统地掌握人体各系统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
了解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 以及人体形态结构对体育运动的适应, 掌握体育运动与人体形态结构的相互关系, 运用运动解剖学基本知识进行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2. 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通过学习运动解剖学,不但要系统地掌握人体正常形 态结构,还必须认识人体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统一、 局部与整体的统一、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统一,学会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运动中的人体,认识各 种学基础
体育学科中的许多课程都与运动解剖学有着内在的联系, 与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保 健学、运动医学、体育测量与评价等课程的关系尤为密 切。学习运动解剖学,是学习运动人体科学相关课程的 先导,也是为学好其它课程奠定基础。
运动解剖学绪论

内容重点是:
体育运动对人体器官组织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骨、关
节、肌肉、心血管、内脏、内分泌、神经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官等的研究, 微观研究水平不断增高。
优秀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及儿童少年运动员选材形态学
的基础研究。身高、体重、各种围度、长度及其比率、骨 龄皮纹等,用于运动员的体型特点和选材。
骨骼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对健身、训练、康复具
8.原位杂交、荧光原位杂交、原位PCR及RT-PCR技术 9.细胞和细胞化学定量术 (1)显微分光光度术 (2)细胞形态立体计量技术 (3)显微图像分析技术 (4)流式细胞技术 10.电子显微镜技术
11.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
12.组织芯片技术
13. 干细胞技术 14.数字化虚拟人体技术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会有更多新的研究技术走进 运动解剖学科学研究的奠堂。
有指导意义。
人体结构机械规律的研究。 运动损伤形态学基础研究。膝关节半月板、关节软骨、
椎间盘的结构及其与运动损伤的关系等。
二.学习运动解剖学的主要任务
1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人体形态与功能、局部与整体、有机体与外部环
境之间的联系,学会用辩证的、威武的观点去认 识运动中的人体,认识各种客观事物。 2为运动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掌握健身知识、提高技术水平、预防运动损伤等。 3为学习后继课程奠定基础 是学习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的先导,也是为学 好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剖学、组织学、细胞学等形态学内容和体育运动基础研究中的运 动形态学内容,其研究方法必然涉及到形态学研究的各种手段和 方法。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入,新兴的研究手段和方法 也不断进入运动解剖学研究领城。
1.尸体解剖法 2.活体观察、运动技术与动作分析法 3.肌电图法 4.X线断层扫描与磁共振断层扫描 5.组织切片技术 6.光学显微镜技术 7.组织和细胞化学技术
01 绪论 《运动解剖学》课件

内侧:靠近身体正中面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面 近端:四肢的近躯干端 远端:四肢的远躯干端
桡侧:前臂的外侧 尺侧:前臂的内侧 腓侧:小腿的外侧 胫侧:小腿的内侧
矢状面 额状面 水平面
标准面
标准轴
矢状轴 额状轴 垂直轴
课后作业
32
什么是标准解剖学姿势?
人体解剖学的方位术语有哪些?
人体的基本面和基本轴有哪些?相互关系如何?
28
(三)人体的基本面和基本轴
2.基本轴
额状轴:就是左右方向的轴。身体
或人体各环节可围绕额状轴转动,但是 转动的动作发生在矢状面内。
垂直轴:就是上下方向的轴。身
体或人体各环节可围绕垂直轴转动,但 是转动的动作发生在水平面内。
垂直轴 额状轴
标准面 标准轴
29
内容小结
30
概念
研究 内容
基本 观点 学习 方法
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 对人体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的关 系,属于运动人体科学范畴的一门基础学科
体育运动对人体器官组织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 优秀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及儿童少年运动员选才形态学基础的研究 骨骼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人体结构机械运动规律的研究 运动损伤形态学基础的研究
二、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和学习任务
9
运动解剖学是干什么的?学了有什么用?
为了现在的学习
专业主干课程 后续课程的基础
为了今后的工作
规范学习工作中的各种术语 对现有技术动作、肌肉练习的进行正确指导 解释新技术,解决教学中的难题
三、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10
形态结构与功能统一
听
大一运动解剖学绪论知识点

大一运动解剖学绪论知识点运动解剖学是指通过对人体运动过程中骨骼、肌肉、关节、神经等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来揭示人体运动姿势、机械特性和控制规律的学科。
作为体育科学与运动训练的重要基础学科,了解运动解剖学的基本知识点对于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以及进行科学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大一运动解剖学绪论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最基本的结构框架,包括骨骼和关节。
骨骼支撑和保护着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关节使骨骼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实现灵活的运动。
大一运动解剖学绪论中需要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点,如骨头的类型、骨骼的分类及命名规则,以及各个关节的类型和功能。
二、肌肉系统肌肉系统是人体的动力系统,负责产生各种运动。
肌肉根据其形状、结构和功能可以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其中骨骼肌是人体最常见的肌肉类型。
了解大一运动解剖学绪论中的肌肉知识点,需要明确肌肉的组织结构、命名规则、肌肉纤维类型以及肌肉收缩的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三、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控制和调节运动的主要系统。
它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
大一运动解剖学绪论中需要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如神经元的结构和传递神经冲动的方式,以及重要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分布和作用。
四、运动学与运动力学运动学研究的是人体运动的空间和时间特征,而运动力学研究的是运动的力学原理和规律。
大一运动解剖学绪论中需要了解运动学和运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如如何描述人体运动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以及运动的力学分析等。
五、人体姿势与运动分析人体姿势是指身体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和力学条件下所采取的相对位置和姿态。
了解大一运动解剖学绪论中的人体姿势与运动分析的知识点,需要掌握人体姿势的基本规律和分类,以及运动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包括目标、方法、途径与记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了解和掌握大一运动解剖学绪论的知识点,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人体运动的机制和规律,为以后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运动解剖学: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的规律,是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关系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2、主要研究的内容:(5点)
(1)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和人体形态结构对运动适应的研究;
(2)骨骼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3)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形态学研究;
(4)人体运动的机械运动规律与体育动作技术关系的研究;
(5)运动损伤的形态学基础研究。
3、学习运动解剖学的目的:(4点)
(1)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知识;
(2)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为运动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4)为学习后继课程奠定基础。
4、学习和研究运动解剖学的方法:(5点)
尸体解剖法、组织切片法、组织化学法、活体解剖法、仪器研究法。
5、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构成。
6、组织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的细胞群体,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种类型。
7、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发育分化和互相结合,构成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的组织集合体。
8、系统是由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的许多器官结合在一起,构成相互配合并完成连续性生理功能的器官群体。
人体有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九大系统。
9、人体的标准解剖姿势
是指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拢,足尖向前,双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掌心向前。
10、方位术语:
(1)上和下(2)前和后(3)内侧和外侧(4)内和外
(5)浅和深(6)近侧和远侧(7)尺侧和桡侧(8)胫侧和腓侧11、人体的基本切面:(1)矢状面(2)冠状面或称额状面(3)水平面或称横切面
12、人体的基本轴:(1)矢状轴(2)冠状轴或称额状轴(3)垂直轴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