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满族饮食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谈满族饮食文化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
清朝入关后,作为统治阶级的满族贵族把本民族的食俗带到了宫廷、王府,在制作上更精益求精,成为宫廷菜和王府菜的主体,其烹饪技艺也逐渐完善。

御府菜是指清建都盛京时,宫廷菜肴及王府菜肴的称呼,“满洲八小炒”就是其中最典型的菜肴。

而名目繁多的筵宴是清宫饮食的重要内容,如太和宫筵宴、乾清宫家宴、皇太后的圣寿宴、皇后的千秋宴、皇子成婚宴,以及康熙、乾隆时期举行的千叟宴。

筵宴饮食的品种和类别依进宴人的身份和地位而有差别,宴席菜的内容和上菜顺序都有严格的规定。

可以说这个时候满族的文化、礼仪、风格、饮食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发展,使得满族菜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汉族的烹调技艺并驾齐驱,互相融合和促进。

官员之间的调防、省亲以及皇帝出巡又把改良后的满族菜传到了全国各地,这也更加促进了满族菜的流传。

三、旗风满韵关东菜
有人把吃东北家乡口味的饮食称“关东菜”,而关东菜的主体就是满族风味。

东北地区的物产丰富,各种山珍野味,如熊、鹿、酣达罕(即四不像)、哈什蟆、飞龙鸟、猴头蘑、野山参、野鸡、山菜、蜂蜜等,比比皆是。

民谚讲:“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就是对东北物产的真实写照。

丰富的原料为民族烹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飞禽、野兽、山珍、鲜蔬、谷物为关东满族菜提供天然的条件。

满族人烹调以烧、烤见长,把猎获的动物用明火烤熟食用,如烤小猪、烤鹿肉、烤鱼等。

满族每逢农历除夕必须吃手扒肉。

蒸十二月面灯,满洲大宴会,全家男女要轮番起舞,在办婚丧事中,流行制作一种叫“猪八样”的宴席。

年节要包猪肉饺子、熬皮冻、灌血肠,四季常用的“蘸”食,腌渍酸菜,吃“乏克”(一种菜包)。

满族人喜欢吃饽饽、小点心,“满人嗜面,有炕者,蒸者,炒者,或制以糖或以椒盐或做龙形、蝴蝶形、花卉形,另有一种中有肉馅。

”如萨其马、凉糕、豆面卷子等,萨其马汉语又称做“金丝糕”,香酥可口,油而不腻。

满人忌吃狗肉,凡是用狗皮做的东西都被列为禁用,另外和其它民族对乌鸦厌烦不同,满人对乌鸦表示出了尊敬,忌食乌鸦肉。

这些习俗形成还有一个“救驾”传说,当年,努儿哈赤因明兵的步步进逼,躲到了芦苇荡中,并被明兵点着的大火所包围,幸亏他养的一只大黑狗用自己身上的毛浸水,才救了因过度劳累而睡着的努儿哈赤。

后来在一个树林里,他又被明兵追击,正当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一群乌鸦覆盖在他的身上,使努儿哈赤又逃过一劫。

针对满族的饮食习俗,清末民初的一些民谣概括得非常贴切:“南北大炕,高桌摆上。

黄米干饭,大油熬汤。

膀蹄肘子,切碎端上。

四个盘子,先吃血
肠。

”“粘面饼子小米粥,酸菜粉条炖猪肉。

平常时节小豆腐,咸菜瓜子拌苏油。

”满族饮食习俗带有浓厚的北方民族特色,它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
四、满族饮食文化的现状与未来东北地区是满族的发祥地,沈阳曾经也是满族的核心城市。

现在,在沈阳的大地上,还存有着一宫两陵,那满族菜是否也在沈阳的餐饮业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呢,
沈阳老八旗酒楼的安乃之总经理告诉记者:“现在,沈阳打出‘满族’旗号的酒楼、饭店寥若晨星,就那么几家,如老八旗、大清花饺子、兴舆轩,以前曾风光一时的那家馆现在也走向了没落。

如今大家能叫得上名字的满族菜恐怕也只有‘满汉全席’,很多满族习俗连满族人自己都说不上来。

可以说现在很多满族菜已处于失传的状态,有的菜也都融合进了汉族菜肴之中,失去了本来的光彩。

长此下去,满族菜的结局就是逐渐退出沈阳餐饮业,甚至中国餐饮业的舞台。


现状的严峻,让人不得不更加正视满族菜的未来。

其实,满族菜也有着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发展前景也并不暗淡:满族特色一直是沈阳旅游的一大品牌,满族风情是吸引中外游客的主要视点。

很多游客在参观了一宫两陵之后,都希望品尝一下正宗、地道的满族菜。

因此,大力宣传满族饮食文化,不仅能丰富沈阳旅游的内涵,还能使满族菜得到更好的发展。

这种两全其美的办法,我们岂能放弃, 满族入关后,虽然其饮食习俗受到汉族的影响较大,有了很多相似之处,如吃大米、面食、火锅等,但还是保留着传统的风俗习惯,从民间的风味小吃到清朝的宫廷御点,满族饮食已有了庞大的规模和阵容,满族菜的烹调技艺水平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

它不仅是满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祖国饮食的重要财富。

(完)实习记者韩霜
---------------------------------------------------------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