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老人长期抑郁情绪疏导的个案工作介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龄老人长期抑郁情绪疏导的个案工作介入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是社会工作专业最常用的传统治疗方法,是个案工作最基本的理论分析模式之一。它的基本理论假设有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对服务对象的假设、对人际沟通的假设及对人的价值的假设。心理社会模式主要适用于生活中遭受變故并对过往经历耿耿于怀的对象,这个理论模式适合于笔者的案主,在经过背景资料搜集后,笔者决定运用直接治疗技巧中的非反应性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

一、个案背景及案例分析

(一)个案背景

案主,93岁,无儿无女,只有低保,为人和善,思路清晰,喜欢沟通交流。耳背,眼睛看不清楚东西,身体健康,无其他疾病。有多个侄子侄女,他们之间关系很融洽。老人89岁时来到D市某福利院养老。2017年1月,案主不小心摔了一跤,大腿骨折,卧床期间总是在床上默默地流眼泪,觉得被别人伺候大小便没有尊严,并且极度后悔自己当时的不小心。手术之后案主多月不能下床,在此之后,案主被转移至福利院特护区。如今案主腿养好了但是用拐杖走路,动作也缓慢了不少,护理人员担心她再摔了,不让她走出屋里的门,所以案主每天只能在屋里走走。每当提起摔跤这件事,案主都很后悔、痛苦。加之亲人不在身边,案主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抑郁情绪逐渐产生。

案主之前性格活泼,特别喜欢游山玩水,所以摔断腿后再也不能出屋,这对案主来说是个极大的打击。究其原因,案主虽然年过九旬,但是头脑清醒,对事情的判断能力是很强的。因此她对因为不小心摔断腿的事情耿耿于怀,极度后悔。笔者认为案主的情况适用于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二)案例分析

通过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对人的四种理论假设,笔者对案主进行以下分析:将个人—周围群体—社会作为分析要素,把案主的周围环境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在家庭层面,案主与侄子侄女和睦幸福,不足之处是案主的晚辈大多年龄在60岁左右,他们已经没有精力去顾及她,所以案主仍然存在“孤寡”的问题。在案主不能出屋后,家人每周过来时用轮椅推着她出屋看看,但远远不能满足案主想要自己远走的需求。同时案主不想跟侄子侄女表达负面的情绪,没有合适的宣泄对象,导致其情绪抑郁。在社会层面,案主摔跤之后被转到特护区,因此很少有语言方面的沟通交流。加之护理人员怕案主再次摔倒,案主的活动范围受到了约束,她便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和很多善沟通的老人接触,也没有任何与外界接触的机会,社会参与基本为零。久而久之,案主人际沟通方面产生的问题使她抑郁的情绪无法及时宣泄出来。案主的过去的压力是自责于自己不小心摔断了大腿的这一的经历,随之表现出痛苦后悔的情绪。案主现在的压力来自两方面:一是腿摔坏之后再也不能出屋这个极大的打击,二是被转到特护区后没有可以倾

诉压力的对象。问题处理过程中的压力是案主由于高龄而导致出现小的问题就会失能,案主本身也认为自己只能向不利方向发展,没有想要去改变的意识。案主自身性格开朗,只是这段经历让其暂时产生抑郁的情绪,加之案主的亲属、福利院的护理人员都很关心她,所以笔者相信案主有自己的优势和待开发的潜在能力。

经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案主存在系统功能失调、缺乏正确认知、没有自信心、对生活倍感压力、人际交往破坏等问题。

二、计划制订及介入过程

(一)目标及计划

1.个案目标

笔者决定从老人的主要问题入手,处理案主的危机。对案主的介入目标分为以下几项:①排解从前受过伤的杂念、缓解不安的心理;②激发潜在的能力、建立理性认知;③减轻系统功能的失调;④增强在特护区的适应能力;⑤改善人际交往关系。

2.服务计划

在了解和掌握了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后,根据个案服务目标,着手拟定介入方案。

(二)介入过程

1.了解案主情况、找出案主所处危机

第一次接触案主时,笔者从细节着手,与案主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案主很爱闲聊,会问及笔者一些家庭情况。当笔者问及案主的身体状况时,案主会很主动说自己今年年初不小心摔过腿再也不能走出屋了,并且表现出很痛苦的情绪。案主会由这次卧床经历联想到长寿不好,会被自己身体功能差、生活乏味所折磨。案主所说的是客观存在的,她思维清晰,所以不能对她的个人情况进行隐瞒,于是笔者对老人进行初步的情感慰藉和心理辅导,通过简单的举例告诉她长寿“利大于弊”,“活一天就赚一天”等这些简单易懂的话。由于没有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案主没对开导进行回应。

2.与案主建立信任关系、进行情感慰藉

再次介入案主时,笔者和老人建立了较为信任的关系。笔者寻找到了自己与老人身上的共同点,老人发现自己与笔者是老乡时变得更加亲切,愿意进一步地敞开心扉。案主在问笔者的情况时,也会开心放松地说自身的情况,当再次谈及大腿曾被摔时,没有之前的痛苦和伤感了。在了解案主的个案背景之后,笔者决

定运用探索—描述—宣泄的思路让案主描述自己困扰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为案主提供情绪宣泄的机会,然后运用支持性治疗技巧对案主进行情感慰藉,让案主感觉自己被理解、并不孤独。

3.对案主赋权增能、培养其爱好

通过前几次的会谈,案主的困境初步化解,在此基础上,笔者运用直接影响技巧,帮助案主分析自身优势,让案主发现自己性格乐观的优势。同时,运用情景再现的方法帮助案主好回忆年轻时候的爱好。在沟通过程中,笔者发现案主年轻的时候喜欢养花,最喜欢的是月季花,因此笔者决定让老人意识到现在依然可以重拾爱好,让身心得到放松。由此使案主进一步建立理性认知,帮助其适应福利院特护区的环境。

4.帮助案主建立类家庭及小团体系统

笔者在进一步的介入中发现案主与其他老人没有人际沟通的行为,房间里的声音大多来源于电视、护理人员和家属。对于案主这样没有直系亲属、没有出屋机会的老人来说,案主没有任何可以交流的对象,只能在屋里待着。笔者决定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的间接治疗技巧,从和案主相关的社会资源入手,通过改善周围环境和辅导第三者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试图将案主与护理人员、其他床家属、语言功能未丧失的老人等聚集在一起,开展一次小组活动。其目的是帮助案主进行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让她获得新的人际交往圈。同时力争通过此次小组活动,建立起案主的类家庭及小团体系统,进一步改善案主的人际交往关系。5.对案主进行离别情绪的恰当处理

在后期的介入过程中,案主与社会工作者建立了主动依赖的关系,这种情况虽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案主,但对个案工作的整体是不利的,这需要帮助案主认识其与笔者之间的关系。在情感方面,让她意识到笔者不会一直陪伴着她,有时间一定会来看望她,但是有很多时间是来不了的,她需要重新丰富自己的生活。笔者在结案之前与案主合影留念,并把照片留给案主一份,在大年初一给老人打电话拜年,让案主记得还有一位之前素不相识的人在关心她,获得自我认可,间接增强其抗逆力。

三、效果

本个案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下开展介入,注重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并且把问题的产生逐个具体化归因,努力改变老人的不利条件,帮助老人摆脱情绪抑郁的困境。与个案社会工作的其他模式相比,在排解高龄老人情绪抑郁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不仅关注老人的现在,还关注老人及其家人的过往经历,除了关注案主本身以外,还关注案主所处的环境。另外,在干预技巧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从提供心理支持、宣泄负面情绪、情感慰藉等多方面帮助案主解决抑郁情绪,服务效果显著。通过几次介入的前后對比,案主的认知、生活状态、生态系统、人际交往等四个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变。在认知方面,案主能够更加理性地认识自己已年老的客观事实,不再自怨自艾,不会因为自己不小心摔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