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土地政策相关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租 减息
中国共产党 在抗日根据 地为适当调 节各抗日阶 层的利益实 行的土地政 策。
一方面地主要减租减息以改善农 民生活;另一方面,农民要交租 交息以照顾地地主富农利益。
实行这个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抗日的积极向,又有利于争取地主阶 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一边。
土地 改革 运动
1946年5月4日
农村 合作 化运 动
1953年12月
《关于发展 农业生产合 作社的决议 》
概括提出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
的几种过渡性经济形式。第一是
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
。第二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这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第三
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将土地 及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 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实行
标志着解放区 在农民问题 上,开始由抗 日战争时期的 削弱封建剥 削,想变革封 建土地关系、 废除封建剥削 制度的过渡。
土地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 的社会大变革。土改运动的发展表明,解放战争在 胜利推进的同时,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深入发展。 经过这个运动,中国最主要的人民群众--农民进一
中国近代史纲要—土地政策相关知识点总结
时间
背景
文件
内容
意义
太平 天国
《天朝田亩 制度》
第一,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
案;第二,农、副产品的生产与 分配;第三,建立“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又一同船,有钱同 使,无处不均与,无处不保暖”
进步性: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局限性:它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绝对平均的社会, 是不切实际的。
井冈 山土 地法
1928年12月
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
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
利。由于缺乏经验,这个土地法 关于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
所偶有、禁止徒弟买卖方面的规
定,并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
兴国 土地 法
1929年4月
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 一切公共土地及其地主阶级的土 地”。毛泽东还和邓子恢等一起 制定了土地革命中德阶级路线和 土地分配方法:坚定的依靠贫农 至此,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定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 、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 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 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 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 地,再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 多补少、抽肥减瘦。
的理想社会。
辛亥 革命
1905年11月
孙中山将同 盟会的政治 纲领概括为 三民主义
同盟会机关 报《民报》 发刊词
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 平均地权”,也就是核定全国土 “平均地权”并非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 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 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 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 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家,为国民共享。
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自身利益的坚决维护者,
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这就为打败蒋介
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土地 改革 运动
1947年7月至9 月
在人民解放 军转入战略 进攻之后, 为了维护广 大农民的利 益、进一步 激发他们支 援解放战争 的积极性
《中国土地 法大纲》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 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 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 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 ”,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全面内战 爆发的前 夕,根据中 国社会的主 要矛盾和社 会革命的中 心工作的变 化。
《关于清算 、减租及土 地问题的指 示》(史称 《五四指示 》)
是要坚决地支持和引导广大农民 群众,采取各种适当方法,使地 主阶级剥削农民而占有的土地转 移到农民手中;用一切方法吸收 中农参加运动,决不可侵犯中农 土地;一般不变动富农土地,对 富农和地主有所区别;不可将农 村中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办法, 运用于城市中反对工商业资产阶 级的斗争。
土地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 的社会大变革。土改运动的发展表明,解放战争在 胜利推进的同时,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深入发展。 经过这个运动,中国最主要的人民群众--农民进一 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自身利益的坚决维护者, 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这就为打败蒋介 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中国农村完成了从几千年的分散个体劳动向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 历史性转变。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农
村合作化运动实行积极发展、稳
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坚持
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
范、逐步推广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