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提纲)

第一节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概况

一、非理牲主义和唯意志主义的含义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是两个相关概念。它们都把人的情感、意志或人的精神活动中的其他非理性因素置于人的理性(理智〉之上,并由之出发来解释人的全部认识以至全部精神和物质活动。

但是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在理论视界上仍有所不同。

各种哲学理论中的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观点,与作为哲学思潮的非理性主义和作为哲学派别的唯意志主义,既密切相关,又有重要区别。

二、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的思想来源

在原始宗教和神话中,理性和非理性处于直接同一状态。

荷马史诗的出现标志着古希腊精神发展的一个重要飞跃,它既体现了理性的智慧,又迸发出生命的激情。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大哲既造就了古希腊哲学理性的辉煌,也初步论述了意志、欲望、激情等对人的行为的支配。

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近代哲学使理性主义正式登上了哲学的王座,以致人们把这一时代称为理性的时代。然而,即使在这一时代,仍有不少哲学家探索、肯定、甚至在不同程度上强调了意志和非理性因素在精神生活中的作用。

霍布斯、帕斯卡尔、卢梭

在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中,康德、费希特和谢林哲学都有较多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成分。

西方哲学史上的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思想无疑是作为哲学思潮的非理性主义和作为哲学派别的唯意志主义的不可或缺的思想来源。

三、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的形成

包括唯意志主义在内的非理性主义作为一种具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整个哲学发展中具有较大影响的哲学思潮,是随着19世纪中期德国古典哲学走向终结、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发生了重大的方向性转折的背景下形成的

从文艺复兴以来,理性取代信仰成为西方哲学发展的主轴。

作为其意识形态体现的理性主义同样包含着很大片面性、甚至严重的内在矛盾。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潮正是这一批判浪潮的产物。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被公认为这一思潮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所提出的作为唯意志主义的最初形态的生活意志论也正是作为哲学思潮的非理性主义的最初形态。尼采对唯意志主义作了进一步发挥。与叔本华大致同一时代,丹麦哲学家和神学家克尔凯郭尔从孤独的、非理性的个人出发对黑格尔理性主义的批判创造了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另一种形态。

第二节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论

一、叔本华的生平活动及其哲学的基本倾向

奥瑟·叔本华(Au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是最早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派

思辨形而上学进行全面批判,并明确提出要从根本上改变西方哲学发展方向的德国哲学家。

主要著作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论自然意志》(1836)、《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1841)等。

叔本华哲学对西方哲学发展的意义,主要还不在于它适应了1848年后的德国的特殊的社会环境,而在于它对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正好适应了即将到来的西方哲学近现代转型的潮流,成了这一潮流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尽管叔本华竭力强调他的哲学与以往哲学有着根本区别,但仍不得不承认他是在以往哲学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论的。他的哲学的主题就是说明世界如何成为意志和表象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作为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认为世界、作为经验和科学的对象的世界,或者说感性和理性认识所及的世界,都属于表象世界。即经验和科学中的事物都是人的表象中的事物,不是自在之物。

正是基于这种观点,叔本华坚决排斥唯物主义以及一切肯定在人的意识(主体)之外存在客观对象的观点("自然的和朴素的实在论’。

叔本华根据同样的理由否定将主体当做独立实体的唯心主义,特别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派唯心主义,认为他们同样犯了将主客分立这个认识条件实体化的错误。

叔本华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以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割裂主客体的统一、将认识论问题等同于本体论问题的错误。

叔本华在心物、主客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也存在错误。

三、作为意志的世界

叔本华哲学的独特之处主要还在于对作为世界的"另一面"的自在之物作了唯意志主义的解释。

"作为表象的世界有它十足的、一贯的相对性,……世界最内在的本质只能到完全不同于表象的另一面去找。"(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68页)一句话,自在之物的世界就是意志世界。

为什么自在之物世界是意志世界呢?叔本华首先通过揭示人的真正本质是意志来论证。

更重要的是:思维以主客二分为前提,由人的思维引出的人的存在只能是作为对象的存在,仍然停留在现象范围,不可能是人的真正本质。而意志则超出了主客分立的界限。意志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指的当然是人的自我的存在,而自我总是作为主体存在的。但与思维主体不同,意志作为主体不是相对于客体而存在,它是本身就包含了客体的主体,是主体本身之所是。作为主体的自我是意志,作为对象的是同一个意志。在此,主客二者消融于意志之中。

在说明人的情感意志与人的理性、思维以及人的身体的关系上,叔本华的确抓住了以往唯心主义和朴素唯物主义一些片面性。

在说明了人的本质是意志,人的一切是意志的表现后,叔本华进而用类比法推论出整个世界的本质也是意志,世界的一切都是意志的外在表现。

总的说来,从叔本华把作为精神性存在的意志说成是人和世界的本质,并把人和世界的现实存在当做是其表现说,他的哲学无疑是唯心主义的;从他仿效康德建立关于自在之物世界和现象世界的理论、并仿效柏拉图理念论而建立一个关于宇宙的存在体系说,他的唯心主义也并未摆脱传统体系哲学的框架。

叔本华对传统哲学具有超越意义:第一,在西方哲学家中,他较早提出主客分立只具有

认识论的意义,不应当把认识论的范畴本体论化,把主客体割裂开来当做独立的存在;第二,他不是把实体(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等神实体)概念当做哲学研究的出发点,而代之以活动概念。他不是把被他当做自在之物的意志当做某种精神实体,而是当做超越主客分立的某种活力和倾向。他的这些思想为后来的西方哲学在这方面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四、理性和直觉 !

与表象和意志两个世界相适应,叔本华区别了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是科学的理性和概念的认识,另一种是非理性的、非科学的认识。

叔本华所谓表象(现象)世界指的是人的经验和思维所及的世界。

叔本华认为理智的主要作用是实践性的,即充当生活意志的工具。

叔本华认为,认识和理智的出现为原来是盲目的冲动的意志点燃了一盏明灯,使之能较自觉地为自己的生存开辟道路。但是,不管科学和理性怎样发达,它们都只能服务于人的实践的目的,充当人的生存意志的工具。它们也只能达到现象,不能达到实在。

叔本华关于理性和科学不能达到实在、只能及于现象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对当时的科学及传统哲学未能用理性解释人的自由、自发性、能动性等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的不满。

叔本华认为,在直觉中,现实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区别己被超越,它们不再作为相互对立的主体和对象,而是融二为一了。这在一定意义上可谓进入了某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神秘境界,只有在这种境界中,才能达到对事物的本质、对自在之物的认识,才能获得真理。

叔本华的这种非理性主义具有明显的神秘主义倾向,但他又需要使之能被人理解,因而竭力使之与理性和科学的认识有某种联系。办法是肯定直觉不能完全与知觉的概念脱节,而需要利用知觉和概念。直觉的感性知觉特征使它面向具体事物,直觉之利用抽象概念又使它超出具体事物(现象〉而达到本体。但这样一来他就陷入了与他对理性的批判自相矛盾的境地。

五、悲观主义伦理学

关于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人的自由和人生的意义等伦理社会问题是叔本华哲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他的悲观主义伦理学。

在叔本华看来,现实社会中的人总是企图给自己去设定某种目的和理想、并企图通过认识和行动来使之实现。然而这一切归根到底只能给他们带来痛苦。

在叔本华看来,人们越是抱有某种理想和目的,越是为实现这种理想和目的去进行认识和行动,越是在自己的行动中取得成功,那就意味着他们的意志越是强烈,从而也意味着更大的痛苦。这种受盲目的意志支配的人必然没有自由,而自由又是道德的本质,因此这样的人也是没有道德的人。那些最活跃的人必是最痛苦的人,也是最无道德的人。

也正是从这种观点出发,叔本华对一切促使人们面向自然和社会及鼓励人们积极向上、讴歌理想和幸福的哲学,一切历史的乐观主义,都竭力加以攻击。他的确在某种程度上觉察到并揭露了西方社会中人们的现实的痛苦与理性派思想家关于进步、自由和幸福的美妙理想之间的矛盾,也的确抓住了理性派哲学的一些弱点及其为官方所利用、成为他们的工具的事实。然而,他由此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由西方社会给人造成痛苦而否定一切现实社会生活;由理性派哲学的某些弊病而根本否定理性和科学;由以往乐观主义(特别是早期资产阶级乐观主义)之受到挑战甚至失败而否定一切乐观主义,以至最后走向了极端的虚无主义。

怎样才能减轻和避免人生的痛苦、成为自由和有道德的人呢?叔本华提出的根本办法是抑制人的欲望,否定人的生命意志。他提出的主要途径是研究哲学、进行艺术直觉以致达到佛教所说的涅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