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纯化及活性测定-(word可编辑)

合集下载

苯丙氨酸解氨酶_PAL_的研究进展_崔建东

苯丙氨酸解氨酶_PAL_的研究进展_崔建东
DO I :10.13386/j .issn1002 -0306.2008.07.088
食品工业科技
ScienceandTechnologyofFoodIndustry
综 述
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的研究进展
崔建东 , 李 艳 , 牟德华 (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河北石家庄 050018)
苯丙氨酸解 氨酶 (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 PAL, EC.4.3.1.5)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和少数微生物 中 , 是植物体内次生代谢的关键酶和限速酶 , 在微生 物中可催化 L-苯丙氨酸脱氨生成肉桂酸和氨 。 纯化 后的 PAL可以用于治疗某些肿瘤 [ 1] , 监控苯丙酮尿 患者血浆中的苯丙氨酸含量 , 治疗苯丙酮尿患者[ 2] , 但其主要用途是催化反式肉桂酸转化合成 L-苯丙氨 酸 (L-phenylalanine, L-phe)。 L-phe是合成阿斯巴 甜 (aspartame, APM)的主要原料 , 随着 APM的全球 热销和反式肉桂酸生产成本的降低 , 利用 PAL转化 反式肉桂酸合成 L-phe的方法成为当前生物化工领 域研究的热点 。本文就 PAL的基本特点及近几年的 研究进展作简要介绍 , 重点介绍微生物 PAL的研究 进展 。
3 微生物 PAL研究
1966年 , Ogata等 [ 9] 在研究芳香族氨基酸的微生 物代谢时发现 , 红酵母属中的某些种能以 L-苯丙氨 酸为唯一碳 、氮源生长 , 并在培养基中积累肉桂酸 。 随后 , 该酶相继在其它微生物中被发现 , 主要有霉菌 与酵母菌 。包括[ 10] :链霉菌属 (Streptomyces)、枝孢霉 属 (Cladosporium)、粘 滑 菇 属 (Hebeloma)、鳞 伞 属 (Pholiola)、 鬼 伞 属 (Coprinus)、 共 头 霉 (Symcephalasilrum)、烟熏离褶伞属 (Lyophyllum)、内 孢霉 属 (Endomuces)、曲 霉属 (Asperhilllus)、地霉 属 (Geotricum)、 从 梗 孢 属 (Monilella)、 小 丛 壳 属 (Glomerella)、卵 孢酵母 属 (Oosporidium)、类酵 母属 (Saccharomycodes)、掷酵母属 (Sporidiobolus)。 目前 , 对微生物 PAL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菌种选育以及提高 PAL活性和稳定性方面 。

苯丙氨酸脱氨酶实验报告

苯丙氨酸脱氨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苯丙氨酸脱氨酶(Phenylalanine Dehydrogenase,简称PAH)的基本性质和作用。

2. 掌握苯丙氨酸脱氨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条件下苯丙氨酸脱氨酶活性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苯丙氨酸脱氨酶是一种参与生物体内氨基酸代谢的酶,其活性对于许多生物学过程至关重要。

本实验采用邻苯二胺法测定苯丙氨酸脱氨酶活性。

该方法原理是:苯丙氨酸脱氨酶将苯丙氨酸脱氨后,产生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反应中与邻苯二胺反应,生成深蓝色化合物。

该化合物的蓝色深浅与苯丙酮酸的浓度成正比,可以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来测定苯丙酮酸的生成速率,从而计算苯丙氨酸脱氨酶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试剂:苯丙氨酸、邻苯二胺、氢氧化钠、三氯化铁、蒸馏水等。

2. 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移液器、试管等。

四、实验方法1. 配制苯丙氨酸溶液:称取苯丙氨酸0.1g,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ml,配制成1mg/ml的苯丙氨酸溶液。

2. 配制邻苯二胺溶液:称取邻苯二胺0.1g,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ml,配制成1mg/ml的邻苯二胺溶液。

3. 氢氧化钠溶液:称取氢氧化钠0.5g,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ml,配制成5%的氢氧化钠溶液。

4. 三氯化铁溶液:称取三氯化铁0.1g,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ml,配制成1%的三氯化铁溶液。

5. 样品处理:取适量样品,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ml,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

6. 实验步骤:a. 取试管一支,加入苯丙氨酸溶液2ml。

b. 加入样品溶液2ml。

c. 加入邻苯二胺溶液2ml。

d.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2ml。

e. 混匀,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在特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

f. 取出试管,加入三氯化铁溶液1ml。

g. 混匀,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h. 根据吸光度计算苯丙氨酸脱氨酶活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苯丙氨酸脱氨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在50℃时达到峰值,随后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茶鲜叶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提取及其活性测定

茶鲜叶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提取及其活性测定

茶鲜叶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提取及其活性测定
刘鸿年;刘发敏
【期刊名称】《中国茶叶》
【年(卷),期】1989(000)001
【摘要】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是植物次生代谢中三个关键酶之一,它催化L-苯丙氨酸形成反-肉桂酸这一不可逆反应,因此它是一种限速酶。

该酶在进入芳香族二级代谢的起始酶的生物合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茶树具有很强的生物合成酶类化合物的能力,使幼叶中积累的可溶性多元酚含量高达35%(干重)。

由于酶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与茶的品质,即滋味、香气、色泽等关系密切,而且该酶又与茶树品种、生育条件等有关,研究茶叶的PAL就有其重要的意义。

【总页数】2页(P4-5)
【作者】刘鸿年;刘发敏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71.1
【相关文献】
1.酶解法提取大别山苦荆茶鲜叶茶汁的工艺 [J], 项俊;王晓玲;方元平;钟玉林
2.茶鲜叶萎凋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研究 [J], 刘鸿年;刘发敏
3.固相萃取和分散固相净化-串联质谱测定茶鲜叶和干茶中的农药残留 [J], 杨洁; 周利; 余焕; 孙荷芝; 王新茹; 张新忠; 杨梅; 陈宗懋; 罗逢健
4.茶与茶制品紧密堆积密度测定仪和茶鲜叶氟素快速测定仪介绍 [J],
5.酸化茶鲜叶原料对鲜茶汁压榨提取的作用 [J], 龚淑英;张堂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测定

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测定

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培育不同pH下水芹,使用离心技术粗提取苯丙氨酸解氨酶,用分光光度计测不同的吸光值。

二、实验原理无土栽培是用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供给植物矿物营养的需要。

离心技术的应用是将样品放入离心机的离心管内,离心机驱动时,样品液就随离心管做匀速圆周运动,于是就产生了一向外的离心力。

由于不同颗粒的质量、密度、大小及形状等彼此各不相同,在同一固定大小的离心场中沉降速度也就不相同,由此便可以得到相互间的分离。

分光光度法则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仪器与试剂仪器:高速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玻璃瓶、研钵、烧杯、量筒、试管、剪刀和纱布等。

试剂:霍格兰营养液,磷酸缓冲液,0.02mol/L苯丙氨酸,硼酸缓冲液,高锰酸钾材料:水芹幼苗,0.1mol/LNaOH溶液四、操作步骤一、水芹的无土栽培1.配好无土栽培营养液,准备7个玻璃瓶,分别加入15ml营养液。

再加NaOH溶液把玻璃瓶中pH值调成5,5.5,6,6.5,7,7.5,8,贴上标签。

2.把水芹幼苗从玻璃瓶中取出经过洗净,用高锰酸钾消毒处理后,分别移入盛有营养液的玻璃杯中,放在光照培养箱培养3.定期观察并注意加霍格兰营养液和NaOH溶液使玻璃瓶中pH保持不变。

二、水芹中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粗提取1.等到水芹大概张到20cm左右,就把它们分别从玻璃瓶中取出,在30℃暗中培养5小时。

然后分别把同一pH值的水芹分别剪成根,茎,叶,根茎,根叶,叶茎,根茎叶七个部分均为0.5g。

2.加预冷的pH7.2磷酸缓冲液5mL,冰浴下充分研磨,均匀混合,用4层纱布过滤。

4000rpm 离心15min,弃沉淀。

获上清液用磷酸缓冲液稀释5倍,作为酶测定的粗提液,置于冰浴下保存备用。

三、水芹中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吸光度测定设计对照试验:A:取粗水芹酶液0.1mL,加入2.5mL 0.02mol/L苯丙氨酸B:取0.1mL硼酸缓冲液,加入2.5mL 0.02mol/L苯丙氨酸(对照)。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检测试剂盒(苯丙氨酸比色法)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检测试剂盒(苯丙氨酸比色法)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检测试剂盒(苯丙氨酸比色法)简介:苯丙氨酸解氨酶(L-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是催化直接脱掉L-苯丙氨酸上的氨而生成反式桂皮酸的酶。

该酶多存在于高等植物、酵母、菌类可溶性部分物质,是1961年J.Koukol在大麦中发现的,推测其分子量约为,这是一个可把苯丙氨酸用于酚类化合物合成的酶。

在组织中的活性可随外界因素而发生显著变化,用光照、病伤害、植物激素处理等会使活性显著增加。

在多数情况下,在组织中活性增加时,酶发生失活作用,这时组织中具有活性酶的量很快就会减少,据认为这种失活是与类蛋白质物质作用有关。

测定细胞木质素合成途径中间代谢物及关键酶活性,可以探讨多种生物细胞发育过程中木质素沉积的代谢机理,为减少水果石细胞含量提高其品质提供依据。

Leagene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检测试剂盒(苯丙氨酸比色法)检测原理是以苯丙氨酸作为底物,在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下采用每隔一定时间测定产物生成量的方法,于分光光度计检测吸光度,以吸光度变化所需酶量进行计算。

该试剂盒主要用于植物组织的裂解液或匀浆液、血清等样品中内源性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尤其适用于检测水果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

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自备材料:1、蒸馏水2、研钵或匀浆器3、离心管或试管4、低温离心机5、水浴锅或恒温箱6、比色杯7、分光光度计操作步骤(仅供参考):编号名称TE040350TStorage试剂(A):PAL Lysis buffer250ml4℃避光试剂(B):PAL Assay buffer30ml4℃避光试剂(C):PAL终止液5ml RT使用说明书1份1、准备样品:①植物样品:取植物组织或水果中层果肉,加入PAL Lysis buffer,冰浴情况下充分捣碎研磨或匀浆,离心,留取上清液,冻存,用于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检测。

②血浆、血清和尿液样品:血浆、血清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后可以直接用于本试剂盒的测定,冻存,用于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检测。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__紫外分光光度法UPLC-MS-4456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__紫外分光光度法UPLC-MS-4456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紫外分光光度法货号:UPLC-MS-4456规格:50T/48S产品组成:使用前请认真核对试剂体积与瓶内体积是否一致,有疑问请及时联系工作人员。

试剂名称规格保存条件提取液液体60mL×1瓶4℃保存试剂一液体40mL×1瓶4℃保存试剂二粉剂×3瓶4℃保存试剂三液体5mL×1瓶4℃保存溶液的配制:1、试剂二:临用前取1瓶加入4mL蒸馏水充分溶解待用;现配现用。

4℃可以保存2周。

产品简介:PAL(EC4.315)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和少数微生物中,是植物体内苯丙烷类代谢的关键酶,与一些重要的次生物质如木质素、异黄酮类植保素、黄酮类色素等合成密切相关,在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和抵御病菌侵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PAL催化L-苯丙氨酸裂解为反式肉桂酸和氨,反式肉桂酸在290nm处有最大吸收值,通过测定吸光值升高速率计算PAL活性。

注意:实验之前建议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实验。

如果样本吸光值不在测量范围内建议稀释或者增加样本量进行检测。

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紫外分光光度计、水浴锅、台式离心机、可调式移液器、1mL石英比色皿、研钵/匀浆器、冰和蒸馏水。

操作步骤:一、样本处理(可适当调整待测样本量,具体比例可以参考文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

10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二、测定步骤1、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290nm,蒸馏水调零。

2、操作表试剂名称测定管(μL)空白管(μL)样本20试剂一780800试剂二200200混匀,30℃准确水浴30min试剂三4040混匀,静置10min后,在290nm处记录测定管吸光值A1和空白管吸光值A2,ΔA=A1-A2。

(空白管只需做1-2次)三、PAL活性计算(1)按样本蛋白浓度计算:单位的定义:每mg组织蛋白在每mL反应体系中每分钟使290nm下吸光值变化0.1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在植物中的作用及其活性测定方法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在植物中的作用及其活性测定方法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在植物中的作用及其活性测定方法生命科学实验117篇原创内容公众号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催化 L-苯丙氨酸解氨生成反式肉桂酸,是连接初级代谢和苯丙烷类代谢、催化苯丙烷类代谢第一步反应的酶,也是苯丙氨酸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和限速酶。

莽草酸途径产生的莽草酸通过分枝酸、预苯酸经转氨作用生成苯丙氨酸,从而进入苯丙烷类代谢途径,苯丙烷类代谢可生成反式肉桂酸、香豆酸、阿魏酸、芥子酸等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进一步转化为香豆素、绿原酸,也可以形成 CoA酯,再进一步转化为木质素、黄酮、异黄酮、生物碱、苯甲酸酯糖苷等次生代谢产物。

一切含苯丙烷骨架的物质都由该代谢途径直接或间接生成。

在生物次生物质代谢中具有防紫外线伤害、抵抗病原体的侵害、保持花粉生活力及形成植物花青素等多种重要作用。

该酶在不同组织中、不同的内外因素调节下,含量水平及其基因表达的时空方式均有所不同。

1.PAL对植物生理代谢的意义植物的代谢分为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

植物的次级代谢有多条途径,苯丙烷类代谢途径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

苯丙烷类途径生成的黄酮、异黄酮、生物碱等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PAL对植物的生理意义非常重大。

1.1在木质化中的作用在植物的木质化组织中含有较高的PAL活性。

用分离的百日草叶肉细胞研究了苯丙烷类代谢酶类与木质素、管状分子形成和细胞分化的关系,发现在百日草细胞分化过程中,木质素的合成及管状分子形成与PAL 活性的增加成正相关,细胞溶质中的 PAL 活性在木质化之前迅速上升,微粒体和细胞壁的 PAL 活性在木质化期间快速增加。

1.2在植物色素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花色素是植物花朵、果实和叶片颜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花色素等的合成可由苯丙烷类产物反香豆酰 CoA 经过类黄酮途径生成,该过程与 PAL 密切相关。

如苋红素是中央种子目植物所特有的色素,当用白光、蓝光或红光照射尾穗苋黄化苗后,发现 PAL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地上升,并有苋红素的积累。

柠条幼苗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纯化

柠条幼苗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纯化

林业科学研究 2008,21(2):154~160F orest Resea rch 文章编号:100121498(2008)022*******柠条幼苗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纯化邱枫1,2,许雷2,高洪文1(1.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094; 2.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81)摘要: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层析分离纯化了真叶期柠条根、速生期柠条叶、茎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 AL ),并测定了PAL 全酶的分子量。

用S DS 2P AGE 鉴定了全酶的组成,测定了各亚基的分子量。

结果表明:柠条叶中存在306K D 和222K D 两种PA L ,前者是由82K D 和74K D 亚基组成的异聚体,后者是由74K D 亚基组成的同聚体;而柠条根和茎中仅存在74K D 亚基组成的222K D 全酶。

该研究为p al 基因的克隆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柠条;苯丙氨酸解氨酶;分离纯化中图分类号:S793.3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6225, 修回日期262基金项目国家“63”现代农业主题“抗旱耐盐碱生态环境建设用林灌木柠条、沙棘等新品种选育”()作者简介邱枫(6—),女,辽宁沈阳人,博士。

研究方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yq f @63Pur if i ca ti on of Phenyl a l an i n e Amm on i a 2lya se i n C aragan a ko rsh insk ii J uven ileQ IU Feng 1,2,X U Lei 2,G AO Hong 2wen1(1.Institute of Ani mal Sci ences ,Ch i nes e A cademy of Agricu ltural Sciences,B eiji ng 100094,China;2.Graduat e School,C hines e Acade m y of A gricul t u ral Sci ences,B eijing 100081,C hina)Abstrac t:Phenylalanine a mmonia 2lyase (P AL;EC 4.3.1.5)of r oot in leaf stage,leaf and branch in r ap id gr ow th stage of Ca ragana korsh insk ii ,was purified by ion exchange chr om at ogr aphy and gel filtration chr oma t ography .The subunits of P AL by S D S 2PAGE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 wed tha t when purified by i on exchange chr om at ogr aphy and gel filtrati on chr om atography,there were t wo kindsof P AL ,one MW wa s 306K D and the other was 222K D,fr om leaf and one P AL which MW wa s 222K D fr om ste m and r oot .B y S DS 2P A G E,it could conclude tha t the P AL,MW 306K D ,was composed of t wo polypep tides which MW m ight be 82K D and t wo polypeptide s which MW m ight 74K D ,and the 222K D 2MW P AL wa s composed of f our homol ogy subunits,which MW was 74K D .Key wor ds:Ca ragan a korsh inskii ;phenylalanine a mmonia 2lyase;purify柠条(Ca ragana ko r shinskii K om.)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是纤维素、蛋白质等含量较高的多年生灌木。

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纯化及活性测定-(word可编辑)

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纯化及活性测定-(word可编辑)

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纯化及活性测定-(word可编辑)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纯化及活性测定一、目的掌握纯化酶的基本操作和方法;学习一种常用的酶活力测定法。

二、原理苯丙氨酸解氨酶( L-phenylalanine : ammonia lyase, 简称 PAL ; EC4 . 3 .1 .5 )是植物体内苯丙烷类代谢的关键酶,与一些重要的次生物质如木质素、异黄酮类植保素、黄酮类色素等合成密切有关,在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和抵御病菌侵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PAL 催化 L- 苯丙氨酸裂解为反式肉桂酸和氨,反式肉桂酸在 290nm 处有最大吸收值。

若酶的加入量适当, A290 升高的速率可在几小时内保持不变,因此通过测定 A290 升高的速率以测定 PAL 活力。

规定 1h 内 A 290 增加 0 . Ol 为 PAL 的一个活力单位。

三、试剂和材料(1) 0.l mol 硼酸一硼砂缓冲液 (pH8.7)(2) 酶提取液 0 .1 mol/ I 硼酸一硼砂缓冲液(含 1 mmol/ I, EDTA,20mmol/ L β一巯基乙醇)( 3 ) 0 . 6m.ol/ I- L 一苯丙氨酸溶液( 4 ) 6 mol/ l HCl(5 )固体硫酸铵(6 ) 0. 02mol/l- 磷酸盐缓冲液( pH8.0, 含 0 . 5 mmol/ L EDTA, 2.5% 甘油,20nlmol/ l . β - 巯基乙醇)( 7 ) Sephadex G 一 25( 8 ) DEAE 纤维素 52( 9 )标准蛋白质溶液( 100ug/ ml ):准确称取 10 mg 牛血清自蛋自于烧杯内,用蒸馏水溶解,完全转移到 100 ml 容量瓶内,定容至刻度,混匀。

( 10 )考马斯亮蓝 G-250 蛋白质染色液:称取 10 mg 考马斯亮蓝 G - 250, 溶于 5ml 95 `% 乙醇中,加入 85 ,( W/V )磷酸 loml ,混匀后即为母液。

膜荚黄芪苯丙氨酸解氨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纯化

膜荚黄芪苯丙氨酸解氨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纯化

膜荚黄芪苯丙氨酸解氨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纯化吴松权;全雪丽;朴炫春;尹成日【期刊名称】《延边大学农学学报》【年(卷),期】2010(032)004【摘要】为了解膜荚黄芪苯丙氨酸解氨酶(AmPAL)基因的功能及生物活性,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pQE30-AmPAL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M15中表达和纯化融合蛋白,并对其进行PAL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成功地构建了 pQE30-AmPAL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大量表达,表达的重组AmPAL经纯化后进行SDS-PAGE电泳显示1条蛋白条带.酶活性测定表明,携带6个组氨酸的重组蛋白并不影响蛋白质的功能,可保持PAL原有的生物活性.【总页数】5页(P229-232,253)【作者】吴松权;全雪丽;朴炫春;尹成日【作者单位】延边大学长白山生物资源与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延吉,133002;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延吉,133002;延边大学长白山生物资源与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延吉,133002;延边大学长白山生物资源与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23【相关文献】1.膜荚黄芪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J], 张健慧;王首锋2.恶性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P.f AMA-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纯化 [J], 李王旬;薛采芳;王宪锋;刘忠湘;甄荣芬3.膜荚黄芪种子中2种几丁质酶的分离纯化及活性测定 [J], 费凡;闫巧娟;江正强;Kumar Narasimha4.膜荚黄芪苯丙氨酸解氨酶特性的初步研究 [J], 孙晓丹;金美玉;严一字;全雪丽;吴松权5.膜荚黄芪异黄酮3′-羟化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J], 于洋;哈洋;赵洋;洪国;吴松权;全雪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紫外照射诱导采后番茄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分离纯化

紫外照射诱导采后番茄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分离纯化

重要的理论 意义 和现实 意义 。为今后 进行该 酶 的结构
与功能分析及酶基因克隆等研究奠定基础 。
1 材 料和 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1 11 材料 .. 于 20 年 4 1 06 月 9日采摘北 京通洲“ 加州
表现 出较好的效果l , 人对 UV C诱 导抗病 性机 理 2 前 ] -
2 m)上 海锦 华层 析设 备厂 )B Z 10电脑全 自动部 0c ( 、 S 一0
分收集器 、 -I HD I紫外检 测仪 、 D A 电脑采 集器 、 一 I H — HL 2 恒流泵均为上海青浦沪西仪器厂 。电泳 仪 : Y 一C型, D Y8
电泳槽 : Y Z2 D型( D C -4 北京市六一仪器厂) 。
多, 生物及非生 物 因子 ( 微生 物 、 如 化学 物质 、 理 因素 物 以及天 然 物质 等)都 能 够 诱 导 果 蔬 产 品采 后 的 抗 病 性E , 中低剂量短波紫外线( lai e C , _ ) l其 ? u r o t uvc 照射 t v l— 在诱导 多种采 后果 蔬抗 病性 、 延缓 成熟 、 制腐 烂方 面 控
阳光” 番茄 , 选八成熟 、 无病虫 害 、 无机械损 伤 、 大小均匀 的果实进行试 验。 1 0为 Fu a 一5 一5 lk 分 装 、 E D纤维素为 Wh t n分装 、 聚糖凝胶 G 2 为 DA ama 葡 -5 P am d 分装 、 乙烯 吡咯烷 酮为 Sg a分装 、一 hr a a 聚 i m I巯基 3 乙醇为 G ni e v w分装 、 e 四甲基 乙二胺 为 Al i dc r h分装 , 其 余为 国产分析级试剂或生化试剂 。 1 13 试 验 设 备 .. 柱 层 析 装 置 包 括 层 析 柱 ( m× 1c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测定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测定
酶提取精确称取小麦幼苗或根1克左右置于研钵中加入预冷的酶提取缓冲液共3ml冰浴上充分研磨成匀浆10000rpm4离心20min上清液全部转入小量筒中准确记下体积pal活力计算酶液中pal总活力计算以活力单位表示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和比活力测定
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存在于所有绿色植物,是植物体内次生代谢的关键酶和 限速酶。在植物形成次生物质如木质素、植保素等中起重 要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抵御病虫害、防紫外辐射及构 成植物支撑系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抗逆境)。 PAL是一种寡聚酶。 不同的植物,其PAL的氨基酸组成不同。最适pH也不同, 介于8.0~9.5之间。 PAL具有别构酶的特征.是一种典型的胞内诱导酶。 不同来源的PAL其诱导因素不一样。切割伤害、红光照射、 病虫害侵入等能诱导某些PAL活性。
测定原理
* 催化L-苯丙氨酸裂解为反式肉桂酸和氨,反式肉桂酸 在波长290nm处有最大吸收值。如果酶的加入量适当, 反式肉桂酸的生成速率即A290升高的速率可在几小时 内保持不变,规定1小时内A290增加0.01为PAL的一 个活力单位。 * 酶的比活力是指样品中每毫克蛋白质所含的酶活力单 位数。为求得PAL的比活力,除了测定PAL的活力 (用活力单位表示)之外,还必须测定蛋白质含量 (用毫克数表示)。在后面有关PAL纯化的实验中将 会看到,随着PAL逐步被纯化,其比活力也在逐步增 加。因此,比活力可用来比较酶制剂的纯度。

实验步骤 * 酶提取
精确称取小麦幼苗(或根)1克左右,置于研钵 中,加入预冷的酶提取缓冲液共3ml,冰浴上充 分研磨成匀浆 10,000rpm、4℃离心 20min 上清液全部转入小量筒中,准确 记下体积
* 酶活力测定 * 蛋白质测定(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

细菌的生化试验—苯丙氨酸脱氨酶实验(微生物检验课件)

细菌的生化试验—苯丙氨酸脱氨酶实验(微生物检验课件)
应用:
多用于肠杆菌科的鉴定。
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结果
绿色阳性 黄色阴性
+ -
说出糖发酵试验的原理及应用。 说出VP试验原理及应用。 说出硝酸盐试验原理及应用。 说出触酶试验原理及应用。 说出氧化酶试验原理及应用。 归纳细菌生化试验的类型。
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
原理:
有苯丙氨酸脱氨酶的细菌,可以使苯丙氨酸脱氨形成苯丙 酮酸,苯丙铜酸与三氯化铁作用形成绿色化合物。
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方法
方法:
➢ 琼脂斜面法:将待检细菌接种到苯丙氨酸琼脂斜面上, 35℃培养24~h,取出,将三氯化铁试剂4~5滴滴于斜面 上,观察结果。
➢ 快速纸片法:将待检菌涂于苯丙氨酸纸片上,孵育15min, 取出,滴加三氯化铁试剂,立即观察结果。

酶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力测定

酶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力测定

酶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力测定一、实验目的酶是植物体内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植物体内的生化反应,一般都是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的,没有酶的催化反应,植物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因此对酶的研究是阐明生命现象本质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为要研究酶首先要将酶从组织中提取出来,加以分离、纯化,不同的研究目的对酶制剂的纯度要求也不相同,有些工作只需要粗的酶制剂即可,而有些工作则要求较纯的酶制剂,需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在酶的提取和纯化过程中,自始至终都需要测定酶的活性,通过酶活性的测定以监测酶的去向。

二、实验原理(一)酶的提取1.酶的存在位置?存在于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的细胞的各个部位。

2.如何将酶从细胞中分离?从高等植物中提取酶常遇到一些实际问题,首先是细胞中含有许多种酶,每种酶的浓度又很低,只占细胞总蛋白质中的极小部分(叶中的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除外),而许多植物组织中蛋白质的含量又很低。

此外,各种酶的存在状态不同,有在细胞外的外酶,在细胞内的内酶,内酶中又有与细胞器一定结构相结合的结合酶,也有的存在于细胞质中,提取时都应区别对待,作不同处理。

如果酶仅存在于细胞质中,只要将细胞破碎,酶就会转移到提取液中;但如果是与细胞器(如细胞壁、细胞核、线粒体、原生质膜、微粒体等)紧密结合的酶,这时如仅仅破碎细胞还不够,还需要用适当的方法将酶从这些结构上溶解下来。

其次,细胞中存在抑制物质,如酚,酸,离子等,它们通常在液泡中,当细胞破碎时,这些物质象蛋白质一样从细胞中释放出来,进入提取液中,特别是酚类物质,具有游离的酚羟基,能与蛋白质肽键的氧原子形成强的氢键,不能为一般的实验方法,如透析和凝胶过滤所解离。

酚易氧化产生醌,醌为一种强氧化剂,会使蛋白质的功能团发生氧化或发生聚合,使蛋白质上的反应基团,如—SH,—NH2,通过1,4—加成反应而发生不可逆的聚合作用,使酶失活,也使植物组织和提取液产生棕色,以致影响酶活性的测定。

因此如果没有特殊需要,一般常选用植物的非绿色部分或者黄化的幼苗,在这些组织中一般酚类化合物含量较低。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实验测定方法总结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实验测定方法总结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氮蓝四唑(NBT)法依据测定的蛋白含量计算出不同品种葡萄所需的酶液量(mL),并按照表2顺序加入试剂,注意核黄素要最后加入,共做6管。

表2 NBT法测定SOD酶活性50mM pH 7.8磷酸缓冲液(mL)130mM甲硫氨酸溶液(mL)750μM氮蓝四唑溶液(mL)100μMEDTA-Na2(mL)蒸馏水(mL)酶粗提液(mL)20μM核黄素溶液(mL)1 3.2 0.6 0.6 0.6 0.4 0 0.62 3.2 0.6 0.6 0.6 0.4 0 0.63 3.18 0.6 0.6 0.6 0.4 0.02 0.64 3.18 0.6 0.6 0.6 0.4 0.02 0.65 3.18 0.6 0.6 0.6 0.4 0.02 0.66 3.18 0.6 0.6 0.6 0.4 0.02 0.6注:1号为不光照对照管,2号为光照对照管各溶液显色反应用量混合后,将1号管置于黑暗处,其余各管置于光照处,反应约10 min(温度低时,反应时间延长;光照强时,缩短反应时间)。

反应结束后,全部移入暗处,以不光照对照管作为空白对照,在560nm处测定吸光度,记录数据。

以每变化0.1个吸光度为一个酶活单位SOD酶活计算公式:SOD(U/Pr.mg)=(Ack-Ae)/(Ack*0.1*C)式中:C-蛋白含量(mg)Ack-用缓冲液代替酶液的照光对照管吸光度Ae-样品管吸光度试剂配制方法:(1)0.05mol/L磷酸缓冲液(pH7.8)。

91.5ml0.05MNa2HPO4(1.638582g)+8.5ml0.05M NaH2PO4(0.06630425g)(2)130mmol/L甲硫氨酸(Met)溶液:称1.9399gMet用磷酸缓冲液定容至100ml。

(3)750µmol/L氮蓝四唑溶液:称取0.06133gNBT用磷酸缓冲液定容至100ml,避光保存。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测定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结果
• 苯丙氨酸解氨酶在290nm处吸光度为1.77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验试剂实验步骤马铃薯圆片制备将马铃薯块茎洗净削皮用打孔器直径1cm取圆柱切除两头近表皮处中间部分切成2mm厚的圆片
实验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原理
•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PAL)催 化苯丙氨酸的脱氨反应,使NH3释放出来 形成反式肉桂酸。此酶的在植物体内次生 物质(如木质素等)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根据其产物,反式肉桂酸在290nm处吸光 度的变化可以测定该酶的活性。
实验仪器
(一)材料:马铃薯块茎
(二)仪器设备:1. 紫外分光光度计;2. 离心机; 3. 研钵;4. 培养皿;5. 红光装置;6. 打孔器;7. 恒温水浴
实验试剂
1、 0.05mol/L 硼酸盐缓冲溶液(pH8.8); 2、 0.02mol/L 苯丙氨酸(用0.1mol/L pH8.8硼 酸缓冲液配制); 3、 5mmol/L 巯基乙醇硼酸缓冲液。
四、 活性测定与计算 1ml酶液加1ml0.02mol/L 苯 丙氨酸,2ml蒸馏水,总体积为4ml。对照不加底物, 代之以1ml含巯基乙醇的硼酸缓冲液。反应液置恒温 水浴30℃中保温,0.5h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 290nm处测定吸光度。以每小时在290nm处吸光度 变化0.01所需酶量为一单位(相当每毫升反应混合 物形成1μg肉桂酸)。
实验步骤
三、酶粗提液的制备 经诱导处理的马铃薯圆片各 5g,分别加10ml含5mmol/L 的巯基乙醇的硼酸缓冲 液、0.5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少量石英砂在研 钵中研磨。匀浆用尼龙袋过滤,滤液经10000r/min 离心15min,上清液为酶粗提液。上述操作均在0~ 4℃下进行。

苯丙氨酸的脱氨酶法测定

苯丙氨酸的脱氨酶法测定

苯丙氨酸的脱氨酶法测定
范长胜;胡宝龙;杨仁根
【期刊名称】《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年(卷),期】1995(17)3
【摘要】方法的原理是:由某些微生物所产生的苯丙氨酸脱氨酶能使苯丙氨酸分子氧化脱氨,生成相应的苯丙酮酸。

在合适的反应体系中,苯丙酮酸与三氯化铁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呈蓝绿色,这种颜色的深浅与苯丙氨酸含量成正比,制备的标准曲线有良好的线性。

【总页数】3页(P33-35)
【关键词】苯丙氨酸;氨基酸;脱氨酶法;分析
【作者】范长胜;胡宝龙;杨仁根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微生物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517.03
【相关文献】
1.固定化苯丙氨酸脱氨酶拆分D,L-苯丙氨酸制备D-苯丙氨酸 [J], 房月芹;朱龙宝;黄楠;周丽;丁重阳;刘颖;周哲敏
2.人工合成苯丙氨酸脱氨酶基因在乳酸乳球菌中的食品级表达 [J], 贾兴元;陈星;苏畅;吕月平;高斌;肖白;刘敬忠
3.苯丙氨酸脱氨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J], 吴晓燕;郭丽芸;戚晓红
4.Tyr78-loop对鱼腥藻来源苯丙氨酸脱氨酶活性的影响 [J], 郭军玲;张帆;黄楠;周丽;周哲敏
5.鱼腥藻苯丙氨酸脱氨酶的基因克隆、表达及最适反应pH改造 [J], 黄楠;朱龙宝;周丽;周哲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鲜切山药中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鲜切山药中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鲜切山药中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唐正弦;曹敏捷【摘要】[目的]研究铁棍山药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动力学特性.[方法]以铁棍山药为研究对象,探讨铁棍山药切片后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动力学特性,并考察底物浓度、pH、温度与酶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筛选最优条件.[结果]PAL最适底物浓度为1 mmol/L,底物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对酶活力不利.PAL在硼酸-氢氧化钠缓冲液中适宜的pH范围为7.6~9.2;最适pH有2个,分别为pH 8.0和pH8.8.PAL适宜的温度范围为35~55℃,最适反应温度为45℃,超过70℃则容易钝化.经硫酸铵分级沉淀、透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柱层析,纯化出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蛋白回收率为0.36%,酶回收率为3.1%,纯化倍数为3.76.[结论]该研究为解决市场新鲜山药易褐变的问题及提高山药的贮藏性提供了有效依据.【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00)027【总页数】3页(P10928-10930)【关键词】铁棍山药;苯丙氨酸解氨酶;特性;抑制剂【作者】唐正弦;曹敏捷【作者单位】广州市凯虹香精香料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550;广州市凯虹香精香料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5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32.1苯丙氨酸解氨酶(L-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能催化L-苯丙氨酸解氨生成反式肉桂酸,是植物体内苯丙烷类代谢的关键酶,为多种酚类及类黄酮终产物提供前体[1],与酚的生成有关,因而与褐变关系密切。

该酶存在于所有绿色植物中,在真菌,细菌,藻类中也有发现,主要有霉菌与酵母菌[2]。

自Koukol和Conn首次从植物中发现PAL至今,该酶已在多种植物中分离纯化并得到深入研究[3]。

铁棍山药为薯蓣科(Dioscoreaceae)薯蓣属(Dioscorea)植物,富含淀粉、粘液质、糖蛋白、胆碱、维生素C和甘露骤糖等,还含有谷氨酸、酪氨酸、丙氨酸等18种氨基酸,以及铁、钙、锌、磷、锰、钴、铜等10余种微量元素[4],倍受当代消费群体的亲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纯化及活性测定-(word可编辑)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纯化及活性测定一、目的
掌握纯化酶的基本操作和方法;学习一种常用的酶活力测定法。

二、原理
苯丙氨酸解氨酶( L-phenylalanine : ammonia lyase, 简称 PAL ; EC4 . 3 .
1 .
5 )是植物体内苯丙烷类代谢的关键酶,与一些重要的次生物质如木质素、异
黄酮类植保素、黄酮类色素等合成密切有关,在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和抵御病菌侵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PAL 催化 L- 苯丙氨酸裂解为反式肉桂酸和氨,反式肉桂酸
在 290nm 处有最大吸收值。

若酶的加入量适当, A290 升高的速率可在几小时内
保持不变,因此通过测定 A290 升高的速率以测定 PAL 活力。

规定 1h 内 A 290 增加 0 . Ol 为 PAL 的一个活力单位。

三、试剂和材料
(1) 0.l mol 硼酸一硼砂缓冲液 (pH8.7)
(2) 酶提取液 0 .1 mol/ I 硼酸一硼砂缓冲液(含 1 mmol/ I, EDTA,
20mmol/ L β
一巯基乙醇)
( 3 ) 0 . 6m.ol/ I- L 一苯丙氨酸溶液
( 4 ) 6 mol/ l HCl
(5 )固体硫酸铵
(6 ) 0. 02mol/l- 磷酸盐缓冲液( pH8.0, 含 0 . 5 mmol/ L EDTA, 2.5% 甘油,20nlmol/ l . β - 巯基乙醇)
( 7 ) Sephadex G 一 25
( 8 ) DEAE 纤维素 52
( 9 )标准蛋白质溶液( 100ug/ ml ):准确称取 10 mg 牛血清自蛋自于烧杯内,用蒸馏水溶解,完全转移到 100 ml 容量瓶内,定容至刻度,混匀。

( 10 )考马斯亮蓝 G-250 蛋白质染色液:称取 10 mg 考马斯亮蓝 G - 250, 溶于 5ml 95 `% 乙醇中,加入 85 ,( W/V )磷酸 loml ,混匀后即为母液。

用时,按 15ml 母液加 85m1 蒸馏水的比例稀释,混匀后过滤即为稀释液。

( 11 )滴管(l2) 止水夹
材料:供试植物材料
四、操作步骤
( 1 )酶液提取植物材料 lg ,剪成小段,加入 5 倍体积的酶提取液,于冰
浴上研钵研磨。

(2) 将已匀浆的酶液用三层纱布过滤。

滤液转入离心管, 10000g 冷冻离心
30 分钟。

(3) 取离心后的上清液(酶粗提液),量出其体积,放置冰浴中备用。

( 4 )硫酸铵分级沉淀酶蛋白
从酶粗提液中吸出 0. 5m1 ,以作后面活力测定用。

余下酶液根据实际体积、温度和硫酸铵饱和度用量表,算出达到 38% 饱和度应加入酶液中的硫酸铵量,并称硫酸铵。

将酶液倒入烧杯内,边缓慢搅拌边缓慢加入称好的固体硫酸铵,待全部加完后,再缓慢搅拌 10min ; 然后于 10 000 g 下冷冻离心 l0 min, 保留上清液于烧杯内。

根据硫酸安饱和度用量表,算出从 38 ,到 75 ,饱和度所需硫酸铵用量。

按上述同法处理,离心后,弃去上清液,保留沉淀。

将沉淀溶于 1 ml 酶抽提液中。

Sephadex G 一 25 层析脱盐 ( 5 )
凝胶溶胀:称取 Sephadex G 一 25 5g, 加入适量 0 . 02mol/ I. 磷酸盐缓冲液,在室温下溶胀。

待溶胀平衡后,虹吸去除上清液中的细小凝胶颗粒,这样处理2 一 3 次。

装柱:固定好层析柱,柱保持垂直,将 20m1 蒸馏水装入柱内,打开止水夹赶
去出口内气泡,当柱内保留 1 ml 左右水层时,把处理好的 Sephadex G2 5 用玻璃棒搅匀,尽量一次加入柱内,待胶床表面仅有 1 - 2 cm 液层时,旋紧止水夹、。

装好的胶柱应无气泡、无节痕、床面平正,床面铺 1 张圆形滤纸片。

上样:让胶床表面几乎不留液层,将 l ml 酶液小心注入胶床而中央,注意不要冲坏床面,吸取 lm ~磷酸盐缓冲液,把吸附在玻璃壁上的沉淀液洗入柱内,在床表面仅有 lml 左右液层时,再小心地用滴管加入 5 - 6 cm 高的磷酸缓冲液洗脱。

洗脱收集:取刻度试管 5 支(包括上面一支),编号,柱床上面不断加磷酸盐缓冲液洗脱,出水口不断用刻度试管收集洗脱液,每管收集 3m1 。

测定每管的 PAL 酶活力,合并 PAL 活力高的试管,记为酶洗脱液。

( 6 ) DEAL 纤维素柱梯度洗脱
称取 DEAE 纤维素 52 干粉 1 一 1.5g ,加 20m1 的 0.02mol/ I. 磷酸盐缓冲液 (pH8 . 0) 浸泡 4h 以上(或浸泡过夜)。

装柱:把预处理的 DEAE 纤维素 52 装柱(方法及要求同凝胶层析柱)。

装柱完
成后,用 2 一 3 个床体积的 0 . 02 mol/ I_ 磷酸盐缓冲液( PH8.0 ) 平衡该柱。

上样:把所得的酶洗脱液小心地注入柱床面中央,所有注意点和方法也与凝胶
层析中上样相似。

上样结束后,在床面以上小心地加入 0.02 niol / I_ 磷酸盐缓冲液 2-3cm 厚液层。

注意上样开始就收集流出液。

洗柱:约用 2 倍床体积的 0.02mol/ L 磷酸盐缓冲液洗柱,收集洗柱液。

按洗脱管编号,每隔 3 管(如 1,4,7 等)取其洗脱液 0.1m1 ,测各管中 PAL 的活力;合并主要含有 PAL 活力的各管洗脱液,并量出其总体积( ml )。

(7) 酶活力测定取试管 3 支,按表中所述加样 (0 号为调零管, 1 号为测定管, 2 号为对照管 )
1 2 3 试管编号
4 3.9 4.9 0.01mol/l 硼酸缓冲液
0.1 0.1 酶液
1 1 0.6mmol/l 苯丙氨酸 (ml)
将各管混匀,放入 40 度恒温水浴保温 1h ,到时加 0.2ml 2mmol/1. HCl 终止反应。

紫外分光光度计预热 lOmin, 于波长 290nm 处测定各管的 A 290 。

(8) 蛋白质测定(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取酶液 0.I ml ,用蒸馏水稀释至 5ml.
取试管 8 支,按下表加入各溶液:
0 1 2 3 4 5 6 7 试管编号
0 0.2 0.4 0.6 0.8 1.0 标准蛋白质溶液
( ml )
1 1 稀释酶液( mI )
2 1.8 1.6 1.4 1.2 1 蒸馏水( ml )
2 2 2 2 2 2 2 2 考马斯亮蓝 (ml)
将上述各管混匀,静置 2min, 测定各管的 A 595 , 五、结果处理
PAL 总活力、比活力、蛋自质含量的计算
比活力
蛋白质含量
步骤体积( ml ) 总活力( m ) ( m/mg ( mg )
protein )
粗提
硫酸铵沉淀
凝胶层析
离子交换层析
注:( 1 )绘制蛋白质测定的标准曲线:以 1~ 5 号管溶液的 A 59 5 值为纵坐标,相应管中的蛋自质微克数为横坐标,作图。

(2) PAL 比活力计算:
六、注意事项
1. 往酶液中加固体硫酸铵时,注意不能有大颗粒,加的速度也不能过快。

2. 层析柱要保持与地面垂直,往柱内加样品时要小心,避免冲坏床面。

七、思考事项
1. 在 PAL 活力测定中,设置 0 号管和对照管的目的是什么,
2. 如何确定硫酸钱沉淀某所需酶蛋白质的最佳饱和度的范围, 3 . Sephadex G 一 25 柱层析脱盐成功的关键有哪些,
4. 如果改变 DEAE 纤维素为 CM 纤维素(阳离子交换剂),其他条件均一不变,问各蛋白的洗脱行为有何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