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与监测

合集下载

运动性贫血的产生机制与预防

运动性贫血的产生机制与预防

运动性贫血的产生机制与预防
运动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后短暂性贫血现象,主要是由于运动时红细胞在血管内
壁发生变形和破裂,使血红蛋白流失导致。

运动性贫血的产生机制首先是由于运动时血液循环速度和压力增加,导致红细胞在血
管内壁摩擦、变形和破裂。

其次,运动时呼吸加深加快,导致氧化应激反应加剧,增加自
由基的生成,导致氧化应激反应的累积,使红细胞膜上的酸性磷酸酶活性下降,容易发生
破裂。

此外,在长时间的疲劳运动后,机体内部的水分枯竭严重,红细胞容易发生凝集和
变形,容易被破坏。

预防运动性贫血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

运动应该避免过度激烈、时间过长或频繁,应根据自身的身
体状况合理安排运动计划。

2.合理饮食,增加营养。

饮食中应摄取足够的蛋白质、铁、叶酸等营养物质,可以通
过多喝牛奶、多吃动物肝脏、瘦肉、豆类等来增加身体的铁含量,可防止发生运动性贫血。

3.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

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减少红细胞膜上的氧化损伤,可以防止红细胞在运动中发生破裂。

多吃蔬菜水果、鲜奶、蜂蜜等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食
物可控制运动性贫血的发生。

4.养成合理的生活习惯。

避免熬夜、喝酒等不良习惯,早睡早起,多参加户外活动,
坚持锻炼,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总之,运动是一项非常健康的活动,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和健康状况,但是,运动时
应注意安全和防范运动性贫血。

保持健康的身体和积极正面的心态,可以更好地呈现自己
的实力。

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

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

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作者:柴中星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17期柴中星(常德市体育运动学校,湖南常德 415000)【摘要】贫血会导致机体生理和病理性的损伤,运动性贫血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机体和机能水平,通常引起血液中红细胞破坏增加;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严重缺铁等现象,大大影响运动员们运动水平的正常发挥,通过给运动员补充多种不同元素,会有效地预防运动性贫血的发生。

【关键词】运动性贫血;发生机制;防治措施1 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运动员尤其是耐力运动员是运动性贫血的高危人群,由于贫血影响运动员机能水平及运动成绩的正常发挥,严重时甚至危害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对运动员贫血的发生机制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最早的文字记载有关运动员引起血红细胞破坏增多的研究是1881年,此后虽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但对这一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但多数专家认为主要有下述三种原因。

1.1 运动引起血容量改变运动引起高血浆容量反应,已为多数专家的实验所证实。

Victora Convertino(1985年)报告指出,8名运动员经8天的训练后,血浆容量增加12.2%,红细胞压积由38.0〈0.4%降至35.5〈0.4%,血红蛋白由14.7〈0.2g%降至13.6〈0.2g%。

Magnusson等人报告指出,运动员的红细胞压积41.7〈2.5%,而对照组是44.4〈2.6%,这也是运动引起血浆容量增加的结果。

专家们一致认为,运动引起的高血浆容量反应,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相对下降是机体适应性发挥、动员的表现。

运动员通过运动训练增加血浆容量,可使其耐受在大量出汗等体力消耗后仍可维持较好的循环血量。

同时血浆容量增加可降低血液的粘滞度,从而减少外周阻力,有利于血液的灌注和氧的运输。

并提出,有利于氧的运送和向组织释放的最佳红细胞压积为45%。

一般认为,高血浆容量反应,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浓度相对下降可刺激,动员红细胞生成素系统,加速红细胞生成,以维持其血液中血红蛋白、红细胞等成分的平衡。

中医运动医学如何预防运动性贫血的发生

中医运动医学如何预防运动性贫血的发生

中医运动医学如何预防运动性贫血的发生在当今这个崇尚健康和运动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各种体育锻炼中。

然而,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可能会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运动性贫血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运动爱好者来说,了解如何预防运动性贫血至关重要。

中医运动医学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能为我们提供有效的预防策略。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运动性贫血。

简单来说,运动性贫血是由于运动引起的血红蛋白含量或红细胞数量低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现象。

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贫血疾病,而是在运动过程中,身体的代谢和机能变化导致的一种暂时的生理失衡。

常见的症状包括运动后容易疲劳、头晕、气短、心悸等。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气血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运动过程中,气血的运行和消耗会发生变化,如果不加以合理调节,就容易导致气血不足,从而引发运动性贫血。

那么,中医运动医学是如何预防这种情况发生的呢?饮食调理是中医预防运动性贫血的重要一环。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许多食物都具有调养气血的作用。

例如,红枣、桂圆、黑芝麻、猪肝等,都是补血的佳品。

在日常饮食中,合理搭配这些食物,可以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补充运动中消耗的气血。

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均衡,避免过度节食或挑食。

运动前后的饮食安排也很关键。

运动前不宜过饱,但要保证一定的能量摄入;运动后应及时补充营养,尤其是富含蛋白质、铁、维生素等营养素的食物。

起居有常也是预防运动性贫血的要点之一。

保持充足的睡眠对于身体的恢复和气血的生成非常重要。

中医认为,夜间是人体气血收藏、修复的时间。

如果长期熬夜,会导致气血耗损,影响身体的正常机能。

因此,运动爱好者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此外,还要注意季节变化,根据不同的季节调整运动和生活方式。

比如,夏季运动时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过度出汗导致气血流失;冬季则要注意保暖,防止寒邪侵袭损伤气血。

适度运动是预防运动性贫血的关键。

虽然运动可能是导致运动性贫血的一个因素,但合理适度的运动却能促进气血的运行和生成。

运动性贫血的机理及中医药治疗

运动性贫血的机理及中医药治疗

血状态下的体 内压积 红细胞减少和血红蛋 白水平 降低伴随机体有氧 工作 能力 的提高 ,最终可 归结为由运动
收 稿 日期 :2 0- -6 07 I_ o2
作者简介 :李广周 ( 9 3 ) 17一 ,男,河南淮阳 ,重庆三峡 学院体育 学院讲师. 人

12 — 2
维普资讯
同时,机体 的最大有氧 工作能力提高. 同时也有些实验证实,在血液的运氧能力与体 内的压积红细 胞数量 但
之 间存在一个 “ U”型的 曲线关系,即过高或过低 的压积红细胞水平都将使血液 向组织器 官的运氧 能力趋 于降低 ;过低 的压积红细胞水平使血红 蛋白水平降低 ,运氧 能力随之 降低;反之,过高的压积红细胞水平
、 .4No 1 0 b1 . 1 2
运动性贫血 的机理及 中医药治疗
李 广 周
( 重庆三峡学院体育学院,重庆万州 44 0 ) 000
摘 要 :运动性贫血是体 育运动训 练中经 常出现 的一种机 能低 下的状态 ,是造成运动员运 动 能力下降,影响运 动训练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文对运 动性贫血的机理从为血浆容量的增加 、红 本 细胞溶血、血 红蛋 白在合成障碍及激素和微量 元素异 常四个方面进 行 了阐述 ,根据 中医辩证理论 将其分型,提 出了具体 的中医方药. 关键词:运动性 贫血;发 生机理;中医药
维普资讯
20 0 8年 第 3期
●} 三 峡 掌 院 掌 报 庆
No 32 D . .D 8
第2 4卷 ( 10期 ) 1
J U NA FC O G I H E O G SU I E ST O R LO H N O NGT R EG R E N V R IY
连 续大 负荷训练 中,当糖 代谢释放的能量不能 满足机体需要 时, 蛋白质代谢随之 加强. 时间运 如长

运动性贫血的产生及防治措施

运动性贫血的产生及防治措施

动性低 血红力 的 1 0倍。服用 番茄红 素能够 提高机体 的抗氧化 能力 ,保 护 0
细胞 膜 , 防止 红 细胞 遭 到破 坏 ,从而 达 到预 防 的 效果 。 此外 ,维 生素 c、维生素 E、 B胡萝 h素和微 量元素 硒都是很 好 的抗 氧化剂 。 4 、适 当 选 用 营 养 品 选 择适 当 的营养 品进行 强化补 充 ,着重于 影响 红细胞 代谢过 程 的营 养 素 即铁 、蛋 白质 、 各种 氨 基酸 、维 生素 、 微量 元 素 的均 衡 补充 。运动 性 贫 血 ,还 可采 用 中 医方 法 辩证 施 治 , 中医 认 为 ,运 动性 贫 血 与脾 气 虚 、 肾虚 有关 。故补 血 中 药制 剂 以健 脾 、补 气 和 补 肾 的生 血方 为 主 。市 场 上生 血补 血 的产 品很 多 , 常见 的有 。螺 旋藻 制 剂 、长 白景仙 灵 口服液 、道 安液 、 多福 尔 口服 液 、天 成 金 芝养生液、惠 氏 ( 倍力 、安力加 ) 、复方 阿胶浆等 。常见的铁制剂有: 卟啉铁、琥珀酸铁 、枸橼酸铁 、甘氨酸铁 、E T D A铁钠 、葡 萄糖酸铁、 硫酸亚铁、富马酸铁等,其中前五种 的吸收率较高 ,胃肠刺激较小。除 此以外,还有 一些补铁的复合制剂,如维血冲剂 、红桃 k 、生血剂、铁 红强等 。北 京康 比特运动保健 品有 限公司近期研制 出两个 完全针对运 动性贫血的新产品 ,即 “ 威创活性糖”和 “ 威创 生血铁 ” 。威创活性糖 的主要成分是 1 ,6二磷酸果糖 ,它对 红细胞膜有很 强的保护作用 ,可 以防止激烈运动所造成的红细胞的损害。威创 生血铁 是一个综合制剂 , 含铁 、蛋 白质、维 生素 和生血 中药 。铁 E T D A由铁钠和 动物肝脏铁组 成 ,蛋 白质 来源 于动物肝脏 的冻 干粉。北京康 比特 公司的这两个制剂 针对性 强,所 以低血色 素运动 员使 用后血红 蛋白升高 的效果 明显。 参考 文献: [ ] 田径 》20 6年第 二期. 国协会 主办. 国体育报 社总社. I《 0 中 中 [ 2]费世 汲 《 漫话 人体 血液 中的红 细胞 》生物 报. [] 0 3 2 0 3 2 0 - 0 5国家体育总局运动 医学研究所运动营养 中心 《 运 动性 低 血色 素及 其 防治方 法 》 [ 陈 吉棣 《 4] 体育科 学 》 作者 简介: 张庆 强 ,男 , ( i 8 9 0.1 0.1 7一 ) 工作 单 位 :齐 河 县实 , 验 中学 ,工作成 就 :德州 市优秀 教练 员 ,德 州市优 秀裁 判员 ;连年 获 得优秀 教师 、优 秀教育 工作 者 ;第 二届 山东 《 体育 与健康 》优质 课件 二等 奖 。

运动性贫血的机理及实验室指标变化的研究

运动性贫血的机理及实验室指标变化的研究

环。 这种 物质作用于红 细胞使其细 胞膜的脆性 增加 , 抵 抗 力减 弱而造 成 红 细 胞 遭 到破 坏 。第三 , 血液 酸 化 。 大强 度、 在 持续 时 间稍长 的运 动中, 酸堆 积使 乳 血液p 值下 降时, H 会使HB 与骨架蛋白亲和力增加 , 从 而使细胞变 硬, 也使溶血作用加 重。 第四, 血浆渗透压
运输 。 一旦停止运 动训 练 , HB浓度 会马上 回升。 ②溶 血 和 红细胞 破 坏增加 , 引起 溶血性贫血 。 动引起溶 运
作者单位 : 7 0 0 河北保定, 010 解放军2 2 5 医院检验科
RB HCT I 下 降 , C、  ̄ HB 连续 大 强度训练 会导致 进 一 步 降低 , 适应 后 会 逐渐 回升。 待 RBC、 及HC 是 HB T 直 接反 映贫血 的 指标 , HB、 C F T 但 RB  ̄I HC 的变化 不
白、 眼睑 白; 头晕 、 气喘、 心慌 , 其 在运 动 中感觉 更 尤
特别 是从事竞 走 、 跑等 多种耐 力性 项 目的运动员, 长
发生溶血 的机率更高 , 这不仅严重影响运动 技能的发
加 明显 ; 寒 , 分 女性 运动 员还伴 有月经 紊乱等 症 畏 部 状。 最终表现 为乏力、 耐力素质下 降 。 下面以 近年来 的研 究进展 , 从运动性 贫血的发生
动员、 青少年运动 员缺铁状况更为严重 ; 另一种是 蛋白 质缺乏使血 红蛋 白合成减 少引起 营养性 贫血, 种贫 这
血 是 由于运动训练使 蛋白质需要量增加所致 J 。。
1发生机理
关于运 动 性贫血 产生 的机 制 , 目前 尚无定论 , 专 家认 为主要有 三种原因: ①血浆稀 释 引起的 相对性 贫 血, 即假性贫血 。 在运 动过程中, 假性 贫血是一种对血 液浓 缩的适应性表 现 。 运动员通过运 动训练增加血 浆 容量 , 可使 其耐受在 大量 出汗等体 力消耗后 仍可维 持

竞走运动员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探析

竞走运动员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探析
可分 为 4个 阶段 , 如表 1 示. 所
表 1 不 同 时 期 运 动 性 贫 血 关 注 的 重 点 与 研 究 的 内容
说 明 : 些 观 点 的提 出对 运 动 性 贫血 的研 究 产 生 了极 大 的 影 响 , 然 到 目前 为 以 上 研 究 也 存 在 争 议 , 更 多 的 学 这 虽 但 者认 为 大 部 分 的 贫血 是 由 以 上 因素 引起 的 .
进 速度 快 ¨ . 竞 走运动项 目包括男子 2 m ( 0k 田径场 )、0 2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1 4岁 以 下 的 儿 童
少年 运 动 员 国 外
< <

< <

< <
< <




k m和 5 m ( 0k 公路 ), 女子 5k 1 m ( m、0k 田径场 ) 和 1 m ( 路 ) 项 目. 0k 公 等 这些 项 目分属 于长 距离 和超长距离周 期耐力性 运动项 目. 中, 其 长距 离运
直 ( 不能 屈 膝 ) 直 至 身 体 垂 直 面 ¨ 。表 现 为 : 既 , 。.
骨盆前 后转 动 大 , 部有 一 定 的扭 动 , 腰 两臂 积 极
H 标准/ gL b (/ )
国 内( 人 ) 成
摆 动 , 着 地 时 腿充 分 伸 直 , 幅大 , 率 高 , 脚 步 频 前
21 0 2年 6月
重庆文理学 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Ju omM f hnqn nv ̄i f sadSine N trl c neE io ) o og igU i t o n cecs( aua Si c dt n C e y Aa e i

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

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

1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运动员尤其是耐力运动员是运动性贫血的高危人群,由于贫血影响运动员机能水平及运动成绩的正常发挥,严重时甚至危害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对运动员贫血的发生机制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最早的文字记载有关运动员引起血红细胞破坏增多的研究是1881年,此后虽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但对这一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但多数专家认为主要有下述三种原因。

1.1运动引起血容量改变运动引起高血浆容量反应,已为多数专家的实验所证实。

Victora Convertino(1985年)报告指出,8名运动员经8天的训练后,血浆容量增加12.2%,红细胞压积由38.0〈0.4%降至35.5〈0.4%,血红蛋白由14.7〈0.2g%降至13.6〈0.2g%。

Magnusson等人报告指出,运动员的红细胞压积41.7〈2.5%,而对照组是44.4〈2.6%,这也是运动引起血浆容量增加的结果。

专家们一致认为,运动引起的高血浆容量反应,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相对下降是机体适应性发挥、动员的表现。

运动员通过运动训练增加血浆容量,可使其耐受在大量出汗等体力消耗后仍可维持较好的循环血量。

同时血浆容量增加可降低血液的粘滞度,从而减少外周阻力,有利于血液的灌注和氧的运输。

并提出,有利于氧的运送和向组织释放的最佳红细胞压积为45%。

一般认为,高血浆容量反应,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浓度相对下降可刺激,动员红细胞生成素系统,加速红细胞生成,以维持其血液中血红蛋白、红细胞等成分的平衡。

一般认为,血浆容积增加,伴随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相对下降,不是真正的贫血。

因为单位体积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虽然有所下降,但总血量增加,血红蛋白总量仍然增加。

集体通过增加心输出量来代偿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相对下降,以保证组织的供血、供氧。

同时,高血浆容量反应,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浓度相对下降可刺激、动员红细胞生成素系统,,加速红细胞生成,以维持其血液中血红蛋白,红细胞等成分的动态平衡。

运动性贫血的产生机制与预防

运动性贫血的产生机制与预防

运动性贫血的产生机制与预防运动性贫血是指在运动过程中,由于机体缺氧和机体调节机制失调造成的一种贫血状态。

运动性贫血的产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运动时机体需求增加,机体无法及时供应足够的氧气,造成缺氧状态。

在运动时,机体需要更多的氧气来产生能量以供肌肉活动,同时代谢产生的乳酸和酸性物质会抑制红细胞对氧气的亲和力,使红细胞难以将氧气输送到组织和器官中,从而导致贫血。

2. 运动时机体调节失调。

运动时,机体会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反应来调节代谢和血液循环等机能。

然而,当运动过度或运动不当时,机体的代谢和血液循环等调节机能失调,导致血容量增多和红细胞容积降低,从而影响了氧气供应,加剧贫血症状。

3. 运动后营养不良。

运动后,机体需求营养增加,如果摄入不足或摄入不正确的营养,会导致机体无法正常维持血红蛋白水平而出现贫血症状。

为了减少运动性贫血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

不要过度运动或剧烈运动,避免超负荷运动和突然加大运动量,以免造成身体过度疲劳和缺氧状态。

2. 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

运动后需要按照身体需要及时补充足够的营养,尤其是高质量蛋白质、铁、维生素B12等,以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3. 坚持适度的运动。

适度的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代谢,增加氧气供应,有助于预防贫血症状的发生。

4. 做好氧气供应和通畅运动。

适度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呼吸机能,并增加红细胞的数量和含量,提高血液的供氧能力。

总之,运动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疾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通过合理的运动方式和营养调整,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运动性贫血的发生。

运动营养学(第二版)第七章常见的运动营养补充剂

运动营养学(第二版)第七章常见的运动营养补充剂
(一)膳食纤维的主要成份及其特性
纤维素
半纤维 粉
• 减轻和控制体重特殊营养补充剂
(二)膳食纤维与营养
1、防治便秘
5、降低血糖
2、促进减肥
6、预防妇女乳腺癌
3、预防结肠和直肠癌
7、防治痔疮
4、降低血脂、预防冠心病
8、防治胆结石
• 减轻和控制体重特殊营养补充剂
(三)膳食纤维与运动
3、服用丙酮酸对改善心血管机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 减轻和控制体重特殊营养补充剂
二、L-肉碱的补充
左旋肉碱是一种类似维生素的重要营养物质。L-肉碱在体 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肉碱是活化的长链脂肪酸穿过线粒体内膜的载体,L-肉碱 可以促进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基质被高活性的β-氧化酶 系统所氧化,有利于节省肌糖原;
可以通过降低乙酰CoA/CoA的比值,促进丙酮酸脱氧酶的活性, 从而加速丙酮酸的氧化利用,减少乳酸的堆积;
促进支链氨基酸的氧化利用,维持运动时的能量平衡;
促进乳酸和氨的消除,有利于疲劳的恢复
• 减轻和控制体重特殊营养补充剂
三、膳食纤维的补充
膳食纤维是指不被人体肠道内消化酶消化吸收的,但能被 大肠内的某些微生物部分酵解和利用的一类非淀粉多糖类物质 及木质素组成的高分子物质的总称。
补肾益气类淫羊藿肉苁蓉巴戟天虫草鹿茸熟地人参黄芪党参等为主要成分补脾理气类中药以黄芪茯苓白术刺五加山药山楂龙眼人参等为主要成分补血活血类当归枸杞田七红花阿胶龙眼肉熟地何首乌灵芝牡丹皮鸡血藤等促进疲劳消除和体能恢复的运动营养补充剂四防治运动性贫血的营养补剂一运动性贫血发生机制1血液稀释2溶血增加3铁代谢紊乱抗氧化剂营养品具有抗氧化能力的天然食品及中药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叶酸辅酶q结合亚油酸螺旋藻类产品谷氨酰胺及谷酰胺肽胶囊壳聚糖牛磺酸等猕猴桃柑橘山楂大枣等水果生大蒜辣椒西红柿洋葱胡萝卜等蔬菜西洋参沙棘丹参知母宁黄芪等中药微量元素硒促进疲劳消除和体能恢复的运动营养补充剂二防治运动性贫血的营养品1抗氧化剂的应用运动界应用抗氧化剂以对抗由于运动训练引起的自由基急剧增加所造成红细胞破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体育保健学--第十章--运动性疾病(二)

体育保健学--第十章--运动性疾病(二)

人体总铁的60-70%存在于血红蛋白中,5%存在于 肌红蛋白,10%存在于各种酶, 20-30%存在储铁蛋 白中,不足0.1%的铁存在于运铁蛋白中。
机体实现体内铁平衡的机制: 铁的来源: 反复利用血红蛋白分解代谢的铁;调节肠道对铁的 吸收,铁在肠道中的吸收率较低,为8%左右;增加 储铁蛋白的数量,可储存或释放铁。
红素前体物质)。 3 有氧运动能力:最大摄氧量,氧脉搏减少(运动
时)等。
五 诊断 根据实验室检查,症状等进行诊断。 1.注意排除由耐力训练引起的相对贫血; 2.运动员发生的慢性贫血以缺铁性贫血多见; 3.女性和少年运动员发生贫血的几率高; 4.表现出相应的症状(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头晕、 无力),有氧运动能力下降; 5.排除病理性贫血(由于血液系统、胃肠道、肝、肾等 脏器病变引起); 通过减少运动负荷或停止运动后一段时间观察红细胞和 血红蛋白的变化来确定。
呼吸肌痉挛 剧烈运动时,呼吸变得不均匀,没有节律,使呼吸变 得表浅,频率过快,从而造成呼吸肌疲劳,甚至痉 挛,而膈肌痉挛本身即可引起疼痛,又由于呼吸肌疲 劳和痉挛减弱了对肝脏的“按摩”作用,同时呼吸短 浅,胸内压较高,也会妨碍下腔静脉的回流,也会造 成肝、脾淤血性肿大或肝、脾被膜紧张而引起疼痛。
酚类化合物(茶、咖啡、菠菜、可可等)。 促进:VC、鱼、肉、海产品、有机酸等。 钙可降低膳食中血红素铁的吸收。
3.合理安排训练 女运动员Hb在90-110g/L时可边治疗边训练,应降 低运动强度;低于90g/L时应停止中等和大强度训 练,以治疗为主;重度贫血以休息和治疗为主。
4. 药物 口服补铁药物。 七 预防 合理膳食;定期检测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及早 发现贫血;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合理安 排生活制度。

运动性贫血

运动性贫血

运动性贫血运动性贫血是指由于运动引起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红细胞减少,出现暂时性的贫血现象。

其产生的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有发下几种原因:1(1)运动引起高血浆容量反应,血红蛋白浓度相对下降(即血浆稀释引起的相对性贫血)。

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运动可引起血浆容量的明显增加,这是机体对训练的一种适应反应,可增加以及的每搏量和最大排血量。

同时运动训练也伴随有血红蛋白增加的程度较小,因而表现出相对的血液稀释状态即血红蛋白浓度偏低,测试的结果显示贫血。

但又有人认为血浆容量增加,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相对下降,不是真正的贫血。

他们指出虽然单位体积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降低,但总血量仍是增加,总血红蛋白量也增加。

此外,机体还可以通过心输出量来代偿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相对下降,以保证组织的供血、供氧。

(2)红细胞机械性损伤、破坏、溶血。

从事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如竞走、长跑等)特别是女青少年运动员容易发生溶血或血红蛋白尿。

这是由于运动时肌肉收缩、挤压、摩擦,特别是足底组织和血管被长时间的磨擦挤压,加上运动时缺氧缺血和组织损伤,引起红细胞膜通透性和细胞形态的改变导致溶血。

当溶血发生时,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下降。

这时机体就会动员红细胞生成素系统加速红细胞的生成,同时,血液中的血红素结合素与游离血红蛋白结合,生成血红蛋白-血红素结合素复合物。

当溶血严重时,血中游离的血红蛋白浓度就会过高,当其超过血红素结合素的结合能力时,多余的游离血红蛋白就由肾脏排出,发生血红蛋白尿。

出现血红蛋白尿是机体严重溶血的标志,它不但会导致贫血而且会严重损害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3)血红蛋白的再合成减少血红蛋白的生成或红细胞的再合成减少或不足,都可以引起体内贫血。

因为,血红蛋白的再合成需要有足够的铁、蛋白质、维生素B12和叶酸。

不少学者认为运动性贫血与长期缺铁有密切的关系,缺铁或铁不足就会使血红蛋白再合成减少而导致体内贫血。

2贫血的症状贫血会导致血液送氧的能力及血液黏滞性降低,甚至可能会引起缺氧现象,影响心脏功能,有下列的症状:a易疲劳、肌肉无力(缺氧引起)。

运动性贫血机理探讨

运动性贫血机理探讨

运动 医学 界 多数 学 者认 可 和 接 受 。之 后 ,运 动 医学 界 对 诸
如运动性贫血 的概念 、数值 范围、发病率 、发生机理等进 行 了广 泛 的 研 究 ,现 今 已取 得 了 可 喜 的进 展 。狭 义 上 的运 动性贫血是指由于剧烈运动而引起外周血 中单位容积 内血 红蛋白 ( b H )的浓度 、红细胞计数 ( B )及 ( )红 细 RC 或 胞压 积 ( C )显著下降甚 至低于 相同年龄 、性 别和地 区 HT 的正常标准的现象。 目前尽管运动性贫血 的发生机理 尚未 有 定 论 ,但 大 多 数 研 究 认 为 主 要 有 以 下 三 种 原 因 :① 运 动
运 动 性 贫 血 这 一 概 念 是 日本 学 者 Y siua99年 在 oh r15 m 《 运动 训 练 与 贫 血 综 述 》 一 文 中 首 次 提 出 的 ,该 观 点 已 被
运动会使 血浆总量增加 ,从 而使单位容积中的血红蛋
白和 红 细 胞 相 对 减 少 。 当 初 吉 村 寿 人 提 出 的 运 动 性 贫 血 , 是 指 未 锻 练 者 集 中训 练 数 日后 发 生 轻 度 贫 血 ,往 往 为 正 色
维普资讯
第2 0卷
第1 期

北 体
育 学 院 学

V0 . 0 No. 12 1
20 06年 3月
Ju 0 m o h i n d ue o h sc l d c t n fHe e s tt fP y ia u ai I E o
Ab t a t S o sa e c i a kn fa p a a c t w f n t n t a t p e r a i n te a lt s n tec ne t .I i o eo e ma sr c : p r n mi s id o p e rn ewi l ci t o a p a sl i t ee o tss t s n f i t ho u o h e y h h i h h t n ra o st a s h p r a i t fte a lt e c n n f c es r  ̄ i g T e c u e o n mi a x lr df m etr ea — e sn o c u et es ot bly o t eet d s e d a d a e t h p t amn . h a s fa e a w se poe o t e s i h h o t o r h h

浅析运动性贫血的病理、诊断及预防

浅析运动性贫血的病理、诊断及预防
血粘 度增大 时 , 流速 度减慢 , 血 心脏 收缩 的 阻力增
浓度偏 低 , 测试 结果 显示 为贫血 。
() 2 血红 蛋 白合 成 减 少 , 动 员 血 红 蛋 白合 运 成 红 细 的发
加 , 导致组 织 内氧运减 少 , 在正 常 Hc值 的范 可 而 t
作 者简 介 : 强 ( 9 1一) 男 , 苏 盐 城 市 人 , 师 , 京 农业 大学 硕 士 研 究 生 , 李 17 , 江 讲 南 主要 研 究 方 向为 体 育教 学 。
想 的血球压 积标 准是其 正 常范 围 的 上 限 , 4 % 即 5
例, 即血 浆容积 的增加 大 于血红蛋 白总量 的增 加 ,
这样 出现 相对 的血 液 稀 释状 态 , 明为 血红 蛋 白 表
左右 , 当 于 H l / l。适 当 提 高 Hc 与 血粘 相 b6gd t 度密 切相关 , 血粘 度随 H t 加呈 指数 曲线增 加 , c增
近, 国内运动员也采用 WH O的贫血临界值, 即女 子 <1 / l 男 子 <1 / l, 为诊断 贫血 的参 2g d , 3g d 作
考标 准 。许 多运 动 生化 及 运 动 医学 学 者 提 出 , 任
何低 于有 氧运 动 的亚 健 康 H b值 , 其 在 运 动 训 尤 练 和竞赛 阶段 , 应 该视 为 运 动性 贫 血 。根据 这 就
维普资讯
第2 卷 第 3 1 期 20 08年 0 9月
盐 城 工 学 院学 报 ( 自然科 学 版 )
J un lo n h n n tueo eh oo yNaua ce c dt n o ra fYa c e gIsi t fT c n lg trlS in eE io t i

中长跑运动运动性贫血的检测与预防

中长跑运动运动性贫血的检测与预防
中长跑运 动运动性贫血的检测 与预 防
王晋 (西 安工业大 学 体育学院)
摘要 : 运动性贫血在体育 运动中, 尤其 是 中 长 跑 耐 力 运 动 中 , 不 影 响其评价的准确性。因 此这些 因素会 对红细胞指数 、 高铁 仅 严 重 影 响运 动技 能的 发 挥 和成 绩 的提 高 , 对 身 体 危 害 更 为严 重 。 本 血 红蛋 白等微量化指标的研究也会造成一定影 Ⅱ 向 。 文 综 述 了在 中 长跑 运 动 中 对 运动 性 贫 血 所 采 用 的检 测 以及 在 运 动训 练 中如 何 预 防 运动 性 贫 血 。
3 . 3 铁代 谢指标 在 中长跑训 练监 控 中的应 用。中长 跑 运 动员 血 红蛋 白水平 ,最 主要 取决 于 铁 的摄 入 与 丢 失 水 关 键词 : 体 育 活 动 运 动 性 贫 血 检 测 预 防 平。 ’ 因此, 在 中长 跑运 动训 练 中对铁代 谢 的监控 对 运动 员 中长 跑运动 是 田径运动 的传统 项 目之一 ,是 具有周期 运动 性贫 血具 有重要 的 意义。 性耐力 的项 目,在 长跑运 动中需 要注意 的事项就 是增强 耐 4 中长跑 运动运 动性贫 血 的预 防 力素质 , 尤其 是有氧 耐力。 近几年 , 在 体育 运动 中运动性 贫 4 . 1科 学训 练 , 及 时调 整训 练计 划 。 为 了避免 运动 员 血 的发病 率呈上升 趋势 ,尤其是 女子运动 员 的发病率 要远 在长 期 血红蛋 白低 的情况 下进行 训 l 练而造 成 的后 果 , 就需 远高于 男子运动 员。造成 此现象 的原 因就 是运动 员在长 期 要 遵守循 序渐 进 、 区 别对待 的原 则进 行科 学训 练。 所 以 当 强度训 练中大量 出汗增加 铁 的丢 失 , 引起 红细 胞破坏加 剧 , 血 红蛋 白在 下 降到 2 5 g / L时 ,就 需要 合理调 整 引动 负 荷 , 因此如何 增强铁 量补充也 成为运动员 重点预防 的 问题。 以治疗 为主 , 待 血 红蛋 白升 高后 在逐 渐 增加 训 练 量 ; 而 血 1运 动性贫 血 的定义 0 g / L以上 , 就应 该停 止训练 , 积极 治疗 。 贫 血主 要 是 由于 红 细胞 数 和 血 红蛋 白浓 度低 于 正 常 红 蛋 白下降达 到 5 4 。 2 合理膳 食结 构 的制 订与应 用 。国内外针 对运 动性 值 引起 的。 而 运动性 贫血 主要是 因为运动 引发血 红蛋 白浓 贫 血 的防治 方 法进行 研 究 , 主 要侧 重点就 是 对有 效铁 剂 的 度 下 降造 成 的 , 所 以血红 蛋 白浓度 高度 成 为诊断 贫血 的主 研 制 与利 用 , 因而得 到片 面 的观点— — 就是 服用 铁剂 能够 要 指标 之一。 有效预 防运 动性贫 血。目前在 运动 界预 防铁缺 乏和缺 铁性 2 中长 跑运动 运动性 贫血 的发 生机 制 因为其 具 有 易 吸 收 、 服 用 2 . 1 运动 引起 血液 中红细 胞破 坏 增加 , 引起 溶血 。高 贫血 的主 要铁 剂 就是 血 红素 铁 , 副作 用小 、 受影 响 因素 少等优 点。 但 是服用 量 过大 , 强 度 的运 动 训 练使 血糖 下 降 , 体 能供 应 不 足 , 从而影口 向 细 量大 、 就会 造成 机体 因 为过量 摄入 铁 ,而 引起铁 过 负荷 性 疾病 。 胞 内正常 的水 分 , 就 会造 成体 内红 细胞 氧化 进 而加 快红 细 因此, 面 对这 一 问题 , 研 究人 员仍 需要 针 对运 动 性 贫 血 的 胞 老化 , 甚至加 剧红 细胞 破坏 , 就会 引起 溶血。 产生 机制 与促 进 因素有 关 的二者进 行深 入探究 。 在运 动训 2 . 2 运 动 引起 高 血容 量 反应 , 使 血红 蛋 白浓 度相 对下 肌 肉增 长 就会 增 加 对蛋 白质 的需 求 , 体 内原 本 降。 中长跑 运 动员在 耐 力运 动 中血红 蛋 白下 降 , 主 要是血 练 的 时候 , 迎来 合成 血红 蛋 白的一 小部 分蛋 白质 就稍 显 不足 , 所 以运 浆容量 增加造 成 的。 所 以运动 员在训 练 中需要增 加 红细胞 就 会增 加 对蛋 白质 需求 , 为 了能够 及 时 补 充 数量 , 这样 就会 降低 血液 粘稠 度 , 从 而加 快红细 胞 的更新 。 动 员运 动 后 , 蛋 白质。 就 需要从 瘦 肉、 鱼 、 蛋类 、 干 豆和海 鲜 等食物 中获 2 . 3 中长跑运 动 对铁 量 需求 量剧 增 , 因此需 提 高铁 的 而 螺旋 藻 是 一种 高 蛋 白食 物 , 而 且 氨基酸 的组 成 比例 供 给 速度 , 防止机体 缺 铁。 ① 运动 员训 练 中铁 的丢 失较 多 , 取, 均衡 , 用于 恢复 运动性 血红蛋 白下降效 果显著 。 尤其 是女 运动 员经 期丢 失 的铁量 , 因此需 要增 强铁 量供 给 4 . 3 适 宜 中草药和低 氧条 件 的探讨和 使用 。运 动 医学 能力 。 ② 据 国外 文献报 道 , 运 动 员缺 铁 量是 常人 的两倍 , 而 对铁 的需求量 仅 为常人 的二分 之一 , 因此需要加 强 对运 动 领 域利 用 中草 药探讨 提 高和 保持 运动 员 运 动 能力 的研 究 并 且 已经显 示 出中草 药防治 运 动性 贫血 的 员 饮食 的注 意 , 要合 理搭 配 , 预 防 运 动 员缺 铁量 人 数 的增 已经 为 数不 少 , 3名 ( 1 7男 , 1 6女 ) 国家 田径 加。 ⑧ 中长 跑运 动员 对铁 需求量 高于 常人。 随着运 动 时间、 巨大潜 力 。黄 光 民等通 过 对 3 集 训 队运 动 员一 个 月 的 “ 第 2代 天 成金 芝 营养 液 ” 营养 干 强度 和环 境 等 因素 的变化 , 运 动员 对 需求 量会 多增 加 1 7 0 纵 向研究 结果显示 , 血红 蛋 白水平 从 1 3 . 1 3±1 . 3 7 mg % 毫克 , 所 以不 能及 时给 予 足够 的铁补 充 , 会 导 致 运 动性 缺 预 , 上 升至 1 4 . 1 6 4 - 1 . 2 1 mq %( P < O ・ 0 0 1 ) 。 铁 甚至演 变 为贫血。 关于 高原 训 练对运 动 员运动 能 力 的影 响 , 一 方面低 氧 3 中长 跑运动运 动性 贫血 的监测 刺激 机体 产 生 一 系列 有利 于 运动 能力 提 高 的抗缺 氧 生 理 3 . 1 血容量 变化 的评定 。通 过 测定红 细胞压 积 可以得 出, 血 容量是 否减 少 而导 致血液 浓缩 。 而红 细胞 的测定 主 适 应( 如血 红 蛋 白和 肌 红蛋 白的增 加) , 提 高 了血 液运 氧 及 要 有 以 下 3种 方式 : ( 1 ) 离 心沉 淀 法测 量 红细 胞压 : ( 毛细 肌 肉利 用 氧 的能力 : 另一 方面机 体 也产 生一 些不利 于 运动 如血 红 细胞 增加 造成 血 液粘 滞 性上 管 微量 法测 定红 细胞 压积 ; ⑧ 自动 细胞计 数 器测定 红 细胞 能力 提高 的生理 适应 ( 压积 ; 而误差 一般控 制在 1 % 内。 升, 肌 肉血 流量 及 合 成蛋 白质 下 降 , 应 激 性激 素 分 泌增 加 , 抑 制 了机 体运 动 系统 的血 液循 环。 目前 , 采 用低 氧 条 3 . 2 溶血指标在中长跑训练监控 中的应用。 我们根据 临 等) 床检验得知 有三类溶血评价 方法 , 即血 浆游离血红蛋 白增 多 件 防治 运 动性贫 血 的实践 只是 处于 初始 阶段 , 仍 然缺 乏 系 及 出现血 红蛋 白尿 ; 血红蛋 白代谢 产物增 多 , 其 中胆 红 素和 统性和 实效 性。 粪胆原 常用作诊 断溶血及判 断溶 血程度 的依据 : 红细胞寿命 4 . 4 强力 营养剂( 或手段 ) 的研 究和 使 用 。铁在 机 体 中 缩短 。 其 中尿胆元 的测定可 以看做是溶血 实验 中最 为简单的 发 挥极 为 重要 的生 物学作 用 , 氧 的运输 能力 、 机 体 的能 量 筛选试验 , 但是体 内存在肝病 、 巨大血肿和瘀斑 的时候 , 就会 代谢和 免 疫机 能 等都与 铁有着 密切 的关 系 , 因此铁 对运 动

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

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 】 运动性贫血 ; 发生机 制; 防治措施 在生理 p H下 , 红细胞具有最大的变形性。在大强度 、 持续时 间稍长 的 运 动中 , 乳酸堆积使血液 p H下 降时 , 会使 血红蛋 白与骨骼架 蛋 白亲 运动员尤其是耐力运动员 是运动性贫血 的高危人群 . 由于贫血影 和力增加 . 从而使细胞变硬 . 也使溶血作用加重。 响运动员机能水平及运动成绩 的正常发挥 . 严重时甚至危害运动员 的 4 ) 1 1  ̄ 浆 渗 透 压 改 变 身体健康 .因此对运 动员贫血 的发生机 制一直是人们普 遍关心的 问 血浆渗透压在 2 0 0 — 5 0 0 MO S m时. 红 细胞 变形稳 定 . 渗透压过高或 题 最早 的文字记 载有 关运 动员 引起 血红细 胞破 坏增 多的研 究是 过低时 . 可影响细胞 内正常的水分分布 . 引起细胞内粘度和形态异常 , 1 8 8 1 年. 此后虽然取得 了许 多重要的研 究成果 . 但对这一问题 目前 尚 导致变形性下降 。 长时间运动中 . 机体通过滤汗 以增加散热 。 大量滤汗 无定论 . 但多数专家认为主要有下述三种原 因 而不及 时补充适 宜饮料 时 . 势必造成机体 高渗性脱水 . 使 内环境渗透 1 . 1 运动引起血容量改变 压升高 : 如果只是补充纯水 , 又将造成 内环境渗透压下降。 二者均对红 运动引起高血浆容量反应 . 已为多数专家 的实验所证实 V i e t o r a 细胞 变 形 性 产 生 不 利 的 影 响 C o n v e r t i ' i 1 0 ( 1 9 8 5年1 报告指 出 . 8 名运动 员经 8 天 的训 练后 . 血 浆容量 5 ) 运动引起激素水平变化 增加 1 2 . 2 %, 红 细胞压 积 由 3 8 . 0 < O . 4 %降至 3 5 . 5 ( O . 4 %. 血红 蛋 白 由 运动应激引起肾上腺释放增多 . 肾上腺素引起脾脏收缩和释放溶 1 4 . 7 ( 0 . 2 g % 降至 1 3 . 6 ( 0 . 2 g %。 M a g n u s s o n 等人报告指出 , 运动员 的红细 血 因子 . 该物质增加红细胞 的破坏 胞压积 4 1 . 7 ( 2 . 5 %. 而对照组是 4 4 . 4 ( 2 . 6 %. 这也是运动 引起血浆容量 溶血与红细胞膜损伤程度成正 比例关系 当溶血发生时 . 红细胞 增加 的结果 。 膜破坏 , 释放 出血红蛋 白, 红 细胞压积下降 。此时 , 机体一方面动员红 专家们一致认为 . 运动引起 的高血浆容量反应 . 血红蛋 白、 红细胞 细胞生成素系统 , 加速红细胞 的生成 : 另一方面 . 血液中的结合珠蛋 白 压积相对下降是机体适应性发挥、 动员 的表现 。运动员通过运动训练 与游离血红蛋 白结合 . 生成结合球蛋 白一 血 红蛋 白复合物 。 这种复合物 增加血浆容量 . 可使其耐受在大量出汗 等体力消耗后仍可维持较好 的 很快被肝细胞吞噬 .血红蛋 白中的铁和球蛋 白重新被身体吸收利用 . 循环血量 。同时血浆容量增加可降低 血液 的粘滞度 . 从而减少外周 阻 代谢产生胆红素 , 这一过程可消除一定量 的游离血红蛋 白。 但是 , 当溶 力, 有利于血液的灌注和氧的运输。 并提出 . 有利于氧的运送 和向组织 血严重 时. 血 中游离血红蛋白浓度超过结合珠蛋 白的结合能力时多余 释放 的最佳红细胞压积为 4 5 % 的游离血红蛋 白就从肾脏排 出 . 发生血红蛋 白尿 血红蛋 白尿 的出现 般认为 , 高血浆容 量反应, 血红蛋 白, 红细胞压积浓度相对下 降 是 机体严重溶血 的标志 可刺激 . 动员红细胞生成素系统 . 加速红细胞 生成 . 以维持其血液 中血 1 _ 3 运动影响血红蛋 白合 成 红蛋 白、 红细胞等成分的平衡。一般认 为 , 血浆容积增加 , 伴随血红蛋 血红蛋 白分子是 由 1 个分子球蛋 白和 4 分子亚铁 血红素 组成 、 训 白. 红细胞 压积相对下降 . 不是真 正的贫血 因为单位 体积 内血红蛋 练期 间膳食蛋 白质和铁的供 给量以及小肠 的吸收水平 . 直接影 响血红 白、 红细胞 压积虽然有 所下 降 , 但总血 量增加 , 血红蛋 白总量仍然增 蛋白的合成能力 。 加。 集体通过增加 心输 出量来代偿血红蛋 白, 红细胞压积的相对下 降, 1 . 3 . 1 运动影响血红蛋 白合 成的蛋 白质 因素 在连续 负重训 练中 . 当 以保证组织 的供血 、 供氧 。 同时, 高血浆容量反应 , 血红蛋 白、 红细胞压 糖代谢 释放 的能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 时.蛋 白质分解代谢随之增强 。 积浓度 相对下降可刺激 、 动员红 细胞 生成素系统 , , 加 速红细胞生成 , 如果在长 时间剧烈运动 中. 肝脏尿素的生成量可增加 4 — 5 倍 提示蛋 以维持其血液 中血红蛋 白. 红细胞等成分的动态平衡 白质消耗量增加 因此有学者认 为 . 运动性贫血是 由于运动训练时蛋 1 . 2 运 动 引 起 血 液 中血 红 细 胞 破 坏 增加 白质需要量增加 , 若摄人蛋 白质不足时, 一段时间后会引起贫血。 有实 1 . 2 . 1 溶 血及溶血性贫血 正常人成熟红细胞 的平均 寿命 为 1 2 0天 . 验证实 . 在 3周时间 内. 运动员的运动量无 明显改变 . 但营养供给量减 在 正常的情况下 . 周身成熟红 细胞总数 中每 天约有 1 / 1 2 0消亡 . 同时 少. 则出现血红蛋 白量下降 . 说 明营养因素对血红蛋 白含量有直接影 有相 当数量 的成熟红细胞生成 . 体 内成熟红细胞 总数保持恒定 若某 响。 有学 者报道 , 运动员每千克体重每 日供 给蛋白质低于 1 . 5 g , 就会 出 种原因使 红细胞 寿命缩短 . 过早过多的破坏消亡 . 即称 “ 溶血 ” 此时骨 现血红蛋 白含量下降 ; 如在 2 g 以上 ( 动物性 蛋 白质 占 2 5 %以上 ) 既 可 髓 生成红 细胞 的生成和释放 . 以资代偿 如果 红细胞破坏 的速度超 过 预防因蛋白质摄人不足引起贫血 青少年 正在生长发育 阶段 , 建造 和 骨髓生成 红细胞 的代偿能力 . 则血液循环中红细胞数减少 . 出现贫 血 . 修补组 织的负担大 . 更容易发生因蛋白质摄人不足引起血红蛋 白合成 成为溶血性贫血 。 在体育运动中 , 特别是从事竞走 、 长跑等多种耐力性 下降 . 致使运 动性贫血发生 项 目的女青少年运动员 . 发生溶血性或血红蛋 白尿的机率更 高 这不 1 . 3 . 2 运动影 响血红蛋 白合成的铁 的因素 人体 内含铁约 3 — 5 g ,其中 仅 严重影响运动技能 的发挥 和成 绩的提高 .对运 动员身体也 十分 有 6 0 %一 7 0 %存在 于血 红蛋白中 . 3 %在肌红蛋 白中 .酶系统 中约 占 l %, 害。 其余约 2 6 %一 3 6 %以铁蛋 白或含铁血红素形式正常储存在肝 、 脾、 骨髓 1 . 2 _ 2 溶血发生 的原 因 红细胞膜 的正常结构是保 障红 细胞膜 可变性 等组织中。血浆中铁与储存 的铁保持在动态平衡之中。我国正常成 年 和柔韧性 的重要性 的重要条件 . 而红细胞膜结 构异常在溶血性 贫血的 人铁需 要量男 1 2 m g / d 、 女1 5 m g / d 。 发病机理 中占有重要地位 运动训 练对红细胞膜结构和变形能力影 响 运动员需铁量高于常人 . 并 随着运动 的时间 、 强度和环境 等因素 的研究可 归纳如下 : 而变化。 运动员普遍存在铁营养状况不 良. 尤其是耐力运动员 、 女运动 1 ) 红细胞膜过氧化作用加剧 员。 青少年运动员缺铁状 况更为严 重。 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 根据文献报 运动时由于红 细胞运氧速率加快 . 氧和血红蛋 白转变高铁血 红蛋 白时 道 , 长跑 、 竞走 、 足球 等运动员每天 可从 汗液中丢失铁约 1 4 m g , 女运动 产生的 自由基增 多。 自由基引起膜磷脂不饱和脂肪酸发 生氧化 , 使膜 员每次月经丢失铁量也较 常人多 长跑运 动员失铁量为正 常人的两 流动性 降低 . 膜变硬 . 红 细胞变形能力显著下降 . 造成 溶血 倍. 而铁吸收水平仅 为正 常人 的 1 / 2 . 膳食结构 的不合理也容易造成运 2 ) 红细胞 能量供应不足 动员铁吸收、 利用�

运动性贫血产生原因、监测及防治研究综述

运动性贫血产生原因、监测及防治研究综述

运动性贫血产生原因、监测及防治研究综述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大学附属中学 650000 赵引弟 邓西明【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及逻辑分析法,对运动性贫血产生的原因、监测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

根据其产生、机理及相关监测措施,对预防运动性贫血提供一些理论支撑和现实操作的应用。

为运动员日常训练量、强度和时间的安排,提供一些依据。

【关键词】运动性贫血 原因 监测 防治前言1979年日本学者Yoshiro Mara首先提出了“运动性贫血”这一术语,自此关于运动性贫血的研究进程有了更为深度和广度的进展。

要研究运动性贫血,首先要明确其与贫血的区别。

从概念来说,“贫血”是指机体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HB)和红细胞数都要低于正常范围;“运动性贫血”是指在训练期间,由于运动员机体内发生一系列的理化变化,使内环境物质平衡被破坏,而引起的HB含量下降至贫血标准。

从范围值来说:贫血;健康成年男性HB低于120~125g.l-1、女子HB含量低于105~115g.l-1;运动性贫血:男性低于120g.l-1 ;女性低于105g.l-1 。

1运动性贫血产生的原因正常红细胞寿命约为100-120天,在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常保持动态平衡。

若某种原因使红细胞破坏速度超过了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就会出现贫血。

与血红蛋白密切相关的是血球压和血液粘稠度。

血球压和血液粘稠度呈曲线上升,而在高血球压积时则情况不同,不能简单地认为血红蛋白值越高越好,生理学公认为,最适宜的血球压积为其在正常范围内的高值处,即45%左右(Richardson Stone 1968)[1],数值相当于16g%,而低于这一标准,而应定义为运动型贫血。

1.1血浆稀释引起的相对性贫血运动员有较大的血红蛋白总量,而训练可伴随血红蛋白总量的增加,血红蛋白浓度的下降可能由于血浆容积与红细胞量或血红蛋白总量不成比例的增加而造成的。

血浆容积的增加量是机体的一种适宜性反应,其结果可增加心脏的每博出量和最大排血量有助于把剧烈运动时把氧运送到周围组织中去。

试述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与防治措施

试述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与防治措施

试述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与防治措施
陈钢
【期刊名称】《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6
【摘要】贫血会导致机体生理和病理性的损伤,运动性贫血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机体机能水平,通常引起血液中红细胞破坏增加;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严重缺铁等现象,大大影响运动员们运动水平的正常发挥,通过给运动员补充多种不同元素,会有效地预防运动性贫血的发生.
【总页数】2页(P123-124)
【作者】陈钢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
【相关文献】
1.竞走运动员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探析 [J], 黄利军;
2.少年体操运动员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 [J], 秦爱华;侯天德
3.竞走运动员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探析 [J], 黄利军
4.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 [J], 柴中星
5.试述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J], 陈红哲;张潇;黄金涛;刘江南;魏军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运动性贫血

运动性贫血

三☆运动性贫血的防治和监督
(一)合理安排运动训练 (二)饮食治疗
(三)药物治疗
(四)医务监督
四☆成人排铁的主要途径有:
Ⅰ胃肠道
Ⅱ皮肤
Ⅲ尿道
Ⅳ女子月经 Ⅴ某些微量元素缺乏
一些耐力项目运动员经训练后可以引起血浆容 量增加, 血球压积值降低。这一高血容量反应被 视为机体对训练的适应性反应。通过血容量增 加, 剧烈运动时使心搏出量和最大心排血量增多, 有利于周围组织氧的运送和释放。
另外, 血容量的增加和血球压积的适当下降 可使血液粘稠度降低, 从而减少外周阻力, 有利 于周围组织的血液灌注。由于血浆容量的增加 与血红蛋白增加不成比例, 即血浆容积的增加 大于血红蛋白总量的增加, 这样出现相对的血 液稀释状态, 表现为血红蛋白浓度偏低, 测试结 果显示贫血。

者 便血人数 发生率%
Porter 1983
3(39)
8
Mc Mahon等1984
7(32)
22
Stewart等1984
20(23)
87
Me Cabe等1986
29(135)
21
Robertson等1987 20(28)
71
括号内为总人数(据浦钧宗1990)
一般认为以下5个原因:
A.激烈运动时胃肠道缺血。 B.糜烂性溃疡(出血性胃炎)。 C.长跑性胃炎。 D.空腔器官的反复的撞击。
Ⅰ胃肠道
Ⅱ皮肤
Ⅲ尿道
Ⅳ女子月经
Ⅴ某些微量元素缺乏
☆运动性贫血的防治和监督
(一)合理安排运动训练 (二)饮食治疗 (三)药物治疗 (四)医务监督
(一)合理安排运动训练
应减小运动量, 必要时可停止正常训练。一般说来, 当男 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在100-120g/L, 女运动员Hb在90- 110g/L时, 可边治疗边训练, 但训练时要减少强度, 避免 长跑等耐力性运动;而男运动员Hb低于100g/L, 女运动 员Hb低于90g/L时, 应停止大、中运动量训练, 以治疗为 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00 - 10 - 25 作者简介 :张缨 (1961 - ) ,女 ,北京市人 ,博士 ,副教授 ,研究方向运动营养生化 ;文茹 ,女 ,内蒙古呼和浩特人 ,硕士 ,研究方向运动变化 。
·332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 24 卷
1. 2 运动引起血液中红细胞破坏增加 1. 2. 1 溶血及溶血性贫血 正常人成熟红细胞的平均寿命 为 120 d ,在正常情况下 ,周身成熟红细胞总数中每天约有 1/ 120 消亡 ,同时有相当数量的成熟红细胞生成 ,体内成熟红细 胞总数保持恒定 。若某种原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 ,过早过多 的破坏消亡 ,即称“溶血”。此时骨髓加速红细胞的生成和释 放 ,以资代偿 。如果红细胞破坏的速度超过骨髓生成红细胞 的代偿能力 ,则血循环中红细胞数减少 ,出现贫血 ,成为溶血 性贫血 。在体育运动中 ,特别是从事竞走 、长跑等多种耐力性 项目的女青少年运动员 ,发生溶血或血红蛋白尿的机率更高 。 这不仅严重影响运动技能的发挥和成绩的提高 ,对身体也十 分有害 。 1. 2. 2 溶血发生原因 红细胞膜的正常结构是保障红细胞 膜可变性和柔韧性的重要条件 ,而红细胞膜结构异常在溶血 性贫血的发病机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运动训练对红细胞膜结 构和变形能力影响的研究 ,可归纳如下 。 1. 2. 2. 1 红细胞膜过氧化作用加剧 运动时 ,由于红细胞运 氧速率加快 ,氧合血红蛋白转变成高铁血红蛋白时产生的自 由基增多 。自由基引发膜磷脂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过氧化 ,使 膜流动性降低 ,膜变硬 ,红细胞变形能力显著下降 ,造成溶血 。 1. 2. 2. 2 红细胞能量供应不足 运动使血糖下降时 ,能量供 应不足以满足红细胞膜上 Na + , K + 2ATP 酶工作的需求 ,将 会引起细胞渗透压改变 ,致使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 。 1. 2. 2. 3 血液酸化 在生理 pH 下 ,红细胞具有最大的变形 性 。在大强度 、持续时间稍长的运动中 ,乳酸堆积使血液 pH 值下降时 ,会使血红蛋白与骨架蛋白亲和力增加 ,从而使细胞 变硬 ,也使溶血作用加重 。 1. 2. 2. 4 血浆渗透压改变 血浆渗透压在 200 ~500Mosm 时 ,红细胞变形性较稳定 ,渗透压过高或过低 ,可影响细胞内 正常的水分分布 ,引起细胞内粘度或形态异常 ,导致变形性下 降 。长时间运动中 ,机体通过泌汗以增加散热 。大量泌汗而 不及时补充适宜饮料时 ,势必造成机体高渗性脱水 ,使内环境 渗透压升高 ;如果只是补充纯水 ,又将造成内环境渗透压下 降 。二者均对红细胞变形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 1. 2. 2. 5 运动引起激素水平变化 运动应激引起肾上腺素 释放增多 ,肾上腺素引起脾脏收缩和释放溶血因子 ,该物质增 加红细胞的破损 。 溶血与红细胞膜损伤程度成正比例关系 。当溶血发生 时 ,红细胞膜破裂 ,释放出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下降 。此时 , 机体一方面动员红细胞生成素系统 ,加速红细胞的生成 ;另一 方面血液中的结合珠蛋白与游离血红蛋自结合 ,生成结合珠 蛋白 - 血红蛋白复合物 。这种复合物很快被肝细胞吞噬 ,血 红蛋白中的铁和珠蛋白重新被身体吸收利用 ,代谢产生胆红 素 ,这一过程可消除一定量的游离血红蛋白 。但是 ,当溶血严 重时 ,血中游离血红蛋白浓度超过结合珠蛋白的结合能力时 , 多余的游离血红蛋白就从肾脏排出 ,发生血红蛋白尿 。血红 蛋白尿的出现是机体严重溶血的标志 。 1. 3 运动影响血红蛋白合成 血红蛋白分子是由 1 分子珠 蛋白和 4 分子亚铁血红素组成 。训练期间膳食蛋白质和铁的 供给量以及小肠的吸收水平 ,直接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 。 1. 3. 1 运动影响血红蛋白合成的蛋白质因素 在连续大负 荷训练中 ,当糖代谢释放的能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时 ,蛋白质 分解代谢随之增强 。如在长时间剧烈运动中 ,肝脏尿素的生 成量可增加 4~5 倍 ,提示蛋白质消耗量增加 。因此有学者认
3810 < 014 %降至 3515 < 014 % ,血红蛋白由 1417 < 012 g %降 至 1316 < 0. 2 g %。Magnusson B. 等人报告 ,运动员组的红细胞 压积是 4117 < 215 % ,而对照组是 4414 < 216 % ,这也是运动引 起血浆容量增加的结果 。 专家们一致认为 ,运动引起的高血浆容量反应 ,血红蛋 白 、红细胞压积相对下降是机体适应性发挥 、动员的表现 。运 动员通过运动训练增加血浆容量 ,可使其耐受在大量出汗等 体力消耗后仍可维持较好的循环血量 。同时血浆容量增加可 降低血液的粘滞度 ,从而减少外周阻力 ,有利于血液的灌注和 氧的运输 。并提出 ,有利于氧的运送和向组织释放的最佳红 细胞压积为 45 %。 一般认为 ,高血浆容量反应 ,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浓度 相对下降可刺激 、动员红细胞生成素系统 ,加速红细胞生成 , 以维持其血液中血红蛋白 、红细胞等成分的动态平衡 。一般 认为 ,血浆容量增加 ,伴随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相对降低 ,不 是真正的贫血 。因为单位体积内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虽有 下降 ,但总血量增加 ,血红蛋白总量仍然是增加 。机体通过增 加心输出量来代偿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的相对下降 ,以保证 组织的供血 、供氧 。同时 ,高血浆容量反应 ,血红蛋白 、红细胞 压积浓度相对下降可刺激 、动员红细胞生成素系统 ,加速红细 胞生成 ,以维持其血液中血红蛋白 、红细胞等成分的动态平 衡。
Mechanism and Monitoring of Sports Anemia ZHANG Ying ,FENG Mei2yun ,WEN Ru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Exercise Biochemistry , BUPE , Beijing 100084 , China) Abstract : Sports anemia not only affects the exertion of skill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rformance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 especially in endurance training , but is also harmful to the health of the body. The high blood volume is the expres2 sion of the adaptation of exercise training , which can’t result in real anemia. But in exercise training the monitoring of ery2 throcyte hemolysis and iron deficiency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the prevention from sports anemia.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researches on the mechanism of sports anemia was stated briefly. The indexes which are sensitive , easy to test and re2 quire just a little volume of blood in testing were screened. The monitoring of iron metabolism and erythrocyte hemolysis etc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exercise training ,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prevention from sports anemia. Key words : sports anemia ; mechanism ; monitoring ; prevention
为 ,运动性贫血是由于运动训练时蛋白质需要量增加 ,若摄入 蛋白质不足时 ,一段时间后便会引起贫血 。有实验证实 ,在 3 周时间内 ,运动员的运动量无明显改变 ,但营养供给量减少 , 则出现血红蛋白含量下降 ,说明营养因素对血红蛋白含量有 直接影响 。有学者报道 ,运动员每千克体重每日供给蛋白质 低于 1. 5 g ,就会出现运动性贫血 ;如在 2 g 以上 (动物性蛋白 质占 25 %以上) 即可预防因蛋白质摄入不足引起的贫血 。青 少年运动员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建造和修补组织的负担较 大 ,更容易发生因蛋白质摄入不足引起血红蛋白合成下降 ,致 使运动性贫血发生 。 1. 3. 2 运动影响血红蛋白合成的铁因素 人体内含铁约 3~ 5 g ,其中 60 %~70 %存在于血红蛋白中 ,3 %在肌红蛋白中 , 酶系统中约占 1 % ,其余约 26 %~36 %以铁蛋白或含铁血黄 素形式正常成储存于肝 、脾 、骨髓等组织中 。血浆中铁与储存 的铁保持在动态平衡之中 。我国正常成人铁需要量男子 12 mg/ d ,女子 15 mg/ d。
贫血是指红细胞数 、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的状态 。 运动性贫血是由于运动引起血红蛋白浓度下降 ,从而导致机 体一系列生理变化和病理性损伤 。血红蛋白是诊断贫血的主 要指标之一 。我国一般人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男性为 120~ 160 g/ L ,女性为 110~150 g/ L 。我国普通人群安静时血红蛋 白正常范围和贫血诊断数值适用运动员 ,即男性低于 120 g/ L ,女性低于 110 g/ L ,14 岁以下男女均低于 120 g/ L ,作为贫血 的参考值 。但联合国卫生组织 (W. H. O) 判断贫血的标准是 : 6 个月~6 岁低于 110 g/ L 、6~14 岁低于 120 g/ L 、成年男女分 别低于 130 g/ L120 g/ L 。自 1959 年日本学者吉村寿人提出 “运动性贫血”这一概念后 ,运动医学界对诸如运动性贫血的 概念 、数值范围 、发病率 、发生机理 、监测等进行了广泛的研 究 。本文就目前这一领域研究发展 ,对运动性贫血产生的机 制和监测做一概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