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课中国现代诗四首雨巷
雨巷戴望舒赏析
雨巷戴望舒赏析雨巷戴望舒赏析《雨巷》是戴望舒抒情诗代表作,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雨巷戴望舒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原文:雨巷戴望舒作一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二她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踟躇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三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四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作者: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
1926年参加共青团。
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
1932年后留学法国、西班牙。
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抗日罪名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次年春被营救出狱。
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
1950年因病逝世。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人称为“雨巷诗人”。
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赏析:戴望舒的诗深蕴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清丽诗风的韵致,但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歌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
概括雨巷每节诗的大意
雨巷每节诗的大意如下:《雨巷》是中国现代诗人戴望舒的代表作之一,它以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意象,描绘了一幅阴郁而充满期待的雨中景象。
以下是对《雨巷》每节诗的大意概括:第一节:诗人在雨巷中徘徊,周围是阴暗而潮湿的墙壁和狭窄的巷子。
他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个姑娘代表着他的梦想和希望。
然而,这个姑娘只是在他的想象中出现,他无法真正遇见她。
第二节:诗人继续在雨巷中徘徊,他想象着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出现了。
她的姿态和容颜都让他感到惊艳,他渴望与她相遇。
然而,这个姑娘最终只是在他的想象中消失,他无法真正与她相遇。
第三节:诗人的情绪变得低落和沮丧,他感到自己的心在滴血。
周围的环境也变得更加阴森恐怖,仿佛一切都在压迫着他。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第四节:诗人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和人生意义。
他感到自己在这个狭窄的雨巷中无法找到出路,但他仍然在努力寻找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第五节:诗人终于看到了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个姑娘的出现让他感到无比欣喜。
他向这个姑娘倾诉着自己的心事和烦恼,希望能够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
然而,这个姑娘最终只是在他的想象中消失,他无法真正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
第六节:诗人感到自己的心已经被深深地伤害了,他无法再承受更多的痛苦和打击。
周围的环境也变得更加阴森恐怖,仿佛一切都在嘲笑着他的无能和悲哀。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第七节:诗人的情绪开始变得平静和冷静,他思考着自己的未来和人生意义。
他感到自己在这个狭窄的雨巷中无法找到出路,但他仍然在努力寻找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决定要为自己的人生寻找一个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第八节:诗人在雨巷中继续徘徊,他思考着自己的过去和现在。
他感到自己在这个狭窄的雨巷中已经走过了很长的路程,但他仍然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然而,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他决定要继续前行,寻找自己的真正归宿。
戴望舒诗歌《雨巷》赏析
戴望舒诗歌《雨巷》赏析《雨巷》是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作者通过对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描写,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诗人戴望舒诗歌歌《雨巷》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雨巷》一诗歌的音乐感很强,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它的舒缓、低沉而又优美的旋律和节奏,也很容易感受到它所抒发的情感──凄清、哀怨和惆怅。
诗歌一开篇,诗人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图景:白墙黑瓦的建筑物之间,小巷曲折而悠长;正是梅雨季节,天空阴沉沉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小巷里空荡荡的,只有诗人撑着油纸伞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诗人一人在雨巷中独行;而他彷徨不定的步态则分明透露着他内心的孤寂和苦闷之情。
小巷、细雨、撑着油纸伞的孤独诗人以及他的彷徨步态──这就是这首诗歌的开头几句所展示给我们的镜头。
在上述镜头过后,诗歌中出现了一段诗人的内心独白: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并非现实世界中的真实人物,而是诗人幻想出来的(他希望碰上的)一个虚拟人物。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呢?诗歌中接着写道: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丁香花开在仲春时节,花色或白或紫,给人柔弱、娇美而又纯洁、庄重的感觉。
丁香花娇美却易凋谢,中国古代的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引愁之物。
中国古代的诗歌歌中有不少吟咏丁香的名句,如:“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南唐李璨《浣溪纱》词);“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
由于中国古代诗人们的反复吟咏和广泛传唱,在中国人(尤其是文人)心中,丁香逐渐成为美丽、高洁、柔弱、愁怨之类性质或具有这类性质的事物的象征。
《雨巷》中出现的“姑娘”就是全面具有中国古代诗人赋予丁香的上述性质的一个女性形象──她既具有丁香的美丽姿态和颜色,又具有丁香的高洁和芬芳,还具有(古代诗人赋予)丁香的忧愁与哀怨的特点。
《雨巷》原文
《雨巷》原文《雨巷》原文《雨巷》中,诗人用象征性的意象及意象群来营建抒情空间,传达内心情感,并且融会了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晚唐五代纤弱婉约诗词的艺术营养。
不仅如此,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的和谐的音律美。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默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tui圮pi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内容鉴赏:戴望舒的诗深蕴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清丽诗风的韵致,但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歌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
这首诗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
“我”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说不出来。
“我”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
“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现是那样地快,逝去也那样地快,一刹那间擦肩而过,消失在前方,“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叹。
诗中的“姑娘”,我们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
但我们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
诗的开头一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
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原文赏析
《雨巷》原文赏析《雨巷》原文赏析《雨巷》一诗的音乐感很强,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它的舒缓、低沉而又优美的旋律和节奏,也很容易感受到它所抒发的情感──凄清、哀怨和惆怅。
诗一开篇,诗人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图景:白墙黑瓦的建筑物之间,小巷曲折而悠长;正是梅雨季节,天空阴沉沉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小巷里空荡荡的,只有诗人撑着油纸伞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诗人一人在雨巷中独行;而他彷徨不定的步态则分明透露着他内心的孤寂和苦闷之情。
小巷、细雨、撑着油纸伞的孤独诗人以及他的彷徨步态──这就是这首诗的开头几句所展示给我们的镜头。
在上述镜头过后,诗中出现了一段诗人的内心独白: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并非现实世界中的真实人物,而是诗人幻想出来的(他希望碰上的)一个虚拟人物。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呢?诗中接着写道: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丁香花开在仲春时节,花色或白或紫,给人柔弱、娇美而又纯洁、庄重的感觉。
丁香花娇美却易凋谢,中国古代的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引愁之物。
中国古代的诗歌中有不少吟咏丁香的名句,如:“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南唐李《浣溪纱》词);“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
由于中国古代诗人们的反复吟咏和广泛传唱,在中国人(尤其是文人)心中,丁香逐渐成为美丽、高洁、柔弱、愁怨之类性质或具有这类性质的事物的象征。
《雨巷》中出现的“姑娘”就是全面具有中国古代诗人赋予丁香的'上述性质的一个女性形象──她既具有丁香的美丽姿态和颜色,又具有丁香的高洁和芬芳,还具有(古代诗人赋予)丁香的忧愁与哀怨的特点。
这样一个宛如丁香魂魄所花的“姑娘”,一经诗人的想象而创造出来之后,也就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
在诗中,她也象一个现实人物一样活动起来: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
雨巷(完整版)
写作背景
•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 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 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 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 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 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 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 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 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地点: 小巷 情景: 细雨 道具: 油纸伞
人物: 丁香姑娘
丁香先生
复古 怀旧 神秘
美丽 忧郁 哀怨 凄婉
故事: 我在雨巷想逢着一个丁香姑娘
我喜欢你彷徨中的美丽, 我铭记你遗憾时的忧伤
主题: 尽情地抒发着自己的伤感忧愁和迷惘
主 题 探 讨
提示:你认为《雨巷》是一首什么诗?
你认为《雨巷》是一首什么诗?
冷漠,凄清,又惆怅。
丁香先生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诗 人 继 续 追 寻 着 丁 香 一 样 的 姑 娘
虽 然 理 想 渺 茫 难 以 实 现 , 但 诗 人
仍 然 怀 着 对 理 想 的 追 求 和 憧 憬
时间: 暮春
凄婉 伤感 悠长 幽深 寂静 颓圮 空蒙 迷离
"雨巷"象征了大革命失败后,革命事业陷入低 谷 "丁香般的姑娘"象征了诗人在大革命失败后苦 苦追求的革命前景和希望。 "我"是一个心事重重的知识分子形象。
整首诗可理解为诗人在革命遭受挫折后, 找不到出路,但不甘沉沦的精神痛苦与 迷茫。
全文小结
。
当画面定格的时候,
多么娇嫩的花, 却躲不过风吹雨打, 飘啊摇啊的一生, 多少美丽编织的梦啊
《雨巷》赏析
《雨巷》赏析诗歌原文:一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二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三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chì chù)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四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五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pǐ)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六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七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赏析正文: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
原名戴梦鸥。
因《雨巷》而声名鹊起,被称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评价他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
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
戴望舒在杭州宗文中学求学时即喜爱文学,与杜衡、施蛰存一起切磋诗歌艺术、办文艺刊物等。
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
笔名江思,艾昂甫,姜皓月。
《雨巷》大约写于1927年夏天。
最初发表在1928年8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十九卷第八号上。
戴望舒的挚友杜衡在1933年写道:说起《雨巷》,我们是不能把叶圣陶先生的奖掖忽略的。
《雨巷》写成后差不多有1年,在叶圣陶先生代理编辑的《小说月报》的时候,望舒才忽然把它投寄出去。
圣陶先生一看到这首诗就有信来,称许他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圣陶先生的有力的推荐,使戴望舒得到了“雨巷诗人”的雅号,一直到现在。
(《望舒草· 序》) 《雨巷》创设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雨巷戴望舒评析与赏析
雨巷戴望舒评析与赏析雨巷戴望舒评析与赏析《雨巷》朦胧而不晦涩,“我”是一个梦的追寻者。
忧郁的情调是基于对有限生命的自我意识、对感性存在有限性的超脱。
丁香姑娘是诗人理想中的自我──超越现实的自我;是对未来的期冀;是对同路人的呼唤。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雨巷戴望舒评析与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雨巷》评析与赏析这首《雨巷》创作于1927年,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人称为“雨巷诗人”。
戴望舒(1905-1950)生于浙江杭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
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
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蜂一起创办《文学工场》。
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1932年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大学。
1935年春回国。
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1941年底被日军逮捕入狱。
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
1949年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雨巷》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正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一样,文章并不完全是写景,1927年是中国最混乱的时期,每个人都不能逃避政治上的选择,经历过“五四”运动又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尤其苦恼,像朱自清、戴望舒等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不敢和当时的政府抗争,只能将自己的苦恼寄托于作品中;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
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行走的彷徨者。
“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
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
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
这种心态,正是1927年中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心态。
《雨巷》课文解读
《雨巷》课文解读《雨巷》课文解读雨巷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是诗的开头一节,也是全诗的主旋律。
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
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独行,“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着愁怨的姑娘”。
诗开头点明了诗的主旨是抒写诗人追寻的“希望”。
被蒙蒙细雨笼罩的“雨巷”“悠长、悠长”,没有尽头,暗示希望的迷蒙渺茫。
“独自”、“寂寥”暗示了诗人知音难觅,孤独彷徨。
希望是什么?希望是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那么,这“姑娘”是谁?诗人心目中的“姑娘”结着什么样的愁怨?这是写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吗?这是写诗人对爱情的渴盼吗?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
那么,就让我们循着诗人在雨巷行进的足迹,躲在一旁,悄悄地窥视吧。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你看,接下来的第2节,诗人写道,他希望逢着的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果然梦幻般地飘然迎面而来了。
她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这一节里,诗人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
丁香,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我国古诗里有好些吟咏丁香的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体柔弱,乱结枝欲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
丁香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
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
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
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容貌像丁香一样姣好美丽,品格像丁香一样高雅圣洁,心绪也像丁香一样忧愁惆怅。
她愁什么?莫非是忧愁那负心的夫君,莫非是想望如意的郎君,也许是,也许都不是,她的愁就象她的容貌,就像她的心灵,高雅而圣洁,美丽而动人。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1)着,冷漠,凄清,又惆怅(2)。
戴望舒《雨巷》的原文及赏析
戴望舒《雨巷》的原文及赏析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戴望舒《雨巷》的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阅读!《雨巷》原文: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注释:1、丁香:丁香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我国古诗里有好些吟咏丁香的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体柔弱,乱结枝欲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
丁香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
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
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
2、彳亍(chì chù):小步慢走的样子。
3、太息:出声叹息。
4、颓圮(tuí pǐ):倒塌。
《雨巷》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
当时全国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现代诗《雨巷》鉴赏
现代诗《雨巷》鉴赏现代诗《雨巷》鉴赏引言:《雨巷》作者通过对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以下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雨巷》鉴赏,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
《雨巷》鉴赏一《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之作。
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收到这首诗以后说这道诗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而戴望舒也因此得到了“雨巷诗人”的称号。
这首诗彷徨在江南的悠长的雨巷,等待着一位较好的姑娘,也许是这位姑娘的家就在雨巷的尽头,也许是她回家时必然要穿过这条小巷,冬去春来,日复一日,“我”又穿行在小巷之中了,除了春雨打在油纸伞上的声音之外,雨巷是显得那样的寂寥、凄清,更触人愁的是“我”希望逢着的这样姑娘又偏偏结着愁怨,她家的篱墙颓圮了,莫非她也受到了命运的打击?惆怅、妩媚动人,显得高洁而孤傲,诗人拿丁香来比喻姑娘显然寓有深意。
我国古诗里有好些吟咏丁香的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
丁香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
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
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不过丁香姣好,却又容易凋谢。
丁香一样的姑娘,即做着脆弱的梦的姑娘,她的愁怨恐怕也少不了吧?在“我”的长久的期待中,姑娘终于来了:“她默默地走近”,“像我一样”——看来两颗心灵已经接近于互相理解了,然而又终于从身边飘然而过,令“我”失望,“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两人的距离又重新拉开。
这两位彷徨者都得了同一种抑郁病,因而同病相怜;然而又正因为病症相同,不可能互相拯救,只得分手。
他们就是这样既彷徨,又在彷徨中追求着,追求着……从诗的更深的象征性意蕴看,这首诗中的姑娘形象其实就是诗人的理想。
他的仿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姑娘——理想。
姑娘出现了,但是她的步履,她的颜色,连同她的太息与惆怅,莫不带有可望而不可即——执著追求但又无法把握的象征意味。
戴望舒《雨巷》原文及鉴赏
戴望舒《雨巷》原文及鉴赏雨巷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①着,冷漠,凄清,又惆怅②。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③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④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④。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注释:①彳亍(chìchù):小步慢走的样子。
②惆怅(chóuchànɡ):伤感,失意。
③太息:出声叹息。
④颓圮(tuípǐ):倒塌。
写作背景:《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杀之后。
诗人时年22岁。
曾因投身革命而被捕的诗人,面对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
他隐居在江苏松江朋友家,孤独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夜坐听风,昼眠听雨”,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可生活贫乏,整天“窗头明月枕边书”,诗人只能在“旧时的脚印”、“青春的彩衣”和星光下的盘桓中寻求慰藉。
个性的轻柔、忧郁和时代的重压,使《雨巷》成为现实黑暗和理想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鉴赏:《雨巷》1927年夏天,写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将它投寄到《小说月报》。
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
这一年,作者才22岁。
一首好的抒情诗,应该是艺术美的结晶。
它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唤起人们审美的感情。
然而多年来,《雨巷》和戴望舒的其他一些诗作,却被视为象征派和现代派的无病呻吟而排斥在文学史的视野外;直到最近,人们才像观赏出土文物一样,把这些作品从遗忘的尘土中挖掘出来,又重新看到了它们身上的艺术光辉。
《雨巷》原文及赏析
《雨巷》原文及赏析《雨巷》原文及赏析《雨巷》是中国诗人戴望舒192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雨巷》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雨巷作者: 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寒漠、凄清,又惆怅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赏析《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人称为“雨巷诗人”。
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
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ㄔ亍着的彷徨者。
“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
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
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
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
在艺术上,本诗也鲜明地体现了戴望舒早期诗歌的创作特色。
它既采用了象征派重暗示、重象征的手法,又有格律派对于音乐美的追求。
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全诗还回荡着一种流畅的节奏和旋律。
旋律感主要来自诗韵,除每节大体在第3、6行押韵外,每节的诗行中选用了许多与韵脚呼应的音组。
诗中重叠反复手法的运用也强化了音乐效果。
(2024年)戴望舒《雨巷》ppt课件
布局特点
《雨巷》共七节,每节六行,采用复 沓回环的手法,形成循环往复的旋律 。
诗人巧妙地运用重复和排比的手法, 使诗歌具有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 节奏。
押韵与节奏
全诗押ang韵,每节三、六行押韵, 保证了音韵的和谐一致,使诗从头至 尾保持了一种鲜明的音乐效意义。
语言优美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凝练,善于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营 造出一种朦胧而优美的艺术境界
。
情感真挚
戴望舒的诗歌情感真挚、深沉, 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 绘,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
2024/3/26
6
02
诗歌内容解析
Chapter
2024/3/26
7
诗歌结构与布局分析
整体结构
创作背景
《雨巷》是戴望舒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27年 。当时,中国正处于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时期 ,诗人深感苦闷和彷徨。
时代背景
作品通过描绘雨巷这一独特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现 实世界的失望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展现了当时知 识分子内心的苦闷和迷茫。
2024/3/26
5
诗歌风格与特点概述
意象独特
戴望舒的诗歌以意象独特著称, 《雨巷》中的“雨巷”、“丁香 般的姑娘”等意象,既具有鲜明 的视觉形象,又蕴含着丰富的象
画面
诗歌中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如“撑着油纸伞的姑娘”、“独自彷 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等。这些画面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独 特的视觉效果。
意境
通过色彩和画面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幽深的意境。这 种意境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互交融,使得诗歌具有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13
建筑美:结构、层次和立体感
Chapter
精选戴望舒《雨巷》原文
戴望舒《雨巷》原文精选戴望舒《雨巷》原文《雨巷》是戴望舒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同学们在语文课文学习中的重点,小编整理了戴望舒《雨巷》原文,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雨巷作者: 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寒漠、凄清,又惆怅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雨巷》欣赏戴望舒(1906—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余杭县人。
早年曾参加新月社,后成为《现代》杂志的主要成员之一。
代表作有《望舒草》、《我的记忆》、《灾难的岁月》。
本诗发表于1928年的《小说月报》,他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呼,是中国19世纪30年代“现代诗派”的代表诗人。
《雨巷》发表于1928年。
这是一首象征诗作。
由于运用了象征意象,所以其中所蕴涵的意义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但是欣赏者可以通过对写作背景的了解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而对其中的涵义做出个性的理解。
首先从诗作的表层语义上来看,这是一首爱情诗。
它描写了一个一见钟情且失之交臂的`爱情故事。
有人将这样的爱情进一步坐实,再结合诗人1928年前后的爱情经历而把它看作是诗人与女友曹某的一段爱情的写照和记录。
其次,这首诗也可以看作是一首与信仰的失落与追求有关的诗作。
中国传统诗学有以香草美人喻政治境遇的传统,如屈原的《离骚》。
作品中的“我”寻找的姑娘可以被看作是某种信仰,它本来存在,但是后来失落,但是“我”仍然执著地寻找。
有人同样进行了进一步的坐实,结合1927年后中国社会形势以及作家自己的精神,认为这样的诗作就是写诗人大革命失败后的心态的。
《雨巷》诗歌全文及赏析
《雨巷》诗歌全文:
雨巷
戴望舒(十中校友)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赏析:
《雨巷》是一首象征《雨巷》。
由于运用了象征意象,所以其中所蕴涵的意义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但是欣赏者可以通过对写作背景的了解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而对其中的涵义作出个性的理解。
戴望舒《雨巷》名作赏析
戴望舒《雨巷》名作赏析《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戴望舒《雨巷》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戴望舒《雨巷》名作赏析篇1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支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静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名作赏析《雨巷》写于1927年的夏天,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
其时革命失败的阴云笼罩着中国大地,诗人只能在惶惶之中看着理想和现实的极端背离;另一方面,诗人居住在好友施蛰存的家中,他深爱着施的妹妹,却得不到对方任何的回应。
压抑的外部环境和沉郁的内部心境的交互影响,使诗人唱出了中国现代诗歌的绝唱。
巷子大多在江南,长长的、曲折的,有说不尽的风情,不尽的缠绵。
江南的雨更美,柔柔的、迷蒙的,或带着淡漠的愁绪,或含有浓浓的温情。
诗人在这样的雨巷中走着,独自“撑着油纸伞”,品味这雨、巷子和寂静带来的愁绪、感伤。
诗人彷徨着:……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姑娘来了,带着丁香般的颜色、丁香般的芬芳和丁香般的忧愁。
姑娘和诗人共同走在这寂寥的雨巷,都撑着油纸伞,在彷徨,都带着说不出的愁怨,说不出的冷漠、凄清和惆怅。
姑娘近了,投来一声莫名的太息,又渐行渐远了。
这一切都如同梦一样,凄清迷茫。
姑娘离去了,离开这可能产生爱情、产生温暖的雨巷。
雨仍在下,巷子仍是悠长寂寥的雨巷。
现代诗雨巷原文
现代诗雨巷原文
雨巷,是一条狭窄而潮湿的小巷,
细雨如丝,缠绕在青石板上;
灯光昏黄,微弱地照亮着几处斑驳的墙壁。
行人匆匆而过,提着沉重的步伐,
小巷深处,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
远远地,我看见了一个身影,
身穿破旧的衣裳,瘦弱而颓废;
眼神迷离,似乎迷失了方向,
步履蹒跚,仿佛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这个人,是谁?
他曾经是一个有梦想的少年吗?
还是他已经被现实压得喘不过气?
我捧起一片落叶,轻轻地吹散它的脆弱,仿佛触碰到了他心灵的某个角落。
我想,他也曾经拥有过美丽的梦想,
但是,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和困苦。
他是雨巷的居民,也是生活的囚徒,
看着他独自一人徘徊在这条小巷,
我感到一丝心酸,同时又有一些无奈。
雨还在下,小巷还在寂静地守候,
我看着那个孤独的身影渐行渐远,
心中有一丝愿望,希望那个人能找回自己,重新拥抱生活的希望,走出这片雨巷。
雨巷,是生命的缩影,是现代人的写照,我们都曾经在雨巷中迷失自己的方向,
但愿,我们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阳光,
走出雨巷,迎接更美好的人生。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雨巷》原文和讲解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雨巷》原文和讲解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现代著名诗人和文学翻译家。
因其著名诗作《雨卷》而有“雨巷诗人”之称,是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早期诗作凄婉朦胧,后期诗作则趋于写实、明朗,主要作品有《我底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诗集。
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pǐ)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讲解《雨巷》一诗约写于1927年夏,发表于1928年8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19卷第8号上。
关于《雨巷》对当时诗坛及戴望舒本人的影响,戴望舒的挚友杜衡的下面一段话可供参考:“说起《雨巷》,我们很不容易把叶圣陶先生底奖掖忘记的。
《雨巷》写成后差不多有年,在圣陶先生代理编辑《小说月报》的时候,望舒才忽然想把它投寄出去。
圣陶先生一看到这首诗就有信来,称许他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圣陶先生底有力的推荐,使望舒得到了‘雨巷’诗人的称号,一直到现在。
”(《望舒草·序》)让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内容。
《雨巷》一诗的音乐感很强,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它的舒缓、低沉而又优美的旋律和节奏,也很容易感受到它所抒发的情感——凄清、哀怨和惆怅。
诗一开篇,诗人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图景:白墙黑瓦的建筑物之间,小巷曲折而悠长;正是梅雨季节,天空阴沉沉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高一语文雨巷原文及赏析
高一语文雨巷原文及赏析《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的1927年夏天。
《雨巷》中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雨巷原文及赏析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语文雨巷原文雨巷——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 chì chù )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pǐ)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作品鉴赏《雨巷》1927年夏天,写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将它投寄到《小说月报》。
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
这一年,作者才22岁。
一首好的抒情诗,应该是艺术美的结晶。
它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唤起人们审美的感情。
然而多年来,《雨巷》和戴望舒的其他一些诗作,却被视为象征派和现代派的无病呻吟而排斥在文学史的视野外;多年以后,人们才像观赏出土文物一样,把这些作品从遗忘的尘土中挖掘出来,又重新看到了它们身上的艺术光辉。
这首诗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
“我”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说不出来。
“我”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
“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现是那样地快,逝去也那样地快,一刹那间擦肩而过,消失在前方,“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课中国现代诗四首·雨巷
戴望舒
一、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原名戴梦鸥。
曾就读于上海大学、震旦大学。
1932年赴法留学,1935年回国。
20年代末至30年代与一批年轻的诗人一起,在《现代》上不时发表诗作,渐渐形成著名的现代诗派。
戴望舒因此被称为现代诗派“诗坛的首领”。
1936年与卞之琳、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此刊的问世,进一步扩大了现代诗派的影响。
1938年在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等。
1941年日本侵略者占领香港后,戴望舒被捕入狱,遭受严刑拷打,表现了不屈的民族气节。
1948年回到上海。
1949年赴京出席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
会后,被安排在国际新闻局工作。
1950年2月,因患严重肺气肿病,医治无效,不幸与世长辞,年仅45岁。
戴望舒一生所创作的诗迄今为止所知的仅为92首。
但却无一不是心血生命所酿造,为中国新诗的珍品,曾经影响了几代诗人。
“他使中国象征主义诗歌臻于完美,他的创作是新诗史上的里程碑之一”(蓝棣之语,《中外文学名著精品赏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卷》第800页)。
出版的主要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发表于1928年8月号《小说月报》上。
’据戴的好友杜衡在《望舒草》序言中说:当时在《小
说月报》任编辑的叶圣陶,看到这首诗后,来信称许戴望舒:“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正是叶圣陶的推荐使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
《雨巷》收入《我的记忆》集中。
据戴望舒的好友施蛰存后来的回忆,当时,在爱好诗歌的青年读者群中,开始感觉到中国新诗出现了一种新的景观。
二、生词:
颓圮:
寂寥彳(chì)亍(chù) 惆(chóu)怅(chàng) 颓(tuí)圮(pǐ)
词解:
彳亍:慢慢走,走走停停。
惆怅:伤感;失意。
太息:叹气。
三、基本解读。
《雨巷》写诗人“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里,诗人希望能遇上一个丁香般结着忧愁的姑娘,这姑娘也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地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诗人的想像似乎变成了一种现实,丁香姑娘真的走近了,飘过了,投出‘‘太息般”、“凄婉迷茫’’的眼光,最终又消失在雨巷的尽头处。
诗中塑造了两位彷徨者的形象,他们在彷徨中探寻着,相互走近又相互远离。
这是诗人与理想的邂逅,又是
诗人与理想的失之交臂。
在现实中,戴望舒也正处于热恋之中。
《雨巷》收入诗集《我的记忆》中,1929年4月由上海水沫书店初版发行。
在初版本的扉页上印有法文“给绛年”字样。
绛年,即施绛年,作家施蛰存的妹妹,戴望舒当时的恋人。
诗集中许多情诗,都是为她所写。
雨巷里的丁香姑娘,也许正是以他的这位恋人为原形的。
戴望舒受法国象征派诗歌和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很深,善于用象征手法抒情,强调表现抒情主体的感觉,追求诗的意象的朦胧和含蓄。
这些特点使《雨巷》显得凄婉迷茫,充满象征意味。
同时,戴望舒还十分注意诗的音乐感,节奏优美,讲究押韵,可供诵读。
这才赢得了叶圣陶的美誉。
四、问题探究。
《雨巷》被称为富有象征意味的抒情诗。
在这首诗中,丁香姑娘是真的出现了,抑或仅仅是诗人心中一个幻影?一种幻觉?诗人对这个形象所作的既实也虚的处理,有什么用意? “她”是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抑或是戴望舒心中理想的象征物?可启发学生对《雨巷》中“丁香姑娘’’这一形象进行多方解读,理解“丁香姑娘”形象的形与意的双重内容,领会诗人如何通过这一形象,表达自己茫然、惆怅的情绪,寄托自己追求美好理想的情怀的。
五、第二题参考答案。
意在让学生理解“丁香姑娘”的形象在诗中所承担的双重功
能。
“丁香姑娘”既是诗中的一个形象,又是诗人情绪的一种象征。
作为一个优美的女性形象,她有着丁香花的颜色和芬芳,也有着丁香般的忧郁和迷茫。
她若虚若实,似是现实中人,又似是诗人梦中的幻影。
正是这种模糊性,使“丁香姑娘”形象格外朦胧优美,带有浓厚的象征色彩。
六、《雨巷》相关资料。
关于《雨巷》
1928年8月份出版的第19卷8号的《小说月报》上,发表了戴望舒自松江寄来的新作《诗六首》。
其中就有使他名噪一时的《雨巷》。
戴望舒这首诗在爱情失落的哀伤中,同时也把自己理想追求与幻灭的感情世界倾注于象征的形象中。
从后一种角度来阅读,这是一首典型的象征诗。
我们不妨把这首诗看做是一份当时青年知识者的一种心态形象化记录的资料。
诗中描写的那种阴霾的雨巷,抒情主人公感到的悠长而寂寥的氛围,便可视作作者所强烈感受的时代气候的一种象征。
诗人自己是孤独而软弱的沉思者和寻梦者。
一柄油纸伞遮盖不住漫天的风雨,也无法排遣自己彷徨痛苦的心境。
诗人在彷徨中,渴望一位美丽姑娘的出现。
这个幻想中的姑娘有丁香一样的颜色和芬芳,也有丁香一样的忧愁。
美好而苦涩的理想深隐在这个象征的意象中,诗人在苦闷的彷徨中,有美丽的希翼,而这希翼的失落,留给诗人的依旧是更沉重的苦闷与彷徨。
得而
复失的美好理想带给诗人的是一颗痛苦惆怅的心。
这首诗表层上的意思是写爱情,更深层的意义却是个人乃至一代青年人内心复杂情绪的象征。
它的内涵远远超出了个人哀怨感喟的界限,而具有更幽深的思想指向。
《雨巷》以诗的形式,为20年代末的文学界送来了一部分进步而又失望的青年时代情绪的美的结晶。
诗人创造了一个充满美丽忧伤而又有着执著追求的小小的艺术世界。
当时一部分青年理想得而复失的苦闷惆怅的心态,得到了深层具象的表现。
作者因此而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
(摘自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