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总结 考试
心理学实验考试题答案
![心理学实验考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bab8b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07.png)
心理学实验考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实验中,被试的随机分配是为了确保:A. 实验的可重复性B. 被试的代表性C. 实验的内部效度D. 实验的外部效度答案:C2. 在心理学实验中,安慰剂效应指的是:A. 药物的副作用B. 药物的治疗效果C. 由于期望而产生的效应D. 由于药物剂量不同而产生的效应答案:C3. 心理学实验中,控制变量的目的是为了:A. 增加实验的复杂性B. 减少实验的可重复性C. 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D. 降低实验的外部效度答案:C4. 双盲实验中,实验者和被试都不知道:A. 实验的目的B. 实验的条件C. 实验的结果D. 被分配到哪个实验组答案:D5. 心理学实验中,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的主要目的是:A. 验证实验假设B. 计算实验误差C. 确定实验结果的显著性D. 预测实验结果答案:C6. 在心理学实验中,如果发现实验结果与预期相反,应该:A. 修改实验结果以符合预期B. 忽略这些结果C. 重新设计实验并重复实验D. 仅报告符合预期的结果答案:C7. 心理学实验中,实验的外部效度指的是:A. 实验结果的普遍性B. 实验结果的特异性C.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D. 实验结果的稳定性答案:A8. 心理学实验中,实验的内部效度指的是:A. 实验结果的普遍性B. 实验结果的特异性C.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D. 实验结果的稳定性答案:C9. 在心理学实验中,使用控制组的目的是为了:B. 减少实验的可重复性C. 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D. 降低实验的外部效度答案:C10. 心理学实验中,实验者效应指的是:A. 实验者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 实验者对实验过程的影响C. 实验者对被试的影响D. 实验者对实验材料的影响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心理学实验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实验的内部效度?A. 被试的选择偏差B. 实验者的期望效应C. 被试的期望效应D. 实验条件的变化答案:ABCD2. 在心理学实验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实验的外部效度?A. 使用随机抽样B. 增加实验的样本量C. 在不同环境中重复实验D. 使用单一被试答案:ABC3. 心理学实验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实验的可重复性?A. 实验操作的标准化B. 实验材料的一致性D. 实验结果的随机性答案:ABC4. 在心理学实验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实验误差?A. 使用双盲实验设计B. 增加实验的样本量C. 使用安慰剂控制D. 忽略异常数据答案:ABC5. 心理学实验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显著性?A. 实验设计的合理性B.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C. 数据分析的方法D. 实验结果的随机性答案:ABC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实验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实验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c1a72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7.png)
实验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威廉·冯特B.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C. 约翰·华生D. 让·皮亚杰答案:A2. 以下哪种研究方法不属于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室实验D. 现场实验答案:B3. 心理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A. 心理过程的时间特性B. 心理过程的空间特性C. 心理过程的强度特性D. 心理过程的适应性答案:C4. 在感觉阈限的测量中,哪种方法被认为是最准确的?A. 恒定刺激法B. 极限法C. 调整法D. 信号检测法答案:A5. 以下哪个变量是自变量?A. 被试的年龄B. 被试的性别C. 实验材料的类型D. 被试的反应时间答案:C6. 在实验设计中,控制变量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实验的趣味性B. 减少实验的复杂性C. 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D. 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答案:D7. 以下哪种统计方法适用于比较两个独立样本的平均数差异?A. 相关分析B. 方差分析C. t检验D. 回归分析答案:C8. 以下哪种实验设计可以控制顺序效应?A. 完全随机设计B. 配对设计C. 拉丁方设计D. 重复测量设计答案:C9. 在心理学实验中,如何减少被试的期望效应?A. 增加实验的难度B. 改变实验的指导语C. 使用双盲实验设计D. 增加实验的趣味性答案:C10. 以下哪种实验设计可以有效地控制个体差异的影响?A. 组间设计B. 组内设计C. 混合设计D. 随机区组设计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A. 感知B. 记忆C. 语言D. 社会行为答案:ABCD2. 在实验心理学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内部效度?A. 被试的选择偏差B. 实验者的期望效应C. 测量工具的不稳定性D. 被试的疲劳效应答案:ABCD3. 以下哪些变量是实验心理学研究中的因变量?A. 被试的反应时间B. 被试的心率C. 被试的血压D. 被试的眼动轨迹答案:ABCD4. 在实验设计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提高实验的外部效度?A. 增加样本量B. 使用随机分配C. 采用自然实验D. 增加实验的重复次数答案:ABC5. 以下哪些统计方法适用于比较三个或以上独立样本的平均数差异?A. 单因素方差分析B. 多因素方差分析C. 协方差分析D. 非参数检验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实验心理学与心理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区别。
实验心理学课后试题及答案
![实验心理学课后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601b8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06.png)
实验心理学课后试题及答案实验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通过实验方法来探索和验证心理过程和行为。
以下是实验心理学课后的一些试题及答案,供同学们复习和测试自己的理解。
一、选择题1. 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案例研究法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A. 可重复性B. 客观性C. 主观性D. 系统性答案:C3. 实验心理学中,控制变量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实验的复杂性B. 减少实验误差C. 使实验结果更难以解释D. 使实验结果更具有普遍性答案:B二、填空题4. 实验心理学中的“双盲”设计指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都不知道实验条件。
答案:实验者;被试5. 心理实验中,为了减少被试的期望效应,研究者通常会采用_________。
答案:随机分配三、简答题6. 简述实验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
答案:实验心理学侧重于通过控制变量和实验设计来研究心理现象,而相关学科如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可能更侧重于理论的构建和描述性研究。
实验心理学强调可重复性和客观性,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
7. 描述实验设计中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答案:内部效度指的是实验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实验变量与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实验设计能够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外部效度则是指实验结果的普遍性,即实验结果能否推广到其他人群或情境中。
四、论述题8. 论述实验心理学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答案:实验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基石。
它通过严格的实验设计和控制变量,能够提供可靠的数据来验证或推翻心理学理论。
实验心理学推动了心理学的科学发展,帮助心理学家更深入地理解人类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模式。
此外,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为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实验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心理学实验考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实验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32f41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07.png)
心理学实验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猜测法答案:D2. 心理学的创始人是以下哪位学者?A. 威廉·詹姆斯B. 弗洛伊德C. 约翰·杜威D. 卡尔·罗杰斯答案:A3. 以下哪个理论不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性条件作用C. 认知发展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C4.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知觉B. 记忆C. 情绪D. 语言答案:C5. 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班杜拉B. 罗杰斯C. 弗洛伊德D. 斯金纳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心理测量的范畴?A. 智力测验B. 人格测验C. 情绪测验D. 身高测量答案:D7. 以下哪个理论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理论?A. 自我理论B. 本我理论C. 超我理论D. 潜意识理论答案:D8. 以下哪个选项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A. 强调潜意识的重要性B. 强调自我实现的重要性C. 强调行为的可预测性D. 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答案:B9.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认知发展B. 社会性发展C. 情感发展D. 疾病发展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过程C. 社会文化影响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神经科学D. 教育心理学答案:ABD2.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设计?A. 单盲实验B. 双盲实验C. 交叉设计D. 随机对照试验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问卷调查B. 访谈C. 观察D. 实验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相关分析D. 回归分析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中可能遇到的伦理问题?A. 隐私权B. 知情同意C. 研究结果的准确性D. 研究的公正性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实验心理学期末复习整理(考试题红笔标出)
![实验心理学期末复习整理(考试题红笔标出)](https://img.taocdn.com/s3/m/4c866df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b.png)
实验⼼理学期末复习整理(考试题红笔标出)第⼀章引论1、1879年,冯特在莱⽐锡⼤学建⽴了第⼀个正式的⼼理实验室,标志着实验⼼理学的建⽴。
2、实验⼼理学的重要性:是各门⼼理学的基础3、观察法与实验法:观察法只能对已有的事物进⾏观察,实验法是研究者主动控制条件下对事物的观察实验法的特点:①可控性②可重复性(结果可检验)③可以进⾏因果的推理(实验法最重要的特点)4、实验范式:以范式是指按照某⼀⽐较公认的路线或观点所采取的研究⽅向或研究步骤【例】①斯楚普实验②加⼯⽔平效应③补笔④记忆研究中对偶联合范式(已经停⽤)5、⼼理学规律的性质定量研究:将数据定量表⽰,并将结果从样本推⼴到所研究的总体定性研究:依据⼀定的理论与经验,直接抓住事物特征的主要⽅⾯,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6、实验⼼理学研究的⼀般伦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审慎的⼯作作风7、研究⼈类被试的伦理原则:①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②保障被试退出的⾃由③保护被试免遭伤害④保密原则8、实验⼼理学研究的⼀般程序(每个标题后⾯要再写⼀句话解释)(1)确定课题、形成假设(怎么来确定课题,课题的来源:有些实际需要、⽂献综述、理论综述)(2)选择被试:选择有代表性的被试,采⽤随机化原则,再写⼏条随机化的⽅法(3)实验实施:确定实验控制,⾃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都要进⾏控制,对随机变量尤其是额外变量进⾏控制(4)数据处理:不同的实验设计对应不同的实验处理⽅式,把对应的实验处理⽅式写⼀下(5)报告撰写:⾃由发挥第⼆章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主试和被试(对结果产⽣影响的情况:①主试对被试的影响②主试的态度③被试的态度)(⼀)主试对被试的影响1、主试通过指导语对被试产⽣影响2、实验者效应(1)定义:主试者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式有意⽆意地影响被试者,使他们的反应符合实验者的期望(2)包括:①罗森塔尔效应②实验者的性别、种族、肤⾊等(3)实验者效应的消除:①双盲:实验者与被试都不知道实验处理类型和实验预期结果②实验的⾃动化:被试通过计算机或者其他设备做实验(⼆)被试的动机和态度对实验的影响1、要求特征(需要特征):(1)定义:被试会⾃发地对实验者的实验⽬的产⽣⼀个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种⾃以为能满⾜这⼀假想的实验⽬的的⽅式进⾏反应(2)包括:①霍桑效应:因为被试知道⾃⼰处于实验中,是被观察者,所以他们会尽⼒去做,提⾼效率②安慰剂效应:指病⼈虽然获得⽆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3)要求特征的消除①单盲:被试不知道⾃⼰正在参与实验或不知道⾃⼰所处的实验处理组②掩饰情节:不告诉被试真正实验的假设(掩饰情节并不常⽤)⼆、变量(⼀)⾃变量1、⾃变量的分类:①刺激特点⾃变量②环境特点⾃变量③被试特点⾃变量④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由于不同的指导语/实验任务造成的差别)被试特点有⼀些可以操纵,有些则不能操纵2、操作定义(1)定义:⽤可以感知到的事件、现象或指标来对研究变量进⾏数量化或定性的界定和说明【例】挫折感抽象定义:当达到⽬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所产⽣的情绪感觉或反应。
实验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实验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35ac1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3.png)
实验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实验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位心理学家的工作?A. 威廉·詹姆斯B. 约翰·华生C. 弗朗西斯·高尔顿D. 卡尔·荣格2. 下列哪项不是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A. 可重复性B. 客观性C. 主观性D. 系统性3. 实验设计中,控制变量的目的是为了什么?A. 增加实验的难度B. 减少实验误差C. 增加实验的趣味性D. 减少实验的可重复性4. 下列哪项是实验心理学中常用的统计方法?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定性分析D. 定量分析5. 双盲实验设计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减少参与者的疲劳B. 减少实验者的偏见C. 增加实验的难度D. 增加实验的趣味性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实验心理学与观察心理学的区别。
7. 解释什么是实验变量,并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8. 描述实验心理学中的实验误差及其控制方法。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实验心理学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10. 以一个实验心理学研究为例,分析实验设计、实施过程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战。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11. 阅读以下实验案例:研究者想要了解音乐类型对人们情绪的影响。
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听古典音乐、摇滚音乐或无音乐的组别,并测量他们的情绪变化。
请分析这个实验的设计,并讨论可能的变量和结果解释。
实验心理学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B. 约翰·华生2. C. 主观性3. B. 减少实验误差4. B. 推断性统计5. B. 减少实验者的偏见二、简答题6. 实验心理学与观察心理学的区别在于,实验心理学通过控制和操纵变量来测试假设,而观察心理学则通过观察自然行为来收集数据。
7. 实验变量是在实验中被操纵或测量的因素。
自变量是研究者操纵的变量,因变量是受自变量影响而变化的变量。
8. 实验误差是指实验结果与真实情况之间的差异。
(完整word版)实验心理学考试选择及名解
![(完整word版)实验心理学考试选择及名解](https://img.taocdn.com/s3/m/d0fba6baec3a87c24128c433.png)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科学研究从观察开始B. 观察不总是可靠的C. 研究者具有主观性D. 实验法总是可靠的2.“实验心理学”一词是()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提出来的。
A. 1860B. 1862C. 1879D. 19173.“实验心理学”一词是冯特在他的()中首先提出来的。
A. 《感官知觉理论贡献》B. 《心理物理学纲要》C. 《实验心理学纲要》D. 《民族心理学》4.“O”变量又称为()变量。
A. 无关变量B. 额外变量C. 干扰变量D.机体变量5.广义的实验心理学也叫做()。
A. 人文心理学B. 科学心理学C. 实验心理学D. 实证心理学6.在实验心理学研究中,()技术是核心技术。
A. 观察B. 相关C. 实验D. 测量7.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称为()。
A. 自变量B. 因变量C. 额外变量D. 机体变量8.以温度、噪音、光线等作为自变量称为()自变量。
A. 刺激特点B. 环境特点C. 被试特点D. 实验特点9.从某种角度看,()研究正成为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前途和最有应用价值的实验方法。
A. 真实验B. 非实验C. 实验室实验D. 准实验10.为了直接探明某种心理现象与其他心理现象或内外因素的因果关系,这叫做()。
A. 测验式实验B. 相关型实验C. 因素型实验D. 生态化实验11.心理学实验的基本方程式是()。
A. R=f(S)B. R=f(S,O)C. S=f(R)D. R=f(O)12.关于实验研究信度和效度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信度高,效度也高B. 信度高,效度低C. 效度低,信度也低D. 效度高,信度也高13.有效地控制额外变量,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研究的()。
A. 外部效度B. 内部效度C. 外部效度和内部效度D. 学术价值14.实验设计中主要应该根据()和实验要求的操作来选择合适的被试。
A. 实验者的工作精力B. 实验设备的台套数C. 实验最终目的D. 时间限制15.实验要求的精确性越高,样本数要求()。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591ad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7.png)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某30=30分):1.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费希纳在心里物理学中创造的感觉测量的方法(C)A最小可觉差法B恒定刺激法C加因素法D平均误差法2.由刺激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这是(A)定律A费希纳定律B韦伯定律C史蒂文森定律D艾克玛定律3.构成实验的三大要素中不包括(C)A变量B假设C结果D控制4.2某3某4某3有(B)个自变量,共有(D)个水平A3B4C9D245.想要有效的消除源自实验者效应和被试效应的额外变量的干扰,最有效的方法是(A)A双盲法B恒定法C随机化法D统计控制法6.历史上第一个反应时实验是由(B)实施的A唐德斯B赫尔姆霍茨C卡特尔D冯特7.下面哪项实验是应用的开窗实验技术(B)A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B字母转换作业C心理旋转实验D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8.以下哪个是差别阈限的操作定义(C)A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B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C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强度之差D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值9以下哪项不是注意的研究方法(A)A信号检测范式B提示范式C搜索范式D双任务范式10被试内设计用来专门解决顺序误差的方法是(C)A随机化技术B匹配技术C平衡技术D多基线设计技术11影响实验内部效度的被试因素有(A)A评价忧虑B期望效应C投射效应D刻板效应A方差分析B重复测量方差分析C协方差分析D回归分析13因变量的主观指标主要是指(D)A反应速度的差异B反应的难度C反应速度D口语记录14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C)A实验者效应B地板效应C霍桑效应D天花板效应15以下哪种设计属于被试间设计(A)A匹配BABBA设计C拉丁方设计DABA设计16以下哪项是影响实验外部效度的因素(B)A主试—被试间的相互作用B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C 统计回归D个体本身的生长和成熟17实验仪器中测量人的速度判断能力的仪器是(B)A速示器B速度知觉仪C时间知觉测试仪D反应计时器18在“摔跤、柔道运动员减重期能量平衡内分泌机制及力量变化的研究”一文中,因变量显然是指(D)A摔跤、柔道运动员B能量平衡内分泌机制C力量变化D能量平衡内分泌机制及力量变化19涉及人类被试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以下伦理道德,除了(C)A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B保障被试的退出自由权C给被试一定的报酬D保密原则20实验信度的验证不包括(A)A内容验证B直接验证C系统验证D概念验证21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是(B)A极限法B恒定刺激法C阶梯法D平均误差法22下列陈述中哪个是操作性定义(A)A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B攻击是对另一个体的失控的敌意C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量个体的个性特征的方法D以上都不是23最早和最重要的内隐学习研究范式是(A)A人工语法B序列反应时C复杂系统D信号检测论24基本模式“O1某O2”属于(B)A单组后测设计B单组前后测设计C固定组比较设计D事后回溯设计25事后回溯设计的基本模式为“某O”其中某表示(C)A引入的实验处理B研究者操纵或某种未知因素的处理C自变量或实验处理,是研究者不能操纵或改变的D以上都不是26以下属于单组准实验设计的是(D)A单组后测设计B固定组比较设计C单组前后测设计D时间序列设计27心理学实验类研究设计中条件控制最严的一类是(B)A准实验设计B真实验设计C非实验设计D平衡设计28两等组前测后测设计的实验数据的处理应采用(B)A配对样本t检验B独立样本t检验C单因素方差分析D卡方检验29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D)A提示范式的基本原理是用刺激或指导语来引导被试注意一个明确的输入源,然后把对这一输入源的加工和对其他输入源的加工比较。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d6fd5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e.png)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案例研究法2. 下列哪项不是实验心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A. 自变量B. 因变量C. 常量D. 参与者3. 在实验心理学中,控制变量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实验难度B. 减少实验误差C. 增加实验成本D. 提高实验趣味性4. 双盲实验设计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减少实验者的偏见B. 提高实验成本C. 增加实验的复杂性D. 增加实验的趣味性5. 以下哪个是实验心理学中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A. 问卷调查B. 心理测试C. 访谈D. 以上都是6. 实验心理学中的“反应时间”通常指的是什么?A. 实验者的反应时间B. 参与者的反应时间C. 实验准备时间D. 数据分析时间7. 在心理学实验中,随机分配参与者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实验的难度B. 减少个体差异的影响C. 提高实验的趣味性D. 增加实验的复杂性8. 哪种实验设计可以最有效地控制实验变量?A. 非实验设计B. 相关设计C. 实验设计D. 描述性设计9. 实验心理学中的“操作性定义”是什么?A. 根据概念的内涵定义B. 根据概念的外延定义C. 根据实验操作定义D. 根据理论定义10. 下列哪项不是实验心理学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偏差?A. 参与者偏差B. 实验者偏差C. 随机偏差D. 顺序效应偏差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描述实验心理学中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概念,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12. 简述实验心理学中的“独立测量误差”和“依赖测量误差”的区别。
13. 解释“实验伦理”在实验心理学中的重要性,并列举至少两条实验伦理的基本原则。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4. 论述实验心理学中的“变量”分类及其在实验设计中的作用。
15. 描述一个完整的实验心理学研究过程,包括研究问题的形成、假设的提出、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3a1eaf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d.png)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实验心理学笔记整理一、绪论(考1道单选,1道多选,2题共3分)1.啥是实验心理学广义(实验的心理学):应用实验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即科学心理学的代名词)。
狭义(心理实验学):研究怎么举行心理实验的一门心理学学科,包括实验的基本理论、技能以及心理学各分支领域的实验研究成果。
2.实验心理学的要紧目的用以讲明和解释人在完成某项任务时的心理活动是怎么举行的(即经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心理活动的方式),进而达到“操纵”行为。
3.实验法的优点(与其他研究办法的区不)(容易出多选)1、能够制造实验条件使事件产生。
2、能够重复实验并对其结果举行验证。
3、能够系统变化实验条件来考察事件的变化。
4、能够得出因果关系。
强调对各种变量的严格操纵4.实验法的局限性1、有点复杂心理活动还难以使用实验法2、有点特定心理现象(如违背伦理道德)别能使用实验法。
3、实验条件的人为性等因素导致实验结果缺乏有用性。
5.心理实验研究的程序发觉咨询题、查阅文献、理论考虑、提出假设、实验设计、举行实验、数据分析与结果统计、依照前人的研究和理论举行讨论、撰写实验报告、发觉新咨询题6.几个重要的人以及其贡献费希纳对科学心理学的贡献1、用量化思想联系了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费希纳定律),表明能够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
2、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办法(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
3、对现代实验心理学具有深远妨碍。
奠定了心理测量学的基础。
后人为弥补传统心理物理法的缺陷而进展出信号检测论。
冯特对科学心理学的贡献1、倡导以心理现象(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而非“灵魂”。
2、提出必须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并建立第一具心理实验室。
3、培养了一大批学生,促进科学心理学在国际内传播。
艾宾浩斯对科学心理学的贡献1、证明实验法能够用来研究高级心理(经历),预示所有心理现象都能够用实验法来研究。
2、从全然上变革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发明无意义音节)。
心理学实验期末考试答案
![心理学实验期末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a3c1c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5.png)
心理学实验期末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实验中,研究者通常使用哪种方法来控制变量?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案例研究法答案:B2. 在心理学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对照组不接受B. 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接受实验处理C. 实验组和对照组都不接受实验处理D. 实验组和对照组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学实验设计中常见的控制变量?A. 参与者的年龄B. 参与者的性别C. 参与者的动机D. 实验的时间答案:C4. 心理学实验中,随机分配参与者的目的是什么?A. 确保所有参与者都接受相同的实验处理B. 增加实验的可重复性C. 减少实验误差D. 所有上述选项5. 在心理学实验中,双盲实验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减少实验者的偏见B. 减少参与者的偏见C. 同时减少实验者和参与者的偏见D. 增加实验的难度答案:C6. 心理学实验中,内部效度指的是什么?A. 实验结果的普遍性B.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C. 实验结果的外部效度D. 实验结果的内部一致性答案:D7. 心理学实验中,外部效度指的是什么?A. 实验结果的普遍性B.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C. 实验结果的内部效度D. 实验结果的内部一致性答案:A8. 在心理学实验中,哪种类型的变量是研究者试图改变或控制的?A. 因变量B. 自变量C. 协变量D. 无关变量答案:B9. 心理学实验中,哪种类型的变量是研究者试图测量或观察的?B. 自变量C. 协变量D. 无关变量答案:A10. 在心理学实验中,协变量的作用是什么?A. 增加实验的复杂性B. 减少实验的可重复性C. 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D. 增加实验的难度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心理学实验的内部效度?A. 实验者的期望效应B. 参与者的期望效应C. 实验设备的故障D. 实验环境的变化答案:ABCD12. 心理学实验中,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外部效度?A. 实验设置的特殊性B. 参与者的代表性C. 实验时间的长短D. 实验材料的选择答案:ABCD13. 在心理学实验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实验的可靠性?A. 增加实验次数B. 使用标准化的实验程序C. 确保实验设备的准确性D. 随机分配参与者答案:ABCD14. 心理学实验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实验的外部效度?A. 使用多样化的参与者样本B. 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实验C. 选择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实验材料D. 增加实验的控制答案:ABC15. 心理学实验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解释?A. 实验设计的问题B. 实验操作的误差C. 实验结果的统计显著性D. 实验者的主观偏见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描述心理学实验中实验者期望效应的概念及其对实验结果的可能影响。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cc1d5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b.png)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属于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的条件刺激?A. 狗B. 食物C. 铃声D. 口水答案:C. 铃声2. 实验者想要探究是否存在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下列哪种实验设计最适合?A. 记忆实验B. 随机对照实验C. 特定情境实验D. 观察实验答案:C. 特定情境实验3. 在社会心理学的实验中,下列哪项属于自陈表达法?A. 观察行为B. 问卷调查C. 好友评价D. 实验观察答案:B. 问卷调查4. 以下哪个实验主要用于测量注意力的分配?A. 斯特鲁普实验B. 条件反射实验C. 朗格时间估计实验D. 梅格洛普凶具实验答案:A. 斯特鲁普实验5. 这个实验侧重研究个体对待不公平事件的反应,主要涉及到以下哪个概念?A. 认知失调B. 条件反射C. 集体认同D. 公平感答案:D. 公平感二、填空题1. 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人类行为背后的__________。
答案:原因/动机2. __________是指个体在认知收集、处理信息时的有限能力。
答案:认知资源3. 条件反射实验中,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__________来体现。
答案:反应/反应强度4. 在社会心理学实验中,实验者通过提供不同情境来观察个体的__________。
答案:行为/反应5. 注意力分配的效率可以通过__________实验来测量。
答案:斯特鲁普三、问答题1. 实验心理学与观察心理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实验心理学以实验方法为主要手段,通过控制和操作变量来探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观察心理学则主要通过观察和描述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来研究。
2. 试举例说明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的基本过程。
答案:以“狗咬呼吸机”实验为例,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一:将一只狗接受实验训练,并记录其初始的唾液分泌量。
- 步骤二:在每次给狗喂食的同时,敲响铃声。
- 步骤三:重复多次步骤二。
- 步骤四:停止敲响铃声并观察狗的反应,记录其唾液分泌量。
心理学实验分析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实验分析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75ad8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5.png)
心理学实验分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心理学实验中,控制变量的目的是为了:A. 增加实验的复杂性B. 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C. 使实验更加有趣D. 减少实验所需的时间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学实验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观察法B. 问卷调查C. 实验室测试D. 随机抽样答案:D3. 以下哪个术语描述的是实验中的对照组?A. 独立变量B. 因变量C. 自变量D. 控制组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实验设计中的双盲方法是什么,并说明其重要性。
答:双盲方法是指在实验过程中,既实验参与者也实验者都不知道谁接受了实验处理,谁接受了对照处理。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实验结果受到实验者和参与者主观期望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2. 解释什么是安慰剂效应,并举例说明其在心理学实验中的应用。
答:安慰剂效应是指当参与者相信自己正在接受有效的治疗时,即使实际上接受的是无效的安慰剂,也可能表现出症状的改善。
在心理学实验中,安慰剂效应常用于控制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心理预期差异,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案例分析题阅读以下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研究者想要探究音乐类型对人们情绪的影响。
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听古典音乐、听摇滚音乐和静默控制组三个组别。
实验结束后,参与者需要填写情绪状态问卷。
问题:1. 该实验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2. 该实验可能存在哪些潜在的偏差?请列举并简要说明。
答:1. 自变量是音乐类型(古典音乐、摇滚音乐、静默),因变量是参与者的情绪状态。
2. 潜在的偏差可能包括:- 选择偏差:如果参与者在实验前对音乐有特定的偏好,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反应。
- 期望效应:参与者可能因为对某种音乐类型的期望而影响他们的情绪报告。
- 环境因素:实验室的环境条件可能对参与者的情绪产生影响。
结束语:通过本次试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心理学实验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种因素。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4dc90e763231126edb118c.png)
试卷一一、名词解释:(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实验2、开窗实验3、等级排列法4、视敏度二、填空题(共10题,每空2分,共20分)1、科学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两阶段或两个类型。
第一阶段是探明规定某个行为的条件,第二个阶段是探明哪些条件与行为之间的函数关系。
与这两个阶段相对应,可以把实验分为两种类型: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被试内设计是__________须接受自变量的________的处理。
3、心理学中的三大注意理论是:_____________、资源限制理论、_________。
4、基于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__________设计了三种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
这些方法后来被统称为__________。
5、反应时实验中有二个基本因变量,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因此,反应时间实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权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6、在刺激变量中,对反应时间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有: 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
7、反应偏向可由二种方法计算:一种是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
8、思维的行为测量法有两个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情绪与认知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情绪____________认知,一方面情绪___________认知。
10、实验效度主要包括_________效度和___________效度。
三、不定向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4分。
)1、冯特(W.Wundt)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A) 对感觉元素的描述 (B) 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C) 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D) 发展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2、根据格式塔的观点,人们知觉的是____而不是个别的网点()(A) 图形 (B) 封闭性 (C) 刺激间的关系 (D) 以上都对3、“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量的是:()(A)时距信息 (B)加工机制 (C)通道 (D)实验4、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因变量显然是指:()(A) 超常儿童 (B) 常态儿童(C) 超常与常态儿童 (D) 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5、外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A)实验环境的人为性 (B)没有预备实验(C) 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D)样本缺乏代表性6、间接知觉可通过___来研究的.()(A) 不可能图形(B) 三维图形的知觉测验(C) 知觉恒常性(D) 两可图形7、对暗适应产生的原因是:()(A) 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B) 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增多(C) 视锥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D) 视锥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增多8、注意的应用研究有:()(A) 前瞻记忆 (B) 警戒 (C) 飞行员的心理负荷 (D) 元认知9、环境刺激为我们提供的物理线索有:()(A) 遮挡 (B) 几何透视 (C) 阴影 (D) 运动视差10、时间知觉包括:()(A)时间顺序知觉(B)时间间隔知觉(C)事件的顺序(D) 对时间的估计11、我们几乎意识不到的记忆是:()(A) 语义记忆(B) 短时记忆(C) 情节记忆(D) 感觉记忆12、斯柏林(G.Sperling)的研究表明,图象记忆能够保持:()(A) 一次约4 或5 个项目 (B) 约7.2 个项目(C) 黑白信息 (D) 呈现的所有视觉信息13、下列哪种情形不利于顿悟?()(A) 一段时间的大量准备 (B) 一定时期的放弃(C) 不同的环境 (D) 功能固着14、沙赫特和辛格(Schachter & Singer, 1962)有关情绪的实验表明,情绪的产生受到下列什么因素的影响:()(A) 生理因素 (B) 环境因素 (C) 认知因素 (D) 以上都不对四、简答题(共4小题,20分)1、计算机在心理学实验中的应用。
实验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实验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d2f5a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3.png)
实验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案例研究法答案:C2. 下列哪个变量不是实验心理学中的自变量?A. 刺激强度B. 被试年龄C. 被试性别D. 反应时间答案:D3. 双盲实验设计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减少实验误差B. 增加实验的可重复性C. 避免主试和被试的期望效应D. 以上都是答案:C4. 以下哪个实验设计可以控制顺序效应?A. 完全随机设计B. 配对设计C. 拉丁方设计D. 交叉设计答案:D5. 以下哪个统计方法不适用于实验数据分析?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相关分析D. 回归分析答案:D6. 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被试的数量B. 被试的参与次数C. 被试是否接受所有实验条件D. 实验材料的不同答案:C7. 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实验心理学中的控制变量?A. 环境温度B. 被试的健康状况C. 被试的动机水平D. 实验材料的一致性答案:D8. 实验心理学中的实验误差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A. 实验设计不严谨B. 测量工具不准确C. 被试的反应不一致D. 以上都是答案:D9. 以下哪个是实验心理学中的内部效度?A.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B. 实验结果的普遍性C. 实验结果的稳定性D. 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答案:A10.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如何避免被试的期望效应?A. 使用双盲实验设计B. 提供虚假的实验目的C. 增加实验的难度D. 减少被试的参与度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实验心理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感知、注意、记忆、学习、思维、语言、情绪以及社会行为等。
这些领域通过控制实验条件,使用精确的测量工具,来探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内在机制。
2. 描述实验心理学中的实验设计原则。
答案: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控制变量原则、随机化原则、重复原则和盲实验原则。
实验心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实验心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36887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a.png)
实验心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实验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的科学。
以下是一套实验心理学的考试题库及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案例研究法答案:C2. 以下哪个是实验心理学的基本原则?A. 可重复性B. 随机性C. 系统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3. 心理实验中,控制变量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实验的难度B. 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C. 使实验更有趣D. 减少实验的成本答案:B4. 实验心理学中的“双盲实验”指的是什么?A. 实验者和被试都不知道实验条件B. 实验者和被试都知道实验条件C. 只有实验者知道实验条件D. 只有被试知道实验条件答案:A5. 以下哪个不是实验心理学中的常用统计方法?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相关分析D. 描述性分析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实验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________年,由德国心理学家________创立。
答案:1879;威廉·冯特7. 心理实验中,为了减少误差,通常采用________法来平衡实验条件。
答案:拉丁方8. 实验心理学中,________是指在实验中被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答案:被试效应9. 在实验设计中,________是指除了自变量以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其他变量。
A. 无关变量B. 自变量C. 因变量D. 环境变量答案:A10.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________是指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答案:实验效度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实验心理学中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答案: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控制变量、随机分配被试、重复实验、双盲实验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12. 描述实验心理学研究中的“实验误差”及其控制方法。
答案:实验误差是指实验结果中的非系统性变异,它可能由测量误差、被试差异、实验条件变化等因素引起。
实验心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
![实验心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7084f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6.png)
实验心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实验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观察B. 假设C. 控制D. 重复实验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A. 变量B. 参与者C. 随机分配D. 理论答案:D3. 实验心理学中的自变量是指:A. 实验者想要控制或操纵的因素B. 实验结果C. 参与者的个体差异D. 实验条件答案:A4. 以下哪个是实验心理学中常用的统计方法?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相关性分析D. 所有以上答案:D二、简答题1. 描述实验心理学中的双盲设计,并解释其重要性。
答案:双盲设计是指实验者和参与者都不知道实验条件的分配,这样可以减少实验偏差和期望效应,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 解释什么是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并举例说明。
答案:内部效度指的是实验结果能够准确反映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外部效度指的是实验结果能够推广到其他人群或情境。
例如,一个关于学习效果的实验如果在严格控制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可能具有高内部效度,但如果要推广到真实课堂环境,则需要考虑外部效度。
三、论述题1. 讨论实验心理学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答案: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基础,它通过控制变量和精确测量来测试理论假设。
实验心理学有助于我们理解心理过程的工作原理,验证或推翻理论,为心理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推动了心理学领域的科学发展。
结束语实验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理解人类心理和行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为未来的心理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b95519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e.png)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心理现象B. 生理现象C. 社会现象D. 自然现象答案:A2. 以下哪项是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个案研究法答案:C3. 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弗洛伊德B. 冯特C. 皮亚杰D. 斯金纳答案:B4. 实验设计中,控制变量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实验的复杂性B. 减少实验的可重复性C. 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D. 降低实验的外部效度答案:C5. 以下哪项不属于实验心理学的基本原则?A. 系统性原则B. 客观性原则C. 主观性原则D. 重复性原则答案:C6. 实验心理学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是什么?A. 因果关系B. 无关关系C. 并列关系D. 互补关系答案:A7.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实验者效应指的是什么?A. 实验者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 实验者对实验过程的控制C. 实验者对实验材料的选择D. 实验者对实验对象的指导答案:A8. 以下哪项是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伦理要求?A. 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B. 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C. 确保实验材料的可靠性D. 确保实验方法的创新性答案:B9. 实验心理学中,双盲实验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实验的难度B. 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C. 减少实验的外部效度D. 降低实验的可重复性答案:B10.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控制组的作用是什么?A. 提供实验结果的比较基准B. 提供实验过程的指导C. 提供实验材料的来源D. 提供实验方法的参考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实验心理学的实验设计通常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准备、实施、分析2.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______是实验者对实验对象进行操纵或控制的变量。
答案:自变量3.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______是实验者希望测量或观察的变量。
答案:因变量4. 实验心理学研究中,______是实验者希望排除的,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实验心理学总结 考试
![实验心理学总结 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1c4cc341852458fb770b56a2.png)
第一章绪论一、实验心理学的含义1、广义的实验心理学•指应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1862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论文集导言中最先提出。
•冯特提出的实验心理学是他创建的新心理学(new phychology)的代名词,是科学的心理学,与以前的心理学相区别。
2、狭义的实验心理学•“心理实验学”:指在实验控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研究的心理学。
•实验者人为地控制和创造一些条件,观察、记录、测定此心理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心理现象的关系。
二、实验心理学的发展简史•第一阶段(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预备阶段•缪勒的神经特殊能量说;赫尔姆霍兹的视听觉理论;韦伯的韦伯定律;费希纳的感觉实验测量。
•第二阶段(19世纪60年代至今)创立、传播、发展阶段冯特首建心理实验室;艾滨浩斯的记忆实验研究三、心理实验的特点•1、主动性•2、验证性和可重复性•3、精确性•4、可操作性四、心理实验中的变量(一)定义•变量是使实验运转的嵌齿和齿轮。
好实验与差实验的区别就在于,变量的有效选择和操纵。
——坎特威茨(Kantowiz.B.H)•变量(variable):也称变项,它是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变的事物的属性。
如:身高、光的强度、呈现时间、性别等(二)分类•1、一般来分•(1)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 )•(2)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3)控制变量(额外变量)(Controude variable)(Extraneous variable) •自变量: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者产生影响的变量。
•因变量:由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者的某一现象的变化或结果的变化。
•相关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2、根据变量的性质分•(1)定量的变量•(2)定性的变量•量的变量:光的强度、时间的长短、智力分数的大小。
•质的变量:性别男女之分、宗教信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实验心理学的含义1、广义的实验心理学•指应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1862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论文集导言中最先提出。
•冯特提出的实验心理学是他创建的新心理学(new phychology)的代名词,是科学的心理学,与以前的心理学相区别。
2、狭义的实验心理学•“心理实验学”:指在实验控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研究的心理学。
•实验者人为地控制和创造一些条件,观察、记录、测定此心理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心理现象的关系。
二、实验心理学的发展简史•第一阶段(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预备阶段•缪勒的神经特殊能量说;赫尔姆霍兹的视听觉理论;韦伯的韦伯定律;费希纳的感觉实验测量。
•第二阶段(19世纪60年代至今)创立、传播、发展阶段冯特首建心理实验室;艾滨浩斯的记忆实验研究三、心理实验的特点•1、主动性•2、验证性和可重复性•3、精确性•4、可操作性四、心理实验中的变量(一)定义•变量是使实验运转的嵌齿和齿轮。
好实验与差实验的区别就在于,变量的有效选择和操纵。
——坎特威茨(Kantowiz.B.H)•变量(variable):也称变项,它是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变的事物的属性。
如:身高、光的强度、呈现时间、性别等(二)分类•1、一般来分•(1)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 )•(2)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3)控制变量(额外变量)(Controude variable)(Extraneous variable) •自变量: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者产生影响的变量。
•因变量:由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者的某一现象的变化或结果的变化。
•相关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2、根据变量的性质分•(1)定量的变量•(2)定性的变量•量的变量:光的强度、时间的长短、智力分数的大小。
•质的变量:性别男女之分、宗教信仰等。
•3、根据变量的来源分•(1)任务变量即刺激变量•(2)环境变量•(3)被试变量•4、根据变量是否操纵分•(1)操纵的变量: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可能产生影响的变量。
如刺激强度、疲劳程度等。
•(2)被试变量:在实验中不直接操纵,由被试的特性所构成的变量。
他们只能基于被试固有的特性来选择,如年龄、性别、智力水平等。
五、心理实验的程序•(一)课题的确定。
•(二)查阅文献和文献综述。
•(三)被试的选择。
•(四)实验因素的控制。
•(五)实验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综合。
•(六)撰写实验报告。
六、心理实验的类型•1、因素型实验(factorial type expriment)•探明所研究的心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即与哪些因素有关。
•例:反应时的影响因素:感觉通道(光180mm,声、触140mm)、刺激强度、被试准备时间、指导语、环境的安静与否。
•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认知加工机制(行为抑制、执行控制),脑神经机制(顶叶损伤、前额叶损伤),父母教养方式,个性特征等。
•2、函数型实验(functional type expriment)•研究各种条件(原因)是如何影响心理现象,亦即研究条件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
•例:教学方法与学习成绩的函数关系。
思考:如何理解因素型实验和函数型实验的差别?•因素型实验——由果溯因;静态;初步探讨•函数型实验——由因推果;动态;系统考察•前者可视为后者的预备实验。
七、心理学研究的职业道德•2002 美国心理学会《心理学家的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一)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知情同意与欺骗;••退出研究的自由;••消除有害后果;••保密。
(二)以动物为被试研究•反对以动物作为研究对象的观点;••支持以动物作为研究对象的观点;••研究中使用动物的指导原则。
(三)药物研究的准则•美国心理学会(APA)关于心理学研究中使用药物的指导原则•总则:心理学家或心理学专业学生在进行药物研究时,应具备关于药品作用的足够知识和经验,或者在一位合格研究者的监督下进行。
(四)心理工作者的伦理原则•1、如实反映研究过程和结果•2、不能剽窃•3、不能部分或重复发表•4、著作权与署名•阅读:•【美】约翰•肖内西张明译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第三章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第二章实验研究的选题及文献检索第一节选题问题的来源⏹1、理论需要⏹2、实际需要⏹3、日常观察⏹4、文献分析选题的原则⏹1、价值性⏹2、可行性⏹3、创新性研究课题的具体化(一)提出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研究的基本意图,是研究内容的焦点,也是研究行动的指南。
⏹提出研究目的是课题研究具体化的步骤之一(二)选择、提炼研究主题⏹研究者选定的研究问题通常都可以引发出许多研究主题。
但对于研究者个人来说,可能只关心其中的某个具体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要研究的主题。
(三)提出待答问题⏹待答问题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待答问题是根据研究目的提出的,作为研究目的与研究行动的桥梁。
待答问题决定研究行动,产生的研究结果必须能充分反映待答问题,同时,待答问题也是检验研究结果的基本标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研究目的。
查阅一篇心理学研究报告,分析作者是如何发现问题的。
第二节文献的查阅一、查阅文献的意义意义:⏹对研究课题做具体的限定⏹了解本领域已有的研究⏹寻找研究设计的思路⏹对研究方案提出修改意见,避免未预料到的困难⏹对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差错做出估计⏹为将来论文的讨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材料⏹文献检索的原则⏹时间性原则:保证资料最新⏹溯源性原则:学习策略(班杜拉)、创造力(吉尔福特)、信息加工(米勒)⏹代表性原则:文献资料太多,首选最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性原则:儿童的脑成熟(语言研究或创造力研究)⏹限制性原则:限定一定的范围和数量,自我监控(初中生)文献的种类(1)按载体形式和记录形式:手工型、印刷型、缩微型、光盘型、视听型(2)按对文献内容加工程度: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3)按文献发表的公开程度:国内外公开文献、国内公开文献和内部文献(4)按文献所属学科领域:心理学文献、教育科学文献、综合型文献等。
(5)按编辑出版的不同形式:书籍、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报纸、内部资料等。
二、查阅文献要解决三个问题1.文献是从哪里找到的?2 文献找到之后,我们应该做什么?3 找到的文献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文献来源1.载体:(1)心理学科的各种著作、教科书、学报以及期刊杂志中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中(2)缩微胶片,光盘,互联网2.渠道:图书馆、专门研究机构的资料室、档案馆、学术会议、情报研究中心、网上(中科院心理所、北大、北师大、国图)。
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对既往文献的复习、整理和综合,从而系统地认识某一个专题的历史和现状、成就和展望。
1. 从内容上看,要达到两方面的目的:回顾,发展课题。
要注意某项研究的发展历史、现状、主要理论和观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存在的分歧和争论的焦点、尚未提出的问题和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等。
⏹评价,论证课题:⏹一是课题的可行性⏹二是课题的意义性第三章研究假设(Hypothetis)假设:研究者根据已有的的知识、经验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提出的暂时性的解释,是对研究结果的预测,对课题涉及的主要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暂时性、推测性、有待验证的设想。
⏹假说是关于行为和条件关系的陈述⏹假说只是对关系的一种猜测,正确与否需要进行实验研究。
一、类型:⏹(一)、按生成方式分⏹1、归纳假设:——概括形成:在特定的情景中的行为和现象中得出,推广性有限。
例:如参加工作的人数越多,每个人所做的贡献越少;⏹2、演绎假设:——理论衍生。
例:根据记忆的干扰说,回忆前学习的材料越多回忆效果越差;(二)按性质划分⏹1、研究假设:以陈述或推测的形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预测关系,根据研究假设形成的情景,又可以分为:特定假设和一般假设。
⏹特定假设:预测特定对象之间的关系,指向个别的、一般的、具体的、特定的事例。
⏹一般假设:推测一般种类之间关系的假设,指向普遍的、抽象的、可推广的事例。
⏹2、统计假设,亦称虚无假设⏹推测某种不存在的、无倾向的关系的假设,指向中性的、无差异的、无区别的事例。
⏹虚无假设在表述上大多采用某变量与某变量之间“无差异”、“不相关”、“没有影响”等形式来陈述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按概括程度分⏹1、普遍性的假设:对所有的大学生来说,参加课外活动越多,学习成绩越差⏹2、存在性的假设:至少有一个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越多,学习成绩越差(四)按具体程度分:⏹基本假设:智商和学业成绩相关⏹具体假设:按不同的人群分布:⏹1、在正常的人群总体中,智商和学业成就之间有中等程度的相关。
⏹2、在智商较高的人群中,智商和学业成就之间无相关或只有低等程度的正相关。
⏹3、在智商低的人口中,智商和学业成绩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
⏹(五)按研究目的分:⏹(1)预测性假设,即对客观事物存在的某些情况特别是差异情况作出推测判断。
⏹(2)相互性假设。
即对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的具体方向、密切程度作出推测判断;⏹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与儿童看暴力电视有关。
⏹(3)因果性假设。
即对客观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推测判断。
二、假设的作用⏹1、是对问题的进一步具体化;⏹2、指明了研究问题的可能结果即变量之间关系的性质以及变量作用的程度;⏹3、使我们的研究目的更加具体、范围更加限定;⏹4、具体研究方案的设计和研究方法的选择都取决于研究假设。
三、好的研究假设的基本特点:⏹1、科学性: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2、预测性: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预测⏹3、可验证性:证真证伪⏹4、贴切性和准确性:概念精准逻辑清晰⏹5、简约性: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原则: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胡适)四、研究假设表述上的特征⏹1、一个研究假设只能涉及两个变量。
⏹研究假设必须提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如果涉及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将变量一一对应地分成几组假设。
⏹2、研究假设要设想两个变量之间的期望关系⏹在一个假设中必须就两个变量的关系明确提出某种设想。
⏹ 3.用陈述句形式简洁明确地描述,不用疑问句形式4.假设的表述:明确具体,概念简单,语义清楚,直截了当⏹ 5.变量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可检验的⏹研究假设必须是可以验证的,无法验证的假设是不能作为研究假设的。
第四章.实验心理学的研究策略第一节描述性研究策略描述性研究策略:观察和记录在现实世界中所发生的行为动作。
一、观察法观察法: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客观对象并收集资料的方法。
自然观察法:对自然或正常状态下所发生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测量.实验观察法:在人为控制和干预条件下进行观察和记录(二)为什么要观察?1、有助于在自然情景下描述行为和揭示变量之间的彼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