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面部常用的按摩手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面部常用的按摩手法

1.开天门法

(1)体位坐位或仰卧位,术者站立或坐其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于患者两眉间的印堂穴处,自印堂向上直抹到前发际处的神庭穴止。两手拇指轮流进行,反复推抹20~30次。

(3) 要领

1)两拇指指腹用力均匀一致,和缓有力,以局部微红为度。

2)术时局部有酸胀感,术后局部有温热感及头目轻爽的感觉。

2.抹双柳

(1)体位坐位或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端掐双侧攒竹穴处,再以指腹自攒竹沿眉弓,自内向外,经鱼

腰至眉梢丝竹空穴止,推而抹之,往返数次。

(3)要领

1)此手法循行眉弓毛发之中,由内向外推抹,不可逆行,速度宜缓慢。

2)推抹时双拇指同时对称着力。

3)术后眼前豁亮,头脑清爽。

3.掐鱼腰

(1)体位仰卧位,术者坐其头前方。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尖掐两眉弓中点的鱼腰穴1~2分钟。然后用拇指指腹自攒竹

穴经鱼腰,丝竹空摩到上关穴止,反复摩动2~3分钟。

(3)要领

1)摩动时应循行眼眶上缘,用力宜缓慢、均匀而有力。

2)掐鱼腰后局部有不适感,可配合轻微的指揉来消除。

3)术时有酸麻胀感,有时放射到眼窝内,术后有视力倍增的感觉。

4.掐四白

(1)体位仰卧位,术者坐其头前方。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尖掐四白穴1~2分钟。然后用拇指指腹自四白穴推至瞳子髎,反复摩动2~3分钟。

(3)要领

1)摩动时应循行眼眶下缘,用力宜缓慢、均匀而有力。

2)掐四白后局部有不适感,可配合轻微的指揉来消除。

3)术时有酸麻胀感,有时放射到眼窝内,术后有视力倍增的感觉。

5.揉太阳法

(1)体位仰卧位,术者坐其头前方。

(2)操作术者用两手拇指桡侧,分别置于头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做上下、左右、前后环转

揉动2~5分钟,再以两拇指指腹同时用力白头维穴起向外下方,经太阳分推至耳

门穴止,反复推摩2~5分钟。

(3)要领

1)指揉时用力宜轻,摩动时稍着力。

2)术时局部酸胀及放射至额前,术后头脑清爽。

6.推揉颊车法

(1)体位坐位或仰卧位,,术者坐其头前方。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于两侧颊车穴处,按揉1~2分钟,尔后以拇指置于两耳

前下方听会穴处,沿下颌外缘,经颊车至大迎穴,反复推摩5~7次。

(3)要领

1)推动时手法宜轻,按揉时用力应从重。

2)术时局部有酸胀感,术后面部与下颌部有温热感。

7.搓掌浴面法

(1)体位坐位或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掌相搓至热,迅速置于面部,由额面部向下,经眉、目、鼻、颧、口

等,掌摩面部10~20次。

(3)要领

1)两手掌相搓用力适宜,手法不宜过重,注意保护皮肤。

2)术后面部温热,头脑轻爽。

3)此手法是美容按摩的一种手法。

8.推正顶法

(1)体位坐位,头略向后仰起,术者站或坐其侧。

(2)操作术者以拇指指腹端,自鼻尖部的素髎穴,经鼻向上沿头部正中线,经印堂、神庭、

百会、强间,推摩到哑门穴止,反复操作2~3分钟。

(3)要领

1)往上推摩时,沿经穴位应配合点按。

2)按压穴位局部有酸胀感,术后有面部清爽之感。

9.干洗头法

(1)体位坐位。

(2)操作术者双手十指略分开,自然屈曲以指端及指腹着力于头部两侧耳上的发际处,对

称进行挠抓搓动,由头两侧缓慢移到头顶正中线,双手十指交叉搓动,如洗头状,

搓而不滞,动而不浮,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双手用力均匀和缓,抓挠搓动有序,移动应缓慢。

2)手法要灵活自如,主要作用于头皮部,不要损伤头皮。

3)术后头脑轻松舒适,精神焕发。

4)此手法为头面部保健按摩常用手法。

10.双揪铃铛

(1)体位坐位。

(2)操作分别以拇指、食指指腹揉捏两侧耳部,并向下揪动耳垂。

头面部常用穴位

1、印堂穴:在面部、两眉内侧端联线的中间。

2、神庭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3、攒竹穴:位于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4、鱼腰穴:位于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5、丝竹空穴:在眉梢凹陷处。

6、下关穴: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张口时隆起;正

坐或仰卧,闭口取穴。

7、上关穴:在耳前,下关直下,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

8、四白穴:位于人体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9、瞳子髎穴:位于面部,眼睛外侧一厘米处(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

10、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约一寸凹陷处。

11、头维穴:位于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12、听宫穴: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13、耳门穴:位于面部,在听宫穴上方,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

口有凹陷处。

14、颊车穴: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当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15、听会穴: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16、大迎穴:位于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

17、素髎穴:在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

18、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即后发际正中上七寸。

19、哑门穴:在向后发际上五分,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处。

20、强间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穴上1.5寸)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