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
文言基础突破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基础突破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虽然近年来全国卷对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等不单独设题,但是文言文阅读离不开对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等的理解。
断句、文化常识、概括分析包含着对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等的考查,翻译题更是直接考查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等。
因此,它们是阅读解答文言文的基础。
在讲解考点前,先让考生掌握文言文的系统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
文言基础突破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考试说明》中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是指在运用中出现频率较高,属常用词或次常用词,主要是考纲要求的120个实词[详见“备考锦囊”]和语文课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明确了考查方向,即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一、夯实文言实词三类知识点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前提。
学好文言实词,首先要掌握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特殊实词这五大知识点。
其中“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合起来作为一个突破点。
(一)多义实词:溯源辨流,紧扣语境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很多文言词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义项,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
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等。
以“引”为例:本义意义拉开弓牵、拉拉长抽、拔出伸着拿引申义带领承担举荐、提拔延请援引引导掉转例句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引吭高歌(成语) .引佩刀刺马杀之《宋史·太祖本纪》.狼奄至,引首顾曰《中山狼传》.引绳而束缚之《中山狼传》.燕引兵东围即墨《史记·田单列传》.公卿各引咎自责《北史·周武帝纪》.奖引后进,如恐不及《欧阳修传》.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引火烧身、引人入胜(成语) ..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对常见常用的多义词,要了解多义词的意义衍变分化的规律和特点,它往往以其本义为基础引申出其他义项,众多义项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一遍过考点2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含解析)
考点2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一考点一般直接独立设题,而近几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采用的是将其放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的形式。
无论采用哪种考查形式,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都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是不可忽视的考查重点。
综观近年考情,该考点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考查特点:1.从考查方式看,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单独考查,即从文言文中选出四个语句,要求判断出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考查时,以单音节词居多,双音节词也时有出现,如2018年高考浙江卷第14题。
(2)偶尔在选择题中与虚词混合在一起考查。
如北京卷和重庆卷都采用过此种考查方式。
(3)常与文言文翻译放在一起考查,且实词往往是得分点,如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I卷、课标全国II卷均采用了此种考查方式。
2.从考查内容方面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涉及五个考查点: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和偏义复词等现象。
其中,前三种是重中之重。
3.从文言实词的根本来源看,高考考查的文言实词基本上都在课本中出现过,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高考文言文中出现的相关实词看似与我们学过的课文没有联系,但认真分析后可以看出,这些词的意思与我们学过的课文密不可分。
考向一一词多义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修:编纂,编写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患:担忧,忧虑C.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诚:确实,的确D.数.罟不入洿池数:很多【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D项,数(cù):形容词,密,与“疏”相对。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一)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
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
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
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
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
历险数次,遂达峰顶。
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
高二语文一、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高二语文一、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高二语文一、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重点注意通假字及一词多义现象。
难点异读字、异体字及古今异义情况.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高考文言文阅读对文言实词考查最多。
在复习文言实词时,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注意词的古今异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有些词的词义已发生了变化,其变化的情况有四种:一是词义扩大,如“江〞、“河〞、“诗〞、“书〞等,以往都是专指,现在则是泛指。
二是词义缩小,如“金〞、“臭〞、“谷〞等.三是词义转移,即一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如“偷〞字的古义是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后来转移为偷窃。
四是感情色彩变化,如“卑鄙〞、“别有用心〞等。
〔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
文言文以单音词居多,白话以双音词居多,不要把文言文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白话文的一个双音词,如“妻子〞、“指示〞、“地方〞等.也不要把双音词拆成单音词来理解,如“布衣〞“太息〞“社稷〞等.〔3〕注意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乃至属于不同词类.要理解一个词在文段中的确切含义,就要具有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的知识.所谓本义就是最初造字时表示的意义;引申义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比喻义是用打比喻的方法形成的新的词义。
如“畔〞本义是“田界〞,田界在田的旁边,所以旁边的意思也叫畔,如“河畔〞,这是“畔〞的引申义。
又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后来有些诗文中用来比喻得力的帮手和武士,这是比喻义,现在又转化为贬义。
〔4〕注意古今通假现象。
所谓通假字就是古人在书写时用同音字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
有三种情况:一是用声旁代替本字,如“县〞通“悬〞,“禽〞通“擒〞,“卒〞通“猝〞;二是用同声旁的字代替本字,如“谕〞通“喻〞,“辨〞通“辩〞,“说〞通“悦〞;三是用没有声旁联系的同音字代替本字,如“蚤〞通“早〞,“要〞通“邀〞、“裁〞通“才〞.〔5〕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高考古诗文阅读:一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高考古诗文阅读:一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三理解一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提要:“ 常见实词”,指一般作品中出现频率较高、古汉语常用而现代汉语不用或不常用的词;或古今常用,意义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词。
“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是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高考文言文阅读对文言实词考查最多。
对高中生来说,文言文阅读就是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变化最大的是词汇。
因此,在文言文学习中,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和虚词,非常重要。
而实词与虚词相比较,更是阅读文言文关键的一环。
复习时,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
重点是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难点是古今异义、异读字和异体字。
1、理解和掌握常见实词的古今异义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基本词汇古今没有什么变化;有些词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还有一些古今字形同而意义、用法已经不同的词,词义发生了演变。
〈1〉词义扩大江:专指长江→泛指大的河流好:女子相貌好看→美好的气质〈2〉词义缩小臭:气味好坏→坏气味让:谦让、辞让,责备→谦让、辞让〈3〉词义转移涕:眼泪→鼻涕偷: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偷窃〈4〉词义弱化很:凶狠〈程度很高〉→〈程度减低〉怨:仇恨、怀恨→埋怨、责备〈5〉词义强化恨:遗憾、不满意→仇恨、怀恨诛:责备→杀戮〈6〉感情色彩变化卑鄙: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品质恶劣爪牙:得力帮手→坏人的党羽〈7〉名称、说法改变目—眼睛寡—少歧—岔路夷—平傍—靠近2、分辨单音词和复音词文言文单音词居多数,现代汉语双音词占多数。
文言单音词发展为白话双音词有以下三种情况:〈1〉前后加辅助成分〈前缀、后缀〉师→老师姨→阿姨担→ 担子石→石头〈2〉前后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亡→逃亡诱→诱惑旗→旗帜奇→奇特〈3〉换为完全不同的词悟→明白寐→睡觉冥→昏暗邦→国家注意:〈1〉不要把文言的两个单音词误认做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了解文言实词的定义和重要性,探索它们在古代诗文和小说中的应用,以及 如何在现代汉语中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
常见文言实词介绍
1山
不仅表示地理概念,还具 有象征和隐喻的意义。
2水
在文言文中,不仅代表自 然界的水,还包含着世界 的变化和生命的流动。
3明
除了表示光亮和清晰,还 可以用来描述个体的智慧 和思想的启迪。
通过用毛笔书写文言实词,加深对其内涵的感悟和 理解。
弯
弯月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描绘浪漫与情感。
鸟
鸟儿常常被用来象征自由、渴望和追求。
文言小说中的文言实词运用
1
英雄
文言小说中经常用来形容勇敢、正直和坚韧的主人公。
2
美人
除了形容女性的美丽,还可以指代机智、聪明和灵动。
3
妖精
用来描述神秘、诡异和超自然的存在。
4
奸臣
代表着权谋、欺诈和背叛。
文言实词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
3 注意上下文逻辑
关注文言实词使用的背景 和环境,推导出可能的意 义和含义。
文言实词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阅读经典文学
通过阅读古代经典文学,加深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和 运用。
使用单词卡片
编写文言实词卡片,加强记忆和巩固词汇的使用。
参加文言实词课程
找到专业的导师,系统学习和掌握文言实词的技巧 和应用。
练习书写文言实词
红
既可以表示颜色,也表示光鲜 和喜庆。
白
除了表示颜色,还可以表示纯 洁、无辜和公正。
黑
除了表示颜色,还可以表示邪 恶、不幸和神秘。
如何通过上下文的特点和文法 规则,加深对句子结构的 理解。
2 熟悉相关字词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指导资料 0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指导资料 0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知识要点】对高中生来说,文言文阅读就是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所谓“浅易”文言文,大致可以用以下几个标准来衡量。
第一,从文章运用的词汇来看,主要是常用词与次常用词,非常用词出现的机会极少。
此外,名物典章制度等专门术语也很少运用。
第二,从文章出现的语法结构来看,主要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以及一般性的词类活用。
文言虚词的运用也以常见的典型的用法为主。
第三,从文章的体裁上看,主要是叙事、写景、抒情、一般说理等形式,而不是专门性较强的学术著作之类的作品(如《文心雕龙》)。
第四,从文章内容涉及的范围来看,同古代文化背景知识的联系较为松散,少用典故。
第五,从文章的整体风格来看,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如先秦两汉散文与唐宋八大家之类后世古文家(不是骈体文作家)的作品。
不过由于高考这一选拔性考试自身的要求,并非所有浅易文言文均可用作考试的材料。
大致说来,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在选取文段时常有这样一些考虑:语言规范标准,却又不刻板雷同;内容深浅适中,但又含有较深的意蕴;文笔流畅多彩,决不晦涩单调;风格雅正典范,却又不千篇一律;设题之点较多,而又能分出深浅层面;总体难易适度,无过难或过易的地方。
此外,选段还应和学生应该具备的文言知识有一定的联系。
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变化量大的是词汇。
因此,在文言文学习中,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和虚词非常重要。
而实词与虚词相比较,更是阅读文言文关键的一环。
要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必须做到能够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实词的词义。
【考点分析】1.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古今汉语的同形词语,只有一些基本词(“天”、“地”、“山”、“水”等)和一些专有名词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大多数都有了变化。
或词义扩大,或词义缩小,或词义转移,或感情色彩不同。
有的变得完全不同,如“汤”、“烈士”、“爪牙”(古代指武臣,无贬义);大多数情况则是,一些多义词语,只是其中一两个义项古今相同,其他义项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词多义
肃:恭敬 适逢。 会:适逢。 堪:忍受 动:招致
D
•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 解析: 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 词语的含义, 词语的含义,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 要求的选项。 经常。 要求的选项。动:经常。
• 例4: (09全国卷2) 09全国卷 全国卷2 :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对下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 • 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 【解析】属(托付)、引却(后退)、魁垒 解析】 托付)、引却(后退)、魁垒 )、引却 )、 (高大)均正确.“率倜傥非常之人”中的“率” 高大)均正确.“率倜傥非常之人”中的“ .“率倜傥非常之人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同“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之“率”(全, 都)。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 万物的生长是有季节、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 万物的生长是有季节、有限 通 则物力必屈。 度的,如果无限度的滥用, 度,则物力必屈。 度的,如果无限度的滥用, “无”, 论积贮疏》 那么物质财力就必然短缺。 《论积贮疏》 那么物质财力就必然短缺。 没有
例句
译文
除 赵王扫除自迎,执 赵王命人打扫台阶亲自 赵王扫除自迎, 赵王命人打扫台阶 台阶亲自 主人之礼, 迎接, 主人之礼,引公子 迎接,按主宾之礼导引 就西阶。 公子走西面的台阶。 就西阶。 公子走西面的台阶。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 那么燕国被欺凌的耻辱 也就除去 除去了 矣。 也就除去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 爆竹声中一岁除。 在爆竹声响中一年过去 在爆竹声响中一年过去 了。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 郡中的贤德人士向当政 当道, 者请求,立即清理 清理废弃 当道,即除魏阉废 者请求,立即清理废弃 祠以葬之。 祠以葬之。 的魏忠贤祠堂的旧址以 埋葬五位壮士。 埋葬五位壮士。 被授予右丞相兼枢密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 我被授予右丞相兼枢密 使。 使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新课程“考试说明”中的必考内容,属“理解”(B级)能力层级。
(一)文言实词“常见”的范围有多大?199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附录中列出《文言常用实词表》,收录了340个文言实词,随相应的课文顺序编排。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在附录中列出150个常用实词。
2002年4月颁行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附录中收录了120个实词。
新课程标准和历年《语文考试说明》对文言实词范围都未作界定。
实际情况如何,据笔者对2006全国各省17份文言试题统计,在选择题中共考查实词72个(其中有6个重复),在120个(大纲中规定的)有19个,占26.38%;在350实词表中(笔者整理)的31个,占43.05%;重复考查的:致(2),责(2),诣(2),徒(2),堪(2),拜(2)。
再请看江苏2007年高考试卷,在第8题中共考查了“爽”、“刑”、“伺”、“趋”四个实词,既不在120实词内,也不在350实词内,可见,实词的复习范围,应大于350词,大约在500个左右为宜。
(二)理解实词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古今同形异义词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
这两类词都不易出错,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
如:“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古义指告戒、告诉;现指感谢。
“(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古代是扬言的意思,现在表示宣告,声明。
2.注意单音词与双音词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
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遂大困,寻死富阳。
”(2005年高考山东卷) 此句中的“寻死”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而是“寻”和“死”两个词,意思是“不久”“死在(富阳)”。
该句译为:于是极度贫困,不久死在富阳。
也不要把古汉语中的同义复词当成两个词,如“隐处穷泽,身自耕佣。
2021广东高职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一、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通假字
②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
③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六国
论》④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赤壁之战》
⑤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伐檀》
⑥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孔雀东南飞》
⑦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
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核舟记》
《吕氏春秋·察今》
⑦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⑧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
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A.①③⑤⑧ B.①③⑤⑦ C.③⑤⑥⑦ D.③⑤⑦⑧
【答案】D
8.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
①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知识梳理】
根据对考纲的理解,我们对通假字的复习要将精力集 中在常见的通假字的记忆学习上。但复习通假字,千万不 要离开课文去死记硬背,而要把它们放在句子当中去记忆, 并将有关通假字加以整理,反复温习,这样得来的记忆才 牢靠。本章节后面附有中学课本常见通假字的总表,同学 们可以据此安排自己的复习,最好能找回原文,加以对照 理解。
(6)成语推断法 我们可以在所知道的成语中推断出文言文中实词的含 义,看迁入是否顺畅。——老话都是有学问在的,不然它也 老不了。
(一)通假字
【考情分析】
在近几年的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题中,只有2013年出现了 对通假字的专项考查,而且难度并不大,其他年份都是结合其 他知识点一起考查。但在教育部关于对中职学校加强传统文 化教育的文件下达之后,对此的考查会不会加大难度,还是个 未知数。而且由于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中,几乎每篇文言文 都有通假字,如不注意,很容易理解错误,因此,哪怕只是为了 读懂原文,一定量的通假字知识储备还是要有的。
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教案)
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第一章:文言文实词的含义与用法1.1 学习目标:理解文言文实词的概念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掌握常见的文言文实词及其基本含义。
1.2 教学内容:文言文实词的定义与分类。
常见文言文实词的举例及其含义。
文言文实词在句子中的用法。
1.3 教学活动:引入实词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现代汉语实词的学习。
通过举例讲解常见文言文实词的含义及用法。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
1.4 练习与巩固:提供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识别并解释其中的实词。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
第二章:一词多义现象2.1 学习目标:理解一词多义的概念及其在文言文中的表现。
学会通过上下文来判断词义。
2.2 教学内容:一词多义的定义及原因。
举例说明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的具体运用。
上下文对词义判断的重要性。
2.3 教学活动:引入一词多义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现代汉语中一词多义的例子。
通过文言文例句展示一词多义的现象。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的运用。
2.4 练习与巩固:提供一些含有一词多义的文言文句子,让学生通过上下文判断词义。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对一词多义的理解。
第三章:词类活用现象3.1 学习目标:理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及其在文言文中的重要性。
学会识别并分析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3.2 教学内容:词类活用的定义及分类。
常见词类活用的例子及其含义。
词类活用在句子中的运用。
3.3 教学活动:引入词类活用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现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的例子。
通过举例讲解常见词类活用的含义及用法。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词类活用的理解。
3.4 练习与巩固:提供一些含有词类活用的文言文句子,让学生识别并解释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对词类活用的理解。
第四章:通假字现象4.1 学习目标:理解通假字的概念及其在文言文中的运用。
学会识别并解释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4.2 教学内容:通假字的定义及原因。
古诗文阅读专题1第1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例如:“今有一人 ,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园 ,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 子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作暗 衬。
• 需要注意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 词和同义词的重叠使用要区别开来。
• [解析] A.刘兰芝应该是昼夜勤奋地“作”, 此处是偏义复词,偏指“作”。B.希望可以救助 的应是“急”,此处“缓”为暗衬。C.“得”指“成功” ,“失”指“失败”,此处是单音词连用,无偏指 。D.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偏指“入”,此处是 偏义复词。
• 文章助读
• 批注:①了解人物的基本情况:这部分内容 多在开头。如果写到事件,多与家庭、学识 、性情有关。如本层中:姓名,马文升;字 ,负图;品行,刚正不阿。
• 批注②:主要事迹一。在阅读时要理清时间 、地点、人物、官职、事物等。时间:成化 年间。事件1,初年,召为南京大理卿。事件 2,满四之乱,晋升为左副都御史,救灾民, 并分别于黑水口、汤羊岭败贼。事件3,晋升 右都御史,调粮、盐价银救百姓。事件4,孝
• 批注⑤:主要事迹四。事件,正德年间告老 还乡,正德五年去世。
• 批注⑥:整体概括。1.文武全才、随机应变。
• [审明题意] 对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 确的
• [解题分析] 本题重点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 中的具体含义,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 或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 项,还要注意联系课本举一反三。A.“登”,在 此处应为“考中”之意。“进士”不是官职,只相 当于当代的“学历”,所以此处不能译为“升职” 。据下文“授御史”,可知应是先考中进士,后 授御史一职。B.“录”,记载。可见熟语“备忘 录”。C.“振”通“赈”,救济。D.“勒”,铭刻,可 见于范仲淹《渔家傲》有“燕然未勒归无计”就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试 身手
除:台阶 戚:忧伤 盟:盟约 属:嘱咐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 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传天下而不足 A.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B.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C.(汲 C.(汲)黯褊心不能无少望 D.至舍, D.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至舍
一试 身手
多:赞扬 罢:疲乏 望:愿望 劲:坚硬
学海 授渔
课 内 迁 移 法
朕欲另除 朕欲另除一官 愿无伐善,无施劳 愿无伐 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 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除:授予 伐:夸耀 属:连接 阴:北边
高考实词考测试题的解答七
学海 授渔
词 语 佐 证 法
若行事不允 若行事不允或妄嗔怒 在官清恪,未尝问私 在官清恪 吾亦望汝副其此心 吾亦望汝副 讼者多两 讼者多两让而止
一试 身手
治:治理 薄:接近 施:表白 举:整个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 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纵其所如, A.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纵其所如
一试 身手
陂:山坡
B.夜入其家, B.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觉 夜入其家
箧:小箱子
C.怿 C.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5.
一试
B.裨补短漏……咨诹善道 裨补短漏 咨
诹:询问
C.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谏
D.贤俊者自可赏爱,顽愚者亦当矜怜 贤俊者自可赏爱,顽愚者亦当矜
矜:骄傲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 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黎明即起, A.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黎明即起 B.言之, B.言之,貌若甚戚者 言之 C.秋 C.秋,齐侯盟诸侯于葵丘 D.仲淹因 D.仲淹因属美复城如故
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
“羁”字看其字形,为马被辔头罩住,可理解 为束缚之意。类似从“罒”的字均有“网罗、束 缚”的意思。有“罗(网)、罟(网)、罩、罹”等。
2.语境分析,因文定义
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 一个意义,因此我们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 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再”与“一”“三”相对使用,可见它不是指 “又一次”,而是“第二次”。 (徐)责力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夺:强迫 题干解作“强迫”显然也是望文生义,由上文不 难推断应为“强行改变(他的主张)”。)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
《考试大纲》中对实词的能力要求是理解,层 级为B。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理解下列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
爱 乘 安 诚 被 除 倍 传 本 辞 鄙 从 兵 殆 病 当 察 朝 道 得 曾 度
非 恨 鼓 少 率 微 阳
复 负 胡 患 就 举 涉 胜 说 私 悉 相 要 宜
“前时总管皆以兵威相胁,今者乃以手教相谕,我 辈其可违乎?”于是相率归附。 在职数年,上表曰臣忝寄岭表四载于兹犬马 之年六十有一才轻任重然所管遐旷绥抚尤难虽未能 顿革夷风颇亦渐识皇化今年疾俱侵岂可犹当重寄请 解所任优诏不许赐以医药。后因李佛子为乱之事, 上闻而疑之,遣使者锁熙诣阙。行至永州,忧愤发 病而卒,时年六十三。 (选自《隋书· 令狐熙传》,有删改)
力来威胁我们,如今的总管有事却是亲笔写信相告, 我们怎能违背他呢?”于是一起归附朝廷。 令狐熙在职多年后,向皇上上表说:“我寄 居岭南,到现在已经四年了。我已经六十一岁了。 才学浅薄,责任重大,但是我所管辖的地方十分广 阔,安抚十分困难。我虽然未能马上革除夷人旧习, 但他们也慢慢地认识到皇朝的教化。如今我年纪老 了,疾病又重,怎能当此重任?请解除我现在的职 务。”皇上发下嘉奖诏书,不允许请辞,赐给他一 些医药。后来因为李佛子反叛一事,皇上听说
考点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学生版
考点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用准确迁移实现从积累到运用的飞跃Ⅰ如何掌握文言实词的五大知识点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前提。
学好文言实词,首先要掌握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通假字和特殊实词这五大知识点。
一、多义实词:溯源辨流,紧扣语境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
如“本”的本义就是“树木的根”,“道”的本义就是“路途、道路”。
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
如“道”本义为“路途、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为“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
如“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关”本指“门闩”,由于作用相似引申为“关卡”。
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
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草菅人命”中的“草菅”,本义是“野草”,比喻义是“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词的假借义,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现象。
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某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
掌握多义实词的方法有:1.巧记本义引申解(1)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比喻义。
①手足..情深,焉能或忘。
本义:比喻义:②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本义:比喻义:(2)试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并试着寻求义项间的联系。
①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
(《史记·魏公子列传》)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③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五人墓碑记》)④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清除,废除,除掉,去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⑤爆竹声中一岁除.。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课堂练习1
试推断下列各句中蓝色实词的词义,并总结
实词推断的常用的第一种方法。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
天下也
灭族
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被任用
3、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腰挂
4、上古竞于道德,中古逐于智谋,当今争于
力气。
竞争、角逐
结构分析法:文言文中并列结构多,有对比句、
学习目标
• 明确考点要求,了解考查方式。 • 掌握文言实词常用的推断方法。 • 提高解题的能力。
考点诠释
1、“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 数词和量词。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是考查的 重点。
2、“常见”表明考查的文言实词使用频率较 高,或者说这些实词大多在我们的课文中出现过, 在中学阶段我们接触过,学过。所以我们要整理 并积累好中学课文中常见常用的实词,做好由课 内向课外迁移的知识准备,这是前提,是基础呀。
减:不如,比不上
D.南郡太守刘肇赂戎(人名)筒中细布五
十端,以知而未纳
纳:接受
A(认为……奇异)
7.对下列句子中蓝色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进之(人名)布指算,不爽 爽:差错
B.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
刑:宰杀
C.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人名)
D.道济趋下阶
案:几案 趋:快走
C(按住)
8.对下列句子中蓝色的词语的解释,不正
(冯梦龙《古今谭概》)
“我夫人有娠”(娠:怀孕) “果双生一男一女”
“璋也弄,瓦也弄”
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
课堂练习3
2、判断下列蓝色实词词义(全部高考题)
的正误,并总结实词推断的常用的第三种方法。
A.金就砺则利: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
高考真题:
(1)2006年高考江苏卷: 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
高考真题[2011安徽卷](《万贞文先生传》)
D.先生赎而归之(归还) 使之归(回家) (1)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 长兄突然听到他这样说,感到很吃惊,说:“既 然这样,那么我要考考你。” (2)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 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跑,在路上 死了,他的孙子通过贿赂请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 而死的人物中,先生训斥并且赶走了他。
文言文专题复习(一 )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 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分析】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质就是 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判定常见实词的含义 。“常见实词”,它的范围并不很广,重点 是:(1)大纲规定120个实词;(2)《语文 》课本中出现频率较高文言实词,特别是《 语文》课本课后练习题目中强调的实词。“ 在文中”,即指语境,这是正确理解含义的 前提,从近几年的考题看,虽然有的实词是 课本中尚未出现的,但都是可以通过整体语 境推断来理解其含义的。
考查重点:考查的内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 词、通假字等。凡解释为今天的常用义,一般是错误的。 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
对名词的分析,一是防止望文生义,二是注意确定所指名物的范围; 对形容词的分析,主要推敲一下其与所修饰的对象或动作的联系。
文言文阅读之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
61.吹嘘:古,嘴里嘘气,如“那十一个禁军雨汗 通流,都叹气吹嘘”;
今,夸张地宣扬或编造优点、长处等。 62.左右:古,反正,如“你左右将到村里去 卖”; 今,左边和右边。 63.细作:古,侦察军事情报的人,名词,如 “孔明急唤细作问之”; 今,小气,吝啬,形容 词。 64.轻易:古,动词,贸然行事,如“凡事商议 停当而行,不可轻易”;
今,某一区域。 11.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
今,东边。 12.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
今,面貌。
13.至于: 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今,表示另提一事。 14.大方: 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5.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
99.尘埃:古,监狱,如“在尘埃之中,古今一
如“目”改称“眼睛”, “日”改称“太阳”, “寡”改称“少”。
【附:常见古今异义词】
1.行李:古,出使的人, 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今,行装。 2.夫人:古,那个人,
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今,人的妻子。 3.师徒:古,军队士兵,
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 今,师傅与徒弟。 4.左右:古,动词,调遣 如“惟君左右之”; 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 死”; 今,导致死亡。
如“中国”,本义:中原地区; 今义:全中国。
(2)词义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古义的内容,随着
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 如“怨”,古义:恨 ; 今义:不满意,责备 。 如“谷”,古义:粮食作物的总称; 今义:在北方专指小米, 在南方专指稻谷。 如“迁”:古义:迁移、变换, 调任、升职, 贬谪、流放; 今义:迁移、变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实词复习要点
从恢复高考以来的语文试卷看,文言文 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基本上都是课内学过的词 语,而且也是平时所读的文言文中极常见的 词语。根据文言常用实词单音性,多义性,近 义性,活用性,通假性的特点,在复习中要注意 实词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 假字和偏义复词等现象。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具有几个互相关 联的意义。在古今汉语中都有,文言文 中,由于单音词多,这种现象更普遍, 这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之一。解决的 办法,要扎实掌握课本中出现的常用实 词的意义,逐课积累,并努力培养根据 一定的语境来分析、判断词义的能力。
爱
9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10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喜爱
11则又爱之太殷
爱护
12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喜欢
13诸侯以惠爱为德
爱惜
14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爱护
15最爱湖东行不足
喜爱、喜欢
16古之遗爱也
恩惠
爱
17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吝啬;舍不得
18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 19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 20兄爱弟敬 ——《左传》 21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22 爱莫能助
被
9、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覆盖、遮盖
10、被以不慈之伪名 加在……之上,加于,给于
11、屈原至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披散;散开
12、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被子
13、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 及;到达
推导提示:“被”的本义就是“被子”。 “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 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 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
心爱的 贪;喜爱 友爱 男女间有情 同情
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 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 “爱护”。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 (如“爱女”)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稳
2 夫孰异道而相安?
平安、安稳
3然后得一夕安寝
安逸
4沛公安在? 疑问代词表处所。哪里;什么地方
哪里
1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安
17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哪里
18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安全
19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 使……安定
20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奉养
21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抚慰;安抚
22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安置;安放
23、敬亭亦无所不安。
怜悯 同情
丧事
新大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 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 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 举绝堪克类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 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 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 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 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背叛
2、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 表倍数
3、焉用亡郑以倍邻
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
更加、非常
5、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表倍数
6、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表倍数
7、一人倍之,伤肤,兼旬愈 加倍
8 、倍本弃事而安怠傲
通“背”,违背
倍
9、读书倍文,功力兼人。 通“背”,背诵
10、长幼无等则倍
安心、习惯
24、既来之,则安之。
使动,使…安
被
1、同舍生皆被绮绣
通“披”,穿着
2、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遭受;蒙受
3、将军身被坚执锐
通“披”,穿着
4、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介词,表被动
5、仍更被驱遣
介词,表被动
6、妆成每被秋娘妒
介词,表被动
7、操吴戈兮被犀甲 8、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通“披”,披着、穿 着遭受;蒙受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 在文中的含义
河南省登封市实验高级中学语文组 王占敏
语文新课标规定:高中语文教学,应培养 高中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进一 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 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形成健全人格。
从文言文阅读实践看,一篇文言文能否读 通的关键在于对实词的理解和把握。因而历 年高考对于文言实词的考查都放在极其重要 的地位,考纲中对此也有具体的规定。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中把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具体表 现为对两方面能力的考查:一是考查理解的能力, 二是考查分析综合的能力。
其中对理解能力的考查又具体分为四个考点: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通“悖”,悖逆、乖戾
11、丧主即位,周室父兄子孙 读péi 。陪伴;伴
倍之。
随
推导提示:“加倍”是后起常用义, “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 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 项意义与“背”同。
5卮酒安足辞!
哪里
6君安与项伯有故?
怎么
7衣食所安,不敢专也
养、养生
8君谓计将安出?
怎么,怎样。
安
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安适;安逸
1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哪里
12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安适;安逸
13信义安所见乎?
怎么
14审容膝之易安
安宁
15安能行叹复坐愁?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条要求中
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 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的范围,考查
的实词一般不会超出新课标语文教材,主要是 120个实词。
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 制成分是所给条件,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我们不难发现,本考点对文言实词的考查, 既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况,又是考查 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词 例句
译文
1、伏尸而哭, (太子)趴在樊於期的尸
极哀。
体上大哭,非常悲痛。
释义
悲痛 伤心
秦人不暇自哀, 秦人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伤 活用
而后人哀之。 心,而后世的人为他们伤心。为动
哀
词
乃能衔哀致诚 胸怀哀痛之情,致真诚之意。悲痛
之情
2、哀鳏寡,恤 怜悯鳏夫、寡妇,抚恤孤
孤独
儿和没有子女的老人
3、汉王为发哀,汉王给他发丧,哭了一通 泣之而去。 后才离去。
学习目标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爱、安、被、 倍 本、鄙、兵、病、察 ”在不同语境 中的用法。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3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6三千宠爱在一身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zhízhú 8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喜爱、疼爱 爱好 器重、赏识 吝惜、爱惜 爱慕、欣赏 喜欢 通“薆(ài)”隐藏 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