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
高考商鞅文言文翻译
《商君书·更法》原文:秦孝公问于商鞅曰:“吾欲更法,欲以强国,其可乎?”商鞅对曰:“臣闻法者,国之权衡也,权轻重之谓法。
故圣王之治,不恃人而恃法。
法之不行,虽贤者不能以为治;法之必行,虽不肖者不能以为乱。
是以法者,国之重器也,不可轻改。
”译文:秦孝公问商鞅说:“我想改变法律,想要以此来强国,可行吗?”商鞅回答说:“我听说法律,是国家的权衡,权衡轻重称之为法。
所以圣明的君王治理国家,不是依靠人而是依靠法律。
法律不得到执行,即使是贤能的人也不能治理好国家;法律得到严格执行,即使是无能的人也不能造成混乱。
因此,法律是国家的重器,不可轻易改变。
”《商君书·赏刑》原文:商君曰:“夫赏厚而信,则民尽力;刑重而必,则民不敢犯。
故曰:‘赏一人而天下之士皆尽力矣;刑一人而天下之民皆敬惧矣。
’”译文:商鞅说:“如果奖赏丰厚且信守承诺,那么民众就会竭尽全力;如果刑罚严厉且必定执行,那么民众就不敢犯法。
所以说:‘奖赏一个人,天下的士人都会竭尽全力;惩罚一个人,天下的民众都会敬畏惧怕。
’”《商君书·弱民》原文:商君曰:“弱民者,贫国也;弱国者,危邦也。
是以圣王之制,必使民贫而弱,然后国强。
故曰:‘民贫则易治也,民富则难治也。
’”译文:商鞅说:“使民众贫穷而弱小,这是贫国的特征;使国家弱小,这是危险的国家。
所以圣明的君王制定政策,一定会使民众贫穷而弱小,然后国家才能强大。
所以说:‘民众贫穷就易于治理,民众富裕就难以治理。
’”《商君书·去私》原文:商君曰:“夫去私者,所以使人务公也。
人务公,则天下治;人务私,则天下乱。
是以圣人去私,而天下治。
”译文:商鞅说:“去除私心,是为了使人致力于公事。
人们致力于公事,那么天下就能治理好;人们致力于私事,那么天下就会混乱。
所以圣人去除私心,天下就能治理好。
”商鞅之法,既强调法律的严格执行,又注重奖赏与刑罚的合理运用,旨在消除私心,使民众致力于公事,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商鞅的故事简短概括
商鞅的故事简短概括
商鞅(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改革家,他的故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出身和早期生涯
商鞅,原名为卫鞅,出身于卫国一个贵族家庭。
他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良好的家世背景。
然而,随着卫国的衰落,他逐渐失去了家族的权势和地位。
为了寻找发展机会,他离开了卫国,来到魏国谋求出路。
2.在魏国时期
在魏国,商鞅最初并没有得到重用。
后来,他通过自己的才智和努力,逐渐获得了魏国上层的认可,成为了一名官员。
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继续寻找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在魏国发生内乱时,他积极参与政治斗争,但最终失败了。
3.在秦国时期
在离开魏国后,商鞅来到了秦国。
当时,秦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政治体制落后,经济凋敝,军事力量薄弱。
商鞅看准了这个机会,通过游说秦孝公,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4.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商鞅的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政治体制、经济和军事。
在政治体制方面,他推行了“县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县,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在经济方面,他废除了井田制,大力推
进农业生产和商业发展,鼓励农民垦荒和经商。
在军事方面,他推行了“军功制”,鼓励士兵勇敢战斗,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商鞅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秦国逐渐变得强大起来,最终统一了中国。
商鞅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之一,被誉为“商鞅变法”。
关于商鞅的成语故事
关于商鞅的成语故事
商鞅,战国时期秦国著名政治家、改革家,他的变法极大地推动了秦国的发展,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商鞅的成语故事。
一、徙木为信
商鞅在推行改革前,为了取信于民,曾在国都集市的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并当众宣布:“谁能将这根木杆搬到北门,赏十金。
”起初,人们都不相信,觉得这事儿不可能。
后来,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终于有人将木杆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
这个故事传开后,人们都相信商鞅是个守信的人,从而为他推行改革奠定了基础。
“徙木为信”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表示取信于民,言出必行。
二、作法自毙
商鞅在推行改革时,曾严惩了太子赢驷的两个师傅,使得赢驷对商鞅怀恨在心。
后来,商鞅变法成功,却因得罪了赢驷,被赢驷即位后的秦惠文王所杀。
商鞅在临死前感慨地说:“吾作法自毙,今日之祸,乃自取也。
”这个成语“作法自毙”就是由此而来,表示自己制定的法律反而害了自己。
三、揭竿而起
商鞅变法期间,废除了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使得许多失去土地的农民破产。
为了生存,这些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发动起义。
这个成语“揭竿而起”就是由此而来,表示人民为了反抗压迫而武装起义。
四、一鼓作气
商鞅在推行改革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严惩腐败、精简机构、奖励军功等,使得秦国国力迅速提升。
为了巩固改革成果,商鞅鼓励士兵们在战斗中一鼓作气,取得胜利。
这个成语“一鼓作气”就是由此而来,表示在关键时刻,一口气把事情做好。
总结:商鞅的成语故事体现了他在改革过程中的智慧、勇气和毅力。
商鞅是哪个朝代
商鞅是哪个朝代大家对商鞅并不陌生,那关于商鞅你来多少?商鞅是哪个朝代的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商鞅是哪个朝代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
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
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继位。
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指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人物生平早年生活商鞅年轻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
他向尸佼学习杂家学说,后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
公叔痤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说:“商鞅年轻有才,可以担任国相治理国家” ,又对魏惠王说:“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投奔别国。
”魏惠王认为公叔痤已经病入膏肓,语无伦次,于是皆不采纳。
公叔痤转而让商鞅赶紧离开魏国,商鞅明白魏惠王不采纳公叔痤用他之言,也不会采纳杀他之言,所以并没有立即离开魏国。
酝酿变法公元前359年,秦孝公打算在秦国国内进行变法,又害怕国人议论纷纷,所以犹豫不决。
秦孝公召开朝会命臣工商议此事。
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
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语出《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的小故事100字
商鞅的小故事100字
摘要:
1.商鞅简介
2.商鞅变法背景
3.商鞅变法内容
4.商鞅变法成果
5.商鞅历史评价
正文:
商鞅,战国时期卫国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和政治家。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进行了著名的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背景:当时秦国实力较弱,国内政治经济状况混乱,需要进行改革以提高国家整体实力。
商鞅变法内容:主要包括废除井田制,实行阡陌制;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推行法治等。
商鞅变法成果: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成为战国时期最富强的国家。
商鞅历史评价: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古代改革开放的先驱。
然而,商鞅也因改革触及到旧势力的利益而遭受迫害,最终丧命。
但他的改革成果为秦国的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展示了他的非凡胆识和坚定信念。
总之,商鞅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变法举措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商鞅人物介绍
商鞅,战国期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又名公孙鞅、卫鞅,卫国今河南濮阳人,约生于公元前390年,死于公元前338年。
商鞅是战国时没落贵族的后裔。
接下来是为大家收集的,欢迎大家阅读:他从小就"好刑名之学"。
所谓"刑名之学",即指建立和巩固地主阶级-的一套法家学说。
年轻时,商鞅在魏国进一步研究了法家思想,总结了李悝、吴起的变法经验,完善了自己的法家理论。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下令求贤,商鞅应召入秦,进献富国强兵之策,便提出变法重点放在两面个方面:一是废除旧的封建领主制,把秦国建成一个封建地主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二是推行农战政策,发展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强军事力量。
他的变法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次从秦孝公三年开始,主要内容包括:编造户籍,实行什伍连坐;奖励军功,颁布按军功赏赐的制度;奖励农耕,制定"垦草"开荒的法令等。
第二次变法在秦孝公十二年开始,这次变法比第一次更进一步,主要有"开阡陌封疆",废除封建领主的土地所有制;普遍推行县制,设置直属于国君的县一级行政机构;直接征派赋役,按户按人征收军赋;统一度量衡,取消各领主的家量;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等。
经过这两次变法,完成了秦国从封建领主制到封建地主制的历史转变,封建领主贵族的经济势力和政治势力逐步消除,封建地主制的新兴政权日益巩固;农业劳动力增加,耕地扩大,以粮食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生产日益发展,工商山泽之利主要集中于封建国家之手,0的财政收入日益富裕;农战方针具体落实,军事力量日益强大,一步步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这些改革揩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商鞅遂遭到政敌的-,车裂而死,全家亦被杀害。
商鞅的重要政见经后人整理,成《商君书》二十九篇,《汉书·艺文志》有著录,今存二十四篇。
商鞅墓商鞅墓,又名商君墓。
商鞅被车裂后,法家的后学者收殓商鞅的遗骨准备偷运回商鞅故里卫国安葬,在黄河德丰渡口被秦国守军截获,当地百姓与守军便将商鞅遗骨草草埋葬于附近的秦驿山之下,后来法家的后学者寻访至此为商鞅立了墓碑。
商鞅简介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译文: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在国都集市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有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十两银子。百姓对此感到奇怪,不敢去搬。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两银子”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两银子,用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后颁布了那法令。
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后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病重时对魏惠王说:“公孙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又对惠王说“王既不用公孙鞅,必杀之,勿令出境。”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雄才大略,便携同李悝的《法经》到秦国去。通过宦官景监三见孝公,商鞅畅谈变法治国之策,孝公大喜。前359年任左庶长,开始变法,后升大良造。
商鞅南门立木
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贴邻的魏国就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奋图强,首先搜罗人才。他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或者外来的客人,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的,就封他做官。”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农业生产增加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不久,秦国进攻魏国的西部,从河西打到河东,把魏国的都城安邑也打了下来。
其实在商鞅树木立威之前,吴起也采用过同样的手段。在吴起人西河郡长官时,把一根木头立在城南,规定谁能推到木头就封他做长大夫的官。结果真有人这样做了,做的人也被封了官了。商鞅的做法流传下来而吴起的则没有。
商鞅变法
商鞅从公元前356年至前350年,大规模地推行过两次变法。商鞅第一次变法在公元前356年,而不是公元前359年,杨宽《战国史》185页有这样一段说明:“《史记秦本纪》说:秦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为左庶长。’据此,秦孝公三年已‘用鞅法’,六年因‘百姓便之’,提升卫鞅为左庶长。但是《史记商君列传》说: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据此则下令变法,应在秦孝公六年(公元前356年)卫鞅任左庶长之后。两说相较,当以后说为是。《战国策秦策》一说:‘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孝公行之十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韩非子和氏篇》又说:商君之法,‘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商君车裂于秦。’王先谦《集解》认为‘八’上脱‘十’字,是对的。从秦孝公六年(即公元前356年)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以后,到二十四年孝公去世,首尾19年,以整年来计,正是18年。”据此,商鞅第一次变法应在公元前356年。
商鞅的故事
商鞅故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的秦国政治家商鞅如何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逐渐崛起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革,对于我们今天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商鞅原名公孙鞅,是卫国的一位贵族子弟。
他在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和抱负,因此受到了当时秦国君主嬴政的赏识。
公元前356年,商鞅被任命为秦国的左庶长,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商鞅上任后,积极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废除封建制度、实行郡县制、推行法治、奖励农业生产等。
这些改革措施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但是,商鞅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坚定地认为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使秦国强大起来。
在商鞅推行改革的过程中,他还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手段来惩治那些反对改革的人。
例如,他曾经下令将一个人的舌头割掉,以此来警告其他人不要反对改革。
虽然这些手段很残忍,但是却有效地遏制了反对改革的声音。
商鞅的改革措施最终取得了成功。
在公元前350年左右,秦国终于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
此后,秦国开始逐步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国家的统治力度。
同时,秦国还开始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国家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商鞅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必须具备坚定的信念、敏锐的洞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取得成功。
同时,商鞅的故事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经历的巨大变革和发展。
这些变革和发展不仅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们今天理解和认识中国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历史上第8课商鞅变法
03 商鞅变法的实施过程
舌战群儒,取得秦孝公的支持
商鞅通过与秦孝公的深入交谈,阐述自己的变法理念和策略,成功说服秦孝公支持 变法。
商鞅强调了变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只有通过变法才能使秦国强大起来,实现 统一天下的目标。
商鞅提出了“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强化君权、抑制贵族特权,得到了秦孝 公的认同和支持。
制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促进了经济发展
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 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地位,促进了 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推动了整个 国家的经济发展。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商鞅变法推行军功爵制度,激发了 士兵的战斗热情,提高了军队的战 斗力,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对商鞅变法的否定评价
剥削加重
商鞅变法推行严刑峻法,剥削百 姓,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导致社
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地主阶级逐 渐崛起,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力
量。
地主阶级要求改革政治、经济制 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秦孝公顺应历史潮流,积极推动 改革。
秦孝公的改革决心
秦孝公深知改革的重要性,决 心通过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
秦孝公颁布《求贤令》,吸引 各地人才前来投奔。
商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秦 孝公看中并委以重任,开始了 他的变法历程。
第二次变法进一步深化了第一次变法的措施 ,包括开阡陌封疆、废井田制等土地制度的 改革,以及统一度量衡等经济制度的改革。
第一次变法主要针对政治、军事、经济 等方面进行改革,包括加强中央集权、 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奖励耕战等措施。
坚持改革,推行新法二十年
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坚持改革,推行新法长达二十年。
会矛盾激化。
文化专制
商鞅变法推崇法家思想,限制了 学术自由和文化发展,对文化多
商鞅逸事文言文翻译
一日,商鞅于朝堂之上,与群臣论法。
有臣曰:“商鞅所论之法,皆非古制,恐百姓难从。
”商鞅闻言,笑而不答。
退朝之后,商鞅乃私访于民间,与百姓交谈。
问之曰:“吾闻君等皆言吾法不便,不知何故?”一老者答曰:“吾闻商鞅之法,欲削诸侯之地,收天下之权归于君上,此乃强国之道也。
然吾等百姓,恐一旦变法,生计无着,是以惧之。
”商鞅闻言,默然。
商鞅归府,与友人甘龙、杜挚商议。
甘龙曰:“吾闻商鞅欲变法,然吾恐法之变,民之不安。
不如且缓之。
”杜挚曰:“吾亦闻商鞅欲变法,然吾恐法之变,国将乱。
不如且止之。
”商鞅闻言,沉吟半晌,曰:“吾等变法,非为一己之私,乃为秦国百姓谋福利也。
若法之变,民之不安,吾等岂能坐视?”遂决意变法。
商鞅变法之初,天下哗然。
有百姓纷纷起义,欲废商鞅之法。
商鞅闻之,乃下令:“敢有议吾法者,族灭之!”于是,天下无人敢议商鞅之法。
然而,商鞅之法虽严,却使秦国国力大增。
一日,商鞅于府中与友人饮酒。
甘龙、杜挚皆在座。
商鞅问曰:“吾闻甘龙、杜挚二位,曾言法之变,民之不安。
不知二位今日看法如何?”甘龙、杜挚对曰:“商鞅变法,果然使秦国国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
吾等昔日之言,实乃浅见。
”商鞅笑曰:“吾等变法,本为秦国百姓谋福利。
今见秦国国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吾心甚慰。
”商鞅变法数年,秦国国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
然而,商鞅之法过于严苛,百姓怨声载道。
一日,商鞅于府中与友人饮酒,忽闻门外喧哗之声。
商鞅出府视之,只见一群百姓手持木棍,欲闯入府中。
商鞅大惊,忙令守卫拦截。
百姓曰:“商鞅变法,使我等生活困苦,今欲杀商鞅以解心头之恨。
”商鞅闻言,叹曰:“吾等变法,本为秦国百姓谋福利,岂料竟遭此祸?”言罢,商鞅仰天长叹,泪如雨下。
商鞅变法,虽使秦国国力大增,然亦因其法过于严苛,而招致百姓怨声载道。
后世史家评曰:“商鞅变法,功过参半。
”然商鞅之才,后世无人能及。
商鞅之逸事,流传千古,令人感叹不已。
商鞅简介
生平事迹
一变法
秦孝公于公元前356年户籍制度、 实行什伍连
坐法、明令军法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
制度 、建立二十等爵制、严惩私斗、奖励 耕织重农抑商、改法为律制定秦律、推行
小家庭制
江西财经大学—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黎为
生平事迹
二变法
为便于向函谷关以东发展,秦孝公于公元前350
一变法
二变法
江西财经大学—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黎为
生平事迹
垦草令
垦草 令
国内颁布《垦草令》,作为全面变法的序幕。 主要内容:刺激农业生产 、抑制商业发展、 提高农业的社会认知度、削弱贵族、官吏的 特权,让国内贵族加入到农业生产中、实行
统一的税租制度。
江西财经大学—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黎为
江西财经大学—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黎为
个人简介
身卒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继位
身卒
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指为谋反,战
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江西财经大学—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黎为
Part2
生平事迹
01
颁布垦草令
02
03
垦草令
二变 法
年命商鞅征调士卒 第二次变法:开阡陌封疆、废井田制辕田、允许 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禁游宦之民、执 行分户令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居一室
土地私有及买卖 、推行县制初为赋、统一度量衡、
江西财经大学—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黎为
Part2
变革手段
01
02
1
愚民
2
理念
1
商鞅的文言文翻译
商鞅变法,首重农战。
时秦地民风淳朴,然农业落后,战事不兴。
商鞅认为,国家富强,必先强农事,而后方能强兵。
于是,他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力。
其法有:一、废井田,开阡陌。
商鞅认为,井田制不利于农业生产,故废除之。
开阡陌,使土地私有化,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重农抑商。
商鞅规定,国家奖励耕织,免除徭役,鼓励农民生产。
同时,限制商贾活动,提高商业税,以抑制商贾势力。
三、实行军功爵制。
商鞅认为,士兵应以其战功论赏,于是实行军功爵制。
士兵立功,可封爵位,提高社会地位。
四、推行法治。
商鞅认为,国家治理,必先法治。
他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如《秦律》,使国家政治清明,社会秩序井然。
商鞅变法,亦重改革官制。
他废除世袭制,实行官吏选拔制度。
选拔官员,以德才兼备为标准,使官吏更加廉洁,国家政治更加清明。
然而,商鞅变法亦引发诸多争议。
有人认为,商鞅变法过于严酷,对民众不利。
商鞅闻之,不为所动,坚持变法。
他曰:“变法之难,难在人心。
人心既变,则国家必强。
”商鞅变法,虽遭人非议,然成效显著。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然而,商鞅变法亦导致民众对商鞅的怨恨。
秦孝公去世后,商鞅被秦惠文王所杀。
商鞅虽死,其变法之策,却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之首。
商鞅之才,可谓旷世之才。
他变法强国,功不可没。
然其变法之严酷,亦为人所诟病。
商鞅的一生,可谓充满传奇。
他英勇无畏,智慧过人,为国家富强,付出了巨大代价。
商鞅变法,其法虽严,然其心,却是为国为民。
他一生致力于强国之策,虽遭人误解,然其变法之成效,却为后世所称道。
商鞅,一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为国家民族献身的英雄,永远铭刻在史册之中。
商鞅 古文
商鞅古文
《商鞅》是宋王安石的诗作。
全文如下: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此诗前两句讲古代圣贤为政的风格。
后两句则对商鞅能取信于民和坚决镇压复辟势力,从而使得变法胜利推行的精神进一步颂扬。
这首诗不是讲商鞅变法的实际内容,而是讲推行变法的风格;能否赢得民众的信任,也是关系到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作者正是从这一角度,旗帜鲜明地赞扬了商鞅。
全诗以议论说理为主,言简意丰,中肯有力。
商鞅文言文及翻译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卒下令。
商鞅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
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如有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
”王嘿然。
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王许诺而去。
公叔座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
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
王许我。
汝可疾去矣,且见禽。
”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
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
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
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
”甘龙曰:“不然。
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
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
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
不知法者不能制变,而胶柱鼓瑟者不能和于声。
故法者,国之权衡也;权者,民之规矩也。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故圣王之治也,不法古,不修今,因世而为之治,度其宜而行之。
”译文:秦孝公任用卫鞅,卫鞅想要实施变法,担心天下人对自己产生非议。
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将木头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金。
百姓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
卫鞅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卫鞅立即给了他五十金,以此表明没有欺骗百姓。
商鞅变法的历史故事(精选6篇)
商鞅变法的历史故事(精选6篇)商鞅变法的历史故事(精选6篇)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商鞅变法的历史故事(精选6篇),希望有所帮助!商鞅变法的历史故事篇1战国初期,7个诸侯国中,秦国是比较落后的。
有一天,在秦国京城的南门外,一根三丈长的木头竖立着,周围站满了人。
担任左庶长(秦国官名,相当于中原各国的卿)的商鞅当众宣布,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去,就赏他10金(秦以一镒为一金,一镒合24两)。
人们听了,议论纷纷,都不相信有这样的便宜事,谁也没去动它。
商鞅又下令说,谁要是搬了,增加到五倍,赏他50金。
这时,一个男子从人群中走出来,说“我来扛”就不费力气地把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刻叫人赏他50金。
围观的人都惊呆了,不由自主地说:“左庶长说话是算数的。
”商鞅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得从头讲起。
商勒(约公元前390~前338年),卫国人,原名公列鞅,后因他在秦国变法有功,封于商地(今陕西商县),后人叫他商鞅。
当时的秦国,因远在西方,与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相比,比较落后,经常受到强国的欺负。
比如秦国河西地区大片肥沃土地就被魏国强占了。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为使秦国强盛起来,便下令求贤,广聚“有能出奇计强秦者”。
这时在魏国怀才不遇、有志难以施展的商鞅得到了这个消息后就来到秦国。
他三次晋见秦孝公,对他说,“要使秦国富强起来,必须实行变法,一方面要奖励英勇善战的将士,同时还要制定新的法令,做到依法办事,赏罚分明”。
秦孝公很赞成商鞅的主张。
可是一些朝廷大臣却竭力反对。
甘龙说:“圣人不改变民俗就可以统治,智者不变更制度就可以治国。
”商鞅驳斥他说:“治国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必须因时因事而异。
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一味效法古代。
商汤、周武王没有恪守古制,却能使国家强盛;夏桀、殷纣倒是死守古法,没有变革,却灭国了。
商鞅简介
商鞅简介
商鞅(约前390—前338),卫国(今河南安阳)人,战国时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
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为商鞅。
商鞅年轻时好刑名之学,在魏相公叔痤门下任中庶子。
公叔痤临终前将其推荐给魏惠王,惠王不能用。
商鞅闻秦孝公下令求贤,发愤图强,乃离魏去秦。
后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先后两次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变法。
新法令推行几年后,秦国百姓家给人足,军队战斗力大大增强,国势蒸蒸日上。
孝公去世后,太子秦惠王继位。
商鞅在变法期间,因执法较严引起秦贵族的怨恨。
他们为报夙怨,告商鞅有谋反企图,派官吏逮捕他。
商鞅逃叛失败后,被带回都城遭惠王车裂,并灭其族。
著有《商君书》传世。
商鞅的三个典故
《商鞅的三个典故》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讲讲商鞅的三个有趣的典故。
第一个典故是“立木为信”。
商鞅想要推行变法,可是大家都不太相信。
于是商鞅就在城门口立了一根木头,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另一个城门,就给谁赏金。
开始大家都觉得不可能,后来有个勇敢的人站出来搬了木头,商鞅真的给了他赏金。
通过这件事,大家都知道商鞅说话算话啦。
第二个典故是“南门徙木”,其实和“立木为信”差不多。
商鞅为了让大家相信他的法令,用这种特别的方法取得了大家的信任。
第三个典故是“作法自毙”。
商鞅变法得罪了很多人,后来支持他的国王去世了,那些人就来报复他。
最后商鞅被抓了,就像他自己定的法令惩罚了自己。
小朋友们,商鞅的这些典故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商鞅的三个典故》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商鞅的典故。
先来说说“立木为信”。
商鞅为了让人们相信他,想出了这个好办法。
就好像老师答应给表现好的同学奖励,然后真的给了,同学们就会更相信老师啦。
再讲讲“南门徙木”。
这就像我们和小伙伴做游戏,说好了谁做到了什么就有奖励,商鞅做到了给奖励,大家就愿意听他的啦。
还有“作法自毙”。
商鞅变法虽然让国家变好了,但是也惹了麻烦。
就像我们有时候做了一件事,当时觉得挺好,可后来却发现给自己带来了不好的结果。
小朋友们,从商鞅的典故里,我们能学到很多东西哟!《商鞅的三个典故》小朋友们,今天咱们再来讲讲商鞅。
“立木为信”这个典故里,商鞅特别聪明。
他知道大家不相信他,就用搬木头给赏金的办法让大家相信。
这就像我们要让别人相信我们能做好一件事,得先做出个样子来。
“南门徙木”也是一样,商鞅就是要告诉大家,他说的话一定会做到。
“作法自毙”有点让人难过。
商鞅的法令很严格,最后却害了自己。
这让我们知道,做事情要考虑周全,不能只想到眼前。
小朋友们,商鞅的故事是不是很有趣又能让我们学到东西呀?。
商鞅成语故事
商鞅成语故事
商鞅,也称卫鞅,是战国时期卫国人,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他在秦孝公时期实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变革措施,这些措施极大地强化了中央集权,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秦国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这些变革措施通称为“商鞅变法”。
商鞅的成语故事中最著名的可能是“徙木立信”。
在法律推行前,商鞅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在国都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杆,招募民众有能将其搬到北门的就赏十金。
民众感到奇怪,没人敢去尝试。
商鞅又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终于有一个人出来尝试,结果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自己言出必行,不欺骗民众。
这一行为树立了商鞅的威信,也使他的法令得以顺利推行。
如需了解更多与商鞅相关的成语故事,可以查阅成语词典或阅读相关历史书籍。
商鞅变法的解释
商鞅变法的解释
商鞅变法,又称秦法,是战国时期秦国政治家商鞅所推行的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措施。
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秦国的国力,实现统一天下的野心。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取消世卿制度:商鞅废除了贵族特权,废止了封建制度,大量的财富和土地被国家收归国有。
2. 责任上移:商鞅将权力从地方移交给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各地的控制。
3. 九鼎之制:商鞅建立了九鼎制度,用以评定各地的贡献和赏罚,激励人民的生产和奉献精神。
4. 民族政策:商鞅实行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推动汉族和非汉族民众融合,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5. 军事改革:商鞅积极推行军事改革,建立了强大的军队,并通过改进军事制度和士兵的训练,提升了秦国的战斗力。
商鞅变法是秦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运动之一,对秦国的崛起和统一中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这一变法也引起了众多贵族的不满和抵制,最终在商鞅被杀后,变法政策也逐渐被废除。
但商鞅变法为后来的秦国统一各国、统一度量衡、成为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
历史趣谈:商鞅生平简介 商鞅是什么人他和卫鞅是同一个人吗
商鞅生平简介商鞅是什么人他和卫鞅是同一个人吗导语:在历史的语境下,情绪什么也不算,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永远是理性分析和思考。
每一个国家要发展进步,就要敢于革新,要与时俱进。
尤其是当社在历史的语境下,情绪什么也不算,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永远是理性分析和思考。
每一个国家要发展进步,就要敢于革新,要与时俱进。
尤其是当社会矛盾尖锐之时,适时地调整政策乃至内部结构,都是维持社会稳定和巩固政权的良方,枪打出头鸟,谁都不敢轻易迈出改革这道坎,而偏偏有的人不怕死,走在了时代的前头,这人就是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商鞅出生在卫国,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
后来在一次战事中有功,获得了商邑这个地方,于是又称他为商鞅。
商鞅是个很强干的人物,他在政治上强硬的手段,在后世人看来或许稍显冷酷,而历来世人对他的评价都褒贬不一,但是持批评的声音较多。
史家多称商鞅生性刻薄。
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
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
《资治通鉴》曾评价:”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都提到了商鞅的刻薄,这也是事实,当时有一个叫赵良的人也曾指出商鞅”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骏刑,是积怨蓄祸也“,指出商鞅残酷的刑法之下,必然会引起民众的不满。
但是商鞅就真的对秦国一点作用都没有?商鞅在年轻的时候就对刑名法术十分感兴趣,据说他的老师是李悝,作为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师从李悝,其后凭借自己的才华在魏国谋得一官半职。
公叔痤知道商鞅是个人才,对魏国的国君建议,如果要用商鞅就一定要重用,要是不用商鞅一定要把他给杀掉,以绝后患。
权衡利弊之下,商鞅投奔了秦孝公。
公元前362年,秦孝公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他一上台就昭告天下广纳人才,看到招聘启事的商鞅,就拿着自己的简历,风风火火地赶到了秦国,据说这次面试极其不顺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商鞅
常青论商鞅:
姚说商鞅更在于制度改革,我不敢苟同,因为商鞅这个人,好刑名之学,欲变法,我仔细研读了资治通鉴中关于商鞅的变法内容,得出一个结论,此人强力执行了刑法,重赏重罚,言而有信罢了,不存在制度改革,如果实行了科举,或资本主义制度,等等,可以称为改革制度。
商鞅不比百里奚伟大,因为秦始皇一个帝王就把秦国几百年的基业毁了,何来伟大?商鞅此人,刻薄小人罢了,何来理想?在我看来一个政治家的理想是国泰民安,在商鞅的治理下,秦国是一个白色恐怖的国家,通鉴上说“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论囚,渭水尽赤。
为相十年,人多怨之”。
我就问一句,民安了吗?长年征战,这是国泰吗?不要忘了,这是还有帝王的周朝。
他的理想只是个人的征服欲罢了。
他得罪的仅仅是权贵吗?还有很多普通百姓啊。
商鞅心胸博大吗?小人,赵良在谏议之前,说请求商鞅无诛他及家人。
赵良还说了一句: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公元前338年癸未
周显王三十一年
【原文】秦孝公薨,子惠文王立。
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之。
商君亡之魏;魏人不受,复内之秦。
商君乃与其徒之商於,发兵北击郑。
秦人攻商君,杀之,车裂以徇,尽灭其家。
【白话】秦孝公去世,其子秦惠文王赢驷即位。
因公子赢虔的党徒们指控商鞅谋反,便派官吏前去捉拿。
商鞅逃往魏国,魏人拒不接纳,又将其遣返回到秦国。
商君只好与其门徒来到封地商於,发兵北上攻击郑县。
秦国军队进攻商鞅,将其杀死,之后又将其尸体车裂以示众,全家老小也全部被灭。
【原文】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论囚,渭水尽赤。
为相十年,人多怨之。
赵良见商君,商君问曰:“子观我治秦孰与五羖大夫①贤?”赵良曰:“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仆请
终日正言而无诛,可乎?”商君曰:“诺。
”赵良曰:“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穆公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
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君②,一救荆祸③。
其为相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
行于国中,不从车乘④,不操干戈。
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
今君之见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其从政也,凌轹公族,残伤百姓。
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
君又杀祝欢而黥公孙贾。
《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此数者,非所以得人也。
君之出也,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戟者旁车而趋。
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
《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此数者,非恃德也。
君之危若朝露,而尚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政,畜百姓之怨。
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商君弗从。
居五月而难作。
【白话】起初,商鞅在秦国做宰相时,执行法律极为严酷。
他曾经亲临渭水处决犯人,整条渭水都被染红了。
在秦国担任宰相的十年间,商鞅遭到许多人的怨恨。
有一次,赵良来见商鞅时,商鞅问他:“你看我治理秦国,与当年的五羖大夫百里奚相比,谁更贤明?”赵良说:“一千个人唯唯诺诺,还不如有一位士人敢于直言不讳。
请允许我坦率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而不必遭到杀身之祸,可以吗?”商君道:“当然。
”赵良道:“五羖大夫,原本是楚国一个身份卑微的平民,秦穆公将他由放牛人提拔至万民之上,整个秦国无人能望其项背。
他在秦国做了六七年的宰相,期间向东讨伐郑国,三次协助晋国立国君,一次挽救楚国的危难。
他做宰相的时候,身体劳累也不坐车,夏天炎热也不打伞盖。
他在国内视察时,没有前呼后拥的车辆跟随,也没有操持干戈的卫士护驾。
五羖大夫死的时候,秦国的男女老少痛哭流涕,孩子不再唱歌,舂米的人也不再举杵。
如今反观您在秦国做宰相,最初是通过君上的宠臣景监引荐才得以进身,执掌大权后又凌辱公室贵族,残害平民百姓。
公子虔被您逼得八年没敢出门,又杀死祝欢,给公孙贾施以面部刺字的刑罚。
《诗经》中说:‘得人心者兴旺,失人心者灭亡。
’上述这几件事,可算不上是得人心啊!每次您出行的时候,后面都会跟随许多车辆和甲士,要有勇武有力的侍卫在旁边护卫,还
要有持矛操戟的武士在车旁趋驰。
这些配置只要缺了一项,您就绝不出行。
《尚书》上说:‘依靠仁德者昌盛,凭借暴力者灭亡。
’上述这几件事,可算不上依靠仁德啊!您现在所身处的险境,就如同清晨的露水,可您却还在贪恋商於之地的富庶收入,还在专擅秦国的政权,还在积蓄百姓的怨恨。
一旦秦王去世,届时秦国想要收拾您的人,难道还会少吗?”商鞅不听。
五个月后,商鞅便遭此大难。
【姚注】
①五羖大夫:即春秋时辅佐秦穆公称霸的百里奚。
百里奚最初是虞国大夫,晋献公以假道伐虢之计先后灭了虢国和虞国,百里奚便与虞君一起做了俘虏。
晋献公将女儿嫁给秦缪公做夫人时,百里奚被当作陪嫁的奴仆送到秦国。
之后,百里奚不甘屈辱,逃离秦国跑到楚国的宛地(今河南南阳),被楚国驻守边境的人捉住。
秦穆公听说百里奚贤能,本想用重金将他赎回,又担心楚国不给,遂派使者对楚人说:“我国陪嫁的奴仆百里奚逃到这里,希望能用五张黑色的公羊皮将其换回。
”楚人同意,释放了百里奚。
此时,百里奚已经七十多岁,秦穆公解除其身上枷锁后与他讨论国家大事。
百里奚推辞道:“我是个亡国之臣,哪里值得您来询问呢?”秦穆公道:“虞国国君不任用您,所以才会亡国,这不是您的罪过。
”坚持向他请教。
如此谈论三天,秦穆公非常高兴,将国政委任于他,号其为“五羖大夫”。
羖,音gǔ,黑色公羊之意,因百里奚是用五张黑色公羊皮从楚国换来的,故有此号。
②三置晋君:即晋惠公、晋怀公和晋文公,皆为秦所立。
③一救荆祸:据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时的记载:“救荆之事未详,可能是指前632年楚国在城濮之战败于晋国后,秦穆公对楚国有所支持。
”
④不从车乘:古时乘车通常都是站立在车厢,唯有一种特制的“安车”是可以坐着的,专供老弱、妇女或贵族使用。
此处说百里奚“不从车乘”,当是指百里奚出门乘车时,不坐特制的安车,而是与普通人一样站在车上。
【姚论】百里奚辅佐秦穆公称霸,其功绩主要在具体事务。
商鞅辅佐秦孝公称霸,其功绩不仅在具体事务,更在于制度改革。
因此,在百里奚和秦穆公相继去世后,秦国势力日渐衰落,乃至河西之地全部被魏国夺走。
而在秦孝公和商鞅相继去世后,秦国势力仍然是蒸蒸日上,直至秦始皇统一天下,这就是商鞅比百里奚伟大的地方。
赵良说商鞅因执法严格而得罪权贵,在秦孝公去世后可能会遭到报复,这固然是有先见之明。
然商鞅此举不是为了满足私欲,而是为了树立法制的尊严和权威。
商鞅未必不知道得罪权贵的下场,只是为实践理想,不得不如此坚持。
商鞅虽不得善终,却正因其为殉道而死,而愈加显得光芒万丈。
列国变法,远如春秋时的管仲在齐,近如战国时的李悝在魏,吴起在楚,申不害在韩,虽一时富国强兵,却终不免人亡政息,皆是由于变法者只能改革部分人事,而不敢触动整体制度,故毛泽东称商鞅为“四千年来首屈一指的政治家”是有道理的。
姚尧不禁再次想起了商鞅曾经的领导、魏国宰相公叔痤。
公叔痤谋身远胜于谋国,故而一生荣宠不断,留下的却是日益衰落的魏国。
商鞅谋国远胜于谋身,故而虽然身死家灭,留下的却是日益强盛的秦国。
商鞅心胸之博大,志向之高远,品格之坚毅,岂是赵良等辈所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