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赏诗歌中的形象特征

合集下载

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 步骤三:这首词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 自己( 壮志未酬、报)国的无感门慨。
鉴赏方法二: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结合诗句,展 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四、方法小结
正确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方法: 1、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细节、外貌、以及侧面描写等角度入手分析 ,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比如动词,形 容词。 2、学会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关注注释,结 合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一、了解了诗歌的形象含义及分类
二、掌握人物形象鉴赏题规范答题的技巧 三、答题三步骤: (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性格+身
份); (2)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背景、
言行、环境); (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
感)。
作业:(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之一 人物形象
一、分类别,明特征
人 物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 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形 (偏重抒情的诗歌)

作品中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 。 (偏重叙事的诗歌)
回顾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忧国忧民的杜甫 《声声慢》中孤苦无依的李清照
抒情主人公 的自我形象
《孔雀东南飞》中外柔内刚的刘兰芝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英姿飒爽的周瑜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 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 首。
答题步骤:说特点——析例句——明作用
规范答题: (步骤一)本诗塑造了一个( 心境悠闲、陶醉

诗歌中人物形象赏析方法

诗歌中人物形象赏析方法

诗歌中人物形象赏析方法1.诗歌中人物形象鉴赏的分析方法①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掌握常见意象的特殊意义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代表民族和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因而这些意象有较为固定的意义。

如:梅、莲等②分析意象的个性色彩,了解诗人惯用手法一个出色的诗人,往往有自己特有的意象群,如屈原常用美人、香草、凤凰等,李白的诗中多黄河、大鹏、明月、剑侠等意象。

折合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有关,也和诗人的风格有关。

③准确理解修饰词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令、“秋思之祖”。

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意境: 萧瑟苍凉;情感:沦落天涯之人的孤独之感,思乡之情;)2.怎样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

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

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

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

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3、鉴赏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常见题目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怎样)的形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得分要点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

高考语文诗歌中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和答题指导

高考语文诗歌中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和答题指导
课外延伸 古典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常见类型: 1.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隐士)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2.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英雄、悲士)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3.矢志报国、慷慨愤世(英雄、征人) 如陆游的《示儿》 4.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羁人、游子、思妇) 如李白的《赠汪伦》 5.献身边塞、反对征伐(征人)如王昌龄的《出塞》 6.爱恨情长(思妇)如柳永的《雨霖铃》 修饰的词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杀敌为国、建功立业、 热爱山川、政治失意、仕途坎坷、达观、超凡脱俗、愤世嫉俗、消沉颓废、深居宫中、 孤独寂寞(宫女)、活泼可爱、勤劳勇敢(少女)、潇洒、闲适、追求自由生活、 孤寂、落寞(惆怅),愁苦幽怨的形象、积极乐观,笑傲人生的形象
整理归纳
• 答题步骤 第一步:说特点:人物特点、性格+身份地位 (特点如:不慕权贵 、忧国忧民、寄情山水等
身份如:英雄、游子、思妇、隐者、征人等) 格式:全诗刻画了一个…… 的……形象。 第二步:析例句:结合诗句翻译、分析其特征,融入表达技巧 从诗歌中找出能表现这一形象特点的内容加以分析说明,常用描写手法:白描、
课堂演练
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
分析
【答案】: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 高人逸士形象。(特点+身份)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 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 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性格—具体分析)作 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意 义或情感)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 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 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 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也许只有人格化 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
不是本诗的表 现
【方法点拨·答题步骤】
(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 (遭遇、性格+身份)。
2、借助诗中景物 (抒情性强)
理解诗歌中景物的特点,体会景物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烘托
3、分析关键词句
(议论抒情处)
4、学会知人论世,关注背景(作者、注解)
课堂示例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 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 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 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考试说明: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 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 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什么是形象?
形象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 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 动的生活图景。
(二)、形象的特点:
①客观性:形象是可以感受到的生动的客观生活图景。
什么样的品格. (孤傲)
人物形象鉴赏题
如何规范作答?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扩写
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 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 随着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 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 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 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 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 有敬亭山了解了。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两类:一是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

如《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漂亮活泼、伶俐俏皮。

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

元稹《遣悲怀》塑造了一位关心体贴丈夫、安于贫苦的贤淑的妻子形象。

《孔雀东南飞》刻画了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等形象。

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

二是诗人形象。

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面几种形象类型:(1)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得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

两位诗人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鉴赏

诗歌的形象鉴赏

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人物形象。

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思想感情。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诗歌的形象鉴赏,欢迎大家分享。

一、鉴赏诗歌的意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诗人的主观的感情。

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

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诗言歌咏,见景生情”,诗人的写景作为后一两句的情感抒发的基础。

由景物的物象可以探知诗人的情感。

如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是写景,以地上霜喻月光,十分真切地描写了深秋静夜的寒意萧瑟。

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思念故乡的情感。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析】这是一首山水名篇。

首联,初秋傍晚,山雨初霁,空气清新,景色美妙。

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如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

颈联,竹林里传来一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回来;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诗人极力渲染一幅纯洁美好的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诗人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美。

诗人选择的意象“新雨”、“明月”、“清泉”、“竹喧”、“莲动”等积极的意象,2、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

“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或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或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或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

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

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没少做古诗词鉴赏吧?古诗词鉴赏,通常是体会诗词中的字词、意境、句意、语言特色、主旨、技巧、结构思路等更深层次的内容。

很多人在面对古诗词鉴赏的时候都很头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A、注意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

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暖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 冷色—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

B、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

C、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

我们在鉴赏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

特殊意象:“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桃花——美人;鸟——自由。

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a、借景抒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b、托物言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于谦《咏石灰》)c、感物伤怀“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d、情景交融“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诗词鉴赏之形象

诗词鉴赏之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题点1 人物形象 诗歌是通过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情感的文学艺术。对诗歌 中人物形象的鉴赏,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 一是诗人的自我形象,二是诗中刻画的除诗人自我外的其他人物形象。 1.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诗人以此表达自己 的爱憎、价值观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往往就是诗人自己的 形象。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悟 和想象到的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
思维流程
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
题目要比较苦笋和魏征的相似点,是用人物形象比较事物形象,体察诗
人的“志”与“物”的结合点。
第二步,读文本,找依据
抓住事 诗歌首联写见到洁白鲜嫩的苦笋的感受,不禁眼前一亮;进而直
物特点 接描写苦笋:“骈头脱襁白玉婴”“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挖掘事 物内涵
诗人将“苦笋”人格化,指出“耿介”是此物种的本性,“苦节”是与生 俱来的,进而联想到魏征。苦笋性情“耿介”,天生“苦节”,与魏征 正直不阿、廉洁自持的品格相似。
析作用 意象
分析意象的方法
意象的“象”大多是名词。 找意象 如果是主谓式或动宾式,则转换成名词结构,如“柳细花红”可转换
为“细柳”“红花”。 动词 要从动态感、形象感、包蕴性上去体味。
抓内涵 形容词
把握其外在特征,如声、色、形、味等,注意意象的时令 色彩。
抓住“意”“象”契合点,由外在特征入手,挖掘其内在品质 及独有情味。
析作用 意象
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营造意境。 创设情境,提供背景。 衬托人物,铺垫蓄势。 表情达意,感发兴寄。 结构上的线索作用。
在“抓内涵”时,要特别注意意象内涵的共性与个性。 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 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即意象的共性。如“折柳”寓“惜别怀远”之 意。 在把握意象的时候,既要了解意象的特定含义,即共性,又要唤醒个人的 生活底蕴、人生阅历,深入分析诗歌意境,以便了解意象在诗中的寓意,即 个性。如贺知章《咏柳》中的“柳”就是一种个性,它代表的不是“惜别怀 远”,而是表现烂漫的春光。

诗歌鉴赏的4种方法的内容

诗歌鉴赏的4种方法的内容

诗歌鉴赏的4种方法的内容诗歌鉴赏的4种方法的内容古代诗歌的形象主要指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意象是带有作者强烈思想感情的人物、事物、景物等,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相结合而产生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l、古诗中的“形象”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豪放洒脱型:如大诗人李白的诗大多表现出豪放不拘、馘岸不羁、豁达大度的风格。

(2)忧国忧民型:如爱国主义诗人杜甫的诗大多表现其对人民苦难生活深深的忧虑和同情。

(3)归隐田园型:如东晋诗人陶渊明诗中描写的多是悠闲自在、安贫乐道的摩居生活。

(4)寄情山水型:如唐代诗人王维诗中描写的山村风光和朋友聚会的场面,俨然是一幅山水画。

(5)儿女情长型:如李商隐的诗表现的离别忧思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6)保家卫国型: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塑造了一个精益报国的英雄形象。

(7)边塞风光和戍边生活型:如岑参、高适的诗大多表现边塞的风光和戍边将士的思乡之苦。

2、古诗塑造形象的方法:(1)细节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

(2)烘托:通过感觉、视觉、听觉以及其他事物对诗歌中所描绘的人物进行烘托。

(3)对比衬托:运用对比、类比来刻人物形象。

(4)比兴手法:如自居易的<;长相思)运用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上片以流水和高山比喻恩妇怀远之情,下片直述念远恨别的情怀。

(5)抒情方式:运用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方式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3、鉴赏形象的'技巧。

对诗歌形象的鉴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借助诗歌的形象,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借助诗歌的形象,分析诗歌意境。

(3)借助诗歌的形象,分析诗歌中的哲理。

二、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方面的艺术效果以及语言风格。

古诗人物形象分析五大角度

古诗人物形象分析五大角度

古诗人物形象分析五大角度一、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两类:第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如杨炯《从军行》中的书生形象。

第二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如崔颢《长干曲四首(其一)》:“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诗歌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1.这两类形象有时出现在同一作品中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出现了诗人刻画的周瑜形象和“多情应笑我”的诗人自己的形象。

2.这两类人物形象有时是同一个诗中刻画表现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诗人自己,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中在寒江中独自垂钓的蓑笠翁的形象即是诗人的自我形象。

二、考查角度高考对古诗中人物形象的考查,就形象内容而言,有辨识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概括形象作用三方面内容。

高考重点是把握形象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三、典题剖析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诗意助读】楚地的酒香醇劲大,饮了连醉三日;醒后看到园中的花经雨之后,格外红艳。

没有人能画出我陈居士的形象,我在亭角迎风站立,在寻找诗情,风将我的衣袖吹起。

我喜欢手把山瓢痛饮,你不要笑话;心里发愁的时候,酒在助眠上有奇功。

酒醒后,我推门去寻觅诗情,只见明月辉映下乔木高峻突兀立在那里。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4分)第一步:审。

仔细审题,明确鉴赏对象和要求本题鉴赏的对象是“陈居士”形象;鉴赏的要求是概括形象特点并“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注释①对“居士”的解释为“文人雅士”,据此就首先可以概括“陈居士”具有“文雅”的特点。

第二步:找。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寒冷、寂静(或:冷峭)
(2)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 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 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这个被 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 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方法一: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
点。
(二)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① 知人论世 ② 关注背景。 ③ 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
动作、心理。 ④抓诗中所写景物。
(三)答题步骤
• 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 (1)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性格
+身份) • (2)(结合手法)结合诗句分析
形象 • (3)表达了什么感情或有什
么意义。
(四)赏析示例
敌兵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 如秋霜,只能凭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 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 却老死在江湖!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 关河① 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② 。此生.形象是什么? • 2.结合诗句讲解 • 3.形象的意义?

意象(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象 (偏重写景的诗歌)

物 形
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或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 或以物曲折表现诗人的品格情操和思想感情。
象 (偏重咏物的诗歌)
(一)常见问题模式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 公形象?
2、请简要分析该诗的主人公形象。 3、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
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3)、作者是怎样写“想家’’的?
32、作“者抱膝用”虚二实字结生合动手形法象来地写勾想画家出。作先者写默冬默至呆夜 自坐己的旅神居态在,外用的“孤灯寂前情’景’,自再然想引象“家影人”围,坐而灯 前“,伴谈”论字着又自将己影这和个身夜联行系起之人来,只这有样构影陪成伴两着地 身,显得形相影思相,吊使。想这家充情分绪反更映浓出。作者思家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鉴赏+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鉴赏+课件

杜甫形象:生活贫苦、热情真诚、率真纯朴的诗人形 象。 曹操形象:求贤若渴、惜时如金、具有一统天下理想 的志士形象。 陆游形象:客居京城、百无聊赖、落寞孤独、看透世 态炎凉、始终矢志不渝的爱国斗士形象。 李清照形象:天涯沦落、形影相吊、漂泊孤独的女子 形象。 周瑜形象:年轻有为,从容闲雅,雄才大略的儒将形 象。 劳动者形象:辛勤劳动,吃苦耐劳、以农事为重的农 民形象。 士兵形象:渴望建功立业、力竭苦战、不畏生死、不 顾荣誉、思亲念家的战士形象。 离人形象:思家念亲、感慨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归家 遥遥无期的孤独寂寞的离人形象。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插秧歌杨万里 宋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 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 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宋
[答案] 琵琶女 年老色衰 沦落江湖 作者(白居易) 怀才 不遇 沦落江湖 忧愁痛苦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 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 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4.2024年全国三套试卷均未涉及形象内容,属于轮考题型。
人物形象p247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 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是 一个典型的细节。因此,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 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为依据。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形象
1/40
2/40
考试说明
①鉴赏古代诗歌形象、 语言、表示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 容和作者观点态度。
一、知识讲解
(一) 什么是诗歌形象?
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生动详细、寄寓作者 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艺术形象。包含人物 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
人物形象(诗中塑造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 公形象) 事物形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物象) 景物形象(写景诗或杂诗中景色)
三山。
什么形象
形象特征
1、这诗首歌词描前写两句了回一想个当被年闲在置抗金不前用线抗战金斗英生雄活,形匹象马。征万里, 其飒
2用、,爽河积诗英要满但中姿塞从仍人、不军胸物非知时怀凡在穿曾报之何貂经国气处皮金可大,之意戈见衣志谓铁;。,脱马“下心离关片,了系河表驰前抗梦示骋线断敌金;疆何人前“场处还线尘,”未。暗是毁现旧说灭在貂一, 虽”自觉是己被醒说衰弃来尘鬓置, 土关先不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 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所塑人物形象以下:
周瑜(客观人物形象):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 虏灰飞烟灭。
“我”(抒情主人公):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8/40
鉴赏指导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一日凉。
总观全词,你从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人物形象? 试做简 明赏析。 【答案】一个抑郁不得志闲人形象。上阙借景抒情, 透过幅 幅画面, 能隐隐看到诗人那种百无聊赖、自寻抚慰、无可奈 何心境。下阙直接描写人物抑郁, 结尾点出主题, 一个得过 且过, 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又无可奈何闲人形象展现在读者 面前。

(完整版)诗歌鉴赏角度

(完整版)诗歌鉴赏角度

一、鉴赏诗歌形象(一)人物形象:包括诗中人物、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主要分析人物性格、品质、心态、情感、思想,必须结合诗句来谈。

(二)物象:分析景物特征,由景物暗示人物内心和思想。

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及至活生生的人,一旦笼于人的笔下,就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1、豪放洒脱的形象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对外欢颜。

······吾庐独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瑟琶行》),着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3、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写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王维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人见了,乐而忘返。

4、爱民人才的形象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5、儿女情长的形象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诗歌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

二、鉴赏艺术手法1、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33关注【语文与成才】[2012.5]摘要: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分析的途径有四条:了解作者的生平,关注背景、注释;聚焦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身份的词语;关注环境的烘托作用;注意“物”的象征作用。

关键词:诗歌鉴赏;人物形象;途径一曲由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让我们梦回唐宋,回到那个群星璀璨、佳作辈出的时代,看到了众多个性迥异、形象鲜明的人物。

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潇洒、傲岸不羁者的形象;柳永的《雨霖铃》写出了一个爱恨情长的形象。

形象中聚集着诗人的情感,形象中包含着作者的意志,让我们用心去体味诗人善感的心灵,用情去鉴赏多彩的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另一类是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如柳宗元的《江雪》,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秦韬玉的《贫女》,主人公是一位哀伤、惆怅的贫女形象,她风采幽雅、品德高尚、勤劳能干、精于刺绣,但生于蓬门漏户,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人做嫁衣裳。

诗人借她表达了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愤愤不平的激愤之情。

古诗中的人物形象该通过什么途径来鉴赏呢?一、了解作者的生平,关注背景、注释因为以诗承志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他们或借诗歌抒其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发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叹其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之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因而鉴赏人物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关注背景,注重注释。

在欣赏李白的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少年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因为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

后因不能被权贵所容,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纵情山水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形象特征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形象特征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形象特征导读:人物形象一般针对叙事诗中的主人公形象或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或者诗人的形象设题。

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刻画的人物的形象特征,如乐府民歌《陌上桑》中罗敷美丽、智慧、不慕权贵的形象。

抒情主人公形象,有时诗歌描绘出来的形象不是诗人本人,而是某一类人的特征,如《诗经·蒹葭》中执着寻觅爱人的形象。

诗人形象,即诗歌中体现出的诗人的性格特征,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诗人的闲适、恬淡的形象。

景物形象一般针对事物的形象或意象来设题。

物象,多为托物言志诗中描述的事物的形象,如王安石的《孤桐》中孤高、正直的桐树形象。

意象,诗歌中蕴含诗人情感的景色、事物等,如范仲淹的《渔家傲》中“雁”“落日”“羌管”“霜”“白发”等都表现了孤苦、韶光易逝的悲凉。

一、理解诗歌中的形象特征理解诗歌中的形象特征,应在充分分析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与目的,来确定诗歌中刻画的形象特征。

1人物形象。

(1)主人公形象。

主人公通常是叙事诗中刻画的人物。

试从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情感的词语,留意环境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长干曲四首(其一)[唐]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长干曲》刻画了一个家在横塘的天真、纯朴的姑娘形象。

一、二两句写姑娘的语言,从姑娘的语言可以看出姑娘听到乡音或看到对方后,就询问对方家在哪里,为了打消对方的疑虑,自己先说出籍贯。

这是用语言描写表现姑娘的个性特征。

三、四两句补充交代,说明姑娘说这些话的原因。

诗歌用人物行为表现人物性格,声态并作,刻画出姑娘天真、纯朴的形象特征。

(2)抒情主人公形象。

在抒情诗中,诗人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景物、场面等表现人物形象,但这个人物不一定就是诗人自己,而是某一类人的.代表。

理解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征,可以从分析诗歌描写的环境特点入手,然后根据诗人选取的景物特征来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形象特征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两类。

小编整理了如何鉴赏诗歌中的形象特征,欢迎欣赏与借鉴。

人物形象一般针对叙事诗中的主人公形象或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或者诗人的形象设题。

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刻画的人物的形象特征,如乐府民歌《陌上桑》中罗敷美丽、智慧、不慕权贵的形象。

抒情主人公形象,有时诗歌描绘出来的形象不是诗人本人,而是某一类人的特征,如《诗经·蒹葭》中执着寻觅爱人的形象。

诗人形象,即诗歌中体现出的诗人的性格特征,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诗人的闲适、恬淡的形象。

景物形象一般针对事物的形象或意象来设题。

物象,多为托物言志诗中描述的事物的形象,如王安石的《孤桐》中孤高、正直的桐树形象。

意象,诗歌中蕴含诗人情感的景色、事物等,如范仲淹的《渔家傲》中“雁”“落日”“羌管”“霜”“白发”等都表现了孤苦、韶光易逝的悲凉。

一、理解诗歌中的形象特征
理解诗歌中的形象特征,应在充分分析诗歌内
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与目的,来确定诗歌中刻画的形象特征。

1人物形象。

(1)主人公形象。

主人公通常是叙事诗中刻画的人物。

试从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情感的词语,留意环境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长干曲四首(其一)
[唐]崔颢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长干曲》刻画了一个家在横塘的天真、纯朴的姑娘形象。

一、二两句写姑娘的语言,从姑娘的语言可以看出姑娘听到乡音或看到对方后,就询问对方家在哪里,为了打消对方的疑虑,自己先说出籍贯。

这是用语言描写表现姑娘的个性特征。

三、四两句补充交代,说明姑娘说这些话的原因。

诗歌用人物行为表现人物性格,声态并作,刻画出姑娘天真、纯朴的形象特征。

(2)抒情主人公形象。

在抒情诗中,诗人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景物、场面等表现人物形象,但这个人物不一定就是诗人自己,而是某一类人的代表。

理解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征,可以从分析诗歌描写的环境特点入手,然后根据诗人选取的景物特征来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征。

相思令
[北宋]张先
蘋满溪。

柳绕堤。

相送行人溪水西。

回时陇月低。

烟霏霏。

风凄凄。

重倚朱门听马嘶。

寒鸥相对飞。

诗歌刻画了一位因离别而悲伤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上阕描写离别情境。

第一句描写了送行途中的景象,“蘋满溪”形容萋萋芳草,“柳绕堤”暗示送行之远。

“陇月低”的“低”既表现出时间在黎明时分,又体现出抒情主人公的低回的心情、孤独的处境。

下阕写别后情境。

“烟霏霏”“风凄凄”描写景物,寓情于景,表现离别后凄凉的情感,“重”“听”表现出离别的感伤、对远行人的关心,结句“寒鸥相对飞”反衬抒情主人公的孤独、悲凉。

诗歌通过描写满溪之蘋、绕堤之柳、低垂之月、霏霏之烟、凄凄之风、寂寒之鸥等景象,营造朦胧的境界,表现抒情主人公凄迷的心境,刻画出一位因离别而忧愁、烦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3)诗人形象。

诗人的形象主要通过诗歌所抒发的情感来分析,可以结合写作背景及诗人的具体处境来分析。

初冬夜饮
[唐]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
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
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淮阳:指西汉汲黯。

汲黯刚直敢言,屡次切谏,数被外放,最后抱病死于淮阳。

诗歌第一句使用典故,用西汉汲黯的故事表现诗人处境的悲凉。

从诗歌题目分析,“欢”指饮酒,“多病”的状态还要饮酒,说明诗人只能借酒浇愁,表现出诗人郁积的愁思,只有靠饮酒排解。

第二句“客”指作客他乡,“霜”照应题目“初冬”,“烛盘”照应题目“夜”,刻画出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孤寂苦闷的诗人形象。

后两句写景,诗人凭栏远眺,看到大雪纷纷,积雪如梨
花,寓情于景,表现出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顺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痛。

诗歌通过描写诗人生活的处境、动作、心理以及自然环境,刻画了一个孤独、寂寞,思念家乡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2景物形象
(1)物象。

在托物言志类诗中,诗人常通过描写事物的特征,体现物象的特点,从而表现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志向选择。

理解物象的特征,可以从诗歌描写的事物特征入手,分析诗歌使用的描写手法,分析诗人对事物的情感,然后概括事物与诗人情感或志向的相同点。

咏风
[唐]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首句平直轻快,直言习习凉风飘然乍起。

“加我林壑清”概写风不管深沟还是浅壑,都遍施恩惠。

三、四句描写风为百姓送爽的具体情态情态。

五、六句赞扬风的品格。

自然地引出结句,描述风在宁静的傍晚,
还吹响松涛,给人欢愉。

诗歌以风喻人,托物言志,通过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表现诗人学习风,努力做事、普济众生的志向。

(2)意象。

意象是指诗歌中表现诗人情感的事物,多集中在自然风光、人类活动上。

理解意象特征,可以从描写事物的特征、诗人的情感分析。

平时应积累一些常见的意象所体现的情感、特征等。

鹧鸪天
[北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这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时所作,描写了诗人幽居的生活,体现诗人欢快、闲适的心境。

词的上阕写夏末秋初雨后村庄周围的景色。

开头两句,描写诗人生活的自然环境:树林苍郁、高山耸立、翠竹丛生、小院幽静、秋蝉鸣唱、衰草蓬松、池塘深深,动静结合、远近结合,层次分明;三、四两句选取了翻飞的白鸟、满池的荷花,表现环境的诗情画意,组成相映成趣的美丽画卷。

诗人选取“林”“山”“竹”“鸣
蝉”“草”“池塘”“白鸟”“荷花”等意象,表现生活环境的清幽和快乐的心情。

下阕写诗人的游览。

诗人手拄藜杖缓步游赏,体现诗人自得其乐的生活情态;最后两句,表现出诗人游兴正浓的状态。

二、概括诗歌形象的方法
概括诗歌中的形象,要注意几个方面:
1.分析语言,整体理解。

无论是分析人物形象还是景物形象,诗歌阅读的第一步都是通过分析诗歌语言,阅读时可以从诗人的性格特征、写该诗时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诗人此时的处境等出发,理解诗歌使用的词语,整体体会诗人的情感。

2.分析环境,体会处境。

所谓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即诗歌内容反映的自然特征,如分析诗人选取的景物、事物、场面等;二是社会环境,即作者生活的时代特征。

所谓处境,即诗人写诗时的生活状态,是春风得意、加官晋爵的时期还是困顿的时期等。

诗人所处的环境、处境直接影响到诗人的思想感情,会决定诗人选取的景物特征,也会决定诗歌刻画的形象特征。

3.注重想象,补充空白。

诗歌的简洁性决定了诗歌在语言上会留下大量的空白。

阅读诗歌就要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补充诗歌的留白,通过对文字的理解和
文字之外的内容的整体理解,把握诗歌中形象的特征。

4.分析意象,感知意境。

诗歌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但又是有所选择的反映,这就决定了诗歌选取的景物等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

所以,理解诗歌中的形象就可以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特征,感悟意象营造的氛围,体味诗歌的意境,从而整体理解诗歌形象。

5.分析手法,概括形象。

从写作手法的角度看,诗歌多通过体现描写对象的动静、虚实,使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借助铺垫、烘托、照应、过渡、点题等手法塑造形象。

因此,概括形象特征时还可以借助分析具体的写作手法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