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田园诗研究综述.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陶渊明田园诗研究综述
侯长春 20094021043
摘要: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把田园生活的题材带进了诗歌中,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表现领域。
陶渊明的田园诗无论是在诗歌创作题材上、艺术手法上,还是在意境开创上,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陶田园诗依然有其不可磨灭的艺术魅力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研究综述价值
二十世纪以来,陶渊明研究一直是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由于陶渊明在田园诗创作上的独特成就与地位,对其田园诗的研究更是陶学研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建国后对陶渊明田园诗的研究更是陶学研究中的重中之重,但由于各方面的不成熟,各个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方面与趋势,因而在不同阶段关于陶渊明田园诗的研究也有着不同的侧重与观点。
本文就建国后五十余年间的研究成果及主要问题作一简单的归纳总结。
一、半世纪以来陶渊明田园诗研究历程及其特点
第一,建国初期,由于受到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影响,这个阶段对陶渊明田园诗的研究主要关注其人民性和现实性,也有对其艺术特征及成就加以论述的文章。
如罗根泽《陶渊明诗的人民性和艺术性》(《人民文学》1954年11月)、黄天冀《陶渊明作品的人民性特征》(《文化遗产增刊》第二辑)、刘禹昌《陶渊明作品的现实性和人民性》(《吉林大学学报》1959年第3期)等都主要是从人民性与现实性研究陶田园诗的价值,对其艺术成就论及的很少。
逯钦立先生的《读陶管见》一文改变这一方向,从艺术方面入手,对陶诗的艺术性从三个方面作了深刻的论述:(1)写实的创作精神与创作方法;(2)拟人化手法;(3)自然的总体风格与韵律美。
但此阶段的研究由于受到“左”的思潮影响,曾引发两次全国性的关于陶渊明的“大讨论”。
两次“讨论”均涉及到对陶渊明诗的评价问题。
对陶渊明诗持否定意见的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一篇《陶渊明基本上是反现实主义的诗人》为代表,该文认为陶的田园诗“都是反映没落的地主阶级生活”,“没能反映出时代的面貌,而大多数的作品是无意义的,甚至粉饰了现实”。
[1]这种观点虽然得到了部分响应和赞同,但大多数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上述观点没有把陶渊明与一定的历史时代联系起来,具有片面、机械化的毛病,并从抒情诗的特点出发,肯定了陶渊明田园诗的现实意义与进步性,对全面深入的研究陶田园诗有着深刻的意义。
此类观点的代表作有郭预衡的《陶渊明评价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古代文学教研室的《试论陶渊明的作品及其影响》等。
第二,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这一时期是陶渊明田园诗研究的第二阶段。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左”的错误思潮的纠正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世界的联系大大加深,学术界的研究也由之前的“左”倾之风走上了全面发展的轨道,并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西方较先进的观点、理论进行学术研究。
这一时期陶诗的研究主要是对第一阶段中的极“左”思想逐步进行反思,从客观出发,肯定陶诗的积极意义和艺术价值,在此前提下,到了
80年代中后期,陶田园诗的研究开始进入发展繁荣期,其突出特点是在传统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开始尝试运用新的观点和方法,如美学,社会学,文化学,接受论等等。
王文玲《陶渊明符号化及其田园意象之滥觞》一文就是从接受论的观点出发,论述了萧梁时期陶学的影响之广泛,“也就是在这个时期,陶渊明已经被抽象为一个符号,为唐人对陶渊明的接受作了准备”。
[2]在论及“陶渊明在江洲并不寂寞”一节中,笔者搜集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加以论证,为陶渊明研究能进一步深入全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也充分显示了其治学的严谨与认真,值得我们后辈的学习。
第三,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为陶渊明田园诗研究的第三阶段。
由于世界经济政治的多元化发展,学术研究也呈现多方位、多角度的方向走势。
在这一阶段,研究成果丰硕,较前两个阶段更为全面、深入、可观。
不仅80年代中后期开始起步的新的研究方法被进一步运用,现代西方多种新的理论和方法也被运用到研究中来,如意象研究、接受美学等。
陶渊明田园诗研究在此阶段迎来了它的繁盛时期,它继续朝着纵向方向发展,在对陶田园诗的深层意义、意象、意境、语言、历史影响、审美特性等诸多方面都作了较全面深入的探讨。
此外,对陶渊明田园诗渊源及形成原因也有一定的考查研究。
如张今歌、赵圆圆《陶渊明田园诗不朽魅力之探索》一文中把陶渊明的田园诗形成原因分为主客观原因进行论述。
(一)客观原因:一是陶渊明所处时代政治环境与生平经历的影响;二是受当时哲学文化气氛的影响,“陶渊明的思想,是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他心中的理想社会,是一种‘自然’的社会”。
[3](二)主观原因:首先,陶渊明儒道兼具的人格审美;其次,平淡虚静的自然审美;最后,陶既真且朴的社会审美。
这篇文章从题材创作、艺术手法、意境开创以及历史意义等方面充分肯定了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认为陶田园诗有其不朽的艺术魅力与现实意义。
从创作手法上论及陶田园诗的主要有孙静《谈陶渊明田园诗的浪漫主义》、葛晓音的《陶诗的艺术成就》等。
孙静在其文章中认为陶田园诗在创作手法上的主要倾向是浪漫主义的,因此不能用现实主义的尺度来衡量它,而应当从浪漫主义的角度评论,“弄清它追求的理想有什么价值,与当时的现实联系又是怎样。
”[4]她认为陶渊明田园诗源自他的田园生活以及对此生活的态度,“得意”是陶田园生活的基调,所以着重表现所得之“意”,而不是重在写实,是陶诗的主要特征。
笔者能客观的从浪漫主义出发,放下“只有现实主义才是有价值的偏见”,对陶诗作出如实的评价,对进一步发掘陶诗的历史价值起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此外,洪林钟《鸟酒菊——略论陶渊明诗歌意象建构及其人格凸现》一文指出:“评陶诗的专家们往往从整体上去把握陶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而很少探讨具体的意象(如鸟、云、菊、松、酒等)及其象征隐喻意义”,今人这方面有新的突破、甚至颇有创获,但“在对这些意象的具体阐释上,他们往往将艺术性与思想性(寓意)割裂开来(多偏颇于后者),有些甚至机械相联、牵强
附会”,“总之,只有将艺术性与思想性完美地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把握陶渊明诗歌,才能真正认识陶渊明其人。
”[5]作者分别从“理想:陶渊明与鸟”、“抗争:陶渊明与菊”与“任真:陶渊明与酒”三方面进行陶田园诗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的研究,很好的把握了艺术性与思想性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全面深入的解读了陶渊明其诗及其人,赞美了其为人的“高风亮节”,作诗的“纯真自然”。
二、建国以来陶渊明田园诗研究成果及主要问题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已有六十余年,经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完善成熟,这期间学术界对陶田园诗的研究也是随着祖国制度的逐渐成熟而向着繁荣的方向发展。
从建国初到新世纪初期,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们的认真探究,对陶渊明田园诗的研究论文将近达400篇,从数量上看,这样的结果显然是可观的,其中罗根泽《陶渊明诗的人民性和艺术性》(《人民文学》1954年11月版)、刘禹昌《陶渊明作品的现实性和人民性》(《吉林大学学报》1959年第3期)、北京师大中文系《陶渊明基本上是反现实主义的诗人》(《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240期)、郭预衡《陶渊明评价的几个问题》孙静《谈陶渊明田园诗的浪漫主义》(《北京大学学报》1980年帝4期)叶幼民《人的自觉和淳真美的追求:论陶渊明的归隐及其田园诗》(《求索》1988年第1期)、马晓坤《陶渊明田园诗作的艺术境界》(《九江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洪林钟《鸟菊酒——略论陶渊明诗歌意象建构及其人格凸现》(《湖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张自华《陶渊明与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的比较》(《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等文章都是其中影响较大的篇目。
研究专著的出现也是值得肯定的,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葛晓音的《八代诗史》、《山水田园诗派研究》,曹治邦的《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史》,吴云的《陶渊明论稿》,李剑锋的《陶渊明及其诗文研究》等,这些专著都从各个方面对陶渊明田园诗进行探讨、分析,“如葛晓音的《八代诗史》中将陶诗与建安、正始以及两晋诗风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陶田园诗‘融兴寄于自然美’的风格特征”[6];其所著《山水田园诗派研究》更是全面精当的论述了陶田园诗的特点和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以及其在诗歌史上的开创地位。
另外,一些新旧出版的文学史和相关著作也直接或间接的提到了陶渊明田园诗的创作,都不同程度或从不同角度对陶田园诗进行了论析。
如林庚的《中国文学简史》(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在论及陶渊明诗歌时,认为陶的田园诗能够从亲身体验中歌唱出农家生活的喜悦和艰苦,“虽然仍不免染上放浪形骸的名士气氛,它仍然是现实的,富于反抗性的”[7],同时他还充分肯定了陶诗所取得的特殊的艺术成就;钟优民《陶渊明论集》更是用一个章节专门介绍陶田园诗,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一节中,作者从起源、发展条件、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等各个方面对陶渊明的田园诗作出了较详细得当的论析,他认为“从农事诗到田园诗,陶渊明正处于一个上承《三百》、下启三唐的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8],把陶渊明田园诗的创作经历分为初试、
归田前期和归田后期三个阶段,从陶具体的农居生活出发,深刻地发掘陶前后生活的变化,从生活谈到创作,这对陶渊明研究工作的贡献是很有创新意义的;由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也用了一个章节介绍陶渊明,在论到陶田园诗时,他指出:“自然,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
”,“具体地说,陶诗的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一、情、景、事、理得浑融;二、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9],高度概括了陶渊明“自然”的诗风,肯定了他诗歌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第二,由于资料搜集和研究方法上的缺陷,半世纪以来陶渊明田园诗研究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发展过程。
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研究上的问题。
如建国初期,出现“只有现实主义的作品才是有价值的”的偏激观点,用现实主义衡量一切,没有体现现实主义的作品就都是无意义的拙作。
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陶渊明田园诗被认为是“地主阶级的闲情逸致,没能体现出农村生活的本来面貌”,因而对其田园诗的评价当然也只是顾此失彼,缺乏系统全面的眼光。
“文革”十年中,文学更是成为政治的附庸,陶渊明田园诗中某些被曲解的方面进一步扩大,某些学者甚至说它纯粹是失意士大夫的消极的自我慰藉之作。
陶田园诗中的消极思想被空前的扩大,其作品的消极影响也在这期间占了主流地位。
八九十年代,随着对极“左”思想的纠正,学术思潮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关于陶田园诗的研究文章也大量涌现。
然而,作品大量涌现的同时,相互摹仿、拟袭的情况也比较严重,缺乏新意。
有些文章对研究中的同一问题进行反复推敲,字斟句酌,毫无研究价值。
研究方法也比较单调,除了几种传统的方法,很少有新的方法。
在具体作品分析中,往往把艺术性与思想性分割开来,极少的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整篇文章。
再有对其田园诗在后世的发展衍变情况缺乏全面、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如此等等。
近年来,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也日益频繁。
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传入到国内,为陶田园诗的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
三、近年来陶渊明田园诗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陶田园诗的研究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就进入了发展繁荣的阶段。
尤其是到了九十年代,整个中国文学研究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研究态势,主要表现为文学观念的发展变化、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以及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这种态势也必然反映在陶田园诗的研究上。
其中最突出的是表现在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新的方法在研究中不断的尝试和运用。
新的方法主要有接受研究、意象研究和比较研究等。
这些新方法的介入,让研究者可以从更宽更广的角度对陶田园诗进行分析,给研究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出路。
通过对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接受历程的研究,我们可以全面的理解他的田园诗在后世的衍变发展以及对后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进一步感受到陶诗的魅力所在。
将陶渊明与国内外自然山水诗人作一比较,通过这些多维的比较,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陶渊明诗歌的独特艺术成就。
近年来专家对陶渊明研究的努力,促成了《陶渊明研究专栏》的成立,目前对陶田园诗的主要研究成果均发表在《九江师专学报》和《九江学院学报——‘陶渊明专栏’》,各地学院学报也偶有涉及。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陶渊明田园诗的现实主义被重新发掘,得到部分研究者的肯定。
其中,春来就从七个方面分别讲述了陶诗的现实意义(见春来《对陶渊明田园诗的几点看法》<河北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充分肯定了陶诗在如今社会的重要价值。
与世界接轨,陶田园诗研究专家逐步走向世界,并与大批外国研究者如石川忠久、上田武、武井满干、大地武雄、沼口胜、伊藤直哉进行直接对话、探讨。
研究的国际化和多样化将是以后陶渊明田园诗研究的必然趋势。
专栏的设立,正是对陶田园诗研究价值的肯定,也是为进一步做好研究工作作准备。
不管以前研究工作碰到过什么艰辛困苦,在新社会,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陶田园诗中的“桃花源”已然显示出它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它符合时代的潮流,因而会具有不可抗拒的生命力。
我坚信陶渊明田园诗的研究一定会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中文系《陶渊明基本上是反现实主义的诗人》(《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240期)
[2]王文玲《陶渊明符号化及其田园意象之滥觞》(《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年1月第1期)
[3] 张今歌、赵圆圆《陶渊明田园诗不朽魅力之探索》(《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月第9卷第11期)
[4] 孙静《谈陶渊明田园诗的浪漫主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
[5] 洪林钟《鸟酒菊——略论陶渊明诗歌意象建构及其人格凸现》(《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
[6] 葛晓音《八代诗史》(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9年2月第1版)
[7] 林庚《中国文学简史》(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
[8] 钟优民《陶渊明论集》(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年5月第1版)
[9]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7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