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内容、情感、主旨)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内容、情感、主旨)

诗歌鉴赏(内容、情感、主旨)

咏物言志诗鉴赏要点
①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 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 其妙] 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③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 象征、拟人、对比。 ④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 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咏物言志诗鉴赏方法
(1)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都 华清宫 吴融 是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借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古 讽 过华清宫 李约 今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类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注:华清宫为唐明皇杨贵妃纵乐的地方。《霓裳》《羽 衣》为舞曲名。
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直写物象,绘形绘色, 以求逼真传神;一是托物寓意,借题发挥,抒情 言志。如《硕鼠》《江雪》《咏柳》。 读懂咏物诗的方法
1、概括所咏事物的特征。
2、体会作者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向、情趣、 爱好、愿望)。 3、表达技巧——象征、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拟人、 比喻、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等
(1)两首诗各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 者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各有什么作用?简要 说明。
(1)第一首诗表达了对无视人民疾苦、 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的批判之情。 第二首讽刺了统治者荒淫误国。 (2)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手法。 第一首:宫内与宫外对比(或横比): 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 阴,温暖如春。突出了对无视人民疾苦、 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的不满。 第二首今昔对比(或纵比):昔日霓裳 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 荒凉。突出统治者荒淫误国的主旨。
《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 要点:两首诗都是怀古之作,主题 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反 相同,题材相似;都运用了对比的 差抒写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苏台览古》 手法。 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 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 诗人内心的感受。

古代诗歌鉴赏情感归纳

古代诗歌鉴赏情感归纳

古代诗歌鉴赏情感归纳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情感归纳如下:
爱情:表达对爱人的思念、爱慕和眷恋之情。

思乡:抒发对故乡、家乡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忧伤:反映诗人内心的忧愁、苦闷和痛苦。

欢乐:描绘生活中的美好、欢乐和幸福。

自然:赞美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和伟大。

人生:对人生的思考、感悟和反思。

怀古:怀念古代的英雄、文化和历史。

离别:表达与亲人、朋友分别时的伤感和不舍。

壮志:抒发诗人的雄心壮志、理想和抱负。

闲适:描绘宁静、安逸的生活情趣和心境。

这只是一些常见的情感类型,实际上古代诗歌的情感表达非常丰富多样,每首诗歌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内涵。

在欣赏古代诗歌时,需要结合具体作品,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以及诗歌的意境,来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诗歌的内容主旨

诗歌的内容主旨

二、诗歌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诗歌的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人、景、事的总和,是诗歌赖以表现作者情感和作者观点的关键,分析诗歌的内容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事物、人物、事件等因素,综合关照,这样才能顺利地解读诗歌,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

鉴赏思想感情,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一、常见的设问方式有:1、这首诗的主旨或情感是什么?2、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的是什么情感?3、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请具体分析?4、这首诗体现出诗人怎样的复杂感情?(这首诗(词)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换)?试比较诗歌中(或两首诗中)的不同感情?)二、相关类别(1)内容、感情涉及到人物形象类1、答题步骤第一步,塑造(体现)了一个XXX形象。

第二步,揭示(寄托、表现)了作者XXX思想感情(情感或情怀)。

2、答题模式本诗塑造了一位XXX的形象。

表现了(表达出)诗人XXX 的思想感情。

[例1]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这首诗主要塑造了什么形象?表达了什么情感?【分析】本诗塑造了一位形体孤独,性格却显得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渔翁形象。

(步骤一)表达了诗人那种希望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

(步骤二)(2)内容、感情涉及到景物形象类1、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用一两个双音节词)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2、答题模式本诗描绘了一幅XXX画面,营造了XXX意境(氛围),表现了诗人XXX情感。

日暮①杜甫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 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

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古风其十九诗歌鉴赏

古风其十九诗歌鉴赏

古风其十九诗歌鉴赏
摘要:
一、诗歌背景介绍
1.古风其十九的出处
2.作者的时代背景和创作特点
二、诗歌内容分析
1.描绘的景象和意境
2.表达的情感和主旨
3.修辞手法和艺术特点
三、诗歌价值探讨
1.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
3.对现代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正文:
【诗歌背景介绍】
古风其十九,即《古风》第十九首,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

收录在《全唐诗》中,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李白生活在唐朝盛世,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高远著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诗歌内容分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拟人等,使诗歌形
式美和内容美兼具。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借景抒怀,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价值探讨】
古风其十九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时期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独特见解。

在现代社会,这首诗依然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它提醒我们要热爱自然,珍惜生活,追求美好。

【总结】
总之,《古风其十九》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诗歌,诗人李白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这首诗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诗歌鉴赏之三情感主旨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诗歌鉴赏之三情感主旨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鉴赏古诗词 情感主旨
1/9
一、考查方向
1.对所抒感情了解 2.对诗歌深层含义揭示
更多资源xiti123.taobao
3.对诗歌主旨了解
2/9
题目现了怎样情趣” ▪ “主旨是什么” ▪ 或结合意境提问, 或就某句某联发问。
3/9
二、解题格式
1、所抒感情:经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 什么感情
2.概括诗歌主旨:这是一首什么样诗+诗歌各句 分别写了什么+经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 评价(总分总式)
4/9
三、答题要领
一是依据诗句描述内容, 分析所涉 及诗句详细写了什么。
二是揭示主旨, 揭示情感。采取作 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 了……”。
第三步, 抓住能表达人物心态词语
如“行人绝”“独出门”等, 尤其从“独出门”能够发觉诗人 情感上有一个转变过程。表现在首句和尾句上, 尤其是“霜草 苍苍”和“花如雪”, 两种景象截然不一样。
8/9
【参考答案】 这首诗抒发诗人由原先孤独寂寞, 到独 出门后去排遣烦闷, 看到了明丽景色而 感到尤其喜悦感情改变。
更多资源xiti123.taobao
9/9
第三步, 依据“卒章显志”特点琢磨诗人思想主旨。抓住重点词语或短 语“谁羡”、“便是仙”进行读解, 诗句结尾句不再描写, 而发议论, 这 正是解读主旨关键。前面景色描写非常宁静、美好, 才会有“人在舟中 便是仙”感觉。
6/9
【参考答案】 这首诗描写西湖月夜, 湖水天光 相映, 柔风习习, 夜鸟闲眠, 一片 宁静、美好, 好似人间仙境。(第 一步、第二步) 抒发了诗人爱恋西湖风光和现实 生活美好情怀。(第三步)
7/9
课堂练习

诗歌鉴赏评价诗歌思想情感内容

诗歌鉴赏评价诗歌思想情感内容

战乱频仍、 忧念家国、 离乱之愁。
③评价思想内容应全面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 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 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 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 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 风格豪放悲慨。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 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 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答:从注释和标题看,这是作者离开家 乡,到巴东初任知县所作,“怀归”揭示了 诗歌中含有思乡盼归之意。 诗歌由写景到抒怀,先是一种闲情,结 果触景生情,旧业遥清渭,便联想起家 乡,当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 乡,于是“惊”。前后变化,突出了思乡之 情。
邯郸冬至夜思家(黑、吉、桂卷)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 一个重要节日。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 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 如: 温庭筠《商山早行》; 马致远《天净沙》 三 ) 2、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思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乡 3、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怀 4、闺中怀人 (闺怨) 人
如:王昌龄《闺怨》 温庭筠《菩萨蛮》
1、羁旅(长期寄居他乡)愁思
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2)引用神话传说 例: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李贺《李贺箜篌引》)——“江娥”、“素 女”传说中的神女。 (3)引用历史故事 ①明引: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 时。(白居易《放言》) ②暗引:功名图麒麟。(杜甫《前出塞》)— —宣汉帝把霍光等十一位功臣的像画于麒麟阁。 ③反引: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课件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幽州新岁作 张说yuè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 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 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
16.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
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 )
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①通过去岁今年同期所见
去年在荆南时,梅花盛开如雪 ,暗示了诗人仕途遭遇,
一样;今年到了蓟北,漫天的 含蓄地表达了冷暖寒暑、
雪花又如盛开的梅花一般。 苦辣辛酸的感触。
昨南今北,多令人叹息人事的变化 ②对人事的变化不定的叹 无定;只有时光去了又复来,不失 息,对时序的周而复始,
常度,才使人感到高兴。
不失常度而感到欣慰;
耳听守卫边镇士兵的歌声通宵不绝 ③身在边镇,心在京城
,遥望京城的烛火彻夜不息大放光 ,表达了诗人希望重新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情感大类
具体情感
经典诗歌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宫》
忧国伤时
杜甫《春望》、文天祥《过 反映国家离乱山河沦丧
零丁洋》
同情人民的疾苦
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杜甫《登楼》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杜甫《兵车行》
情感 大类
具体情感
经典诗歌
建功立业的渴望
陆游《书愤》
答案 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 的悲哀。
(2) 此 情 可 待 成 追 忆 , 只 是 当 时 已 惘 然。 答:﹍﹍﹍﹍﹍﹍﹍﹍﹍﹍﹍﹍﹍﹍ ﹍﹍﹍﹍﹍﹍﹍﹍﹍﹍﹍﹍
答案 对美好年华的思念(或表达真 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难以排遣的 心绪)。
(3) 凭 谁 问 : 廉 颇 老 矣 , 尚 能饭否? 答 : ﹍﹍﹍﹍﹍﹍﹍﹍﹍ ﹍﹍﹍﹍﹍﹍﹍﹍﹍﹍﹍ ﹍﹍﹍﹍﹍﹍

诗歌鉴赏四(思想内容和情感)

诗歌鉴赏四(思想内容和情感)

2.注意怨女诗中的比喻与象征意义。 2.注意怨女诗中的比喻与象征意义。 注意怨女诗中的比喻与象征意义 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 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 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 两种: 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 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 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 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2、拟人。以物作证,这个物都是具有永 拟人。以物作证, 恒时空意义如月亮或长江等, 恒时空意义如月亮或长江等,它们已被人 化成为见证历史盛衰变迁的见证人。 化成为见证历史盛衰变迁的见证人。如刘 山围故国周遭在, 禹锡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 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 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 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 过女墙来” 这个“旧时月” 过女墙来”。这个“旧时月”正是作为石 头城六朝盛衰的历史变化的见证人出现的。 头城六朝盛衰的历史变化的见证人出现的。
A、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古今变化的感慨; 、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古今变化的感慨; 表现出诗人辛辣的讽刺, 表现出诗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和无限的 感慨。 感慨。 刘禹锡的《乌衣巷》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5、用典。使用典故,能用少量文字传递丰 用典。使用典故, 富思想,增强诗歌表现力。 富思想,增强诗歌表现力。如辛弃疾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连用了孙权 京口北固亭怀古》 孙权、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连用了孙权、 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 的典故, 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也 是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 是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用历史事实来 说明现实问题。对孙、刘的赞扬, 说明现实问题。对孙、刘的赞扬,就是对 南宋统治者的指责;对刘义隆的讽刺, 南宋统治者的指责;对刘义隆的讽刺,就 是对韩侘胄没有准备急于收复中原的警告; 是对韩侘胄没有准备急于收复中原的警告; 佛狸祠下“的感叹, 对“佛狸祠下“的感叹,就是对统治者不 思收复中原的不满。最后以廉颇自比 以廉颇自比, 思收复中原的不满。最后以廉颇自比,则 是内心的独白。 是内心的独白。这首怀古之作充分表现了 作者的爱国热忱。 作者的爱国热忱。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主旨情感类(含解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主旨情感类(含解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主旨情感类(含解析)诗歌是一种通过形式美和语言美来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

在四年级语文下册中,我们学习了很多优秀的诗歌作品,这些作品涉及到了各种各样的主题和情感。

本文将对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些诗歌进行鉴赏,并解析其主旨和表达的情感。

诗歌一:《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以春天的清晨为背景,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和声音。

诗歌的主旨在于描述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同时也暗含人们应该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含义。

诗中描绘的春天美景和鸟儿的歌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歌二:《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河壮丽景色和表达对进取精神的讴歌,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自我超越的追求。

主旨是告诉人们要有远大的目标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不断超越自己。

诗歌三:《小白兔》- 萧红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可爱的小白兔的形象,并通过天气的变化展现了生活的无常。

主旨在于告诉人们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变数,有时我们无法预测和控制,但是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诗歌四:《月亮夜》- 唐珙家家都有被睁开的眼睛,它们(指招牌)像个个枯草堆上的蛐蛐,眼睛向着月来眷恋。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场景和人们对月亮的眷恋,展现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主旨在于表达对家乡的美好回忆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诗中的意象和描写方式,诗人唤起了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情感。

综上所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诗歌鉴赏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到了各种主题和情感。

在鉴赏这些诗歌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欣赏到美妙的诗歌表达形式,更能理解诗歌背后的情感和主题,从而培养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感悟力。

通过这些诗歌的学习和鉴赏,学生们不仅能提升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同时也能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培养审美情趣。

诗歌鉴赏方法 三、鉴赏诗歌情感主旨(一)明确主旨

诗歌鉴赏方法 三、鉴赏诗歌情感主旨(一)明确主旨

诗歌鉴赏方法三、鉴赏诗歌情感主旨:中国古典诗歌讲究借景抒情、寄情于物、情景交融。

诗人往往用隐晦曲折的手法抒发感情。

因此,对那些咏怀、咏史、感遇的作品,应该透过表面的词句揭示其中的深层含义。

在鉴赏诗词时应展开联想、想象,分析作者笔下客观物象的特征,找到它与现实世界、作者的主观世界的联系。

古人习惯托物抒怀、言志,笔下的景物或多或少包孕了作者的情感。

所以,鉴赏时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或相关背景,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言外之意。

“诗言志,歌咏言。

”诗歌偏重于抒情言志,不仅仅表现于抒情诗中,就是叙事诗或哲理诗也是饱含情感,以情动人。

诗歌抒发感情的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如:《东溪》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守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

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

(1)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情景交融)(2)体现的思想情趣: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

(3)如何体现的:能结合景(“野凫眠岸”“老树著花”)和情(“有闲意”“无丑枝”)加以分析即可。

(一)明确主旨鉴赏诗歌最重要的是要明确主旨,首先要弄清楚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一般说来,诗歌主要是抒情,言志,阐理。

1、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主旨: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友)、忆友怀旧、别恨离愁、相知相思、儿女情长、坚贞爱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登高览胜、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等。

诗歌鉴赏之诗歌内容、情感、主旨

诗歌鉴赏之诗歌内容、情感、主旨


景物:月落、乌啼、霜、江边的

枫树、渔火、寒山寺等。特征:秋 夜幽寂清冷。
2、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写出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
满怀的情感。
1、写景抒情诗
写景以抒情言志,或用衬托、对比手法,或用 白描手法,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诗 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诗的语言特点:明快、 清新、简洁、质朴。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事物特征:孤独;失群;哀伤;

无人理解。
2.诗人情感:以孤雁自喻。体现
了诗人孤独;失落;人生不得意、 无人理解的哀伤之情。
3、咏物言志诗
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直写物象,绘形绘色, 以求逼真传神;一是托物寓意,借题发挥,抒情言 志。如《硕鼠》《江雪》《咏柳》。
(1)作者怎样描绘王石谷所画的“玉簪花”的?
第一句写玉簪花的叶子,叶大而繁茂;第二句写玉簪花的花蕊,有含苞待放的(白玉搔头),也有已经开放 的(放几枝),给人生机勃勃之感。
(2)作者看到王石谷所画的玉簪花后产生了怎样的心理?从中透漏出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得赶紧吩咐凉风,对玉簪花梢头之花勤加约束,不要让他开到十分,因为那样的话玉簪花的美就会消失。表现 了作者爱美、惜美的感情。(4分)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 的观点态度
古代诗歌内容分类
1、写景抒情诗 3、咏物言志诗 5、边塞征战诗 7、思乡怀远诗
2、即事感怀诗 4、怀古咏史诗 6、惜别送别诗 8、山水田园诗
枫桥夜泊 张 继

古诗词鉴赏 诗歌的内容主旨(一)知识讲解2

古诗词鉴赏   诗歌的内容主旨(一)知识讲解2

高考解决方案诗歌鉴赏·内容主旨(一)诗歌鉴赏•内容主旨(一)高考考什么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是诗歌鉴赏的基础内容,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

“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

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作者观点态度,就是要求对诗作表达的思想、认识、态度、情感、境界等做出正误高低等角度的评说。

而这些都要以内容的准确理解为前提,所以理解诗歌内容和体察作者情感的首要任务就是理解诗歌的文本。

一般对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察的考察分为:一、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包括具体的词语、句子在文本中的意义,也包括它们在文本中所起的作用和对诗歌整体内容的理解;二、对作者情感的体察,包括对作者的思想情感、情感态度的理解和分析,分析情感态度,就是分析作者对人和事的看法、倾向。

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怀人思乡诗赠友送别诗咏史怀古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托物言志诗忧国伤时诗建功报国诗人生际遇诗闲适隐逸诗生活杂感诗即景抒情诗满分必备攻略一、怀人思乡诗古代文人可因在外做官,或游学赶考,或征战在外等原因,长久寄居他乡,加之交通、通信极其不便及其他的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常常情不自禁地抒发自己的羁旅愁绪、乡情乡思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或对亲人的思念,我们统统称之为思乡怀人诗。

(一)思乡(亲)缘由:内在――战乱频仍,久戍不归,宦游失意,仕途坎坷,友遭不幸(孤寂落寞);外在――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孤灯,暮春残秋,日暮鸟归,子规夜啼,杨柳青青,花开花落(感时触景)。

(二)情感类型: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边关思乡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范仲淹《苏幕遮》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三)常见意象的特定内涵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

(完整版)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

(完整版)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

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
按诗歌体裁分类(一)山水田园诗:
(二)边塞征战诗:
(三)咏史怀古诗:
(四)别离贬谪诗:
(五)思乡怀远诗:
(六)咏物诗:
(七)闺怨诗:
(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试题: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

”你同意这看法吗?
(2009年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
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试题: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诗歌鉴赏(常用主旨(思想感情)、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语言风格、意境汇总)

诗歌鉴赏(常用主旨(思想感情)、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语言风格、意境汇总)

诗歌鉴赏(高考常考题材)常用主旨(思想感情)、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语言风格、意境汇总一、写景诗(山水田园诗)主旨:1、对大自然风光的热爱,向往;2、隐居3、诗人内心的闲适、舒畅、悠闲、悠然自得等4、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凄凉、凄清、悲凉等5、抒发仕途失意,思归之情表达技巧:借景抒情、以乐景写哀情、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对比、衬托、烘托、远近结合、用典、比喻、比兴、以小见大等语言风格:清新自然、质朴、明快、飘逸、简练利落、明白晓畅、平淡淳朴、朴素自然、清婉秀丽等意境:营造一种舒适、闲适、恬静、宁谧、和谐、幽静等的氛围营造一种孤独、凄美、凄清、悲凉、凄凉等的氛围二、边塞诗(边塞军旅诗)主旨:1、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2、描绘美满生活、向往和平的3、征人思归、想念家乡的4、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5、揭露军中苦乐不均、深切同情的6、痛斥君主穷兵黩武、草菅人命的表达技巧:比喻、夸张、用典(化用)、通感(移觉)、双关、想象、联想、衬托(烘托)、虚实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等语言风格:豪迈旷达、雄奇壮美、雄浑壮美、豪壮悲慨、委婉清丽、刚健、刚劲等三、怀古诗(咏史怀古)主旨:1、通过昔盛今衰来借古讽今2、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来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同时委婉的对现实进行批评表达技巧:借古讽今、借古喻今、触景生情、用典、对比、衬托、烘托、引用等语言风格:委婉含蓄、雄浑、雄奇、语言简洁、境界壮阔等意境:悲凉、苍凉、悲壮、凄凉等四、思乡诗(羁旅乡思诗)主旨:1、对家乡、亲人、友人的思念或留恋2、羁旅的伤感3、仕途失意、被贬他乡的羁旅伤感之情,内心的苦闷常见意象:酒、捣衣、双鲤、红豆、月、柳、大雁、长亭、马、燕子、鹧鸪、芭蕉、沙鸥、梧桐等表达技巧: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想象、联想、渲染、白描等五、咏物诗(咏物抒怀诗)主旨:1、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身的高洁、清高的气节2、厌倦官场、归隐田园,过自由自在的生活3、对大自然风光的热爱4、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5、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向往常见意象:梅(坚韧、坚强、不屈不挠、纯洁、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兰(高洁、高贵)、竹(坚强、不屈不挠、不畏逆境、高尚、虚心)、菊(坚强、清高、淡泊、隐士)、松(正直、高洁、傲岸、常青、顽强的生命力)、莲(爱情、高洁))、蝉(高洁)、蝶(悲欢、沉浮、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凤凰(高洁)等表达技巧:用典、对比、衬托、比喻、拟人、象征、双关、比兴、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侧面烘托等语言风格:委婉、含蓄、隽永等六、抒志咏怀诗主旨:1、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叹2、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功业无成的慨叹3、渴望建功立业,精忠报国,施展抱负作者的心情:孤独、焦虑、苦闷感情基调:忧伤表达技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化用)、象征、想象、联想、象征等语言风格:犀利、豪迈、高亢、雄浑刚健、雄浑愤慨、雄健高昂等意境:悲壮苍凉、境界壮阔、凄凉悲凉、沉郁中见豪放等七、送别诗(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依依不舍、留恋)与写景诗有相似之处。

诗歌鉴赏主旨

诗歌鉴赏主旨

诗歌鉴赏——主旨[第一组(按诗体分类)](一)咏史类(一)忧国伤时考查点一:内容主旨“概括内容主旨型”常见设问方式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2.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例1]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①郑燮②衙斋卧听萧萧竹,疑似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①年伯:古时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对同年的父辈或父亲的同年称年伯。

包大中丞,包括,曾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故称“中丞?大,表示尊敬。

②郑燮,清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号板桥。

作画题诗时任山东潍县县令。

试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答:[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忧国伤时之作。

(步骤一)“一枝一叶”原指竹子的枝叶,在风中“萧萧”而动,紧扣了“画竹”的画面,又紧扣了“卧听”的诗面,同时它比喻发生在老百姓中的点滴小事。

他直言不讳地提出,作为地方官,应该对老百姓的“一枝一叶”都要加以关心。

(步骤二)表现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真切关怀和同情。

(步骤三)[例2](2009・江苏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①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①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试概括这首词的主旨。

答:[参考答案]这是一首渴望建功立业之作。

“花遮柳护”,“珠翠绕”,“笙歌作”,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等表达了对昔盛今衰的悲慨。

本诗表达了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

一、“概括内容主旨型”解题技巧1.确定诗歌题材,如可确定它属于上面[学之窗]中第一组中的“咏史诗”“边塞诗”等,也可以确定它属于第二组中的“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等。

古诗词鉴赏 诗歌的内容主旨 知识讲解

古诗词鉴赏   诗歌的内容主旨 知识讲解

高考解决方案诗歌鉴赏■内容主旨(三)诗歌鉴赏•内容主旨(三)◎高考考什么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是诗歌鉴赏的基础内容,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

“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

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作者观点态度,就是要求对诗作表达的思想、认识、态度、情感、境界等做出正误高低等角度的评说。

而这些都要以内容的准确理解为前提,所以理解诗歌内容和体察作者情感的首要任务就是理解诗歌的文本。

一般对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察的考察分为:一、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包括具体的词语、句子在文本中的意义,也包括它们在文本中所起的作用和对诗歌整体内容的理解;二、对作者情感的体察,包括对作者的思想情感、情感态度的理解和分析,分析情感态度,就是分析作者对人和事的看法、倾向。

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怀人思乡诗赠友送别诗咏史怀古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托物言志诗忧国伤时诗建功报国诗人生际遇诗闲适隐逸诗生活杂感诗即景抒情诗A满分必备攻略一、建功报国诗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无论顺境逆境,也无论在朝在野,都秉承着忠君报国的基本信念。

在他们看来,一个读书人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就体现在家国天下之中。

忠君报国,是一种人生使命,一种社会责任,一种精神支撑。

所以,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中,表达建功报国的诗作相当之多。

譬如,屈原的《涉江》,曹操的《龟虽寿》,王昌龄的《从军行》,还有陆游的《书愤》等等。

(一)情感类型:1、建功立业的渴望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保家卫国的决心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报国无门的悲伤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4、山河沦丧的痛苦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诗歌鉴赏情感主旨

诗歌鉴赏情感主旨

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析评价语中概括的艺术特点。 第二步:Βιβλιοθήκη 合诗句分析该艺术特点在诗中 的表现。
一、评价型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 作简要说明。
【答案示例】同意。“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
花上说人情”即以小见大之意,正好概括了这 诗首的特点。这首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 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 “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 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 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 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 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 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 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答题步骤 第一步:两首诗都……,但我更…… 第二步:按题目要求陈述理由(或意境、 或手法、或主旨情感)
【答题示例】两首诗都以秋为题材,状 写秋景,抒发情感。相比之下,我更喜 欢第一首。第一首以列锦的手法,极其 简明的写出深秋萧瑟之景,把人置于古 道西风之中,很好地传达了天涯断肠人 的羁旅愁情。

第六类:情感主旨类
题目类型: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 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主旨是什么” 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发问。 考查方向: 1、对所抒感情的理解 2、对诗歌深层含义的揭示 3、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答题要领: 两点,一是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 句具体写了什么。二是揭示主旨,揭示情感。采用的 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
第六类:情感主旨类 例2、阅读白居易的《村夜》诗,分析这首诗 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情绪? 村 夜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村夜苍苍蓑草、切 切虫鸣、月夜下如雪的荞麦花,前后景物形成 对照,写出了诗人的心境由孤单寂寞转为开阔 喜悦的心理变化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知人论世 就本诗的思想内容给出赏析
①要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 ②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 ③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
A、称颂、仰慕英雄 B、以古讽今,讽谕现实; C、自比自况,感慨个人遭遇;抒怀才不遇、报 国无门的情感等 D 、不要重蹈前人覆辙 E、昔盛今衰的黍黎之悲
④要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诗人见“东南一株雪”而“惆怅” 的原因是什么?

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

(柳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 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示夏天将
至,一、二两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
之情。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
人生如寄之慨。)
1、写景抒情诗
写景以抒情言志,或用衬托、对比手法,或 用白描手法,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诗的语言特点:明 快、清新、简洁、质朴。
7、思乡怀远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 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远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 多,它们或写思念故国,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 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
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 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 雁、笛、角声、鸦鸣、柳、亭),或因梦寄情,或妙 喻传情。
楚江怀古 唐·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 注释:(1)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因直言由山西太原幕 府掌书记,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县尉,写下了《楚江 怀古》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2)云中君:云神 “云中君”为《楚辞 九歌》篇名,此处指代诗人屈原。
分析即事感怀诗要注意:
①“事”,作者写了什么事,或者说是什么事触发 了作者的思绪;
②“怀”, 要体味诗人抒的是什么“怀”,注意 “事”与“怀”结合点,所抒之“怀”是否深挚感人。
重点和难点是第二点,“即事”是为了“感 怀”,这一点一定要紧记。
小隐自题 (宋)林逋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鹤闲临水久,蜂懒得花疏。
6、惜别送别诗
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 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 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 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 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以婉约派词人、 诗人写的较多。
离愁别绪;表明心志;劝勉鼓励安慰等。
常用的意象:南浦、长亭、杨柳、夕阳、 酒、秋等
要注意从四方面入手:
①要概括诗中所写的景物及其特点;
②要体味诗歌中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③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爱国、爱
情、乡愁、惜春、伤春等;
④要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

要《越点中:览两古首》诗着都重是渲染怀越古宫之昔作日,的主繁华题, 结相句同聚焦,在题今材日相荒似凉;的遗都址运,用以了强对烈比的反的 差着手抒重法写描姑绘。苏姑台苏今台日今的日荒的凉荒;凉,《以苏今台古览常古新》
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
诗人内心的感受。
4、怀古咏史诗
在怀古咏史诗赏析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 (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4分)
• (2)诗题怀古,实是抒发自己的感情,自己 仕途失意,泛游楚江,听到“猿啼”,看到 “微阳”、“乱流”等萧瑟清冷的暮秋景色, 让诗人倍感寂寞悲凉,对景怀人,很自然地想 起屈原来。“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他 想起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然而,云 神无由得见,屈子也邈矣难寻,诗人自然更是 感慨丛生了。(2分)全诗以悲愁作结,既抒 发了对忠君爱国但报国无门的屈原的爱慕、缅 怀之情,又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 悲伤愁苦之情。(2分)

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的心情。
期待、失望、无聊、惆怅相
怀
互交织的情绪
2.后两句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象

的余地,请加以说明。
由对客人的等待让读者想象客人 不来的种种原因,或者由作者“闲敲棋 子”的细节描写想象作者内心的期望与 失望交织的情感。
2、即事感怀诗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 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例如怀亲、送友、思乡、 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

清朝有位文学批评家山称”这。 首诗的首联“起 调最高”;其意思是,起笔便显露了不凡

的格调。请参考这一评价,写出你对首联 的理解和评价。
送友人东归,但见荒废的古堡,凋零的 黄叶。这本是充满别愁离绪的场景。但友 人心志高远,既不悲秋也不伤离别,于是 诗人便以“浩然离故关”奏响了昂扬的主 旋律。起笔写深秋送别,却意气洋洋,确 实格调不凡,正所谓“起调最高”。
213、、思游二妇子者盼思兼归归有人乡:::全上一词片、以写二游思句子妇是思见游归晚子乡景眼和而前思 生所妇愁见盼情之归;景人五;相、三互六至渲句六染写句,思是传妇游达伫子了立触“玉景一阶生种,情相见,思鸟设, 归想两而家处怀人闲念盼愁游望”子自的;己情最归思后去。两的句情写景思;妇最设后想两游句人游 归子途感艰叹难旅,途感漫叹漫相,逢归无乡期无。期,更添愁苦。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事物特征:孤独;失群;哀伤;
无人理解。

2.诗人情感:孤雁象征。体现了
诗人孤独;失落;人生不得意、无
人理解的哀伤之情。
3、咏物言志诗
•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 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 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 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 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诗人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肯定源头活水 乃是方塘明净如镜的根本原因,据此,作者意 在对读书之道作一个总结:只有源源不断地汲 取新知识、新思想,才能够明白事理,才能心 明如镜。
• “题者,额也;目者,眼也。”题目 包含诸多信息,
• 或揭示内容,如《观书有感》;
• 或展示思路,如《望月怀远》;
• 或流露情感,如《西宫春怨》;
8、山水田园诗
把山水景物和田园风光以及人文景观作为写作对 象,加以生动形象的描摹刻画,以此来抒发情怀、表 情达意、寄托理想、娱乐遣兴。
特征(意象)有: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 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表现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 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
古代诗歌内容情感主旨题的解答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 想;
• 或表露神情,如《寻隐者不遇》:
• 或托物言志,如《咏蝉》;
• 或怀古咏史,如《石头城》等。
• 题目为我们打开了通向诗歌主旨的 第一条快速通道。
移居(其二)陶渊明
•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 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 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①不胜,无 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善欺。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 程。长亭更短亭。
怀
(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
“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案:“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

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 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分析。
• 一个“醉”令全篇的写景与叙事洋溢着和谐的情调, 映现出江南农村的淳朴宁静,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表露出白发翁媪对和平温馨的村居生活的热爱与陶醉, 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 情,折射出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五、 明意象
月亮:对故乡、亲人、朋友的思念 松菊: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香草美人:象征理想 羌笛:幽怨凄凉,别意与乡情 梧桐:凄凉悲伤萧瑟冷寂 杨花:随风飘散,想到飘零 杜鹃:凄凉、哀伤的象征 竹:虚心、脱俗、孤傲、刚劲 亭: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 雁:游子的思乡、鸿雁传书
四、抓字词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 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 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醉”是诗眼。这一对白发翁媪所“醉”的不仅是 “茅檐”“溪上”“青草”所勾勒的山青水秀、明丽 幽雅的江南乡村环境,还有他们闲适、安祥、愉快的 晚年生活,更有儿子们的勤劳懂事与活泼可爱。
诗歌鉴赏专题之
评价诗歌思想内容与 观点态度
理解诗歌内容的方法
有助于解答 一、巧分类
思路的定向
古代诗歌内容分类
1、写景抒情诗 3、咏物言志诗 5、边塞征战诗 7、思乡怀远诗
2、即事感怀诗 4、怀古咏史诗 6、惜别送别诗 8、山水田园诗
东栏梨花 [宋.苏轼]
写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景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 (1)诗的首联中说“清深趣有余”,请联系 全诗谈谈你对诗人“趣”的理解。(4分)
• (1)诗人通过刻画“竹树”“ 庐”“ 闲 鹤”“ 懒蜂”一系列意象,(1分)创造出一 种闲静淡远的境界;(1分)又通过“开 卷”“ 荷锄”等动作描写进一步表现了自己 对无拘无束的渔樵生活的热爱,歌咏了诗人归
【注释:①将:岂 ②纪:经营] • 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感受
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 了纯真而质朴的友谊”
三、析尾句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 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