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版高中历史第5章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第6课时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d46252783e0912a3162a31.png)
第五单元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六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 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在中国历史的发展 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 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雷履泰 中国票号创始人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六
山西商人……把农民身上的淳 朴,和中国儒家文化所提倡的 这种道义感,全部移到了商业 文明当中来。”
——余秋雨
3.“日升昌”的建筑特点:
①建筑布局:商号店铺前店后宅的典型体现; ②个性特征:富丽堂皇、墙高宅深重门坚固、 具有“汇通天下”的气派。 4.历史价值: 保存了大量原始和鲜活的金融史料和无数的文 物 遗珍,是研究中国近代金融文化的“活化石”。
3.古城的建筑布局: (1)布局: ①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是按照传统礼制安排的,方正端
庄,中轴对称。 ②它以贯通南北的大街为中轴线,左城隍庙,右县衙署;
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 (2)文化内涵:
反映了儒家传统礼制的思想,和当时“神人共治”和 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 (3)历史文化价值: 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化,特别是晚清时期的城市建筑、 居住形式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2)特点:
①轴线分明,左右对称,尊卑有序; ②华丽大气和安全舒适的特点。
(3)文化内涵: 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是长幼有序、 尊卑有别的传统礼制观念。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六
平遥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课件1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1d0669f8d5bbfd0a795673f9.png)
27、没有糟糕的事情,只有糟糕的心 情。 28、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 任天下 之大事 。 29、打开你的手机,此开 心到老 ,想想 明天美 好,相 信自己 最好。
古民居是平遥的重要组成部分
1、平遥古民居的特点
(1)反应了……的文化内涵 (2)地上窑洞与四合院的完美结合 (3)目字结构布局与封闭内聚空间 (4)外雄内秀的整体形态
2、古民居的设计布局体现了什么文化内涵
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1、建筑布局体现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
2、是明清晋商的主要发源地
4、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 人的一 生都为 某个目 标而奋 斗。 5、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
6、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 须种植 更多的 玫瑰树 。 7、做自己就可以了,何必在乎别人的 看法。
8、相信所有的汗水与眼泪,最后会化 成一篇 山花烂 漫。 9、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 训。
3、是我国早期银行(票号)的发祥地,
4、保存大量完好的明清时期具有民族特色的古民居
5、还有“东方彩色艺术宝库”的双林寺 和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万佛殿
对我们研究古代文化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建筑、人居形式和 经济文化具有价值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 制你发 挥的成 功呈概 率分布 ,关键 是你能 不能坚 持到成 功开始 呈现的 那一刻 。别着 急要结 果,先 问自己 够不够 格,付 出要配 得上结 果,工 夫到位 了,结 果自然 就出来 了。
2019-2020版高中历史 第5章 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单元整合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
![2019-2020版高中历史 第5章 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单元整合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https://img.taocdn.com/s3/m/1fc047666bd97f192379e942.png)
第5章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单元整合(五)一、长城的历史影响、文化内涵1.历史影响(1)积极方面:长城抵御了匈奴、蒙古等少数民族的骚扰,保护了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闻名世界,是人类文明的一份宝贵的遗产。
(2)消极方面:它一定程度上隔绝了中国人民与北部少数民族的往来,不利于民族融合;它是统治阶级滥用民力的产物,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2.文化内涵(1)长城不仅是防御性军事工程,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宝库,它的建筑艺术、装饰艺术均十分出色。
木结构式样的敌楼、箭楼雕梁画栋甚是美观,体现了高超的建筑与装饰艺术水平。
围绕长城所产生的许多传说、戏曲、诗词歌赋、绘画雕塑等文学艺术作品进一步丰富了这座宝库。
(2)长城是民族矛盾与融合的产物。
它既是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也是联结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长城沿线定期开放和保护关市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3)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民族的脊梁,长城悠久的历史和所穿越的广阔空间、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丰富的文化内涵都显示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热爱和平、富有智慧和创造力的伟大民族个性。
二、以北京故宫为典型代表的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点1.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往往以中心建筑为主形成一个建筑群,不似西方古代建筑大多表现为单体建筑的形式。
北京故宫建筑即形成了以前三殿和后三殿为中心的建筑群,显示了帝王君临天下的无上权威。
2.中国古建筑往往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两边建筑和它有着较为严格的对称性。
北京故宫整体设计上,沿着南北方向坐落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表现了森严的等级观念。
3.中国古建筑在建筑形态上最显著的特征是大屋顶形态。
北京故宫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大屋顶形态的最典型代表。
4.中国古代建筑充分体现着强烈的以人为主、以“和谐”为原则的传统建筑美学思想。
三、颐和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深厚积淀,渗透了民族文化的内涵1.颐和园是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形成的皇家园林,因此,颐和园成为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博采各地造园手法、荟萃南北园林建筑艺术精华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人教版】选修六:5.8《古香古色的平遥古城》材料解析(含答案)
![【人教版】选修六:5.8《古香古色的平遥古城》材料解析(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8b9218763231126edb1150.png)
第8课古香古色的平遥古城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平遥古城1.平遥古城的价值平遥古城建于14世纪,是现今保存最为完好的汉族传统城镇的典范。
城镇布局集中反映了5个多世纪以来,封建中国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方面的变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建筑同银行业关系密切,平遥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整个中国银行业的中心。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解读】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这个评价,概括地点明了平遥古城的突出的普遍价值,在于它“是现今保存最为完好的汉族传统城镇的典范”,“集中反映了五个多世纪以来,封建中国在城市规模和建筑风格方面的变迁”,而且这里的建筑又“同银行业关系密切”。
2.平遥的历史平遥,古陶地,帝尧初封于陶即此。
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秦汉始称平陶,属太原郡;东汉属河西郡;晋仍属太原;后魏①以太武名,焘改为平遥,属西河;后周省②;隋复属介休;唐属介州,贞观初属汾州,后属太原府;宋真宗仍属汾州,后属太原;金、元复属汾州;明万历二十四年③改汾州为府,仍隶焉。
国朝④因之。
光绪续修《平遥县志》卷一,《地舆志·沿革》【解读】平遥史称古陶,相传为远古时代帝尧的封地,始建于周宣王之时,北魏拓跋焘时称为平遥,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注释】①后魏:即北魏。
②省:減省,即并入化县之意。
③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
④国朝:本朝。
这里指清朝。
3.平遥古城墙〔材料一〕旧城狭小,东西两面俱低。
周宣王①时,尹吉甫北伐狁,驻兵于此,筑西北二面,明洪武三年②重筑。
周围十二里八分四厘,崇三丈二尺,濠深广各一丈。
门六座,东西各二,南北各一。
后建敌台、窝铺四十座。
景泰③初知县萧重修。
正德四年④知县田登修下东门城,又筑附廓关城一西。
嘉靖十三年⑤因河冲城角,十九年举人雷洁、监生任良翰督率筑完,得免寇患。
三十一年知县沈振又修西北二面,厚七尺,高六尺,筑北门瓮城。
四十年沁州同知吕尧卿署县,又加高南城六尺。
四十一年,知县张稽古因寇犯边,急砌砖墙,更新门楼,各竖匾题,士民颂德,立碑于县仪门外左。
学案1:第6课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学案1:第6课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https://img.taocdn.com/s3/m/96c0b0f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c.png)
第6课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学习要求基本要求了解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古民居的特点,认识其文化内涵。
发展要求了解平遥古城中的古建筑和文物珍品的研究价值。
了解“日升昌”票号创立的背景,理解“日升昌”票号的文化内涵。
学习建议“双林寺和镇国寺的彩塑珍品”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联系必修2中有关明清中国商业发展的知识,理解平遥古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一、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平遥古城1、古城的历史沿革远古时候,平遥是尧的初封地,称为古陶;西周,平遥开始筑城墙;春秋时平遥属晋,称作中都;秦灭六国,始称平陶,属太原郡;北魏因太武帝名焘,焘、陶音近,为避名讳而改平陶为平遥。
2、古城墙的结构: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3、古城的建筑布局:古城的规划与设计完全依照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礼制”与民间礼俗,呈现了明显的以礼为本的历史特征。
首先是城方3里。
在古代,城市的等级与规模大小由作为国家典章制度的“礼”制规定严格的标准,绝对不能逾越。
最高等级的城市为国都,城方九里;次一等的诸侯都城或州郡府城,城方为五里到七里;县城通常为三里。
平遥古城城方三里,正是这一等级要求的完整范本。
其次,在布局上,大至整个古城区,小至四合院落,处处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表现为突出中心、强化中轴,遵循严格的“左祖右社”、“左文右武”、“文武相维”、“上下有序”的城市礼制程式。
──曾晓华等《从西安到平遥》探究问题一: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教材,指出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的特点。
二、山西第一票号‘日升昌’和古民居建筑1、发达的平遥商业:山西商帮又称晋帮,是明清时期崛起的一大商业集团。
这个集团是借助明政府开中法的实施,利用山西靠近北方边镇的有利地理位置发展起来的。
该集团主要经营盐、丝、粮食、铁器、棉布等军需品,活动范围起先以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为主,其后扩张至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号称“足迹遍天下”。
该帮雄踞国内商界达500年之久。
──张海鹏、张海瀛主编《中国十大商帮》2、山西第一票号“日升昌”材料一……而票号产生于山西,进而在山西得到较大的发展也有它的客观条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六《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六《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0213d3caaedd3382c4d333.png)
思考:以上材料反映出平遥商人怎样的特点? 诚信
思考:结合所学分析平遥古城为何会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讨论评语)
给你一座立体的明清古城,平遥古城是中 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 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 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 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四合院
正房 厢房
1)平遥古民居的布局特点:中轴对称+按“礼”而建 2)平遥古民居的文化内涵: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孝道为先
安全舒适 四合院结合窑洞结构
多子、多福、多寿
华丽大气
探究三:平遥之商业(人)
雷履泰 中国票号创始人
日升昌 中国第一家票号
1)日升昌票号创立背景:商业繁荣、商人众多、商务繁忙
10米
明清古民居
四大街
八小街
七十二巷
填不平、拉不完的平遥城
中国最早的私人金融机构
探东门(左)
西门(右)
县衙 武庙
城隍庙 文庙
南门
1)平遥古城建筑呈现的布局特点:中轴对称+按“礼”而建 2)平遥古城布局体现的文化内涵:神人共治 +三教合一 +天人合一
探究二:平遥之古民居
来。参按加劳認动票的又一認律人管的饭。辦法,仔細仁辨爱認票據無誤。可是, 誰乔能家相每信到一过個年都乞给丐贫的穷手的裡同竟乡送能面拿送出肉如,此门大口拴額着的几匯头票牛呢,
同?乡而可以且随匯意票使已用過;期數十年,於是這位夥計詢問大掌櫃 如4何、古處城理的。兴二盛人得問益于清明匯清票时來期歷晋,商崛又起翻,查…數…十(年平遥的商帳人簿)
2020版高中历史 第5章 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 第6课时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
![2020版高中历史 第5章 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 第6课时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https://img.taocdn.com/s3/m/aaa85723b7360b4c2e3f649f.png)
第6课时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学考报告】考点一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文化内涵(c)1.历史沿革(1)周朝: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在此地修筑了一座土城。
(2)北魏:平遥作为县治所在地,一直延续至今。
(3)明朝初年:大规模的扩建,将土墙改为砖墙,形成现在的规模。
2.建筑布局(1)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是按照传统礼制安排的,方正端庄,中轴对称。
(2)以贯通南北的大街为中轴线,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
3.文化内涵(1)中轴对称的城市建筑反映了当时“神人共治”、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
(2)砖墙瓦顶的四合院,轴线分明,左右对称,反映了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中国传统礼制观念。
归纳点拨平遥古城依照“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原则修建,风格古朴,重视防御,工艺和用料均以精良著称。
城池平面呈方形,南侧城墙沿中都河而建,故略显蜿蜒。
要点平遥古城建筑的内涵史料一平遥古城是一座完全按照中国汉民族传统城市规划思想和布局程式修建的县城。
城内建筑功能分明,布局井井有条。
城内古居民宅全是清一色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轴线明确,左右对称。
史料二平遥古城具体的建筑布局中有道观和寺院;同时把庙和县衙署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思考(1)史料一中平遥古城在规划布局上的特点是什么?(2)史料二体现了平遥古城建筑的什么思想?提示(1)按照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安排,方正端庄、中轴对称。
(2)体现了“神人共治”和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
(2017·浙江湖州高二期末)平遥古城有“龟城”之称,有六道城门,南北门为龟首尾,东西四门象征四足,建筑布局遵从八卦的方位。
这主要体现的是( )A.尊卑有序的封建礼制思想B.“神人共治”的思想C.“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D.中国古人的风水观念解析材料未看出尊卑有序,故A项错误;据所学可知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才能体现“神人共治”的思想,与材料主旨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文庙及左道观、右寺庙体现了“三教合一”的内涵思想,故C 项错误;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安宁、长寿,是有灵气的动物,整个平遥城像一头正欲向南爬行的灵龟,为了不让其爬走,便用一条大绳将灵龟的左后腿拉住,位于一条直线上的下东门和其瓮城门就象征这条被拉直的腿,这些足以看出中国古人注重风水,故D项正确。
高二历史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教案
![高二历史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dbb8b3fd0a79563c1e7225.png)
高二历史教案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教案教学目标识记平遥古城的历史沿革、建筑布局和特色、"日升昌"创办和古民居建筑特色、双林寺和镇国寺的价值。
探究古代建筑与历史文化的内在关系、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
教学难点平遥古城建筑和古民居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教学设计本课导入可以用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中的一段话作为引言:"在上一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区,而竟然是山西!直到本世纪初,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
在山西最红火的年代,财富的中心并不在省会太原,而是在平遥、祁县和太谷,其中又以平遥为最;平遥人也因最善经商、理财和最会办金融事业,而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
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中是这样说平遥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紧随课文的介绍到平遥去进行一趟短暂的旅行吧!第一目"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平遥古城"(2)古城墙的结构对古城墙外观的介绍,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幻灯片提供清晰的图片或者是视频资料,以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老师还可以提醒学生从历史小说的描述或者是历史剧中加以印证,一方面可以加强印象,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学到的历史知识"用"起来。
其中重点介绍古城墙的历史地位──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从而体现了平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性的一面。
(3)古城的建筑布局问题提出: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是如何体现出以儒家思想为主、"神人共治"和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的?具体要求:安排学生自行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尝试讨论解决上述问题,然后选代表分别阐释各自的观点,最后教师加以总结。
主要观点:古城严格遵循"左祖右社"、"左文右武"、"文武对应"、"上下有序"的礼制程式,形成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的相互对称的建筑布局。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5.8《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5.8《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037623011ca300a6c39079.png)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课件2:第6课时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课件2:第6课时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https://img.taocdn.com/s3/m/59af255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3.png)
【微点拨】 平遥民间有句俗语:“房子半边盖”,流传最广的说法称之为“四水归 堂”或“肥水不流外人田”,山西地处干旱,且风沙较大,将房屋建成 单坡,能增加房屋临街外墙的高度,而临街又不开窗户,则能够有效地 抵御风沙和提高安全系数。而院内紧凑的布局则显示对外排斥,对内 凝聚的民族性格。
三、双林寺和镇国寺的彩塑珍品 1.双林寺彩塑珍品: (1)双林寺:位于古城西南的桥头村,始建于_北__魏__早期,重建于北齐。 后经历代修葺,现存殿宇多为明清建筑。 (2)彩塑珍品:双林寺彩塑被誉为“_东__方__彩__塑__艺__术__的__宝__库__”。
材料三 在中国历史上,由日升昌票号创立,带来了票号业的发展,结 束了现银票运局面,开辟了金融业发展的新纪元。它为加快资金周转, 促进商业贸易繁荣和近代工业兴起,以及方便政府和人民生活起了积 极的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3)根据上述材料,“日升昌”票号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①带来了票号业的发展,开辟了金融业发展的新纪元;②促进商业 贸易繁荣和近代工业兴起;③对政府和人民生活起了积极的作用。
3.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 (1)布局。 ①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是按照传统礼制安排的,方正端庄,_中__轴__对__称__。 ②以贯通南北的大街为中轴线,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 左道观,右寺院。 (2)特点:反映了当时“_神__人__共__治__”、儒道佛“_三__教__合__一__”文化内涵。 (3)历史文化价值:平遥古城如今仍基本保存完好,对研究我国古代文 化,特别是晚清时期的_城__市__建__筑__、居住形式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 值。
2.平遥民宅平面布局多为严谨的四合院形式。有明显的轴线,左右对 称主次分明,沿中轴方向由几套院落组成,一般为“日”字形二进院或 “目”字型三进院形式,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的拱券式砖结构的砖 窑,墙面厚实坚固,冬能保暖,夏能遮凉。左右厢房为木结构单坡瓦顶, 坡向内院。大门对面都建有影壁,有的用砖雕,有的用琉璃瓦镶成各种 吉祥图案。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6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6](https://img.taocdn.com/s3/m/b01dafbd81c758f5f71f671a.png)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教案新人教版选修6教学目标识记平遥古城的历史沿革、建筑布局和特色、“日升昌”创办和古民居建筑特色、双林寺和镇国寺的价值。
探究古代建筑与历史文化的内在关系、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
教学难点平遥古城建筑和古民居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教学设计本课导入可以用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中的一段话作为引言:“在上一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区,而竟然是山西!直到本世纪初,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
在山西最红火的年代,财富的中心并不在省会太原,而是在平遥、祁县和太谷,其中又以平遥为最;平遥人也因最善经商、理财和最会办金融事业,而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
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中是这样说平遥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紧随课文的介绍到平遥去进行一趟短暂的旅行吧!第一目“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平遥古城”(2)古城墙的结构对古城墙外观的介绍,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幻灯片提供清晰的图片或者是视频资料,以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老师还可以提醒学生从历史小说的描述或者是历史剧中加以印证,一方面可以加强印象,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学到的历史知识“用”起来。
其中重点介绍古城墙的历史地位──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从而体现了平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性的一面。
(3)古城的建筑布局问题提出: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是如何体现出以儒家思想为主、“神人共治”和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的?具体要求:安排学生自行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尝试讨论解决上述问题,然后选代表分别阐释各自的观点,最后教师加以总结。
主要观点:古城严格遵循“左祖右社”、“左文右武”、“文武对应”、“上下有序”的礼制程式,形成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的相互对称的建筑布局。
这种礼制程式很好地体现了儒家思想。
58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58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https://img.taocdn.com/s3/m/b1b81ca9866fb84ae55c8d89.png)
庙) ,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
1、 相互对称、轴线明确 :体现了儒家思想礼
文化内涵? 制
2、庙和县衙署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体现了“人 神共治” 3、文庙、道观、寺院融汇一体: 体现儒、道、 佛“三教合一”的思想
正房
厢房
“目”字形结构的封闭院落 轴线分明,左右对称
四合院与地上窑洞的完美结合
单坡落水式房屋: “四水归堂”“肥水不流外人田”(寓意)
((二二))从从古城古形城状形、状布与局建和筑古看民居平建遥筑看平遥
1、古城的形状
平遥古城模仿灵 龟形状而建,因 此有“龟城”之 称。 乌龟是吉祥、长 寿的象征,“龟 城”寓意长生不 老、固若金汤、 长治久安的美好 愿望。
坐北朝南
(二)从古城形状、布局和古民居建筑看平遥
2、古城的建筑布局
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
(二)从古城形状、布局和古民居建筑看平遥
2、古城的建筑布局
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平面图
北门
下西门
集福寺
市楼 县衙 武庙
清虚观 下东门
城隍庙 文庙
上东门
上西门
南门
中都河
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具有怎样的特点?
按照传统礼制安排,方正端庄,中轴对称。它以贯通南北
的大街为中轴线,左城隍庙,右县衙署 ;左文庙(孔
雷履泰——颜料庄的大掌柜,他预感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商
——曹昌智《画说平遥古城》
文化内涵: 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传统礼制
(二)从古城形状、布局和古民居建筑看平遥
3、古民居
建筑风格: 四合院为主
基本特点: 1.外雄内秀、华丽大气﹑精美雕饰 2.地上窑洞和四合院完美结合 3.儒家礼制: 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文化内涵) 4. “日” “目”字结构封闭院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5.8《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5.8《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402407dd36a32d72758123.png)
第1课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教学目标识记平遥古城的历史沿革、建筑布局和特色、“日升昌”创办和古民居建筑特色、双林寺和镇国寺的价值。
探究古代建筑与历史文化的内在关系、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
教学难点平遥古城建筑和古民居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教学设计本课导入可以用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中的一段话作为引言:“在上一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区,而竟然是山西!直到本世纪初,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
在山西最红火的年代,财富的中心并不在省会太原,而是在平遥、祁县和太谷,其中又以平遥为最;平遥人也因最善经商、理财和最会办金融事业,而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
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中是这样说平遥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紧随课文的介绍到平遥去进行一趟短暂的旅行吧!第一目“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平遥古城”(2)古城墙的结构对古城墙外观的介绍,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幻灯片提供清晰的图片或者是视频资料,以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老师还可以提醒学生从历史小说的描述或者是历史剧中加以印证,一方面可以加强印象,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学到的历史知识“用”起来。
其中重点介绍古城墙的历史地位──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从而体现了平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性的一面。
(3)古城的建筑布局问题提出: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是如何体现出以儒家思想为主、“神人共治”和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的?具体要求:安排学生自行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尝试讨论解决上述问题,然后选代表分别阐释各自的观点,最后教师加以总结。
主要观点:古城严格遵循“左祖右社”、“左文右武”、“文武对应”、“上下有序”的礼制程式,形成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的相互对称的建筑布局。
这种礼制程式很好地体现了儒家思想。
其具体的建筑布局中有道观和寺院,代表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同时把庙和县衙署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体现了“神人共治”的思想。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PPT课件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a3de45da38376bae1fae49.png)
.
4
敌楼
.
5
角楼
.
6
城门
城楼
瓮城
.
7
护城河
.
8
二、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
特点:方正端庄、中轴对称
.
9
三教合一 神人共治
.
10
.
11
四大街、八八小小街街、七七十十二二巷巷
经纬交织、主次分明 .
12
1、古城的建筑布局
古城严格遵循“左祖右社”、“左文右武”、“文武对 应”、“上下有序”的传统礼制程式,形成左城隍庙,右 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的相互对称的 建筑布局。这种礼制程式很好地体现了儒家思想。其具体 的建筑布局体现了“神人共治”和儒、道、佛“三教合一”
——《世界遗产在中国•平遥》解说词
晋商日贸升易昌范成围为广第,一资家本票雄号厚是一种偶然, 但由晋商商帮创的造群票体号意业识则是一种必然。
善于把握商机,果断创新 ——《小民说晋商》
.
17
“寓礼于情”是晋商,特别是那些气候大成的商人们
在日常生活中普遍遵守的信条。
——《晋商解说词》
明代山西商人王现把经商的经验概括为“以义制
2古城的价值是一座大型的历史博物馆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化特别是晚清时期的城市建筑居住形式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14繁荣的商业街填不平拉不完的平遥城151最早的票号开创了票号行业2开创了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阶段3促进商业贸易的繁荣16日升昌布局体现了古城店铺前店后宅的典型风格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
1
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平遥古城
史。万佛殿的建筑结构设计非常巧妙,用料十分科学合
理,是建筑力学与美学的完美. 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时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学考报告】考核要求考试内容必考加试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文化内涵 c 平遥古城中的古民居特点和古建筑研究价值 c“日升昌”票号创立的背景及其文化内涵 c考点一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文化内涵(c)1.历史沿革(1)周朝: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在此地修筑了一座土城。
(2)北魏:平遥作为县治所在地,一直延续至今。
(3)明朝初年:大规模的扩建,将土墙改为砖墙,形成现在的规模。
2.建筑布局(1)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是按照传统礼制安排的,方正端庄,中轴对称。
(2)以贯通南北的大街为中轴线,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
3.文化内涵(1)中轴对称的城市建筑反映了当时“神人共治”、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
(2)砖墙瓦顶的四合院,轴线分明,左右对称,反映了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中国传统礼制观念。
归纳点拨平遥古城依照“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原则修建,风格古朴,重视防御,工艺和用料均以精良著称。
城池平面呈方形,南侧城墙沿中都河而建,故略显蜿蜒。
要点平遥古城建筑的内涵史料一平遥古城是一座完全按照中国汉民族传统城市规划思想和布局程式修建的县城。
城内建筑功能分明,布局井井有条。
城内古居民宅全是清一色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轴线明确,左右对称。
史料二平遥古城具体的建筑布局中有道观和寺院;同时把庙和县衙署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思考(1)史料一中平遥古城在规划布局上的特点是什么?(2)史料二体现了平遥古城建筑的什么思想?提示(1)按照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安排,方正端庄、中轴对称。
(2)体现了“神人共治”和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
(2017·浙江湖州高二期末)平遥古城有“龟城”之称,有六道城门,南北门为龟首尾,东西四门象征四足,建筑布局遵从八卦的方位。
这主要体现的是( )A.尊卑有序的封建礼制思想B.“神人共治”的思想C.“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D.中国古人的风水观念解析材料未看出尊卑有序,故A项错误;据所学可知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才能体现“神人共治”的思想,与材料主旨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文庙及左道观、右寺庙体现了“三教合一”的内涵思想,故C项错误;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安宁、长寿,是有灵气的动物,整个平遥城像一头正欲向南爬行的灵龟,为了不让其爬走,便用一条大绳将灵龟的左后腿拉住,位于一条直线上的下东门和其瓮城门就象征这条被拉直的腿,这些足以看出中国古人注重风水,故D项正确。
答案 D考点二平遥古城中的古民居特点和古建筑研究价值1.古民居特点(1)大多建于清代,以砖墙瓦顶的四合院为主。
(2)轴线分明,左右对称,尊卑有序。
(3)地上窑洞与四合院的完美结合。
(4)“目”字结构的平面布局与封闭内聚的院落空间。
(5)“外雄内秀”的整体形态,兼具了华丽大气和安全舒适的特点。
2.古建筑的研究价值平遥古城的整座城墙,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为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大量的明清时期商号店铺、四合院民居和宏伟的寺观建筑,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化,特别是晚清时期的城市建筑、居住形式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要点平遥古城中古民居的特点及研究价值史料(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所谓“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家长和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
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而西厢房的高度及宽度,都比东厢房略矮小。
思考(1)根据史料,概括四合院的建筑特征。
(2)史料中,四合院“居住的分配”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一制度?简要阐述这种政治制度在古代的作用。
提示(1)外观规矩,中线对称。
(2)宗法制。
宗法制度注重体现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维护专制统治。
1.(2016·浙江选考)平遥古城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其古民居建筑的主要特点是( ) ①轴线分明,左右对称②数量众多,保存完好③精巧秀丽,安全舒适④“三雕”精美,典雅俊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古民居是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四合院为主,轴线分明,左右对称,尊卑有序,故①正确;古城内至今保存古民居 3 000多处,保存完好的有四百多处,故②正确;平遥民居华丽大气,安全舒适,有别于精巧秀丽的南方民居,故③错误;民居院内,木雕、砖雕和石雕精美,配以剪纸窗花,显现一股典雅俊秀之气,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平遥古城文化遗产要素构成自然景观要素人文景观要素黄土地、河流和农田等商业建筑宗教建筑政治建筑票号、店铺文庙、武庙、城隍庙、清虚观城墙、县衙——根据高祥冠《平遥古城的原真性保护探讨》一文中的相关图示改编据材料,分析自然景观要素和非物质文化要素在平遥古城遗产构成中的各自作用。
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平遥古民居的主要建筑特色。
答案(1)作用:自然景观要素:古城存在的生态环境。
非物质文化要素:古城存在的社会基础。
(2)建筑特色:四合院;砖砌窑洞式的院宅(或拱券式砖结构窑洞);垂花门楼、雕饰窗棂等装饰(或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剪纸窗花等装饰)。
考点三“日升昌”票号创立的背景及其文化内涵(c)1.创立背景(1)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平遥商业繁盛。
(2)山西商人资本雄厚,形成地域性商帮(晋商),平遥是晋商的主要发源地,多从事长途贩运。
(3)晋商足迹遍及全国,甚至远及海外,逐渐形成跨地区经营的商业系统。
(4)明清是平遥商业最繁盛的时期,当时的平遥是晋商的主要发源地。
2.文化内涵:是当时平遥古城中商号店铺前店后宅格局的典型体现;也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富丽堂皇,墙高宅深,重门坚固,颇有“汇通天下”的气派。
现今,日升昌票号已被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
要点“日升昌”票号的创办及其文化内涵史料一第一,从明代兴起的晋帮商人,在清代其资本积累已相当雄厚。
第二,山西商人大多从事长途贩运,资金投入大而周转慢,资金不足时就需借贷。
第三,晋商的分商号遍布全国各地,各分号的盈利均需解回山西总号;而且总号与分号之间常有资金需要调拨。
——张正明、邓泉《平遥票号商》史料二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很多王公贵族随慈禧西逃。
由于时间仓促,他们只携带了山西票号的存折。
一到山西,就纷纷跑到票号兑换银两。
而山西票号在这次战乱中损失惨重,设在北京分号的银子被劫掠一空,甚至连账簿也被付之一炬。
但是只要这些储户拿出存银的折子,不管数目多大,以日升昌为首的所有山西票号都会立刻兑现。
思考(1)根据史料一,概括山西票号产生的历史条件。
(2)史料二反映出山西票号怎样的经营理念?提示(1)条件:①在清代积累起雄厚的资本;②多从事长途贩运;③晋商的分商号遍布全国各地;④晋商的商业经营对现银兑汇机构的迫切需求而使票号得以产生。
(2)遵守商业道德,诚信为本。
明清时期,平遥古城有“填不平、拉不完的平遥城”之说,又有“进了平遥城,银子元宝绊倒人”之说。
这说明当时的平遥城( )A.自然经济发达B.商品经济发达C.科学技术发达D.文学艺术发达答案 B教材问题解答【学思之窗】想一想,票号的创立和发展,对商业的繁荣起着什么作用?(教材第80页)提示在中国近代史上,由日升昌票号创立,带来了票号业的发展,结束了现银票运局面,开辟了金融业发展的新纪元;它加快了资金周转,减少了商业风险,促进近代商业贸易繁荣和近代工业兴起;同时,它还为方便政府和人民生活起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探究学习总结】(教材第81页)一、本课测评1.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提示平遥古城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其建筑布局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古代文化,特别是晚清时期的城市建筑、人居形式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这里曾经诞生过全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它带来了票号业的发展,结束了现银票运局面,开辟了金融业发展的新纪元;明清城市古建筑的代表四合院,它的布局既符合北方汉民族地区传统的建筑模式,又有当地鲜明的特色;双林寺和镇国寺的彩塑艺术更是享誉中外。
2.平遥古城和古民居的设计布局体现了什么文化内涵?提示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是按照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安排的,同时还反映了当时“神人共治”和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古民居中四合院的设计布局在文化内涵上反映了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中国传统礼制观念。
二、学习延伸1.探究活动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日升昌的哪些经营作风值得我们今天在市场经济中吸取?提示(1)雷履泰根据提兑中积累的经验和社会的需要,说服财东李大全出资将“西裕成”颜料庄改为“日升昌”票号,开创了我国民族银行业的新纪元。
在整个经营过程中所体现的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是我们今天市场经济中需要吸取的。
(2)在对待一个沿街乞讨的老寡妇来兑取 1 200两白银的问题上,日升昌票号很好地体现其坚持诚信不欺的经营作风,而诚信经营正是我们今天市场经济中所必需的一种经营理念。
(回答其他内容只要言之有理也可以)2.阅读与思考想一想,李家捐输讨封的目的及原因何在?这对李家票号的发展有何影响?提示日升昌的财东李家将大量的钱财用于捐输讨封,其目的是为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谋求一定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声誉,这些都是腐朽的封建社会思想的产物。
这一做法由于其消耗了大量的钱财,严重地影响了票号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日升昌以更快的速度发展,错失了发展的大好时机。
这样,当近代西方先进的金融业进入我国的时候,像日升昌这样中国传统的金融业因资金等问题也就难以立足,最终招致灭亡的命运。
课时演练一、选择题1.(2017·浙江杭州模拟)在《世界遗产名录》中,中国的两座古城赫然在目,右图被称为中国的“古城双璧”之一,它是( )A.北京紫禁城B.丽江古城C.山西平遥古城D.承德避暑山庄解析根据该图中的代表建筑“市楼”判断该城是山西的平遥古城。
故选C。
答案 C2.平遥进行大规模扩建,将土墙改为砖墙,形成现在的规模是在( )A.唐代B.宋代C.明朝初D.清朝初解析平遥原是土城,到明朝初年进行大规模扩建,将土墙改为砖墙。
答案 C3.平遥古城城墙上有垛口 3 000个,观敌楼71处和一座魁星阁,在城东南墙顶,建有祭祀孔子的文庙,这体现了( )A.地域的重视B.对文化感召力的信心C.以上驭下的传统D.古人的迷信无知解析平遥古城讲究对称,建有文庙及 3 000个垛口,72个观敌楼,分别对应孔子收徒 3 000,72贤能,可知平遥古城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尊崇。
答案 B4.(2017·浙江温州中学模拟)中国现代银行的开山鼻祖,被余秋雨先生誉为中国大地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
它是( )A.唐代飞钱B.四川交子C.山西日升昌D.民国洋行解析山西票号是我国最早的一种私人金融机构,其中以日升昌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