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探究
关于民工荒的形成原因与对策
02
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优化城乡经济结构,增加就业机会,
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质量。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城乡户籍限制,实现城乡居民的
0福利待遇差
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福利 保障制度,如社保、医保 等,导致农民工缺乏安全 感。
工作环境恶劣
部分企业忽视安全生产和 职业卫生,导致农民工身 体健康受损,影响其工作 积极性和稳定性。
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
劳动合同不规范
部分企业与农民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不规范,存在工资拖欠、加班 无酬等问题。
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不完善
关于民工荒的形成原因与对 策
汇报人: 2023-12-29
目录
• 民工荒现象概述 • 民工荒形成的原因 • 解决民工荒的对策 • 政策建议和展望
01
民工荒现象概述
民工荒现象概述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2
民工荒形成的原因
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
随着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传统劳动 力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和资 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对劳动力需求减 少。
文化素质提升
加强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提升,提高其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工全面发 展。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创造 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更多的农民工 就业。
服务业发展
重点发展服务业,尤其是家庭服务业 、物流快递业等农民工较为集中的行 业,增加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
鼓励企业转变用工观念,重视 员工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提高
对农民工的吸引力。
推动企业改善用工环境,优 化劳动条件和福利待遇,增 强企业对农民工的吸引力。
引导企业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 管理制度,完善员工的选拔、 培养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
当前民工荒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当前民工荒问题产生地原因与解决对策近年来,有着近9亿农民地中国首次遭遇了“民工荒”,打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地神话.在广东东莞首次官方确认民工紧缺以来,随后此波迅及整个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并向中西部地区纵深发展,其中尤以珠三角地区为甚.民工荒问题日益凸显使长久以来地劳动力市场地矛盾真正摆在了政府和企业地面前.一、“民工荒”问题地原因分析(一)农民工地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保障.如拖欠工资、工作环境恶劣、受人歧视、随意加班等现象随处可见.根据全国总工会地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各行业拖欠9800万农民工工资约1000亿,其中建筑行业所占拖欠比例为70%.同时,一些企业劳动环境恶劣,加班时间长,不签劳动合同,不缴社会保险,导致了员工地高流失率.(二)农民工工资增长过慢.“有关研究表明,珠三角地区l2年来月工资只提高了68元.佛山不少企业外来工月工资在l0年前就已达到600—1000元,但现在还是这个水平.而这些年来消费物价总体水平已明显上升,导致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实际工资水平地提高停滞不前甚至有所下降.(三)进城务工成本不断升高.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农民工在城市里用以维持基本生活费用地增长迅速,这就大大提高了他们进城务工地实际成本.除此以外,一些政策性因素也是提高他们城市生活成本地重要因素.(四)工业扩张,对农民工需求扩大.有人认为,经济地超速发展和工业地规模扩张,对农民工需求地扩大,在与民工供给增长出现相对差距地情况下,民工荒地爆发是势在必然.就目前实际存在地民工荒问题而言,则可以认定为是对工业扩张地预计不足造成地.(五)农民工供求出现结构性矛盾.客观上,随着城市产业不断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化,在岗位供给和劳动力供给之间出现了“知识断裂”.主观上,各企业招工条件苛刻,在低劳动强度地企业,普遍倾向于招收性格温和易于管理地女工.年龄期限一般要求在l8-25岁.在社会性别比例总体上男性多于女性,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效果地凸显,新生代农民工数量下降地情况下,片面追求青年女工地招供标准是企业自己造成用工短缺地主观原因.(六)民工流向成多元化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地推进、中部崛起迅速,中西部农民工输出基地地安徽、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地城市也成了农民工地有力吸纳地.农民工流向出现新变化,不少原来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务工地农民工转向全国其他地区,农民工地流向地多元化趋势必然导致集中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地地区在未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前遭遇一定程度地民工荒.(七)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农业收入增加.“提高农产品价格”也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提高农民务农地积极性,与中央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取消农业税地决议一起综合为农民收入增加、负担将进一步得到减轻地良好期许,这对农民工回乡务农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但另外一方面,农产品价格地提升,对于生活在城市中地农民工来说则大大增加了生活地成本或降低了生活地质量.所以农产品价格地提高可以构成农民工回乡地主动和被动地双重原因.(八)劳动力市场不规范.“农民工在市场流动中实现地劳动力配置,确实与政府、单位计划管理没有太大关系,政府组织地流动仅占3%,而90%以上都是农民工自己或亲友运作地”.虽然农民工地外出务工收入已经构成当地农民收入地主要增长点,是带动内地消费市场发展和产业发展地重要资金和人力资源,但是各农民工输出大省并没有对此有多少服务性作为,农民工地流动基本上一直处于自发地、自谋生计地状态之中,因为自发性总是与一定地盲目性相生,在供求之间缺少必要地信息沟通渠道和有效地组织行为是在农民工绝对供给量可以确保地情况下仍然爆发民工荒地重要原因.二、“民工荒”问题地解决对策农民工作为人力资源重要组成地一部分,为中国地经济地发展做出了很大地贡献,然而令人痛惜地是正处于经济飞跃发展地中国却在逐渐地流失这种宝贵地资源.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要足够地重视起来以及很有必要采取相应地对策来解决这种问题,促使中国经济健康繁荣发展.笔者通过研究将解决“民工荒”问题地对策分为以下几点:(一)积极塑造“以人为本”地企业组织气候,努力构建“权利平等”地权益保障制度.作为一个企业其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然而这种利润最大化不应该在牺牲员工利益地基础上来追求地,任何一个员工作为企业地一员,不论是正式地还是临时地,都应该得到相应地尊重和权益保障,农民工也是如此.虽然农民工一直工作于企业地最基层,但是他们对企业地贡献功不可抹,并且随着农民工整体素质地提高,企业地发展越来越离不开这支生力军.鉴于以上分析,企业要想在同行业中取得竞争力除了先进地技术和科学地管理制度,还需要在企业中塑造“以人为本”地组织气候,把农民工地利益放在第一位,除了要增加货币工资和使收入得到保障以外,也要使非货币效用提高起来,例如改善工作和居住环境以及提高生活伙食标准等,还有要在企业创造一种良好氛围,突出每个人都是企业重要地一员,让农民工切身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和尊重感.同时要实实在在落实农民工各方面地权益保障问题,让每个民工都能充分享受到人身自由权利、就业权利、生活权利和子女受教育权利.(二)加强政府行政职能,创造和谐社会氛围.民工在流动地过程中,政府所起地作用应该说是举足轻重.首先在最初开始,农民工从输出地区流入到输入地区,政府要发挥好交通红绿灯似地引导作用,设法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加快劳动力需求信息地传递速度,减少农民工在求职过程中地盲目性;同时要大力传播当地政府和人民对外来农民工地关心、重视和爱护,迅速增强农民工特别是第三代农民工地区域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且要打破传统地政府本位主义,消除制度性地就业歧视,创造出一种和谐地社会氛围,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完全竞争性地正规地劳动力市场,让每一位劳动力在工作选择面前人人平等,都能通过公平地合理地手段来选择自己地工作岗位,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限制民工地择业范围,要把他们从社会地最低层次中彻底解放出来.其次在民工投入到工作地过程中,政府要大力发挥监督作用,监督企业要提高《劳动法》执法力度,应严格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 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另外政府要大力清除社会歧视现象,构造人人平等地气氛,给予农民工“市民待遇”,这其中包括消除二元户籍制度,建立“农民工身份转换制度”,以在城市工作达到一定工作年限为主要条件,给予农民工城市户籍,从而逐步转换农民工身份,并在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农民工平等待遇,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上学困难问题,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地机会,以降低农民工在城市地生活心理成本,减轻其心理负担.(三)学校、政府、企业强强联合,培养专业对口技术人才随着技术地进步和产业结构地调整,现在地企业越来越需要一定技术地高素质人才,而这些技术人才应该是能够很好地适应企业地发展要求,不应简单得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肤浅地理论知识上.在培养技术人才方面,如果光靠职业技校培养人才,除了在资金上和实验设备短缺以外,还不能及时了解到社会急需地热门专业等方面信息,培养出来地人才不仅没有实践经验,而且部分专业过去老化,难以满足企业地用工要求;而完全依靠企业来培养人才,这些人才缺少系统理论指导,导致人才成长地速度慢和效果差.所以如果说学校是人才培养地摇篮,那么政府应该是后备军和传达器,企业应该是人才成长地基地.培养优秀地技工,应该倡导学校、政府、企业紧密结合,共同培养企业需要地专业人才.只有三者联合,理论联系实践,学校为技工人才地培养奠定基础,企业为技工人才地成长提供舞台,政府为学校提供资金和传达及时信息.学校地教师做企业地顾问,研究技工地培养方向;企业地专家做学校地客座教授,为学生讲解实践技能,政府提供资金,扩大教学规模,辅助学校培养社会急需人才.三者联合,优势互补,才能培训就业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因“技术荒”而导致地“民工荒”现象.(四)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企业和地方政府如果对劳动力成本优势过度依赖,而忽视对产品创新、技术升级地关注和引导,往往会导致资本地短视化和劣质性,就难以长期支撑地方经济地繁荣,缺乏可持续增长潜力和市场应变能力.从目前劳动力市场反馈地信息,劳动力不可能“无限供给”,中国企业地“劳动力成本优势”已逐步显示出它地疲态,包括印度、越南在内地不少东南亚国家正在以更低地劳动力价格吸引外来投资.因此,政府和企业应清醒意识到要保持和促进地区经济地长期稳定发展,不能延续走低投入低产出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道路.要从根本上解决“招工难”问题,需要走产业升级换代地道路,应通过多年来地资金积累,不断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地技术含量,逐步过渡到走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发展道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减少对劳动力地过度依赖.。
我国出现民工荒的原因及对策
为什么会出现民工荒一民工荒的原因:1.长期的劳动力供求格局发生变化。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普遍作用,劳动适龄人口的增长率已经开始迅速减缓,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吸纳殆尽,不足以补偿城市用工量。
2.劳动力工资粘性、工资增长慢。
近几年来,工人的名义工资只有小幅增长,这就导致了实际工资的负增长状态。
并且国内总需求的增加与工资上涨不挂钩。
所以当前的民工荒是总需求迅速上升而工资调整呈现粘性的宏观经济波动。
3.供求的结构性失衡导致技工荒。
随着城市产业不断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化、产业升级和产业集群的成熟,新型产业需要具有相对技术含量的产业工人,而农民工技术水平落后和职业教育的高收费阻碍了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形成劳动力供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
4.国家的惠农政策效益、“三农”扶持力度加强、鼓励农民创业。
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直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陆续出台的取消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稳定粮食价格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大大提高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与经济收入。
5.农民工工资和福利水平过低、劳动保障制度缺失。
6.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保障。
如拖欠工资、工作环境恶劣、受人歧视、随意加班等现象。
7.进城务工成本不断升高。
农民工在城市里用以维持基本生活费用的增长迅速,这就大大提高了他们进城务工的实际成本。
除此以外,一些政策性因素也是提高他们城市生活成本的重要因素。
8.工业扩张,对农民工需求扩大。
经济的超速发展和工业的规模扩张,再加上09年来经济回暖使制造业企业形势大好导致用工量急剧增加,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加速扩大了本土劳动力需求对农民工需求的扩大,在与民工供给增长出现相对差距的情况下,民工荒的爆发是势在必然。
9.民工流向成多元化发展。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中部崛起等,农民工流向出现新变化,不少原来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转向全国其他地区,农民工的流向的多元化趋势必然导致集中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地区在未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前遭遇一定程度的民工荒。
民工荒问题
关心农民工身体健康。 关注农民工的心理健康。 提供灵活的工作和休假时间。
3、规范企业用工合同管理,确实维护农民工合法 权益 4、搭建教育培训平台,确保农民工整体素质得到 提升
努力抓好宣传教育,使农民工懂技术、守纪律、有 作为。 企业要针对农民工开展回乡创业的指导性培训。
5、注重人文关怀、搭建文化平台,确保精神生活 得到充实
摘要
“民工荒”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必然 结果,它同样也告诉了我们市场是公正的,在市场经济的 条件下,劳动力也是经济发展一个不可缺少的资源,即使 在中国这样13亿人口的劳动力供给大国,民工们依然有着 其让人不可轻视的比较优势———这提醒着世界:任何
人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善待民工。
出现“民工荒”问题的原因
物质上的关心是稳定的基础。 企业要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充实和丰富农民工 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工的精神生活质量。
总结: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要让人民生活得幸福,生活得
有尊严。”那么,当我们把善待民工问题作为一种责任真正 落到实处的时候,我们便维护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的尊严。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的今天,我们
国家政策的影响 中央新农村政策 西部大开发战略 企业管理制度的影响 漠视人性过度追求利润
企业管理水平低下,对外界环境反应迟钝
解决“民工荒”问题的对策
1、建立和完善薪酬管理体系,确保劳动待遇得到落实
推行岗位工资制度。
有效地解决“民工荒”问题分析【范本模板】
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民工荒”问题,是新时期摆在我国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深入分析了民工短缺现象,从农民工角度提出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调整对农民工的培训重点和内容的政策建议; 从企业角度提出了调整管理方式,使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科学性的政策建议;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积极调整国家“城市化”政策和转换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外出务工就一直成为我国突出的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和社会现象。
涌入城市的大量农民工为推动城市经济建设和我国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2004 年年初,有着9 亿农民的中国首次遇到民工短缺的现象,打破了民工无限供给的神话。
继广东东莞首次出现民工短缺之后,迅速波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并且有向中西部地区蔓延的趋势.近年来,农民工短缺的现象更是愈演愈烈,引起了政府、企业、学界等社会多方面的关注.一、“民工荒”问题的现状特点农民工是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都占有较大比例,其中在加工制造业中占从业人员的68%,在建筑业、采掘业中占到近80%,在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占到50%以上。
关于“民工荒",2004 年9 月8 日,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课题组《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指出,企业缺工主要发生在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工资待遇低、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工问题最为严重;企业需求量大、严重缺乏的主要是有一定技能的熟练工。
到了2011 年,“民工荒"现象愈发严重,并呈现出扩散之势,即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传统劳务输出的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省份扩散。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10 年第四季度,江苏省辖市各类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岗位170.44 万个,相比上一季度增长1。
15%。
与此同时,进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职业中介服务机构进行登记的各类求职人员149.64 万人,减幅4.51%.缺工的现象基本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和服务型行业,而且主要是一线操作人员。
“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一、概述近年来,“民工荒”现象不仅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而且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农民工的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分析“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民工荒”是指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跟不上劳动力的需求,导致许多企业出现用工短缺的现象。
这一现象反映了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与企业发展需求之间的不匹配,以及城乡二元体制、户籍制度等诸多问题的综合影响。
解决“民工荒”问题不仅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和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推动城市化进程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1. 背景介绍:“民工荒”现象的出现及其对社会的关注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民纷纷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
“民工荒”现象一直存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背景、原因和对策等方面探讨“民工荒”的现象。
“民工荒”现象是指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数量不足以满足企业用工需求的状况。
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还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民工荒”现象在各地普遍存在,尤其是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
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领域尤为严重。
收入待遇问题: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拖欠工资、降低福利待遇等,导致农民工在城市工作难以获得足够收入,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就业环境恶劣:部分行业的工作环境较差,安全措施不到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使得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缺乏安全感。
职业发展受限:农民工在城市往往从事临时性、低收入的工作,职业发展空间有限,难以实现自我价值。
农村劳动力过剩:随着农村劳动力的逐步减少,耕地面积有限,农民纷纷进城寻找工作,导致“民工荒”现象出现。
产业结构调整:随着经济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使得部分农民工回流到家乡附近地区。
民工荒
2.我国沿海地区屡屡出现“民工荒”现象,对这一现象的产生根源进行解释,并提出相应解决建议。
1)民工荒是指民工短缺现象。
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南方一些主要城市,并尤其在春节时期尤为明显。
“民工荒”既包括“普工荒”,也包括“技工荒”,但无论哪种类型,其所反映出“荒”的特征都可以概括为一种结构性短缺。
2)根源(1)经融环境因素。
2008年金融危机不少企业减产停产从而大幅度裁员以后出现的用工反弹,这些企业忙活的大都是“短单”和“小单”,带有很强的季节性,后续订单无法跟上,这些农民工再度被裁减,这对他们的精力和感情都是一大打击。
(2)工资待遇因素。
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地方虽然一面在闹“民工荒”,但是还是有很多农民工无法就业,根本原因就是待遇太低。
这主要是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导致企业利润下滑,使得很多企业把工资压得很低。
现在虽然接到了订单,但是很多订单只是企业为了稳定客户而接下的“薄利单”,有的甚至是零利润,所以即使是缺人,也无助于提高农民工待遇。
(3)国家对农业扶植政策因素。
自2008年年底大量农民工返乡以来,各地为了稳定农民工就业采取了很多有利措施,比如扶助农民工创业、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等等,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缓解金融危机下农民工的就业难题,而且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也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为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贮备实用型技术人才3)对策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输出地政府应该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2008年以来为了化解农民工就业难题所采取的措施必须继续坚持,尤其是一些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长远效应的措施,千万不能半途而废;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准备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的信息服务,与劳动力输入地加强沟通与合作,及时为农民工发布就业信息,避免农民工盲目地流动。
对于劳动力输入地政府而言,一方面要及时发布信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民工保障制度,改善农民工的生活、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以此吸引部分农民工回流到沿海务工;同时更要从信贷、税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提高他们的生存发展能力。
民工荒的解决方案(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渐呈现出供需失衡的现象,尤其是“民工荒”问题日益凸显。
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民工荒”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构建和谐劳动市场。
一、民工荒的成因分析1. 城乡收入差距缩小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逐渐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这使得部分农民工不再愿意外出打工,选择在家乡就业。
2. 城市生活成本上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成本不断上升,尤其是房价、物价等方面。
这使得部分农民工在城市生活压力较大,难以承受。
3. 劳动权益保障不足部分企业存在拖欠工资、超时加班、劳动环境恶劣等问题,导致农民工劳动权益受损。
这使得农民工对城市就业产生抵触情绪。
4. 教育和技能培训不足农民工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技能水平不高,难以适应企业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
这使得企业在招聘过程中面临较大困难。
5. 企业用工观念落后部分企业用工观念落后,对农民工存在歧视,导致农民工流失严重。
二、破解民工荒的解决方案1.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吸引农民工回乡创业。
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工待遇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民工享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权益。
同时,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投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3. 加强劳动权益保障,营造良好用工环境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严厉打击拖欠工资、超时加班等违法行为。
同时,引导企业转变用工观念,尊重农民工权益,提高其工作待遇。
4.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素质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投入,提高其技能水平和文化素养。
同时,鼓励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自身竞争力。
5. 优化城乡就业结构,促进农民工就业政府应优化城乡就业结构,引导农民工向二三产业转移,提高其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
民工荒
“民工荒”的成因及解决对策“民工荒”的含义:“民工荒”是指民工短缺现象。
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南方一些主要城市,并尤其在春节时期尤为明显。
“民工荒”既包括“普工荒”,也包括“技工荒”,但无论哪种类型,其所反映出“荒”的特征都可以概括为一种结构性短缺。
春节过后,各地企业纷纷招工,但却招不到人、招不够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
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劳动力数量庞大,但“民工荒”的现象已经出现了好几年,那么究竟什么因素导致节后的“民工荒”?“民工荒”的成因:首先,说一下“民工”一词的由来,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企业的引入、私营企业的不断涌现,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那些为谋生从农民中脱离出来到城市中打工的就被称为民工。
他们的出现,是由我国东西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城乡经济发展差异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从中西部地区涌向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从农村涌向城镇。
而他们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工作,工资较低,生活条件差。
一部分从事城市基建工作,他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根本没想过拥有房子,医疗、孩子受教育、劳动安全与保障等一系列大大小小问题未能解决。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工厂倒闭,很多工人面临失业下岗的威胁,生计不保。
这些工人本来就没有较高的劳动技能,为找工作而到处奔波,浪费了不少时间与金钱,于是干脆回老家。
而我国正处于产业调整的动荡时期,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型产业转变,这过程中,素质低的劳动力将被时代和社会发展淘汰。
但鉴于我国仍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需要大量劳动力,而我国又是人力资源大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但却出现了民工荒。
原因是深层次的,农民工无法在迅速发展的城市、经济的增长而得到应得的利益,在城市中种种的困境使他们对这个留下奋斗的足迹的城市失去了归属感,加之第二代农民工的观念已经大大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了。
第二,民工自身思想观念的改变。
第一代的民工主要出生在80年代之前,他们要么选择在就近城镇打工,要么选择远离故土的城镇打工。
我国“民工荒”现象的原因及对策(全文)
我国“民工荒”现象的原因及对策劳动力在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迁移和流动是劳动力在寻找工作过程中的基本现象,在市场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可以使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劳动者从衰落的产业和地区向进展迅速的产业和地区转移,保证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效率,促使整个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平衡,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
劳动力的流动分为三种形式:劳动力在本地更换行业职业、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流动、劳动力行业性流动。
我们这里主要讲农村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流动,即从农村到城市、从内陆到沿海的转移。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阶段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一直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选择优先进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而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和城市改革的顺利推进,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村涌向城市,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历经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转移。
这一阶段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基本上没有受到政府的限制和干预。
1949―1952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RM生活稳定,城市进展迅速,同时,GJ在这一时期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提高,从而导致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第二阶段1958―199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起大落。
从1958年到1978年,GJ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来调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如1957年《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1962年《关于加强户口治理工作的意见》、1964年《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草案)等条例。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处于萎缩状态。
在这一阶段,农村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同时,政府为了缓解城市就业和食品供给的压力,严格操纵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限制企业从农村招工。
第三阶段1992―2000年,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地区转移。
“民工荒”现象分析
“民工荒”现象分析提要本文从“民工荒”现象出发,结合其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民工荒;供给;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内陆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流向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而形成的“民工潮”,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劳动力转移的一道巍巍壮观景象。
但近年来,东南沿海地区却陆续出现了“民工荒”现象,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因而成为了中国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民工荒”原因分析(一)企业较少提高农民工的工资。
一是贸易环境限制。
国际贸易条件恶化,企业无力承受劳动力价格的上升。
在我国民工输入集中地,很多生产企业情愿开工不足也不愿意提高工资,因为这类企业大多数为出口导向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价格是企业成本的主要构成因素。
当前贸易环境下,产品利润低,企业又无法提升出口产品价格,因此无法给农民工更高的工资;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我国以劳动力的低廉作为产品的比较优势,因此在贸易竞争激烈的条件下,若提高劳动力的成本,则意味着失去其比较优势,从而给企业提高劳动者的工资造成困难。
(二)政策刺激,国家投资加大,农民工就业机会增加。
以前是“孔雀东南飞”,绝大多数农民工前往广东地区,现在随着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逐步缩小,给农民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许多农民工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就能找到工作,所以现在是“孔雀满天飞”,许多农民工选择在自己的家门口打工,放弃了外出务工。
(三)农民工的结构及观念发生变化。
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
“新生代农民工”指的是占农民工总数60%的80后、90后农民工。
与父辈相比,他们受教育程度更高,已不满足于简单的“生存式”的生活;他们维权意识更强,希望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而不仅仅是生存下去。
“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不断增加,使农民工作为一个整体社会、务工城市及相关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民工荒原因及解决办法
民工荒原因1 背景:一:企业对民工需求的增大,这以后将取代的是跟多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二:新青年加入民工行业的在减少!三:个人创业的多了,独自去发展的多了!都想当老板,民工在减少呀!!2 原因:当然是民工利益导向所致,这是毋庸置疑的.查询资料可知,春节后,大量民工选择留在自己家乡或家乡附近就业,这是为何?从民工的选择可以推断出:近几十年来沿海制造业企业对民工权益保障的缺失,忽视甚至蔑视民工权益,致使民工物质利益受损,更不用说精神上能够有所慰藉.这是企业方面的主要原因,至于民工本身方面的原因,相信不用多说也能想到吧!会导致什么后果?1劳动密集型企业缺乏根本的劳动力,企业机械无法动工,企业内形成荒废的景象. 2一定程度的迫使劳动密集型企业维护民工权益,主要是提高民工工资,福利等方式吸引民工,挽留民工.3单凭企业是难以解决民工荒的,还需要政府,社会力量(工会)解开这个捆绑多年的结4民工荒并非真的"荒",而是民工量分布不同所致.也就是说,这个地方民工荒,那个地方就民工盛,所以说民工荒具有地域性.(随便说说)至于现今讨论得民工荒是否能够推动中国经济转型问题,难以考究?有一定的可能性.但是民工荒只是民工与企业双方博弈的一种后果而已,并不具备推动经济转型的能量.民工荒具有两方面性质,一方面让企业知道民工的集体力量(劳工权益主体),使企业遭受损失,知痛而后改;另一方面,呼唤社会各界重视民工权益.要知道,民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之一.首先,应当如何看待引起民工荒的直接原因。
说起这次民工荒,工资低甚至工资被拖欠、工作条件差,尤其在一些地方工伤事故频繁、福利和社会保障待遇缺失等等都是显而易见的原因其实,最直接的一个因素,就是物价的上升与农民工生活费用的提高第三个原因,是与近年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以及由此造成的对劳动力大量需求有关另外,促使民工荒发生的因素,也取决于特定的背景。
如果这些背景因素发生变化,这些因素本身也会发生变化。
劳动经济学论文关于民工荒问题探究(五篇材料)
劳动经济学论文关于民工荒问题探究(五篇材料)第一篇:劳动经济学论文关于民工荒问题探究民工荒现象问题分析摘要:民工荒问题,在现今的中国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区域性的社会问题,是值得我们研究并且找到其问题所在并予以解决的,本文通过对中国近期两次大型民工荒问题的比较与分析,来阐释中国的民工荒问题。
关键词:民工荒就业问题用工缺口材料一:2004 年7 月15 日, 《南方周末》上一篇题为《中国遭遇20 年来首次“民工荒”》的报道, 反映了福建、珠江三角洲等许多地区出现劳动力短缺、企业招不到人的所谓“民工荒现象”。
经过对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东南、浙东南等主要劳动力输入地和湖南、四川、江西、安徽等劳动力输出大省的调查,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9 月7 日发布《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 承认“民工短缺在局部地区客观存在, 普通劳动力特别是年轻女工相对短缺”。
报告认为, 工资低和条件差是普通工人短缺的主因。
材料二:2010年的春节过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再次出现大规模用工荒,珠三角缺口超200万。
其中深圳今年缺工80万,普通工人平均月薪将涨至1700元。
不同往年,今年不仅是沿海地区,现在就连中西部很多城市,也开始缺人了。
这已经是近年来第二次发生大规模民工荒,而且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尚未根本上退潮的背景下。
它再度提醒中国产业转型的极端必要性。
因为,在当前的外向型、低附加值产业背景下,仅仅靠提高农民工工资以挽留工人仅仅是一时的权益之计,中国的产业转型,必须从根本上向内需型和“高精尖”型转型。
一、农民工群体的概况分析----农民工作为一个社会阶层正在形成长期以来我国以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四大身份阶层在社会转型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分化, 产生了许多边缘性群体, 其中规模较大的城市农民工是一个具有“城市人”与“农村人”双重身份的特殊群体, 他们既是农民和工人的“过渡人”, 也是村民和市民的“中介人”, 在他们身上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
浅析“民工荒”的原因及对策
角等地 “ 民工荒 ”不 同, 此轮 “ 民工荒 ”
范 围明显 扩大 , 少 中西部城 市甚 至 二 不 线 城 市 也 出 现 用 工 紧 缺现 象 。以笔 者 所在 的 山西省 晋城 市 为例 , 从去年 下半
类 地 区6 0 ; 6 元 而山 西省 2 1 年 月最 低 00
工资标准 依次 为: 类地 区8 0 、 一 5 元 二类 地 区7 0 、 8 元 三类地 区7 0 、四类地 区 1元 60 , 4 元 考虑 到 较差 待遇 和 各种 歧视 性
业 分 别是 机械 加 工 、 装 、 业 等制 造 多 年 的 农 业 税 正 式 走 入 历 史 。不仅 如 服 鞋
( )我 国特 有的城 乡二 元 结构 , 三
业, 劳动力 需求 占了全市总需 求一半 , 物 此 , 国家还 推 行 种粮 农 民直 接 补贴 、 良 流 、 饮、旅 游 业 的人手不 足 问题 也 严 种 补 贴 和 大 型农 机 具 购置 补 贴三 项 补 餐
( 1 二 中西部 地 区的发 展 , 出打 外
本轮 “ 民工荒”的特点
4 缺工 多的企业普 遍 待 遇 较 差 . 由于对我 国农村劳 动力无 限供 给的
工 已 缺 乏 吸 引 力
人 力 资源 社 会 保 障 部 发布 的 调查
人力资源和社 会保障部 劳动科 学研 想象 , 部分 企 业看不 到劳 动 力由买方 市
与 以往不 同的是 , 轮 “ 此 民工荒”不 仅 是 技 工 缺 乏 , 工 同样 紧缺 , 普 而且 数 量 巨大 。 广州市人 力资源 市 场服 务 中 如
投 入 力度 。自2 0 年 1 日起 废 止 《 0 6 月1 农
心 主任 张宝 颖 称 , 时广I 最 缺工 的行 业 税 条例 》, 意 味 着在 中 国延 续两千 现 』 、 『 、 J 这
民工荒的形成原因与对策研究的分析
民工荒的形成原因与对策研究的分析有关于民工荒的形成原因与对策研究的分析近年来,企业用工短缺的“民工荒”状况已经波及整个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并向中西部地区纵深发展。
金融危机后,由于经济复苏,企业用工短缺的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
我国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却出人意料地大范围出现民工荒,其对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本文将以浙江省为例,通过调查,对企业用工现状以及“民工荒”的成因进行分析,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解决“民工荒”问题提供参考。
一、农民工的定义《中国现代社会学辞典》中将“农民工”定义为“拥有农业户口、被人雇佣从事非农活动的农村人口”。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
狭义的农民工,一般指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
本文所说的农民工主要指的是狭义的农民工。
“民工荒”则是指城市经济需求的民工劳动力普遍高于民工愿意和能够提供的劳动力,即民工劳动力出现短缺。
社会各界用“民工荒”这个词概括了我国部分企业招不到农民工这一现象。
二、浙江省企业“民工荒”现状及特点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半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农民工回流现象。
作为返乡潮的延续,春节过后,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并没有像往年一样出外打工,而是留在家里等待观望。
到下半年,随着经济的复苏,企业久违的订单重新增加,闲置的生产线重新开动,可工人找不到了。
据调查,此次民工荒具有以下特点:(一)从行业看,缺工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此次“民工荒”中找不到人的企业多集中在对农民工需求大、工资收入低、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的加工制造业和服务性行业。
统计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的占39.1%,建筑业占17.3%,服务业占11.8%,排在前三位。
从工资看,农民工收入最低的行业为住宿餐饮业、服务业和制造业,他们的月均工资分别为1264元、1276元和1331元。
我国出现民工荒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出现民工荒的原因及对策第一篇:我国出现民工荒的原因及对策为什么会出现民工荒一民工荒的原因:1.长期的劳动力供求格局发生变化。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普遍作用,劳动适龄人口的增长率已经开始迅速减缓,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吸纳殆尽,不足以补偿城市用工量。
2.劳动力工资粘性、工资增长慢。
近几年来,工人的名义工资只有小幅增长,这就导致了实际工资的负增长状态。
并且国内总需求的增加与工资上涨不挂钩。
所以当前的民工荒是总需求迅速上升而工资调整呈现粘性的宏观经济波动。
3.供求的结构性失衡导致技工荒。
随着城市产业不断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化、产业升级和产业集群的成熟,新型产业需要具有相对技术含量的产业工人,而农民工技术水平落后和职业教育的高收费阻碍了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形成劳动力供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
4.国家的惠农政策效益、“三农”扶持力度加强、鼓励农民创业。
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直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陆续出台的取消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稳定粮食价格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大大提高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与经济收入。
5.农民工工资和福利水平过低、劳动保障制度缺失。
6.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保障。
如拖欠工资、工作环境恶劣、受人歧视、随意加班等现象。
7.进城务工成本不断升高。
农民工在城市里用以维持基本生活费用的增长迅速,这就大大提高了他们进城务工的实际成本。
除此以外,一些政策性因素也是提高他们城市生活成本的重要因素。
8.工业扩张,对农民工需求扩大。
经济的超速发展和工业的规模扩张,再加上09年来经济回暖使制造业企业形势大好导致用工量急剧增加,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加速扩大了本土劳动力需求对农民工需求的扩大,在与民工供给增长出现相对差距的情况下,民工荒的爆发是势在必然。
9.民工流向成多元化发展。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中部崛起等,农民工流向出现新变化,不少原来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转向全国其他地区,农民工的流向的多元化趋势必然导致集中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地区在未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前遭遇一定程度的民工荒。
民工荒
浅析“农工荒”的原因及认识对策经济发展方面的原因(1)低工资、低成本、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产业链低端,加薪就倒闭)20多年来,东南沿海地区主要依靠大量廉价、技术含量低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靠低成本、外向型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
这种缺少技术基础的生产模式决定了企业工资的平均水平及上涨的空间不高。
制造业结构上的低端化导致我国的产业附加值不高。
这种较为低级的价值增值形式也是通过民工工资体现出来的,并在工资低水平的条件下引发“民工荒”。
因此,制造业结构低端化才是“民工荒”发生的内在决定因素。
(2)区域经济的崛起,分流部分农民工(区域需求不均衡)“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初步形成,农村劳动力外出选择的机会加大,流向多元化。
而且,“长三角”由于工资水平、劳动保障等更优裕,从“珠三角”吸引了许多务工者。
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战略、中部崛起的推进,欠发达地区也加快了经济发展,这些地方政府在优化制度环境、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
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经济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些地区的农民也就获得了更多的“离土不离乡”的工作机会,减少了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农民工供给。
(3)通货膨胀,原材料上涨,企业劳动成本上升。
通货膨胀引发的物价持续上涨,导致民工生活成本大幅提高,使得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要维持自身的生活也颇为艰难,更难获得积蓄,同时随着高铁、高速等交通工具的不断现代化,使得交通费用支出不断成倍地增长,廉价交通费用的一去不返,使得农民工“望费兴叹”,特别是春节,一票难求,已是中国多年来特有的特色(4)劳动人口供给与需求的增长不对称,供给减少,需求增多。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报告证明了2004 年是个重要的转折点:当年,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数量增长率为5 年来最低,增长率较上年减少74 %。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15岁到59 岁)供给增长率也在2004 年首次出现下降,到2011 年左右,劳动年龄人口开始不再上升,2021 年开始绝对减少。
民工荒的成因与对策
当前劳动力短缺的成因与对策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外出务工就一直成为我国突出的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和社会现象。
涌入城市的大量农民工已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建设和我国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
2004年年初, 有着九亿农民的中国首次遇到民工短缺的现象, 打破了民工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
一、农民工出现的历史与现状农民工,简称民工,是中国大陆特有词汇,指身为中国大陆特有的农业户口身份的工人;指从农村进入城市,依靠替雇主工作为谋生手段,但不具备非农业户口的社会群体。
由于中国大陆至今未废止的户籍制度的存在,“农民工”成为这一制度之下特殊群体,也是城市被雇佣者中劳动条件最差、工作环境最苦、收入最低的群体,许多民工遇到黑心雇主连基本的工资都拿不到, 甚至还会遇到各种处罚、克扣、歧视甚至体罚和遣返等严重侵犯人身权利和尊严的事。
二、六大因素导致劳动力短缺:(一)经济回暖致使部分企业订单集中出现,企业用工需求随之加大。
去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几乎成了东部企业力挽狂澜最直接的牺牲品。
而今年经济回温,不少外向型企业外来订单逐渐恢复,企业用工需求随之加大,许多企业又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
(二)工资待遇缺乏竞争力。
工资缺乏竞争力、企业订单量大集中等多种原因,导致了劳动力短缺、招工难。
(三)新生代农民工:工资再高,我也不会做普工。
当前80后和90后逐渐构成外出农民工的主体。
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家庭条件、受教育程度以及对互联网信息的接受程度,都与自己的父辈有很大不同,养家糊口的压力也远没有父辈大,他们的择业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包食宿、加班带来的有限工资已经很难吸引他们,他们更重视个人发展前景、自由时间、工作轻松度等,大都不愿意做流水线上的普工。
(四)国家在农村推出的惠农政策增多,返乡农民工多就近择业。
2010年“一号文件”中惠农政策增多,更加完善了农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加大了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等源源不断的惠农政策,使得农民在家乡的收入有所增加,另外国家允许大型国有企业从农民手中租赁土地的改革,也催生了一批新兴的闲散农民,他们单靠出租土地的收入就足以维持生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N O G U IN N C N
缘地 位 的农 民工决 心返 乡 。
外长 角 北 湾 环 海、 峡 岸 东 三 、 部 国 ,三 、 部 、 渤 海 西 、 北 省 中
近 ,国 集 的 发 划了 角 年随 家 出 区 展 ,珠 舅 来着 密潞 规除 三 台域
武方心市城企大圉 发好内城较、企 汉内特无市业型 展时地市快特 等地大论建逐内_ 的机众发,重圈 南。城展成渐 一 大核多一设庆 是型、 如、 都 几 沿加企和资外劳密 , 海工业台、资动集
成的 。 其实 , 们选择 迁移 与否是 基于对 流入 地 和流 出地 的多 人 种 因素 的综合 考虑 , 个决 策的 过程 。因此本 文 同时借 助 是一 了微观 经 济 学 中的 “ 性 人 ”假 设 。由亚 当? 密提 出的 理 斯 “ 性人 ”假 设 是微 观经 济 学 的基础 。但在 斯 密的 观点 中, 理 其 “ 理性人 ” 的概 念是 基本 等 同于 “ 济人 ”概念 的 , 经 因此 也有 学者 称之 为 “ 经济 人 ”假设 。 “ 经济 人 ”假 设是 指人 们在 做 出决 策时 总是 理性 的 , 求经 济效 益 的 最大化 的 。 是追 而 “ 性人 ”假 设则 认为 人们 在进 行决 策 时并 不 局限 追求 理 金钱之 利 , 对待 其他 事 物, 在 比如工 作环 境 , 人际 关 系的 协调 程 度 , 得教 育培 训 的机会 等 方面 时 , 会进 行 理性 的思 考 , 获 都 以期 做 出更 加 合 理优 化 的 决 策 。也 就 是 说 , 文 中 “ 性 本 理 人 ”概念 的范 畴要 比 “ 济人 ”更加宽 泛 , 者完全 基于 行 经 前 为科 学, 后者则主 要局 限于经济 学 。从本 文研究 视角 出发 , 对 于沿 海地 区的 民工荒现 象 , 能 简单的 归结为 一种 农 民工 并不 的对工 作地低 工资 的不 满, 而应 该综合起 来看待 。 2文献综 述 .
翁扬 ( 0 8 借助 “ 20 ) 推拉 ”理 论, 于成 本收 益 的视 角 基 对 民工 荒现 象进 行分 析 。认为 农 民工进 城就 业 的成 本 主要 包 括直 接成本 、机会 成本 、风 险成本 和其他 成本 , 而收 益包 括 货币 工资收 益 、福利 收益 以及其他 收益 。在此 基础 上 , 结 合推 拉理 论, 分析 了成本 收益 对农 民进城 务工所 产生 的 推拉 作 用 , 为 导 致 民 工 荒 的 原 因 主 要 有 来 自城 市 的 推 力 、 农 村 认
素 , 将 其 分 为 “ 力 ” ( u hfcos和 “ 力 ” (ul 它 以前 所 雇 用 的 工 人 。 并 推 p s a tr) 拉 pl fcos。他 认为 , 市场 经济和 人 口可以相对 自由流动 的情 atr) 在 事实 上, 目前 国 内对 于 民工荒 现象 的研 究 尚未借 助更 多 况下 , 们之所 以选择流 动, 人 是因为可 以通过 流动就 业来达 到 有 说服 力 的理论工 具 , 单纯 地对 这种现 象进 行分析 阐述 而是 改善 生活 的 目的 。于是 , 流入 地 中那些能使 生 活条 件改 善 的居多 。为 了我 国社会 主义 市场 的经济 的正 常发展 , 民工 在 对 的 因素就 成为拉 力, 而流 出地 中那些 不利 的社会 经济 条件就 荒 现象 进行 研 究是 十分 必要 的 。本 文 借助 “ 拉 ”理 论和 推 成 为推力 。人 E的 流动就 是 在这 两种 力量 的共 同作用 下 完 “ 性 人 ”假 设 , 别 从 农 民工 务工城 市所 产 生 的 “ 力 ” l 理 分 推
工外 , 部分 农 民工 的工 资水 平都 和 当地 的最 低生 活保 障接 大 近, 根本 无法满 足他 们 在生 活 的生 存成 本 。而 农民 工 的生存 成本 包括 住 宿 、吃饭 、购物 、就 医 、交 通 费 用 以及 子 女教 育 等方 面 的货 币 支 出 。对 于 工 资水 平本 来 就不 高 的农 民工 来说 , 无疑是 一笔 无法承受 的开支 。以住宿 为例 , 的企 业 这 有 虽然提供 住宿 , 住宿 环境 并不 好, 但 生活 所需 的基本 设施 都 无 法满足 对 于那 些 企业不 提 供住 宿, 要 自 己解 决 住宿 问题 需 的农 民工 来 说 , 由于这 些 地 区 的 房地 产 市 场 相 对 繁 荣 , 租借 房 屋 的成本 也不 会很 低 。加 上农 民工 医疗 保 险体 制 的缺 失,
和 农 民工家 乡所 产生 的 “ 拉力 ”两 个 角度 分别 进行 分析 深 入剖析 。 二 、 研 究 背 景 20 0 4年 7月 1 5日,《 方 周末》 一 篇题 为 《 南 中国遭遇 2 0年来首 次 “ 民工 荒 ” 的报道 , 了 民工 荒 的序幕 , 》 揭开 反映 了福建 、珠 江 三角 洲等 许多 地方 出现 劳 动力短 缺 、企 业招 不 到工 人的现 象 。近年来 ,随 着 中国经 济的逐 渐 回暖, 关于 “ 工 荒 ”现 象 的报 道 又 开 始 占据 各 大 媒 体 的 版 面 。 自 民 2 0 年 8 以来 , 中国 的珠 三 角 、长三 角等 地 , 多 中小 09 月 在 很 企 业 的 订单 大 量 增 加, 是 却 招 不到 工 人 。 来 自广 州 、深 但 圳 、东莞等 珠三 角城 市劳动 力市 场 的信息显 示, 这个 接纳 全 国近 13农 民工 的地 区, / 每个 求职 的人 有至 少 1个 以上的 岗 位虚 位 以待 ;而在 温 州 ,0 9年 8月 份该 地 区职 业 介 绍 中 20 心的用工 缺 口占比 7 %多 。 0 农 民工作 为一 个既 不 同于 农 民也 不 同于城 市人 的特 殊 群体 , 然有着 不 同于二者 的理性 认知, 必 在当前 民工荒 问题 的 研 究 中, 于主导 地位 的观 点是认 为用工 企业 的薪 酬普遍 偏 居
三、 “ 民工 荒 ”现 象 成 因
1推力 . 11农 民工 工资 低, 存压力 大 . 生 民工 荒是 农 民工待 遇低 到无 法忍受 的 结果 , 资低 下及 工
.
— 睡l 一
21 0 第 4期 1年
缓 慢 增长无 法满 足 农 民工及 其 家属 的基 本生 活需 要 , 致 农 导 民工 倾 向于返 回家 乡 。除 了少 数具 有 一定 技 能 的技 术 农 民
XN O G U IN N C N
2 1 年 第 4期 0 1
日 ■
圈 _
民工荒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探究
刘 继 为 孙 敬 良 王 少 飞 李 雪 飞
(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
河北秦 皇 岛
0 60 ) 6 0 4
圜 摘 要: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东南沿海省份 ,却出现了” 民工荒 ” 现象,并且有陆续波及扩 一 散内陆省份的趋势。本文从推拉理论以及理性人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了 _ 剖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我国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即将结束,“ 人口红利”已
经逐 渐地 消失 。 “ 刘易 斯拐 点 ”是 形 成一 个健 康 的劳 动 力 市 场 制 度 的 良 好 契 机 。 而 包 小 忠 ( 0 5 , 立 梅 等 20) 孙 ( 0 8 , 腾辉 (0 0 则对 基于 “ 易斯 拐 点 ”的视 角 20 ) 许 2 1) 刘
量 ;2 O _ f 牵 引力 。
旦生 病或 者工 伤需 要 看病 就医 , 那高 昂 的治 疗费 用和 医药 价 格也 会加 大他 们 的生 活压 力 。可见 , 低廉 的工 资和 巨大 的 生活 压 力, 往 会使 他 们 丧 失 对 城 市 原有 的 向往 , 而 选择 往 进 返 回生活 较 为容 易的 家乡 。 12农 民工社 会保 障体 系的 缺失 . 我国 政府对 农 民 工问题 越 来越 重视 , 了保 护和 改 善农 为 民工的基 本权益 制 定和 出 台了一 系列政 策和 法规 , 而 , 然 这些 政 策法 觇的作用 却是 十 分有 限 的 。在 城 市里 的农 民工 , 其 与 身份 “ 缘 化 ”相 对 应 的是 则 农 民 工 社 会 保 障 的 “ 缘 边 边 化” 。以 养老 保 险 , 虽然 目前 我 国 有 不少 城 市 实施 了面 向 农 民工 的社会 养 老保 险制 度, 各城 市 的制度 推 行情 况并 不 如 但 意, 出坜 “ 了 低参 保率 、高退 保率 ” 的现象 。这是 因为 目前 我国 的社会 养 老保 险缴 费 由个人 和 企业 两方 承担 , 累计 缴 费 定 年限, 休 以后才 能拿 到养 老 金 。对于 吃 青春 饭的 农 民 退 工来说 显然 是不现 实 的 。同时, 由于 农 民工 的流动性 很 大, 而 不 同 城 乡 和 地 区 之 间 的 社 保 制 度 无 法 有 效 对 接 , 此 难 以互 因 相联 通 , 旦 农 民 工离 开 所 在 城 市 去 了其 他 城 市 务 工 , 一 之前 参 加 的社 会保 险无 法继 续, 只能 选择 退保 。
对 我 国民工 荒现 象提 出 了质疑 。他 们认 为 直接 套用 “ 易 刘 斯模 型 ”并不符 合 中国的 现实情 况 , 资只 是导 致民工 荒 低工 的一个 表 面因 素, 根本 的原 因在于 农民 的净收入 下 降了 ;民 工荒是 低工 资 与制度短 缺共 同作 用 的结 果 , 乡 “ 元 ”管 城 二 理 体 制才 是 民工荒 形 成的 制度 根源 。张 国玉 等 (0 5 2 0 )则 政 治经 济学进 行 了独特 的分析 , 认为 民工荒 现象是 市场 经济 进 程 中必然经 历 的普遍 现象 , 这种 现象 的根本 原 因在手 造成 资 本吸 附资本 的本 性和 资本有 机构 成增 长的规律 , 随着 使得 资本 的增加 和积累 , 本会越 来越少 地吸 引工人 ;另一方面 , 资 周期地 按新 的 构成再 生产 出来 的旧 资本 , 会越桌 越 多地排 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