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友送别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赠友送别诗
一、类型特征
人间最难舍的情就是“别情”。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江淹)“人世死前惟有别。
”(李商隐) 。
当离人的眼泪化成钻石,当离别的悲歌化为永恒的乐章,让我们期待重逢在灿烂的季节!让我们走进送别诗,去感受诗歌美丽的文字中流淌出的悠长韵味,诗歌优美的词句中蕴含的深沉魅力。
送别诗,即人们送行时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是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
诗词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
解题时要注意谁送谁,谁要走谁不走。
同时还要掌握其他艺术特点,有的格调豪放旷达,有的深婉含蓄,有的直露,有的蕴籍、有的用语浅近不事雕琢,却“境近意远,词浅情深”。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无论是友情难别(如李白《赠汪伦》)、亲情难分(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还是爱情难舍(如柳永《雨霖铃》),送别诗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因此有名家言:“大抵送别诗妙在写情”。
在这些“情”中,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
文人墨客或直接抒写依依不舍离别之情,或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或安慰劝诫,或叮咛嘱咐,或言志祝福,或兼而有之,表达了多种多样复杂难遣的离愁别绪,构成古典诗词园中的一大景观。
二、历史渊源
“相见时难别亦难”,考究中国送别诗产生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离别”也就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
从先秦《诗经》到两汉的乐府,从唐代诗歌到宋元词曲以至明清的诗文,离别之情唱之不尽,一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
从“送别”的角度来说:
首先,交通不便。
中国古代土地辽阔,交通却十分落后,行舟骑马耗时巨大,亲朋好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因此,中国自古就有盼团聚,苦别离的传统。
其次,通讯滞后。
由于交通影响,科技不兴,亲朋好友一旦别离就无法及时联络,难报平安,也难知晓对方的近况,即使书信送达也已时过境迁,这不免也给离别蒙上了一层浓雾。
再次,社会混乱。
漫长的路途上,且不说荒山野岭,波涛汹涌这些“天灾”,就是盗贼横行,战乱频发这些“人祸”也使前途难测的阴影袭上离人心头,每一次的分别都有可能是永诀,因此古人常把“生离”与“死别”联系在一起,更添一层痛楚。
再者,离别的具体缘由亦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或为拜师游学,或为求取功名,或为生活所迫,或为仕途奔走,或为建功立业,或为战争充军,或为遭遣贬谪,不得不远走异域而离别亲人、恋人、友人,都使人“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正所谓“一别心知两地秋”“中间消息两茫然”。
从“诗”的角度来说,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兴起较早,发展较快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歌言志、抒情的功能无疑成为送别的最佳载体。
所谓“吟诗话别”,人们重视离别,逢别必送,赠之以诗,以诗为礼成为古代一种流行的社会风气,这也为送别诗的繁兴奠定了基础。
三、常见意象
1、夕阳、日暮、月夜。
——时
送别诗中常出现傍晚月夜等时间意象。
莫非古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表达浓浓的离情,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相协调,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暮色渐起渐至苍茫,最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①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与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相协调(情景交融)
②傍晚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反衬)
③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情景交融)
④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烘托)
如: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山中送别》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2、长亭、劳劳亭、谢亭、灞陵亭、南浦。
——地
长亭。
古时在城外驿道旁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
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
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如: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
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此恨谁知?——王实甫《长亭送别》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劳劳亭。
劳劳亭,三国时期东吴时建,位于南京,离建康古城大约十五里。
在古汉语中,劳劳表示非常忧伤。
我国成语中,就有“劳燕分飞”之说。
劳劳亭的由来,是借用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举手长劳劳,两情同依依。
”的诗句之意。
即描写焦仲卿和妻子刘兰芝被迫分离,两人恋恋不舍而送别。
自东吴后,故人即以此为送别点。
如: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
谢亭。
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如: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李白《谢公亭》。
反复不断的离别,使优美的谢亭风景也染上一层离愁了。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谢亭送别》
灞陵亭。
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那里原有一条灞水,又因汉文帝葬在那里,遂称灞陵,唐代时人们送朋友出长安,常在那里分手。
如: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忆秦娥》
南浦。
“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
一是指某一地区中位于这个地区南侧的水浦,再一个是指河流的分口处。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有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也是一个表离情别绪的意象,多用于水边送行。
如: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屈原《楚辞·九歌·河伯》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江淹《别赋》
芳菲肠断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朱淑贞《江城子》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白居易《南浦别》
3、杨柳,草,酒——物
杨柳。
从《诗经》中“昔我往也,杨柳依依”开始,“柳”便与离别结下了不解之缘。
古人送别时折柳相赠,所以杨柳便成了一个离情别绪的意象。
其产生的原因大体有三:“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如: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汉乐府古曲《折杨柳歌》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王之涣《送别》
草。
草总是离别相思怀人联系在一起,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
“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序而流转,易于触动久别的忧思。
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喻离别的愁绪,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
在空间的展布上,碧草连天,似将人的思念引向远方,遥无涯际。
如: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别赋》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
酒。
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杨载《诗法家数》),“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李白《江夏别宋之悌》),故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酽酽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
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
——李白《送殷溆》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谢亭送别》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范仲淹《御街行》
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
——辛弃疾《满江红》
4、劳歌、离歌、骊歌、阳关三叠
劳歌。
本指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成为送别的代称。
骊歌。
即离歌,离别时唱的歌。
阳关三叠。
在诗歌中常寄予思乡及离别的情感。
5、此外,寒蝉、阳关、古道、西风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
四、常用技巧
1、直接抒情
如唐诗人高适意境高远的七绝《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的前两句以粗犷笔调和白描手法,绘出一幅北国寒冬图:日暮黄昏,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惟见遥空断雁,寒云出没。
这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于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
联系上下文,可知诗人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
接着,作者以豪迈的气势,开朗的胸襟,叙写离情,激励友人,创造了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风格,以它的真诚情谊和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和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
2、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寓”即寄托,“寓情于景”顾名思义,即将感情寄托在景物之上,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常用技法之一。
在送别诗中,诗人常常将离愁别绪寄托于眼前之景,即景抒情,借景表意。
景物或作为环境背景烘托离情,如高适《别董大》:“北风吹雁雪纷纷,千里黄云白日曛”,或直接借景言情,情从景出,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都看出景物在送别诗中已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表现,也是主观情感的写照。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鉴赏送别诗时一定要抓住景物及其客观特点、主观寄托进行分析。
如:唐诗人刘长卿虚处藏神、用笔神妙的五绝《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
但这幅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凭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
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
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
也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表露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了一种闲淡的意境。
此诗如画,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
借乐景衬哀情。
如:许浑《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首句写离人乘舟而去,点明送别。
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
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
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
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
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
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
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3、想象联想,虚实结合
所谓“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对眼前的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这也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法,诗人常常将眼前之景与虚想之景结合起来描写,在时空跳跃中拓展境界,抒写心怀。
在送别诗中,诗人在实写眼前之景外,还常常想象分别后的场面,通过虚写别后之景,更添此刻分别之愁。
如柳永在《雨霖铃》中先实写眼前之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留恋处,兰舟催发”,接着虚写别后之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实与虚的结合,推发出“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千古绝唱。
《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诗作开头写“渡头杨柳”点明送别之地并烘托送别气氛。
二句中“向临圻”写归江东,点题。
友人乘船而去,诗人诗人恋恋不舍,望大江两岸,春满人间,芳草鲜美,桃红柳绿。
诗人顿觉自己心中的无限惜别之情就像眼前这春色无边无际,进而突发奇想:让我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起扑向你,跟随你归去吧。
诗人将别情融入到奇妙的想象之中,感情蕴藉而深沉。
4、托物寄情,多用比喻
托物寄情,类似于托物言志,就是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某物之上。
送别等情谊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东西,要化抽象为具体,把无形的东西变成形象的东西,就需要借助多种艺术手段,包括托物寄情。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中写道:“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就借冰心、玉壶比拟自己的操守和品格,以此告慰亲友。
用比喻的手法来抒写心情,也是送别诗常见的艺术手段之一。
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在送别诗里,甲事物就是送别之情,诗人用乙事物来比喻送别之情,更添思念之切。
如严维在《丹阳送韦参军》中写道:“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就用“水悠悠”来比喻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
如:
杜牧坦率真挚、留恋缠绵的七绝《赠别二首》(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诗三、四两句描写别情,作者没有正面表现,而是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会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
诗人常带着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
于是眼中的一切都带上了感伤的色彩。
在诗人的眼里,蜡烛的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蜡烛拟人化了。
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离别而伤心了。
结句的“到天明”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忍分离的笃挚感情。
对离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以及朋友间的真挚情意,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
如直接书写离情别意的诗歌:李白《赠汪伦》《金陵酒肆留别》、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白居易《南浦别》。
如: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诗歌的首联点告别的地点,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潺潺而过。
景色廖廓秀丽。
颔联、颈联切题,写别离的深情。
此地一别,离人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
此二句表达了对朋友漂泊生涯的深切关怀。
颈联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迹,以白云随风飘浮象征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一轮红日徐徐而下,似乎不忍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
以马鸣萧萧,烘托出缱绻情意。
】
2、情深意长的勉励。
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寄托对友人诚挚的安慰积,极奋发的勉励、赞颂和祝愿。
诗作内容以叮咛、称颂、劝慰勉励友人为主,兼抒别情。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此诗一改送别诗的凄清缠绵,显得明朗乐观。
诗的前两句写眼前之景,纯用白描手法,日暮黄昏,黄云千里且大雪纷纷,于北风狂吹之中,唯见高空断雁,出没寒云。
此等景象,气象雄浑,意境悲凉。
使人顿生沦落之感,游子何之之意。
眼见别意凄酸,似将拘于俗套,景物描写仿佛在为抒情蓄势?是写恋恋不舍的离情还是写真挚的友谊?都不是,高适却把临别赠语说得体贴入微而又坚定不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因为是知音,说话才直率豪爽,不必含蓄委婉;又因其沦落,才化希望为慰藉,并在慰藉之又充满信心和力量。
】
3、坦陈心志的告白;诗人多在艰难困厄之际,借诗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借送别言志。
这一类送别诗,以送别为题,但实际目的是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
如: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注:王昌龄因不拘小节先后两次被贬,一次被贬岭南,归来后任江宁丞,本诗写作于此时,正值众口交毁之际。
诗的首句写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无边无际的愁网。
夜雨增添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别离的气氛。
寒意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浸透在离人的心头。
想到行人不久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情油然而生,作者融情于景,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茫平野之上的楚山之上,明写山孤,实写人孤。
“玉壶”象征高洁清白的品质,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平安健康,而是传达了自己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
诗的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阔胸怀和坚强性格。
含蓄蕴藉,余味无穷,历来为人传诵。
】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这首诗的第一联写“荆轲刺秦”事,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诸侯之地。
临行时燕太子丹及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送于易水。
首句中“此地”即诗题中的易水,前两句概括了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慷慨激昂的心情,表达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情。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两句句式对仗仗,后一句是全诗的中心所在,它寓情于景,景中带比,称颂荆轲的那种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千载犹存,还隐含着诗人对荆轲式英雄的思慕。
】
4、前途艰险的担忧。
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表达出诗人对友人前行或自己未来的担忧之情。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泊河处?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5、以别为名的感慨。
在离别之意中渗透着作者的身世际遇和人生感慨。
即寄无限人生感慨于依依惜别之中。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注:荆门:山名,在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
公元725年,二十五岁的李白初次出蜀漫游,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
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
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
“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
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
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
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
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
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
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
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而又初次离别的他不可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
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他。
这首诗写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诗以浓重的怀念与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
六、真题例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年江西卷】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2分)
【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
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在高中课文中经常提及“子规”这个意象。
如“又闻子
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踏莎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望帝啼鹃”(《窦
娥冤》)。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答案】:不矛盾。
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
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诗歌简析】:门外子规鸟叫个不停,日落时分在山村中幽梦不断。
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
北分裂,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诗中有寄托、感慨、讽喻之意,有伤离
感乱之情,对于现实表现了强烈的不满。
【作者简介】: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
字去非,号简斋。
洛阳(今属河南)人。
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太学上舍甲科,授文林郎、开德府教授。
后历官太学博士、秘书省著作佐郎等职,不久谪监陈留酒税。
北宋亡,奔徙于今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等地。
高宗绍兴元年(1131),抵临安(今浙江杭州)。
历任中书舍人、侍讲、礼部侍郎、翰林学士等职。
绍兴七年任左中大夫,参知政事。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诗风明快,很少用典,以《墨梅》诗受到徽宗的赏识。
南迁之后,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转学杜甫。
他不象江西派诗人那样, 只从句律用字着手,而是把自己的遭遇和国家的命运融合在一起,题材广泛,感时伤事,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陈与义与吕本中有过交往,但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并未列陈与义之名。
宋人也有称他崇尚陈师道的,但多数人认为他最近于杜甫。
元代方回在《瀛奎律髓》中称杜甫为江西派的"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陈与义不是江西人, 作诗重锤炼,固然有与陈师道相似的地方,但他重意境,擅白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