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地震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earthquake :地球内部某些部分在力的作用下突然

1.

急剧运动而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诱发地震;按震源深度可划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按震中距的不同可将地震划分为地方震、近震、远震;按震级大小划分无感地震和有感地震,或是微震、弱震、中强震、大地震;按造成的破坏性程度分破坏性地震和严重破坏性地震。描述地震的基本参数包括发震时刻、震中位置、震级、震源深度。其中时间、地点、震级亦为表述一次地震的三要素。时间参数称为发震时刻,除年、月、日外应记下时、分、秒;地点参数是震中经纬度和震源深度,经纬度通常以度或度、分表示,震源深度通常以千米数表示;地震的强度参数就是震级,一般记到小数点后一位。

2. 地震序列earthquake sequenee : 一定地区内地震的发生

按时间顺序排列则形成一个地震序列。在地震活动性研究中,地震序列的分析通常在一个地震活跃期内进行。某一地点发生强烈地震后,则可把该地先后发生的各次地震合称一个地震序列。地震序列一般可划分为:主震,地震系列中最大的一次地震(一般释放的能量占全系列的90%以上);前震,主震前的一系列小地震;余震,主震后的一系列地震。地震序列的类型包括:主震型,有突出主震的地震序列;震群型,没有突出的主震,主要能量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出来,常有几个较大的地震接连发生,最大地震的能量一般不超过全序

列的80% ;孤立型,只有极少前震或余震,地震能量基本上通过主

震一次释放出来。

3.地应力ground stress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在它的内部同时产生一个与此外力相对抗的力,这就是内力。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叫做应力。地球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从而其内部产生巨大的力,

这种出现在地壳中的应力叫做地应力。

4.活动断层active fault:指第四纪期间,尤其是距今10万年来有过活动,今后仍可能活动的断层。活动断层的规模可大到板块边界,也可小到仅几十公里长。绝大多数强震震中分布于活动断层带

内,全球两大地震带是活动的板块边界大断层带;世界上著名的破坏

性地震所产生的地表新断层与原来存在的断层走向一致或完全重合;在许多活动断层上都发现了古地震(指有仪器记录以前的地震)及其重复现象,说明地震也是沿断层分布的;大多数强震的极震区和等震线的延长方向和当地断层走向一致;从震源力学分析(震源机制)可知,震源错动面大部分和地表断层一致。可见,地震带与活动断层有着成因上的密切联系。因此可通过地震带发现和研究活动断层带,而活动断层带的存在和断层作用又是产生地震和地震成带分布的根

本原因。

5.地震前兆earthquake precursor :地震前,在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我们称之为地震前兆,它包括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两大类。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

前兆,简称宏观前兆。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昧、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动物的习

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等。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微观前兆,简称微观前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地震活动异常,地震波速度变化,地壳变形,地下水异常变化,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分的变化,地应力变化,地电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异常等。

6.

7.地光earth light :指地面或低空的自然发光现象,从成因

上讲是地壳运动造成的。地光多伴随地震、山崩、滑坡、塌陷或喷沙冒水、喷气等自然现象同时出现,常沿断裂带或一个区域作有规律的迁移,与其他宏观微观异常同步,且受地质条件及地表和大气状态控制,能对人或动、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按其成因大体可分三类:岩石摩擦、破裂、振动撞击发光;地下活泼易燃易电离气体冲出后氧化燃烧或从高能状态恢复到低能稳定状态时释放出能量而发光;从地

下喷出的气体强化低空大气静电场达一定程度或在外因触发下造成各种发光现象。为和高空的极光等发光现象相区别,故将这些发光现象统称为地光。

8.地声earth noise :指地下发出的声音。地声是地下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所含的液体、气体运动变化的结果,有相当大部分地声是临震征兆。这些声音主要表现为:狂风怒吼声或山洪咆哮声,

兵戈砰砰声,马达轰鸣声,响雷声或闷雷声,履带拖拉机、坦克开动时

的吼叫声,撕布声等等。由于声源介质、能量、传播介质、距离,人的经历,精神状态各不相同,再加上不同地形地物的反射折射等因素,人们描述地声时各具特色。掌握地声知识就有可能对地震起到较好的预报预防效果。

9. 震源seismic focus :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振动的地方,即地

震震动的发源处称为震源。

10. 震中epicenter :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地方称为震中

11.震中距epicentral distanee :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

离称为震中距。

12.震源深度focal depth :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根据震源深度的不同,地震可以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

源地震。

13.地震波earthquake wave :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地面出现的各种破坏现象都是地震波冲击造成的,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

纵波是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你推我、我推它,由直线形式向四周传播的,速度较快,对地面的振动是上下颠动;横波是像水波一样向四周传播,速度较纵波慢,对地面的振动是左右摇晃,所以地震时人们首先感到的是上下颠动的纵波,几秒钟后才感到左右摇晃的横波。

14.震级magnitude :震级是表示地震强度大小的度量,它与地震

所释放的能量有关。它是根据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大振幅,并考虑到地震波随着距离和深度的衰减情况而得来的。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地震越大,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标准,最先是由美

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提出来的,所以又称里氏震级”根据震级的不同,可划分为微震、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大地震。

15.烈度intensity :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或影响的程度用

地震烈度表示。烈度是根据人的感觉、室内设施的反应、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以及地面的破坏现象等综合评定的,它的单位是度”地震烈度的大小,与地震大小、震源深浅、离震中远近、当地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因此,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是根据各地遭受破坏的程度和人为感觉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说来,烈度大小与距震

中的远近成反比,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反之烈度愈小。用来划分地震烈度标准的是地震烈度表,我国现行的《中国地震烈度表》,把地震烈度分为12度,5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

16.诱发地震(人工地震)induced earthquake :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比如人类活动:开山、开矿、爆破等)诱发引起的地震,叫诱发地震,也叫人工地震。如地下核爆炸、陨石坠落、油井灌水等也可诱发地震,其中最常见的是水库地震。

17.构造地震tectonic earthquake :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积累和作用下,地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