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振兴东北的战略问题

合集下载

推进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推进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推进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方案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一直以来承担着重要的经济发展使命。

然而,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为了加快东北地区的振兴发展,我提出了以下推进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首先,要加大对东北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措施,加大对东北地区的资金投入,支持东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同时,还应该加大对东北地区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在东北地区投资兴业,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其次,要推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东北地区传统的重工业产业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政府应该加大对东北地区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东北地区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推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要加强东北地区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东北地区在人才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东北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工作。

同时,还应该制定更加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来到东北地区工作和创业。

最后,要加强东北地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

东北地区地处我国东北边陲,与俄罗斯、朝鲜等国家接壤,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

政府应该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推动东北地区与周边地区的互利共赢,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总之,推进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方案,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大对东北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东北地区一定能够实现振兴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东北振兴的金融支持战略

东北振兴的金融支持战略

东北振兴的金融支持战略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为滞后。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推出了“东北振兴”战略,旨在通过各种措施,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

然而,东北经济的复苏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金融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也应当在东北振兴中扮演关键角色。

特点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多重困难和挑战。

相比于华南等发达地区,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中,重工业和制造业仍占据主导地位。

此外,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动性相对较小,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鉴于这种情况,东北地区的金融支持战略需要具备以下特点:1.多元化金融体系 - 金融支持战略应聚焦于构建多元化的金融体系,以满足企业和居民的不同需求。

2.产业融合 - 支持战略应该促进产业的融合,建立科技金融平台,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3.制度创新 - 东北振兴的金融支持也需要在制度层面进行创新,建立起一套适合东北地区的新型金融制度体系。

4.区域合作 - 各省区市之间的区域合作同样是实现东北振兴的关键之一,在金融支持方面也不例外。

措施为了实现东北振兴的金融支持战略,我们需要采取以下主要措施:1.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融资渠道,如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

2.推进金融服务向制造业转移。

建立科技金融平台,提供金融产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转型。

3.推动金融创新与试点。

通过政策扶持和制度创新,吸引资本和人才,鼓励金融创新和试点项目的涌现。

4.建立东北地区金融合作机制,建立跨地区合作平台,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协作和竞争,实现全面合作共赢。

结论东北振兴是我国当前发展的重要战略,而金融作为关键的引擎之一,更是助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当共同支持,立足于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进金融支持战略,为东北地区的振兴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东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东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东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之一,旨在通过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东北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其农业经济发展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在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东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需要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来加以解决和推动,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东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分析1. 产业结构单一东北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以粮食生产为主导,缺乏多样化的农产品种植和养殖业。

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不仅限制了东北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空间,也使得农民的收入来源比较有限。

2. 技术水平落后相比于其他地区,东北地区的农业农村科技水平相对滞后,种植和生产技术不够先进,劳动生产率偏低,这导致了农产品生产成本偏高,竞争力不足。

3. 地理环境恶劣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相对恶劣,气候寒冷,土地资源相对贫瘠,这些不利的地理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制约。

4. 农产品销售渠道狭窄东北地区的农产品销售渠道相对狭窄,由于交通条件落后、信息不畅等原因,使得农产品的销售面临较大的困难,农民的收入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1. 多元化发展农业产业为了突破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东北地区可以加大对其他农产品种植和养殖业的支持力度,培育发展新的农产品。

比如发展蔬菜种植、水果种植、畜牧业等,以丰富的农产品种类来拓宽农民的收入来源。

3. 发挥适地适作优势东北地区可以针对其特殊的地理环境,重点发展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作物品种,并且可以适当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适应性和抗风险能力。

4.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东北地区可以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的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和规模,增加农民的收入。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东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不断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战略思路及政策措施

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战略思路及政策措施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总报告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战略思路及政策措施王洛林魏后凯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

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东北地区经济出现了诸多问题,如矿业城市资源枯竭、大规模国有企业职工下岗、职工就业困难、大量农产品积压、地方财政包袱大、地区经济增长乏力和产业竞争力下降等,这些问题已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

本报告着重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总体战略思路;(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演变为了全面揭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及演变趋势,下面从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在全国的地位东北地区土地面积79万多km2,约占全国的8.2%。

2004年,东北地区总人口1074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RP)15133.9亿元,占全国各地区生产总值的9.3%;其中,实现工业增加值6789.5亿元,占全国各地区工业增加值总额的9.6%。

然而,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新兴工业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地区,其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各地区总额的比重都在不断下降。

从1980年到2004年,东北地区GRP占全国GRP总额的比重由13.7%下降到9.3%,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各地区总额的比重由17.8%下降到9.6%。

从图1可以看出,虽然在2000年东北地区这两个比重略有提高,但近年来又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

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尤其是工业在全国的地位已明显下降。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东北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各地区总额的比重要比GRP所占比重高4.2个百分点,而2004年仅高0.3个百分点。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节录)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节录)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节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深入推进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分类施策的原则,现就积极应对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提出以下意见。

一、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内在活力(一)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东北三省要全面对标国内先进地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积极推广“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简化流程,明确时限,提高效率。

先行试点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探索创新以政策性条件引导、企业信用承诺、监管有效约束为核心的管理模式。

开展优化投资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推进“法治东北”、“信用东北”建设,实行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制度,试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强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保护,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

(辽宁、吉林、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以下称三省人民政府〕负责)对东北地区投资营商环境定期进行督查评估。

(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工商联负责)(二)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2016年底前出台深化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专项工作方案。

推动驻东北地区的中央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选择部分中央企业开展综合改革试点,支持部分中央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引导中央企业加大与地方合作力度。

(国务院国资委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三省人民政府分工负责)在东北三省各选择10—20家地方国有企业开展首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

组建若干省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研究推动若干重大企业联合重组。

有序转让部分地方国有企业股权,所得收入用于支付必需的改革成本、弥补社保基金缺口。

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017年底前推动厂办大集体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

关于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论述个人研讨

关于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论述个人研讨

关于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论述个人研讨东北全面振兴是中国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旨在推动东北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和综合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东北地区经历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包括资源衰竭、产业结构单一、人口减少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东北全面振兴战略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论述。

首先,东北全面振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东北地区作为中国工业化的先行地区,曾经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然而,由于资源衰竭和产业结构单一,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遇到了困境。

全面振兴战略旨在推动东北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提高经济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其次,东北全面振兴对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国家,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东北地区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与沿海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通过实施全面振兴战略,可以加强东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交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经济社会的共同繁荣。

再次,东北全面振兴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业一直是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

东北地区由于资源衰竭和产业转型等原因,面临着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

通过全面振兴战略,可以推动东北地区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创业机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最后,东北全面振兴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

东北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曾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

通过全面振兴战略,可以推动东北地区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使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东北全面振兴是中国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解决就业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东北地区振兴战略概述

东北地区振兴战略概述

一、东北地区振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2007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原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制定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间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等东北地区振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东北地区全面振兴。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转变发展观念,增强发展活力。

以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

以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为突破口,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

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促进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

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着力点,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振兴目标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体制机制较为完善,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城乡、区域发展相对协调,资源型城市良性发展,社会和谐,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国家重要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

二、东北地区振兴战略重点与政策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3号),进一步充实了东北振兴战略的内涵,明确了若干新的振兴政策措施。

(一)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1.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要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进一步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界限,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东北地区企监联合重组涉及“债转股”资产处置的,应根据实际情况试行新的处置方式,合理处置“债转股”股权。

关于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论述个人研讨

关于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论述个人研讨

关于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论述个人研讨东北全面振兴,是指中国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

这一战略的提出,是基于东北地区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所遇到的困境以及未来发展的机遇。

作为中国工业的发源地,东北地区曾经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但在改革开放以后,东北地区面临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人口流失等一系列困难。

因此,东北全面振兴战略的提出,将对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东北全面振兴有助于优化经济结构。

过去几十年,东北地区主要依靠重工业和资源型产业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这种经济模式存在资源依赖性和环境压力大的问题。

东北全面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推动东北地区加强创新能力,培育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同时,东北地区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产业基础,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强创新能力等措施,能够有效推动东北地区经济结构的升级。

其次,东北全面振兴对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支持和参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东北地区在过去的发展中,由于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东北全面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提升人民的素质和幸福感。

同时,通过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

这将有力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东北地区的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再次,东北全面振兴有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存在,东北地区作为发展滞后的地区之一,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东北全面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推动东北地区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与此同时,通过提升东北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能够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外地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入,推动中国经济整体的协调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东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东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东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东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东北地区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大豆种植区,但近年来,东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如产业结构单一、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大、农村人口外流严重等。

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框架下,推动东北地区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东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1. 产业结构单一。

目前,东北地区农业主导产业仍以粮食种植和畜牧业为主,农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多样化发展。

这不仅影响了地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使农民的收入来源单一化,难以保障农民的经济收入。

2. 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大。

近年来,东北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农产品滥用化肥农药、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东北地区农产品的市场形象和消费者信心。

3. 农村人口外流严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东北地区农村人口外流现象日益严重,农村劳动力不断外出务工,致使农业生产力严重不足,农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4. 农业科技创新不足。

东北地区农村科技创新相对滞后,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1. 优化产业结构。

要推进东北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多元化农业发展,加大特色农产品的培育和推广力度。

鼓励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推动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

2.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提升东北地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卫生安全水平。

3. 加强农村人口留住力度。

要通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等措施,吸引农民留在家乡就业创业,减少农村人口外流现象。

东北振兴保障措施

东北振兴保障措施

东北振兴保障措施引言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然而,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逐渐放缓,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产业结构单一、人口流失、就业形势严峻等。

为了推动东北地区的振兴发展,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本文将就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保障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

1.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但随着全球产业链调整和国内需求结构的变化,传统重工业的发展模式已经遇到了瓶颈。

为了提升产业竞争力,东北地区政府应着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首先,东北地区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

通过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转变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为东北地区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东北地区可以发展新兴产业,如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

通过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吸引大型企业和高端技术人才落户东北地区,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地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重要保障。

东北地区政府应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水平,以提高地区发展的整体竞争力。

在交通方面,东北地区应加快高速公路和铁路网的建设。

确保地区内外的快速连接,提升东北地区的物流及人员流动效率,增强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和合作。

在能源方面,东北地区可以加强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通过发展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改造传统能源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达到低碳环保的目标。

3. 引导人才流动和创新创业人才是推动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

东北地区政府应积极引导人才流动和创新创业,为地区经济的振兴提供有力的支撑。

首先,东北地区可以出台优惠政策,吸引高端人才来东北地区就业创业。

通过提供住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吸引企业家、科学家等高端人才在东北地区投资创业,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03.10.05•【文号】中发[2003]11号•【施行日期】2003.10.05•【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2003年10月5日中发[2003]11号)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像当年建设沿海经济特区、开发浦东新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那样,齐心协力,扎实推进,确保这一战略的顺利实施。

一、加快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建国后,国家在东北等地区集中投资建设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以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为主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为我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市场化程度低,经济发展活力不足;所有制结构较为单一,国有经济比重偏高;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企业办社会等历史包袱沉重,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大;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衰退,接续产业亟待发展。

老工业基地特别是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存量资产、良好的产业基础、明显的科教优势、众多的技术人才和较为完整的基础条件,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潜力大的特点,是极富后发优势的地区。

目前,我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支持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有利于实现十六大提出的翻两番目标;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推进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防安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16.04.26•【文号】•【施行日期】2016.04.26•【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振兴东北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2016年4月26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

为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实现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现提出如下意见。

本意见主要针对东北地区,全国其他老工业基地参照执行。

一、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一)面临形势。

党中央、国务院对东北地区发展历来高度重视,2003年作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采取一系列支持、帮助、推动振兴发展的专门措施。

10多年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明显成效和阶段性成果,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国有企业竞争力增强,重大装备研制走在全国前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生有了明显改善。

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重大决策是正确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的前景是广阔的。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纷繁复杂,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显现,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市场化程度不高,国有企业活力仍然不足,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科技与经济发展融合不够,偏资源型、传统型、重化工型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变化,新兴产业发展偏慢;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结构单一地区(城市)转型面临较多困难,社会保障和民生压力较大;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基层地方党委和政府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适应引领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东北振兴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

东北振兴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

东北振兴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东北振兴战略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大经济战略,旨在促进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快东北地区由资源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从总体上看,东北地区的振兴目标在于,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实现经济增长、民生改善、社会稳定。

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解决一系列发展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案和思路。

由于在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环境下,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且主要依赖重工业,所以在转型升级中,产业结构升级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东北地区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应注重以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为主要发展方向,推进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同时,在传统产业升级方面,应积极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引入国际先进技术,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改进产品质量和结构。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东北地区的产品附加值,还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定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应该相互促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城乡经济实现协同发展。

同时,着力改善城乡基础设施,优化城乡和区域间的交通配套设施,建立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城市和乡村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除此之外,提升技术水平也是推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

东北地区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应当发挥出其重要的作用,加强科技成果和产品的转化,转让技术成果,创办高科技项目,吸引高端人才和人才团队,再造一个有才华、有前途的东北。

”创新驱动、科技兴起”成为“十三五”时期东北振兴新动能之一也是未来潜在发展优势之一。

综合而言,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有利于促进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对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完善区域产业结构、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提升科技水平等多方面举措,东北地区可以更好地发挥它的优势,加速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为全国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的措施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的措施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的措施一、引言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东北地区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近年来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口质量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为了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我们需要从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

本文将从人才培养、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等方面探讨如何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

二、人才培养1.1 提高教育水平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提高教育水平对于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

要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1.2 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我们要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等,为企业输送高层次人才。

还要加强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支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

二、产业结构调整2.1 优化产业布局我们要根据东北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化产业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方面,要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减少过剩产能,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2 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我们要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等新兴产业。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要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扶持,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

三、社会保障体系完善3.1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们要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提高养老金水平,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还要加大对失能老人的关爱和保障力度,让他们安享晚年。

3.2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我们要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和报销比例,降低群众的医疗负担。

推进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推进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推进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资源枢纽,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推进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步伐。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东北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力度。

同时,建立健全各项扶持政策,为东北地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降低企业成本,提升竞争力。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提升交通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同时,加大对东北地区新能源、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三、深化改革开放。

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东北地区体制机制改革,打破行业壁垒,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

同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来东北投资兴业,推动东北地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四、促进人才流动和技术交流。

加大对东北地区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支持力度,鼓励高层次人才来东北创业创新。

同时,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东北地区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推动绿色发展。

六、加强产业协同发展。

加强东北地区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七、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

加大对东北地区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融资渠道,鼓励创业创新,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八、加强政府监管和服务。

加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创业创新环境,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总之,推进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只有通过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人才引进、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协同发展、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以及政府监管和服务的全面推进,才能实现东北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全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东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东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东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乡村振兴战略是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的重要战略方针,旨在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作为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济发展一直是该地区的重要课题。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东北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东北地区的农业现状出发,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东北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东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个省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农业大省之一。

由于该地区气候条件适宜,土地资源丰富,农业发展基础较为雄厚,但近年来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劳动力结构老化。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东北地区的农村劳动力逐渐外出务工或从事非农产业,导致农业劳动力结构老化,农村劳动力短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占据主导地位,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生产效率不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受到一定限制。

3. 农产品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东北地区农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发生着深刻变化,市场需求逐渐从粮食类向绿色、有机、高端农产品转变,但农产品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4. 农村产业结构单一。

东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农业为主,农村经济单一化程度高,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缺乏多元化发展的支撑。

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东北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也影响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对策建议1. 推动农业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

针对农业劳动力结构老化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农业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或非农产业转移就业。

可以推动在农村开展一些兼具农业特色和城镇元素的产业项目,吸引农村劳动力参与。

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实践路径

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实践路径

2024年1月第1期总第151期Jan.2024No.1Serial.151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Harbin Committee of CPC 收稿日期:2023-10-24作者简介:杨晓猛(197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吴刚(1982-),男,山东临沂人,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2023年9月7日,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1],“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

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奋力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需要在分析当前东北振兴发展面临问题的基础上,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把握战略重点,立足东北特色优势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路子,谱写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东北新篇章。

一、新形势下东北振兴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年来,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五盟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在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巩固产业安全基础、强化能源保障作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升国防安全保障能力等“五大安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东北从转型发展的阵痛中逐渐走出,逐步迈向全面振兴蓄势待发的新阶段,但是在新形势下,着眼于全国的整体发展步伐,东北的产业体系还存在明显短板和突出问题。

(一)经济总量全国占比不断下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的生产总值特别是辽宁的地区生产总值排在全国前列,黑龙江也是长期处于全国前10位。

中国东北地区振兴战略的研究

中国东北地区振兴战略的研究

中国东北地区振兴战略的研究章节一:引言中国的东北地区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区域,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多方面原因,东北地区的经济成长遭受了严重挫折。

面对此困境,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力图实现东北地区的振兴战略。

因此,本篇文章将会探讨中国东北地区振兴战略的研究。

章节二: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东北地区包括吉林、辽宁和黑龙江,这个地区的经济上升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自1990年代初期,该地区的经济成长遭受了极大的损失,由于历经战争,天然气和其他资源的枯竭,产业结构不合理和金融危机等问题,东北地区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短板,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阻碍。

章节三:政府对东北地区的支持中国中央政府针对东北地区的经济支持,一直是实施长期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政府着重支持了以下几个领域:首先是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中国政府投资重大资金进行改革和重大项目的投资,政府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此外,政府加强了对教育、文化和旅游业的投资,试图增加规模化的消费和改善生活质量;最后,政府推进农业现代化,并实际推进了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些基础设施上,政府注重生态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改善了东北地区的经济环境。

章节四:东北地区的战略性升级中国的东北地区正在逐步向新的未来迈进,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广泛利益,正在吸引更多的资源并导致更多的投入。

政府已经实施了一系列战略升级措施,包括更可持续的产业和经济模式,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和更创新的科技和信息技术,这些方航对于东北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关键性作用。

章节五:未来:东北地区振兴战略的方向中国政府对东北地区振兴战略的支持,主要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如:限制社会贫困和不平衡地区发展,为基础设施的启动和创新提供更多的支持。

政府在东北地区实施的振兴战略,在未来将会重点注重以下几点:首先,新的发展方式,政府将会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将重点投资于新型产业的建设,并且鼓励企业加入创新的行列;其次,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极力发展具有特色的高附加值产业,发掘地区经济潜力;最后,推进教育和科技创新,涵盖教育和科技组合,注重强化人才培养、科技项目和应用的比重。

推进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推进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推进东北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基地和资源枢纽,然而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为了加快东北地区的振兴发展,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提出推进东北振兴战略实施的方案。

首先,要加大对东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东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不利于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因此,需要加大对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包括加快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的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

其次,要加强对东北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支持。

东北地区传统的重工业占比较高,而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相对较低。

为了推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力度,提高产业附加值,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此外,要加强对东北地区的人才培养和引进。

人才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东北地区在人才储备和引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因此,需要加大对东北地区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到东北地区,为地区的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另外,要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但近年来,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等问题,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实现东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力度,保护好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为地区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推进东北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只有全面加大对东北地区的支持力度,才能够实现东北地区经济的振兴和发展。

希望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能够高度重视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采取有力的措施,为东北地区的振兴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问题
一、背景材料
1.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提出要“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


2.2003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三次考察东北;
3.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决定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4.2004年2月14日上午,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公布《关于加快东北地区中央企业调整改造的指导意见》,确立了东北地区集中打造的优势产业,对东北地区存在的企业办社会、债务沉重、冗员过多等问题,也给出了指导性意见。

二、相关知识
1.为什么东北落后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发展,受益于国家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未能抓住机遇,像上海、青岛、武汉等老工业基地一样在改革开放和改造调整方面取得突破。

相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的步伐相对滞后,成为当前体制矛盾和结构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

东北三省的发展步伐落后于其他沿海省市。

2.东北老工业基地主要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为主集中了大量国有资产和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为加快东北乃至全国的发展,党中央作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并将之和西部开发并列为现代化建设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

这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眼作出的重大决策。

振兴老工业基地既是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3.要振兴东北三省和其他老工业基地的关键点还在于解决存在于现有的国有企业的自生能力的问题。

根据国有企业产品的特性和国内市场的大小,可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国有企业自生能力的问题。

4.在解决好历史遗留的国有企业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并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剥离企业的社会性负担的基础上,东北老工业基地就可以轻装上阵。

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市主持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时,明确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五方面指导思想和六项主要任务。

各级地方政府尤其要避免以拔苗助长的方式发动和鼓励当地企业进行产业、技术赶超,再创造出新的自生能力的问题。

这样东北三省必然能利用其资源、人力资本和优良的工业基础的优势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再次胜出。

三、历史学科知识链接
1.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
⑴魏晋时期的鲜卑;
①东汉、魏、晋时期。

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②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⑵唐代的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
①靺鞨族的生活
A.靺鞨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

他们以渔猎和放牧为生,也经营原始农业。

B.7世纪中期以后,靺鞨的黑水和粟末两部落强大起来。

②唐朝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A.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任命其首领做都督。

B.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③渤海国与唐朝的经济交流
A.粟末靺鞨在黑水靺鞨南面,受中原封建文化影响较大。

B.7世纪末,粟末部首领大祚荣建立政权,自立为王。

C.开元初,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

D.粟末靺鞨以渤海为号。

渤海也正式划入唐朝版图,并有“海东盛国”的美誉。

⑶宋时期的契丹和女真;
①契丹的兴起和建国
A.10世纪初,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
B.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建立契丹国;后来,契丹改国号为辽,定都上京。

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C.契丹人仿照汉字偏旁创制了契丹文字;进一步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加快了契丹的封建化进程。

D.为了适应辽统治区,汉族、契丹等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人民的生活方式不同,辽统治者采取“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

E.宋辽澶渊之盟,宋辽对峙局面形成。

宋辽边境安定,双方贸易兴旺,使者往来不断,加强了汉族与契丹族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②金的建立
A.女真族由黑水靺鞨发展而来,长期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一带。

B.女真族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C.1114年,女真族的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抗辽,取得初步的胜利。

D.1115年,阿骨打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

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E.猛安谋克制的推行,加速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

F.1125年辽天祚帝为金军所俘,辽朝灭亡。

G.1127年,金俘获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

史称“靖康之变”。

H.1141年,南宋与金“绍兴和议”,形成南宋与金对峙。

⑷明朝的建州女真。

①明初,东北女真人的建州等部,归奴儿干都司管辖。

②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以赫图阿拉为据点,统一女真各部。

③努尔哈赤筑城池,设大臣,定法律,理诉讼,建立八旗制度。

④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

⑤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加强了对明朝的攻势。

⑥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就是清太宗。

⑸清朝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①明清之际,清军主力进关,东北边界空虚,俄国侵略者乘机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

②清政府一再要求俄军撤出中国领土,俄军置若罔闻,并且继续增兵,扩大侵略。

③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

俄军伤亡惨重。

俄国政府被迫同意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④1689年,中俄两国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正式签订了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2.中国近代现代史相关知识
⑴东北辽阔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和重要的战略位置,使东北在近现代史上接连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
①沙俄在19世纪中后期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割占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A.《中俄爱珲条约》(1858年):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B.《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②19世纪末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辽东半岛是主要战场之一,战后在《马关条约》中企图割占东北,后由于三国干涉还辽企图破灭,但勒索大笔“赎辽费”。

A.黄海战役:海军提督丁汝昌下令迎战;致远号、经远号管带邓世昌、林永升率官兵坚持战斗,与舰同沉;日本取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B.辽东战役:聂士成率部抵抗,其余大部溃逃,日军占领九连城等地;日军在旅顺实行野蛮的大屠杀。

C.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的侵略权益。

俄、德、法三国向日本照会,并以武力强迫日本放弃侵占辽东半岛。

日本被迫同意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却向清政府勒索白银3000万两作为交换条件。

③日本与俄国为争夺东北进行日俄战争;
④北洋军阀时期日本扶植奉系军阀盘踞东北;
⑤1931年又制造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1932年日本扶植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对东北地区进行殖民统治;
A.原因:侵华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国际上,欧美资本主义各国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中国国内,蒋介石政府集中重兵“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B.经过: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轨道;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

C.结果:蒋介石不准抵抗,东北三省沦陷。

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⑦美国1950年发动侵略战争,一直打到中国过境并对东北部分地区进行了轰炸。

⑵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行为和残暴统治,东北人民和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①1928年张学良顶住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和压力,宣布东北“改旗易帜”;
②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的抗日力量有自发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A.“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和不愿撤退的东北军,纷纷
自发地组织抗日义勇军,同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卖国贼展开了殊死的斗争。

B.东北人民抗日武装的发展: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抗日联军。

C.东北抗日武装核心是抗日联军,其主要领导人有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

③1945年8月,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摧毁日本关东军。

④解放战争时期:
A.东北解放区发展迅速,战略反攻时将国民党军队压缩至几个大城市和主要铁路线附近,战略决战时成为首战场,发动了辽沈战役。

B.辽沈战役胜利后,东北解放军挥师入关参加平津战役和解放全国的战争。

⑷新中国成立后:
A.东北地区相继建成鞍山三大钢铁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及大庆油田;
B.涌现出王崇伦、王进喜等英雄模范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