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2_2个体行为规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我:本能冲动、无意识的非理性冲。 –自我:按照现实原则操作,在现实的需要和本 我的非理性需要自己起中介作用。 –超我:是受父母教化和道德准则影响所形成的 良心和理想自我,对自我进行监视和统制。
本章结束了!
–对目标导向行为来说,需要强度会随着这种行 为的进行而增强,越接近目标,动机就越强, 直至达到目标或受挫折为止。 –目标行为开始后,需要强度就有减弱的趋势。
• 如何把需要强度经常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 循环交替地运用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 当一个目标达到时.马上提出新的更高的 目标,并进入新的目标导向过程; – 目标导向过程停留的时间不宜过长; – 目标不能定得太低.要有较大的挑战性;
第三节 人类行为的八大规律
1、目标律:人的任何行为都指向一定的目标。 2、动机律:人的任何行为都有动机“驱动” 3、强化律:如果某一行为达到了预期目标, 或者获得了预想不到的有利结果,则说明 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4、遗传律:一个人的行为特征部分决定于其 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基因的状况。
• 选择性繁殖实验(聪明的老鼠和迷宫)
刺激 个体心理特征 对刺激的个人解释 行为反应
• 在研究个体行为的心理因素方面,华莱士把知觉、 学习、个性、能力、动机作为环境刺激转化为外显 行为和绩效的主要中介因素,了解这些内在因素的 持点,有利于管理者引导和影响员工的行为。 • 个体行为和绩效模式:
刺激
知觉
学习
个性
动机
能力
行为
绩效 评价与 奖罚
2、斯金纳 • 他倾向于实证主义,认为科学只要描述可 观察的变量及这些变量间的函数关系,而 不要用不可观察的概念去解释可观察的事 物和关系。他坚持不要中间变量,反对任 何形式的内因论,认为强化行为、改变行 为的主要动力是有机体“操作”环境的效 果。 • 如:没有物体也可以发生“看的行为”。
3、赫尔 • 赫尔从方法着手,抛弃“观察一归纳”法, 采用“假设一演绎”法,以期把心理学改造 成近似几何学的演绎科学。他认为,一种合 乎要求的科学理论必须从—整套表述方式清 晰的假设(公理)出发,并对所采用的重要术 语下具体明确的定义,从这些假设出发,必 须在可能做到的情况下,用最严格的逻辑, 演绎出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包括有关领域的 主要具体现象的定理。 • 赫尔提出了6条假设及这些假设基础 上的11 条定理。
• 勒温把人的行为看成是个体特征和环境特 征的函数: • B=f(P*E) 式中:B是人的行为 P是个体特征 E是环境特征 • 在解释某种行为,改变某种态度时,必须 同时考虑环境和个体两个方面。
第二节
个体行为规律
一、个体行为规律
1、人的行为模式 • 不同个体的个性特征不同,社会经历不同, 不同个体会对同一种刺激发生不同的反应。 • 人的行为不仅受个体本身的心理特征的影 响,而且受客观环境的影响。 • 刺激反映机理:
2、个体行为的引导 • 引导个体行为,必须从影响个体行为的心 理因素入手: –首先,要引导个体知觉; –其次,要充分发挥和创造个性; –再次,引导个体树立正确的态度; –最后,培养和塑造组织的价值观;
3、个体行为的协调 (1)个体行为之间的协调 –信息沟通方式 –文化娱乐方式 –思想教育方式 (2)个体与群体、组织的协调 –在组织或者群体内部建立起崇高的理想、 目标和价值观 –鼓励和弘扬正确行为
二、新华生主义 • 新华生主义又称新行为主义,以托尔曼、 赫尔、斯金纳等为主要代表。 • 新华生主义者提出,在刺激、反应之间还 应加上一个因素,以下公式表示人的行为 模式:S一O一R • 即刺激———心理加工———行为
1、托尔曼 • 托尔曼在借鉴华生行为主义观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所谓“目的性的行为主义”的主张, 他试图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引进认识、期望、 目的这些被华生称为意识的“主观主义的东 西”的中间变量(以刺激为自变量,反应为 因变量)。 • 这些变量是任何行为所固有的,客观的,起 着决定行为的作用,是行为的最后的最直接 原因,托尔曼称它们为“固有的决定因素”, 它们起着中介作用。
三、勒温的心理力场理论 • 勒温借用物理学中“磁场”的概念.把人 的过去、现在形成的内在需求看成是内在 的心理力场,把外界环境因素看成是外在 的心理力场。人的心理活动是现实生活空 间内在的心理力场和外在的心理力场相互 作用影响的结果。因此.要测定人的心理 和行为.就必须了解完成这一行为的内在 心理力场和外在心理力场的情境因素。
5、环境律 :人类行为除受遗传基因制约外, 还受环境的支配。
–出生前的环境(孕期消极情绪的实验) –出生后的环境(家庭、教育、社会活动等) –人在不同的情景下的行为方式会发生变化。
6、发展律:随着年龄的增长,行为在不断 地发生变化,如能力提高、性格改变、知识 积累。
7 、差异律: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人格特质、 价值观、工作态度、兴趣、信念、动机等方 面存在着个别差异。 8 、本我律:虽然一个人在行动时考虑到法律 与道德的约束,但在本质上个体只顾追求自 己的利益和目标。
第二篇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个体行为
个体行为规律 管理者的人性观 个体差异及管理 知觉与管理
第三章 个体行为规律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关于个体行为的几种解释 个体行为规律 人类行为的八大规律
第一节
关于个体行为的几种解释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 美国现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行为主义 的创始人华生。 • 行为主义者看来,心理学规律是自然科学 的一个客观实验分支。它的理论目标就是 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华生主张的“刺激 一反应”公式作为行为的解释原则。
1、个体行为的预测与控制 • 行为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也是为了达到 一定的目标。 • 人的目标不是采取一次行为就能直接实现 的,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行为,分为两部 分,即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
• 目标导向行为是指为谋求实现某种目标而 做准备的行为,也可以说是实现目标之前 的行为,即寻找目标的过程。(准备工作) • 目标行为是指直接满足目标实现需要的行 为或者叫从事目标本身的行为。 • 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对需要强度有不 同的影响力:
• 行为受客观刺激的影响,一定的刺激必然 引起一定的反应。 • 公式:S一R(刺激一反应) • 华生的这些观点对于研究行为产生的原因, 研究如何改变和调节人的行为,提高其工 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因为这个理论没 有全面地说明人的行为的全过程,把人看 做是对外界刺激起反应的机械人,因而招 致了后来的新行为主义者的批评。
• 只有当我们有明确的标准,并了解组织的期望与要 求时,我们才能评价一个人的行为是否产生有效的 个体绩效。 • 管理者的目标是鼓励个体成员去从事那种能给组织 带来效率的行为,就必须了解影响组织成员个体行 为的因素。 • 组织中个体行为、绩效和有效性模型:
2、个体行wk.baidu.com特征 • 目的性 • 社会性 • 自主性 • 连续性 • 持久性 • 可塑性
二、个体心理与行为制约
• 个体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思维和作出 反应几个阶段。 • 个体行为过程是需求—动机—行为的过程。 • 个体心理包括知觉、动机、态度、价值观、 个性、气质、情绪等等,这些心理因素都直 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的行为。
三、个体行为疏导
• 个体行为按性质可分为:正确行为和错误行为; • 个体行为按其影响可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本章结束了!
–对目标导向行为来说,需要强度会随着这种行 为的进行而增强,越接近目标,动机就越强, 直至达到目标或受挫折为止。 –目标行为开始后,需要强度就有减弱的趋势。
• 如何把需要强度经常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 循环交替地运用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 当一个目标达到时.马上提出新的更高的 目标,并进入新的目标导向过程; – 目标导向过程停留的时间不宜过长; – 目标不能定得太低.要有较大的挑战性;
第三节 人类行为的八大规律
1、目标律:人的任何行为都指向一定的目标。 2、动机律:人的任何行为都有动机“驱动” 3、强化律:如果某一行为达到了预期目标, 或者获得了预想不到的有利结果,则说明 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4、遗传律:一个人的行为特征部分决定于其 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基因的状况。
• 选择性繁殖实验(聪明的老鼠和迷宫)
刺激 个体心理特征 对刺激的个人解释 行为反应
• 在研究个体行为的心理因素方面,华莱士把知觉、 学习、个性、能力、动机作为环境刺激转化为外显 行为和绩效的主要中介因素,了解这些内在因素的 持点,有利于管理者引导和影响员工的行为。 • 个体行为和绩效模式:
刺激
知觉
学习
个性
动机
能力
行为
绩效 评价与 奖罚
2、斯金纳 • 他倾向于实证主义,认为科学只要描述可 观察的变量及这些变量间的函数关系,而 不要用不可观察的概念去解释可观察的事 物和关系。他坚持不要中间变量,反对任 何形式的内因论,认为强化行为、改变行 为的主要动力是有机体“操作”环境的效 果。 • 如:没有物体也可以发生“看的行为”。
3、赫尔 • 赫尔从方法着手,抛弃“观察一归纳”法, 采用“假设一演绎”法,以期把心理学改造 成近似几何学的演绎科学。他认为,一种合 乎要求的科学理论必须从—整套表述方式清 晰的假设(公理)出发,并对所采用的重要术 语下具体明确的定义,从这些假设出发,必 须在可能做到的情况下,用最严格的逻辑, 演绎出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包括有关领域的 主要具体现象的定理。 • 赫尔提出了6条假设及这些假设基础 上的11 条定理。
• 勒温把人的行为看成是个体特征和环境特 征的函数: • B=f(P*E) 式中:B是人的行为 P是个体特征 E是环境特征 • 在解释某种行为,改变某种态度时,必须 同时考虑环境和个体两个方面。
第二节
个体行为规律
一、个体行为规律
1、人的行为模式 • 不同个体的个性特征不同,社会经历不同, 不同个体会对同一种刺激发生不同的反应。 • 人的行为不仅受个体本身的心理特征的影 响,而且受客观环境的影响。 • 刺激反映机理:
2、个体行为的引导 • 引导个体行为,必须从影响个体行为的心 理因素入手: –首先,要引导个体知觉; –其次,要充分发挥和创造个性; –再次,引导个体树立正确的态度; –最后,培养和塑造组织的价值观;
3、个体行为的协调 (1)个体行为之间的协调 –信息沟通方式 –文化娱乐方式 –思想教育方式 (2)个体与群体、组织的协调 –在组织或者群体内部建立起崇高的理想、 目标和价值观 –鼓励和弘扬正确行为
二、新华生主义 • 新华生主义又称新行为主义,以托尔曼、 赫尔、斯金纳等为主要代表。 • 新华生主义者提出,在刺激、反应之间还 应加上一个因素,以下公式表示人的行为 模式:S一O一R • 即刺激———心理加工———行为
1、托尔曼 • 托尔曼在借鉴华生行为主义观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所谓“目的性的行为主义”的主张, 他试图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引进认识、期望、 目的这些被华生称为意识的“主观主义的东 西”的中间变量(以刺激为自变量,反应为 因变量)。 • 这些变量是任何行为所固有的,客观的,起 着决定行为的作用,是行为的最后的最直接 原因,托尔曼称它们为“固有的决定因素”, 它们起着中介作用。
三、勒温的心理力场理论 • 勒温借用物理学中“磁场”的概念.把人 的过去、现在形成的内在需求看成是内在 的心理力场,把外界环境因素看成是外在 的心理力场。人的心理活动是现实生活空 间内在的心理力场和外在的心理力场相互 作用影响的结果。因此.要测定人的心理 和行为.就必须了解完成这一行为的内在 心理力场和外在心理力场的情境因素。
5、环境律 :人类行为除受遗传基因制约外, 还受环境的支配。
–出生前的环境(孕期消极情绪的实验) –出生后的环境(家庭、教育、社会活动等) –人在不同的情景下的行为方式会发生变化。
6、发展律:随着年龄的增长,行为在不断 地发生变化,如能力提高、性格改变、知识 积累。
7 、差异律: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人格特质、 价值观、工作态度、兴趣、信念、动机等方 面存在着个别差异。 8 、本我律:虽然一个人在行动时考虑到法律 与道德的约束,但在本质上个体只顾追求自 己的利益和目标。
第二篇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个体行为
个体行为规律 管理者的人性观 个体差异及管理 知觉与管理
第三章 个体行为规律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关于个体行为的几种解释 个体行为规律 人类行为的八大规律
第一节
关于个体行为的几种解释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 美国现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行为主义 的创始人华生。 • 行为主义者看来,心理学规律是自然科学 的一个客观实验分支。它的理论目标就是 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华生主张的“刺激 一反应”公式作为行为的解释原则。
1、个体行为的预测与控制 • 行为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也是为了达到 一定的目标。 • 人的目标不是采取一次行为就能直接实现 的,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行为,分为两部 分,即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
• 目标导向行为是指为谋求实现某种目标而 做准备的行为,也可以说是实现目标之前 的行为,即寻找目标的过程。(准备工作) • 目标行为是指直接满足目标实现需要的行 为或者叫从事目标本身的行为。 • 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对需要强度有不 同的影响力:
• 行为受客观刺激的影响,一定的刺激必然 引起一定的反应。 • 公式:S一R(刺激一反应) • 华生的这些观点对于研究行为产生的原因, 研究如何改变和调节人的行为,提高其工 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因为这个理论没 有全面地说明人的行为的全过程,把人看 做是对外界刺激起反应的机械人,因而招 致了后来的新行为主义者的批评。
• 只有当我们有明确的标准,并了解组织的期望与要 求时,我们才能评价一个人的行为是否产生有效的 个体绩效。 • 管理者的目标是鼓励个体成员去从事那种能给组织 带来效率的行为,就必须了解影响组织成员个体行 为的因素。 • 组织中个体行为、绩效和有效性模型:
2、个体行wk.baidu.com特征 • 目的性 • 社会性 • 自主性 • 连续性 • 持久性 • 可塑性
二、个体心理与行为制约
• 个体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思维和作出 反应几个阶段。 • 个体行为过程是需求—动机—行为的过程。 • 个体心理包括知觉、动机、态度、价值观、 个性、气质、情绪等等,这些心理因素都直 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的行为。
三、个体行为疏导
• 个体行为按性质可分为:正确行为和错误行为; • 个体行为按其影响可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