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丰收的果园》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丰收的果园》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丰收的果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的读写和数的大小比较2.了解数的加减法3.能够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二、教学重点1.阅读理解2.数的大小比较3.加减法三、教学准备教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丰收的果园》教材、声音画具学生:活动卡、练习册,学生文具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丰收的果园》。
步骤二:认识数字浏览课本第四单元《数学》内容,学生跟读数字,并用声音画具发音,帮助学生认识数字,熟悉数字读法。
步骤三:认识可视化的数字大小比较1.学生在翻阅课本第四单元《数学》内容,发现自己知道的数字,并说出数字大小之间的关系2.课后,教师给学生展示一组图形,并让学生选择数字大小的顺序。
步骤四:数的加法1.在课本第四单元《数学》中,帮助学生了解加法的概念。
2.以12个苹果加上5个苹果为例,让学生识别到:–12加5等于17–加法是两个数字或更多数字相加的过程3.在活动卡中完成第12页的练习步骤五:数的减法1.在课本第四单元《数学》中,让学生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
2.以12个苹果减掉5个苹果为例,让学生识别到:–12减5等于7–减法是通过减去一个数字,得到另一个数字的过程3.在活动卡中完成第13页的练习。
步骤六:认识几何图形在课本第四单元《数学》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包括正方形、矩形和三角形。
五、教学总结1.教师有互动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
2.通过课堂实例的操作和活动卡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数字大小比较、加法和减法的基本知识。
3.教师要注意时刻把握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向学生传递正能量,营造良好氛围。
《丰收的果园》(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多媒体投影仪
(2)实物投影仪
(3)白板
(4)彩色粉笔
2. 课程平台:
(1)智慧教育平台
(2)数学教学资源库
3. 信息化资源:
(1)图形识别软件
(2)数学游戏软件
(3)在线拼图活动
4. 教学手段:
(1)分组讨论
(2)小组合作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 重点:
(1)认识并描述平面图形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2)通过拼图活动,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难点:
(1)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特征描述。
(2)拼图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3)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3. 解决办法: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丰收果园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4)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在线游戏或互动活动,如《水果连连看》、《果园大冒险》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对果园和水果的认识。
(5)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果园、开展水果品尝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果园的丰收和水果的美味。
2. 拓展建议:
(1)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儿童绘本或故事书,通过阅读加深对果园和水果的理解。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丰收的果园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丰收的果园一. 教材分析《丰收的果园》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教材,主要讲述了果园里各种水果的丰收情况。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数数、计数、比较等基本数学运算能力,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尚处于初步认识阶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途径,自主探索数学知识。
同时,学生对于果园和水果有较高的兴趣,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数数、计数,并能比较水果的多少。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数数、计数,并能比较水果的多少。
2.难点:学生能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果园丰收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采用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3.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水果图片、实物水果、数数卡片等。
2.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果园丰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果的种类和数量。
提问:“你们看到了哪些水果?它们有多少个?”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数数卡片,引导学生进行数数、计数。
例如,展示3个苹果的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苹果。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游戏,比一比哪个小组数数、计数更快。
例如,教师展示5个橙子的图片,让学生快速数一数有几个橙子。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谁能来说一说,我们刚才数了哪些水果?它们有多少个?”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丰收的果园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丰收的果园 -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理解数量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认识加法和减法。
2. 学习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
2. 学具:学生自备的10个相同的小物品(如小石子、豆子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丰收的果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果园里的水果数量。
2. 新课导入:介绍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让学生通过操作学具,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3. 讲解与示范:讲解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示范。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检查计算结果。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1. 板书丰收的果园2. 板书内容:包括加法和减法的概念、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示例等。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题。
2.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运用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 挑战练习:完成一些稍微复杂的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题。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上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同时,我也发现学生在运用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太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8丰收的果园丨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8 丰收的果园丨苏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丰收的果园》,主要涉及整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通过果园里各种水果的图片,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数字的意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数字的意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数字的意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果图片、数字卡片、计算器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a. 向学生展示果园里各种水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名称。
b. 引导学生发现水果图片中的数字,并让学生解释数字的意义。
2. 知识讲解(10分钟)a. 利用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字。
b. 通过示例,讲解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c. 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操作(10分钟)a.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利用水果图片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b. 引导学生交流操作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4. 课堂小结(5分钟)b.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果园里的水果图片。
2. 10以内的数字。
3. 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示例。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列水果的数目。
答案:苹果3个,香蕉4个,葡萄5个。
2. 题目:小猴摘水果。
答案:小猴摘了2个苹果和3个香蕉,一共摘了5个水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果园里的水果图片,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丰收的果园丨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丰收的果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加减法运算。
我们将通过丰收的果园这一主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加减法,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能够正确计算。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果图片、加减法卡片、PPT。
2. 学具:学生自带的水果玩具、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丰收的果园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基本运算。
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3. 练习:通过PPT展示一些加减法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
同时,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丰收的果园2. 内容: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加减法的意义、加减法的应用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一些加减法题目。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水果,进行加减法的计算。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是否能够正确计算。
2.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让学生积极参与。
3. 教学策略:是否采用了适当的教学策略,是否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以上就是对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丰收的果园的详细设计,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步骤,包括导入、新课内容、练习和总结,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8丰收的果园丨苏教版(51)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8 丰收的果园丨苏教版 (51)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1. 学习加法运算,理解加法的意义。
2. 能够正确计算简单的加法题目。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果园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通过对果园图片的分类,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
3. 通过计算果园中各种水果的总数,让学生掌握加法运算。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并能够正确进行加法计算。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果园图片、水果模型、计数器。
2.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幅果园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果园中的水果种类和数量。
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加法运算的意义,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加法计算的方法。
3. 课堂练习:教师给出几组简单的加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幅果园图片,用彩笔标记出各种水果的数量,并计算出各种水果的总数。
5. 成果展示: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解计算过程。
6. 作业布置:教师给出几组加法题目,让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果园图片2. 水果分类3. 加法计算4. 小组合作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列水果的总数。
苹果:3个香蕉:2个橙子:5个答案:苹果、香蕉和橙子的总数为10个。
2. 题目:请你画一幅果园图片,并计算出各种水果的总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加法运算,并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加法题目。
学生在小组合作环节表现出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但在课堂讲解环节,部分学生对加法运算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辅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加法题目,如:苹果5个,香蕉3个,橙子2个,请问三种水果一共有多少个?答案:苹果、香蕉和橙子的总数为10个。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丰收的果园》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丰收的果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丰收的果园》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一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20以内的加减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同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概念。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正确地进行20以内的加减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果园丰收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小组合作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果园丰收的图片、水果卡片、算式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水果卡片、算式卡片、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果园丰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水果卡片,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数量,让学生说一说水果的加减法算式。
如:苹果3个,加上香蕉2个,一共有几个?引导学生说出3+2=5。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练习水果加减法算式。
如:学生甲拿出苹果卡片3个,学生乙拿出香蕉卡片2个,学生甲问学生乙:一共有几个?学生乙回答:3+2=5。
然后学生乙问学生甲:香蕉2个,减去苹果3个,还剩几个?学生甲回答:2-3=-1。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丰收的果园-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丰收的果园-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丰收的果园”主题,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字识别和计算能力,理解数字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互动游戏、实物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数字的认知:学习数字1至10的读写和意义。
2. 数量对应:理解数字与物体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
3. 简单的加法:引入并练习将两个数量进行相加。
4. 果园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模拟果园的情境,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数字的认知和数量对应关系。
2. 难点:理解加法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果园图片、计数器、加法表格。
2. 学具:彩色笔、图画纸、水果模型。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果园图片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对丰收果园的兴趣。
2. 基础教学:通过数字卡片教授数字1至10,强调每个数字的形状和发音。
3. 互动游戏:使用水果模型进行数量对应游戏,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理解。
4. 加法启蒙:介绍加法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例子(如水果的合并)让学生感受加法的意义。
5. 实践活动:模拟果园采摘,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数和加法计算。
6. 总结与反思:回顾所学内容,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体验和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 数字卡片:展示数字1至10,每个数字旁边配有相应数量的水果图片。
- 加法表格:列出简单的加法例子,如1 2=3,旁边配有相应数量的水果模型。
- 果园图画:绘制一个充满水果的果园场景,每个水果旁边标注相应的数字。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与家长一起用水果或其他物品进行计数和加法游戏。
2. 创意绘画: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果园,并为每个水果标注对应的数字。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对数字和加法的理解程度。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丰收的果园》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丰收的果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丰收的果园》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主要通过果园丰收的场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于数的加减法运算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逐步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能够理解和运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能够通过实际情境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情境,运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果园丰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通过实际操作和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律。
3.情境练习:设计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游戏互动: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5.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丰收的果园》公开课说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丰收的果园》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丰收的果园》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主要内容是通过果园里的苹果树、橙子树、香蕉树等不同水果的丰收情况,让学生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加减法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成熟。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数量、颜色、大小等方面的经验,这为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提供了基础。
此外,学生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有趣的活动和直观的演示来吸引他们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通过观察果园里的水果,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学会与人合作、分享、交流。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果园里的水果,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图片、实际的操作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出示果园里的水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丰收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教师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观察每组水果的数量,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水果的数量变化,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3.演示: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展示如何将水果的增加和减少用加减法表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4.练习:教师设计不同难度的数学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用。
《丰收的果园》(课件)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 2 34
小狗的后面呢?
认
位
小兔的左边有 什么树?
置
小兔的右边有 什么树?
认 位 置
认 位 置
解 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决
问
5棵苹果树
4棵梨树
题
?棵
5+4=9 4+5=9
解 梨树有多少棵?
决
问
5棵苹果树
?棵梨树
题
一共有9棵果树
9-5=4
解 苹果树有多少棵?
决
问
?棵苹果树
4棵梨树
决
第二只小兔捡了( 2)个梨, 第三只小兔捡了( 4)个梨。
3+2+4=9
问
三只小兔一共捡了( 9)个梨。
题
解
苹果一共有多少筐?梨呢?
决
3+3+3=9
问
题
2+2+2+2=8
解
加法
决
减法
问
连加
题
连减
加减混合
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1
2
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5
4
3
2
1
2
1
5
2+5+1=8
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丰收的果园
1
2
5棵苹果树
1
345
4棵梨树
2
34
1
42
5棵苹果树
321 4棵梨树
4
几 和
第 5棵苹果树
几
321 4棵梨树
几
一共有几辆车在运水果?
和 运苹果的车有几辆?哪几辆?
第 几
4
56
7
3 2
1
运梨的车有几辆?哪几辆?
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在运水果?从前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好玩《丰收的果园》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好玩《丰收的果园》教案一. 教材分析《丰收的果园》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收获水果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各种水果,了解水果的丰收情况,以及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收获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通过观察、操作来学习新知识。
他们对水果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水果的丰收情况了解不多。
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各种水果,了解水果的丰收情况。
2.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各种水果,了解水果的丰收情况。
2.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操作法、游戏教学法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水果的图片或实物。
2.准备果园丰收的场景。
3.准备水果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歌曲、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果园丰收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水果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认识各种水果,了解水果的丰收情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水果分类、数水果等实际操作,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巩固(10分钟)通过水果卡片游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水果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丰收的果园里还有哪些水果?水果丰收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水果的丰收与数学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与水果丰收有关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
8.板书(5分钟)设计一份板书,突出水果丰收的主题,直观地展示本节课的内容。
活动课《丰收的果园》(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活动课《丰收的果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能正确地数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共同完成任务。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认识10以内的数,能正确地数数。
2. 理解并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
3. 学习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个数。
4.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交流等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以内数的顺序,能正确地数数。
2. 教学难点: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个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果园图片、数字卡片、计数器、磁性贴片等。
2. 学具:彩泥、水果模型、画纸、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1 教师出示果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果园的景象。
1.2 学生分享自己见过的果园,引出课题《丰收的果园》。
2. 基本活动2.1 教师发放彩泥和水果模型,让学生分组制作水果。
2.2 学生分组制作水果,教师巡回指导。
2.3 学生展示制作的水果,用10以内的数表示各种水果的数量。
3. 综合活动3.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按顺序排列。
3.2 学生分组进行数字接龙游戏,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
3.3 教师出示磁性贴片,让学生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个数。
4. 总结与展示4.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4.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丰收的果园》2.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10以内的数表示家里水果的数量。
2. 让学生画一幅丰收的果园图画,并用10以内的数表示各种水果的数量。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在分组活动中,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件《丰收的果园
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 少棵?苹果一共有( )筐, 梨一共有( )筐。
树上有( )只鸟,又飞 来了( )只,一共有( )只。
谁在梨树上?谁在梨树下? 小猴在谁的上面?在谁的下面?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0棵
4棵
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10 + 4 = 14(棵)
谁在梨树上?
谁在梨树下?
小猴在谁的上面? 小猴在谁的下面?
树上有( 4 )只鸟,又飞来了( 3 前面一辆车是谁在推? 后面一辆车是谁在推?
运苹果的车有( )辆,是哪几 辆?运梨的车有( )辆,是哪几辆?
(1) 运苹果的车有( 3 )辆,是哪几辆? (2) 运梨的车有( 4 )辆,是哪几辆?
前面一辆车是谁在推? 后面一辆车是谁在推?
(1) 苹果一共有( 9 )筐。 3 + 3 + 3 = 9(筐)
(2) 梨一共有( 8 )筐。 2 + 2 + 2 + 2 = 8(筐)
我右边有5棵苹果树。
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5 + 5 = 10(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丰收的果园-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丰收的果园-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和认识“丰收的果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丰收的果园”中的水果,如苹果、梨、葡萄等。
2. 学习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丰收的果园”中的数量关系。
3. 学习用图画的形式表现“丰收的果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和认识“丰收的果园”。
2.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挂图等。
2. 学具:彩笔、图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丰收的果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丰收的果园”中的水果,如苹果、梨、葡萄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和认识“丰收的果园”。
3. 活动一:让学生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丰收的果园”中的数量关系。
4. 活动二:让学生用图画的形式表现“丰收的果园”。
5. 总结:通过总结,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丰收的果园2. 板书内容:- 苹果- 梨- 葡萄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用图画的形式表现“丰收的果园”。
2. 让学生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丰收的果园”中的数量关系。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观察、操作、描述等方面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丰收的果园”中的水果认识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我还发现部分学生在描述“丰收的果园”中的数量关系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丰收的果园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丰收的果园(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理解10以内的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教学内容1. 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计算器、水果模型、计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丰收的果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果园中的水果数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让学生通过计算卡片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水果模型的加减法运算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4.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总结,讲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丰收的果园2. 主体内容: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实际操作示例、课堂练习题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加减法现象,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同学。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步骤,包括引入新课、实践操作、总结讲解、课堂练习和课堂小结。
这些步骤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丰收的果园》教案1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丰收的果园》教案1一. 教材分析《丰收的果园》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果园里的水果丰收,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主要通过数数、计数、比较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
课文内容丰富,插图生动,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于基础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还不够熟悉。
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和模仿。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掌握数学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数数、计数,并能比较水果的多少。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数、计数,比较水果的多少。
2.难点: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果园丰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交互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水果模型、水果图片、计数棒等。
2.课件:果园丰收的图片、数学游戏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水果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果园里的水果,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果园丰收的图片,引导学生数一数各种水果的个数,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操练(10分钟)1.教师分发计数棒,让学生自己数一数水果的个数,并将其与图片对应。
2.学生分组,每组选一种水果,数一数每组有多少个水果,并互相交流。
巩固(10分钟)1.教师出示一组水果图片,让学生比较哪组水果更多,并说明理由。
2.学生分成两队,进行水果接力比赛,数一数每队得到的水果个数,比赛结束后,比较哪队得到的水果更多。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果园里的水果更多,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它们的总数?让学生尝试用加法解决问题。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丰收的果园》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丰收的果园》教案一. 教材分析《丰收的果园》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一单元,主要讲述了果园里各种水果的收获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水果的分类,数量的认识,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数学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还不够熟悉。
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各种水果,并能进行分类。
2.让学生掌握数量的基本概念,能正确数数和认识数字。
3.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果的分类,数量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难点:水果的分类,数量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果园丰收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水果卡片游戏、水果拼图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3.小组合作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水果卡片、水果图片、水果拼图、数字卡片等。
2.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水果卡片,引导学生认识各种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同时,让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水果。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果园丰收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各种水果的数量。
然后,引导学生发现水果的分类,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水果拼图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水果分类和数量的认识。
同时,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发放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水果数量卡片配对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