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河南饮食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河南饮食文化

自古以来,中原就被冠以许多美誉。如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炎黄子孙的摇篮等诸多别称。无论是盘古开天,大禹治水的上古,还是礼制天下的商周,无论是三足鼎立,五代十国的魏晋,还是地广富庶的唐宋。这块土地上的历史兴衰,岁月变迁,都如同滚滚东去的黄河之水,一去不复还。

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河南地处中原,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尽管演绎了无数次的战争,但挥之不去的地域文化,却和那些王城古都的秦砖汉瓦一样,见证着历史。如今,富有地域色彩的饮食文化依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不管是在都市的高档饭店,还是在乡村集镇的简陋餐馆,各种美味可谓举不胜数。品尝带有浓郁异地色彩的佳肴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文化上的享受。我常常欣赏电视上、杂志上呈现的不同地域的美食,那由五彩斑澜的颜色,别具匠心的造型,意味隽永的的含义组成的一道道不知名字的菜肴,我想,如果吃了,就是毁掉了一件艺术品。精致的佳肴,摆放在高雅的餐厅里,配上美妙的音乐,不由地让人想到浪漫、轻松、愉快、温馨、幸福……。我,做为一名河南的农村人,对一日三餐,从未曾做过思考,总觉得这是再也平常不过的事情。如今真正静下心来,纵观河南的饮食,特别是在农村,乡亲们对饮食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讲究,但我仍然想从河南这块土地上积淀起来的厚重的饮食文化中,寻觅带着乡土气息的佳肴,打捞我们河南人所固有的生活习性、思想品德和复杂品性。

一、河南人饮食规律

任何一个地域的民族,他们都在时间的流逝中开成一种习惯,包括饮食。无论一日三餐之时,还是走亲串友之刻,河南的人们都在吃同一种饭。即使生日寿诞、婚丧嫁娶的日子里,一把白面做文章,简简单单汲营养;一棵萝卜一棵菜,轻轻松松渡岁月。餐桌上的大格调永远不变,似乎人们在遵循着一个不可更改的规律。

1、一日三餐

早餐、午餐都以稀饭、馒头为主,辅以单个的菜,或者干脆就不炒菜。稀饭是一锅水、一把面,或一把玉米糁熬成的,馒头自然也是用面做的。这就是河南农村人的早餐和午餐的主旋律。

晚饭相对来说丰富些,以咸为主,但绝对也离不开面。过去一把面在农村妇人的手中,和、揉、搅、擀,被制成精莹剔透、又滑又筋的手工面条;现在有机器轧成的,还有现成的挂面,配以各色菜肴或捣一点蒜泥,吃汤面或捞面,这种有汤有面的饭菜滋养着一代又一代河南人。

大多数河南人在秋、冬两季都爱喝糊涂面条。所谓的糊涂面条就是锅内煮有大豆、花生,还有各种夏季晒的干菜,如干野菜、干豆角、干倭瓜片、红萝卜和白萝卜干等等,再丢一些玉米糁,下少许面条,最后再放盐、调料等,出远门的人回到家后最想喝的恐怕就是这种糊涂面条了。尽管这种饭登不了大雅之堂,但君不见小吃摊前的红火和亲人相聚时老母亲看着孩子连吃几大碗糊涂面条的笑容,就知其魅力了。

一日三餐,简简单单,甜咸搭配,营养合理,千百年来,河南人固守着老祖宗们的习俗,走过了战争苦难,走过了水深火热。

2、生日寿诞

简约质朴的河南人过生日,餐桌上也绝非单调。他们会拿出庄稼人的热情,抛去日常生活中

的简单,奢侈一回,但他们又忘不掉节俭。例如:小孩子满月、老人们生日,亲朋好友提礼物前来,少则几人、十几人,多则几十人,怎样招待?对于这一问题,他们会为餐桌上添上另一类大众饭,并取了一个寄托着美好希望的名字----长寿面。买块猪肉,加上自家地里的萝卜、白菜,放进油锅一炒,把轧好的面条,在笼上蒸个把钟头,油光光,筋腾腾的长寿面便被端上了餐桌。一家老小,吃得不亦乐乎。热气腾腾的面条,热热闹闹的气氛,吉祥如意就这样被河南人在餐桌上“品尝”出来。

3、走亲串友

河南农村偶遇亲戚造访,主妇们虽不杀鸡做食,但总会拿出自家的好多鸡蛋,擀上一剂好面条,给客人端上一碗鸡蛋捞面。无论是主家还是客人都会认为这已是不错的待遇了。过去的河南人即使过年也很少买菜来丰富自家的食谱,因为地里种的应有尽有,只是买些猪肉见到荤腥便可欢欢乐乐地过大年了。而现在一到冬季,农活少了,农村人也乐了,一步入腊月,县城商埠、乡村集市,人潮涌动,都忙着买些年货,回家后精心置办过年几天的美味佳肴。萝卜、白菜、大葱、大蒜、自家做的豆腐、粉条,在大锅里一烩,盛的时候再分开,于是农家小院的餐桌上菜碗更多了,笑声更响了。让人惊叹的是一口锅里竟能做好几个菜!另外,饺子也会时不时地成为餐桌上的主角。包饺子的原料是以肉、红白萝卜为主,放进盐、葱、姜、蒜茉等调料,搅拌均匀,就成了美味可口的饺子馅。然后开始和面,切成一小团一小团,擀成圆圆的并且中间厚一点边缘薄一点的饺子皮后,一家人围着包,再把包好的排成排,等锅里水烧开了,把饺子一个一个丢进去煮。饺子还是团圆的象征,大年三十晚上吃饺子,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无论在多远的外地,人们总要想办法赶回家吃这一顿团圆饭。

4、婚丧嫁娶

婚丧嫁娶时,河南人仍不忘节约。主厨由家庭主妇变为了专业厨师掌勺。挎出几篮面,牵来自家喂的猪,挑来自家地里的萝卜、白菜,端出自家做成的嫩嫩的豆腐、透明的粉条,变着花样蒸出馒头,做出红烧肉、小酥肉以及各色各样的荤菜。庄稼人平时不稀罕的萝卜、白菜,又在喜庆的餐桌上被人们变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就餐当天无论是流水席,还是一股脑端上,七八人一桌,大白馒头,就着荤、素菜,吃得庄稼人乐开了怀。若遇到了丧事则更简单一点,无非是晚餐一大锅面条,早餐一大盆烩菜而已,馒头是少不掉的,至于有没有肉就要看主家的经济能力了。

5、其他小吃

除了家里经常吃的面条、馒头外,如今很多饭店、餐馆经营一些米饭、炒菜、烩面、削面、米线、馄饨、煎饼、包子、汤圆等饭菜丰富着河南人的饮食,但改不了主流,主流还是离不开面。偶尔有昂贵一些的鸡、鸭、鱼肉,也是经济条件稍好的人吃,并且很多庄稼人吃不贯鱼肉,嫌鱼肉刺多,还有腥味。而自家喂的猪呀、羊呀,也舍不得吃,都卖了,换一些钱贴补家用。无论城里人怎样变着花样吃,但是河南的农村人仍然演绎着老祖宗们留下的老套的饮食规律。

二、分析原因

河南人为何偏爱于面食,为何喜欢简约的饭菜呢?其他的饭菜为什么难以长期统治他们的胃口?为什么他们对萝卜、白菜情有独钟呢?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历史原因

在中国,公元前1000多年,小麦已是黄河中游一带的主要粮食作物,于是小麦也就与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