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类的离群点检测

合集下载

K均值算法中的离群点检测技巧及注意事项(Ⅲ)

K均值算法中的离群点检测技巧及注意事项(Ⅲ)

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领域,K均值算法被广泛应用于聚类分析。

然而,由于K均值算法对于异常值(离群点)敏感,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离群点的检测及相关注意事项。

本文将从K均值算法的原理出发,探讨离群点检测技巧及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应用K均值算法进行数据分析。

K均值算法是一种基于距离的聚类分析方法,其原理是将数据集中的样本点划分为K个簇,使得同一簇内的样本相互之间的距禮最小,不同簇之间的距离最大。

算法主要包括初始化聚类中心、计算样本点到各聚类中心的距禮、更新聚类中心和重复迭代直至收敛等步骤。

然而,K均值算法对离群点非常敏感,离群点的存在可能会对聚类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离群点的检测是K均值算法应用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在K均值算法中,离群点的检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常见技巧来实现。

首先,可以利用离群点检测算法,如基于密度的LOF算法、基于统计学的Z-score算法等,对样本点进行离群点检测。

这些算法可以通过对样本点的密度或统计特性进行分析,识别出异常的离群点。

其次,可以通过设定阈值,对样本点到聚类中心的距离进行检测,距离超过设定阈值的样本点可以被认为是离群点。

另外,还可以利用聚类结果进行离群点检测,将不属于任何簇或属于簇的样本数量极少的样本点识别为离群点。

除了离群点检测技巧之外,K均值算法的应用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对于离群点的处理,可以选择剔除离群点进行聚类分析,也可以将离群点单独作为一个簇进行处理。

具体选择取决于数据分析的目标和应用场景。

其次,K值的选择是K均值算法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K值的选择应该基于具体的问题需求和领域知识,可以通过交叉验证等方法进行确定。

另外,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也会影响聚类结果,可以通过随机初始化多次进行聚类分析,选择效果最好的一次结果。

此外,K均值算法在应用中还需要考虑数据的标准化处理、聚类结果的评估指标选择等问题。

标准化处理可以使得不同特征的数据具有相同的尺度,避免某些特征对聚类结果的影响过大。

基于聚类的离群点分析方法

基于聚类的离群点分析方法
关 键词 :离群 分析 ;离群分 类 ;离群 属性 ;离群簇 ;内涵知 识 中图分 类号 :T 3 1 T 3 1 P l ; P 9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 编号 :10 — 6 5 2 1 ) 3 0 6 —4 0 13 9 ( 0 2 0 - 8 5 0
d i1 . 9 9 ji n 1 0 —6 5 2 1 .3 0 8 o:0 36 /.s .0 13 9 .0 2 0 . 1 s
b 离群 点检测 , ) 即如何 有 效地 从数 据集 中挖掘 出离 群对
邓玉洁 , 朱庆生
( 重庆 大学 计 算机 学 院 , 重庆 404 ) 004 摘 要 :对 于 离群 点 的形成 , 不同的属 性起 着 不 同的 作 用 , 离群 点在 不 同 的属 性 域 中 , 表 现 出不 同 的 离群 特 会 性 , 大 多数情 况 下 , 在 高维数据 空 间 中的 对 象是 否 离群往 往取 决 于这 些对 象在低 维 空间 中 的投 影 。针 对如 何 将 离群 点按照 形成原 因分 类的 问题 , 引入 离群 属性 和 离群 簇等 概念 , 以现有 离群 挖掘技 术 为基础 , 出了基 于 离群 提 分 类 来进 行 离群点 分析 的方 法 , 实现 了基 于聚 类 的 离群 点分 类算 法 C O (l t — sdote c sf ao ) 以 B C c s r ae u i l s ctn , ue b lr a i i i 揭 示 离群 点 的 内涵知识 。 实验表 明 了该 方法在 实际应用 中的 有效性 。
e t n o e eo icsi o dme so a p c .I r e oca s yteoii fo tes hsp p rd f e o o c ps ci ft s be t nlw.i nin ls ae nod rt lsi h r n o ul r .ti a e ei d smec n e t o h f g i n

K均值算法中的离群点检测技巧及注意事项(十)

K均值算法中的离群点检测技巧及注意事项(十)

K均值算法(K-means algorithm)是一种常用的聚类算法,它通过将数据点分配到K个不同的簇中,使得簇内的数据点尽可能相似,而簇间的数据点尽可能不同。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数据往往会包含一些异常值或离群点(Outliers),它们与其他数据点的差异较大,可能会影响K均值算法的聚类效果。

因此,在使用K 均值算法进行数据聚类时,需要注意离群点的存在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一、离群点检测技巧1. 数据预处理在应用K均值算法前,首先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这包括数据清洗、去除重复值、缺失值处理等。

同时,对异常值的处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常用的异常值检测方法包括箱线图、3σ原则、Z-score标准化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初步发现数据中的异常值,为后续的离群点检测提供基础。

2. 基于距离的离群点检测K均值算法的本质是基于数据点之间的距离来进行聚类,因此可以利用距离来检测离群点。

常用的距离度量包括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切比雪夫距离等。

通过计算每个数据点与其他数据点的距离,并与一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可以识别出离群点。

3. 基于密度的离群点检测除了距离外,密度也是一种常见的离群点检测方法。

基于密度的离群点检测算法(如LOF算法、DBSCAN算法等)可以根据数据点周围的密度来判断其是否为离群点。

这种方法对于非球形簇或者密度不均匀的数据具有一定的优势。

4. 基于统计方法的离群点检测统计方法也可以用于离群点的检测。

例如,通过观察数据分布的偏度、峰度等统计量,可以初步判断数据中的异常值。

同时,一些基于假设检验的方法(如Grubbs检验、Dixon检验等)也可以用来识别离群点。

二、离群点检测的注意事项1. 确定离群点的定义在进行离群点检测时,首先要明确离群点的定义。

不同的领域对离群点的定义可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确定离群点的定义,以便进行有效的检测和处理。

2. 选择合适的离群点检测方法针对不同的数据特点和应用需求,需要选择合适的离群点检测方法。

基于聚类和距离的大数据集离群点检测算法

基于聚类和距离的大数据集离群点检测算法
f 互——~
dt ,=f —i; ip)、 s g ( q ( )
Yi1 =
f1 1

基于 距离 的方法 大致分 为嵌套 循环 的算法、 基 于 索 引 的 算 法 和 基 于 单 元 的 算 法 。但 这 些 方 法
在 处 理 大 规 模 数 据 集 时 都 存 在 性 能 上 的 不 足 。嵌
邻 ,复杂度为 O (2 )( 中 N为数 据集 中对 J Xd 其 7 v 象 个数 ,d为数 据 的 维数 ) 】 于 索 引的 算 法通 。基
过 建 立 多 维 索 引 结 构 为 各 样 本 寻 找 近 邻 ,最 坏 情
离之和 。显然 w P 比 D P 更精确地度量了 () k()
P的邻 域 的 稀疏 程 度 。 本 文 在 W P k()的基 础 之 上 定义 了度 量数 据点离 群程 度 的离 群因子 。 定义 1 ( P的 离群 因子 ) 于 数 据 集 D,给 点 对
近 邻对象 的 平均距 离 :

( 中国民航 飞行学 院 计算机学院 ,广汉 6 8 0 ) 13 7 要 : 针 对 已有的 基于距 离 的离群 点检测 算法 在大 数据 集上 扩展性 差的 问题 ,提 出了基于 聚类 和 距 离混 合 的大 数 据集 离群 检测 算 法 。算法 第 一阶 段采 用 层次 聚类 和 k m a s 合 的层 次 — e n混
D i 1 . 9 9 j is . 0 9 1 4 2 1 . ( ) 2 o : 3 6 / . n 1 0 -0 3 . 0 1 4 下 . 9 0 s
0 引言
离 群 点检 测 是数 据 挖 掘 技 术 的 重 要研 究 领 域 之 ~ ,用 来 发 现 数 据 集 中 明显 偏 离 于 其 他 数 据 、 不 满 足 数 据 的 一般 行 为 或 模 式 的 数 据 ¨。这 些 数 】 据 对 象 叫做 离 群 点 ,也 叫 做 孤 立 点 。 离群 点 检 测 算 法 分 为 基 于 统 计 、深 度 、聚 类 、距 离和 密 度 的 方 法 。 其 中 ,基 于 距 离 的 方 法 由于 算 法 思 想 直 观 ,易于 实现 而得 到 了广 泛 的研 究和应 用 。

基于聚类分析局部离群点挖掘改进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聚类分析局部离群点挖掘改进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Zh o Zh yn Ch n a s e g a an ig e g Ch ng h n
( colfC m ue Si c a dTcnlg , ne n e ooy D n haU i sy S ag a 12 C i r e h ei 2 a)
Ke wo d y rs
D t n n L c u l rfc o K・ itn e n ih o r C u tra ay i aa mi i g o a o te tr l i a d s c eg b u l s n lss a e
而且 还 能 更 好地 达 到 解 析 目的 。 关 键 词 数 据 挖 掘 局 部 离 群 因子 K- 离 邻 域 聚 类 分 析 距
ON M PRoVED I ALGoRI TH FOR LoCAL oUTLI ER I NG M NI BAS ED oN CLUS TER ANALYS S AND TS I PLEM ENTATI I I M oN
p s e g rfo d ts to uo ai a ec le tn y tm fr i ta i t tt e i a s n e w a a e fa tm tc f r o lc ig s se o al r nst ha h mpr v d lo t m an mi e o tt ule s d s r i te l o e ag r h c n u he o tir e e vng atn— i to r fe tv l a d c n aS c e e t a sn i et r i n mo e efc iey, n a l O a hiv he p r ig a ms b te .
t i e c o .t Lcl ul rat rd ent nfr ulr f a betaget el a uao eur acl Ite ms ndt t n e . oa ote c riaga e f io te o t ojc, ra da c cltni r i dt c u ̄ea o ei c i f o s di i o o i d a l i s q e ol lh

使用机器学习进行异常值检测的方法与工具

使用机器学习进行异常值检测的方法与工具

使用机器学习进行异常值检测的方法与工具在数据分析和统计领域,异常值是指与大多数数据明显不同的数据点。

这些异常值可能由于数据收集错误、测量误差、设备故障或其他未知原因而出现。

恰当地检测和处理异常值是数据分析的重要步骤,它可以避免在模型训练和预测中引入不可靠的偏差。

机器学习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异常值检测的领域。

本文将介绍使用机器学习进行异常值检测的几种常用方法与工具。

1. 离群点检测方法离群点检测算法是一种常用的异常值检测方法,它通过计算样本数据点与其他数据点之间的距离或相似性来判断其是否为异常值。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基于聚类的离群点检测方法,例如DBSCAN(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

DBSCAN可以根据数据点之间的密度来识别离群点,它将数据点分为核心点、边界点和离群点,并通过设定合适的距离阈值来判断数据点是否为离群点。

2. 孤立森林孤立森林是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异常值检测算法,它通过构建随机森林来区分正常数据和异常数据。

它的基本思想是异常数据点可以更容易地被拆分成细小的分割部分,而正常数据点则需要更多的分割才能达到同等程度。

孤立森林算法利用了这一特性,通过随机划分数据的方式构建决策树,并通过评估树的高度来判断数据点是否为异常值。

3. 神经网络神经网络在异常值检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训练一个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学习数据的特征和模式,并根据学习到的模型来判断新的数据是否为异常值。

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多层隐藏层和非线性激活函数来建模复杂的数据结构和关系,从而提高异常值检测的准确性。

通过调整神经网络的结构和超参数,可以得到更好的异常值检测结果。

4. 开源工具与库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还有许多开源的工具与库可以用于机器学习异常值检测。

例如,Scikit-learn是一个常用的机器学习库,它提供了多种异常值检测算法的实现,包括孤立森林、最近邻和支持向量机等。

另外,TensorFlow和PyTorch等深度学习框架也提供了灵活的异常值检测方法与工具,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定制化的实现。

基于WSRFCM聚类的局部离群点检测算法

基于WSRFCM聚类的局部离群点检测算法

基于WSRFCM聚类的局部离群点检测算法
王丽娜;许朴;谢亚琴
【期刊名称】《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年(卷),期】2015(32)10
【摘要】针对局部离群度量计算量大的缺点,在LDOF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聚类的离群点检测算法WSRFCM-LDOF.该算法采用集成粗糙集和阴影集的簇特征加权模糊聚类(WSRFCM)技术作为减少计算量的方法;簇特征加权的聚类算法可以有效处理分布不均匀的簇划分,在此基础上应用粗糙集和阴影集,使得簇特征加权模糊聚类算法可以有效划分交叠的簇,尤其对噪声和异常数据的处理具有高效性.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在降低时间复杂度的同时,提高了检测精度.
【总页数】5页(P129-133)
【关键词】特征加权;阴影集;阴影粗糙模糊聚类;局部离群度;离群点检测
【作者】王丽娜;许朴;谢亚琴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
【相关文献】
1.基于聚类和局部信息的离群点检测算法 [J], 张强;王春霞;赵健;武龙举;李静永
2.基于聚类离群因子和相互密度的离群点检测算法 [J], 张忠平; 邱敬仰; 刘丛; 朱梦
凡; 章德斌
3.基于局部估计密度的局部离群点检测算法 [J], 谢兄; 唐昱
4.基于局部离群点检测的高频数据共现聚类算法 [J], 周志洪;马进;夏正敏;陈秀真
5.基于k-means聚类和离群点检测算法的医院建筑节能诊断方法 [J], 许璟琳;彭阳;余芳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数据分析中的离群点检测方法比较

大数据分析中的离群点检测方法比较

大数据分析中的离群点检测方法比较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离群点(Outlier)检测在数据分析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离群点是指与大部分数据点有明显偏离的观测值,它们可能是数据记录中的错误、异常或罕见事件。

离群点检测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网络安全、金融风险评估、医学诊断等。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离群点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包括统计学方法、基于距离的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

统计学方法是最早应用于离群点检测的方法之一。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基于正态分布的离群点检测。

该方法假设数据服从正态分布,通过计算观测值与正态分布的距离来确定离群点。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均值和标准差来测量数据与正态分布之间的差异。

然而,该方法对离群点的分布要求较为严格,对于偏离正态分布的数据或多峰数据分布效果较差。

基于距离的离群点检测方法是另一类常用的方法。

这些方法通过计算数据点之间的距离来确定离群点。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基于k近邻的离群点检测。

该方法假设离群点周围的邻近点较少,因此测量每个数据点与其k个最近邻点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分布来确定离群点。

然而,该方法对于局部离群点或密集区域中的离群点检测效果较差。

机器学习方法在离群点检测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

这些方法通过训练模型来预测数据点是否为离群点。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基于异常因子的离群点检测。

该方法使用训练数据拟合模型,然后计算每个数据点与模型之间的差异来确定离群点。

另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基于聚类的离群点检测,该方法将数据点分为不同的簇,并通过计算数据点与簇中心之间的距离来确定离群点。

机器学习方法能够适应复杂的数据分布,并对多维数据具有较好的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离群点检测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数据的特征以及任务的要求。

统计学方法适用于数据服从正态分布且离群点分布较为均匀的情况。

基于距离的方法对于密集区域中的离群点有较好的效果。

机器学习方法则对于复杂的数据分布和多维数据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此外,还有一些集成方法被提出来综合各种离群点检测方法的优点。

基于遗传聚类算法的离群点检测

基于遗传聚类算法的离群点检测
维普资讯
C m ue nier ga dA pi t n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o p trE gnei n p l a os n ci
2 0 ,4 1 ) 1 5 0 84 ( 5 1
基于遗传聚 类算法 的离群 点检测
钱 光超 , 贾瑞 玉 , 张 然 , 龙澍 李 Q A u n — h o J u— u Z A G R n L o g su I N G a g c a ,I R iy , H N a ,IL n —h A
En i ern n p ia in , 0 8,4 1 : 5 — 5 . gn e i g a d Ap l t s 2 0 4 ( 1) 1 5 1 7 c o
Abs r c : Ou le d t ci n, s n mpo tn a p c o t mi i g, r vde a e ta t ti r e e to a a i ra t s e t f daa n n p o i s n w me h d o nay i v ro s t o f r a lzng a u qu n iaie, o i a tt t v c m—
pe n o y dt. hsp pra tosa a z n vla eea ao ehd ft ul rd t miiga d po oe a l ad ni aa n ti ae,uhr n l e ad ea t sv rlm jrm to so h ote a nn ,n rps x s I y ue e i a
QI N Gu n - h o J A R i y , HAN R n e 1 t e eet n b s d o e e c ag r h f r cu trn . o ue A a g c a , I u— u Z G a ,t a. l r d tci a e n g n t lo i m o l e ig C mp tr Ou i o i t s

离群值检测方法

离群值检测方法

离群值检测方法概述离群值(Outlier)是指在数据集中与其他观测值有很大差异的数值。

离群值的存在可能会对数据分析和建模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离群值检测。

离群值检测是数据预处理的重要步骤,它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异常数据点,并对其进行处理或排除,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离群值检测方法。

1. 基于统计学方法的离群值检测基于统计学方法的离群值检测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统计学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一个数据点是否与其他数据点有显著差异。

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包括Z-score、箱线图和百分位数等。

Z-score方法是一种常见的统计学方法,它通过计算数据点与平均值之间的标准偏差来判断数据点是否为离群值。

当数据点的Z-score超过某个阈值(通常是2或3)时,我们可以认为该数据点是离群值。

箱线图是一种可视化的统计学方法,它能够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和离群值的存在。

箱线图通过绘制数据的上下四分位数、中位数和离群值范围来帮助我们发现离群值。

百分位数方法通过计算数据点在整个数据集中的百分位数来判断数据点是否为离群值。

当数据点的百分位数超过某个阈值(通常是95%或99%)时,我们可以认为该数据点是离群值。

2. 基于距离的离群值检测基于距离的离群值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无监督学习方法。

它通过计算数据点与其他数据点之间的距离来判断数据点是否为离群值。

常用的基于距离的离群值检测方法包括KNN(k近邻)和LOF(局部离群因子)等。

KNN方法通过计算一个数据点与其最近的k个邻居之间的距离来判断数据点是否为离群值。

当一个数据点的平均距离与其他数据点的平均距离差异较大时,我们可以认为该数据点是离群值。

LOF方法通过计算一个数据点与其邻居之间的局部离群因子来判断数据点是否为离群值。

局部离群因子是一个衡量数据点与其邻居之间距离差异的指标。

当一个数据点的局部离群因子较大时,我们可以认为该数据点是离群值。

3. 基于聚类的离群值检测基于聚类的离群值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有监督学习方法。

聚类分析——离群点分析

聚类分析——离群点分析

聚类分析——离群点分析⼀、什么是离群点分析1、什么是离群点?在样本空间中,与其他样本点的⼀般⾏为或特征不⼀致的点,我们称为离群点。

2、离群点产⽣的原因?第⼀,计算的误差或者操作的错误所致,⽐如:某⼈的年龄-999岁,这就是明显由误操作所导致的离群点;第⼆,数据本⾝的可变性或弹性所致,⽐如:⼀个公司中CEO的⼯资肯定是明显⾼于其他普通员⼯的⼯资,于是CEO变成为了由于数据本⾝可变性所导致的离群点。

3、为什么要对离群点进⾏检测?“⼀个⼈的噪声也许是其他的信号”。

换句话说,这些离群点也许正是⽤户感兴趣的,⽐如在欺诈检测领域,那些与正常数据⾏为不⼀致的离群点,往往预⽰着欺诈⾏为,因此成为执法者所关注的。

4、离群点检测遇到的困难?第⼀,在时间序列样本中发现离群点⼀般⽐较困难,因为这些离群点可能会隐藏在趋势、季节性或者其他变化中;第⼆,对于维度为⾮数值型的样本,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多加考虑,⽐如对维度进⾏预处理等;第三,针对多维数据,离群点的异常特征可能是多维度的组合,⽽不是单⼀维度就能体现的。

⼆、⼏类离群点检测⽅法1、基于统计分布的离群点检测这类检测⽅法假设样本空间中所有数据符合某个分布或者数据模型,然后根据模型采⽤不和谐校验(discordancy test)识别离群点。

不和谐校验过程中需要样本空间数据集的参数知识(eg:假设的数据分布),分布的参数知识(eg:期望和⽅差)以及期望的离群点数⽬。

不和谐校验分两个过程:⼯作假设和备选假设⼯作假设指的是如果某样本点的某个统计量相对于数据分布的是显著性概率充分⼩,那么我们则认为该样本点是不和谐的,⼯作假设被拒绝,此时备⽤假设被采⽤,它声明该样本点来⾃于另⼀个分布模型。

如果某个样本点不符合⼯作假设,那么我们认为它是离群点。

如果它符合备选假设,我们认为它是符合某⼀备选假设分布的离群点。

基于统计分布的离群点检测的缺点:第⼀,在于绝⼤多数不和谐校验是针对单个维度的,不适合多维度空间;第⼆,需要预先知道样本空间中数据集的分布特征,⽽这部分知识很可能是在检测前⽆法获得的。

DBSCAN算法在离群点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DBSCAN算法在离群点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DBSCAN算法在离群点检测中的应用分析随着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数据量呈现爆炸性增长,数据中包含大量的噪声和离群点,这些噪声和离群点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产生了很大的干扰和误导。

离群点检测就是识别数据集中的异常记录或离群点,这些离群点不符合数据集中的规律或趋势,然而离群点检测一直是数据挖掘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离群点检测算法,即密度聚类算法(DBSCAN),其原理和应用场景。

一. DBSCAN算法原理DBSCAN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它发现具有相同密度的点集并将它们视为一个簇,这个算法能够自动发现任意形状的簇,并且能够处理噪声。

该算法会对数据点进行分类,将点分成三类:核心点、边界点和噪声点。

其中,核心点是指在以某一数据点为圆心,半径为ε的圆中,至少有MinPts个数据点的点。

边界点是指不是核心点,但在同一领域内,任何一个核心点与它之间的距离不超过ε的点。

噪声点是指既不是核心点也不是边界点的点。

DBSCAN算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半径ε和MinPts2. 随机选择一个未访问过的数据点p3. 如果p是核心点,以p为圆心,半径为ε画一个圆,将圆内的所有数据点标记为同一簇,并递归地进行这种方式的迭代。

4. 如果p是边界点,则将p加入适合的簇中。

5. 重复步骤2-4,直到所有数据点都被访问过。

二. DBSCAN算法在离群点检测中的应用DBSCAN算法在离群点检测中应用广泛。

例如,在交通流量数据的处理中,可以采用这种密度聚类算法,从而实现智能交通的实时监控和优化。

当出现异常的数据时,可以通过DBSCAN算法将其识别为离群点,从而帮助监控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此外,DBSCAN算法在医疗、金融、食品等行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医疗数据中,离群点可能表明患者数据出现异常,通过DBSCAN算法可以快速检测出患者数据的离群点,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三. DBSCAN算法的优缺点1. 优点DBSCAN算法不需要预先指定簇的个数,能够自动发现任意形状的簇,同时可以处理噪声。

基于MST聚类的离群检测算法研究

基于MST聚类的离群检测算法研究

31 于 密 度 的 MS .基 T聚 类 M T的构 建 常 见 的有 普 里 姆 算 法 和 克鲁 斯 卡 尔 算 法 .若 以 S

表示 图 G 中边 的数 目. 示 图 G 中顶 点 的数 目。 P i 算 法 n表 则 r m
近 年来 文 献 中提 出 了很 多 离 群检 测 算 法 . 如基 于 统计 的方 法 、 的 时 间 复 杂度 为 O n1K uk l 法 的时 问 复 杂 度 为 Oe g)。 例 (2 .rsa 算 (l e8 o  ̄ 1 ( d) i 表示 两 个 数 据 d 和 d 之 问 的 相似 程 度 , 择 一 种 i j 选 基 于距 离 的 方法 、 于密 度 的方 法 、 于 聚 类 的方 法 等 。其 中 , 若 以 wd. j 基 基 基 于 密度 的方法 被 广 泛 地 认 为 是 一种 有 效 的离 群 检 测 方 法 。因 合 适 的 比较 标 准 是 至 关重 要 的 . 目前 已 有 多种 度 量 方 法应 用 于 如 P as o Muu l r r a o f t 为 . 于 密度 的聚 类 能够 有 效 地 发 现 任 意 形 状 的 聚 类 . 对 离 群 聚 类 分 析 . 欧 氏距 离 、 e r n相关 系 数 、 ta I om i n和 基 且 数据 不 敏 感 . 而 能够 有 效 地 发 现 数 据 中 的 离 群 。然 而 , 于 密 明 考 斯基 距 离 等/ 从 基 7 / 于 聚 类 问 题 , 于数 据 集 的 节 点 数一 般 较 。对 由 多 . 且 每 对 节点 之 间 的边 都 需 要 参 与 生 成 计算 , 此本 文选 择 而 因 度 的方 法 . 聚 类 结果 严 重 依 赖 于 用 户参 数 的合 理 选 择日 其 。 本 文针 对 基 于 密度 的离 群 检 测 算法 的参 数 选 择 问 题 .将 最 Pi 算法 作 为 最 小 生成 树 的构 建 算 法 .并 简单 的选 择 欧 氏距 离 r m 小 生成 树 理论 与基 于密 度 的方 法相 结合 .在 基 于 密 度 的最 小 生 最 为 数 据之 间 的相 似 度 基 于 密 度 的 Ms T聚 类 算 法 的 基 本 思 想 是 :对 于 给 定 数 据 成树 聚类 的基 础 上 . 出 了 基 于 M T聚 类 的 离 群 检 测 算 法 。首 提 S 先 通 过构 造 、 割 最 小 生 成 树 . 到 确 定样 本 空 间划 分 的最 小 生 集 .首 先 计算 两 个 数 据 之 间 的 相 似 度 作 为树 的权 值 ,然后 根 据 分 得 r m 。 成 子树 ; 后 , 然 根据 子树 特 性 , 生 局 部 密 度 参 数 ; 后 , 生 成 P i 算法 构 造 相应 的最 小 生 成 树 T 假 设 V是 图 中顶 点 的集 合 , 产 最 对 子树 进 行 局 部 密度 聚类 . 而检 测 出离群 数 据 。 算法 不仅 体 现 E是 图 中 边 的 集 合 . E 为 最 小 生 成 树 中 的 边 的 集 合 , 则 采 用 从 该 T m算 了基 于密 度 方 法 的优 点 . 检测 结 果 不 依 赖 于 用 户 参 数 的 选 择 , D i 法 构 造 最小 生 成 树 的 过 程 如 下 : 且 r 特 别 是 对 大 型数 据 库 非 常 有 效 : 时也 体 现 了 数 据 分 区 的 思 想 , 同

离群点检测(基于聚类)

离群点检测(基于聚类)

离群点检测(基于聚类)基于聚类的离群点检测:算法核⼼计算离群点得分。

1、选择聚类算法进⾏聚类,找到各簇质⼼;2、计算个对象到最近质⼼的距离;3、计算各对象到它的最近质⼼的相对距离;4、与给定的阈值作⽐较,选出离群点。

python 例⼦:1import numpy as np2import pandas as pd34 inputfile = '.../data/consumption_data.xls'5 k = 36 threshold = 27 iteration = 5008 data = pd.read_excel(inputfile,index_col='Id')9 data_zs = 1.0*(data-data.mean())/data.std()1011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12 model = KMeans(n_clusters=k,max_iter=iteration)13 model.fit(data_zs)1415 r = pd.concat([data_zs,pd.Series(bels_,index=data.index)],axis=1)16 r.columns = list(data.columns) + ['聚类类别']17 norm = []18for i in range(k):19 norm_tmp = r[['F','R','M']][r.聚类类别==i] - model.cluster_centers_[i]20 norm_tmp = norm_tmp.apply(np.linalg.norm,axis=1)21 norm.append(norm_tmp/norm_tmp.median()) #计算相对距离(离群点得分)22 norm = pd.concat(norm)2324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25 plt.rcParams['font.sans-serif'] = ['SimHei']26 plt.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 = False27 norm[norm <= threshold].plot(style='go')28 discrete_points = norm[norm>threshold] # 选出离群点29 discrete_points.plot(style='ro')30 max_norm_tmp = norm.max()31 #离群点标注32for i in range(len(discrete_points)):33 ix = discrete_points.index[i]34 n = discrete_points.iloc[i]35 plt.annotate('%s,%.2f' %(ix,n),xy=(ix,n),xytext=(ix+2,n-max_norm_tmp/50))3637 plt.xlabel('Id')38 plt.ylabel('相对距离')3940 plt.show()。

离群点检测方法

离群点检测方法

离群点检测方法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数据中的离群点也越来越多。

离群点是指与其他数据点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或数值。

在数据分析中,离群点通常被视为异常值,因为它们可能是数据采集或处理中的错误,或者是数据中真正的异常情况。

离群点检测是数据分析中的重要问题,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中的异常情况,并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离群点检测方法可以分为基于统计学的方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两类。

基于统计学的方法是通过假设数据符合某种概率分布,然后计算数据点与该概率分布之间的距离来判断是否为离群点。

常用的基于统计学的方法包括基于均值和标准差的方法、基于中位数和中位绝对偏差的方法、基于箱线图的方法等。

这些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计算速度快,但是对于非正态分布的数据不太适用,因为它们假设数据符合某种特定的概率分布。

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则是通过训练模型来识别离群点。

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大量的数据来训练模型,并且需要选择合适的特征和算法来进行训练。

常用的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包括基于聚类的方法、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等。

这些方法的优点是灵活性高,可以适应各种数据分布,但是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以及对算法的选择和参数调整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在实际应用中,离群点检测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数据特征和应用场景来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离群点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场景:基于均值和标准差的方法均值和标准差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描述数据分布的指标,基于它们的方法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离群点检测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假设数据是正态分布的,通过计算数据点与均值的距离来判断是否为离群点。

如果一个数据点的距离超过了均值加上三倍标准差的范围,就可以认为它是离群点。

这种方法适用于数据分布近似正态分布的情况,但是对于非正态分布的数据不太适用。

基于中位数和中位绝对偏差的方法中位数和中位绝对偏差是描述数据分布的另一种统计学指标,它们可以用于检测非正态分布数据中的离群点。

基于聚类的离群点检测

基于聚类的离群点检测

DBSCAN密度算法:1、DBSCAN算法介绍DBSCAN算法是将密度足够大的数据组成类。

DBSCAN需要由用户主观来选择参数从而影响了最终的聚类结果,对于数据量为凡的样本集合,DBSCAN的计算复杂度为D(n2)。

一般采用空间索引的方法降低时间复杂度,复杂度为D(n log n)。

2、DBSCAN算法用到的定义如下定义l(数据点的Eps邻域)以数据样本中任意一点为圆心,Eps为半径的球形区域内包含的点的集合,叫做该数据点的Eps邻域。

定义2(数据点的密度)数据样本中任意一点的Eps邻域内包含的点数,叫做该数据点的密度。

定义3(核心数据点)核心数据点是指在Eps半径范围之内包含等于Minpts或大于Minpts个点的数据样本中任意一点。

定义4(边界数据点)边界数据点是指在某个核心数据点的邻域内,但自身不是核心数据点的数据样本中任意一点。

定义5(直接密度可达)已知Eps,Minpts,对于点x和点y,如果y 是核心点,而且x属于y的Eps邻域,则点x从点y直接密度可达。

定义6(密度可达)如果对于给定的Eps,Minpts存在点链x1,x2,x3⋯ x n,其中x1=x,x n=Q,而且xi从xi+l直接密度可达,那么点x从点Q密度可达。

定义7(密度相连)如果在给定Eps,Minpts的情况下,存在点p,使得点x和点y都从p密度可达,则点x和y是密度相连的。

定义8事先给定Eps和Minpts,基于密度聚类中的一个聚类就是可以密度连接所能包含的最多数据点的集合。

不属于任何聚类的数据点的集合称为噪声。

假定输入参数为Eps和Minpts,DBSCAN的算法3、描述如下(1)输入聚类数据,然后任意选取一个数据点茗,检查数据点菇的Eps邻域。

(2)如果戈是核心点而且没有被划分到某一个类,则找出所有从戈密度可达的点,最终形成一个包含菇的类。

(3)如果z不是核心点,则被当做噪声处理。

(4)转到第一步,重复执行算法;如果数据集合中所有的点都被处理,则算法结束。

基于K-way谱聚类的背景离群点检测

基于K-way谱聚类的背景离群点检测

关键词 : K - w a y 谱聚类 ;二分法 ;背景 离群 点 ;随机游走 ;背景子 图;图划分 因子
Ba c k g r o u n d Ou t l i e r De t e c t i o n Ba s e d 0 n K— wa y S pe c t r a l Cl u s t e r i n g
第3 9卷 第 3期
V. ol - 3 9






2 0 1 3年 3月
Ma r c h 2 01 3
No . 3
Co mp ut e r En gi ne e r i ng
人工智能及识别技术 ・
文 章 编 号; 1 0 0 m - 3 4 2 8 ( 2 0 1 3 ) 0 3 — _ 0 l 9 7 - _ 0 6 文 献 标 识 码: A
[ Ab 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i mp r o v e t h e b a c k g r o u n d s u b g r a p h c l a s s i i f c a t i o n a c c u r a c y o f e x i s t i n g b a c k g r o u n d o u t l i e r d e t e c t i o n
a l g o r i t h m, t h i s p a p e r p r o p o s e s a b a c k g r o u n d o u t l i e r d e t e c t i o n a l g o r i t h m b a s e d o n K- wa y s p e c t r a l c l u s t e r i n g . T h i s p a p e r e s t a b l i s h e s t h e d i a g r a m mo d e l , d o e s t h e K— wa y p a r t i t i o n t o ma k e i t h a v e e x p l a n a t o r y s i g n i ic f a n c e f o r b a c k g r o u n d s u b g r a p h , a n d g e t s t h e o u t l i e r s f r o m t h e b a c k g r o u n d s u b g r a p h . E x p e r i me n t a l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a c c u r a c y o f t h i s a l g o r i t h m i s i mp r o v e d b y 5 0 % a t H i n d e x a n d i s r e d u c e d b y 7 0 % a t VI i n d e x . Th e r e i s n o c h a n g e wi t h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g r a p h . S o i t c a n n o t p r o d u c e t h e p r o b l e m o f l o s t i n g i mp o r t a n t

基于聚类离群因子和相互密度的离群点检测算法

基于聚类离群因子和相互密度的离群点检测算法

基于聚类离群因子和相互密度的离群点检测算法离群点检测是数据挖掘和异常检测领域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它的目标是发现与大多数数据样本不同的、异常的或罕见的数据点。

传统的离群点检测方法主要基于统计学、距离计算或密度估计等方法。

然而,这些方法在处理复杂的高维数据时往往表现不佳。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基于聚类离群因子和相互密度的离群点检测算法。

基于聚类离群因子的离群点检测算法通过将数据样本划分为不同的簇,并计算每个数据样本所在簇的离群因子来确定离群点。

离群因子表示一个样本相对于其所在簇的离群程度。

当一些样本的离群因子超过一定阈值时,该样本被认为是离群点。

这个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处理高维数据,但缺点是对离群点的分布假设较为严格。

相互密度离群点检测算法是一种基于密度估计的方法。

它首先对数据集进行聚类,然后计算每个数据样本与其所在簇中其他样本的相互密度。

相互密度表示一个样本相对于其所在簇中其他样本的稀缺程度。

当一些样本的相互密度低于一定阈值时,该样本被认为是离群点。

这个方法的优点是对离群点的分布假设较为宽松,但缺点是对簇的个数和密度阈值的选择较为敏感。

结合聚类离群因子和相互密度的离群点检测算法可以克服各自的缺点。

它首先对数据集进行聚类,然后计算每个数据样本在其所在簇中的聚类离群因子和相互密度,最后将两个值进行综合考虑得到最终的离群分数。

具体来说,可以使用离群因子和相互密度的加权平均或者加权和作为离群分数。

当离群分数超过一定阈值时,该样本被认为是离群点。

这种综合考虑的离群点检测算法能够充分利用聚类离群因子和相互密度的优点,并且对应用领域的离群点分布假设较为宽松。

然而,该算法的性能还受到聚类算法的选择和参数调优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具体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算法的准确性和效率。

总结来说,基于聚类离群因子和相互密度的离群点检测算法是一种综合考虑离群因子和相互密度的方法,能够有效处理复杂的高维数据。

该算法的发展为离群点检测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但在具体应用中仍需要注意参数的选择和算法的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对于候选离群点集中的所有数据对象,计算它们的局部离群因子ldof。
③若某数据的局部离群度属于top-n,则将该数据对象视为离群点。
PLDOP不足
PLDOF算法利用DBSCAN算法作为剪枝手段,虽然既可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数据集,又可以改进LDOF的缺点,但是其却带来了错剪离群点的问题。
3、基于多重聚类的局部离群点检测算法PMLDOF
基于多重聚类的局部离群点检测算法
1、局部离群点检测算法LDOF
该算法定义了一个基于距离的局部离群因子ldof,利用该离群因子可以评估某个数据点p与其自身最近邻邻域集合的偏离程度。ldof(p)的值越大,表示数据点p相对于其邻域的偏离程度越大,p的离群度就越大。
设Np为数据对象p的k最近邻点的集合(不包括对象p)。
b) P1和P2包含的簇数不相等,划分内的某些簇是由另一个划分内的某些簇是由另一个裂而成的,导致一对多或情况。如图3.6所示:P1的C2簇被分裂成P2内的C3和C4两个簇,且C3和C4内的数据完全包含于内的数据完全包含于C2。
因为多重聚类的主要目是剪枝数据集中真正的簇数据,所以的簇数据,所以在判定数据的聚类情况时,仅仅关心其是否为簇数据,不必关心具体属于哪个簇。因此,在处理聚类的匹配时,直接将C3和C4这种由一个簇分裂而成的簇视为分裂原簇C2的等价簇即可。
离群点分类
把基于距离的离群点分为平凡和非平凡离群点,非平凡离群点按照其不同的特征被进一步细分为强离群点和弱离群点。
若数据对象p在某个属性空间Ap上离群,如果存在非空子空间B Ap,在B中p也是离群的,则称p是平凡离群点,否则p是非平凡离群点;如果当前B中再没有其它离群数据,则p为强离群点,若B中仍含有另一离群数据p’,且p’≠p,则称p为弱离群点。
定义4(边界数据点)边界数据点是指在某个核心数据点的邻域内,但自身不是核心数据点的数据样本中任意一点。
定义5(直接密度可达)已知Eps,Minpts,对于点 和点 ,如果 是核心点,而且 属于 的Eps邻域,则点 从点 直接密度可达。
定义6(密度可达)如果对于给定的Eps,Minpts存在点链 1, 2, 3⋯ ,其中 1= , = ,而且xi从xi+l直接密度可达,那么点 从点 密度可达。
定义3.1点p的KNN距离所有Np内的数据到p的平均距离,记作p的平均距离,记作dp,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表示点p与点q之间的距离,而且 0。
定义3.2点p的KNN内部距离Np内所有数据对象间的平均距离,记作Dp,计算公式如下:
定义3.3点p的局部距离离群因子点p的k最近邻距离与k最近邻内部距离的之比,记作ldof(p),计算公式如下:
定义7(密度相连)如果在给定Eps,Minpts的情况下,存在点 ,使得点 和点 都从 密度可达,则点 和 是密度相连的。
定义8事先给定Eps和Minpts,基于密度聚类中的一个聚类就是可以密度连接所能包含的最多数据点的集合。不属于任何聚类的数据点的集合称为噪声。
假定输入参数为Eps和Minpts,DBSCAN的算法
(1)LDOF算法中,由于需要计算所有数据点的ldof值,导致其时间复杂度很高。然而,数据集中的绝大多数数据是正常点,离群点只占很小一部分。这意味着对LDOF算法中存在大量的无效(或无价值)ldof值计算。这种无效的计算直接导致了算法较高的时间复杂度。
(2)LDOF对最近邻参数k比较敏感,其离群检测精度受k值影响大。
3)投票整合
本文采用简单投票法对上面经过匹配处理的R个聚类划分进行整合。简单投票法的基本思想是:尽可能多地共享聚类成员对数据对象的分类信息,根据各个聚类成员对数据对象的预测进行投票,每个聚类成员对自己所做的预测投一票,计算数据对象被分配到每个簇的投票比例。依据多数投票原则,如果数据对象属于某个簇的得票超过一半,则将其划分到该簇中。
c)一个划分内的多簇所包含大部数据是属于另一个划分内某个簇的。如图3.7所示:P2内的C3簇和C4簇的大部分数据是属于P1的C2簇的,它们与C2有非常高的重叠性,也一定差异性,
显然地,与情形2类似,应将C3簇和C4簇视为簇视为C2簇的等价。
d)一个聚类划分内的某些簇在另个划分内找不到等价簇。如图3.8所示:P2的C1簇和C3簇都可以在P1内找到等价簇,但是C4簇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等价簇。
DBSCAN密度算法:
1、DBSCAN算法介绍
DBSCAN算法是将密度足够大的数据组成类。DBSCAN需要由用户主观来选择参数从而影响了最终的聚类结果,对于数据量为凡的样本集合,DBSCAN的计算复杂度为D( )。一般采用空间索引的方法降低时间复杂度,复杂度为D( )。
2、DBSCAN算法用到的定义如下
定义l(数据点的Eps邻域)以数据样本中任意一点为圆心,Eps为半径的球形区域内包含的点的集合,叫做该数据点的Eps邻域。
定义2(数据点的密度)数据样本中任意一点的Eps邻域内包含的点数,叫做该数据点的密度。
定义3(核心数据或大于Minpts个点的数据样本中任意一点。
2)聚类匹配算法
从前面的讨论已经知道,不同的聚类划分间的逻辑等价簇有可能存在着簇标签不匹配的问题。下面对不同划分间逻辑等价簇不匹配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P1和P2表示同一数据集的两个不同的聚类划分,P1和P2间逻辑等价簇不匹的情况可以总结为下4种情形:
a) P1和P2包含的簇数相等,聚类划分基本一致,基本一致,但是因为两个划分中簇标签的标记顺序不同,导致簇标签不匹配。如图3.5所示:
为了实现逻辑等价簇的匹配,需要使用聚类相似度度量评估两个聚类的匹配程度。本文采用聚类相似度度量。该度量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和 是两个二值向量,表示两个不同聚类划分中的两个聚类簇。例如,某个数据集有5个数据记录,{1,2,3,4,5}。该数据集的某个划分包含两个簇:{{1,3}{2,4,5}}。那么,这两个簇的等效二值向量表示分别为{1,0,1,0,0}和{0,1,0,1,1}。 越大表示 和 的相似度越大。
需要解决的问题
1)得到聚类划分
PMLDOF算法中,多重聚类由多个具有不同参数的DBSCAN聚类算法组成。其需要设置多个DBSCAN参数,所采取的策略是:首先采用相应方法获得目标数据集一个DBSCAN经验参数,然后根据该经验参数合理地设置其它参数,即以经验参数为中心合理地对参数加大或减小。具体地,可以保持经验半径参数Eps不变,以经验Mints参数为中心选取mints-i;类似地,保持密度参数Mints不变,以Eps为中心选取eps-i的值。事实上,多重聚类的每个聚类成员对数据集的聚类过程都是相互独立的,所以它们对数据集的操作是可以并行推进的。这使得多个DBSCAN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单个DBSCAN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相差不会太多。
PMLDOF算法首先利用多重聚类思想剪枝(丢弃)目标数据集内包含的簇数据,同时得到由剩下的非簇数据组成的候选离群点集。然后对候选离群点集执行LDOF算法,并检测出符合条件的离群点。可以将PMLDOF对离群点的检测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候选离群点集的初选阶段和真正离群点的精选阶段。
初选阶段
初选阶段首先运用多重聚类剪枝思想对数据集进行剪枝,得到初步的离群点集—候选离群点集。理想情况下,多重聚类对目标数据集进行剪枝的过程为:假设目标数据集DS包含n个数据, ,首先在DS上运行包含R个聚类成员的多重聚类,得到R个聚类划分: ,其中 表示第i个DBSCAN聚类成员对数据集聚类得到的聚类划分。然后根据一定的规则对P内的聚类划分进行整合得到一个统一的共识划分P’。最后,将P’中的簇数据剪枝(丢弃),保留剩余的非簇数据组成候选离群点集。
2、基于DBSCAN聚类剪枝的局部离群点检测算法PLDOF
稠密区域内的数据聚集为簇,并不聚集稀疏区域的数据。总之,将DBSCAN算法作为剪枝手段,既可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数据集,又可以满足降低局部离群因子计算量的要求。
PLDOF算法分剪枝初选阶段和离群点精选阶段进行,其主要思想和执行步骤如下:
①首先采用DBSCAN算法对数据集进行聚类以找到簇数据,然后将不可能是离群点的簇数据剪枝,保留剩余数据作为候选离群点集。
3、描述如下
(1)输入聚类数据,然后任意选取一个数据点茗,检查数据点菇的Eps邻域。
(2)如果戈是核心点而且没有被划分到某一个类,则找出所有从戈密度可达的点,最终形成一个包含菇的类。
(3)如果z不是核心点,则被当做噪声处理。
(4)转到第一步,重复执行算法;如果数据集合中所有的点都被处理,则算法结束。
LDOF采用了top-n离群检测方式,首先计算所有数据的ldop值,然后根据ldof值对所有数据进行排序,将ldof值最大的n个数据点作为检测结果。这种top-n离群检测方式使得LDOF算不需要再设置局部离群度阈值。
LDOP不足
LDOF不但可以有效地检测数据集中的全局离群点,还可以很好地检测数据集中包含的局部离群点。但是LDOF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