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联合丝裂霉素C及可调节缝线的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联合丝裂霉素C及可调节缝线的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邢立臣;崔哲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27)007
【摘要】目的评价联合丝裂霉素C及可调节缝线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原发性青光眼40眼,均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及可调节缝线1~2条.结果同手术前比,术后4眼远视力提高,36眼远视力无变化,术后早期6眼眼压15~20 mmHg,34眼眼压9~14mmHg,随访2年眼压平均为16.5 mmHg.术后40眼前房立即形成,其中Ⅰ度浅前房5眼,正常深前房35眼,术后随诊2年根据滤过泡Kronfeld分类标准Ⅰ、Ⅱ型滤过泡36眼,占90%,Ⅲ、Ⅳ型滤过泡4眼,占10%.结论丝裂霉素C可提高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控制率,联合可调整缝线,可有效控制术后滤过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总页数】2页(P795-796)
【作者】邢立臣;崔哲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眼科,161000;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眼科,16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可调节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J], 张海帆;常翠荣
2.应用丝裂霉素C和可调节缝线的小梁切除术临床观察 [J], 拜丽慧;董祖焱;赵琼
3.可调节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J], 张海帆;常翠荣
4.小梁切除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和可调节缝线的疗效分析 [J], 冯俊英;郭晓晰
5.可调节缝线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的小梁切除术临床观察报告 [J], 马也璞;刘江川;穆雅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可调节缝线联合丝裂霉素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常规应用的疗效观察
救成 功率 , 降低 病 死 率 ; ② 加 强 相 应 的急 救 设 备 、 仪 器 及 药 品 的配 置 , 保 证 院前 急救 的 出车率 及 急救 质 量 , 提
高应急能力 ; ③建立无缝连接 , 及时与院内相关科室特
别是 I C U及 C C U联系 , 为院内急救提供可靠信息做好
并发症。结果
平均 随访 8~1 2个 月, 术后视 力不 变约 4 4 6眼 , 下降 1~ 2行者约 1 9 2眼 , 术后 眼压均较 术前有明显 下降 ,
术后 维 持 功 能 性 滤过 泡 者 约 5 1 3眼 , 术 后 发 生 浅前 房 者约 8 2眼 。 结 论 小 梁切 除 术 中应 用 丝 裂 霉 素 C 可提 高其 术后 滤
参考文献 :
[ 1 ] 酒春惠 , 杨金兰. 2 0 0 0~ 2 0 1 0年保定 市院前急 救死 亡病 例变化规 律分析及应对措施 [ J ] . 浙江临床医学 , 2 0 1 1 , 1 3 ( 9 ) : 1 0 7 7 —1 0 7 9 [ 2 ] 刘春娥 , 奠兰风. 南宁市 1 1 0 7 4 0例院前 急诊患者 的病 谱分 析与急 救措施 [ J ] .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 0 1 1 。 2 8 ( 3 ) : 4 3 7 ̄ 4 3 5
同时注意 培养 急诊 医护 人 员 良好 的 身 体 及 心理 素质 。
面对医疗费用及伦理学问题时 , 保障意识不清的老 年
患者 的生存 权 利是 我 们 面 临 的难 题 , 医 务 工 作 者要 对 家属加 以详 细 的登 记 。 老年 患 者 的转 运 应 注 意 : 老 年 患者 由于 自身循 环
杨 涛, 肖 庆, 杨 霓
( 什邡市第 二人 民医院 , 四J t l 什邡 6 1 8 0 0 0 )
116例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12 1 本组手术均采取球后麻醉 , .. 间歇按压 眼球 , 以达 降压 目的 。沿角膜缘剪开球结膜并 向后分离 , 以穹窿部为基 底 做 的结膜瓣 。然后做约 12巩膜厚度 4ml× 5 结膜泡分型 ..
分级按 Kof d法 JI rn l e : 型滤过 泡呈微
满 意 。 结论
一
术 后浅前房 、 眼压、 低 视力 下降等并 发症减 少 , 临床效果
复 合 式 小梁 切 除术 治 疗 青 光 眼 安 全 性 高 , 后 并 发 症 少 , 高 手 术 的成 功 率 , 效 确 切 , 术 提 疗 是
种 值 得 推 广 且 安 全 有效 的治 疗 手 段 。
瓣, 向前剥离 达角膜后弹力层止端 。将浓 度为 0 2 m / l . gm 的
丝 裂 霉 素 c 片放 于 巩 膜 瓣 及 其 周 围 的结 膜 瓣 下 3mi, 棉 n 取 出棉 片 , 0 9 生 理 盐 水 约 10 m 充 分 冲洗 滤 过 区 。2:0 用 .% 5 l 0 位 角 膜 缘 内 05mn做 一 l m 水 平 角 膜 穿 刺 口 , 出 适 量 房 . l m 放 水 , 压 下 降 至 略 低 于 正 常 眼 压 水 平 。巩 膜 瓣 中 央 切 除 约 2 眼
虹 膜 根 部 阻塞 内切 口 , 先 缩 瞳 , 后 用 虹 膜 恢 复 器 压 迫 巩 可 然
1 11 我 科 从 20 .. 0 6年 l 至 20 2月 0 9年 1 2月 收 治 各 种 类 型
膜瓣处 , 使虹膜根部脱离 内切 口; 为内切 口处有 血块堵塞 , 若
房水 流出不 畅 , 可用食 指经 下睑压 迫 眼球 下部 , 增加 眼压 促 进血块排 出; 为缝线 过紧 , 除可调节 缝线 。总之 。术后 若 拆 要根据 眼压情况 , 滤过 泡形态 功能 , 前房 深浅决 定分 次或一 次性拆除可调节缝线 , 一般在术后 3~1 4d拆除 , 滤过 泡功 能
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眼压改善情况及浅前房情况由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8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14%,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丝裂霉素;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青光眼【中图分类号】R7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4-0065-02临床常用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但是由于其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眼压水平恢复情况影响较大,治疗效果差强人意。
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治疗青光眼具有较高安全性,在提升手术成功率及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效果显著。
为进一步探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在治疗青光眼中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其相关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37例,男24例,女13例,年龄45~71岁,平均年龄(56.2±4.5)岁,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7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0例;观察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47~72岁,平均年龄(56.5±4.3)岁,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6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2例。
以上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对比。
1.2 方法以上两组患者均于术前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同时做好房角及虹膜检查工作,进行术中止血准备。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临痧效果观察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 素C 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临床 效果观察
程莹雪
【 摘要】 目的 探讨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 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临床 效果 。 方法 将 6 4 例 先天性 青光眼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 对照组 , 每组
各3 2 例, 对 照组患者采取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 , 观察组 患者采取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 治疗 , 随访 观察两组患者 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 。 结果 观察 组患者 治疗 总有效率为 9 2 7 %, 显著高于对 照组患者 的 7 8 9 %, 组 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o 0 5 ) 。 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 生率方面的差 异无统计 学 意义 ( P>0 0 5 ) 。 结论 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 丝裂霉 素∞台 疗先天性青光 眼临床疗效好 , 手术成功率高, 术后 并发症少 ,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 用。 [ 关键词] 先天性青光眼 ; 小梁切除术 ; 丝裂霉素c ; 临床效果
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观察
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本院诊治的80例青光眼患者(80眼),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小梁切除术)和观察组(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每组各40例(40眼),对两组治疗后眼压、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眼压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 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手术方法术前两组均给予降眼压药物,待眼压降低后,检查房角、虹膜,准备凝血酶,有助于术中止血。
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而观察组采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
表面麻醉联合局部组织麻醉状态下,分离上穹窿为基底的结膜下组织,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巩膜瓣,两者之间置入丝裂霉素c棉片,作用3 min后取出,生理盐水冲洗。
穿刺前房,缓慢放房水,降低眼压至正常范围,切除小梁组织及周边虹膜,缝合巩膜瓣,顶点采用可调节缝线,进行密闭缝合,注入生理盐水,进行前房重建,注意巩膜瓣的滤过适度,术后结膜下注射2万单位妥布霉素、2 mg地塞米松,典必舒眼膏包扎。
1. 3 观察指标对两组治疗后眼压、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 1 两组治疗后眼压比较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眼压明显降低,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
2. 2 两组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2。
可调节缝线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的小梁切除术临床观察报告
刺激 , G G T合 成亢进 , 慢性 肝炎 患者表 现为 不同程 度 G T 故 G
水平升高 , 病理诊断为轻 、 、 度 的慢性 乙型肝炎患 者 中 在 中 重
渐下降 。在慢性 乙型肝炎患者 , T 当 B水平 明显 升高 , G T 而 G 水平逐渐下降 , 并维 持在 较低 水平 , 现 为 T 表 B—G T 胆 一 G “
【 关键 词】 青光眼 ; 小梁切除术 ; 眼 是 眼 科 常 见 病 、 发 病 。 目前 在 治 疗 青 光 眼 的 手 多
女5 8例 6 2眼 ; 龄 4 年 2—7 岁 , 均 5 6 平 5岁 ; 照 组 2 对 4例 2 6
眼 , 7例 7眼 , 1 男 女 7例 l 9眼 , 龄 4 7 年 0~ 2岁 , 均 5 平 8岁 。 两组眼压均控制在 l 9~2 i H 时 手 术 。 2ml g l
一
G T是细胞分泌酶 , G 广泛 存在 于人 体各 组织 中 , 在肝 脏
内由肝脏微粒体产 生 , 局限 于细胞 质 和毛 细胆 管 中, 在正 常
情况下 , G G T分子 量大 , 不能 通过肝 细胞 膜 , 因此 , 常人 血 正
清 中 G T含 量 较 少 , 肝 细 胞 受 损 时 , 于肝 细 胞 膜 的通 透 G 当 由 性 增 加 , 使 G T由 细 胞 内进 入 血 液 中 , 致 血 清 中 G T活 致 G 导 G 性 增 高 。王 功 遂 等 … 报 道 慢 性 肝 炎 患 者 由 于 肝 细 胞 受 炎 症
渐上升 , G T水平反而逐渐 下降 , 而 G 且慢性 乙肝重度 组 G T G
水 平 与 慢 性 乙 型重 症 肝 炎 组 G T水 平 相 比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G 差 义( P<0 ( ) .) 。提 示 当肝 细 胞 以坏 死 为 主时 , 导 致 G T合 1 可 G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效果研究
2 0 . 0 0 %, 观 察 组 共 1例 ( 1眼 ) 发生浅前房, 总 发 生 率 为 6 . 6 7 %, 观察组 的视力 改善 率高 于对 照组 , 并 发症 发 生率低
于对照组 , P均 < 0 . 0 5 , 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3 讨 论
的l 5例 ( 1 5眼 ) 外伤 性青 光 眼患者 为观 察组 。对 照组 的 1 5 例( 1 5眼) 患者 中 , 男1 0例 ( 1 0眼) , 女 5例 ( 5眼 ) , 年龄 2 2~ 5 6岁 , 平 均( 4 1 . 3± 4 . 5 ) 岁, 从 眼外 伤至青 光眼发生 时间 3 . 0
左 右… , 对其 治疗 的 目的 主要 为降低 眼压 及改 善视 力 , 临床 中的治疗方法较 多 。小 梁切 除术是 应 用效 果较佳 的一种 术
及1 个月观察组 的 眼压 均显著 低 于对 照组 , P均 < 0 . 0 5 , 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式, 但较 多研 究认 为其仍需进一 步完善效果 。本 文 中小 梁
结论
小梁 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 外伤性青光眼的综合效果较佳 , 临床应用价值高 。 【 关键词 】 小 梁切 除术 ; 丝裂霉素 ; 外 伤性青光 眼 ; 综合效果 外伤性青光 眼是 由眼外伤所致 , 其 占眼外伤 的 5 % 一8 %
1 . 9 9 ) ml T l H g ; 术后 1个 月对 照 组 的 眼压 为 ( 1 3 . 7 6±2 . 2 1 ) I T l m H g , 观察 组的眼压为 ( 1 1 . 0 8± 2 . 0 3 ) mi l l H g , 术后 1个周
~
外伤性青光 眼的治疗 方法 中小 梁切 除术 是应用 较为 广
小梁切除术中可调节缝线应用疗效的观察
生率差 异 有 显著 性 (
0 0 ) .5 。
=4 7 , < .3 P
术 后 6个 月滤 过泡 情 况 : 验 组 功 能 实
含急性闭角型 青光 眼 2 3只眼 , 慢性 闭角 型青光眼 9只眼 , 在常规手术基础上加用 巩膜可调节缝线 , 术后 2~1 内拆 除。 4天
两 组 患 者 在 年 龄 、 别 、 压 和 青 光 眼 类 性 眼
型的构成 比方面差异均无统 计学 意义 ( P
> .5 。 0 0 )
小 梁 切 除 术 是 切 除 部 分 小 梁 和 She m管的一段 , clm 让房水 经结膜 滤过泡
手术方法 : 局麻下做 以穹窿为基底 的
结膜瓣 , 巩膜 表面烧 灼止 血 , 以角 膜缘 作 为基底的 3~ m 4 m 方形巩膜瓣 ,/ 12巩膜 厚度 , 剖人透 明角膜 内至少 1O m, . m 巩膜 瓣下放置蘸有 0 4/ . gL丝裂 霉素的小棉片
进展. 北京 : 学出版社 ,0 2:6 . 科 20 10
水溶液冲洗干净 , 作周边透 明角膜的前房
1 6 中 国社 区 医师 ・ 2 医学专业 2 1 年第 1 00 8期 ( 2 第1 卷总 第2 3 4 期
关键词
缝 线
青光 眼 小梁切 除术
di 1 . 9 9j i n 10 —6 4 . 0 0 o:0 36 /.s . 0 7 s 1x 21.
】 】 2 8. 3
术后眼压方面 , 我们对所有患者 随访 6个 月, 发现实验组较对 照组获得 的眼压值更
为理想 ; 而通过对术后滤 过泡分型 的跟 踪 随访 , 我们 观察 到实验组 患者术后功能性 滤过泡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间比较 组 差异有显著性 。这些都表 明, 可调节巩膜 瓣缝线既可保证术后早期前房形成 , 少 减
小梁切除术与丝裂霉素C联合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因引 发的 眼内压表 现症 状不 同 ,持 续性 的高 眼压可 以对 眼球组 织 及视 功能 造成 损 害 , 使 视 野变 小 、 视 力下 降 , 如 不采 取及 时 的治 疗 措施 , 可致失 明等不 良后 果 , 也 是致 盲 的首要病 种之 一 。小梁 切除 术是 临床治疗 各类青 光 眼的 常用手 术方 式 ,但 术后 常 因形 成 功能 性 滤过泡不 良或滤过道 阻塞而致 手术失败 。 为此 , 选择我 院 2 O l O  ̄4 注: 与 观察 相 比 , P < 0 . 0 5 。 月一 2 0 1 2 年 4月收治 的青光 眼患者 3 2 例 ,给予小 梁切 除术与丝 裂 3 讨 论 霉素 C联 合治疗 , 取得 了较好 的临床 效果 , 现 将结果 报道 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青光 眼是 因 眼压 的急剧 升 高导 致 的眼部 病变 , 也 是致 盲 的主 1 . 1 临 床资 料 : 选择我院 2 0 1 0年 4 月~ 2 0 1 2年 4月收 治 的青光 眼 要疾 病之 一 。 及时、 有 效 的治疗 是减 少青 光 眼危 害的关 键 。 小 梁切 患者 6 4例 , 男性 3 6 例, 女性 2 8 例, 年龄 2 5 ~ 6 5 岁, 将6 4例 患 者 除术 作为 治疗 青光 眼 的主要 手 术方 法 , 被 广泛 应 用于 临床 。它的 滤过 平 均 分为 两组 , 即研究 组 与观察 组 各 3 2例 。研究 组 青 光 眼类 型 : 机制 是通 过将 房水 经板 层巩 膜瓣 下 引流 到结膜 下 间 隙吸收 。 慢 性 闭角 型 1 4眼 , 急性 闭 角型 1 2眼 , 慢 性 开角 型青 光 眼 4眼 , 新 手术 关键 是保 持滤 道 的通 畅 , 并 引流 而形 成较 好 的功 能滤 泡 。但 约2 0 %一 3 0 %。 失败 的主要原 因在于组 织 生 血 管性 2 眼 。观察 组 青光 眼类 型 : 慢 性 闭角 型 1 3 眼, 急性 闭 角 该 方 式 的失败 率也 较 高 , 型1 3眼 , 慢 性 开角 型青 光 眼 4眼 , 新 生 血管 性 2 眼 。所 有 患者 人 水 肿 、 纤维 增生 、 创 伤修复 等造成 滤道 出现 阻塞 , 当引流 中断后 , 滤 从 而不 能形 成功能 滤泡 , 致使小 梁 院时 平均 眼压 为 3 8 . 3  ̄ 2 . 5 m m H g 。两 组 患者 年 龄 、 性别 、 病 因等 临 道在手 术的刺 激下 易造成 粘连 , 床 资 料无 明显 差 异 , 具 有 可 比性 , 1 9 > 0 . 0 5 。 切 除术 失败 。浅 前房 与前房 形成 迟缓也 是手 术失败 的主 要 因素 之 1 . 2 方法 : 研 究组 于手 术显 微 镜下 进行 , 局 麻下 以穹 窿为 底 的结 膜 因这些 因素 的改 变会 让 房角 闭塞 、 粘连 现象 加 重 , 使 原 房水 内 瓣, 采取角膜缘为 1 / 2厚 板层 基 底 的巩 膜瓣 , 尺寸为 4 m m  ̄ 4 m m。 引流功 能丧失 , 如果两 种 隋况并 存 , 常会 引发 手术严重并 发症 。 选 取 棉片 醮 取丝 裂 霉素 c溶 液 , 待 多余 水 分 被 吸 干后 , 放 置 于 巩 从 上 述 角度 出发 ,采 用抗 瘢 痕形 成 药 物丝 裂 霉素 C联 合 应 膜下 , 棉 片取 出后 , 再 给 予 生理 盐 水进 行 彻底 的冲 洗 巩膜 瓣 及 巩 用 , 可 以加 强及 改善 滤 过手 术 的功能 。①丝 裂霉 素 C通过 抑制成 阻止 胶原 物质 的产 生 , 使 滤 过 口瘢痕 减 少 , 致 使 滤 膜床 , 将 深层 角 、 巩膜切除, 切 除周 边 红 膜 , 缝 合 巩 膜瓣 、 结膜瓣 , 纤 维 细胞增 殖 , 将0 . 5 m l 的 庆大 霉 素地 塞 米松 混合 液 于 结膜 下 注 射 。缝线 方 式 : 道 通 畅 。② 对 睫状 体有 一定 毒性作 用 , 使术 后 睫状 体短 期 内分 泌 ③ 通 过对 炎性 反应 的抑 制 , 可使组 织水 肿 减轻 , 利 于前房 的 选 择 角 膜 缘结 膜 终 端 下 , 按照从外到 内, 穿过角膜缘板层 、 巩 膜 减 少 。 瓣, 再折 回。选 择 角膜缘 结膜 终端 下 , 按照 从 内到 外 , 经过 角 膜缘 快 速 恢 复 , 避免 了早期 滤 过致 使 的 浅前 房 的发 生 , 提 升 了手 术 的 板 层后 出针 , 于透 明角膜 上 打活 结 , 一 侧 打活 结拉 紧缝 线 , 另 一侧 成 功率 。 缝 线不 用拉 紧 。术 后 1 d , 根据 滤 过泡 、 眼压 以及 前 房深 度 , 调 整或 本 文研 究 结果 显示 , 研究 组采 用小 梁切 除术 与丝 裂霉 素 C联 合 治疗 , 通 过缝 线 的调节 , 使 眼压得 到 明显 的改 善 , 并且 能够 形成 拆 除缝 线 。观察 组仅 采 取小 梁切 除术 。 1 - 3 观察 情况 : 术 后于 1 个 月及 6 个 月进 行随 访 。 通 过 随访记 录 患 较 好 的功 能 滤泡 , 减 少浅 前 房 的发生 率 , 且术 后 1 个月 、 6 个 月 的 P < 0 . 0 5 。两 组并 者 眼压 、 滤 过泡 、 前 房形成 情 况 。随访 时检 查 视力 , 裂 隙灯 显 微镜 眼压 情况 明 显优 于仅 使 用小 梁切 除 术 的观察 组 , 观 察组 出现 结膜 瓣渗 漏 、 前房 出血各 1 例, 低 眼 进 行 眼前段 检 查 , 眼底镜 检查 , 计 测 眼压 。 滤过 泡依 照 K r o  ̄ e l d 分 发 症情 况 比较 中 , 压2 例, 研究 组 出现低 眼压 3 例, 无其 他并 发症 出现 。 有文献 中指 型I 1 l , 前 房深 度 通过 S p a e t h 分 类 。 1 . 4统计学 分析 : 采用 S P S S 1 5 . 0统计学 软件分 析 , 计 量 资料采 用 ( I + 出l 引 , 丝 裂霉 素 c能增 加术 后伤 口渗 漏 、 低眼 压及 浅前房 等 。但在 s) 本 文 研究 中 , 研 究 组 术后 于早 期 出现低 眼压 3 例, 低 于文 献 中的 表示 , 组 间 比较通 过 x z 检验 , P < 0 . 0 5为具有差 异统计 学意 义 。 2 结 果 报道 , 这 可能 和丝 裂 霉素 C的接 触 时 间 、 浓 度 以及 术 中盐溶 液 冲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巩膜瓣可调缝线在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
紧密缝合巩膜瓣 , 可 降低术 后 浅前 房、 低 眼压 等并 发症 。在
限定的时间 内拆除缝合线 和进行指 压按摩 , 有利 于形成及维
持滤过泡 , 可明显提高手 术成 功率 。笔者 对 3 2例 ( 4 0眼) 青
光眼患者采用小梁切 除术联合 丝裂 霉素 C及巩 膜瓣 可调缝
光眼患者临床资料 , 对其术后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术后出院时眼压 平均在 1 2 . 5 r n mHg ( 1 m mHg =0 . 1 3 3 k P a ) 左右。
术后 6个月眼内压全部在 1 6  ̄1 8 mmHg之 间。结论 : 小梁切除联 合丝裂霉素 C及 巩膜瓣 可调缝线术可 以有效降低
眼前 房 深 度 恢 复 正 常 。在 裂 隙 灯 检 查 下 , 可 见 有 功 能 性 滤 过
的青光眼患 者共 3 2例 ( 4 0眼) 。其 中 2例 开 角型青 光 眼 , 4
例难治性青光眼 , 1 O例 急 性 闭 角 型 青 光 眼 , 1 6例 慢 性 闭 角 型
地塞米松 2 . 0 mg 。患眼包扎 固定好后 , 返回病房 。 1 . 3 巩膜可调缝线拆除指征 与方法 拆线 时间应 根据患者 术后 眼压 情况 及前房形成 情况 而定 , 一般 术后 2 ~3周 均可 拆除巩膜 可调缝线 。如果 眼 内压 偏低 , 前 房浅 , 可稍 晚几 日 拆线 ; 如眼 内压正常 , 前房形成 良好 , 可早拆线 。拆 线时可在 病房 或门诊 , 先行表 面麻 醉 , 然 后使 用结 膜镊轻 轻松 动缝 线
0 . 9 氯化钠溶液反复冲洗瓣下巩 膜面和球结膜 囊 。行前房 穿刺 , 切除相应 大小 的巩膜 下小 梁 , 并剪切 周边 的虹膜 。复 位巩膜瓣 , 使用 1 0 - 0尼龙 线 在巩膜 瓣 两端顶 角做 一可 调缝
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疗效进展
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疗效进展摘要:目的:分析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进展。
方法:通过对70例70眼各种类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整缝线治疗。
结果:患者术后眼压控制良好。
刚手术后眼压明显低于术前眼压,术后眼压随时间增加而增加;术后滤过泡形成良好,滤过泡消失比例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加;术前术后视力不变或略有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
结论: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治疗青光眼有效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丝裂霉素c;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图分类号】r7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56-02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疾病。
目前可用药物及激光治疗,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的常规滤过手术。
传统的滤过性手术是目前主要治疗手段,降压效果显著,手术操作简便,但由于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多而影响治疗效果[1,2]。
有报道,单纯滤过手术成功率仅为11%~33%[3]。
采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应用于青光眼手术中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效地减少了单纯小梁切除术的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70例(70眼)各种类型青光眼患者,女33例,男37例,年龄45~85岁,平均年龄61岁。
其中开角型青光眼1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1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2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7例。
1.2方法:显微镜下,以穹窿部结膜为基底做结膜瓣。
剥离至角膜缘前界大约115mm,将含丝裂霉素c0.25/l棉片放置于巩膜瓣下,棉片做成略大于巩膜瓣大小,3~5min后将棉片丢弃。
然后迅速用60~100ml平衡盐溶液冲洗巩膜瓣。
从角膜缘前方1.0mm透明角膜板层内进针,约1/2角巩膜厚度水平越过角膜和巩膜组织,从巩膜瓣侧切口(约在中央部)旁的巩膜处出针,从角膜缘后方巩膜出进针,约在1/2角巩膜厚度水平越过角膜缘,并在其前方1.0mm透明角膜处出针,引出线不少于6mm。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局部应用治疗晚期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1 资料 与 方 法
2 结
果
4 2例 5 患 者 出 院 时无 一 眼视 力 或 视 野丧 失 。眼 压 均 4眼 控 制 在 2 g以下 。术后 随访 时 间最 长 者 9年 , 4mm H 最短 者 3 个 月 。 眼压 < 5m 8眼 占 5 %;眼 压 1~4m g1 1 m Hg 2 2 5 2 m H 7 眼 占 3 % ; 压 2 —0mm H 占 9 ; 2 眼 4 3 g5眼 % 眼压 >0mm H 3 g4
3 手术适应证 : . 2 目前 大 多 数 学 者 认 为 有 以 下 表 现 者需 手 术
供相对较差 , 局部 骨性 隆起且软组织 相对较少 , 中软组织 术
剥 离 较 多 , 口容 易 发 生 压 疮 。术 后 采 用 俯 卧 位 减 少 骶 部 压 切
迫, 严密观察切 口血供状 态 , 可有效降低发 生率 。③ 颅内感
眼占7 %。视力提高者 2 9眼占 5 %;维持原 视力 者 1 占 4 9眼 3 %; 5 下降者 6眼 占 1%。视野大部分好转或维持原状 。 1 仅有
6眼视 野 明显 缩小 。
3 讨 论
11 一般资料 :选 自 20 . 0 0年 1 年至 2 0 09年 1 月经确诊 的 1 晚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 ,并接受手术后随访的 4 2例 5 , 4眼
治疗 。①腰骶部疼痛和( ) 或 间歇性跛行 , 影响生 活和工作 : ② 伴 下肢感 觉 、 肌力减 退者 ; ③会 阴部 疼痛 或感觉 减退 . 大小
便、 性功能障碍者 ; ④囊肿巨大 , 板破坏严重者。 椎
33 手术 注意事项 : - ①椎 板要暴露充分 , 这样 能清晰显示囊 肿周边毗邻关系 ; ②需 在显微镜 下了解清楚囊肿 内及壁上有 无 马尾 神经穿过或 附着 ; ③看 清神经纤 维后 , 一定要用 显微
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护理进展
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护理进展摘要: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疑难眼病,其发病迅速、危害性巨大、随时导致患者眼睛失明。
其发病的特征是眼内压间断,或者出现持续性升高的水平超过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从而给眼球各个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导致眼睛视神经萎缩、视野急速缩小、视力明显减退,最后失明。
目前,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最常用手术,是一种过滤性的手术方式,手术结束后早期经常出现低眼压、浅前房等等一些并发症,手术后期又出现球结膜下成纤维细胞的增值过度,导致滤过泡下瘢痕形成。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治疗青光眼的方法有所提高,采用可拆除缝线联合丝裂霉素c,明显地提高了抗青光眼手术的成功率,大大地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丝裂霉素c;小梁切除术;青光眼;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r7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62-02青光眼的出现引发了视神经的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
视神经是有很多种神经纤维组成的,如果眼内压增高,引起眼球壁的压力过大,可随时导致神经纤维受到损害,导致视野缺损,影响视力,早期出现轻微的视野缺损,很难被众人发现,当视神经严重受到损害,最终导致失明[1]。
因此,当出现眼睛疼痛、视力下降、头痛或严重失眠时,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及时防止视神经损害,避免失明。
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从2009年1月-2011年1月治疗的38例患者,其中男16例,女22例;原发性青光眼18例,继发性青光眼6例,混合型青光眼14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47岁,术前眼压在15.2-22.5mmhg,采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2]。
2治疗结果通过对38例患者在手术之前术前、手术之后进行护理与指导,加强对患者青光眼疾病的普及,了解本身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法,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
手术之后,患者的眼压在11.56±6.28mmhg。
可调节缝线联合丝裂霉素C透明角膜缘侧切口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中的应用
不 能根 治 ,对 药物 不 能控 制眼 压 的青光 眼 和不 适 合药 物
治 疗 的 青 光 眼 均 需 手 术 治 疗 。小 粱 切 除 术 自C i s 16 an于 99 r
2 1 视 力 术 后 视 力不 变 8 眼 , 降 1~2 6 。 . 2 下 行 眼 22 并 发 症 . 术 后 第 1 8 眼 前 房 形 成 良好 ,术 后 浅 前 天 5
l 3 7. 9 mm Hg。
疗效 果差 和不 适 合药 物治 疗 的青光 眼患者 4 例 ,取得 满 5 意疗 效 , 报告 如下 。 现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
笔者 于2 0 — 8 2 l— 8 0 8 0 — 0 0 0 共收 治青 光 眼
24 过 滤 泡 随访 期 间观 察 所有 病 例 滤 过 泡 形 态 均 为 .
年首先 应用 于 临床 以来 , 已成 为 目前经 典 的手 术 , 该 手 但 术存在 缝线 过 紧过松 、 滤过 泡 下瘢 痕形 成等 , 期 出现很 早
多 并发 症 。如术后 早期 浅 前房 、 续 性低 眼压 、 络 膜脱 持 脉 离 等 , 床 上 处 理 起 来 颇 为 棘 手 。 改 良小 梁 切 除 术 近 年 临 而 来 已 在 国 内 逐 渐 推 广 ,笔 者 亦 于 近 年 应 用 可 调 节 缝 线 联 合 丝 裂 霉 素 C 明 角 膜 缘 侧 切 口小 梁 切 除 术 , 疗 药 物 治 透 治
I、 Ⅱ型 (ef d 类 ) kne 分 l 。 25 可 调 节 缝 线 拆 除 术 后 第 3 拆 除 者 3 ,术 后 1 . 天 例 周
患者4 例8 眼 , 中急 性 闭角 型青 光眼 3 例 , 角型 青光 5 8 其 1 开 眼 1 例 , 治 性青 光 眼4 ; 1 例 , 2 例 ; 0 难 例 男 9 女 6 年龄 4 7 6 2 岁 ;术 前视力 无光 感 3 ,光感 <0 1 1 例 , . 例 .者 1 0 1~03 .者
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成莲
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成莲摘要:目的: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方法:选取我院90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眼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均高于治疗前,眼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青光眼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青光眼青光眼是眼科临床较常见的病症,致盲率较高,一般通过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
但这种手术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瘢痕形成、滤过道阻塞、房水引流等,患者术后易出现眼压上升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临床疗效[1]。
因此,必须要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次研究通过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对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共90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
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50.68±4.12)岁;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51.35±4.03)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证明研究具备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前先对患者进行充分缩瞳,实行局部麻醉,将患者的穹隆部位作为基底,作结膜瓣,在巩膜浅层位置进行烧灼止血,再作浅层巩膜瓣,面积为3mm×4mm,厚度根据巩膜的厚度进行调整,一般为1/2。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的治疗观察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的治疗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疗效。
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可调整缝线的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ⅱ。
浅前房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可比性。
1.2方法1.2.1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行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
观察组采取可调整缝线的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进行治疗,将角膜缘作为基底,结膜瓣高度均为8mm,范围为120。
,保留tenon 氏囊组织。
做长方形板层巩膜瓣,厚度约为巩膜厚度的50%。
剥离至角膜边缘前界的约1.5mm处;将含有丝裂霉素c0.2~0.39/l的棉片裁剪为稍大于巩膜瓣的尺寸,在巩膜瓣下置入2~5min以后丢弃,丝裂霉素c的放置时间与浓度视患者的年龄、结膜厚度、tenon 囊厚度及充血情况而定。
以60~100ml的平衡盐溶液对巩膜瓣进行冲洗。
使用10-0的尼龙线经角膜缘前方1.0mm的透明角膜板层处进针,进至角巩膜厚度50%处以平行方向潜行通过角膜与巩膜组织,从巩膜瓣的侧切口旁巩膜部位出针,再穿过侧切口处的内、外缘各0.5mm左右处,最终将缝针从角膜缘的后方巩膜处进针,进针浓度为角巩膜厚度的50%左右,平行方向潜行穿过角膜缘,于其前方1.0mm的透明角膜部位出针,引出大于6mm的线。
视前房及前房的滤过情况确定打结的松紧度。
从预置前房处穿刺口向前房内部注入平衡盐溶液,对tenon氏囊行分层缝合同,对球结膜组织行连续缝合。
术后给予抗生素及激素静滴3d;术眼给予0.3%海伦滴眼液及0.1%科恒滴眼液,每日4次,连用4~6周;美多丽每日3次,连用12周。
视术后患者的眼压、前房形成的稳定性、滤过泡的功能形态,于术后的3d~4周,分次拆除缝线。
1.2.2观察项目出院时测定眼压,评估前房分度及各类并发症发生率。
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疗效观察
小 梁切除术联合 应用丝 裂霉索 C
研 究发 现 , 光 眼小 梁 切 除 手术 失 败 的主 要 原 青
因是球 结膜 下 成纤 维 细 胞 过 度增 殖 , 滤过 泡 下 瘢 致
13 术后 观察 .
术 后 随 访 16个 月 , 视 力 检查 , 、 行
裂 隙灯 显微 镜 眼前 段 检查 , 非接 触 眼压计 测 眼压 , 眼
2 % 一 0 。其 主要 原 因是 术 后 成 纤 维 细胞 增 生 , 0 3% 瘢 痕形 成和胶 原 纤维 形 成 , 造成 滤 过 道 阻 塞 而 致 手
】 05
( 于术 后松 结 加大房 水 滤 出) 另 一 侧 不用 拉 紧缝 用 , 线 ( 于术后 打 紧减少 房 水 滤 出 ) 用 。缝 线 在术 后 1d 开 始根 据 眼压 、 滤过 泡 及 前 房 深 度情 况在 裂 隙灯 显 微镜 下 进行 调 整 、 除 。对照 组仅 行小 梁切 除术 。 拆
山东 医药 2 1 00年第 5 第 2期 0卷
小 梁 切 除术 联 合 应 用 丝裂 霉 素 C 治 疗 青 光 眼疗 效 观察
刘 亚丹 , 李 军, 陈红 娟 。 赵 越 , 李 丹 ( 河北 大 学附属 医院 , 北保 定 0 10 ) 河 700
摘要 :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 素 C治 疗青 光眼的效果 。方法 将 5 4例青 光眼患 者随机 分为
学 意义 。
2 结果
例, 年龄 2 6 6~ 8岁 ; 性 闭 角 型青 光 眼 1 急 3例 , 性 慢
闭角 型青 光 眼 2 3例 , 角 型青 光 眼 5例 , 开 继发 性 青 光3 2例 。将 患 者 随机 分 为 观察 组 3 O例 和对 照 组
改良后的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应用观察
3中外医疗中外医疗IN FOR IGN M DI L T R T M NT2008NO.24CHI NA FOREI GN M EDI CAL T REAT M E NT临床医学青光眼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滤过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常因低眼压、浅前房滤过泡瘢痕化、眼压失控等并发症导致手术失败。
我院近年来采用现代改良小梁切除术,即小梁切除术联合前房穿刺、丝裂霉素C 、巩膜瓣可调缝线的手术方法治疗各种青光眼,提高了抗青光眼手术的成功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4年8月至2007年8月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前房穿刺+丝裂霉素C +巩膜瓣可调缝线)治疗青光眼患者128例(149眼),男61眼,女88眼,平均年龄58.2岁。
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04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0眼,开角型青光眼14眼,新生血管性5眼,继发性青光眼4眼,难治性青光眼2眼。
1.2手术方法显微镜下,选择偏鼻或颞上方向作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8~10mm ,分离Tenon 囊,术野暴露8mm ×6m m,巩膜表面烧灼止血,作以角膜缘为基底,边长为3m m 梯形的1/2巩膜厚度的板层巩膜瓣,剥离至透明角膜缘内1m m 。
根据情况将粘有0.4%丝裂霉素的棉片置于巩膜瓣下并覆盖球结膜2~4min,用50m L 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用25号针头于颞上方角膜缘内1~2m m 处作针尖指向6∶00位平行于虹膜表面的倾斜辅助口。
行常规小梁切除及虹膜周切术。
恢复巩膜瓣,用10-0尼龙线结节缝合巩膜瓣鼻侧端顶角,颞侧顶角做1针可调缝线[1]。
球结膜对位缝合1~2针。
自前房穿刺口注入平衡盐溶液以恢复前房。
下方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20m g,地塞米松2.5m g,敷料盖眼,2h 后换透明眼罩。
1.3手术后的观察和处理术后泰利必妥、氟美瞳眼水点眼,口服消炎痛和抗生素。
每日裂隙灯下观察切口对合和缝线在位情况、滤过泡形成和功能、前房形成及虹膜反映情况,并测视力和眼压、检查眼底及其他并发症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6-06-21T10:08:42.820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24期作者:王娟
[导读] 临床常用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但是由于其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眼压水平恢复情况影响较大,治疗效果差强人意。
王娟
(河南省内黄县人民医院眼科河南内黄 456300)
【摘要】目的:探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眼压改善情况及浅前房情况由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7.8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14%,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丝裂霉素;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青光眼
【中图分类号】R7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4-0065-02
临床常用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但是由于其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眼压水平恢复情况影响较大,治疗效果差强人意。
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治疗青光眼具有较高安全性,在提升手术成功率及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效果显著。
为进一步探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在治疗青光眼中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其相关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37例,男24例,女13例,年龄45~71岁,平均年龄(56.2±4.5)岁,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7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0例;观察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47~72岁,平均年龄(56.5±4.3)岁,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6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2例。
以上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对比。
1.2 方法
以上两组患者均于术前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同时做好房角及虹膜检查工作,进行术中止血准备。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具体内容及方法如下:联合局部组织麻醉,将患者结膜下组织分离后,采用丝裂霉素C棉片置于巩膜瓣及角膜缘间,并于3min后取出,同时采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待前房穿刺完成后均匀房水,控制眼压至正常水平,随后进行小梁组织及周边虹膜切除,采用可调节缝线进行缝合处理,完成前房重建。
术后于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2万单位、地塞米松2mg,并采用典必舒眼膏进行包扎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眼压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浅前房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判定标准
浅前房依照Spaeth分度进行划分,I度为轻度;Ⅱ度为裂隙状浅前房;Ⅲ度为无前房。
1.5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
若P<0.05则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眼压及浅前房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经以上手术治疗后,眼压均有较大幅度改变,观察组患者眼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浅前房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眼压及浅前房情况对比(x-±s)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38例患者中,发生前房出血1例,低眼压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89%;对照组37例患者中,发生前房出血7例,低眼压3例,脉络膜脱离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14%,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青光眼会对患者视力功能造成严重损害,是造成患者失明的重大危险因素,给患者造成较大身体及心理痛苦,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常用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其主要是通过使房水经由板层巩膜瓣下引流至结膜下间隙吸收,从而起到良好的滤过功能,最终达到有效的降眼压机制,但是该种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主要为术后浅前房、滤过泡包、前房出血、低眼压等,术后也可能造成患者再次眼压升高,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所以,临床治疗青光眼应对换则会眼压及前房深浅等情况进行重点关注,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对症处理,从而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
丝裂霉素为碱性抗肿瘤抗生素,其主要由头孢链霉素菌层分离而来,通过作用于DNA分子的双螺旋交联,从而对DNA结构及功能产生破坏,最终抑制蛋白质合成及有丝分裂。
由于其具有较好的一致成纤维细胞功能,在手术治疗过程中一次性采用丝裂霉素能够有效减少手术瘢痕形成,提升了球结膜下功能滤泡形成率,最终达到提高手术成功率的目的。
但是由于其早期过滤性较强,也可造成低眼压、浅前房
等。
同时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可调整缝线能够有效的进行房水流出量的人为控制,并可以依照患者术后眼压、滤过泡情况等进行调控,在拆除过程中还可有效减少术后浅前房发生率,在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面作用显著。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眼压改善情况及浅前房情况由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89%,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14%,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效果显著,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角膜组织造成的损害,同时还能够显著降低眼压,提升手术治疗成功率,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海帆,常翠荣.可调节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2,14(3)386-387.
[2]邹嘉,贺兴友,杨娟.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节缝线应用于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6774-6775.
[3]毛军生,邓义群.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42例青光眼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0):2269-2270.
[4]王国毅,崔克.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观察[J].婚育与健康?实用诊疗,2014(9):11-13.
[5]陈瑛,杨国华,刘阳.小梁切除术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0,26(10):668-668.
[6]王宏伟.丝裂霉素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疗效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3,30(6):673-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