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连的悲剧人生_红与黑_中的于连形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8
《红与黑》是法国现实主义奠基人司汤达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极其深刻的社会内涵和思想意义的作品。

作者以细腻、深刻的笔调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于连这个形象,这个个人奋斗者是世界文学中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

他不仅反映着
当时社会关系的两极对立、矛盾冲突,而且显示着真与假、美与丑的性格二重结构。

有人在于连的身上看到的是心灵的诗意和社会的平庸之间的对立,是社会对个人的戕害以及个人对社会的反抗;有人认为于连的全部心灵都体现着一种与封建观念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一种以个人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决定了他和那个即将灭亡的社会之间的不可调和的冲突,也决定了他无可挽回的悲剧命运;有人则断言于连的悲剧是小私有者盲目追求个人利益的悲剧。

于连究竟是个人主义野心家,还是一个反抗封建制度的资产阶级英雄,就成了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

其实,于连的性格是多元多层次的,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系统。

既有突出的坚定性,又有复杂的矛盾性,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坚定的个人反抗精神在于连的一系列性格冲突中始终贯穿着一根追求个人
自由发展的性格坚定性的红线。

强烈的自我意识是他性格中的核心成分,而自我意识在环境的作用下,产生出平等观念、反抗意识和个人野心。

于连是一个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典型艺术形象,出生于家境贫穷、生活困苦的小锯木厂主家庭。

他聪明、干练、敏感、倔强,具有火一般炽热的性格和强烈的自尊心。

他极端不满自己现实的处境,热烈追求个人的自由、平等。

他狂热地崇拜拿破仑,想凭自己的才干,成为拿破仑式的英雄。

他充满激情地说:“一个富有热情的心灵,应该有所发明和建树。

”他身上强烈地表现出平民的反抗意识和小资产阶级个人进取的野心。

于连的悲剧人生
——《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
文/ 冀慧颖
《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反抗与妥协、自尊与自卑、雄心与野心、虚伪与正直等双重性构成了于连思想性格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在于连的生命中,他经常痛苦地徘徊在道德情感的怪圈之中。

一方面对自私伪善、金钱至上的人和社会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经常受金钱、权力和荣誉的诱惑,常常以伪善的手段对待伪善的环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物欲世界泯灭了于连的正直和善良,毁灭了于连的人性之美。

于连短短一生的经历,说明了在森严的封建贵族等级制度和僵死的门阀观念面前,下层青年无论才华多么出众,其向上爬的野心决不会得逞,等待他们的只有毁灭。

于连个性刚强,充满激情,富有毅力。

他虽然表面长得文弱,但是“心里竟藏着宁可死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的不可动摇的决心”。

外表和内心的强烈反差,是于连形象的一大特点。

他有毅力,敢于行动,这是其主导方面,犹豫不决是暂时的,最终要被他的决心所克服。

他父亲逼他到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时,他关注的是他和谁一起吃饭,“要我和奴仆一起吃饭,我宁肯死掉”。

当市长把他当仆人一样训斥时,于连眼里露出复仇的目光,愤然说:“先生,没有你我也不会饿死。


于连和德・雷纳尔夫人以及他和德・拉莫尔小姐的爱情故事贯穿整个小说,是刻画主人公于连也是反映复辟王朝后期社会风尚的重要部分。

他的爱情道路也是他小资产阶级个人反抗的道路。

不论在与德・雷纳尔市长夫人还是在与德・拉莫尔侯爵小姐的恋爱中,于连身上的“公民的热情”即他作为一个平民青年要在恋爱和婚姻上获得平等地位的热情,都远远超过恋人的柔情。

他一次次追求德・雷纳尔夫人,或者出于他平民的“责任”,或者为了报复德・雷纳尔市长,或者因为要减轻她对他这个刚离开锯木厂的可怜的工人十有八九会有的“轻蔑”。

他要博取德・拉莫尔侯爵小姐的爱,是想证明平民子弟的他比贵族的公子哥儿们更有被爱的价值。

没有这种向统治阶级偏见的挑战和斗争热情,就不可能有爱情的平等自由。

于连的两次恋爱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是对封建门阀制度的有力冲击,对平等自由的恋爱和婚姻的大胆肯定,是对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热情讴歌。

但是,象于连这样有才能的平民青年,就如种子要发芽一样,要寻找向上爬的机会。

他看到主教的丰厚收入,便想要当教士,于是背诵《圣经》,到神学院去,忍气吞声地想适应那里的生活。

他看到侯爵能让他改变平民的命运,便甘心为他效劳,不再反抗了。

个人野心支配着他的一切行动。

直到他发现贵族阶级对平民存在根本的敌视后,才恢复了反抗精神,宁死也不肯妥协。

二、双重的、矛盾的性格
于连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两重性元素主要有:反抗与妥协、自尊与自卑、雄心与野心、虚伪与正直等。

这种双重性构成了于连思想性格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他的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在德・雷纳尔市长家里;正直与虚伪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在神学院中;雄心与野心、反抗与妥协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在德・拉莫尔侯爵府中。

于连是由一位粗暴且憎恶他的父亲培养长大的,从小就缺少父爱。

“小时候,他那沉思的神态和苍白的脸色,曾使他父亲认为他是一个养不大的孩子,即使养大了,也是家庭的累赘。

他是家里大家鄙视的对象,因此,他恨他的两个哥哥和他的父亲。

每逢星期天,在公共场所参加游戏的时候,他总是常受挨打的。

”早期的不良经验,使于连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

人的内心越是脆弱,其防御机制就越强。

于连高傲、敏感,时刻不忘维护自己的尊严,实际上这是一种防御机制,一种对内心自卑感的补偿。

因此,他宁愿在家挨饿,挨打,也不愿到贵族家当奴仆;他关心和谁同桌吃饭胜于关心薪金的多寡。

于连的内心是自卑的,然而他又不能忍受这种自卑。

不堪受辱的内心,受人歧视的社会地位形成了于连自尊、怀疑、敏感和积极反抗的性格。

在德・雷纳尔市长家,他最初对德・雷纳尔夫人示爱并非真心,而是为了维持自尊这一“职责”。

“想到这个职责如果不履行,他就会成为笑柄,或者不如说,会产生自卑感”。

用爱情来衡量自己价值的心理,使他本来就极强的自尊心变得更为敏感。

在于连和德・雷纳尔夫人的爱情纠葛中,自尊使他要求得到真正的爱,自卑又使他得到了这种爱也不敢相信,他没有足够的勇气采取大胆的行动,所以他才会那么迟疑。

于连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可是当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时就会导致自卑感,而这种自卑又激起了他强烈的自尊。

然而,正是这种自尊心理使他赢得了尊敬、友谊和爱情。


119
120
汤达运用细腻的笔触,使人物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迸射出思想的火花。

如果说于连在德・雷纳尔市长家时还曾明显地表现出傲慢的反抗,那么在神学院里,他变得收敛起来。

神学院阴森恐怖,利欲熏心的神父们都是伪善的无耻之徒,教士们相互猜忌、告密、诌媚、倾轧。

在这种环境下,内心正直的于连也变得更加虚伪自私。

他明明鄙视憎恨他们的这些行经,却忍气吞声地适应他们;他明明是无神论者却扮演成虔诚的教徒,以博取彼拉尔院长的赏识。

在这里,根本不信仰上帝的于连强压心中的感觉,极力表现出伪善的面貌,逢人就背诵《圣经》和《教皇传》这两部连他自己也觉得无用的书,借以展示自己的才华,他希望一方面能保护自己,另一方面能为自己的前途铺好路。

伪善与正直的冲突使于连陷入了更深的痛苦之中,但它也更进一步激化了于连对上流社会鄙视反抗的情绪,更坚定了于连征服上流社会的信心。

阴暗的神
学院把于连变成了伪君子,同时也刺激了他向上爬的野心。

巴黎是“阴谋和伪善的中心”。

于连由彼拉尔院长介绍到巴黎任拉莫尔侯爵的私人秘书。

在这里,于连性格中的反抗与妥协、雄心与野心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在这个阶段中,于连的个人奋斗取得了最大的成功,同时也遭受了最后的失败。

地位和环境骤变,在都市风气严重腐蚀下,于连的虚荣心恶性膨胀,个人的雄心壮志开始向个人野心逐步转化。

他鄙视上层社会的纨绔子弟,却又盼望着进入上流社会,出人头地,扬眉吐气。

他十分仇视侯爵巧取豪夺、大发横财的行径,但当领悟到侯爵有意识把自己栽培成“一个上流社会的人”时,却又甘心为侯爵效力。

高傲的言行、才气和雄心使于连赢得了侯爵小姐玛蒂尔德的倾慕。

于连不爱玛蒂尔德,甚至对她的孤傲怪僻十分反感。

但他一发觉玛蒂尔德对他的感情,便马上闪现出这样
一个思想:一旦拥有了她,就实现了他企盼多年的梦想。

于是,他为了抓住这块实现野心的跳板使用诡计征服了她。

因而,他得到了封号、田产和一个骠骑兵中尉的军衔。

此时的于连变成了一个封建贵族阶级的忠实奴仆。

正当他踌躇满志时,贵族阶级与反动教会勾结,诱使市长夫人写了对于连的揭发信,致使侯爵取消了他与玛蒂尔德的婚约。

于连美梦破灭,盛怒之下枪伤了德・雷纳尔夫人,被判处死刑。

三、于连命运的悲剧性
在于连所生活的物欲时代,金钱、地位、私欲、美貌等侵蚀着人性,特别是腐蚀着人的灵魂、信仰。

宗教信仰的丧失,一方面意味着在自我生命中,解脱了一切束缚,生命变得自由开阔,自我实现成了人生中最高的奋斗目标;但另一方面,它也意味着私欲膨胀,内心痛苦,矛盾重重,灵魂无所归依。

这样,在于连的生命中,他经常痛苦地徘徊在自由与禁锢、自尊与自卑、虚伪与正直、反抗与妥协、雄心与野心等相互纠葛、相互冲突而又相互转化、难辨真伪的道德情感的怪圈之中。

一方面对自私伪善、金钱至上的人和社会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经常受金钱、权力和荣誉的诱惑,常常以伪善的手段对待伪善的环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物欲世界泯灭了于连的正直和善良,物欲世界毁灭了于连的人性之美。

于连是法国大革命后成长起来的知识青年,深受法国大革命的熏陶并继承了其时代精神。

他精力旺盛、雄心勃勃,善于学习和思考,具有顽强的意志、独立的人格和非凡的智慧。

但他毕竟生活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阶级的偏见、矫饰的习惯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思维方式对其影响极大,促成了他“虚伪”与“真实”的双重性格。

当于连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时候,德・雷纳尔夫人揭发了他。

结果,德・拉莫尔侯爵取消了于连与他女儿的婚姻。

气愤之极的于连开枪打伤了德・雷纳尔夫人而被捕入狱。

在狱中,于
连面对接受德・雷纳尔夫人的爱情还是玛蒂尔德小姐的救援,最终他选择了纯洁与真诚;面对获救的希望和人格的完善,最终选择了人格的尊严;面对依附于别人可以生存下去的可能和真实一次却生死难料,最终选择了真实,选择了忠实于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同时也等于选择了死亡。

这是于连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于连最终没有实现先前的梦想,反而被送上了断头台。

于连短短一生的经历说明了什么,虽然司汤达没有明确告诉我们,但是,我们可以这样说:于连的“成功”是暂时的,最终的悲剧是必然的。

贵族阶级等级制度的森严和门阀观念的僵死,顽固严密地禁锢着当时的社会,他们决不允许于连这样一个平民出身的青年跻身于上流社会的行列。

下层青年,无论才华多么出众,其向上爬的野心决不会得逞,等待他们的只有毁灭。

而对于连而言,最后他所表现出的“当不能骄傲地活着时,就骄傲地死去”的崇高悲剧精神和被砍头的结局,却使他抛弃幻想,走出假象的陷阱,恢复真实的自我,展示了一个平民冒险家的尊严。

于连这一典型形象的反抗-妥协-反抗的生活道路,揭示了复辟时期平民阶级与贵族阶级的严重对立,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自由、平等的渴望、对封建制度的不满。

参考文献:
[1]司汤达.红与黑[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2]郑克鲁.外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张伟航、孟昕.借来的欲望——《红与黑》再解读. 兰州学刊,2006(8)[4]林双泉.奴役与自由——对《红与黑》主人公于连人格的精神分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3)
[5]龙怀珠、王彩萍.论《红与黑》强烈的政治倾向——兼谈于连悲剧的社会意义.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1(6)
[6] 宋秋芬.红与黑中于连的矛盾性与悲剧性.文化研究,2006(8)
作者简介:冀慧颖,中原工学院讲师
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