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摘要:本文介绍了产业生态化的循环经济模式在国际上的发展情况,认为应以产业生态化改造来实现我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生态化循环经济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1 产业生态化的循环经济模式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普遍实施,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相继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模式和战略,其中循环经济是20世纪末出现的新的主流经济发展模式,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循环经济的核心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重构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达到消除环境破坏,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
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因此本质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的根本宗旨就是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
循环经济主要集中体现在企业、产业和国民经济等三个层次上。
在企业层次上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要求企业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使用量、减少产品和服务的能源使用量、减排有毒物质、加强物质的循环、最大限度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提高产品与服务的服务强度。
在产业层次上则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建立企业集群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建立企业与企业之间废物的输入输出关系。
在国民经济层次上,当前主要是实施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即在消费过程和消费过程后实施物质和能源的循环。
在这三个层次中,产业生态化已经成为循环经济实践的重要形态。
产业生态化就是将相关产业按照循环经济原理组建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经济过程及和谐生态功能的网络化、进化型的工业组织模式。
传统的工业体系中各企业的生产过程相互独立,这是污染严重和资源过多消耗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产业生态化的发展并不只是立足于单一的工业企业或产业的发展,它是建立在多个企业或产业的相互关联互动发展基础上的。
产业生态化发展具有类似于生物群落的群落特征,它是由多个彼此相关联的企业共同组成的产业共生系统,通过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使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可以用作另一个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从而使群落内的总体资源得到最优化利用。
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产业生态化发展,就是用新的思路去调整产业结构,激励企业和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
模式,产业生态化使发展经济与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统筹协调发展的多赢,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2 通过产业生态化改造来实现我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煤多油少”的禀赋条件原因,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能源供给的支柱产业,2011年我国煤炭产量35.2亿吨,约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78.6%;煤炭消费总量35.7亿吨,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72.8%。
但由于长期以来的粗放型发展,造成了我国煤炭产业开采技术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煤矿安全欠账大、事故隐患多、开发和利用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国内外的经验告诉我们,我国煤炭产业现有的传统经济模式在一段时期内依靠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来保持高速增长,但如果继续走“三高”(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模式,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手段,依靠物质资源大量消耗、低成本土地、劳动力投入和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和低效率产出的发展方式长此以往将难以为继,得不偿失。
为此,要充分考虑我国资源短缺、环境脆弱的基本特点,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经验教训,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煤炭产业生态化发展道路,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世界已进入能源和化工原料多元化的时代,不同国家或地区都根据资源和经济发展的需求选择现实、可行的煤加工技术。
煤的洁净化和煤化工产业生态化已经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已经成为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解决方案。
它是以煤炭洗选为源头,以煤炭气化为先导,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与发电为核心,以煤炭转化和污染控制为重要内容的技术体系。
洁净煤技术包括推行以提高商品煤质量和适销对路为目标的动力煤优质化工程;发展以提高煤炭燃烧效率为目标的高效燃烧与发电技术;发展变固体煤炭为油、气的转化技术及深加工和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的控制燃煤污染技术和产业等,最终将使煤炭成为高效、洁净的能源。
同时通过资源的充分利用及联产系统,强化对副产煤气、尾气、煤气脱硫、污水净化、废渣等废物和余能的利用,实现区域工业生态化和规模化集中治理污染,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清洁生产和环境友好的目的。
树立新的煤炭能源观,构建以煤为基础的产业链,进行产业生态化改造是煤炭工业由初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的必然升华。
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关于煤炭发展的新思路,其基本框架都是以煤炭作为原料,以煤气化为龙头,实现煤气、发电、化工一体化的高效能源化工系统,充分发挥综合开发优势,形成煤炭工业发展的新模式。
这些设想都是着眼于煤炭的高效和清洁的利用,是产业生态化的具体体现。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综合开发利用,构建以煤为基础的生态化产业链是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着力点是由短期的适应性调整转向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调整。
是在进行
产业融合的基础上,由过去单纯的数量上的调整,转向质量上升级换代的调整,同时对煤炭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既是这项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变煤炭产业不清洁、污染大这种恶劣形象的根本途径。
煤炭产业的生态化改造的关键是在矿区发展清洁的、综合利用的煤炭化工业和废物利用的环保产业,借以改变煤炭由于单纯燃烧造成的污染问题,同时也缓解产业链各个环节造成的废弃物污染,特别是通过煤炭综合利用转化,可以大规模补充我国石油资源不足、优化终端能源结构、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同时也是一个科技含量高、有效延伸传统煤炭产业链的新型能源产业战略发展方向,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神华集团、山东兖矿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已经开始重视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性,并在开发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液化、气化技术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目前,我国正处在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以洁净煤气化、液化为核心的煤炭、电力、化学、冶金、建材多联产的能源体系将是我国未来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大力发展以洁净煤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煤化工及煤转化产业,对煤炭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实施能源结构调整,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进行产业生态化改造是煤炭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
3 推进我国煤炭产业生态化的相关政策建议
产业生态化这种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新型的产业形态
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行业和部门较多,不仅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更需要有相应的协调机制和政策法规的保障。
我国的煤炭企业生产经营观念距离这种生态经营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差距还是非常大。
除了观念上的差距、技术上的差距,更有体制上的差距,因而在我国推进煤炭产业生态化进程,必须从多方面着手,需要政府、企业、科技界、公众形成共识,还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应在煤炭产业政策中实施有力度的进入规制和社会性规制,强化对其采收率和环保的规范与制约,以提高我国煤炭产业水平、提高环境质量和合理开采煤炭资源。
同时,应该以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理念从源头解决煤炭产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的生态问题,而不是采取仅仅限于已有的提取各种基金和下拨各种补偿的做法,因为这些措施根本上走得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炭产业生态化发展的保障制度体系建设的步伐。
为此,要根据产业生态发展的增值效应,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煤炭产业生态化实现机制,取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从国家、区域、企业三个层次上全面建立起各项措施来推进煤炭产业生态化进程,这套保障措施和制度应包括资源制度、市场制度、技术制度、生产制度、消费制度和贸易制度,同时还应包括财政制度、金融制度、税收制度和投资制度等相应的经济激励制度,通过引导绿色需求和绿色消费加快推进煤炭产业生态化的步伐,最终实现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久田,尹建中.循环经济理论及其在中国实践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2):28~32.
[2]段宁.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环境科学研究,2001(6):1~8.
[3]谢克昌.新一代煤化工和洁净煤技术利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中国工程科学,2003(6):15~24.
[4]杜铭华,何建平.中国洁净煤技术进展及重点领域.中国能源,2002(9):4~8.
作者简介:
李准锡:(1973-),男,吉林吉林人,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战略规划、投资管理和产业经济等。
贾欣:(1979-),男,河北任丘人,管理学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