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在数学中,集合是由确定的对象(元素)组成的。

研究集合的理论被称为集合论,它是数学的基础之一。

本文将对集合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集合的基本概念1. 集合:集合是由一个或多个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2. 元素:构成集合的个体,可以是数字、字母、词语等。

3. 空集: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4. 包含关系:如果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都是另一个集合的元素,则前者称为后者的子集。

5. 并集:由两个或多个集合中的所有不同元素组成的新集合,用符号∪表示。

6. 交集:由两个或多个集合共有的元素组成的新集合,用符号∩表示。

7. 互斥:两个集合不具有共同的元素。

8. 补集:在某个全集中,不属于某个集合的所有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二、集合的运算1. 并集运算:将多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新集合。

2. 交集运算:找出多个集合中同时包含的元素,形成一个新集合。

3. 差集运算:从一个集合中去除另一个集合的元素,形成一个新集合。

4. 对称差运算:在两个集合的并集中去除交集的元素,形成一个新集合。

三、特殊类型的集合1. 有限集合:元素个数有限的集合。

2. 无限集合:元素个数无限的集合。

3. 数值集合:只包含数字元素的集合,如自然数集合、整数集合等。

4. 真子集:一个集合是另一个集合的子集,并且两个集合不相等。

5. 幂集:一个集合的所有子集组成的集合。

四、集合的性质与定理1. 包含关系的传递性:若A是B的子集,B是C的子集,则A是C的子集。

2. 并集运算的交换律:A∪B = B∪A。

3. 交集运算的交换律:A∩B = B∩A。

4. 并集运算的结合律:(A∪B)∪C = A∪(B∪C)。

5. 交集运算的结合律:(A∩B)∩C = A∩(B∩C)。

6. De Morgan定律:补集运算的分配律。

(A∪B)' = A'∩B';(A∩B)' = A'∪B'五、应用场景1. 概率论:集合论为概率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很多概念和定义都是基于集合的操作和关系。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集合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由一些确定的事物构成的整体。

在数学中,集合有着丰富的应用和理论基础,下面将从集合的定义、表示、运算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

一、集合的定义集合是指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和。

用大写字母A、B、C等表示集合,小写字母a、b、c等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如果元素x属于集合A,我们用x∈A来表示。

如果元素y不属于集合A,我们用y∉A 来表示。

二、集合的表示1. 列举法:直接列出集合中的元素,用花括号{}括起来。

例如,集合A={1,2,3,4}表示A为包含有元素1、2、3、4的集合。

2. 描述法:通过给出满足某个条件的元素来表示集合。

例如,集合B={x|x是正整数且x<5}表示B为包含小于5的正整数的集合。

三、集合的运算1. 交集: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表示为A∩B,表示共同属于A和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2. 并集:集合A和集合B的并集,表示为A∪B,表示A和B中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3. 差集:集合A和集合B的差集,表示为A-B,表示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4. 互斥:如果集合A和集合B没有共同元素,则称A和B互斥。

5. 子集:如果集合A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B,则称A是B的子集,表示为A⊆B。

6. 相等:如果集合A和集合B互为子集,则称A与B相等,表示为A=B。

四、集合的性质1.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用符号∅表示。

2. 等价类:将集合中的元素划分为若干等价类,每个类都满足某个特定的条件。

3. 无穷集合:包含无限多个元素的集合,例如自然数集合N、整数集合Z等。

五、集合的应用集合在数学中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概率论、统计学和离散数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集合也常用于对事物进行分类、归纳和分析。

六、集合的补充除了上述基本的集合概念和运算外,还有一些补充的概念:1. 有限集合:只包含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 无限集合:包含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集合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本篇文章中,将对集合的定义、运算、性质以及常见的集合类型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集合的基本定义集合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整体。

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用大括号{}表示,元素之间用逗号分隔。

例如,集合A可以表示为A={a, b, c}。

二、集合的运算1. 并集(Union)并集是指将两个或多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合并在一起形成的新集合。

记作A∪B,其中A和B是待操作的集合。

并集包含了A和B中的所有元素,不重复计数。

2. 交集(Intersection)交集是指两个或多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记作A∩B,其中A和B是待操作的集合。

交集只包含A和B中共有的元素,重复计数一次。

3. 差集(Difference)差集是指一个集合中除去与另一个集合共有的元素后所剩下的元素。

记作A-B,其中A和B是待操作的集合。

差集包含了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

4. 补集(Complement)补集是指集合在某个全集中的补集合。

一般情况下,全集为给定环境中的所有元素。

记作A的补集为A'或A^c。

补集包含了全集中属于但不属于A的元素。

三、集合的性质1. 包含关系集合A包含集合B,当且仅当B中的每个元素都属于A。

记作A⊇B。

如果A包含B且B包含A,那么A和B是相等的集合,记作A=B。

2. 互斥关系集合A和集合B互斥,当且仅当两个集合没有共同的元素,即A∩B=∅。

3. 子集关系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当且仅当A中的每个元素都属于B。

记作A⊆B。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4. 幂集幂集是指一个集合的所有子集所组成的集合。

假设集合A={a, b},那么A的幂集为P(A)={{},{a},{b},{a,b}}。

四、常见的集合类型1. 自然数集合(N)自然数集合包含了从1开始的所有正整数。

即N={1, 2, 3, …}。

2. 整数集合(Z)整数集合包含了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对集合的相关概念、运算、性质以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总结。

一、集合的基本概念1. 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确定的元素组成的整体,没有重复元素,顺序不重要。

2. 元素和集合的关系:元素是集合的组成部分,用于描述集合的特征。

3. 表示方法:- 列举法:将集合的所有元素逐个列举出来。

- 描述法:通过一定的特征或条件来描述集合。

4. 空集和全集:- 空集: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 全集:包含所有元素的集合,用符号U表示。

二、集合的运算1. 交集:两个集合中具有相同元素的部分构成的新集合,用符号∩表示。

2. 并集:两个集合的所有元素组成的新集合,用符号∪表示。

3. 差集:一个集合中去掉与另一个集合共有元素后的新集合,用符号-表示。

4. 互补集:在全集中与某个集合没有交集的元素所构成的新集合,用符号A'表示。

5. 笛卡尔积:由两个集合的所有有序对构成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三、集合的性质1. 包含关系:集合A包含于集合B,表示为A⊆B,当且仅当A的每个元素都是B的元素。

2. 相等关系:如果两个集合A和B互相包含,即A⊆B且B⊆A,则称A和B相等,表示为A=B。

3. 幂集:一个集合的所有子集所构成的集合,用符号P(A)表示。

4. 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集合的交换律、结合律与数的运算性质类似,具有相似的性质。

四、集合的应用1. 概率论与统计学:集合论为概率论和统计学提供了重要的数学基础,通过对事件的集合进行分析与运算。

2. 数据库管理系统:集合运算在数据库查询和数据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用于筛选、合并和处理数据。

3. 逻辑学与集合论关系:集合论与逻辑学相辅相成,通过集合的运算和逻辑连接词(与、或、非)进行逻辑推理。

4. 集合在数学证明中的应用:集合的性质和运算方式在数学证明中经常被使用,可以简化证明过程。

总结:集合是数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它具有基本的定义、运算和性质。

高一集合知识点总结

高一集合知识点总结

高一集合知识点总结一、集合的基本概念1. 集合定义:集合是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

2. 元素:组成集合的每个事物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3. 集合的表示:常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如集合A、B等;集合中的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b等。

二、集合的分类1. 有限集:元素数量有限的集合。

2. 无限集:元素数量无限的集合。

3. 空集: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作∅。

三、集合的表示方法1. 枚举法:直接列举出集合中的所有元素。

2. 描述法:用数学表达式描述集合中的元素性质。

3. 图示法:用图形表示集合及其关系。

四、集合间的关系1. 子集:如果集合A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B,则A是B的子集。

2. 真子集: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A不等于B。

3. 并集:两个集合A和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4. 交集:两个集合A和B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5. 补集:对于集合A,其在全集U中的补集是全集U中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五、集合运算1. 并集运算(∪):A ∪ B = {x | x ∈ A 或x ∈ B}。

2. 交集运算(∩):A ∩ B = {x | x ∈ A 且 x ∈ B}。

3. 差集运算(-):A - B = {x | x ∈ A 且 x ∉ B}。

4. 补集运算(' 或 C):A' = {x | x ∉ A}。

六、特殊集合1. 有理数集: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比的数的集合。

2. 无理数集: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比的数的集合。

3. 自然数集:正整数的集合。

4. 整数集: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的集合。

5. 实数集: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的集合。

七、集合的简单性质1. 德摩根定律:(A ∪ B)' = A' ∩ B';(A ∩ B)' = A' ∪ B'。

2. 集合恒等式:A ∪ A' = U,A ∩ A' = ∅。

3. 子集性质:如果A ⊆ B 且 B ⊆ A,则A = B。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无序性使得集合可以更灵活地表示各种数据结构,如数组、列表等。
确定性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即每个元素是否属于某个集合是明确的。对于任意一 个元素,如果它属于某个集合,则它只属于该集合;如果不属于该集合,则它与 该集合没有关系。
确定性的性质使得集合可以准确地描述事物的分类和归属问题,是数学和计算机 科学中基本的概念之一。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 集合的基本概念 • 集合的运算 • 集合的性质 • 集合的应用
01
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的定义
01 集合是由确定的、不同的元素所组成的总体 。
02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即每一个对象是 否属于某个集合是确定的。
03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互异性,即集合中不会有 重复的元素。
04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即集合中元素的 排列顺序不影响集合本身。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中用来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的重要工具。集合理论在数据库设计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关系数据库中的表可以看作是集合的表示。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分类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对事物进行分类。集合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类别,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 和理解事物。
决策制定
在决策制定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考虑多个因素或条件。集合可以帮助我们表示这些因素或条件 ,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
03
补集
补集是指全集中不属于某个集合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补集的表示方法是在一个集合后面加上"′",例如:A′。
补集运算满足反演律,即A′=(全集−A)∪(全集−B)。
03
集合的性质
无序性
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固定的顺序,即元素的位置不影响集合的性质。例如,集合A={1,2,3}和集合B={3,2,1}是同一个集合,因为 元素的无序性,集合A和集合B具有相同的性质。

集合主要知识点总结

集合主要知识点总结

集合主要知识点总结一、集合的基本概念1.1 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若干个元素组成的整体,这些元素可以是任意的事物或对象。

集合用大括号{}表示,其中的元素用逗号分隔。

例如,集合A = {1, 2, 3, 4, 5},表示集合A由1,2,3,4,5这五个元素组成。

1.2 集合的性质- 集合中的元素是无序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先后顺序。

- 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不重复。

- 集合可以是有限集合,也可以是无限集合。

二、集合的运算2.1 并集定义:设A和B是两个集合,它们的并集记为A∪B,表示A和B中所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记法:A∪B = {x | x∈A或x∈B}例如,A = {1, 2, 3},B = {3, 4, 5},则A∪B = {1, 2, 3, 4, 5}。

2.2 交集定义:设A和B是两个集合,它们的交集记为A∩B,表示A和B中公共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记法:A∩B = {x | x∈A且x∈B}例如,A = {1, 2, 3},B = {3, 4, 5},则A∩B = {3}。

2.3 补集定义:设A是一个集合,它的补集记为A',表示全集中除A之外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记法:A' = {x | x∈全集且x∉A}例如,A = {1, 2, 3},全集为{1, 2, 3, 4, 5},则A' = {4, 5}。

2.4 差集定义:设A和B是两个集合,它们的差集记为A-B,表示A中去掉与B中相同的元素后的集合。

记法:A-B = {x | x∈A且x∉B}例如,A = {1, 2, 3},B = {3, 4, 5},则A-B = {1, 2}。

三、集合的关系3.1 子集定义:设A和B是两个集合,如果A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B,那么A是B的子集。

记法:A⊆B例如,A = {1, 2, 3},B = {1, 2, 3, 4, 5},则A是B的子集。

3.2 相等集合定义:设A和B是两个集合,如果A是B的子集,且B是A的子集,那么A等于B。

集合知识点

集合知识点

一、集合知识点一、集合的概念1、集合的概念(1)对象:我们可以感觉到的客观存在以及我们思想中的事物或抽象符号,都可以称作对象.(2)集合:在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就构成一个集合.(3)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a∉(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要注意“∈”的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1)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任何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是确定的了.(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一定是不同的.(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固定的顺序.4、集合分类根据集合所含元素个属不同,可把集合分为如下几类:(1)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Ф(2)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3)含有无穷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Φ(以空集为元素的集合),}0{(以数字0为元素的集合),注:应区分Φ(空集),}0(数字0,可以是某个集合的元素)等符号的含义5、常用数集及其表示方法(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合.记作N*或N+(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注:(1)自然数集包括数0.二、集合的表示方法1、大写的字母表示集合。

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2、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花)括号内{ }表示集合的方法.例如,24所有正约数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1,2,3,4,6,8,12,24}注:(1)大括号不能缺失.(2)有些集合种元素个数较多,元素又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在不至于发生误解的情况下,亦可如下表示:从1到10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1,2,3, (100)自然数集N :{1,2,3,4,…,n ,…}(3)区分a 与{a }:{a }表示一个集合,该集合只有一个元素.a 表示这个集合的一个元素.(4)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前后次序.相同的元素不能出现两次.(5)列举法中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

集合的知识点总结

集合的知识点总结

集合的知识点总结集合知识点总结1. 集合的定义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由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或对象组成的整体。

这些事物或对象被称为集合的元素。

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数字、字母、人、物体等任何事物,但它们必须是明确且无歧义的。

2. 集合的表示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等。

集合中的元素则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b、c等。

集合可以用大括号{}表示,例如A = {a, b, c}表示集合A包含元素a、b、c。

3. 集合的类型- 有限集:元素数量有限的集合。

- 无限集:元素数量无限的集合。

- 空集: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作∅。

- 子集:如果集合A的所有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则A是B的子集,记作A⊆B。

- 真子集: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并且A不等于B,则A是B的真子集,记作A⊂B。

- 并集:两个集合A和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A∪B。

- 交集:两个集合A和B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A∩B。

- 补集:对于集合A,其在某个全集U中的补集是U中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A'或C_U(A)。

4. 集合间的关系- 相等关系:如果集合A和B的元素完全相同,则称A和B相等,记作A = B。

- 包含关系:如果集合A的所有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但B中可能有A中没有的元素,则称A被B包含,记作A⊆B。

- 真包含关系:如果集合A被B包含,并且A不等于B,则称B真包含A,记作A⊂B。

5. 集合的基本运算- 并集运算:A∪B = {x | x ∈ A 或x ∈ B}- 交集运算:A∩B = {x | x ∈ A 且x ∈ B}- 差集运算:A - B = {x | x ∈ A 且 x ∉ B}- 补集运算:C_U(A) = {x | x ∈ U 且 x ∉ A}6. 集合的特殊记号- 属于符号:∈,表示元素属于某个集合。

- 不属于符号:∉,表示元素不属于某个集合。

- 空集符号:∅,表示没有任何元素的集合。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集合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

在本文中,将对集合的定义、特性、运算、等价关系以及常用的集合表示法进行全面总结。

一、集合的定义和表示集合是由一些特定对象所组成的整体,在集合中,每个对象被称为集合的元素。

我们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用小写字母表示集合的元素。

一般情况下,如果元素x属于集合A,我们会用x∈A来表示。

集合的表示有多种方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列举法:直接列举出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用大括号括起来。

例如,集合A = {1, 2, 3, 4, 5}。

2. 描述法:通过给定元素的特征或者满足的条件来描述集合。

例如,集合B = {x | x 是自然数,且 x < 10}。

3. 符号法:用符号来表示集合的特定性质。

例如,N 表示自然数集合,R 表示实数集合。

二、集合的特性1. 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都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不会出现重复的元素。

2. 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顺序,元素之间的排列顺序不影响集合的性质。

3. 集合的基数: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称为集合的基数,用n(A)来表示。

三、集合的运算1. 并集:表示将两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合并在一起,用符号∪表示。

例如,A ∪ B 表示集合A和集合B的并集。

2. 交集:表示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用符号∩表示。

例如,A ∩ B 表示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

3. 差集:表示一个集合中除去另一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用符号-表示。

例如,A - B 表示集合A除去集合B中的元素所得到的差集。

4. 补集:表示一个集合相对于全集中除去该集合的元素所得到的差集,用符号'表示。

例如,A' 表示集合A的补集。

5. 子集:如果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在另一个集合中,我们称这个集合为另一个集合的子集,用符号⊆表示。

例如,A ⊆ B 表示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

6. 相等:如果两个集合具有相同的元素,则这两个集合相等,用符号=表示。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在数学中,集合是一种把具有相同特征的对象聚集在一起的概念。

学习集合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并在解决问题和证明定理时提供基础。

下面将对集合的基本概念、运算、特殊集合和应用进行总结。

一、基本概念1. 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这些对象称为集合的元素。

用大写字母A、B、C等表示集合,用小写字母a、b、c等表示元素。

2. 元素的归属关系:如果某个元素a属于集合A,可以表示为a∈A;如果元素a不属于集合A,可以表示为a∉A。

3. 空集: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用符号∅表示。

4. 全集:包含所有可能元素的集合称为全集,用符号U表示。

二、运算1. 交集: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是包含同时属于A和B的所有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为A∩B。

2. 并集:集合A和集合B的并集是包含属于A或属于B的所有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为A∪B。

3. 差集:集合A相对于集合B的差集是包含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为A-B。

4. 互斥集:如果两个集合的交集为空集,则它们被称为互斥集。

5. 补集:相对于全集U,集合A中不属于U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的补集,用符号表示为A'。

三、特殊集合1. 单元素集:只包含一个元素的集合称为单元素集。

2. 空集和全集:空集和全集在集合论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空集是任意集合的子集,全集是任意集合的超集。

3. 自身元素:集合A中的元素也可以是集合A本身,这种集合称为自身元素。

四、应用1. 表示和描述:集合可用于表示和描述各种情况,如自然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和实数集等。

2. 集合关系:集合的交集、并集和差集等运算可以用于分析和研究集合间的关系。

3. 映射和函数:集合论为映射和函数提供了理论基础,映射是从一个集合到另一个集合的对应关系。

4. 概率和统计:概率和统计学中的事件和样本空间等概念可以用集合表示和运算。

总结:集合论是数学中重要的分支之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集合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深远的影响。

它是指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元素的整体。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集合的定义、运算、关系、性质和应用等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集合的定义在数学中,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互异的对象(称为元素)所组成的。

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用小写字母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例如,集合A={1,2,3,4,5},表示A是由元素1、2、3、4、5组成的集合。

二、集合的运算1. 并集:定义:对于给定的两个集合A和B,它们的并集表示包含所有属于A或者属于B(或者同时属于A和B)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例如,A={1,2,3},B={3,4,5},则A∪B={1,2,3,4,5}。

2. 交集:定义:对于给定的两个集合A和B,它们的交集表示包含所有同时属于A和B的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例如,A={1,2,3},B={3,4,5},则A∩B={3}。

3. 差集:定义:对于给定的两个集合A和B,它们的差集表示包含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例如,A={1,2,3},B={3,4,5},则A\B={1,2}。

三、集合的关系1. 子集:定义:对于给定的两个集合A和B,如果A的所有元素都属于B,则称A是B的子集,用符号⊆表示。

如果A是B的子集且A与B不相等,则称A是B的真子集,用符号⊂表示。

例如,A={1,2},B={1,2,3},则A⊆B。

2. 相等:定义:对于给定的两个集合A和B,如果A是B的子集且B是A 的子集,则称A和B相等,用符号=表示。

例如,A={1,2,3},B={1,2,3},则A=B。

四、集合的性质1. 交换律:对于任意的集合A和B,有A∪B=B∪A,A∩B=B∩A。

2. 结合律:对于任意的集合A、B和C,有(A∪B)∪C=A∪(B∪C),(A∩B)∩C=A∩(B∩C)。

3. 分配律:对于任意的集合A、B和C,有A∪(B∩C)=(A∪B)∩(A∪C),A∩(B∪C)=(A∩B)∪(A∩C)。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由一个或多个元素所构成的叫做集合,集合是数学中一个基本概念,它是集合论的研究对象,集合是指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具体的或抽象的对象汇总成的集体,这些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完整版)《集合》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集合》知识点总结

《集合》知识点总结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一般地,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2.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3.集合的表示:{...}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 A = {我校的篮球队员} , B = {1,2,3,4,5}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列举法:{a,b,c,d,...}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x | x 一3 > 2}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Venn 图:注: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 Z 有理数集 Q 实数集R4.集合的分类: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 | x2 = 一5}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注意:A 坚 B 有两种可能(1)A 是 B 的一部分;(2)A 与 B 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 A 不包含于集合 B,或集合 B 不包含集合 A,记作 A坚/B 或 B二/A2. “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例:设 A={x| x2 一1 = 0 }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A坚A②真子集:如果 A坚B,且 A子 B 那就说集合 A 是集合 B 的真子集,记作A 坚 B (或 B二/A)③如果 A坚B, B坚C ,那么 A坚C④如果 A坚B 同时 B坚A 那么 A=B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 空集,记为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结论:有 n 个元素的集合,含有 2n 个子集, 2n 1 个真子集三、集合的运算运算交 集 并 集 补 集类型定 由所有属于 A 且属于 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叫做 A,B 的交集.记作由所有属于集合 A 或属于集合 B 的元素所组成 的集合,叫做 A,B 的并设 S 是一个集合, A 是 S 的一个子 集,由 S 中所有不属于 A 的元素 组成的集合,叫做 S 中子集 A 的 补集(或余集) 义A nB (读作‘A 交 B ’) 即 A n B={x|x A 且 集.记作 A U B (读作‘A并 B ’ ) , 即 A U B记作 C U A ,即x B }. ={x|x A ,或 x B}). C A {x | x U , 且x A}U韦恩 A B A B A 图示 图 1 图 2(C u A) (C u B) C u (A B)AA AA性AB B AAA (C u A) (C u B) C u (A B)AB B A质A B AAB A A (C u A) U AB BAB BA (C u A)(2)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 ①集合交换律 AB B A A B B A②集合结合律 (A B) C A (B C) (A B) C A (B C)③集合分配律 A (B C) (A B) (A C) A (B C) (A B) (A C)(3)容斥定理card(A B) card(A) card(B) card(A B)card (A B C) card (A) card (B) card (C) card (A B)card(A B) card(B C) card(A B C)card 表示有限集合 A 中元素的个数S。

集合必背知识点总结

集合必背知识点总结

集合必背知识点总结一、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指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对象的总体,这些对象叫做集合的元素。

在数学中,我们常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用{}表示集合,例如A={a,b,c,d,e}表示由元素a,b,c,d,e组成的集合。

集合中不同元素的个数称为该集合的基数(或基数)。

二、集合的运算1. 并集设A和B是两个集合,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和B的并集,记作A∪B。

表示如下:A∪B={x|x∈A或者x∈B}并集的性质: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分配律:A∪(B∩C)=(A∪B)∩(A∪C)2. 交集设A和B是两个集合,所有既属于集合A又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和B的交集,记作A∩B。

表示如下:A∩B={x|x∈A并且x∈B}交集的性质: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分配律:A∩(B∪C)=(A∩B)∪(A∩C)3. 补集设U是一个集合,A是U的一个子集,所有属于U而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对于集合U的补集,记作A' 或者Ac4. 差集设A和B是两个集合,所有属于A而不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和B的差集,记作A-B。

表示如下:A-B={x|x∈A并且x∉B}三、集合的表示方法1. 列举法直接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用大括号括起来,中间用逗号隔开。

例如:A={1,2,3,4,5}2. 描述法把确定集合中元素的某种性质加以说明,用x∈U,x满足某种性质P来描述集合,大括号中的元素x都具有性质P。

例如:B={x|x是偶数,x∈Z}四、集合的基本定理1. 并集与交集之间的关系设A,B是集合,那么有如下的基本定理:A∪B = A∪(A∩B)A∩B = A∩(A∪B)2. 对于任意集合A,B和C有如下关系:交换律:A∪B = B∪A,A∩B = B∩A结合律:A∪(B∪C) = (A∪B)∪C,A∩(B∩C) = (A∩B)∩C分配律:A∪(B∩C) = (A∪B)∩(A∪C),A∩(B∪C) = (A∩B)∪(A∩C)五、集合的应用集合常用于解决排列组合、概率统计等问题,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集合知识点总结归纳

集合知识点总结归纳

集合知识点总结归纳一、集合的定义集合是指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对象的汇聚。

这些对象可以是数字、字母、图形、物体等。

集合用大括号{}表示,其中的对象称为元素。

例如,集合A={1,2,3,4,5},表示A是由数字1、2、3、4、5组成的集合。

在集合中,元素是没有顺序的,且不重复。

集合中没有元素的情况称为空集,记作Φ。

二、集合的运算1. 并集:设A和B是两个集合,A∪B表示A和B的并集,即集合A和B中所有元素的集合。

例如,A={1,2,3},B={3,4,5},则A∪B={1,2,3,4,5}。

2. 交集:设A和B是两个集合,A∩B表示A和B的交集,即同时属于A和B的元素的集合。

例如,A={1,2,3},B={2,3,4},则A∩B={2,3}。

3. 差集:设A和B是两个集合,A-B表示A和B的差集,即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的集合。

例如,A={1,2,3},B={2,3,4},则A-B={1}。

4. 补集:设U为全集,A为U的子集,A的补集记作A'或者~A,表示U中所有属于但不属于A的元素的集合。

5. 笛卡尔积:设A和B是两个集合,A×B表示A和B的笛卡尔积,即由所有形如(a,b)的有序数对组成的集合,其中a∈A,b∈B。

三、特殊集合1. 自然数集合:N={1,2,3,4,5,...}。

2. 整数集合:Z={...,-3,-2,-1,0,1,2,3,...}。

3. 有理数集合:Q={m/n|m,n∈Z,n≠0}。

4. 实数集合:R表示所有实数的集合。

5. 复数集合:C表示所有复数的集合。

四、集合的关系与表示方法1. 包含关系:若集合A中的每个元素都属于集合B,则称A是B的子集,记作A⊆B,或者B的超集,记作B⊇A。

2. 相等关系:若A⊆B且B⊆A,则称A等于B,记作A=B。

3. 元素的属于关系:若某个元素属于某个集合A,记作a∈A,否则记作a∉A。

4. 集合的表示方法:- 列举法:直接列举出集合中的元素。

集合知识点总结

集合知识点总结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集合的概念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也简称集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集合 相等A B =A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B ,B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A(1)A ⊆B(2)B ⊆AA(B)(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个子集,它有21n-个真子集,它有21n-个非空子集,它有22n -非空真子集.(8)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8)交集、并集、补集 二.直击考点(一)、判断集合间的关系例1已知集合{}1,2,3M =,{}2,3,4N =,则( ) A .M N ⊆ B .N M ⊆C .{}2,3MN = D .{}1,4MN =例2设}4|{},4|{2<=<=x x Q x x P 则 ( )名称记号意义性质示意图交集A B{|,x x A ∈且}x B ∈(1)A A A = (2)A ∅=∅(3)A B A ⊆ A B B ⊆ BA并集A B{|,x x A ∈或}x B ∈(1)A A A = (2)AA ∅= (3)AB A ⊇ AB B ⊇BA补集A C u{|,}x x U x A ∈∉且 (1)=)(A C A u ø(2)=)(A C A u U(3))()()(B C A C B A C u u u =(4))()()(B C A C B A C u u u =(A )Q P ⊆ (B )P Q ⊆(C )Q C P R ⊆ (D )P C Q R ⊆(二)、集合间的运算例3.已知全集{0,1,2,3,4}U =,集合{1,2,3}A =,{2,4}B =,则B A C U )(为( ) A .{1,2,4} B .{2,3,4} C .{0,2,4} D .{0,2,3,4}例4.已知A ,B 均为集合U={1,3,5,7,9}的子集,且A ∩B={3} , (C U B)∩A={9},则A= (A ).{1,3} (B).{3,7,9} (C).{3,5,9} (D).{3,9} 例5. 已知集合A={}1,),(22=+y x y x y x 为实数,且,B={}1,),(=+y x y x y x 为实数,且,则A ⋂B 的元素个数为 ( )A .4B .3C .2D .1例6.某班共30人,其中15人喜爱篮球运动,10人喜爱乒乓球运动,8人对这两项运都不喜爱,则喜爱篮球运动但不喜爱乒乓球运动的人数为 .(三)、由集合间的关系及运算求字母参数的值或范围例7.已知集合{{},1,,A B m A B A ==⋃=,则m =( )A .0B .0或3C .1D .1或3例8. 已知集合P={x ︱x 2≤1},M={a }.若P ∪M=P,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 -1] B .[1, +∞)C .[-1,1]D .(-∞,-1] ∪[1,+∞)(四)集合中的新定义问题例9.定义集合运算:{}.,,B y A x xy z z B A ∈∈==*设{}{}2,0,2,1==B A ,则集合B A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 D )A.0B. 2C. 3D. 6例10.在集合{}d c b a ,,,上定义两种运算○+和○*如下那么d ○*a (○+=)c ( )A.aB.bC.cD.d 例11设{}{}{}等于则若且N M N M B x A x x B A -==∉∈=-,10,9,8,7,8,7,6,5,4, ( ) A .{4,5,6,7,8,9,10}B .{7,8}C .{4,5,6,9,10}D .{4,5,6}四. 课后作业1.设集合{,}A a b =,{,,}B b c d =,则AB =( )A .{}bB .{,,}b c dC .{,,}a c dD .{,,,}a b c d2.设全集U={1,2,3,4,5,6} ,设集合P={1,2,3,4} ,Q={3,4,5},则P∩(C U Q) =( )A .{1,2,3,4,6}B .{1,2,3,4,5}C .{1,2,5}D .{1,2}3. 已知全集U={0,1,2,3,4,5,6,7,8,9},集合A={0,1,3},集合B={2,4,5,6,8},则()()U U C A C B ⋂=( )A .{5,8}B .{7,9}C .{0,1,3}D .{2,4,6}4.已知集合A={x |x 2-x -2<0},B={x |-1<x <1},则( )A .A ⊂≠BB .B ⊂≠AC .A=BD .A∩B=∅5.已知集合{}{}1,2,3,4,2,2M N ==-,下列结论成立的( )A .N M ⊆B .M N M ⋃=C .M N N ⋂=D .{}2M N ⋂=6.已知集合{}|A x x =是平行四边形,{}|B x x =是矩形, {}|C x x =是正方形,{}|D x x =是菱形,则( )A .AB ⊆B .C B ⊆C .D C ⊆D .A D ⊆7.已知集合{1,2,3,4,5}A =,{(,),,}B x y x A y A x y A =∈∈-∈;,则B 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 ( ) A .3 B .6 C .8 D .108.若集合A={-1,1},B={0,2},则集合{z ︱z=x+y,x∈A,y∈B}中的元素的个数为 ( )A .5B .4C .3D .29.设集合M={-1,0,1},N={x|x 2≤x},则M∩N= ( )A .{0}B .{0,1}C .{-1,1}D .{-1,0,0} 10. 设全集U 为R,,集合2{|50}A x x x q =-+=,2{|120}B x x px =++=,若{}{}4)(2)(==A C B B C A U U ,,求实数p 、q 的值及B A .。

《集合》知识点总结

《集合》知识点总结

《集合》知识点总结一、集合的基本概念1、集合:一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称为元素。

2、集合的表示:用大括号{}或小括号()表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为“属于”或“不属于”。

3、集合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二、常见集合的表示方法1、自然数集:N2、整数集:Z3、有理数集:Q4、实数集:R三、集合的运算1、交集:取两个集合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A∩B。

2、并集:把两个集合合并起来,记作A∪B。

3、补集:把属于一个集合但不在该集合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CuA。

四、集合间的关系1、子集:若一个集合A的每一个元素都是另一个集合B的元素,则称A是B的子集。

2、真子集:如果A是B的子集,且A≠B,则称A是B的真子集。

3、相等:当且仅当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相同,且不强调元素的顺序时,两个集合相等。

五、集合的基本运算性质1、若A、B为两个集合,有A∩B=B∩A。

2、若A、B为两个集合,有Cu(A∩B)=CuA∪CuB。

3、若A、B、C为三个集合,有(A∩B)∩C=A∩(B∩C)。

4、若A、B为两个集合,有(CuA)∪B=(A∪B)∩CuB。

5、若A、B、C为三个集合,有(A∪B)∩C=(A∩C)∪(B∩C)。

6、若A、B为两个集合,有(CuA)∩B=Cu(A∪B)。

7、若A、B为两个集合,有(CuA)∪(CuB)=Cu(A∩B)。

集合知识点总结一、集合、元素及其关系1、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一个不重复的元素的集合,常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如A={1,2,3},B={apple,banana,cherry}。

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和描述法。

列举法是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适用于元素数量较少的集合;描述法是用集合中元素的共同特征来描述集合,如自然数集N={n|n是自然数}。

3、集合的元素关系:如果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那么称A是B的子集,记作A⊆B。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集合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它是由一组确定的对象组成的。

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集合是一个基础概念,它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对集合的定义、运算、性质以及常见应用进行总结。

一、集合的定义集合是指具有某种特定特征的一组对象的集合体。

集合中的对象称为元素。

可以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用小写字母表示元素。

例如,集合A={1, 2, 3},其中的元素1、2、3属于集合A。

集合可以用描述法或列举法表示。

描述法是通过描述集合的成员所满足的条件来表示集合,例如A={x|x是正整数,1≤x≤5}。

列举法是直接列举出集合中的元素,例如A={1, 2, 3}。

二、集合的运算1. 并集:集合A和集合B的并集是包含了A和B的所有元素的集合,记作A∪B。

例如,A={1, 2, 3},B={3, 4, 5},则A∪B={1, 2, 3, 4, 5}。

2. 交集: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是包含了A和B共有元素的集合,记作A∩B。

例如,A={1, 2, 3},B={3, 4, 5},则A∩B={3}。

3. 差集:集合A和集合B的差集是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的集合,记作A-B。

例如,A={1, 2, 3},B={3, 4, 5},则A-B={1, 2}。

4. 补集: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是指不属于A的所有元素的集合,记作A'。

例如,A={1, 2},全集U={1, 2, 3, 4, 5},则A'={3, 4, 5}。

三、集合的性质1. 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各不相同,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等的。

2. 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之间没有顺序关系,集合中元素的排列顺序对集合的定义没有影响。

3. 包含关系:一个集合包含另一个集合,当且仅当第一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是第二个集合中的元素。

4. 幂集:集合A的幂集是包含A的所有子集的集合。

例如,A={1, 2},则A的幂集为{{}, {1}, {2}, {1, 2}}。

四、集合的应用1. 概率论:在概率论中,集合被广泛应用于描述随机事件,例如样本空间、事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一、集合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集合。

(1)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若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a∈;若b不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b∉;(2)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确定性、互异性与无序性;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无序性:集合中不同的元素之间没有地位差异,集合不同于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3)表示一个集合可用列举法、描述法或图示法;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注意: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 。

2.集合的包含关系(1)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则称A 是B 的子集(或B 包含A ),记作A ⊆B (或B A ⊂);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若A ⊆B 且B ⊇A ,则称A 等于B ,记作A =B ;若A ⊆B 且A ≠B ,则称A 是B 的真子集,记作AB ;(2)简单性质:1)A ⊆A ;2)Φ⊆A ;(3)若A ⊆B ,B ⊆C ,则A ⊆C ; (4)若集合A 是n 个元素的集合,则集合A 有2n 个子集(其中2n -1个真子集);3.全集与补集(1)包含了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的集合称为全集,记作U ;(2)若S 是一个集合,A ⊆S ,则,S C =}|{A x S x x ∉∈且称S 中子集A 的补集;(3)简单性质:1)S C (S C )=A ;2)S C S =Φ,ΦS C =S 。

4.交集与并集(1)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交集。

交集}|{B x A x x B A ∈∈=⋂且。

(2)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

}|{B x A x x B A ∈∈=⋃或并集。

注意: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 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5.集合的简单性质(1);,,A B B A A A A A ⋂=⋂Φ=Φ⋂=⋂(2);,A B B A A A ⋃=⋃=Φ⋃(3));()(B A B A ⋃⊆⋂(4)B B A B A A B A B A =⋃⇔⊆=⋂⇔⊆;;(5)S C (A ∩B )=(S C A )∪(S C B ),S C (A ∪B )=(S C A )∩(S C B )。

二、函数1.函数的概念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

记作:y =f (x ),x ∈A 。

其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 (x )| x ∈A }叫做函数的值域。

注意:(1)“y =f (x )”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 =g (x )”;(2)函数符号“y =f (x )”中的f (x )表示与x 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 乘x 。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1)解决一切函数问题必须认真确定该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定义域包含三种形式:①自然型:指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如:分式函数的分母不为零,偶次根式函数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对数函数的真数为正数,等等); ②限制型:指命题的条件或人为对自变量x 的限制,这是函数学习中重点,往往也是难点,因为有时这种限制比较隐蔽,容易犯错误;③实际型:解决函数的综合问题与应用问题时,应认真考察自变量x 的实际意义。

(2)求函数的值域是比较困难的数学问题,中学数学要求能用初等方法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值域问题。

①配方法(将函数转化为二次函数);②判别式法(将函数转化为二次方程);③不等式法(运用不等式的各种性质);④函数法(运用基本函数性质,或抓住函数的单调性、函数图像等)。

3.两个函数的相等函数的定义含有三个要素,即定义域A、值域C和对应法则f。

当函数的定义域及从定义域到值域的对应法则确定之后,函数的值域也就随之确定。

因此,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为函数的两个基本条件,当且仅当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都分别相同时,这两个函数才是同一个函数。

4.区间(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2)无穷区间;(3)区间的数轴表示。

5.映射的概念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

记作“f:A→B”。

函数是建立在两个非空数集间的一种对应,若将其中的条件“非空数集”弱化为“任意两个非空集合”,按照某种法则可以建立起更为普通的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的对应就叫映射。

注意:(1)这两个集合有先后顺序,A到B的射与B到A的映射是截然不同的.其中f表示具体的对应法则,可以用汉字叙述。

(2)“都有唯一”什么意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必有一个;二是只有一个,也就是说有且只有一个的意思。

6.常用的函数表示法(1)解析法:就是把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用一个等式来表示,这个等式叫做函数的解析表达式,简称解析式;(2)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3)图像法:就是用函数图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7.分段函数若一个函数的定义域分成了若干个子区间,而每个子区间的解析式不同,这种函数又称分段函数;8.复合函数若y=f(u),u=g(x),x∈(a,b),u∈(m,n),那么y=f[g(x)]称为复合函数,u 称为中间变量,它的取值范围是g(x)的值域。

三、函数性质1.奇偶性(1)定义: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的任意x都有f(-x)=-f(x),则称f(x)为奇函数;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的任意x都有f(-x)=f(x),则称f(x)为偶函数。

如果函数f(x)不具有上述性质,则f(x)不具有奇偶性.如果函数同时具有上述两条性质,则f(x)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注意:函数是奇函数或是偶函数称为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由函数的奇偶性定义可知,函数具有奇偶性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则-x也一定是定义域内的一个自变量(即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2)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格式步骤①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②确定f(-x)与f(x)的关系;③作出相应结论:若f(-x) = f(x) 或f(-x)-f(x) = 0,则f(x)是偶函数;若f(-x) =-f(x) 或f(-x)+f(x) = 0,则f(x)是奇函数。

(3)简单性质:①图像的对称性质:一个函数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它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一个函数是偶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它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②设()f x ,()g x 的定义域分别是12,D D ,那么在它们的公共定义域上: 奇+奇=奇,奇⨯奇=偶,偶+偶=偶,偶⨯偶=偶,奇⨯偶=奇2.单调性(1)定义: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 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的某个区间D 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 1,x 2,当x 1<x 2时,都有f (x 1)<f (x 2)(f (x 1)>f (x 2)),那么就说f (x )在区间D 上是增函数(减函数);注意:① 函数的单调性是在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上的性质,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②必须是对于区间D 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 1,x 2;当x 1<x 2时,总有f (x 1)<f (x 2)(2)如果函数y =f (x )在某个区间上是增函数或是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y =f (x )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 叫做y =f (x )的单调区间。

(3)设复合函数y = f [g (x )],其中u =g (x ) , A 是y = f [g (x )]定义域的某个区间,B 是映射g : x →u =g (x ) 的象集:①若u =g (x ) 在 A 上是增(或减)函数,y = f (u )在B 上也是增(或减)函数,则函数y = f [g (x )]在A 上是增函数;②若u =g (x )在A 上是增(或减)函数,而y = f (u )在B 上是减(或增)函数,则函数y = f [g (x )]在A 上是减函数。

(4)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步骤利用定义证明函数f (x )在给定的区间D 上的单调性的一般步骤:①任取x 1,x 2∈D ,且x 1<x 2;② 作差f (x 1)-f (x 2);③ 变形(通常是因式分解和配方);④ 定号(即判断差f (x 1)-f (x 2)的正负);⑤下结论(即指出函数f (x )在给定的区间D 上的单调性)。

(5)简单性质①奇函数在其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同;②偶函数在其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反;③在公共定义域内:增函数+)(xf增函数)(xg是增函数;减函数+)(xf减函数)(xg是减函数;增函数-)(xf减函数)(xg是增函数;减函数-)(xf增函数)(xg是减函数。

3.最值(1)定义最大值:一般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①对于任意的x∈I,都有f(x)≤M;②存在x0∈I,使得f(x) = M。

那么,称M是函数y=f(x)的最大值。

最小值:一般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①对于任意的x∈I,都有f(x)≥M;②存在x0∈I,使得f(x) = M。

那么,称M是函数y=f(x)的最大值。

注意:①函数最大(小)首先应该是某一个函数值,即存在x0∈I,使得f(x) = M;②函数最大(小)应该是所有函数值中最大(小)的,即对于任意的x∈I,都有f(x)≤M(f(x)≥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