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上下

合集下载

小班数学活动《区分上下》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区分上下》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区分上下》教案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能够理解“上”和“下”的概念。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方位感。

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让幼儿掌握“上”和“下”的概念,能够区分物体的上下位置。

2.活动难点:引导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运用“上”和“下”的概念。

三、活动准备1.教具:图片、玩具、卡片等。

2.学具:画笔、纸张等。

3.环境布置:在教室里设置上下位置的物品。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老师出示一张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物品,提问:“图片中的小猫和小鸟在哪里?它们在什么位置?”2.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他们理解“上”和“下”的概念。

(二)基本部分1.老师出示一些玩具,如小球、小汽车等,引导幼儿观察玩具的位置,提问:“小球和小汽车在哪里?哪个在上面?哪个在下面?”2.老师与幼儿一起玩“上下位置”的游戏,如“老师把小猫放在桌子上,小猫在哪儿?下面有什么?”3.老师发放卡片,让幼儿在卡片上画出上下位置的物品,如“小鸟在树上,小猫在树下”。

(三)实践部分1.老师带领幼儿到教室的各个角落,引导幼儿观察上下位置的物品,如“电视在上面,沙发在下面”。

2.老师设置一些实际操作的任务,如“把小猫放在桌子上,把小鸟放在地上”,让幼儿动手操作,巩固上下位置的概念。

1.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内容,提问:“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什么是‘上’?什么是‘下’?”五、活动延伸1.在家里,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玩“上下位置”的游戏,巩固幼儿对上下概念的理解。

2.家长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上下位置,如家具、电器等,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

六、活动反思1.本次活动中,幼儿对上下位置的概念掌握较好,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加强引导。

2.在活动中,老师应注重与幼儿的互动,让幼儿充分参与其中,提高活动的趣味性。

3.对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老师应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上下位置的概念。

七、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方位感。

2024年小班数学活动上下教案(精选

2024年小班数学活动上下教案(精选

2024年小班数学活动上下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小班数学活动》教材第四章“认识上下”,详细内容为:通过实物操作和情景体验,使幼儿能够理解“上下”这一空间概念,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和游戏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上下”空间概念,能够正确区分物体的高低位置。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上下”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提高观察、比较、分析、判断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高低不同的玩具、图片、卡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高低不同的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上下”关系。

(2)邀请几名幼儿上台演示,加深对“上下”概念的理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图片,讲解“上下”关系,引导幼儿观察、分析、判断。

(2)邀请幼儿回答问题,给予鼓励和表扬。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用彩笔标出它们的“上下”关系。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小组讨论(5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的“上下”关系。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高低不同的物体,标出“上下”关系。

2. 写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在家庭中观察、寻找“上下”关系,并与家长分享。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用画笔描绘一个具有“上下”关系的场景。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培养空间想象力。

2. 拓展延伸: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更多的“上下”关系,如楼梯、家具等,增强空间感知能力。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上下》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上下》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上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数学教材《启蒙数学》第三单元“空间位置”,主要涉及第5节“认识上下”。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上下的概念,能够辨别物体在空间中的上下位置关系;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够理解并掌握“上”和“下”的概念,能够正确辨别物体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空间位置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上”和“下”的概念,能够正确辨别物体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磁性教具(小熊、小鸟等)、积木、卡片等。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PPT课件,呈现小熊和小鸟在树上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2)邀请幼儿到讲台上演示磁性教具的上下位置关系,让其他幼儿判断并说明。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上”和“下”的概念,让幼儿理解物体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

(2)教师用磁性教具演示,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教具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积木,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找出积木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

(2)教师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展示,并让其他幼儿判断其正确性。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上下位置关系的概念。

(2)教师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的上下位置关系,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大树,标注小熊和小鸟的位置,突出“上”和“下”的概念。

2. 画出其他物体,如桌子、椅子等,标注上下位置关系,方便幼儿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一幅画,画中要包含至少3组上下位置关系的物体。

幼儿园小班数学区分上下教案 小班数学区分上下教案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区分上下教案 小班数学区分上下教案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区分上下教案小班数学区分上下教案反思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这节课,要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区分上下教案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与收藏。

《上和下》小班数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让幼儿区别物体及自身在空间中的上下位置关系。

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2、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

3、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动物玩具若干个,小架子(上、下两层)1个,苹果树挂图一幅,苹果卡片干。

活动过程(一)运用演示法、操作法教幼儿辨别上、下。

1、展示小架子,;本文确定上、下位置。

2、请小朋友按要求将玩具放在指定的上、下位置(如:小狗、小猫放在上面、小兔小鸡放在下面)3、自由取玩具,并说明是从什么地方(上或下)拿来的。

(二)用游戏法辨别上下。

出示苹果树及苹果,组织幼儿做游戏。

苹果树上结苹果(请小朋友把苹果粘贴到苹果树上),苹果熟了(请小朋友将苹果从树上摘下来)。

(三)看图《小动物藏在哪儿》教师让幼儿看用书上的图,说一说小动物都藏在哪儿,如:小猫藏在桌子下面等。

教学反思: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上和下》小班数学教案篇2物质准备青青草原图一幅、摆放各种家具的图一幅、喜羊羊和灰太狼中人物图片各一张、供幼儿玩耍和躲藏的物品每人一份、音乐《喜羊羊和灰太狼》主题曲。

经验准备能够熟练的操作玩耍教师准备的各种物品能够初步的区分并说出自己身体部位的上下活动过程一、导入(听音乐做动作)师:〈出示青青草原图〉美丽的青青草原上,一群快乐的羊羊在做游戏。

(请幼儿跟着音乐来用各种物品和羊羊做游戏。

)要求:幼儿可将这些物品放在自己身体的任何部位(头上、脚下、肩膀、屁股)[运用操作法复习,区分并说出自己身体部位的上下]二、借助自己身体区分两个物体的上下师:请幼儿演示并说出,刚才把那些玩具都放在了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引导幼儿用完整话说出:xx放在xx的上面/下面,↓↓物品身体部位xx的上面/下面放着xx↓↓身体部位物品[通过个别示范,小结尝试让幼儿用完整话表述,并正确借助自己身体来区分物体的上下]三、两个物体直接区分上下师:孩子们,灰太狼来了,请小朋友们帮忙把这些羊羊们都藏在房子里。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上下、里外》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上下、里外》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上下、里外》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上下和里外的概念,并在生活中使用。

2.能在游戏中体验上下和里外的概念,巩固记忆。

二、教学准备1.相关教学工具:小篮球、球网、玩具球等。

2.教学PPT。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让幼儿数一数教室里有几个窗户,窗户是在上面还是在下面?(引导幼儿理解上下的概念)•让幼儿数一数教室里有几扇门,门是在里面还是在外面?(引导幼儿理解里外的概念)2. 提出问题•把篮球放在球网上方,篮球在上面还是在下面?球网在上面还是在下面?(引导幼儿理解上下的概念)•将球网倒转放在篮球上方,球网在上面还是在下面?篮球在上面还是在下面?(引导幼儿理解上下的概念)•把篮球放在教室里,篮球在里面还是在外面?(引导幼儿理解里外的概念)3. 游戏中体验•准备几个玩具球,让幼儿体验一下哪个球在这个篮子里面,哪个球在那个篮子里面。

(体验里外的概念)•找一个大盒子,将盒子竖着,让幼儿找一个小球可以放进盒子里面,然后让幼儿将盒子拍平,看小球在盒子里面还是在盒子外面。

(体验里外的概念)4. 总结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实践中理解上下和里外的概念,并能在生活中使用。

四、教学反思1.通过组织游戏环节的方式,让幼儿在实践中理解和记忆上下和里外的概念,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采用了互动式教学的方式,让幼儿参与其中,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

3.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从中学习理解上下和里外的概念的方法也很有效。

4.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还将尝试其他方式来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数学概念,提高教学质量。

小班数学活动上下教案(精选

小班数学活动上下教案(精选

小班数学活动上下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小班数学活动上下教案》选自幼儿数学启蒙教材第三单元“空间与方位”,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上下空间概念,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孩子感知上下的相对位置关系;学习用上下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通过趣味游戏,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方位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并掌握上下空间概念,能准确用上下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方位感知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积极参与活动的习惯,提高幼儿的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上下空间概念,能准确用上下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和趣味游戏,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方位感知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上下方位图、实物模型、磁性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上下方位图,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邀请幼儿上台演示,用实物模型展示上下方位。

2. 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上下方位概念。

结合幼儿用书,讲解上下方位词的用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分析、解答。

邀请幼儿上台演示,用上下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随堂练习,让幼儿用上下方位词描述组内成员的相对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幼儿疑问。

5. 趣味游戏(10分钟)组织“上下方位大挑战”游戏,巩固幼儿对上下方位的理解。

邀请幼儿参与,鼓励他们积极表达和动手操作。

邀请幼儿分享学习心得,对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表扬。

六、板书设计1. 上下方位图2. 上下方位词:在上面、在下面3.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上下方位词描述家庭中的物品位置。

答案示例:书本在桌子上面,椅子在桌子下面。

2. 作业要求: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作业,家长签字确认。

区分上下小班数学教案

区分上下小班数学教案

区分上下小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上”和“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上下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上”和“下”的概念,掌握物体上下位置的描述方法。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上下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上”和“下”的概念及描述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上下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上”和“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对上下位置关系的判断和运用。

五、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上”和“下”的概念。

2.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上下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上”和“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上下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上”和“下”的概念,掌握物体上下位置的描述方法。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上下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上”和“下”的概念及描述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上下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上”和“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对上下位置关系的判断和运用。

五、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上”和“下”的概念。

2.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上下位置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上”和“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上下》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上下》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上下》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理解“上”和“下”的概念,能够区分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提高幼儿对空间位置的认知。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二、教学内容1.认识“上”和“下”的概念。

2.学会区分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关系。

3.通过游戏,巩固对“上下”的认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让幼儿理解“上”和“下”的概念,能够区分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关系。

2.难点: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上下”的概念,提高空间认知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一个玩具小熊,提问:“小熊在哪里?”引导幼儿观察小熊的位置。

教师再出示一个小猴子,提问:“小猴子在哪里?”引导幼儿观察小猴子的位置。

教师引导幼儿比较小熊和小猴子的位置,引入“上下”的概念。

2.基本环节教师拿出一张图片,上面有小鸟、小猫和小狗,提问:“小鸟在哪里?小猫在哪里?小狗在哪里?”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

教师再拿出一张图片,上面有高楼、树木和花草,提问:“高楼在哪里?树木在哪里?花草在哪里?”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

教师引导幼儿用“上”和“下”来描述这些物体的位置关系,如:“小鸟在上,小猫在下”,“高楼在上,花草在下”。

3.游戏环节游戏一:教师拿出一些玩具,如小汽车、飞机、轮船等,让幼儿将这些玩具放在指定的位置,如“把小汽车放在飞机的下面”,“把轮船放在小汽车的上面”。

游戏二:教师设置一个场景,如“森林里的动物们要开运动会,小熊在上,小猴子在下,小兔子在中间,请小朋友们帮它们排好队”。

4.巩固环节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幼儿用“上下”来描述图片中的物体位置关系。

教师出示一些实物,让幼儿用“上下”来描述实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提问:“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你们学会了什么?”五、作业1.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幅关于“上下”的画作,如“小鸟在上,小猫在下”。

2.家长与幼儿一起玩“找不同”游戏,找出图片中不符合“上下”关系的物体。

小班数学上下关系教案

小班数学上下关系教案

小班数学上下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上下的空间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方位感。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上下关系,并能用语言表达。

2.教学难点: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能自主发现和解决上下关系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具:大小不同的玩具、图片、盒子等。

2.学具:小卡片、小玩具等。

3.环境创设:教室布置成上下结构,如上下两层书架、上下两层桌面等。

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找朋友”游戏,让幼儿熟悉上下关系。

2.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上下关系。

(二)基本环节1.引入话题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玩具的上下关系。

教师提问:“谁能告诉老师,哪个玩具在上,哪个玩具在下?”2.探索上下关系教师分发小卡片,让幼儿将卡片上的物品按照上下关系排列。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排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操作活动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找出图片中的上下关系。

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图片中的上下关系。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上下接龙”游戏,巩固上下关系。

4.小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在哪里见过上下关系?请小组讨论。

”教师出示拓展题目,让幼儿在课后进行探索。

(三)巩固环节1.教师出示盒子,让幼儿找出盒子中的上下关系。

2.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盒子中的上下关系。

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2.幼儿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优点和不足。

2.教师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六、课后作业1.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中的上下关系,并尝试用语言表达。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课后作业,共同巩固上下关系。

七、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上下关系的掌握情况。

2.教师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效果。

小班数学区分上下教案6篇

小班数学区分上下教案6篇

小班数学区分上下教案小班数学区分上下教案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区分上下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数学区分上下教案1活动目标:1、教会幼儿区别上、下的位置。

2、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能够以一物体作为参照物,区分物体所在上下的位置关系。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挂图《小猫在哪里》玩具小狗,小兔、大娃娃、小娃娃、积木、皮球等。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1、猫妈妈有六个孩子,今天猫妈妈出去给孩子们钓鱼,等妈妈回来打开房门,发现小猫宝宝都不见了,猫妈妈非常着急,我们一起来帮猫妈妈找找小猫。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告诉猫妈妈小猫在什么地方?(要求幼儿讲清楚小猫在某某东西的上面还是下面。

)3、教师带领全班幼儿一起面熟小猫躲藏的位置。

二、引导幼儿以桌子为参照物区别上、下。

1、(桌子上和桌子下藏着这些玩具,并用报纸遮好)猫妈妈为了感谢小朋友们,给你们送来许许多多的玩具,看看都有些什么玩具?(带领幼儿说说玩具名称)。

2、这些玩具都放在了哪里? (让幼儿自由说说)3、桌子上面有什么玩具?桌子下面有房者什么玩具呢?(引导幼儿一一说出物体的位置)4、同样形式,教师先后出示娃娃、小兔子、积木、小鸡等玩具,分别放在桌子上或桌子下。

反复练习:某物在桌子上面,某物在桌子下面。

三、请幼儿找一找,教室里哪些东西在某物的上面,哪些东西在某物的下面。

小班数学区分上下教案2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巩固幼儿对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概念。

2.在操作中了解以客体为中心的上下概念,并能用上下方位词回答问题,发展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小班数学教案上下关系

小班数学教案上下关系

小班数学教案上下关系小班数学教案上下关系「篇一」设计意图:我班幼儿这段时间对方位词的概念含混不清,对物体空间位置的指认总是用这里或那里来表达,为此我以《小猴摘桃子》这个故事情节为主线设计了这节《区分上下》的小班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1、学会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

2、教幼儿初步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别上下。

3、通过游戏,增强幼儿对方位的感性认识,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猴摘桃子》。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游戏:小朋友,你们听过小猴摘桃子的故事吗?(听过)好了,今天天气不错,我们一起去森林里转一转,看看有什么新任务。

二、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1、森林里有什么呀?(幼儿自由回答:猴子、蝴蝶、树、桃子等。

)小猴子在哪?蝴蝶在哪?桃子在哪?(幼儿回答:猴子在蝴蝶下面,蝴蝶在猴子上面,桃子在树上)现在小猴子去哪了?(幼儿回答:在树下)现在小猴子开始摘桃子了,小猴子在哪呀?(幼儿回答:在树上)先把上面两个桃子摘了,最后把下面的桃子摘了,摘完桃子的小猴子在哪呀(在树下)。

2、我们又来到了小猴家,小猴请大家去家里做客。

看看谁在椅子下?谁又跳到桌子上了,小猪在哪?最后来的兔子在哪,它又跳到什么上面了?小鸡在哪(幼儿自由回答。

)继续切换PPT图片,这间房子里都有谁,都在什么地方?按照先后点出来的动物让幼儿分别回答。

3、打开最后PPT的最后一个图,出现机器猫图片和音乐。

问:小朋友们,大家看这是谁,幼儿回答:机器猫、大雄和李静。

然后引导他们以人体为中心,分别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如嘴在眼睛下面等。

三、结束活动。

我们的小朋友们真聪明,让小猴子摘到了桃子,参观了小猴子的桃子,又看到了机器猫和他的伙伴们。

活动反思:整节活动幼儿的积极性特别高,利用课间教育让幼儿非常感兴趣,也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整个活动利用游戏贯穿始终,使孩子在感受小猴子摘桃子这个故事中认识了上下,一环扣一环,完成了活动目标。

小班数学上下教育活动教案方案

小班数学上下教育活动教案方案

小班数学上下教育活动教案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幼儿能够辨别和理解上下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上下教学内容:通过日常生活场景,让幼儿观察和辨别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2. 第二课时:上下排序教学内容:让幼儿通过操作教具,理解上下排序的规则。

3. 第三课时:上下规律教学内容: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上下规律,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4. 第四课时:上下创意画教学内容:让幼儿运用上下概念,进行创意绘画活动。

5. 第五课时:上下游戏教学内容:设计上下主题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上下概念。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和理解上下概念。

2. 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幼儿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上下概念的教具、图片、卡片等。

2. 环境:创设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准备相关的生活场景。

3. 材料: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上下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幼儿在操作活动中的表现,检验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运用上下概念解决问题。

4. 收集幼儿的创意作品,评价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首儿歌《上下上下》引导幼儿进入活动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上下的概念,让幼儿观察和辨别生活中的上下现象。

3. 操作活动:分组进行上下排序游戏,让幼儿动手实践,理解上下顺序。

4. 课堂小结:通过问答形式,检查幼儿对上下概念的掌握情况。

5.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与上下概念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上下》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上下》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上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空间方位》的第三节,主要详细内容为“认识上下”。

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理解“上下”这一空间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理解“上下”这一空间方位,能够用语言表达出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能力,增进幼儿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运用“上下”这一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践,让幼儿掌握“上下”方位,并能用语言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动物、植物、日常用品等),卡片(带有“上”、“下”字样),积木,玩具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画有各种动物、植物和日常用品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谁能告诉我,图片上的小猫和小狗在哪里?”通过这个环节,让幼儿感知“上下”这一概念。

2. 新知识学习(10分钟)教师用卡片展示“上”、“下”字样,引导幼儿学习这两个字,并让幼儿用手指在空中比划“上”、“下”的动作,加深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拿出积木,搭建一个简单的上下结构,如:一个方块在下,一个小人站在方块上。

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人在方块的上面,方块在小人的下面。

”然后,让幼儿自己动手尝试搭建上下结构,并表达出来。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上下结构,如:一个苹果在树下,一只小鸟在树枝上等。

完成后,让幼儿互相展示并说出自己所画的上下结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上下2. 板书内容:上下定义例题展示随堂练习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画纸上画出一个生活中的上下结构,并用文字描述出来。

2. 答案示例:画一个男孩在滑梯上,下面画一个女孩在草地上。

文字描述:男孩在滑梯的上面,女孩在草地的下面。

区分上下小班数学教案

区分上下小班数学教案

区分上下小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上下位置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上和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3.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上下位置的概念。

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上下位置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准备一些上下位置的图片,如楼上楼下、桌子椅子等。

2.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彩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上下位置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体位置。

2. 新课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上和下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上下的含义。

3. 课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上下位置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解题思路。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上下位置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上下位置的概念,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画出自己家里的上下位置图,并标明每个房间的位置。

2.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尝试用上下位置的概念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对上下位置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检查他们对上下位置概念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前后位置的概念,扩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楼层或建筑物,让他们亲身体验上下位置的关系。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寻找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

2. 思考如何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使教学内容更具贴近性和实用性。

九、教学延伸:1. 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上下位置接力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上下位置的概念。

2. 鼓励学生创作关于上下位置的数学故事或漫画,以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十、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将继续深入讲解上下位置的概念,并引入前后位置的概念。

2024幼儿小班数学区分上下ppt课件

2024幼儿小班数学区分上下ppt课件

幼儿小班数学区分上下ppt课件目录CONTENCT •引言•上下概念基础认知•图形空间关系辨识训练•实物操作演示环节•游戏化巩固练习活动设计•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01引言目的和背景目的帮助幼儿小班学生理解上下方向的概念,提升空间感知能力。

背景幼儿阶段是孩子空间感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直观、有趣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孩子更好地掌握上下方向。

适宜年龄与学习者特点适宜年龄3-4岁幼儿小班学生。

学习者特点孩子们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对直观、形象的教学内容更感兴趣。

课件内容与结构概述内容课件包括上下方向的基本概念、生活中的上下实例、互动练习等。

结构课件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简洁的文字引导孩子理解上下方向;同时设置互动环节,让孩子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02上下概念基础认知上下方向感培养通过视觉提示利用箭头、手势等视觉元素,帮助幼儿直观理解上下方向。

实物演示使用生活中的物品,如球、盒子等,演示上下移动的过程。

身体动作体验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身体动作,如举手、弯腰等,感受上下方向的变化。

80%80%100%生活中常见上下场景举例介绍楼房中不同楼层的概念,让幼儿了解上下楼梯时的方向变化。

通过观察树木和周围环境,引导幼儿认识树上和树下的空间位置关系。

结合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小轿车等,介绍车上和车下的概念。

楼上楼下树上树下车上车下“找朋友”游戏“我说你做”游戏“排序”游戏简单游戏互动加深理解教师说出上下方向的指令,如“举手向上”、“弯腰向下”等,让幼儿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准备一组大小、形状相同的物品,让幼儿按照上下顺序进行排序,巩固对上下方向的理解。

利用标有上下箭头的卡片,让幼儿根据箭头方向找到对应的朋友或物品。

03图形空间关系辨识训练03平面图形上下位置判断练习展示多个平面图形,并提问幼儿它们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进行反复练习。

01认知基本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并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02上下位置关系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桌子在椅子上面”、“书在桌子上面”等,帮助幼儿理解上下位置关系。

小班数学活动《上下》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上下》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上下》教案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上下概念。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联想能力。

•通过游戏和实物操作让幼儿学习上下的概念,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分类思维和数学思维。

教学内容活动一:从图案中找出上下关系教材:教材1《幼儿数学启蒙》时间:20-30分钟步骤:•教师向幼儿展示包含上下关系的图案,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问幼儿哪个是上面,哪个是下面,让幼儿通过指认的方式回答。

•教师再次向幼儿展示图案,询问幼儿相关的问题,激发幼儿思考和表达。

活动二:游戏中学习“上下”教材:教材2《启蒙幼儿数学》时间:30-45分钟步骤:•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各自站在两排叉开的腿上,用手互相拉弓,让小球从自己的一边滚向对方的一边,并完成一些固定的操作。

•教师在其固定的位置放上一张纸片,纸片上面为“上”,下面为“下”,让幼儿快速判断自己将纸片放在哪个位置,并清楚地告诉对方放在哪个位置。

•教师通过比赛的方式让幼儿加深对“上下”概念的理解,提高其观察和反应能力。

活动三:实物操作“上下”教材:教材3《幼儿的数学之旅》时间:30-45分钟步骤:•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具有上下关系的物品,如椅子、楼梯、陀螺等,让幼儿一一指出其上下位置。

•教师将这些物品一个个放到幼儿面前,让幼儿尝试用手模仿它的上下结构,通过实物操作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上下的概念。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课后自己制作一个上下结构的物品,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评价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教学,幼儿对上下的概念基本掌握,能够较好地区分上下关系。

同时,幼儿在游戏和实物操作中培养了观察、想象、创造等能力,也增强了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在课堂互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抽查、问答等形式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通过评价的反馈给予积极的激励,以推动幼儿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小班数学区分上下精品教案(精选

小班数学区分上下精品教案(精选

小班数学区分上下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数学启蒙》教材的第二单元“空间方位”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区分上下”展开。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能够理解和掌握上、下的概念,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上、下的概念,知道物体在不同的位置关系。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知能力,提高观察、判断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强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准确地判断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知能力,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上、下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图片等。

2. 学具:操作卡片、积木、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上下结构的实物,如一个盒子放在桌子上,让幼儿观察并描述。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观察到的事物,引导幼儿用“上”和“下”来描述。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上、下的概念,让幼儿理解物体在不同的位置关系。

结合实物模型,让幼儿实际操作,判断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图片,让幼儿判断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并进行分享。

分组进行小游戏,让幼儿在团队中合作完成任务,如找出隐藏的上下关系物品。

邀请幼儿分享学习心得,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上下结构的实物模型,标明“上”和“下”。

2. 将幼儿的操作卡片和积木放在黑板上,展示正确的上下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生活中的上下关系,用画笔记录下来。

答案:例如,画一个桌子,上面放着一本书,下面放着一个玩具。

2. 家长评价:请家长观察幼儿在生活中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并给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家庭、幼儿园等环境中寻找上下关系,增强空间方位感知能力。

同时,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提高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小班数学《上下》教案

小班数学《上下》教案

小班数学《上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观察按照不同的方向上升或下降的物体,并说出运动中的变化。

2.掌握“上下”的具体含义,能够将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

3.能够积极参与“上下”的游戏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习“上下”概念的表达。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类整理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明信片。

2.馒头,西瓜,苹果。

3.圆球,四棱柱,长方体。

四、教学流程
1. 热身
•教师可以唤起孩子们的注意力,娓娓道来。

2. 讲授
(1)引入
在墙上张贴春季的明信片,问孩子们猜测花朵的生长在什么方向上,孩子们回答后,逐步引出表达“向上生长”、“向下掉落”的概念。

(2)讲解
•给出一些物品:馒头,西瓜,苹果。

询问学生分辨哪些“上面”和哪些“下面”。

•给出平面图:圆球、四棱柱、长方体。

要求学生用橡皮泥模仿,观察去分辨“上”、“下”。

(3)练习
•进行“上下运动”的游戏活动,例如:模仿贴纸、球滚动、四方跳跃等等。

3. 达成
•板书“上下”的相关概念和描述。

•回顾课程,将上下的内容进行总结。

五、课后作业
•家长在生活中给孩子指出两三个物品或场景,让孩子留意物品的运动和运动方向,并据此分辨“上下”。

六、教学设计要点
1.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提高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性。

2.建立“上下”概念的相关表达,要教授孩子们准确而简明的表达对应的词语表达。

3.教学内容要趣味性强,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

七、教学参考
暂无。

小班数学上下教育活动教案方案

小班数学上下教育活动教案方案

小班数学上下教育活动教案方案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感知上下方位。

2. 培养学生运用上下方位词语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上下卡片、小动物图片、水果图片等。

2. 环境布置:教室地面上画出大小不同的脚印,代表不同的位置。

四、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小兔跳》游戏,让学生在教室地面上跳上跳下,感受上下位置的变化。

2. 主题活动(10分钟):(1) 教师出示上下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卡片上的物体位置。

(2) 教师将小动物图片和水果图片贴在教室的墙上,让学生用上下方位词语描述图片的位置。

(3)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每组选出一个代表,站在教室的一端,闭上眼睛,另一个学生用手帕蒙住眼睛,教师发出口令,蒙眼的学生要根据上下方位词语找到指定的物体。

3. 巩固活动(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上台,用动作表现上下方位,让大家猜一猜、说一说。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能理解上下方位的含义,并能运用上下方位词语描述物体位置。

在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意识得到了提高。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并与同学互动。

2. 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是否能够正确运用上下方位词语找到指定物体。

3.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检查学生对上下方位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观察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是否能正确使用上下方位词语。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动物园,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运用上下方位词语描述动物的位置。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次活动的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延伸:1. 开展“上下方位绘画比赛”,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画出具有上下方位元素的画作。

2. 设计“上下方位连连看”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上下方位概念。

小班数学上下教育活动教案方案

小班数学上下教育活动教案方案

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数字1-5,理解上下方位的概念。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1-5、图片、小动物玩具等。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白纸、一支彩笔。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上下位置不同的物品。

2. 基本环节:(1)讲解上下方位的概念,如天上、地下、前面、后面等。

(2)出示数字卡片1-5,让幼儿认识数字,并说出它们在卡片上的位置。

(3)分组游戏: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小动物玩具,按照上下顺序摆放玩具。

3. 巩固环节:(1)出示图片,让幼儿找出图片中上下位置不同的物品。

(2)让幼儿在白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按照上下顺序排列。

四、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判断他们对上下方位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幼儿在白纸上画的动物图片,评价他们的创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家庭中的上下位置不同的物品,拍照记录并分享到班级群。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上下位置不同的物品,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运用上下方位概念。

六、活动六:认识上下楼梯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楼梯,理解上下楼梯的概念。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活动准备:楼梯模型、数字卡片1-5、小动物玩具等。

3. 活动过程:(1)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楼梯模型,引导幼儿说出楼梯的上下位置。

(2)基本环节:讲解上下楼梯的概念,如上楼、下楼等。

出示数字卡片1-5,让幼儿认识数字,并说出它们在卡片上的位置。

分组游戏: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小动物玩具,按照上下楼梯的顺序摆放玩具。

4. 活动评价: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判断他们对上下楼梯概念的理解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