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老子的主要思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的主要思想

老子在对待旧制度的态度上,与孔子有所不同。孔子站在继承与发杨殷周、尤其是西周文化的立场上,以继承西周文化为己任,并在旧文化中增添了新内容,使之适应新时达的要求。例如在天道观上,一方面续宣扬西周以来的天命论,认为“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但是另一方面,他不再强调上帝的人格形象,而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认为天并不发号施令,四时百物则自然地运行生长。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方面,孔子完全强调人为的作用,说:“为仁由己,而有人乎哉?”这就进一步限制了天的权利范围,强调了人的作用,消弱了人的绝对权威性。再如在对待西周以来的由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上,孔子极力主张维护传统的礼乐制度,提出“立于礼”、“以礼让为国”等思想,同时又主张对礼乐要进行必要的改造,反对徒具形式的虚伪礼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就是说,礼制是随着时代的不同,既要继承又要改变。孔子为了挽救礼乐制度,特别提倡用“仁”的思想来充实“礼”的内容。认为没有仁爱的思想,就谈不上礼乐。他提倡“礼,与其奢也,宁俭”的思想,即认为礼节仪式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为好。礼节仪式不在于繁多,而在于能否体现仁爱的思想。

在对待传统的礼义文明态度上,老子则与孔子不同。老子对传统礼义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说:“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认为礼已是人民手中虚伪、欺诈的工具,成了祸首。至于仁义,老子认为它只是在纯朴大道废弃之后产生的东西。老子认为,只有“绝圣弃智”才能“民利百倍”,只有“绝仁弃义”才能“民复孝慈”。但老子并没有完全抛弃传统文化,抛弃礼乐仁义的思想。《老子》说:“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可见,老子并不一概否定礼乐文化。如老子主张“绝仁弃义”,同时又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这是要求去掉虚伪的仁义,而提倡真实的仁义。老子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由此,老子激烈抨击礼教的虚伪性,但并没有完全否定传统礼义的作用,不过只是把礼义仁爱放到了他的“道德”思想之下,置列于次要的地位加以保留。

老子提出的以“道”“德”为核心的文化思想内容,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论——宇宙本原论与宇宙生成论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从宇宙观的高度考察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第一位思想家。中国上古夏、商、周三代的社会是上帝神学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犹如西方的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一样。在中国历史上,首先起来用新的宇宙观来代替上帝神学统治的是老子。在天道观上,老子要比同时代的孔子和稍后的墨子进步很多。孔子要求人民要“知天命”、“畏天命”,并没有能最后冲出西周以来传统天命论的束缚。而战国前期的大思想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则仍然坚持天有意志能赏善罚恶的思想。就墨子承认天有意志这点讲,他的思想落后孔子。但墨子又不同意孔子的天命论而鼓吹“非命”,他对天命论进行了批评,认为天命论是古代暴君创制出来的,“非仁者之言”,并从感觉论出发,论证了“命”是见不到听不到的东西,是不可能有的。可见,不论是孔子还是墨子以及他们的“天命”和“天志”论,都没有最后冲破传统天命思想的束缚。老子他大胆地向传统天命论进行了挑战,否定了天志说和天命说,提出了天道自然说。他把天地一样都当作自然的东西。“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说天地没有仁爱的心,把万物当作刍狗一样看待。天地都没有什么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

为进一步探求天地的起源和整个宇宙的本原问题,老子立足现实的宇宙万物的观察,由今而推至古,再从古以推演出今的思想方法,终于提出自己全新的宇宙观——即以“道”为核心的宇宙本原论和宇宙生成论。

在这一个新的宇宙起源说上,老子提出了两个重要思想:

(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两段话是一个意思,但前者是从今推古德思维方法,后者是从古推今的思维方式。古人要揭示宇宙起源的秘密,就必当先从现实的天地万物出发,然后推测到遥远的古代。“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个命题老子从现实存在的万物出发,认为宇宙有一个开端,一个起源,这个开端不能是有形有象的具体存在物“有”,只能是“有”的对立面无形无象的“无”。这就是老子思维的终极点。老子提出这个终极点后,反过来又从这个终极点推演出万物产生的途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设想“无”生“有”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和谐之气,才生养出各种万物。这就是老子所描述的道生万物或“无”生“有”的整个过程。

对于“道”的形象和性质,老子作了如下界说:

道是无形无象的。“视之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夷、希、微三者都表示“道”是一种无形无象无任何行迹的东西。

道是无为无欲的。“道法自然”,自然者无为也。无为即指无有目的、无有意志、无有欲望、无有作为,所以说道“常无欲、常无欲”,是自然存在的东西。

道是柔弱的。“弱也者,道之用”。道的作用是柔弱的,然而正由于它的柔弱所以才能战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的性质与道的性质有相类似的地方。

道是虚静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是虚空的,永远不会充满。“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道是静止的,万物是运动的,万物都在生长壮大,但最后都要复归本原的道,复归到虚空静止的状态。

道是无名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任何一种名都有自己特指的对象,都有一定的限制。而道是无限的,没有任何规定性,也就不能用有限的名来称谓,所以只能是无名的。如果道也有限制,有一定的规定性,那就不能成为宇宙万物的本原。

“道”原指道路,可引申为法则、原理、规律等。这里老子为什么要把宇宙的本原称为“道”呢?在《老子》一书中,老子把“道”更高度地抽象化,使之脱离具体事物的“道”,把“道”看作存在于万物之先的宇宙万物总则。这样老子也就把“道”分成了两类:一是指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道,属于一定事物的法则,称作“非常道”,即不是永恒存在的道;一是指存在于万物之先的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总法则,这样的“道”是“常道”,是永恒不变的道。非常道是离不开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而常道是抽象的,脱离了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因为是无形无象的。这样常道其实也就脱离了万物一种绝对的“理”(即法则)的存在。那么老子的“道”究竟是“理”还是“物”的存在呢?当他在强调道是“常道”,是脱离万物而存在时,道成了一种纯理的存在,但纯理有无法生出万物,所以当他强调道能生出万物时,又把道看成一种物,一种混成之物。就此来看,老子的哲学尚带有原始性与素朴性。

二、德论——物性论

高亨先生说:“德者万类之本性也”。也就是说,德论即无论性,是讨论万物本性的。老子讲“德”,归结起来至少包含这样几种涵义:1、宇宙本原的“道”的德性,一般称为“玄德”。2、体现了“道”的圣人之德性,亦称之为“玄德”。这是由于他的德性与“道”的德性一致的缘故。3、天地万物的德性,一般称之为德,如天之德、地之德、人之德等等。但这些具体事物的德性,老子也把它们称之为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等等。在这里,天道和天德、人道和人德都是同一层次的概念。德不仅有“玄德”与一般德性的差别,还有厚薄之分,上下不同,有德与无德的差异等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是说,上德的人不表白自己有德,所以他实有德;下德的人总好表白自己没有失德,所以他实无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