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23愚公移山(练习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愚公移山》综合训练

一、准确识记文中的字音、字义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迂.回(yū)箕畚.(běn)雍.南(yōng)荷.担(hè)

B.一厝.(cuò)太行.(xíng)陇.断(lǒng)万仞.(rèn)

C.始龀.(chèn)智叟.(sǒu)惩.罚(chéng)阻塞.(sè)

D.冀.州(jì)愚.公(yú)豫.南(yù)匮.乏(kuì)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相许(赞同)始龀(换牙)

B.易节(容易)负二山(背)

C.一厝(放置)何苦(苦恼)

D.智叟(老头)陇断(断开)

二、掌握文中重点词语

3.下列两句中加点词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河曲智叟亡以应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B.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吾义固不杀人

C.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不若孀妻弱子

D.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

4.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D.寒暑易节

5.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C.甚矣,汝之不惠

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聚室而谋.曰

(2)杂然

相许

..

(3)且焉置.土石

(4)子子孙孙无穷匮

..

(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7.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2)面对智叟的嘲笑,愚公是怎样回答的?

(3)愚公移山的目标是什么?

(4)愚公和智叟辩论的结果是什么?

8.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吾与汝毕力平险,达于汉阴,指通豫南,可乎?

B.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子,子又生孙;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D.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雍南,一厝朔东。自此,冀之南,汉之阳,无陇断焉。

9.课文第一段写的是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10.愚公和智叟的矛盾焦点是什么?

四、准确理解修辞手法

11.指出下段话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五、准确体会文章的主旨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课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告诉

人们要想成功,就必须下定决心、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B.“甚矣,汝之不惠”是一个倒装句。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表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

C.课文中的智叟是一个很聪明的老人,文中对这个形象着墨虽不是很多,但却刻画得很生动。

D.从文中可看出,愚公是一个有远大抱负,并对移山有着坚定信心的人。

13.文章的结尾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六、识记本课相关的文学常识

14.课文选自《》,相传是战国时期所作,列子是家代表人物之一。之一。

15.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七、分析鉴赏课内精彩语段

16.请就文章第二段内容写一段归纳性的文字。

17.“其妻献疑”是阻止愚公移山吗?为什么?

18.“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说明了什么?

19.愚公是如何驳斥智叟的?

20.请评价愚公这一形象。

21.文中从哪几个方面烘托了愚公移山的艰难?

22.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这两个人物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23.我们今天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神,为什么?

24.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是否值得我们学习?你从寓言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八、类文阅读

(一)两小儿辩日《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25.你是如何看待“孔子不能决”的?

26.选文使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二)

周穆王西巡狩,越昆仑。不至弇山,反还。末及中国,道有献工人名偃师,穆王荐之。问曰:“若有何能?”偃师日:“臣唯命所试。然臣已有所造,愿王先观之。”穆王曰:“日以俱来,吾与若俱观之。”翌日,偃师谒见王。王荐之,曰:“若与偕来者何人邪?”对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惊视之。趋步、俯仰,信人也。巧夫! 领其颅,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王以为实人也,与盛姬、内御并观之。技将终,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王大怒,立欲诛偃师。偃师大慑,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会革、木、胶、漆、白、黑、丹、青之所为。王谛料之:内则肝、胆、心、肾、脾、肺、肠、胃,外则筋、骨、支、节、皮、毛、齿、发,皆假物也,而无不毕具者。合会复如初见。王试废其心,则口不能言;废其肝,则目不能视;废其肾,则足不能步。

穆王始悦而叹日:“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平!”诏贰车载之以归。

公输班之云梯,墨翟之飞鸢,自谓能之极也。弟子东门贾、禽滑厘闻偃师之巧以告二子,二子终身不敢语艺,而时执规矩。

27.选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偃师的技艺高超?

28.读过选文后你受到了哪些启示?

29.出自选文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