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题的提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主题的提炼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基本思想,它渗透、贯穿于文章的全部内容,体现着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包含着作者对文章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主题在不同的文体上有不同的表述,人们习惯上把记叙性文章的主题叫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议论性文章的主题叫做中心论点,某些应用类文章的主题称为主旨或基本观点。在我国传统的文章理论中,主题叫做“意”或“主脑”。

一般来讲,大部分的文章在动笔写作前已有了明确的主题,也有极少部分文章在动笔之后的具体写作过程中形成主题。就一般而言,文章动笔前最好先提炼出主题,因为,只有主题明确了,才能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择材料,进而谋篇布局、谴词造句。如果主题不明确,写作时往往无从下手,或者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何处该起,何处该收,哪些应详,哪些该略,都没有依据。清人刘熙载说:“古人意在笔先,

故得举止闲暇;后人意在笔后,故至手忙脚乱。”“凡作一篇文章,其用意俱要可以一言蔽之。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所谓主脑者是也。……主脑既得,则制动以静,治烦以简,一线到底,万变不离其宗,如兵非将不御,射非鹄不志也。”(《艺概》)他强调了在动笔之前明确主题的重要性,

并指明了主题在选择题材、谋篇布局过程中的作用。

主题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提炼文章的主题呢?

一、充分占有材料

主题的提炼,要立足于作者占有的全部材料。因为只有作者占有的材料充分,才能根据材料提炼出正确的观点和理论来,才能防止以偏概全,以点代面,才能避免主题的片面性。写文章时,必须尽量占有一切有关的材料,充分认识它们的社会的、历史的含义,为提炼或深化主题提供扎实的基础。马克思写《资本论》,曾阅读了几万部书,摘录笔记二百五十余本;姚雪垠创作《李自成》,曾摘录了几万张历史资料卡片;路遥写作《平凡的世界》,为了把握小说中人物的历史背景,把1975年到1983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陕西日报》、《参考消息》和《延安日报》的全部合订本一张一张地翻看,重要的事件记录下来,重要的文章复印。他们的作品所以能有宏大的思想和生活的容量,占有充分的材料是重要原因。

占有材料不充分,就可能出现忽略典型材料的失误,这样,就抓不住事物的本质,确立的主题也是肤浅的。

二、抓住主要矛盾

提炼主题总是从分析题材入手的。面对一件事或若干件事,怎样着手分析呢?应当从分析事物的矛盾入手。矛盾就是问题,把题材里面包含的问题找出来,如果有两个以上的问题,就比较一下,找出更重要的问题,也就是主要矛盾,并找出正确解决矛盾的办法,这样,比较有意义的主题就形成了。

写议论文,这样说似乎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写议论文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没有问题,还有什么议论好发?

其实写记叙文也是一样。写记叙文的目的归根到底也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里的问题。作者通过对所写事物的肯定或否定、提倡或反对、歌颂或批评乃至贬斥,来表明作者对解决某个问题的态度。当然,有些事物包含的矛盾比较复杂,或者比较隐蔽,需要做细致的分析,才能把矛盾找出来。比如鲁光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写的是中国女排夺取世界冠军这件事。要写赞扬女排的记叙文,就要分析中国女排在通向世界冠军道路上经历过的无数事件,研究这些事件里面包含的解决了的和尚未解决的大量矛盾。显然,中国女排碰到过技术问题、信心问题、意志问题、作风问题、身体问题、教练和队员的关系问题、球员的训练比赛和私生活的关系问题,等等。《中国姑娘》抓住意志和作风问题,把主题的基

调定在赞扬中国女排顽强的拼搏精神这一点上。这个主题抓住了中国女排成长道路上带根本性的一个方面,也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方面,因此提炼得是非常成功的。

三、特点和需要的结合

提炼主题,首先要考虑的是题材本身的特点,即某个题材可以说明什么问题。脱离题材本身的特点,把没有必然联系的某种思想硬贴上去做主题,那是不可能为读者所接受的。

但是,一个题材,特别是内容比较丰富的题材,往往不止一个特点,往往可以说明好几方面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提炼主题就要把题材本身的特点和客观需要结合起来考虑。如果题材的某个特点刚好能回答社会上某个迫切需要解决

的问题,刚好触动了广大群众心灵上绷得很紧的那根弦,根据这个特点提炼出来的主题,就会有很强的社会意义,体现了这一主题的文章,就会发挥比较好的作用。比如数学家陈景润,他的动人事迹很多,其中不少是很有特点的。但是,如果要写陈景润,抓什么特点最好呢?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突出了陈景润在数学王国里勇攀高峰的精神,既是陈景润本身的特点,又是我国人民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道路上迫切需要的。所以这个主题的现实意义很强。文章发表后,能在全国人民中引起巨大的反响,主题提炼得好是一

个重要原因。

四、和同类文章比较,尽可能出新意。

写相同题材的文章,要尽可能考虑到同类题材文章主题所达到的高度,如果能写别人所未写,那就有了新意。鲁迅的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第一次提出了“打落水狗”的主张,澄清了当时思想界的一些糊涂观念,主题不仅深刻,而且特别新颖。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第一次提出志愿军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说出了人民群众想说而没能说出的话,因而这一思想不胫而走,很快为全国人民所接受。这些事例说明,在主题的发掘上,如果能够“出新”,文章所达到的效果肯定可以大大超过那些主题没有新意的

作品。

五、注重选择角度

主题的创新往往与作者的观察角度有关。作者在观察社会生活、客观事物时,不同的观察角度会获得不同的体验、感受,从而产生不同的思考。这正如苏东坡所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文章很容易碰到相同的题材,题材相同,观察角度、切入点不一样,文章给人的感觉

就不一样。1923年仲夏之夜,朱自清和俞平伯同泛六朝金粉遗址秦淮河,同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行文,朱自清笔下的秦淮河无论是追索、描摹虚幻的美景,还是抒写充溢心中的“充满幻灭的情思”,都被涂抹上了一层浓重的个性色彩和自我情调。俞平伯则以超然物外的心情写出了秦淮河上泛舟的乐趣。听桨声、赏灯影、叙哲理,于悠然中寄托了自己深情绵邈的情怀。

同样题目的文章,给人的感觉却迥然不同,朱自清的是细腻而深秀,俞平伯的是细腻而委婉。同是缠绵的情致,朱自清的是缠绵里多含着眷恋悱恻的气息,俞平伯的则缠绵里满蕴着温煦浓郁的气氛。

2008年上海高考作文出现了一篇描绘民工子女生存状态的满分作文《他们》,阅卷专家分析说,满分作文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视角独特,把人们的视线从关注农民工转移到关注农民工子女的身上。

当然,主题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世界观、人生观的影响和制约。相同的题材,如果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同,世界观和人生观不同,作品的主题也可能完全不同。如鲁迅先生的散文《一件小事》和胡适、沈尹默的同名诗作《人力车夫》,题材相同,主题差异却很大,但这与选择新颖的角度已不是同一回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