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套,1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共83页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经典散文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分析并理解文章中的对比手法,及其如何体现主题思想。
3.帮助学生提高散文欣赏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本文主题思想,学习并分析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2.难点:深入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这种感情如何通过对比手法体现出来。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通读课文,研究相关教学资料,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
2.课程实施:(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关于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印象,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介绍作者及背景:介绍鲁迅的生平和本文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
(3)阅读理解:让学生默读全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大意。
(4)分析对比手法: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对比描写,并分析这些对比在表现主题思想中的作用。
(5)深入研读:让学生细读课文,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课后作业:让学生仿写一篇以“从……到……”为题的作文,描述自己生活中的两个场景,尝试运用对比手法。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读写结合法。
2.教学手段:PPT演示、多媒体教学、课堂互动。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通过课堂提问、小测验等方式,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家庭作业:布置仿写作文的任务,要求学生运用对比手法描述生活中的两个场景。
3.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仿写作文及课后阅读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以鼓励和激励为主,肯定学生的努力与进步。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资料:教师可参考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鲁迅全集》等资料,深入研读课文。
2.工具:PPT制作工具、多媒体播放软件等。
七、结论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的背景、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并分析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激发学生探索月球乃至宇宙奥秘的兴趣,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相信只要有梦想最终就可以实现。
一起看看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欢迎查阅!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1【教学目标】l.知识与能力:①速读课文,能快速理清文章思路。
②提高理解、归纳能力及信息筛选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进行交流、探究。
②拓展思维,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坚信有梦想去努力就一定能实现。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处理信息的能力。
2.激发学生探索月球乃至宇宙奥秘的兴趣,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相信只要有梦想最终就可以实现。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课文:1.学生课前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为生字新词注音释义。
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课文:设计导语:简介我国三步实施的“嫦娥奔月计划”(绕、落、回)。
(寻梦的)鸟儿飞过天空,没有留下痕迹,却在人类心中唤起亘古不变的梦想(嫦娥奔月、敦煌飞天)。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先萌生飞天梦的民族,追寻着梦想,我们已经在奥妙无穷的太空中留下串串足迹。
伴随着不懈的追求,凭着智慧和勇气,人类已经把登上月球这千古神话变为了现实!30几年前(1969年)三位人类的精英已经将足迹踏上了月亮,今天,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探寻──《月亮上的足迹》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梳理人类登月这一故事梗概。
时间:公元1969年7月16日至25日(1969年7月21日上午1l点56分20秒)地点:美国佛罗里达州人物: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事件:乘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月2.要素中,哪一点最富于变化?──时间要素3.用一句最简明的话表述文章内容。
(1969年美国三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
)四、再读课文,交流合作:1.再读课文,依据富于变化的时间要素,小组同学共同用文字完成“宇航员登月流程示意图”。
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有的教案还列有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影、投影、录像、录音等)的使用、作业题、板书设计和课後自我分析等项目。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语文七班级下册全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七班级下册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出现的生字和新词。
2、揣摩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深层含义、表达作用。
3、体会咏物记叙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通过课文中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句子来理解的思想感情。
2、正确领悟文章的主题,理解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指导初读1、带领学生认识石榴,观察讲台上的一盆石榴。
2、引导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石榴。
3、带领学生总结石榴的特点。
4、指导学生分析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句子,二、抓住特征,分析课文1、带领学生品味描写石榴的句子。
2、带领学生阅读全文,体会的思想感情。
3、带领学生重点讨论为什么将石榴比方成是“夏天的心脏”。
三、深化探究,体会感情1、给学生发放文章的背景材料。
2、结合背景组织学生讨论:在石榴众多的特点中,为什么偏偏选它在五月开花这一特点来写?3、带领学生阅读全文,整体把握的思想感情。
四、本课小结《石榴》一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品格:向时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第二课时一、辐射阅读,体会寄情于景的写法1、带领学生阅读《白杨礼赞》片段。
2、带领学生阅读《荔枝蜜》片段。
二、写作练习指导学生观察大干世界里的事物,描写其特征,同时练习“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写法。
三、本课小结要写好物托言志或借物抒情的文章,首先要有情,学会观察,做生活的有情人;学会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语文七班级下册全册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小传特点,理清顺序。
2、品味俭省、平实的语言。
3、培育、提高学生网络环境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课:《母亲》-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本课,使学生了解母爱的伟大和母亲对子女的关怀。
- 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课文《母亲》。
-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抒情语言和修辞手法。
-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母亲的照片和提问,引起学生对母亲的思考和回忆。
2. 欣赏诗歌:学生课前已预了课文《母亲》,老师进行首次课前朗读,然后学生自己阅读。
3. 理解诗意:分小组进行讨论,集体分享各自理解的诗意和感受。
4. 品味语言: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抒情语言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5. 朗读背诵:学生跟读诗歌,并进行背诵练。
6. 总结复:老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并检查学生的研究情况。
第二课:《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本课,使学生了解古代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思考。
- 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课文《鱼我所欲也》。
-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
-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察和讨论自然景物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自然的思考和感受。
2. 阅读课文:学生阅读课文《鱼我所欲也》,并尝试理解诗歌中的意境。
3. 分析诗意: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4. 品味语言: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帮助学生欣赏诗歌。
5. 朗读背诵:学生跟读诗歌,并进行背诵练。
6. 总结复:老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并检查学生的研究情况。
...(继续按照相同的格式编写其他课程的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抓住事物的特点,用恰当的顺序写景。
学习两相对照的文章结构。
2、过程与方法:(1)学习并运用联系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
(2)运用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生活世界,领悟学习和生活的真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正确的认识生活,体味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
教学时间二教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没有烦恼,随着岁月,他的烦恼增加了……”这便是成长,有喜也有忧,有憧憬也有一丝丝担心。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邀请一些大作家为我们讲述成长的故事,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师鲁迅,他带来的故事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媒体展示: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是他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全书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和一篇《后记》。
三、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四、问题探究:媒体分步展示:1、第一段,作者写道:“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似乎”表示对自己的印象不能全成肯定,“确凿”则是完全肯定的语气。
有矛盾吗?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用意?(关键句是“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似乎”是因为不相见已隔了七八年,印象模糊,“确凿”是因为童年生活快乐而难忘记。
)2、第二段,划出能准确表达事物特点的词语并分析,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百草园的景物。
(按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从植物到动物的顺序,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方面对百草园春夏秋三季景物进行有层次的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详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详解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是以中国古代诗词、现代文学、文化知识与生活实践等为内容,通过“诵、读、背、写”四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下面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一、课程目标学生逐步掌握适应初中语文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养成勤奋好学、自觉自主、协作互助、热爱语文的良好品质,进一步增强语文修养,并得到一定的语言文字技能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和掌握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掌握语文学科中的基本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促进智力和审美素质的全面发展。
4. 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五大板块,分别是“揭开文学的面纱”、“中华文化经典”、“课外阅读”、“生活应用”和“写作训练”。
1. 揭开文学的面纱揭开文学的面纱板块主要讲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文学风格的基本特征和几种文学体裁的概念、特点、形式和结构等内容。
2. 中华文化经典中华文化经典板块主要讲解中国古代诗词、文言文等中华文化名著及其作者、作品背后的思想内涵,以及学习这些经典作品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有什么意义。
3. 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板块主要包括小说、散文、儿童文学等不同类型的作品,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了解社会生活、人生哲理、价值观念、人性与人情等内容,同时也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4. 生活应用生活应用板块主要讲解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语言文字活动和实际问题,例如个人书信、应用文、生活常识等。
5. 写作训练写作训练板块主要是对语文学习中的写作环节进行训练,并且结合不同类型的作文,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写作技能和写作表达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小说,把握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学习小说人物的精彩描写方法。
三、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小说题目“绝品”的含义。
四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理解和学会诚信做人的原则。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情节,培养概括、归纳的能力。
人物的精彩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从多个角度理解“绝品”的含义,学会做人的原则。
教学方法:阅读赏析法、讨论归纳法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装裱前后的字画比较导入,激发学生对字画装裱的兴趣。
二、作者介绍谈歌,原名谭同占,1954年生于河北保定。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城市守望》、《家园笔记》、《黑风白日》、《认识你真好》;中篇小说集《大厂》、《城市热风》、《我曾让你傻半天》等。
三、整体阅读(一)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复述小说故事情节。
(二)说说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
学生自由谈。
(三)小说中哪些内容可以称为“绝品”?学生自由讨论,言之成理即可。
教师适时引导,最后归纳小结:画“绝”、技“绝”、人亦“绝”。
(四)根据以上讨论,说说小说以“绝品”为题有何深意?本文标题一语双关,既点明画品之绝,更点出人品之绝。
四、品味咀嚼(一)一“绝”——画(唐代珍品)提问:从文中哪些语句可见此画为“绝品”?(二)二“绝”——装裱技艺(三)三“绝”——人1、小说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常先生、刘三爷、王商人、马氏2、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谁?你认为谁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引导学生理解,小说是围绕“绝品”而展开情节:“收——藏——送”,而这其中的主体即是刘三爷。
3、简单分析归纳常先生和王商人的形象。
五、布置作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师必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大全
教师必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大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教学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它是教师教学的一份重要的指南和记录,对于教师而言,制定一份合适的教案并不是一件易事,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融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大全,是针对初中语文教学所设计的一套教学工具,它囊括了七年级下册语文各个章节的教学内容,从课堂教学的基础要素开始出发,分别设计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全面且贴近实际的教学指南,更好地帮助教师完成一份高效的教案。
我们就来看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大全对于教师教学工作所带来的益处:一、规范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变,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更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面对如此复杂的教育形势和多元化的学生需求,制定一份标准化的教案显得尤为重要。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大全凭借其全面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教学指南,帮助教师制定一份紧密贴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案,规范了教学思路,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备课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而备课工作的繁琐和费时也是众所周知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大全,对于教师的备课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教师可以根据教案所提供的内容进行快速的备课和复习,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教师能够更加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工作。
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况。
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大全中所提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
四、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个人素养。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一、第一章:古诗文阅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古诗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古诗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1.2 教学内容选取适合七年级学生的古诗文进行阅读。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解析和讨论来深入理解古诗文。
分析古诗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1.3 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解析。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古诗文的图像和背景资料。
提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第二章:现代文阅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现代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使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现代文中的主题和观点。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2 教学内容选取适合七年级学生的现代文进行阅读。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解析和讨论来深入理解现代文。
分析现代文中的论证方法和表达技巧。
2.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现代文的图像和背景资料。
提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第三章:写作技巧与实践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使学生能够运用写作技巧进行有效的表达和沟通。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类型的写作技巧,如描述、叙述、议论等。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来运用和巩固写作技巧。
提供写作评价标准,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质量。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分析优秀的写作案例并引导学生模仿。
提供写作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写作技巧。
组织写作交流和展示活动,鼓励学生分享和评价彼此的写作。
四、第四章:口语表达与交际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和策略。
使学生能够自信地进行口语交际和表达。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如清晰发音、适当语速、表达逻辑等。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讨论和演讲等活动来进行口语交际。
提供口语表达的评价标准,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初中语文七年级(下)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得教育观点,充分显示了语文得特性,就是一种文化得载体。
为完成好这学期得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得文化修养素质,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教材分析本册共有30篇课文(其中讲读15篇,自读15篇),分为四大板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课外古诗词背诵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所教班级七年级一班这学期共人,上学期语文最高分分,最低分分,优秀人数 ,人平分分。
部分学生得理解能力太差,甚至一些学生对于很简单得病句修改都判断不出来。
学生得口语表达能力不够,不能运用准确得词句表达自己想说得话。
作文方面读题、审题不清,理解不透。
三、学期目标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得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得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得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得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发展学生得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得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得文化品位。
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这就是初中三年得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得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得有关重要作家作品得常识,了解描写方法与修辞方法与词类得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得生字生词得音形义。
能力得目标:在上学期学习语文得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她们具有基本得阅读听话说话得能力,养成学习语文得良好习惯。
具体得说,就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得含义与作用,理解思想内容与文章得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得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以及浏览得方法,培养默读得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得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得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瞧报得习惯。
人文素质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得有关人得语文素质得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得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得仪态,为人处事得心理,读书瞧报瞧电视得习惯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第一单元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目标:1、认识鲁迅。
了解童年时鲁迅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
2、理解鲁迅在永别故乡和流离颠沛中,追忆童年生活时的一种惆怅的失落感。
3、学习本文依照时间、空间顺序有层次的记叙和生动、具体的描写。
(写景)4、记叙的感情色彩。
5、两相比照的结构。
6、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
(叙事)学习要点:应放在第一大段“百草园”。
即作家抓住特点写景和写景中确切使用形容词、动词这一部分。
只有深刻体味到在“百草园”这个自由广阔的天地里能够享受到无穷乐趣这一点,才能进一步理解“三味书屋”单调、沉闷、枯燥的生活是1怎样束缚和摧残着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的。
教学难点:1、弄懂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别是理解插叙后的一段议论的含义。
朗读课文,掌握本课出现的生字词语。
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第一课时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2当时我国正处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高潮时期。
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军顺利北伐,冲击着北洋军阀的统治。
另一方面,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加紧迫害革命力量,斗争很尖锐。
鲁迅先生始终坚定地站在爱国青年学生一边,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与反动势力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战斗。
因而被诬陷,被通缉。
为了安全起见,鲁迅先生于1926年9月初到达厦门,经林语堂推荐,在厦门大学国文系任教。
在厦大仅一百三十多天的日子里,鲁迅一方面为革命风暴在南方的兴起而欢欣鼓舞,可是,另一方面,鲁迅不久就发现,厦门也骨子里和北京没有什么两样,“沉沉如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初中语文七年级(下)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充分显示了语文的特性,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为完成好这学期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教材分析本册共有30篇课文(其中讲读15篇,自读15篇),分为四大板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课外古诗词背诵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所教班级七年级一班这学期共人,上学期语文最高分分,最低分分,优秀人数 ,人平分分。
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太差,甚至一些学生对于很简单的病句修改都判断不出来。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够,不能运用准确的词句表达自己想说的话。
作文方面读题、审题不清,理解不透。
三、学期目标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能力的目标:在上学期学习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具体的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以及浏览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人文素质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2014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套,114页)
第一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 【设计简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现了鲁迅的生命哲学,是其对精神苦难的温暖慰藉。
生命哲学最好的邂逅方式是无言之中的打动,对于处在内心成长起步阶段的学“心灵怀但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品味鲁迅作品言说的深层命题是无法读解的,生,乡”的情结,即对儿童拥有健康童年的期盼。
语言是思想的外显,以品读简练生动、传神的语言为“抓手”,提升学生语言的感悟力、表现力是教学的重点;创设情景,了解叙事结构,感悟作者的赤子情怀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了解童年时鲁迅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1 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
、理解鲁迅在永别故乡和流离颠沛中,追忆童年生活时的一种惆怅的失落感。
2 明白鲁迅“夕拾”“朝花”的深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爱憎感情。
3、学习本文依照时间、空间顺序有层次的记叙,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
增进记叙的兴趣。
要求内容充实,能够记叙自己经历的印象深刻的人和事,、4 教学重点:作家抓住特点写景和写景中确切使用形容词、动词的方法。
教学难点:弄懂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别是理解插叙后的一段议论的含义。
1. 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
2.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1 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与自我体验2 、培养学生语感,能够初步领悟作品内涵3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鲁迅图片,解题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有谁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鲁迅? 1: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1936) ~(1881 (投影)鲁迅简介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原名1926里。
本文写于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在鲁《旧事重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做任何工作都应有高度的计划性,教学工作也不例外。
只有依照计划进行,才能克服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狼》〈一〉、教学目标、重难点。
1、熟读文章,疏通文意,掌控重点文言词语的说明。
2、知道课文内容,创造性复述故事3、正确认识人和动物的关系,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进程本课的学习分2个课时完成。
程序一课前预习1、朗诵课文,做到通顺流利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疏通文意。
程序二课堂教学一、情境导入二、作者作品简介三、自学成果展现学习文言文必须重视朗诵,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朗诵的积极性,针对初一学生的特点,朗诵比赛的情势成效较为显著。
1.朗诵①2分钟自由大声朗诵,准备小组流水读比赛;②小组流水读比赛,看哪个小组用最少的人数读完全文。
流水朗诵指的是各小组同学朗诵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语句通畅,不漏字,不添字,不读破句子,不读错字音,一旦有误,由下一个同学跟上连续读。
2、难词难句交换,学生翻译课文①交换自学时遇到的难词难句,讨论。
②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教师进行指导。
③教师出示字词的有关投影片,进一步落实字词。
四、创造性复述故事1、概括故事内容。
这一问题,旨在帮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为后面的环节做铺垫。
学生很快就可以概括出主要情节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以上讲的是从屠夫的角度来摸索问题,我又提供了另一个推敲角度即狼的角度来复述故事:“狼”眼看世界。
主要情节是遇屠――追屠――诱屠――被杀。
2、实践要求:用第一人称复述故事。
用第一人称,能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地进入想象,更好揣摩语言的精妙,体会情节的起伏。
方法指导:为展开铺叙,可用对课文“添枝加叶”的方法来展开想象。
如:设置环境、添加消息、加上声色、安排远近、配上衬景、表现心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教材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教材语文教案,其价值不再教案本身,而在于形成教案的进程,要看教案是不是老师浏览文本的结晶,是不是老师思想和智慧的体现。
有些学校只是让老师把课堂的每一活动,每一句话都写进去,这样的教案应当是课堂记录,都不能说是教案。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1《童趣》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假想:把诵读作为教学重点,默读以疏通其文,朗诵以领会其妙。
本文内容比较浅显,可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引导。
要求学生当堂熟读成诵,流畅地复述课文内容,从而深入地知道“物外之趣”。
第1课时: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句读。
合作研讨第1―2段。
教学进程:一、导入设计:“青梅竹马”这个成语大家都是知道的。
可是你们知道其中“竹马”是什么意思吗?李白有诗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其中“竹马”就是小孩子将竹竿跨在裆下当作马来骑。
这种想象和作法很成心思吧。
今天我们来学习清朝文字家沈复的短文《童趣》。
文章中趣事,可能勾起我们许多儿时的回想,许多奇思妙想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启示。
二、学法指导1、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
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
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
一是要熟读、背诵,体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是要用心领会,目的是为了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是不断积存文言辞汇,掌控文言文的表达工具。
2、学习本文,第一要很好地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其次,要重视朗诵背诵。
在朗诵时,要很好地掌控语气和节奏,要大声地读,读出点文言味儿来,读出文章的主旨。
3、传统的朗诵和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引导学生在反复默读的朗诵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感悟课文内容,然落后一步朗诵,最后到达熟读成诵的目的。
初中七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
初中七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初中七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好的教案可以创造出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及学习的兴趣,进而为语文教学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迅速的走进预设的教学氛围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设计简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现了鲁迅的生命哲学,是其对精神苦难的温暖慰藉。
生命哲学最好的邂逅方式是无言之中的打动,对于处在内心成长起步阶段的学生,作品言说的深层命题是无法读解的,但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品味鲁迅“心灵怀乡”的情结,即对儿童拥有健康童年的期盼。
语言是思想的外显,以品读简练生动、传神的语言为“抓手”,提升学生语言的感悟力、表现力是教学的重点;创设情景,了解叙事结构,感悟作者的赤子情怀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1、了解童年时鲁迅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
2、理解鲁迅在永别故乡和流离颠沛中,追忆童年生活时的一种惆怅的失落感。
明白鲁迅“夕拾”“朝花”的深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爱憎感情。
3、学习本文依照时间、空间顺序有层次的记叙,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
4、能够记叙自己经历的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要求内容充实,增进记叙的兴趣。
教学重点:作家抓住特点写景和写景中确切使用形容词、动词的方法。
教学难点:1.弄懂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别是理解插叙后的一段议论的含义。
2.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方法: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2、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与自我体验3、培养学生语感,能够初步领悟作品内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鲁迅图片,解题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有谁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鲁迅?(投影)鲁迅简介(1881~1936) :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从文章题目可看出它有二个部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
鲁迅用“从……到……”的标题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带有比照意味。
那么二部分的过渡段在哪里呢?(我不知道┉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二、快速阅读,感受情感1、快速阅读课文,回想课文内容,限时7分钟(大约3500字)⑪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内容?⑫文中传递了鲁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怎样的情感?百草园:依恋,留恋;三味书屋:害怕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在百草园中有有趣的植物、有趣的动物组成了有趣的活动,可以干有趣的事情,听有趣的故事,所以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不只是对自然的观察,而是自己动手去翻,去捉,去按,去拔,去尝……觉得更加好玩。
增长许多知识)三、合作探究,揣摩乐趣1、提供话题,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所有乐趣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并请文中找出你以为作者最为留恋的内容。
(朗读、分析)2、班级交流。
为什么作者要把他们写得如此详细,又为什么能写得如此详细?因为这些给作者印象最深,感情最深,当作者充满感情回忆起童年时,这一切便都栩栩如生的出现在眼前。
四、品读赏析,景物描写1、百草园的景物很美,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又是用了一个怎样的句式把它们连缀起来呢?(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的共性是什么?(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
----碧绿、光滑、高大、紫红。
它们的共性都是静物。
) “也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行为,它们的共性是什么?(鸣蝉、叫天子、黄蜂。
----长吟、伏在菜花上、直窜向云霄里去。
写的都是动物。
)2、品味词语A、()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
鸣蝉()、()叫天子()向云霄里去、()黄蜂()在菜花上B、()一块雪,()出地面,用一支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住了。
朗读第二段,划出能准确表达事物特点的词语并分析,重点引导学生如何描写景物。
1)抓住事物特点,符合儿童心理石井栏“光滑”表明长年累月摸,写出少年鲁迅多次好奇地摸。
“直窜”写出鸟儿的机灵轻捷和儿童羡慕不已的心理。
2)多角度写景,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齐备。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皆有;桑椹,菜花在春末,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后才叫,与后文冬季合成四季图,构思极精巧。
3)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现儿童好奇好知热爱大自然的性格特点。
4)写景有序,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本文采取了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
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鸣蝉,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斑蝥、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用“单是就”突出后者五、合作探究,蛇的故事1、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美女蛇的故事本来与文中提到的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毫无关系,但作者却由此生发联想。
对于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历来看法不一。
有的说是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有的说是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有的说表现百草园里存在着恶毒的事物。
2、写百草园插入一段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增加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使得它更有情趣。
其他方面不必涉及。
)教学时可以撇开这些不同的观点,重点让学生想一想:童年鲁迅对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感兴趣?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一联想对作者阐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是否有帮助?最后让学生明白:不管别人的争论如何,有一点可以看出,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六、课文小结,巩固延伸1、请同学们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式造一组句子,并说说这个句式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不必说数学12道题要做,也不必说英语20个单词得默,单是语文的一篇作文就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您想,我得什么时候睡觉呀!”此句是说学生的家庭作业太多。
由此看出这个句式的特点是形容某种事物非常之多。
)2、同学们小的时候,都捕捉过小昆虫或玩过各种游戏。
请你模仿鲁迅描写冬天捕鸟使用一系列动词,也用五个以上的动词描写你亲自做过的一种活动。
(教师可找几位同学看谁说得好;也可以做为书面作业。
还可以边说边表演。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图片导入上节课,我们整体把握了全文内容,领略了作者在百草园的一段生活经历,这节课让我们同作者一起走进三味书屋。
二、快速阅读,感知“三味”少年鲁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是否满意?不满意?(①拘束人的礼节:拜鹿——拜孔子,拜先生;②问“怪哉虫”老师不予回答;③读的内容大多不懂。
)三、研读赏析,读书生活1、课文两部分内容是怎样衔接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第九段巧妙地过渡的,这一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生活的眷恋之情,同时也暗示对三味书屋读书的不情愿、不满意。
2、第二部分是从哪些方面写三味书屋的?学习三味书屋的生活1)学习环境:呆板(黑油竹门,匾,画)2)学习生活:单调枯燥:{(正面描写)教学内容单调难明,只读书,习字,对课,古书难明{教学方法死板,发问遭禁止,要打戒尺,罚跪{(侧面描写)折花、寻蝉蜕,做戏,画画儿,喂蚂蚁。
教书先生:方正、质朴、博学、严格中有和蔼、开明的一面——好学、追求探索知识,封建教育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写人:客观、带有感情。
3、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讨论明确: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
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4、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
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
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
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
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
另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对本文结构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表现了对文章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解。
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允许有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四、互动释疑,拓展延伸(一)互动释疑:“似乎”和“确凿”矛盾吗?——“教参”答案:这句话是用成人的眼光来看的。
“确凿只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对这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
——“似乎”表示“从表面看是这样,而实际上不是”。
这一句的意思是:从表面看确实只有一些野草,没有什么动人之处,但实际上有许多有趣的事物,是“我的乐园”。
所以不但不矛盾,还表现了鲁迅的语言艺术。
(二)拓展延伸:1、学了本文,在你印象中鲁迅的童年与少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也是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
(活泼、天真、好奇、求知欲强等)2、你怎样认识百草园的趣味和三味书屋的无味?(①儿童少年与大自然接触,不仅增长知识,而且无拘无束;②三味书屋生活被封建礼教束缚,学的东西似懂非懂,枯燥无味。
)3、你怎样看待寿镜吾老师?(①方正、质朴、博学;②在当时比较开明,不打骂学生;③对学生既和蔼又严格。
但在封建社会里,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是守旧的。
)4、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是否存在对比三味书屋并不像人们分析的那么坏,那么可怕,作者对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无意持批判态度,因此,文章的前后两部分也就不存在什么对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