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高中文言文《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全文阅读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全文阅读及翻译范睢者,魏人也,字叔。
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
须贾为魏昭王使於齐,范睢从。
留数月,未得报。
齐襄王闻睢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牛酒,睢辞谢不敢受。
须贾知之,大怒,以为睢持魏国阴事告齐,故得此馈,令睢受其牛酒,还其金。
既归,心怒睢,以告魏相。
魏相,魏之诸公子,曰魏齐。
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睢,折胁摺齿。
睢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
宾客饮者醉,更溺睢,故僇辱以惩後,令无妄言者。
睢从箦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
”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
魏齐醉,曰:“可矣。
”范睢得出。
後魏齐悔,复召求之。
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睢亡,伏匿,更名姓曰张禄。
当此时,秦昭王使谒者王稽於魏。
郑安平诈为卒,侍王稽。
王稽问:“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郑安平曰:“臣里中有张禄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
其人有仇,不敢昼见。
”王稽曰:“夜与俱来。
”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
语未究,王稽知范睢贤,谓曰:“先生待我於三亭之南。
”与私约而去。
王稽辞魏去,过载范睢入秦。
至湖,望见车骑从西来。
范睢曰:“彼来者为谁?”王稽曰:“秦相穰侯东行县邑。
”范睢曰:“吾闻穰侯专秦权,恶内诸侯客,此恐辱我,我宁且匿车中。
”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因立车而语曰:“关东有何变?”曰:“无有。
”又谓王稽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
”王稽曰:“不敢。
”即别去。
范睢曰:“吾闻穰侯智士也,其见事迟,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
”於是范睢下车走,曰:“此必悔之。
”行十馀里,果使骑还索车中,无客,乃已。
王稽遂与范睢入咸阳。
已报使,因言曰:“魏有张禄先生,天下辩士也。
曰‘秦王之国危於累卵,得臣则安。
然不可以书传也’。
臣故载来。
”秦王弗信,使舍食草具。
待命岁馀。
当是时,昭王已立三十六年。
南拔楚之鄢郢,楚怀王幽死於秦。
秦东破齐。
湣王尝称帝,後去之。
数困三晋。
厌天下辩士,无所信。
穰侯,华阳君,昭王母宣太后之弟也;而泾阳君、高陵君皆昭王同母弟也。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史记蔡泽传》原文及翻译

《史记·蔡泽传》原文及翻译原文: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小大甚众,不遇。
去之赵,见逐。
之韩、魏,遇夺釜鬲①于途,蔡泽乃西入秦。
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
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
”范雎闻,使人召之。
蔡泽入,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
及见之,又倨。
范雎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请闻其说!”蔡泽曰:“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范雎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②者,固义之至之,忠之节也。
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
生而辱,不如死而荣。
士固有杀身以成名,惟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
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
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
名在戮辱而身全者,下也。
”于是范雎称善。
乃延入坐,为上客。
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
昭王召见蔡泽,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
范雎因谢病请归相印。
昭王新说蔡泽,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
蔡泽相秦数月,人或恶之,俱诛,乃谢病归相印,号为纲成君。
居秦十余年,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卒事始皇帝。
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太史公曰:韩非子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信哉是言也!蔡泽等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
及羁旅入秦,取秦相,垂功于天下者,固强弱之势异也。
然士亦有偶合,贤者多如此子,不得尽意,岂要胜道哉!然此子不困厄,恶能激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注释:①釜鬲:行厨炊具②三子:指商君、吴起、大夫种,他们都是功成被杀。
译文:蔡泽,燕国人.游学四方,向所在诸侯求取官位,(都没有获得机会.)到赵国,被驱逐.又前往韩,魏,在路上,所带行厨炊具又都给别人抢去了,于是蔡泽只好向西到秦国.蔡泽准备去见秦昭王,就(用计)先派人扬言,用以激怒秦国宰相范雎,说:\"燕人蔡泽,是天下见识高超,口辩厉害的智慧之人,他一拜见秦王,秦王一定会使你窘迫而(蔡泽)定会夺取你的相位.\"范雎听说后,派人召蔡泽来见.蔡泽进见,却只长揖之礼而不下拜,本来早就(惹得)范雎不高兴.等到接见后,蔡泽的态度又很倨傲放肆,范雎于是责备他说:你曾经扬言要取代我做秦国宰相,难道有件事吗请允许我听听你的说法!\"蔡泽说:\"假使像商君,吴起,大夫种那样的结局,也可以作为祈向的愿望吗\"范雎料到蔡泽故意引用这三人之事,是要用这些说辞来堵住自己的嘴.于是就诡辩地回答说:\"为什么不可以!像这三个人,本来就是仁义的极致,忠诚的标准.因此君子为保持节义可以以身殉难,视死如归.活着而受辱没,还不如为节义死去而荣耀.士人本来就有杀身成名的,只要仁义所在,即便死也无所怨恨,为什么不可以!\"蔡泽说:\"商君,吴起,大夫种作为人臣,做得对;但那些君主,却错了.所以,世人称这三人尽了忠孝之功而不得好报,难道羡慕他们那样不得好报而白死么人们建功立业,难道不期望成全吗!性命和功名都得成全的,这是最好的愿望.功名可以使后世景仰而性命却失去的,这就次一等了;性命虽得苟全,但声名却蒙受污辱,这就是最下的一等了.\"听到这里,范雎称许蔡泽的话.于是请他入座,待为上宾.过后几天,范雎上朝,把蔡泽的情况向秦昭王作了禀报.秦昭王召见蔡泽,同他谈话,大为喜悦,授予他客卿之位.范雎于是托言有病情昭王允话他归还相印.秦召王新宠蔡泽,于是授予蔡泽宰相之位,并在他的辅佐下灭了东周.蔡泽做秦相几个月后,有人说他的坏话,中伤他,蔡泽害怕被杀,于是就托言有病归还相印,秦昭王封他为纲成君.在秦国十多年,奉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最后奉事秦始皇.蔡泽作为秦国使者出使燕国,在燕国三年,就让太子丹被送入秦国当了人质.太史公评论说:韩非子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这句话说的真对啊.蔡泽等世上的一切辩士,虽然游说诸侯,但(大都是)到了头白也没有入仕的机会.这并非他们的计策拙劣,而是因为游说的力度不大.等到入秦作客,取得卿相之位,功垂天下的原因,是(游说力度)强弱形势本来就不一样,凭藉不同罢了.辩士也有偶然遇到好机会的;天下有很多象蔡泽一样的贤能之人,却没有遇到好机会,所以就不能尽展他们的才能,(这样的事)又哪能一一数得尽呢!然而,蔡泽如果不被厄境所困,又哪能激励自奋呢!。
范睢传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范睢传|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范睢传|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范睢者,魏人也,字叔。
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
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睢从。
留数月,未得报。
齐襄王闻睢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牛酒,睢辞谢不敢受。
须贾知之,大怒,以为睢持魏国阴事告齐,故得此馈,令睢受其牛酒,还其金。
既归,心怒睢,以告魏相。
魏相,魏之诸公子,曰魏齐。
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睢,折胁摺齿。
睢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
宾客饮者醉,更溺睢,故僇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
睢从箦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
”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
魏齐醉,曰:“可矣。
”范睢得出。
后魏齐悔,复召求之。
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睢亡,伏匿,更名姓曰张禄当此时,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
郑安平诈为卒,侍王稽。
王稽问:“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郑安平曰:“臣里中有张禄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
其人有仇,不敢昼见。
”王稽曰:“夜与俱来。
”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
语未究,王稽知范睢贤,谓曰:“先生待我於三亭之南。
”与私约而去。
王稽辞魏去,过载范睢入秦。
至湖,望见车骑从西来。
范睢曰:“彼来者为谁?”王稽曰:“秦相穰侯东行县邑。
”范睢曰:“吾闻穰侯专秦权,恶内诸侯客,此恐辱我,我宁且匿车中。
”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因立车而语曰:“关东有何变?”曰:“无有。
”又谓王稽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
”王稽曰:“不敢。
”即别去。
范睢曰:“吾闻穰侯智士也,其见事迟,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
”于是范睢下车走,曰:“此必悔之。
”行十余里,果使骑还索车中,无客,乃已。
王稽遂与范睢入咸阳。
已报使,因言曰:“魏有张禄先生,天下辩士也。
曰‘秦王之国危于累卵,得臣则安。
然不可以书传也’。
臣故载来。
”秦王弗信,使舍食草具。
待命岁余。
(节选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A.家贫无以自资资:筹集费用B.留数月,未得报报:回报、结果C.故僇辱以惩后僇:同“戮”羞辱D.恶内诸侯客恶:中伤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范睢机智灵敏性格的一组是(3分)①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②睢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③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④王稽知范睢贤⑤于是范睢下车走,曰:“此必悔之。
【古诗文阅读】《史记蔡泽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古诗文阅读】《史记?蔡泽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
(16分)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小大甚众,不遇。
去之赵,见逐。
之韩、魏,遇夺釜鬲①于途,蔡泽乃西入秦。
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
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
”范雎闻,使人召之。
蔡泽入,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
及见之,又倨。
范雎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请闻其说!”蔡泽曰:“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范雎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②者,固义之至之,忠之节也。
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
生而辱,不如死而荣。
士固有杀身以成名,惟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
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
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
名在戮辱而身全者,下也。
”于是范雎称善。
乃延入坐,为上客。
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
昭王召见蔡泽,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
范雎因谢病请归相印。
昭王新说蔡泽,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
蔡泽相秦数月,人或恶之,俱诛,乃谢病归相印,号为纲成君。
居秦十余,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卒事始皇帝。
为秦使于燕,三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太史公曰:韩非子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信哉是言也!蔡泽等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
及羁旅入秦,取秦相,垂功于天下者,固强弱之势异也。
然士亦有偶合,贤者多如此子,不得尽意,岂要胜道哉!然此子不困厄,恶能激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注释:①釜鬲:行厨炊具②三子:指商君、吴起、大夫种,他们都是功成被杀。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游学干诸侯小大甚众() (2)及见之,又倨()(3)三子致功而不见德()( 4)卒事始皇帝()1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范雎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范雎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范睢者,魏人也,字叔。
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
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睢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睢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失酒睢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既归,心怒睢,以告魏相。
魏相,魏之诸公子,曰魏齐。
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睢,折胁摺齿。
睢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
宾客饮者醉,更溺睢,故缪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
睢从篑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
"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
魏齐醉,曰"可矣。
"范睢得出。
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睢亡,伏匿,更名姓曰张禄。
当此时,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
郑安平诈为卒,侍王稽。
王稽问:"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郑安平曰:"臣里中有张禄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
其人有仇,不敢昼见。
"王稽曰:"夜与俱来。
"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
语未究,王稽知范睢贤,谓曰:"先生待我于三亭之南。
"与私约而去。
王稽辞魏去,过载范睢入秦。
范睢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睢已死久矣。
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
范睢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
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睢曰:"然。
"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
睢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睢曰:"臣为人庸赁。
"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
范睢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
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
须贾怪之。
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于是范雎乃得见于离宫》原文、翻译及鉴赏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于是范雎乃得见于离宫》原文、翻译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于是范雎乃得见于离宫》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语】:王来,而宦者怒逐之[3],曰:王至!范雎缪为曰[4]:秦安得王[5],秦独有太后、穰侯耳。
《史记·范雎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范雎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史记·范雎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史记·范雎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史记·范雎传》原文及翻译史记原文:范雎者,魏人也。
事魏中大夫须贾。
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
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
须贾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以告魏相魏齐。
魏齐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
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
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
范雎得出。
后魏齐悔,复召求之。
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伏匿,更姓名曰张禄。
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
王稽知范雎贤,过载范雎入秦。
秦相穰候①车骑从西来。
范雎曰:“吾闻穰侯专秦权,恶内诸侯客,我宁且匿车中。
”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又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
”即别去。
范雎曰:“吾闻穰侯智士也,其见事迟.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
”于是范雎下车走。
行十余里,果使骑还索车中,无客,乃已。
王稽遂与范雎入咸阳。
拜范雎为客卿,谋兵事。
卒听范雎谋,使五大夫绾伐魏,拔怀。
后二岁,拔邢丘。
范雎日益亲,因请间说曰:“臣居山东时,闻秦之有穰侯,不闻其有王也。
然则权安得不倾,令安得从王出乎?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
”昭王闻之大惧,于是逐穰侯于关外,拜范雎为相。
秦封范雎以应,号为应侯。
魏使须贾于秦。
须贾辞于范雎,范雎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②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
数曰:“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不然者,我且屠大梁。
”须贾归,以告魏齐。
魏齐恐,亡走赵。
范雎既相,入言于王曰:“非王稽之忠,莫能内臣于函谷关。
今臣官至于相,王稽之官尚止于谒者,非其内臣之意也。
”昭王召王稽,拜为河东守。
又任郑安平,昭王以为将军。
范雎于是散家财物,尽以报所尝困戹者。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秦昭王欲为范雎必报其仇。
《史记·范雎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范雎者,魏人也,字叔。
游说...须贾。
..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既归,心怒雎,以告魏相。
魏相,魏之诸公子,曰魏齐。
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
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
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
雎从箦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
”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
魏齐醉,曰:“可矣。
”范雎得出。
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伏匿,更名姓曰张禄。
当此时,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
郑安平诈为卒,侍王稽。
王稽问:“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郑安平曰:“臣里中有张禄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
其人有仇,不敢昼见。
”王稽曰:“夜与俱来。
”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
语未究,王稽知范雎贤,谓曰:“先生待我于三亭之南。
”与私约而去。
王稽辞魏去,过载范雎入秦。
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雎已死久矣。
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
范雎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
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雎曰:“然。
”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
雎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雎曰:“臣为人庸赁。
”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
范雎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
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
须贾怪之。
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
”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
”须贾曰:“乡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
”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行,因门下人谢罪。
范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
(摘编自《史记·范雎列传》)【注】箦(zé),床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B.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C.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D.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大夫,古代官名,周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文言文实词、虚词”配套检测

“文言文实词、虚词”配套检测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贺若敦,代人也。
父统,为东魏颍州长史。
西魏大统三年,.执刺史田迅以.州降,赐爵当亭县公。
敦少有气干,善骑射。
统之谋执迅也,.虑事不果,沉吟者久之.。
敦时年十七,乃进策曰:“愿思全身远害,不得有所顾念也。
”统乃流涕从之,遂定谋归太祖。
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张世显潜来袭统,敦挺身赴战,手斩七八人,贼乃退走。
统大悦,谓左右僚属曰:“我少从军旅”战阵非一。
如此儿年时胆略者,未见其人,非唯成我门户,亦当为国名将。
”明年,从河内公独孤信于洛阳,被围。
敦弯三石弓,箭不虚发。
乃言于.太祖。
异.之,授都督。
(节选自《周书•贺若敦传》)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执刺史田迅以州降一(2)虑事不果—(3)愿思全身远害(4)异之,授都督参考答案:(1)拘捕(2)担心(3)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4)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执刺史田迅以州降②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B.①沉吟者久之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C.①统乃流涕从之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①乃言于太祖②不拘于时,学于余解析:选BA项,①介词,率领;②连词,表目的,用来。
B项,二者都是衬音节助词,无实义。
C项,①副词,于是,就;②副词,竟然。
D项,①介词,向;②介词,表被动。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张世显潜来袭统,敦挺身赴战,手斩七八人,贼乃退走。
译文:第11页共11页(2)如此儿年时胆略者,未见其人,非唯成我门户,亦当为国名将。
译文:参考答案:(1)当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人张世显暗中赶来袭击贺若统,贺若敦挺身而出与贼人交战,亲手斩杀七八个贼人,贼人才退走。
[注意:潜,暗中;手,名词作状语,亲手;“敦挺身赴战”为省略句,应为“敦挺身(与之)赴战”](2)像这孩子这样的年龄而有如此胆量谋略的,我还没有见过,他不仅能光耀我家的门庭,也应当会成为国家的名将。
史记蔡泽列传阅读答案

史记蔡泽列传阅读答案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蔡泽者,燕人也。
游学于诸侯小大甚众,不遇。
蔡泽见逐于赵,而入韩、魏。
闻应侯①任郑安平、王稽,皆负重罪,应侯内惭,乃西入秦。
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应侯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
彼一见秦王,秦王必相之而夺君位。
”应侯闻之,使人召蔡泽。
蔡泽入,则揖应侯。
应侯固不快,及见之,又倨。
应侯因让之曰:“子尝宣言代我相秦,岂有此乎?”对曰:“然。
”应侯曰:“请闻其说。
”蔡泽曰:“主圣臣贤,天下之盛福也;君明臣忠,国之福也。
然比干忠,不能存殷;子胥智,不能存吴;申生孝,而晋国乱。
何也?然则君之主,慈仁任忠,不欺旧故,孰与秦孝公、楚悼王、越王乎?”应侯曰:“未知何如也。
”蔡泽曰:“主固亲忠臣,不过秦孝、越王、楚悼。
而君之禄位贵盛,私家之富过于三子,而身不退,窃为君危之。
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
夫商君为孝公立威诸侯,功已成,遂以车裂。
白起率数万之师,使秦有帝业,功已成矣,赐死于杜邮。
吴起为楚悼罢无能,废无用,功已成矣,卒支解。
大夫种为越王成霸功,勾践终拮②而杀之。
此四子者,功成而不去,祸至于此。
今君相秦,计不下席,谋不出廊庙,君之功极矣。
如是不退,则商君、白公、吴起、大夫种是也。
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孰与以祸终哉!”应侯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
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曰:“客崭新存有从山东来者蔡泽,其人辩士。
臣之见到人甚众,莫存有及者,臣不如也,”秦昭王谒见,与语,小说道之,仁为客卿。
应侯因谢病,归养擦抹。
昭王弱金维曦侯,应侯遂表示笃,因免二者。
昭王崭新说道蔡泽计画,遂拜为秦相。
(节选自《史记蔡泽列传》)[备注]①“应侯”即为范雎。
②拮,或作“掊”,获赐剑死去。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应侯因使之曰使:责备然比干忠,不能存殷存:保全实乃延入挤,为上客延:延聘应侯遂称笃笃:深厚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就是()①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②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颈①秦王必相之而夺君位②而诸侯敢于救回赵者,已忽赵,必先安远兵击之①夫商君为孝公立威诸侯①功难成矣,诛杀于杜邮②得复见将军于此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说明蔡泽善揪机遇和范雎不识物盛则何如道理的一组就是()应侯任郑安平、王稽,皆负重罪,应侯内惭,乃西入秦;君之禄位贵盛,私家之富过于三子,而身不退。
《史记·范雎传》原文及翻译

《史记·范雎传》原文及翻译导语:《史记》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史记·范雎传》原文及翻译。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范雎者,魏人也。
事魏中大夫须贾。
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
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
须贾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以告魏相魏齐。
魏齐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
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
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
范雎得出。
后魏齐悔,复召求之。
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伏匿,更姓名曰张禄。
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
王稽知范雎贤,过载范雎入秦。
秦相穰候①车骑从西来。
范雎曰:“吾闻穰侯专秦权,恶内诸侯客,我宁且匿车中。
”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又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
”即别去。
范雎曰:“吾闻穰侯智士也,其见事迟.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
”于是范雎下车走。
行十余里,果使骑还索车中,无客,乃已。
王稽遂与范雎入咸阳。
拜范雎为客卿,谋兵事。
卒听范雎谋,使五大夫绾伐魏,拔怀。
后二岁,拔邢丘。
范雎日益亲,因请间说曰:“臣居山东时,闻秦之有穰侯,不闻其有王也。
然则权安得不倾,令安得从王出乎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
”昭王闻之大惧,于是逐穰侯于关外,拜范雎为相。
秦封范雎以应,号为应侯。
魏使须贾于秦。
须贾辞于范雎,范雎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②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
数曰:“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不然者,我且屠大梁。
”须贾归,以告魏齐。
魏齐恐,亡走赵。
范雎既相,入言于王曰:“非王稽之忠,莫能内臣于函谷关。
今臣官至于相,王稽之官尚止于谒者,非其内臣之意也。
”昭王召王稽,拜为河东守。
又任郑安平,昭王以为将军。
范雎于是散家财物,尽以报所尝困戹者。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史记蔡泽传》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史记蔡泽传》原文及翻译《史记·蔡泽传》是中国古代史书《史记》中的一篇传记,记载了东汉末年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蔡泽的事迹和言行。
这篇古文既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又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才华和智慧。
下面将为大家带来《史记·蔡泽传》的原文及翻译,希望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篇古代文学作品。
《史记·蔡泽传》原文:蔡泽者,荆州南郡名士也。
贤其辈,与重望郗超等谋行诛逆之事,连绵不绝,不可以一旦说。
周景即位,以泽为中郎,泽稽首请曰:“东汉虽弘盛,然终期衰矣。
臣请以秦王地,以东为郡,以秦驿通东海,别乘江、淮。
因县立秦王祀,不失所宜。
”帝曰:“兹言神略,朕用不及。
”乃命司徒陈武出使京口,如泽请。
泽徙大司马兵善奔贼者三千人,置贼斩赏,无赦亡命。
犹论旗帜、鸣金鼓、附逐江、淮人,百姓愁苦。
泽悟之,乃专行赦其罪,以立名义。
年二十有三,举志,应选秀材,郡守多难令出。
受数监,岁谷数岁。
使行信至市,或使司空、秦相传示使,不敢有桎梏贼。
三月尚薄,尽调南部人民食。
与贼争走,道寸北,马芳来围南郡。
泽奉帔拜送一家,十六男女,称臣服。
翻译:蔡泽,是南郡的名士。
他是一位才德兼备的人,与著名的郗超等人一起密谋行刺叛逆的事情,连绵不绝,无法一一道尽。
周景登基后,任命泽为中郎,泽谦恭地请命道:“东汉虽然昌盛,但终归会衰落。
臣请求以秦王的地方,以东方为郡,并且修建秦驿以通往东海,另外乘船通行江、淮。
还可在郡内建立秦王祠庙,不违所宜之处。
”帝王说:“你的建议很高明,我无法做到。
”于是命令司徒陈武前往京口使命,按照泽的要求行事。
泽转移大司马兵善于追杀贼寇的三千人,设立斩贼有赏的制度,对逃亡的罪犯不免赦免。
还有布置旗帜、鸣金鼓,追捕江、淮一带的人,百姓因此痛苦不堪。
泽意识到这一点,于是专门宣布赦免他们的罪行,以建立名声和公义。
二十三岁时,他积极向上,应当选举杰出人才,但郡守们往往不愿意让他们出仕。
他历任数次监察官,每年查征岁谷数次。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秦惠文王时》原文、翻译及鉴赏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秦惠文王时》原文、翻译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秦惠文王时》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语】:秦惠文王时,秦灭蜀,置蜀郡。
《史记》全译 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上)

《史记》全译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上)古代文化0214 1348《史记》全译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上)张凤岭译注【说明】本篇是战国末期秦国两位国相范睢和蔡泽的合传。
范睢和蔡泽同是辩士出身,在任秦相之前都曾走过一段坎坷的道路。
范睢在魏国被魏相魏齐屈打几乎致死,蔡泽游说诸侯四处碰壁,但他们并不因此而气馁,后来“羁旅入秦”,凭着能言善辩,足智多谋,终于成为秦相。
范睢任相后在外交上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在国内打击外戚势力加强王室集权,为秦国成就帝业奠定了基础,在秦国历史上有一定功绩。
但他的致命弱点是“每饭之德必赏,眦睚之怨必报”,感情用事,因小失大,以致害死名将白起,又任用亲信,造成恶果。
蔡泽说服范睢让位后被命为国相,他的志向是个人长享富贵,因而一旦得到满足便不再进取,所以难有大的作为。
全面地记述了他们的事迹,而为其立传的主旨则取“能忍訽于魏齐,而信威于强秦”这一角度,颂扬他们不因遭受困辱而沮丧,能够激励意志以奋发的精神,这或许是“太史公寓主意于客位”(刘熙载《艺概》)吧。
这是一篇相当生动,富于艺术魅力的传记作品,它的写法几乎近于小说。
首先,叙事波澜起伏,具有很强的故事性。
如写范睢脱险一节,由范睢遭到毒打到他佯装死去,再到他被抛到荒野,最后隐姓埋名躲藏起来,情节一波三折,而范睢顽强、机智的性格便在情节的展开中刻画出来。
再如,写范睢入秦巧避穰侯,以及他乔装引诱须贾入宫等也都极尽曲折之妙,读来引人入胜。
其次,运用肖像、心理等描写手法刻画形象。
如唐举为蔡泽看相,戏言其貌不扬,寥寥几笔一副朝天鼻,凸额头,塌鼻梁,端肩膀,罗圈腿的容貌体态便漫画般地活现在读者面前。
再如,范睢与蔡泽互相辩难,各自揣摩对方心理,你来我往,争长论短,从中不难看出范睢故意狡辩以逞其强,而蔡泽胸有成竹必欲战而胜之的各自心态。
读它简直无异于读一篇小说。
范睢是魏国人,字叔。
他曾周游列国希图那里的国君接受自己的主张而有所作为,但没有成功,便回到魏国打算给魏王任职服务,可是家境贫寒又没有办法筹集活动资金,就先在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混事。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原文及注释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原文及注释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原文及注释一、原文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者,魏人也。
少孤贫,事魏文侯。
文侯葬,范雎事武侯,武侯薨,范雎事昭侯。
昭侯曰:“卫灵公有母曰范文子,可以为政。
”乃使范雎往侍卫灵公。
范雎惩,拜见,曰:“为人臣者,忠信也。
今陛下劝善德,惩过失,光明闻于日月之前,赏罚使天下知上下之法,臣竊以为不若修旧,以安百姓。
”灵公问范雎以臣意,卫灵公曰:“大夫何以知修旧而安民?”对曰:“臣闻之,古者天子之治,以德为本,晓政于民,而暗于己者,则民举焉。
故古之君子能自明也。
今臣闻国有八政,必不可废。
疆理不可亡也,仓府不可失也,谏诤不可不用也,国政不可不时也,赏罚不可不信也,税分不可不均也,巡守不可不详也,军旅不可不静也。
臣愿效之,君察焉。
”公见然其言,取而用之。
范雎益进。
卫灵公问其古何所则,范雎曰:“周成王宫於岐阳,冢山也,其官妇珠;其城於岐阳,城山也,金石土木之材傅焉,句至岐阳,泾潏江淮之丰,犁耕种也。
其国以果为上,以蔬次之。
”卫灵公见其意,乃更官名曰周室。
蔡泽者,齐人也。
少聪敏,善鼓瑟。
齐景公举用之,使学礼乐。
景公薨,得事湣公。
湣公不用礼,乐用而礼不文。
”蔡泽谏曰:“齐国非所谓礼乐,乐用而礼废,是绝学者也。
”公怒杀蔡泽。
泽弟鸿聚,呼蔡泽曰:“尔何如而亡?”蔡泽曰:“吾为人臣蔽资也,而闻货罪。
何愈于忠信而死?尚何求于生?”因适楚。
楚平王闻其贤,召为客卿,赐之一谷,欲为之请见。
以楚政吏之顽也,又听儒者以废。
“已而客卿,事政坐贿欺。
卒徙之郢。
二、注释范雎,史记列传中的重要人物。
他出身魏国,自幼家境贫寒,但凭借自身才智和勤勉,成功成为魏国贵族,在魏文侯、武侯、昭侯三位君主身边任职。
他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向卫灵公建议修旧政策以安民,得到灵公的赏识和采纳,为卫国的政治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
范雎的劝谏展现了他的辩才和政治智慧,展现了古代官员的忠君之道。
蔡泽,史记中的另一位重要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范雎者,魏人也。
事魏中大夫须贾。
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
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
须贾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以告魏相魏齐。
魏齐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
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
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
范雎得出。
后魏齐悔,复召求之。
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伏匿,更姓名曰张禄。
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
王稽知范雎贤,过载范雎入秦。
秦相穰候①车骑从西来。
范雎曰:“吾闻穰侯专秦权,恶内诸侯客,我宁且匿车中。
”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又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
”即别去。
范雎曰:“吾闻穰侯智士也,其见事迟,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
”于是范雎下车走。
行十余里,果使骑还索车中,无客,乃已。
王稽遂与范雎入咸阳。
拜范雎为客卿,谋兵事。
卒听范雎谋,使五大夫绾伐魏,拔怀。
后二岁,拔邢丘。
范雎日益亲,因请间说曰:“臣居山东时闻秦之有穰侯不闻其有王也然则权安得不倾令安得从王出乎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昭王闻之大惧,于是逐穰侯于关外,拜范雎为相。
秦封范雎以应,号为应侯。
魏使须贾于秦。
须贾辞于范雎,范雎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②豆其前,令两黥徒③夹而马食之。
数曰:“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不然者,我且屠大梁。
”须贾归,以告魏齐。
魏齐恐,亡走赵。
范雎既相,入言于王曰:“非王稽之忠,莫能内臣于函谷关。
今臣官至于相,王稽之官尚止于谒者,非其内臣之意也。
”昭王召王稽,拜为河东守。
又任郑安平,昭王以为将军。
范雎于是散家财物,尽以报所尝困厄者。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秦昭王欲为范雎必报其仇,赵孝成王卒取魏齐头予秦。
后五年,昭王用应侯谋,大破赵于长平。
已而与武安君白起有隙,言而杀之。
任郑安平,使击赵。
郑安平为赵所围,以兵二万人降赵。
应侯席稿请罪。
后二岁,王稽为河东守,与诸侯通,坐法诛。
而应侯日益以不怿。
(节选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注】①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原为楚国人,秦昭襄王之舅,宣太后异父同母的大弟,凭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独揽大权,后来四次任丞相,因食邑在穰(今河南省邓州市),号为“穰侯”;②莝:cuò,铡碎的草;③黥徒:受过墨刑的人,引申为囚徒、罪犯。
黥刑,就是在犯罪人脸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表示罪犯的标志。
【参考译文】范雎,是魏国人,侍奉魏国的中大夫须贾。
须贾为魏昭王出使齐国,范雎跟从前去。
齐襄王听说范雎能言善辩,就派人给范雎送去了十斤黄金以及牛肉美酒之类的礼物。
须贾大怒,以为范雎把魏国的机密出卖给齐国,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魏相国魏齐。
魏齐叫门人鞭打范雎,打断了他的肋骨,打落了他的牙齿,范雎装死,门人就用草席包住他,丢在厕所里。
当时,魏齐正在宴客,宾客们喝醉了酒,轮番在他身上撒尿,故意侮辱他。
范雎最后得以逃出来。
后来魏齐后悔了,又派人要把他找回来。
魏国人郑安平得知此消息,就带了范雎一起逃走,躲藏起来,把他的姓名改为张禄。
秦昭王派遣使者王稽到魏国,郑安平就在夜里带着张禄来拜见王稽。
王稽知道范雎是位贤才,载着范雎进入秦国。
秦国之相穰侯车马从西边来。
范雎说:“我听说穰侯独揽秦国大权,他讨厌接纳诸侯的说客。
我不如暂时躲在车子里。
”一会儿,穰侯果然来到,慰问王稽,又对王稽说:“您该不会和诸侯的说客一起来吧?这些人没有用处,只扰乱国家罢了!”随即告别离开。
范雎说:“我听说穰侯是个智谋之士,他看出您有所迟疑,刚才怀疑车中有人,却忘记了搜查一下。
”于是范雎就跳下车来奔走。
走了十多里,穰侯果然派骑兵回来搜查车子,没发现有说客,才作罢。
王稽于是与范雎进了咸阳。
昭王任命范雎为客卿,谋划军事。
最后听从了范雎的谋略,派五大夫绾带兵攻打魏国,拿下了怀邑。
两年后,又夺取了邢丘。
范雎一天比一天更加被秦王亲近,于是趁昭王在闲暇方便之时进言说:“我在山东时,听说秦国有穰侯,没听说秦国有秦王。
既然这样那么大权怎能不倾覆,政令怎能由大王发出呢?我暗自替您担忧,您去世以后,拥有秦国的怕不是您的子孙了。
”昭王听了这番话,大感惊惧,于是把穰侯驱逐出关外,任命范雎为相国。
秦昭王把应城封给范雎,封号称应侯。
魏王派须贾出使秦国。
须贾去向范雎辞行,范雎便大摆宴席,把诸侯国的使臣全都请来,与他们坐在堂上,让须贾坐在堂下,在他面前放了草豆掺拌的饲料,又命令两个受过墨刑的犯人在两旁夹着,让他像马一样来吃。
范雎责令他道:“给我告诉魏王,赶快把魏齐的脑袋送来!不然的话,我就要血洗大梁(魏都城)。
”须贾回到魏国,把情况告诉了魏齐,魏齐十分害怕,逃到了赵国。
范雎做了秦相国之后,进宫告诉昭王说:“如果没有王稽的忠诚,就不能把我带进函谷关来;现在我的官位已至相国,但是王稽的官位还只是个谒者,这不是他带我来秦国的本意啊。
”昭王召见王稽,封他做河东太守。
范雎又举荐郑安平,昭王便任命郑安平为将军。
范雎于是散发家里的财物,用来报答所有那些曾经帮助过他而处境困苦的人。
凡是给过他一顿饭吃的小恩小惠他也必定报答,而瞪过他一眼的小怨小仇他也是必定报复的。
秦昭王一定要替范雎报此仇,赵王最终取下魏齐的头颅送到秦国。
五年后,昭王采取应侯的策略,在长平城大败赵军。
不久,范雎和武安君白起有了隔阂,就在昭王面前进谗言,杀了白起。
又保荐郑安平,让他率领军队攻打赵国。
郑安平被赵军包围,他带领二万人投了赵国。
对此应侯跪在草垫上请求惩处治罪。
二年后,王稽做河东太守,却与诸侯勾结,犯法被处死。
为此,应侯一天比一天不愉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处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本题分数:3分)A:臣居山东/时闻秦之有穰侯/不闻其有王也/然则权安得不倾/令安得从王出乎/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B:臣居山东时/闻秦之有穰侯/不闻其有王也/然则权安得不倾/令安得从王出乎/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C:臣居山东/时闻秦之有穰侯/不闻其有王也/然则权安得不倾/令安得从王出乎/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D:臣居山东时/闻秦之有穰侯/不闻其有王也/然则权安得不倾/令安得从王出乎/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答案为:D注:原文为“臣居山东时,闻秦之有穰侯,不闻其有王也。
然则权安得不倾,令安得从王出乎?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分数:3分)A:“谒者”,官名,春秋、战国时期置,为国君掌管传达、接待宾客及赞礼的工作。
B:“万世”,万代,讳指国君死;讳称死,还有“崩”“薨”“卒”“不禄”等。
C:“关外”,地理区域名,指山海关以东地区,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D:“睚眦”,发怒时瞪眼睛;睚眦必报是指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形容心胸狭窄。
答案为:C注:战国时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成为关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分数:3分)A:范雎忍辱负重,坚韧顽强。
他不因遭受困辱而沮丧,能够激励意志以奋发。
在魏国被魏相魏齐屈打几乎致死,并不因此而气馁,入秦之后命运有了转机。
B:范雎机智过人,行事谨慎。
须贾告发,魏齐严刑拷打,他假死逃过一劫;去秦国的路上,秦相穰侯有所怀疑,他藏起来,后来又下车步行,又逃过一劫。
C:范雎能言善辩,谋深虑远。
他受到亲王的亲近,在国内打击外戚势力加强王室集权,在国外拓疆开土,为秦国成就帝业奠定了基础,在历史上有一定功绩。
D:范雎睚眦必报,任人唯亲。
先后逐穰侯,辱须贾,迫魏齐;在白起因与秦王有隔阂而被杀的情况下,荐郑安平任大将,后又荐王稽任河东守,造成恶果。
答案为:D注:白起不是因与秦王有隔阂而被杀的,而是因与范雎有隔阂、范雎向秦王进言而被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又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
” (本题分数:5分)请填写答案:(请在横线上填写答案)答案为: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不久),穰侯果然来到,慰问王稽,又对王稽说:“您该不会和诸侯的说客一起来吧?这些人没有用处,只扰乱(别人的)国家罢了!注:“有顷”“果”“劳”“得无”“徒”各1分,共5分。
(2)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
(本题分数:5分)请填写答案:(请在横线上填写答案)答案为:(范雎)把诸侯国的使臣全都请来(把诸侯国所有来使请来),与他们坐在堂上,让须贾坐在堂下,在他面前放了草豆(草豆掺拌的饲料”),命令两个黥徒(受过墨刑的犯人)在两旁夹着,让他像马一样来吃。
注:省略“与”的宾语“之”,“坐须贾”中的“坐”,“置莝豆其前”省略介词“于”和状语后置,“马”,“食”各1分,共5分上一试题:《“中国式过马路”无关素质》_现代文阅读题下一试题:《文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_现代文阅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