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粘膜病变的临床分析
医院消化内科急性胃黏膜病变(应激性溃疡)诊疗常规
![医院消化内科急性胃黏膜病变(应激性溃疡)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6475a25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2.png)
医院消化内科急性胃黏膜病变(应激性溃疡)诊疗常规
【诊断依据】
一、临床表现
无明显先兆的急性呕血和(或)黑粪,可完全无痛或仅有上腹部轻微胀痛、饱胀感。
出血量多少不等,可有大出血甚至失血性休克。
发病前多有应激病史,如败血性感染,大面积烧伤,复合外伤,急性颅脑损伤或服用激素、非固醇抗炎药史。
二、辅助检查
胃镜检查可见胃体胃窦黏膜充血、水肿,点片状糜烂、浅深不一的多发溃疡,溃疡面预糜烂处有新鲜出血或凝块,边缘整齐。
可确定诊断。
【治疗方案及原则】
1.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致病因素,最为重要。
2.禁食、卧床休息。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3.抑酸剂有利于止血,促进粘膜修复。
可选用质子泵抑制剂。
也可适当应用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新麦林。
4.对大出血者,应注意积极输血补液,维持循环稳定,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奥曲肽可减少出血,有一定疗效。
急性胃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急性胃炎的临床治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fc5962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f.png)
急性胃炎的临床治疗分析胃炎是指胃黏膜的炎症,它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
急性胃炎是指短期内发生的胃黏膜急性炎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嗳气等症状。
本文将分析针对急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方法。
I. 诊断与分型急性胃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胃镜检查。
根据胃黏膜炎症的部位和程度,可将急性胃炎分为浅表性和重症两种类型。
浅表性胃炎表现为胃黏膜的轻度充血和水肿,临床上多数病人经过适当的治疗后,症状很快缓解。
而重症胃炎则是胃黏膜的炎症明显,出现溃疡、出血等病变。
II. 病因与治疗急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包括感染、药物刺激、饮食不当等。
胃炎病人在治疗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规范饮食饮食是治疗胃炎的重要环节之一。
病人应采用低刺激性饮食,避免进食辛辣、油腻、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可选择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汤等,以减轻对胃黏膜的刺激。
2. 抗酸治疗急性胃炎病人常伴有胃酸分泌异常。
抗酸治疗可通过减少胃酸分泌,减轻对胃黏膜的刺激。
常用的抗酸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
使用这些药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 抗生素治疗(针对感染性胃炎)如果急性胃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应使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根据细菌的药物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此外,也可以结合胃黏膜修复药物的使用,促进胃黏膜的愈合。
4. 对症治疗针对不同的症状,可以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
例如,在恶心、呕吐症状较重时,可以给予抗吐药物的治疗。
在胃痛明显时,可以使用镇痛药缓解疼痛等。
III. 预防与保健除了治疗需求,病人还需要做好预防与保健工作,以减少胃炎的发生和复发。
1. 饮食宜忌病人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以及烟酒等物品。
饮食宜清淡、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
2. 生活规律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包括定时作息、充足的睡眠时间等,对维持胃部健康十分重要。
避免熬夜、过度疲劳等不良习惯,以免对胃黏膜产生不良的影响。
急性胃炎诊断标准
![急性胃炎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26d839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d.png)
急性胃炎诊断标准急性胃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
急性胃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进行判断。
下面将介绍急性胃炎的诊断标准,以便临床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一、临床表现。
1. 上腹部疼痛,急性胃炎患者常出现上腹部疼痛,常位于胃窦部或上腹中线处,疼痛呈间歇性或持续性,有时可放射至胸骨后部或腰背部。
2. 恶心和呕吐,急性胃炎患者常伴有恶心和呕吐,尤其是在饭后或饭前。
3. 食欲减退,急性胃炎患者常出现食欲减退或厌食症状。
4. 其他症状,有些患者还可出现腹胀、嗳气、反酸、便秘或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二、体征。
1. 上腹部压痛,急性胃炎患者上腹部可出现压痛,常见于胃窦部或上腹中线处。
2. 其他体征,有些患者可出现上腹部胀满感、反酸、嗳气等不适感。
三、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可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2. 肝功能检查,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
3. 胃镜检查,急性胃炎患者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病变。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病史及相关检查,可做出急性胃炎的诊断。
1. 临床症状,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2. 体征,上腹部压痛、腹部胀满感、反酸、嗳气等。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病变。
综上所述,急性胃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临床医生在诊断急性胃炎时,应该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便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急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
急性胃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进行判断。
下面将介绍急性胃炎的诊断标准,以便临床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一、临床表现。
1. 上腹部疼痛,急性胃炎患者常出现上腹部疼痛,常位于胃窦部或上腹中线处,疼痛呈间歇性或持续性,有时可放射至胸骨后部或腰背部。
急性胃黏膜病变临床治疗分析
![急性胃黏膜病变临床治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3a63214b73f242336c5f55.png)
获得显著疗效 又可以有效地对患者病症 进行 治疗 。 需要根据患 者 的病情进行 特征诊断 和胃镜检查诊断 ,迅 速确诊患 者的病 症, 治疗 当中优先止血 , 之后 控制患者 的 胃酸分 泌 , 最后修复 胃
黏膜 , 同时在治疗 当中需 要加强对 并发症 的防治 , 生 出血情 发 况, 需要增加对患者 的止血治疗 , 防止患 者在治疗 当中出现上 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 威胁 患者 的生命安全1 对患者进行 3 ] 。 及时 、 对症治疗十分重要 , 治疗时间越早 患者 的预后越好。日常
止妊娠 率 高, 术后 不 良反应 少, 与对照 组比较差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l . ) 结论 米非 司酮联合米 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剖 宫产 P 00 。 < 5
术后 子 宫瘢 痕 处 妊娠 , 能提 高 终止 妊 娠 率 , 快 产 程 , 少术 后 加 减
出血量 , 得 临床 推 广 应 用 。 值
【 键 词 】 急性 胃黏 膜 病 变 临床 治疗 并 发症 防治 关
效 果 分 析
1 病 因 由刺激性食物及药物 所致 的患者 2 , . 2 5例 包括
饮酒 、 阿司匹林 、 扑热 息痛 、 消炎 痛 、 激素及用 于治疗慢性 腰腿 痛 的中草药等 ; 严重疾病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O D)7例 , CP 1 尿 毒症 6例 , 脑血管意外 l 例 , 0 颅脑损伤 8 。 例 1 临床诊断 . 3 本组患者均 通过 胃镜下活检 、肝肾功能
急性 胃黏膜 病 变 临床 治疗 分 析
常 建军
( 嵩县人民医院 , 河南 嵩县 4 1 0 ) 7 4 0
【 摘要 】 目的
探 讨急性 胃黏膜病 变的治疗 方法和效果 。
急性胃黏膜病变28例临床诊治体会
![急性胃黏膜病变28例临床诊治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14be218f18583d049645980.png)
参考文献
早 , 阵房速 , 短 间歇性心房纤 颤 )室性期前 收缩者 6 , 5例 ( 包括 二、 三联律 , 成对室早 , 阵室速 , 短 多源室性早搏 , 并行心律 )其 ,
中房性早搏 、 室性早搏都有者 5 例。有 窦性静 止 6 , 1 例 窦房传
导 阻滞 1 , Ⅱ度房 室传 导阻滞 1 , 例 0例 完全性 右束 支传导阻 滞 5 。s — 例 T T有动态变化者 占 8 %, 5 其中无症状者 s — T T有异
( 大同市第二人 民医院 , 山西 大同 0 7 0 ) 30 5
血等心 脏病 的检出率 , 尤其是对 短暂性 、 阵发性心 律失常 , 一
过性心肌缺血、 无痛性心肌缺血 的捕捉有独到之处 。 在检测 中,
期前收缩频度大于 10次 / 0 4 2 h时才有临床意义 ,本组受检者 房性期前 收缩发 生的最高频度为 1 2 654次 /4h 其 中单纯房 2 , 性早搏 2 5例 , 有成对的房性早搏 , 、 二 三联 律 , 阵房速 4 短 6例 , 间歇性心房纤颤 5例。 本组受检者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最高频度为 5 5 5 /4 , Lw 9 6 次 2 h按 o n分级方法 : V级共有 4 Ⅲ 2例 , 中多 其 源室性期前收缩 2 5例 , 对室性早搏及 短阵室速 l , 成 6例 并行
监 测
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 , 引起重视 。对 于无 临床症状 而心 要 电 图检 测正 常者 2 4 h动态 心 电 图检 出心 肌缺 血 的发生 率 占 8 %, 0 目前普遍认 为无痛性心肌缺血对 心肌的损 伤与心绞痛有 相 同的意义 , 它可 以增加心肌梗 死的机会 , 产生心律 失常或有 猝 死的危险 , 引起 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 应 综上所述 , 4 2 h动态 心电图检测对检 出和评价患者 的心律
急性胃粘膜病变临床诊治论文
![急性胃粘膜病变临床诊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1c40fe55ef7ba0d4a733b67.png)
急性胃粘膜病变临床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胃粘膜病变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及防治。
方法对2007年12月~2009年l0月我院住院的46例急性胃粘膜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本组46例中,显效25例(54.35%),有效17例(36.96%),无效4例(8.69%),总有效率91.31%。
结论急性胃黏膜病变主要病因为应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及导致应激性黏膜损害严重内、外科疾病所致。
质子泵抑制剂及胃黏膜保持剂治疗有效。
【关键词】急性胃黏膜病变诱因发病机制诊治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118-02急性胃黏膜病变(acute gastric mucosa lesion,agml)系指机体在严重创伤、感染、休克、精神刺激等应激状态下,以胃粘膜浅表性损伤为主的病理改变和上消化道出血为特征的一组急性胃粘膜出血性病变[1],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
现对2007年12月~2009年l0月我院住院的46例agml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agml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
现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患者46例,男性31例,女性15例,年龄22~78岁,平均45.4岁。
诱因:①药物因素21例(45.65%);②严重内科疾病14例(30.43%);③严重外科疾病8例(17.39%);④其它3例(6.52%)。
主要临床表现是上消化道出血。
其中上腹疼痛、不适38例(82.61%),黑便28例(60.87%),呕血及黑便20例(43.48%)。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贫血,其中轻度贫血10例(21.74%),中度贫血31例(67.39%),重度贫血5例(10.87%)。
1.2 诊断标准①存在药物、激素、酒类、手术、烧伤或脑血管意外等应激因素;②发病36h至3d内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饱胀、反酸、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以及反复呕血与(或)便血;③伴有血压下降,脉搏增快,胃镜检查见胃黏膜有广泛性充血、糜烂及坏死或浅表溃疡,并可见渗血或大出血。
中老年妇女术后急性胃黏膜病变20例分析
![中老年妇女术后急性胃黏膜病变20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b25e806529647d272852c1.png)
例 。2 例 胃镜 下 均 可 见 不 同程 度 红 斑 、 O 出血 点 、 糜
的更新 速度 减慢 而导致 急性 胃黏膜病 变 的发生 。
1 4 结 果 .
起 的 急性 胃黏膜 糜烂 和浅 表溃疡 合并 出血 。引起 急 性 胃黏 膜病 变 的因素 主要有 药物 、 素 、 类 、 术 、 激 酒 手 烧 伤或 脑血 管意外 等 , 由于种 种原 因 , 但 中老年妇 女 手 术后 发生 急性 胃黏 膜 病 变 的 概率 越 来 越 高 , 而 从
创 伤 、 手术 和休 克等 。本组 即与 以上 第③条 相符 , 大 但 其发病 机 制未完 全 明了 。多数学 者认 为是 各种 应 激 因子作 用 于 中枢 神 经 系 统 和 胃肠 道 , 过 神 经 内 通
分 泌和 消化 系统 的相 互 作 用 , 得 维持 胃和 十 二 指 使 肠 黏膜 完整性 的保 护 因子和攻 击 因子之 问平衡 被 破 坏 的结 果 。药物 等 因素 作 为攻 击 因子 , 伤 了 胃 ] 损 黏 膜屏 障 , 致 胃黏膜 通透性 增加 、 导 胃液 的氢离子 回 渗 入 胃黏膜 , 引起 胃黏 膜 糜烂 、 出血 , 时 胃酸 和 胃 同
停 止后 6d再 次 出血 , 家属拒 绝继 续治 疗 , 出院 。
1 临床 资料
2 讨 论
1 1 一 般 资 料 .
本组 共 2 O例 , 为女 性 , 龄 3 ~6 均 年 9 0岁 , 均 平 4. 9 5岁 。原发病 为 宫颈癌 根 治术 后 9例 , 卵巢 癌 细 胞 减灭 术后 7例 , 子宫 内膜 癌术 后 3 , 宫肌瘤 全 例 子 子 宫切 除术后 1 。所 有病 例均 符合 急性 胃黏膜 病 例 变 的诊 断标 准 [ : 1 ①有 药 物 、 素 、 类 、 术 、 伤 ] 激 酒 手 烧
急性胃黏膜病变62例临床分析
![急性胃黏膜病变62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8767cd89eb172ded63b7bd.png)
关键 词 : 胃黏膜病 变; 急性 ; 急诊 胃镜 ; 质子泵抑制剂
中图分类 号 :R 7 53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09 1421)7 02 2 10 —89(000 —03—0 (5 1 ) 包括饮 酒 、 4. 6 , 阿斯 匹林 、 扑热息 痛 、 消炎痛 、 激素 及用 于治疗 慢性腰 腿痛 的 中草药等 ; 严重 疾病 : 慢性 阻塞性 肺病 ( O D 1 C P ) 6例 ( 5 8 ) 尿毒 症 4 2 .0 , 例 ( . 5 ) 脑 血 管意 外 8例 ( 2 9 ) 颅 脑损 伤 6 4 , 1.0 , 6例 ( . 9 ) 9 6 。
生理盐水 10m 0 L中静脉滴 注,~2次 ・ ; 1 d 部分患者
・ 2 3 ・
实 用 临床 医 学 2 1 0 0年第 l 卷 第 7期 l
P a t a l ia dc e 0 0 V l 1 N rc cl i cl i C n Me ii ,2 1 , o 1 , o 床 分 析
朱耿 民 周 雪媛 ,
( 永新县 怀 忠卫生 院 a 内科 ; . 官科 , 西 永 新 3 3 0 ) . b五 江 4 4 0
摘 要 :目 的 探 讨 急 性 胃黏 膜 病 变 ( GML 的 病 因 、 病 机 制 及 诊 治 情 况 , 高 对 该 病 的认 识 与 预 防 。方 法 A ) 发 提 对
6 2例 AG ML患 者 的临 床 资 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结 果
A GMI约 占 同期 上 消 化 道 出血 住 院 患 者 的 1. ; 因 为 50 病
药 物 、 激 性 食 物 、 重 的 内外 科 疾 病 导 致 胃黏 膜 损 害 ; 诊 的手 段 主要 是 急 诊 胃镜 检 查 ; 除 诱 因 、 极 处 理 原 发 刺 严 确 去 积
急性胃黏膜病变146例临床分析
![急性胃黏膜病变146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68432a482fb4daa58d4b39.png)
与糖 尿病 最 多见 , 多伴 有 动脉 硬化 , 响黏 膜血 运 , 加 溃疡 发 且 影 增
病 概 率 。老 年 人 多伴 高 血 压 ,需 要 长期 服用 利血 平 等 类 降压 药 ,
利血 平具有 组胺 样 作用 , 增加 胃酸 分泌 , 潜在 的 致溃 疡作 用 。 可 有 ④
X线检查和 胃镜检查 是诊 断消化 性溃疡 的重要 手段 , 内镜优 于X 线检查 勿庸置 疑 , 别对 消化道 肿瘤 的诊断率 明显 高于 x线【 特 6 1 。因此
药物 的机 会较青 年 组 多 , 可 影响 胃黏 膜 内源性 前 列 腺素 的合 成 , 其
镜分 析 癌 变 情 况 较青 年 人 有如 下变 化 : ①老 年 人 胃癌 发 生部 位 】
有逐 渐 上移 的趋 势 , 应重 视 发 现高 位病 变 , 其是 胃体 上 段小 弯 故 尤
降低 胃黏 膜 的血 流 量 ,破 坏 胃黏 膜 屏 障 ,使 黏膜 防御 能 力 下 降 , 发生 溃疡机 会相 应较 多 。 青年 组 则 以烟酒 与刺 激性 食 物为 主要 诱发 因素 ,吸 烟 可刺 激 胃酸 分 泌 ,引 起血 管 收 缩 ,并 抑 制胰 液 和胆 汁 的分 泌 而减 弱其 在十 二指 肠 内中和 胃酸的 能力 , 致 十二指 肠 持续 导
年组 十 二指 肠溃 疡多 见 。 随着 年龄 增加 , 生溃 疡的 部位 由幽 门 向 发 贲 门推 移 , 老年 组高 位 溃疡 ( 胃底 、 胃体 ) 发生率 高于 青 年 组 。 可能 与
老 年人 生理 上 出现 的 某些 退 行性 变 化 导致 胃黏膜 防 御 功 能 减退 有 关。 ③老年 组慢 性疾 病伴 发率 明显 高于 青 年组 , 中以心 血 管疾 病 其
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护理PPT课件
![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f384a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6.png)
04
心理护理:关心患者,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05
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复发
护理效果评估
症状缓解程度: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减轻或消失
胃黏膜修复速度:胃黏膜损伤的修复速度和程度
02
患者满意度: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程度
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
康复时间:患者康复所需的时间
病理:胃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等
临床表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生活作息调整等
临床表现
腹痛:上腹部疼痛,可放射至背部
恶心、呕吐:胃部不适,可伴有呕吐
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可能含有未消化食物
食欲减退:对食物缺乏兴趣,进食量减少
体重下降:由于进食减少,可能导致体重下降
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
3
1
4
5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等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护理案例分析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2
饮食护理
01
饮食原则: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
03
进食方式:少食多餐,避免过饱
02
食物选择:避免刺激性食物,选择低纤维、低脂肪食物
05
营养补充: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提高免疫力
04
水分补充:适量饮水,保持水分平衡
急性胃黏膜病变120例临床分析
![急性胃黏膜病变120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766947e518964bcf847c9b.png)
急性胃黏膜病变120例临床分析刘 菊 冯国红 王 霞河南省汝州市第四人民医院(467500)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的病因、表现及诊治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120例急性胃黏膜病变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
结果 急性胃黏膜病变约占同期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23.8%,其病因依次是药物因素、严重疾病、酒类及其他。
确诊方法为诱发因素及急诊胃镜检查。
治疗方法:消除诱因,治疗原发病,降低胃内酸度,保护胃黏膜。
结论 急性胃黏膜病变主要是应用了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和严重的内外科疾病及大量饮酒所致,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及生长抑素治疗有效。
【关键词】 胃黏膜;病变;非甾体类抗炎药;原子泵抑制剂 急性胃黏膜病变(acute gastric mucosal lesion,AG M L)是指以胃黏膜浅表性损伤为特征的一组急性胃黏膜出血性病变。
为探讨AG M L的致病因素、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疗方法,我们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120例AG M L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20例患者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40.6岁。
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120例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
1.2 发病原因:120例AG M L病因可归纳为:①药物因素:药物所致的AG M L中有36例(81.8%)是由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疼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
②严重内科疾病:在严重内科疾病所致的AG M L中严重脑血管意外12例(37.5%),急性胰腺炎8例(25%),尿毒症4例(12.5%),重症肺炎3例(9.4%)。
③严重外科疾病:严重外科疾病所致的AG M L中颅脑损伤15例(50%),大面积烧伤6例(20%),手术3例(10%)。
④酒类及其他:酒类所致的AG M L中大量饮酒及药酒12例(10%),其他心理因素2例(1.67%)。
急性胃炎的临床表现有哪几种
![急性胃炎的临床表现有哪几种](https://img.taocdn.com/s3/m/c01e03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6.png)
急性胃炎的临床表现有哪几种引言急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胃部疾病,多数由细菌、病毒、药物、化学物质等引起。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一、消化系统症状1.上腹部疼痛:急性胃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常表现为剧烈、难以忍受的上腹疼痛,常伴随腹胀、难以消化等不适感。
2.恶心、呕吐:由于胃黏膜受到刺激,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或胆汁。
3.食欲减退:急性胃炎的患者通常出现胃口不佳的症状,食欲减退,甚至出现厌食情况。
4.嗳气、打嗝:患者常出现嗳气、打嗝等症状,特别是在进食后容易出现此类症状。
二、消化系统体征1.上腹部饱胀感:患者常感觉上腹部饱胀,即使吃了少量的食物也会感到腹胀不适。
2.腹部压痛:通过腹部触诊,可以发现患者上腹部压痛,尤其是左上腹压痛。
3.胃轻微肿胀:急性胃炎患者经过体格检查时,可出现胃区肿胀的体征。
三、全身症状1.乏力、全身不适:急性胃炎患者常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精神不振、全身无力等。
2.发热:一些病原体引起的急性胃炎,如细菌和病毒感染,可引发发热症状。
3.头晕头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
4.心悸:由于消化系统病变引起的神经系统反应,急性胃炎患者可能出现心悸等症状。
四、其他症状和并发症1.口干口苦:急性胃炎患者常出现口干、口苦的症状,可能与胃液返流、胃黏膜损伤有关。
2.食管炎:急性胃炎患者如果胃液反流到食管,还会引起食管炎的症状,如食管疼痛、灼热感等。
3.胃出血:严重的急性胃炎可能会导致胃黏膜严重损伤,出现胃出血的症状,如呕血、黑便等。
4.胃穿孔:如果急性胃炎恶化,导致胃黏膜严重损伤,甚至穿孔,患者可能出现剧烈腹痛、腹膜炎等严重症状。
结论急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临床表现多样。
消化系统症状方面,患者常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体征方面,常见的是上腹部饱胀感、腹部压痛;全身症状包括乏力、发热、头晕等。
此外,还可能出现口干口苦、食管炎、胃出血以及胃穿孔等并发症。
急性胃粘膜病变PPT课件
![急性胃粘膜病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9c29b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f.png)
耐信®针剂一种剂型,两种 用法,适应临床不同ml的0.9%氯 化钠溶液至本 品小瓶中供静 脉使用。
静脉滴注:
滴注液的制备 是通过将1支本 品用0.9%氯化 钠溶液溶解至 100ml,供静脉 使用。
配制后的注射用或滴注用液体均是无色至极微 黄色的澄清溶液,应在12小时内使用,保存在 30℃以下。从微生物学的角度考虑最好立即使 用。
多项多中心研究证实:静脉注射或口服大剂量 PPI可可降低再出血率,输血量,住院天数及死
• 荟亡萃率分析显示止血环酸(抗纤溶药物)
– 不能降低再出血率 – 可减少手术趋势 – 降低死亡趋势
Palmar KR. Guideline Gut 2002
内镜下药物治疗
局部喷洒止血药:孟氏液 冰去甲肾上 腺素液(8mg/100ml), 1:1万 肾上腺 素,立止血,凝血酶
出血、穿孔
临床表现
呕血与黑粪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氮质血症 血像变化 发热
诊断
*鼻胃管抽吸胃内容物 *紧急内镜检查:诊断、镜下止血
注意禁忌症
*X线检查:出血停止7—10天后进行 *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断、治疗
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
积极处理原发病 加强胃肠监护 抑酸与抗酸 胃粘膜保护 改善微循环
局部注射药物:
凝血酶
机制 :促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 白,在出血处形成血凝块,促进 上皮细胞生长,加速创伤愈合。
用法:2000-4000u口服或胃管内注入, 每4-6h 一次
注意点:首次剂量加倍;尽量抽空胃液;变 换体位;勿静脉注射。
孟氏液(碱式硫酸铁)
机制:强烈收敛,促进血凝,闭塞出血血管 用法:口服5%,20-30ml/次,q6h,
代谢产物
细胞色素 P450酶
中国急性胃黏膜病变急诊专家共识全面解读
![中国急性胃黏膜病变急诊专家共识全面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2c09b6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6.png)
中国急性胃黏膜病变急诊专家共识全面解读摘要急性胃黏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临床症状多种多样,有时难以确定病因。
本文将对中国急性胃黏膜病变急诊专家共识进行全面解读,包括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定义急性胃黏膜病变是指胃黏膜急性发生病理变化,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
根据病理表现分为非萎缩性和萎缩性两种。
非萎缩性急性胃黏膜病变一般属于短暂性病变,可自行恢复;萎缩性急性胃黏膜病变则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
病因急性胃黏膜病变的病因较为复杂,可包括以下因素:药物副作用药物是急性胃黏膜病变的常见原因之一,如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等。
此类药物可引起胃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糜烂,甚至穿孔。
酒精大量饮酒或长期酗酒可以引起急性胃黏膜病变,主要是由于酒精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所致。
吸烟吸烟对胃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长期吸烟可以增加患急性胃黏膜病变的风险。
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可以引起胃黏膜的炎症、糜烂和溃疡。
其他因素如应激反应、胃酸和胃液反流、放射治疗等也可能诱发急性胃黏膜病变。
临床表现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胃部不适、食欲下降等。
病情重的患者可能出现呕血、黑便、贫血等症状。
诊断急性胃黏膜病变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结合胃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胃镜检查是诊断急性胃黏膜病变最可靠的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胃黏膜的改变。
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治疗需根据不同情况而定,一般包括以下方面:停止诱因如停止相关药物、戒烟戒酒等。
对症治疗包括抑酸、止泻、止血、保护胃黏膜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如果急性胃黏膜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则需给予抗生素治疗。
其他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急性胃黏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病因较为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在诊治过程中,需要对病因进行全面评估,并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急性胃黏膜病变82例临床分析
![急性胃黏膜病变82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3ce51d866fb84ae45c8d56.png)
急 性 胃黏 膜 病 变 (c t gs i m ・ 病 变 。 a ue at c R r 为探 讨 A ML的 致 变 因 素 , G I 特 在 我 院住 院 的 8 临床 2例 A ML进 行 分 析 。 G 近 c sll i ,A ML oa e o s n G )是 指 以 胃黏膜 浅表 点 及 有 效 治 疗 方 法 ,我 们 采 用 回顾 性 调 几 年 来 , 于急 诊 内镜 的 普 遍 开 展 , 性 由 急 性 损 伤 为 特 征 的一 组 急 性 胃黏膜 出 血性 查 方 法 . 2 0 对 0 6年 1月 至 2 0 0 7年 1 胃黏 膜病 变 引起 出血 的发 现 率 较 前 上 升 2月
急 性 胃黏 膜 病 主 要 病 因为 应 用 损 害
胃黏 膜 的药 物 及 严重 的 内外 科 疾 病 所 致 。 子 泵 抑制 荆 及 胃黏 膜 保 持 荆 有 效 。 质 关麓词 上 消 化 道 出血 : 胃黏 膜 病 变
中 图分 类 号 : 5 32 文 献 标识 码 : R 7. A
u p r g sr it tn l e rh g ui te n peid,te a ss n ld d r g fco,sro s d ia a d p e atone ia h mor a e d r s ng h r0 h c ue icu e du a tr eiu me c l n s ria ie ss n d te .T e c n r n a n si meh d u gcl d sae a o r h o f mig d g o t h s i i c to wa t x mi e y meg n y a t so y h e s o e a n b e re c gsr e p .T o t rp u i taeis wee c u e o e t i o u ig o raig p oo ah a d  ̄ u i te cdt n he hea tc sr tge r a s - r ne whl fc sn n te t r tp ty n e i d e n cn h a ii i t g y
急性胃黏膜病变临床护理分析
![急性胃黏膜病变临床护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e7e2ef524de518964b7d4e.png)
意饮食卫生 , 合理作 息并进行适 当的体育 , 提高机体抵抗力 。
1 . 3 统 计 方 法
1 . 2 . 1 治疗方法 对 患者补充血容量治疗 ,给予患者新鲜 冷冻血 浆、 全 血输 注 、 平衡盐 治疗 , 出现休 克患 者则 进行改 善微循环 治 疗, 如用 冰水洗 胃 , 减少 胃酸分 泌 , 抑制 出血。具体方法 : 在 胃内 留置 胃管 , 抽尽 胃液 , 注入冰盐水 2 0 0 — 3 0 0 m L 然 后抽 出 , 反 复操
临床研究显示 给予患者有效 的护理干 预有助于促 进患者 的
康复 ,该研究对 该院 2 0 1 1 年8 月一 2 0 1 3 年5 月 收治 的 9 6 例 急 性 胃粘膜病 变患者进行分 组研究 ,旨在探讨 急性 胃粘膜 病变 的
临床护理办法及效果 , 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 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 摘要】目的 探讨 急性 胃粘膜病变的临床护理办法及效果 。 方法 选取该院 自 2 0 1 1 年8 月—2 0 1 3 年5 月 收治 的 9 6 例 急性 胃
粘膜病变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 , 各为 4 8 例, 给予参考组患 者常规 的护理方式 , 在该基础 上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 系 统 的心理 护理 、 饮食护理等 , 比较两组 患者 的并发症 发生率 、 平 均住 院时 间及对护 理满意程度 。 结果 观察组 治疗 中出现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胃粘膜病变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胃粘膜病变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诊疗及预后。
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1年9月我院住院的46例急性胃粘膜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本组46例中,显效25例(54.35%),有效17例(36.96%),无效4例(8.69%),总有效率91.31%。
结论急性胃黏膜病变主要病因为应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及导致应激性黏膜损害严重内、外科疾病所致。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及胃黏膜保持剂治疗有效。
【关键词】急性胃黏膜病变;病因;发病机制;诊治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23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83-01
急性胃黏膜病变(acute gastric mucosa lesion,agml)系指机体在严重创伤、感染、休克、精神刺激等应激状态下,以胃粘膜浅表性损伤为主的病理改变和上消化道出血为特征的一组急性胃
粘膜出血性病变[1],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
现对2008年10
月至2011年9月我院住院的46例急性胃黏膜病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
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患者46例,男性31例,女性15例,年龄22-78岁,平均45.4岁。
诱因:①药物因素21例(45.65%);②严重内科疾病14例(30.43%);
③严重外科疾病8例(17.39%);④其它3例(6.52%)。
主要临床表现是上消化道出血。
其中上腹疼痛、不适38例(82.61%),黑便28例(60.87%),呕血及黑便20例(43.48%)。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贫血,其中轻度贫血10例(21.74%),中度贫血31例(67.39%),重度贫血5例(10.87%)。
1.2 诊断标准
1.2.1 存在药物、激素、酒类、手术、烧伤或脑血管意外等应激因素。
1.2.2 发病36h至3d内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饱胀、反酸、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以及反复呕血与(或)便血。
1.2.3 伴有血压下降,脉搏增快,胃镜检查见胃黏膜有广泛性充血、糜烂及坏死或浅表溃疡,并可见渗血或大出血。
均未发现食道胃底静脉曲张。
1.3 治疗方法常规治疗原发病,同时抗休克、输血、止血及对症支持治疗下应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洛赛克,阿斯特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40mg静注,1次/12h,连用3d。
1.4 观察指标治疗期间记录患者血压、脉搏及胃管中血性或咖啡样液体的量和性质,并监测黑便消失时间,大便潜血试验和血常规,同时注意观察患者不良反应。
1.5 疗效判断标准①床症状明显好转,血压、脉搏、肠鸣音正常,hb稳定;②粪便由黑色转为黄色,潜血试验转为阴性;③胃镜证实出血停止,溃疡面无新鲜出血征象;④胃管引流无血性及咖啡
色液体。
上述任何一项成立即为出血停止。
24h内止血为显效,72h 内止血为有效,超过72h仍未止血为无效。
2 结果
本组46例经以上治疗后,显效25例(54.35%),有效17例(36.96%),无效4例(8.69%),总有效率91.31%。
3 讨论
临床上急性胃粘膜病变又称应激性溃疡或急性出血性胃炎,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
急性胃粘膜病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可能由于各种外源性或内源性致病因素引起黏膜血流减少或各种应激因子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通过神经内分泌和消化系统的相互作用,使得维持胃和十二指肠黏膜完整性的保护因子和攻击因子之间平衡被破坏的结果[2-3]。
因药物、酒精等成为攻击因子损伤了胃黏膜屏障,导致黏膜通透性增加,胃液的逆回渗入胃黏膜引起胃黏膜糜烂出血。
同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加,胃黏液分泌减少,正常胃黏膜防御机制遭到破坏。
急性胃粘膜病变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胃内镜检查是目前公认的确诊急性胃黏膜病变早期方法[4],胃内镜可见胃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粘膜下瘀点,脆性增加和粘液、浆液性渗出;严重者可见糜烂、浅表性溃疡。
胃内镜检查应尽早进行(48h内),提高阳性率和活动出血率,否则等黏膜修复,病灶愈合后内镜检查则为阴性。
本组46例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均在出血l2-48h内胃镜确诊,大部分行组织活检,同时行b超检查(肝、胆、脾、胰),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胃粘膜病变治疗的关键是尽可能减少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降低胃内酸度是治疗的基础,后者是治疗的关键[3],常用的抑制胃酸的药物有h+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是一种h+-k+-atp酶抑制剂,可选择性地抑制壁细胞膜中的质子泵h+-k++-atp酶,从而阻断胃酸分泌终末步骤,产生强力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
应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后胃液ph值上升近中性,有助于血小板聚集,使凝集和凝固的血块不被溶解而达到止血目的[3]。
此外,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能升高胃粘膜电位,维持胃细胞结构的完整性,保护胃粘膜屏障,还能增加胃粘膜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加速胃粘膜再生和修复。
本组在常规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用奥美拉唑注射液40mg静注,1次/12h,连用3d。
总有效率达91.31%,疗效满意。
综上所述,急性胃黏膜病变发病率高,致病因素复杂而明显,临床表现以无痛性上消化道出血为主,体征不明显,多为小中量出血,严重者大出血可危及患者生命,急诊胃镜检查为其诊断的主要手段,经过抗酸止血,保护胃黏膜等对症治疗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59.
[2] 殷德翠.急性胃粘膜病变146例临床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08,18(3):364-365.
[3] 池玉兰.急性胃黏膜病变的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9,22(4):195-196.
[4] 张逸强.80例急性胃黏膜病变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