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线性规划知识解决高中数学难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线性规划知识解决高中数学难题

福建省光泽第一中学胡长才

摘要:近年来,全国高考卷每年都考到了线性规划问题。线性规划成了高考数学的热点问题,这说明了线性规划知识重要性。而学好线性规划知识,不仅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最优化问题,还可以解决一系列高中数学难题。

关键词:线性规划解决数学难题

在线性约束条件下,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线性规划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利用线性规划知识,不仅可以解决与线性约束条件有关的问题,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最优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线性规划知识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一、利用线性规划知识解决直线与线段相交问题

与直线或线段有关的问题,通常与线性约束条件有关,因此常常可以利用线性规划知识求解。

例1、已知点A(1,1)和点B(-2,5),若直线l:y=ax−1与线段AB相交,求a的取值范围。

分析:如果直接联立直线与线段的方程求解,需要考虑线段的自变量范围,这种解法有一定的难度。

[一般解法]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求解。首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点A、点B和直线l的图象,显然,直线l:y=ax−1经过定点C (0,-1),易得直线AC的斜率k1=2,直线BC的斜率k2=−3,直线l:y=ax−1要与线段AB相交,其斜率a必须大于k1=2,或小于k2=

−3,故a 的取值范围是(−∞,−3]∪[2,+∞)。

这种解法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要求学生会作图,对直线的斜率有关性质非常熟练,有一定难度。

[快速解法]利用线性规划知识求解。直线l :ax −y −1=0要与线段AB 相交,等价于线段两端点A (1,1)和点B (-2,5)分别在l :y =ax −1的异侧,

等价于(a ?1−1−1)与[a ?(−2)−5−1]异号,

等价于(a ?1−1−1)?[a ?(−2)−5−1]=−2(a −2)(a +3)≤0, 故a 的取值范围是(−∞,−3]∪[2,+∞)。

这种解法比较简便,采用了等价转化思想方法,线性规划知识在解题中的运用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利用线性规划知识解决不等式难题

有些问题,如果单独考察个体范围,较易出错。而注意各部分之间的整体联系,进行整体换元,等价转化,再利用线性规划知识求解,就容易得解。

例2、已知21≤-≤b a ①,且42≤+≤b a ②,求b a 24-的范围。

[错解]由21(①+②)得:323≤≤a ③, 由21(①+②⨯(-1))得:230≤≤b ④

③⨯4+④⨯(-2)得:12243≤-≤b a 。

这个答案是错误的,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单独求a 与b 的范围时采用了非同解变形,扩大了a 与b 的取值范围,从而造成错误。

[正解]令a −b =x ,a +b =y ,4a −2b =z , 则a =x +y 2,b =

y−x 2,z=3x+y,原题转化为当{1≤x≤2

2≤y≤4

时,求z=3x+y的取值范围。这是线性规划问题。易知,平移直线l:3x+y=0,当它经过点(1,

2)和(2,4)时,z分别取到最小值z=5和最大值z=10。故5≤z≤10,即b

a2

4 的范围是[5,10]。

本题解法采用了整体换元方法,将原命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体现了变换与转化的思想。有时,转变思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常常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利用线性规划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线性规划知识与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生活中的与两个变量有关的问题,常常可以通过建立线性规划模型求解。

例3、假设你家订了一份报纸,送报人可能在早上6:30~7:30之间把报纸送到你家,你父亲离开家去上班的时间在早上7:00~8:00之间,求你父亲在离开家之前能得到报纸的概率。

分析:本题的关键是找出“送报人到达的时间”和“你父亲去上班时间”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再利用线性规划知识求解。

[解] 记“你父亲在离开家之前能得到报纸”称为事件A,

如图所示,右上角的小正方形区域内任一点的横坐标x

表示送报人到达的时间,纵坐标y表示你父亲去上班时间。

你父亲要拿到报纸,即送报的时间x要小于你父亲在离开家

的时间y,即y≥x。因此{6.5≤x≤7.5

7≤y≤8

y≥x

,该不等式组对应的区域

四、利用线性规划知识解决字母系数问题

当题设中含有字母系数时,题目的难度就加大了,学生往往对此感到困难,需转化为熟知的问题求解。

例4、若0,0≥≥b a ,且当⎪⎩⎪⎨⎧≤+≥≥1,0,0y x y x 时,恒有1≤+by ax ,则以a ,b

为横坐标、纵坐标的点(,)P a b 所构成的平面区域的面积等于______。

分析: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出两个变量a ,b 所满足的条件,由此得出点(,)P a b 所构成的平面区域。

[解]如图,阴影部分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令z =ax +by,依题意得,

要使1≤+by ax 恒成立,当且仅当z =ax +by的最大

小于或等于1,而z =ax +

区域 的顶点,,A O B 处取到,因此,只须点A (0,1)、O (0,0)

及B (1,0)的坐标都满足不等式1≤+by ax ,即得{0≤a ≤10≤b ≤1

, x y

所以点(,)P a b 所构成的平面区域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其面积等于1。

本题是线性规划背景下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通过等价转化,将所求问题转化为两个变量a ,b 满足的线性约束条件对应的可行域面积,从而得解。

五、利用线性规划知识解决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求值问题

近年来,在高考中常常出现目标函数是非线性函数的求值问题。这类题型要充分考虑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再结合数形结合思想才能解决,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主要考察的是等价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

例5、已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x -y +2≤0,x ≥1,x +y -7≤0,

(1)求y z x =的取值范围; (2)求22z x y =+的最小值。(3)求z =|x +y |的最小值。

分析:本题难点是目标函数为非线性函数,需要结合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求解。

[解] (1)y z x

=可以看作是可行域内的点P (x ,y )

与原点O (0,0)连线的斜率,当直线OP 过点(52,92

) 时,y z x

=取得最小值95;当直线OP 过点(1,6)时, y z x =取得最大值6。故

y z x =的取值范围[95,6] (2)22z x y =+可以看作是可行域内的点P (x ,y )与原点O (0,0)的距离的平方。根据图象可知,可行域内的点(1,3)与原点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