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突症的中医护理方案

合集下载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常规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常规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常规腰痛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口突出,从而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及马尾神经而产生的腰腿部疼痛。

腰痛病的好发部位为L4、L5、S1等椎间盘。

一、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发病史、诱因、各项检查结果。

(2)评估患者疼痛部位、程度、体位等情况。

(3)评估患者腰部功能、下肢感觉和肌力及二便情况。

(4)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5)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

(6)中医证型:①血瘀证。

证候:腰痛如刺,痛处固定不移,拒按。

轻症俯仰不利,重症痛剧不能转侧,或有外伤、用力史。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②寒湿证。

证候:腰部冷痛重着,得热则减,转侧不利。

遇阴雨天疼痛发作或加重,静卧时腰痛不减甚或加重。

舌苔白腻,脉沉而迟缓或沉紧。

③湿热证。

证候:腰部弛痛,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疼痛加重。

小便短赤,甚或大便结。

舌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④肝肾亏虚证。

证候:腰部酸软或绵绵作痛,喜揉按,遇劳则甚,卧则痛减。

腰膝软弱无力,或少腹拘急,手足不温,或五心烦热,失眠少寐,口燥咽干。

舌苔少,脉虚细弱。

偏阳虚者舌淡,脉沉弱;偏阴虚者舌红,脉弦细数。

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保持室内安静、舒适,温度适宜,阳光充足,空气新鲜。

(3)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①急性发作期患者,观察其疼痛部位、性质、与体位变化的关系及有无放射痛和皮肤感觉异常等情况。

②患者疼痛剧烈时,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③患者遵医嘱正确服药,疼痛剧烈者可使用蠲痹方行穴位贴敷,慎用止痛剂。

(4)患者卧硬板软垫床,离床时用腰围保护,以巩固疗效。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姿势,进行腰背肌锻炼以利于减轻腰痛,避免弯腰,养成屈膝蹲下的习惯。

(5)患者每次按摩、推拿前后,应卧床休息。

(6)给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用药期间忌生冷、寒凉食物。

(7)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多食动物内脏和温肾补气之药膳,忌生冷、辛辣、滋腻之品。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血瘀气滞证: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

(二)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伴下肢活动受限,舌质胖淡,苔白腻。

(三)湿热痹阻证:腰筋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活动受限,口渴不欲饮,苔黄腻。

(四)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

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

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舌质淡胖。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腰腿疼痛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腰部活动、下肢感觉、运动情况。

2.体位护理: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卧硬板床,保持脊柱平直。

恢复期,下床活动时佩戴腰托加以保护和支撑,注意起床姿势,宜先行翻身侧卧,再用手臂支撑用力后缓缓起床,忌腰部用力,避免体位的突然改变。

3.做好腰部、腿部保暖,防止受凉。

4.遵医嘱腰部予中药贴敷、中药热熨、拔火罐、中药熏蒸、中药离子导入等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及时向医师反馈。

5.给予骨盆牵引,牵引重量是患者体重1/3~1/2左右,也可根据患者的耐受进行牵引重量调节。

6.遵医嘱使用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减轻疼痛。

常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肝、肾等。

(二)肢体麻木1.评估麻木部位、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并做好记录。

2.协助患者按摩拍打麻木肢体,力度适中,增进患者舒适度,并询问感受。

3.麻木肢体做好保暖,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关节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4.遵医嘱局部予中药熏洗、中药塌渍、艾灸等治疗,注意防止皮肤烫伤及损伤,观察治疗效果。

5.遵医嘱予穴位注射,常用穴位:足三里、环跳、委中、承山等。

(三)下肢活动受限1.评估患者双下肢肌力及步态,对肌力下降及步态不稳者,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跌倒及其他意外事件发生。

2.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起床活动的注意事项,使用辅助工具行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

卫生与健康幸福生活指南110幸福生活指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程维芬自贡市中医医院 四川 自贡 643000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其内的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和覆盖在环上的后纵韧带组织向椎管内或腰椎间盘的后外侧突出,压迫附近的脊柱神经而致腰腿痛的一种临床病变。

临床表现为腰部持久性钝痛,平卧时疼痛减轻,站立、坐位或劳累时加重,下肢放射性刺痛,感觉及运动功能减弱伴下肢麻木、发凉,严重时出现肌肉萎缩等1.护理体会1.1情志护理情志护理及病情观察患者患病后,由于疼痛及生活不能自理,产生烦躁、紧张、恐惧、忧虑易怒等情绪。

特别对各种治疗措施不了解,怕痛苦。

担心疗效不好等。

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及时了解病情,掌握患者的思想动态。

根据不同的患者及各人的具体情况,做好解释工作,鼓励患者树立自信心,配合治疗、护理,提高疗效。

腰椎问盘突出症最常见的也是最早出现的症状是腰痛,占95%以上。

可同时伴发腿痛,活动受限:护理人员除做好一切生活护理外,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面色、神志、汗出、舌脉象,观察腰腿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时间,疼痛发作与什么因素有关,行动困难程度,以及有无全身症状。

属哪类证候等。

如:气滞血瘀型患者,腰部疼痛如锥刺,痛处固定不移,轻则俯仰不便,重则因痛剧而不能转侧。

肝肾亏虚型患者,腰部冷痛瘦重,下肢瘦软不用,头晕目眩。

耳鸣,失眠多梦。

咽干盗汗,二便不利或滑泄,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外感风寒型患者,腰部冷痛,得温痛破,疼痛多无休止,牵及背部,转侧不便,并有恶寒发热,肢体酸软。

小便不利,舌拔苔白。

脉浮紧或弦紧。

1.2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调护,可提高疗效损伤初期,由于局部炎症,疼痛较剧烈,饮食宜清淡,忌油腻、生冷、酸辣刺激及发物病情稳定后,适当进食补品。

气滞血瘀型患者,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辛辣和固体类食品,可服用活血润燥、祛瘀通经的食物;外感风寒型患者,可服用祛风散寒之品,忌食苦寒之食品;肝肾亏虚型患者,应多进食狗肉、甲鱼、胎盘、猪肾等补养品,也可进食补养肝肾、益脑安神的"杞子炖羊脑"汤,温阳气、益精血的"附片炖狗肉"汤,或给予杞子大枣骨头汤,以达到补充营养,强壮筋骨的目的。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是指腰椎间盘发生病变,因某种原因(如损伤、过劳等)致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连同髓核一并向外膨出,压迫神经根、硬膜囊、马尾神经,引起腰痛伴下肢放射痛的症状。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可分为气滞血瘀型、风寒阻络型、湿热下阻型和肝肾两虚型。

在护理中,需要进行全面的望、闻、问、切评估,包括肢体麻木、疼痛和强迫体位等方面。

针对不同的辨证类型,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气滞淤血型可采用清静、整洁、舒适的环境、清淡、素食、易消化的饮食、消除焦虑、恐惧等情绪、观察疼痛的变化、推拿或轻叩法缓解疼痛、身痛逐瘀汤活血行气化瘀、适当的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

肝肾两虚型则需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的饮食、耐心细致的护理、适当的锻炼等。

出院后,需要佩戴支具3~6个月,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弯腰拾物。

同时,需要饮食有节,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适度,避免诱发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用中药热敷的方子,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用中药热敷的方子,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用中药热敷的方子,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脱出或向椎管内侵犯压迫神经,引起腰痛和下肢放射痛等症状。

中药热敷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进而促进炎症和水肿的消退。

下面将介绍一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热敷方子。

方子一:乌罂藤、广金钱草、当归、白芷用量:乌罂藤15克,广金钱草15克,当归15克,白芷15克。

制法:将以上药物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左右,然后取出药渣,将药汁加热至适宜的温度后敷于腰部。

注意事项:若患者有皮肤瘙痒或过敏等不适症状,应停止使用。

方子二:红花、川芎、白芷、桑叶用量:红花10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桑叶10克。

制法:将以上药物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左右,然后取出药渣,将药汁加热至适宜的温度后敷于腰部。

注意事项:使用前应注意检查药品是否过期,如有过期应弃用。

方子三:熟地、桂枝、白芷、陈皮用量:熟地15克,桂枝15克,白芷15克,陈皮15克。

制法:将以上药物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左右,然后取出药渣,将药汁加热至适宜的温度后敷于腰部。

注意事项:敷药时应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治疗方法:1、热敷时间不宜过长,每次不超过20-30分钟。

2、敷药前应先用温水清洁患部皮肤,以便药物更好地吸收。

3、敷药过程中应保持身体放松,不要紧张。

4、热敷后应保暖,避免着凉或着重负重。

5、如出现不适情况,应及时停止使用。

综上所述,中药热敷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不同的患者,敷药的药方和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心情愉悦等方面,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腰椎骶化双侧骶骻关节相对缘骨质硬化,治疗方法腰椎骶化双侧骶骻关节相对缘骨质硬化是一种骨科疾病,通常是由于年龄增长和长期不良姿势引起的。

该疾病会导致腰痛和神经系统疾病。

虽然这种疾病目前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但可以通过一些治疗方法来缓解症状和控制疾病的发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
(3)合理膳食,增加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骨骼强度。
(4)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八段锦、太极拳等,提高腰背肌肉力量。
2.中医特色护理
(1)推拿按摩:通过手法按摩,缓解腰部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拔罐疗法:在腰部及患侧下肢取肾俞、大肠俞、委中等穴位,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3)艾灸疗法:选用肾俞、腰阳关、命门等穴位,温经散寒,补益肾阳。
2.整体观念:综合考虑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实施全面护理。
3.预防为主: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复发。
4.治病求本: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采取相应的中医护理措施。
三、中医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1)保持良好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2)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时变换体位,减轻腰部负担。
4.功能锻炼:
(1)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锻炼,如“飞燕式”、“拱桥式”等。
(2)逐渐增加锻炼强度,以不引起疼痛为度。
(3)锻炼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腰部损伤。
四、护理评估与监测
1.定期评估患者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的缓解情况。
2.观察患者腰部活动度、肌力、感觉等体征的变化。
3.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2)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时变换体位,减轻腰部负担。
(3)合理饮食,增加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增强骨骼强度。
(4)适当锻炼,如八段锦、太极拳等,增强腰背肌肉力量。
2.中医特色护理:
(1)按摩:采用推拿、揉捏等方法,缓解腰部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拔罐:在腰部及患侧下肢取穴,如肾俞、大肠俞、委中等,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三步八法”手法推拿对腰突的护理

“三步八法”手法推拿对腰突的护理

“三步八法”手法推拿对腰突的护理发布时间:2023-02-17T07:47:36.062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0月10期作者:黄玉英[导读]“三步八法”手法推拿对腰突的护理黄玉英(四川省乐山市中医医院;四川乐山614000)一起钓鱼的小张最近和我说了件事,单位体检时拍片发现自己有腰间盘膨出,但是医生特别轻松地说“你这病不严重,吃点药就可以了。

”小张开了一堆骨康胶囊和布洛芬,结果回家后越来越疼,一点好转都没有,直到有一天腿也开始疼,从最开始的腰疼到大腿疼,再到小腿疼,最后到市里专门的骨科医院进行检查,结果查出来是腰椎间盘突出。

一听见是腰椎间盘突出,小张蒙了,都知道腰椎间盘突出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医生连药也没有开,只说让小张慢慢养着。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什么是腰突,三步八法手法如何进行腰突护理,这篇闲谈也送给小张和广大腰突患者。

腰突是什么?腰椎间盘突出也被简称为腰突症,也被叫做腰椎纤维环破坏症或腰椎椎核突出症,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出现退行性后,遭受外力作用,导致了脊椎内外平衡失调,出现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了神经根,脊椎或血管等组织,出现了腰疼,伴随着坐骨神经反射书疼痛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出现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自身出现退行性改变,加之某些外因,例如遭受风、寒、湿邪入侵、外伤、慢性劳损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腰突?有许多朋友感觉自己的腰腿痛就开始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按照腰突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出现治疗不当,还耽误了病情。

那到底出现什么样的症状才算是腰椎间盘突出呢?首先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腰腿疼的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肾亏和肾虚引起的腰部酸痛,第二种为腰部肌肉受损、肌肉扭伤挫伤、腰部肌肉劳损等导致的疼痛,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说到的坐久了会腰酸背痛。

第三种才是椎间盘突出,压迫了神经根,导致了周围组织出现水肿,神经出现了无菌性炎症所导致的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部疾病,患者的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导致腰部疼痛、下肢麻木、行动不便等症状。

中医护理方案对于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具有显著效果。

本文将介绍中医护理方案,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

在望方面,中医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眼神、肌肉等情况,了解患者的体质和病情。

例如,如果患者面色苍白,舌苔薄白,眼神疲乏,肌肉松弛,则可能为气血不足,需要调整饮食和作息,注重补气养血。

在闻方面,中医通过听患者呼吸、语声、咳嗽等情况,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

例如,如果患者呼吸急促、语声低微、咳嗽无力,则可能为肺气不足,需要调整饮食和作息,注重补肺益气。

在问方面,中医通过询问患者的饮食、睡眠、大小便、生活习惯等情况,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

例如,如果患者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则可能为气血不畅,需要调整饮食和作息,加强运动锻炼。

在切方面,中医通过切脉了解患者的脉象和病情。

例如,如果患者脉象细弱、节奏不规律,则可能为气血不畅,需要调整饮食和作息,加强运动锻炼。

除了以上四个方面,中医还采用针灸、推拿、拔罐等手法来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例如,针灸可以刺激穴位,促进气血畅通,缓解疼痛;推拿可以舒筋活血,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拔罐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疲劳。

在饮食方面,中医建议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吃一些具有舒筋活血、养血益气功效的食物,如红枣、枸杞、当归、茯苓、山楂等。

同时,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气血畅通。

在锻炼方面,中医建议腰椎手术后至少4周开始进行腰背肌锻炼,以促进腰背部肌肉的血液循环,加速腰背部组织的恢复。

锻炼时应避免过度用力或进行高强度运动,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疼痛。

在预防方面,中医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加强腰背肌肉的锻炼,提高腰部的支撑力;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腰部受到寒冷刺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腰椎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用中药热敷的方子,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用中药热敷的方子,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用中药热敷的方子,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脱出或向椎管内侵犯压迫神经,引起腰痛和下肢放射痛等症状。

中药热敷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进而促进炎症和水肿的消退。

下面将介绍一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热敷方子。

方子一:乌罂藤、广金钱草、当归、白芷用量:乌罂藤15克,广金钱草15克,当归15克,白芷15克。

制法:将以上药物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左右,然后取出药渣,将药汁加热至适宜的温度后敷于腰部。

注意事项:若患者有皮肤瘙痒或过敏等不适症状,应停止使用。

方子二:红花、川芎、白芷、桑叶用量:红花10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桑叶10克。

制法:将以上药物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左右,然后取出药渣,将药汁加热至适宜的温度后敷于腰部。

注意事项:使用前应注意检查药品是否过期,如有过期应弃用。

方子三:熟地、桂枝、白芷、陈皮用量:熟地15克,桂枝15克,白芷15克,陈皮15克。

制法:将以上药物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左右,然后取出药渣,将药汁加热至适宜的温度后敷于腰部。

注意事项:敷药时应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治疗方法:1、热敷时间不宜过长,每次不超过20-30分钟。

2、敷药前应先用温水清洁患部皮肤,以便药物更好地吸收。

3、敷药过程中应保持身体放松,不要紧张。

4、热敷后应保暖,避免着凉或着重负重。

5、如出现不适情况,应及时停止使用。

综上所述,中药热敷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不同的患者,敷药的药方和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心情愉悦等方面,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腰椎盘突出,经络失和,阳虚质。

,治疗方法腰椎盘突出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或变形,使椎间盘向椎管内或神经孔内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

经络失和是中医理论中的病因病机,主要表现为气血失调、经气不畅,常见于慢性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或腰髓核突出症,是腰腿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与劳动强度大小、外伤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受到旋转挤压等损伤,使椎间盘失去原有的弹性或产生裂缝,此为椎间盘突出的内因;外伤、风寒、邪湿为其外因。

此病患者不能久坐、久行,活动受限,若阴雨等天气变化,甚至动弹不得,其痛苦人尽皆知!在我跟随周潜川先生期间,多与周老请教医治此病的良方。

周老以搜风祛湿、活血化瘀、辅以补肾为入手,并亲传我一处方:“鹿啣草、透骨草、防风、威灵仙、补骨脂各72克,土鳖虫、莱菔子各36克。

白花蛇5盘”。

共为细末为一月剂量,日二次吞服。

另方配浑元丹30个(即鸡蛋洗净放砂锅内,用水泡麻纸搭砂锅缝,放火上烧煮,待纸干后即成),每日服一粒,连蛋皮齐服”。

一般患者通常在服用上述方药一个月后症状大大减轻,若不遇天气影响,基本消除疼痛。

后遇一刘姓患者,医院拍片诊断为腰椎间盘突,病情出较为严重,几乎不能自理须由陪侍搀扶就医。

复以周老服用此方药以诊治。

一月之后复诊,确有疗效,但患者恢复较慢。

针对患者病情较重的状况,我几经钻研,在周老上述方药的基础上又加熟地72克用于补肾滋阴,亦为加强补骨脂功能;加当归72克、水蛭36克,加强补血及化瘀止痛之功。

此方优化后,患者服用一月有余,几乎可以完全自理,又连服两月病痛消除。

此后,临床实践中众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我均采用经我补充优化过的方药为基础方来处置,疗效甚佳。

作者介绍:张统文,自十二岁即拜师当地名中医牛瑞山先生名下当学徒,熟读本草四百味以及汤头歌诀,医宗金鉴等中医基础知识。

1958年考入山西省中医学校正规上课系统学习,后被安排在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学徒班,师从一代名中医周潜川先生,并得到李汉卿、韩玉辉、白青佐等多位名医的直接教课指导,成为建国以来山西省第一批科班中医士。

从医五十余年来,经自己理论联系实际深研细专,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腰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及分析

腰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及分析

腰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及分析2季度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我院确定的康复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第一个病种,自4月至6月,四川省大邑县骨科医院在康复科应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156例,其中纳入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4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3.5天。

辩证分型统计如下:气滞血瘀型4例。

应用的主要辩证施护方法:一般护理、疼痛评估、给药护理、卧位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指导、健康指导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电针、穴位按摩、中药熏药、灸疗、中药涂擦、磁振热、封包、奄包、牵引等。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1、主要辩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电针、穴位按摩、牵引,其次是中药熏药、灸疗、中药涂擦。

分析其原因:1、电针、穴位按摩、牵引能明显的缓解疼痛,责任护士在操作中根据患者感受调整电流、手法、法码重量,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

2、创伤小,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

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4、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中医技术,医保政策扶持,为上述方法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电针、穴位按摩、牵引。

分析其原因:1、电针、穴位按摩、牵引能明显的缓解疼痛,责任护士在操作中根据患者感受调整电流、手法、法码重量,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2、创伤小,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

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

4、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中医技术,医保政策扶持,为上述方法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患者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技术是电针、穴位按摩、牵引。

分析其原因:它能明显减轻患者颈肩痛、腰腿痛的症状,配合其它治疗有较为满意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2、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满意4人(100%);一般0人;不满意0人。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方案
二、护理目标
1.缓解患者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状。
2.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功能恢复。
3.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的复发率。
三、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1)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2)保持正确的坐、站、行走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3)注意保暖,避免腰部受凉。
(4)合理饮食,增加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摄入。
(4)推拿按摩:由日3-5次,每次保持30秒。
(2)飞燕式:每日3-5次,每次保持30秒。
(3)倒走:每周5-7次,每次20-30分钟。
(4)其他适宜的运动,如游泳、太极等。
4.心理护理
(1)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关心和支持。
3.巩固期:发病后3-6个月,继续加强功能锻炼,预防复发。
六、注意事项
1.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护理人员需具备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确保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
3.患者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锻炼。
4.遵循医嘱,合理使用中药,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2)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四、护理评估
1.患者症状的缓解情况。
2.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3.患者功能恢复情况。
4.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
五、护理周期
1.急性期:发病后1-2周,以缓解症状为主,加强生活护理和中医特色护理。
2.恢复期:发病后2周-3个月,加强功能锻炼,逐步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
2.中医特色护理
(1)拔罐疗法:选取患侧腰部的穴位,如腰阳关、肾俞、大肠俞等,采用留罐或走罐的方法,每周2-3次。

腰间盘突出的中医护理方案

腰间盘突出的中医护理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血瘀气滞证: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

(二)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伴下肢活动受限,舌质胖淡,苔白腻。

(三)湿热痹阻证:腰筋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活动受限,口渴不欲饮,苔黄腻。

(四)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

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

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舌质淡胖。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腰腿疼痛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腰部活动、下肢感觉、运动情况。

2.体位护理: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卧硬板床,保持脊柱平直。

恢复期,下床活动时佩戴腰托加以保护和支撑,注意起床姿势,宜先行翻身侧卧,再用手臂支撑用力后缓缓起床,忌腰部用力,避免体位的突然改变。

3.做好腰部、腿部保暖,防止受凉。

4.遵医嘱腰部予中药贴敷、中药热熨、拔火罐、中药熏蒸、中药离子导入等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及时向医师反馈。

5.给予骨盆牵引,牵引重量是患者体重1/3~1/2左右,也可根据患者的耐受进行牵引重量调节。

6.遵医嘱使用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减轻疼痛。

常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肝、肾等。

(二)肢体麻木1.评估麻木部位、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并做好记录。

2.协助患者按摩拍打麻木肢体,力度适中,增进患者舒适度,并询问感受。

3.麻木肢体做好保暖,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关节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4.遵医嘱局部予中药熏洗、中药塌渍、艾灸等治疗,注意防止皮肤烫伤及损伤,观察治疗效果。

5.遵医嘱予穴位注射,常用穴位:足三里、环跳、委中、承山等。

(三)下肢活动受限1.评估患者双下肢肌力及步态,对肌力下降及步态不稳者,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跌倒及其他意外事件发生。

2.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起床活动的注意事项,使用辅助工具行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中医护理作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方式,在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促进患者康复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以下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方法,希望能为患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首先,在中医护理中,重视调养情志。

患者应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以免加重病情。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因此,患者需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培养乐观、豁达的心态。

其次,合理饮食是中医护理的重要环节。

患者应遵循“饮食有节,五味调和”的原则,多吃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鱼肉、鸡肉、鸡蛋、牛奶、豆制品等。

同时,注意补充钙、磷、镁等矿物质,以增强骨骼的支撑力。

此外,避免过多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在中医护理中,适当锻炼同样重要。

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瑜伽、慢跑等。

锻炼时,注意动作要轻柔、缓慢,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加重。

此外,锻炼还可增强腰背部的肌肉力量,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中医护理中,针灸疗法具有较好的疗效。

针灸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患者需保持放松的心态,配合医师的操作。

常见的针灸穴位有肾俞、大肠俞、秩边、委中等。

推拿按摩是中医护理的又一重要手段。

通过手法按摩,可以缓解腰部肌肉的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在按摩过程中,按摩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穴位和手法。

按摩后,患者应适当休息,以利于病情的恢复。

此外,中医护理还强调“外治法”的应用。

患者可选用中医外敷、熏蒸等方法,如选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药物,贴于腰部患处。

这些外治法可缓解腰部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在中医护理过程中,患者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弯腰等不良姿势。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病案范文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病案范文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病案范文腰椎间盘突出的中医护理病案范文中医护理是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这类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

以下是一个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病案的范文,以供参考。

【病案摘要】患者:男性,45岁主诉:腰背疼痛、下肢无力、行走困难入院日期:2021年6月10日入院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经过中医护理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腰背疼痛减轻,下肢无力明显改善,行走困难减轻。

出院时随医嘱回家休养。

【入院评估】1. 皮肤黄色,全身无其他明显异常。

2. 脉搏 80次/分,呼吸 18次/分,血压 130/80 mmHg。

3. 患者表现为腰部疼痛,可向下肢放射,伴有下肢无力,行走困难。

4. 腰椎 MRI 检查显示 L5/S1 椎间盘突出。

【中医诊断】脾肾阳虚型腰椎间盘突出。

【治疗方案】1. 中药汤剂:- 补益肾阳方:桂附地黄汤合巴戟天汤加减,一剂口服,一天两次。

- 理气清热方:柴胡疏肝散加减,一剂口服,一天两次。

2. 中医推拿治疗:- 腰部按摩疏通经络,舒缓腰背疼痛。

- 针灸疗法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治疗,如风池穴、委中穴等。

3. 调理饮食:- 避免寒凉食物,如生冷食物、冰饮等。

- 增加营养摄入,多食用滋补肾阳的食品,如黑豆、羊肉等。

4. 休息与锻炼:-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

- 适量进行腰部保健操,增强腰肌的力量与灵活性。

【治疗过程】1. 中药汤剂治疗:患者按时服用中药汤剂,坚持治疗一个疗程,症状明显缓解,腰背疼痛减轻,下肢无力改善,行走困难减轻。

2. 中医推拿治疗:患者每日接受中医推拿治疗,经过一周治疗后,腰背疼痛明显缓解,能够行走较长距离而无明显不适感。

3. 调理饮食:患者按照医嘱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寒凉食物,增加营养摄入。

患者感觉体力逐渐增加,腰背感觉疲劳明显减轻。

4. 休息与锻炼: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同时进行腰部保健操,感觉腰肌的力量和灵活性有所增强。

【出院评估】1. 皮肤黄色消退,全身无其他明显异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方案
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所致。

好发部位为腰4、腰5、骶1等椎间盘。

属中医学"扭伤"、"劳损"、"痹症"等范畴证。

一.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下腰部、臀部疼痛,以及下肢放射痛。

症见气滞血瘀证、风寒阻络证、肝肾亏虚证。

二、病因
发病原因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主是腰椎退行性改变;外因则有外伤,劳损或过劳,受寒受湿等。

三、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牵引、推拿按摩、针灸、中药熏洗、内服中西医药物。

2、介入治疗:胶原酶溶解、臭氧、等离子射频等;
3、脊柱内镜微创治疗:经皮椎间孔镜(PELD)技术,椎间盘镜(MED)内镜治疗。

4、开放手术治疗:髓核摘除术,合并或术后可能出现腰椎不稳的患者可以考虑行腰椎融合术。

四、中医护理方案
1、临症护理
1.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与体位变化的关系以及有无放射痛等情况。

1.2、早期患者或反复发作的急性患者给予骨盆牵引,牵引重量可根据患者感受进行调节,一般在20KG左右,每日牵引一次,每次约30分钟。

1.3、气滞血瘀证:急性期卧硬板床休息,待症状基本缓解,可在腰围保护下离床活动。

疼痛剧烈时针刺环跳、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委中等穴位。

1.4、风寒阻络证:注意腰背部保暖,避免寒邪入侵。

采用温热法护理技术,局部予中药热敷、熏蒸;艾灸、拔火罐、针灸等治疗,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1.5、肝肾亏虚证:卧硬板床休息,避免久坐、弯腰、劳倦过度。

疼痛甚时给予穴位按摩(取穴肾俞、命门等穴)。

1、6指导患者行腰背肌功能锻炼:行“五点式”、“四点式”、三点式“、飞燕式”锻炼。

1.7、做好脊柱内镜微创治疗的护理,术后患者可以早期下地,辅助腰背肌功能锻炼配合腰痹康冲剂,减少术后神经根粘连,巩固手术疗效。

2、饮食护理
2.1、气滞血瘀证给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食物,如韭菜,冬瓜等。

2.2、风寒阻络证给予温补食物,如羊肉、生姜,忌食生冷及肥甘之品。

2.3、肝肾亏虚证给予补肝肾,益气血的食物,如猪肾、鱼虾。

3、用药护理
3.1、遵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

3.2、气滞血瘀证:遵医嘱口服十七味大活血胶囊达到活血行气、祛瘀止痛,外用院内制剂活血膏外敷以行气活血、舒筋通络。

3.3、风寒阻络证:遵医嘱内服院内制剂腰痹康冲剂达到祛风散寒、温经通络作用,中药汤剂宜温热服用,加强药效,药后避免当风受凉。

3.4、肝肾亏虚证:遵医嘱予补肝益肾剂,药宜温火久煎,温热服下。

4、情志护理
做好精神调护,解除恐惧焦虑心理,阐明七情与疾病的关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并发症护理
1、便秘:给予腹部穴位按摩(取穴中脘、天枢、关元等),多饮水,多食行气消导的食物。

2、压疮:协助轴线翻身,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6、健康指导
6.1卧硬板床,腰背部保暖,避风寒湿邪侵袭,做到生活起居有节。

6.2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避免重体力劳动、劳欲过度、急弯腰和过度弯腰,防止疾病复发。

6.3遵医嘱用药,指导正确煎煮中药及服药的方法。

6.4嘱其畅情志。

6.5加强饮食护理,多食补肝肾、强筋骨的食物。

6.6定期复查,门诊随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