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北宋和辽、西夏的和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北宋和辽、西夏的和战

刘祜

一、设计说明

【教材版本】河北人民出版社七年级下册

【课标要求】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

过程与方法:了解北宋与辽、西夏以及南宋与金的和战过程,运用归纳和比较的方法比较澶渊之盟与绍兴和议,客观分析澶渊之盟与绍兴和议的历史作用。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澶渊之盟和宋夏和议

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如何评价北宋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和平与战争

【教学准备】1、将学生按照4或6人分成5个小组,各小组设小组长一

名。 2、教师编写出相应的导学

案。

3、由于本课内容较多,提前进行半节课的预习。

【教学设计要点】结合课标“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的要求,再结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我设计了五个小问题:列表格比较出现的五个政权的基本情况;评价“澶渊之盟”;画出本课中对峙政权的简单图示;找出本课中三次议和的基本情况;如何评价北宋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和平与战争。五个小问题相对应的就是各个小组的任务,小组在预习完课本内容后合作解决本组问题。

为了给学生更直观的印象和扩展相关知识,在这节课的设计中增加了多媒体的使用,主要是教师补充“澶渊之盟”的视频和一些图片,以增加学生的兴趣,达到拓展知识、课堂总结的效果。

三、教学片断

第一环节:回顾反馈,温故知新。

形式:教师提问上节课知识点,提问对象是中等偏下程度的学生,达到回顾、检测上节课知识的目的。

第二环节:预习交流,确定目标。

形式:由各小组针对预习过的情况,进行知识点的再回顾,主要采取对子之间的互问、互查形式;其后,由教师在多媒体上出示本课学习重点及目标。(多媒体展示本课重点)

第三环节:分组合作,讨论交流。

形式:教师将五个小问题,依次分配给各小组,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积极准备;教师在各小组之间进行巡视,主要是引导第2组与第5组,因为这两组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可能无从下手。

第四环节:小组展示,答疑解惑。

师:在经过了5分钟的激烈备战之后,现在是你们一展自己小组风采的时候了,课堂的大舞台将是各小组发挥自己能力的一方天空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一个小组将是本节课的赢家。

第一组:(展示)

生:我们小组是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本课出现的五个政权的基本情况,包括政权名称、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等。(小组将列在黑板上的表格如下:

(其他组)生:表格中出现了错别字:赵匡胤的“胤”。

师:一组同学总结、归纳的不错,指出错误的同学发现问题的眼光更值得表扬。其中,还有一个问题,金的都城一直在“会宁”吗?

(其他组)生:不是,后来迁都到中都。

(其他组)生:中都就是今天的北京。

第二组:(展示)

(生):我们小组的任务是评价“澶渊之盟”,首先由我们组的同学简单介绍一下“澶渊之盟”。

(生1):“澶渊之盟”发生在宋真宗年间,当时辽兵大举进攻北宋,攻至澶州城下,当时北宋在击退辽军的情况下,与辽军议和。

(生2):其内容是: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生3):对于“澶渊之盟”的好坏,请大家翻开课本46页。

师:第二组的展示比较中规中矩,但是缺乏自己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澶渊之盟”发生的视频。(多媒体播放视频)

师:看完本段视频后,其他同学对“澶渊之盟”还有什么评价呢?

生:“澶渊之盟”是北宋在战胜情况下签订的,说明北宋政府的无能。

生:“澶渊之盟”是有利于双方的发展的。

师(补充):关于“澶渊之盟”,同学们要知道,它是当时北宋与辽势均力敌的产物,虽然北宋给辽岁币,但是它维持了辽宋一百多年和平的局面;而后来在双方边境出现的“互市”上,北宋获得了更多的经济利益。

第三组:(展示)

生:我们小组展示的是本课政权的对峙形势图,主要有两个阶段:辽、北宋与西夏形式图;金、南宋与西夏形势图。(在黑板上画出了了如下两种图示)(说明:在这个平台上图示无法识

别)

第四组:(展示)

生:我们小组展示的是关于本课中出现的三次议和的基本情况,请看下表:

第环节:课堂小结,归类提升。

形式:通过多媒体展示如下“隋唐辽宋夏金元”的更迭示意图,给学生以整

体印象。

第六环节:效果反馈。

形式: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后面的检测题;时间允许,由学生自己讲解。四、教学结果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的教学结果即即时效果,主要从学生的反映

与教师的感受两个方面来谈论。

从课后和学生的谈话中发现,本节课学生掌握的情况并不是很好,对五个政

权的基本情况比较清楚,但是各政权之间的关系不清楚,而且对于“澶渊之盟”和三次议和的情况不理解。

从我自己的感受来看,课堂上由于学生展示时间较长,教师的拓展稍显不足,尤其是在教材内容的深度上不够,尤其是对“战争性质如何界定是正义还是非正义?”没有给学生讲述明白,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判断;其次,由于学生展示内容

较多,学生在展示中出现知识点错误的问题,我的关注还不够全面。

从网络研讨上看,不少听课老师基本肯定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但也反映

出本课存在的问题:教师对内容深度挖掘不够,有些知识点的讲解过于浅显;学

生所展示的内容是孤立的、零散的知识点,而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