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疹性疾病鉴别要点(表格)新选

合集下载

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

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

图二:出血斑:毛细血管破裂后红细胞外渗 出所致,压之不褪色,小于2mm为瘀点,大 于2mm为瘀斑。
斑疹:
图三:柳叶斑:见于结节性硬化 患儿身上的白色斑片
图四:白癜风患者皮肤色 素脱失形成的典型白斑
斑疹
• 图五:花斑糠疹(pityriasisversicolor),旧称花斑癣,俗称汗斑, 是由马拉色菌感染表皮角质层引起的一 种浅表真菌病。损害特征为散在或融合 的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斑,上有糠秕状 的脱屑。
• 患儿应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一般不少于两 周。与水痘患者接触过的儿童,应隔离观察3周。
• 有时病毒以静止状态存留于神经节,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 现带状疱
水痘皮疹特点
• 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 发生在胸、腹、背,四肢 很少
• 皮疹四世同堂(斑疹→丘 疹→疱疹→痂疹)
• 脱痂后不留瘢痕 • 水疱期痛痒明显 • 黏膜亦常受累,多见于口腔、
丘疹
图九:左图为斑丘疹(maculopapule),即介于斑疹和丘疹之间 的稍隆起的皮损;中图为丘疱疹(papulovesicle),丘疹顶部有 小水疱者;右图为丘脓疱疹(papulopustule),丘疹顶部有小脓 疱。
三、斑块(plaque rash)
斑块(plaque rash)为丘疹扩大或较多丘疹融合而成,直径大于 1cm的隆起性扁平皮损,中央可有凹陷。见于银屑病等。
• 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 窝、腹股沟处,皮疹密 集并常伴有皮下出血形 成紫红色线状,称“帕 氏线”。
猩红热典型皮疹
• 出疹3-5天后,皮疹 按照出疹先后的顺 序开始蜕皮、脱屑。
• 脱皮的程度与皮疹 的轻重呈正比。轻 者为细屑样、糠屑 样,重者可片状。
• 手掌、脚底常为大 片状,有时甚至呈 手套、袜套状。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发热、 服药史
WHO估计,2000年全球约有170万儿童死于疫苗 可预防疾病,其中77.7万(占46%)死于麻疹; 2002年全球麻疹发病 3 000万~4 000万例,死亡 87.5万例;占疫苗可预防疾病的44%; 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的第5位; 目前麻疹仍是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的最主要的传 染病之一。
风疹
风疹病毒
发热半天至1天后出疹
幼儿 人疱疹病 急疹 毒6型
一般情况好,高热时可 有惊厥,耳后淋巴结可 肿大,常伴有轻度腹泻
高热,中毒症状重,咽 峡炎,杨梅舌,环口苍 白圈,扁桃体炎 发热、口咽痛、流涎、 拒食,疱疹性咽峡炎, 重症有脑炎、神经源性 肺水肿 原发病症状,
红色细小密集斑丘疹,头面部颈 及躯干多见,四肢少, 一天出 齐,次日开始消退
猩红热
对密切接触的易感人员应隔离7~12天
护理措施:急性期卧床休息,防止继发感染 供给充分的营养和水分,饮食宜以清 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为主
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清利咽喉为基本法则 如解肌透痧汤、凉营清气汤沙参麦 东汤等
风疹
小儿有与风疹病人密切接触者,可口服板蓝 根颗粒预防发病 护理措施:出疹期间不宜外出,防止交叉感 染 注意休息与保暖,避免复感外邪。 多饮开水,少食辛辣刺激之品。对体温较高 者可做物理降温 中医治疗:以疏风清热为基本 法则。如银翘散、透疹72小时内可肌注水痘—带状疱疹免疫 球蛋白,以预防本病
护理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且皮肤清洁 正在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儿,应 减量或停用。对伴发热的患儿,应避免使用水杨 酸制剂,以免发生瑞氏综合征 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化湿为基本法则。如银翘 散、清胃解毒汤、清瘟败毒饮、 黄栀花口服液等
手足口病
对于密切接触者应隔离观察7~10天 护理措施:宜给予清淡无刺激的流质或软食,多 饮开水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以 减轻食物对口腔的刺激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对皮肤疱疹切勿 抓挠以防溃破感染 中医护理:以清热祛湿解毒为原则 如甘露消毒丹、清热泻脾散、清瘟 败毒饮、痰热清注射液等

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表

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表
赫蒯,#赫
Stinson⅛
鼬色版着
献样献
儿童常见出诊性疾病的鉴别表
\魅
亲M
融体
皮制现桐
好会
史黏麻序
林林现
是否包翘着

脑触
0.5-1天
红色蚯浮
白醐Hfffffi⅛
耳后、放后、期融毓大

⅛∕bθ

械就
疝林*
0.பைடு நூலகம்T天
多形性(僻、丘机魅、⅛
京)
呈批出现施fλ干一头配科一奸
向心分机0
即&Hf


-O隗林螟婀有)
摄稣
桂楠
卜2天
⅛ft⅛m
瓦上楠期「大小丘村
萦2肝、Ift沟∙÷全身
∏M⅛8,草乾,M⅛,咽败

面部及奸麟
梅彼,琰大
片献
手是咪
⅛,雕解71
S
卜2天
施,雕翅红患棘财就
口鼠做软民M麟、手足科糠雌
0»,手足心,MA
*,其余独娱

i,
帆急*
人趟济精6基加7基
3-4天
蛀东丘*
⅞f→^→S⅛(夕
A)

覆.

麻韩等
3-4天
红色班丘•
魅-妇奸一四
Jftf手足心(少见)

小儿出疹性传染病的鉴别要点

小儿出疹性传染病的鉴别要点
不宜用物理或药物强行降温,体温超过40℃可使用小剂量退热剂。
水痘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患儿(唯一的传染源)
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至疱疹全部结痂
①皮疹分批出现,红色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同时存在;②皮疹呈向心性分布;③疱疹可见于口腔、咽等处;④自限性疾病,10天左右自愈
发热第一天可出疹
全身症状轻
阿昔洛韦是目前首选药物,24小时内使用有效。
禁用阿司匹林和糖皮质激素
猩红热
A组β型溶血链球菌
患者和带菌者
呼吸道
至临床症状消失后1周,咽拭子培养连续3次阴性
皮肤弥漫充血,有密集针尖大小的丘疹,1周后全身大片脱皮。(皮肤皱褶处可见线状疹,又称为帕氏线)
发热1~2天出疹,发热的高低与热程均与皮疹的多少及其消长一致
全身症状明显,高热,有明显咽痛。杨梅舌、口周苍白圈
首选青霉素,若对青霉素过敏则选红霉素。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病毒
早腺肿大消退后3天

部分有前驱症状,高热(可达40℃)
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可见腮腺导管口
自限性疾病,无特殊治疗
疾病
病原体
主要传染源
主要传播途径
隔离时间
皮疹特点
皮疹与发热关系
临床特征
治疗要点
麻疹
麻疹病毒
患者
呼吸道
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
①自耳后发际—面部—颈—躯干—四肢—手心、足底,②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③退疹后有色素沉着及米糠样脱屑
发热3~4天出疹,出疹期热更高
全身症状重,呼吸道症状明显、体温高

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出疹性疾病
目的与要求
掌握 皮疹特点及鉴别诊断
概念
是一类疾病的统称 伴有皮疹的疾病统称为出疹性疾病 是儿科常见的病种之一 皮疹的出现时间,分布部位和先后次序 对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儿科常见的出疹性疾病
麻疹
药物疹
风疹
猩红热
幼儿急疹
荨麻疹
水痘
肠道病毒(如手足口病)
过敏性紫癜
麻疹(MEASLES)
(出疹第三天)
麻疹恢复期色素沉着
特点
发热第4天出现玫瑰斑丘疹,疹出热更高 皮疹可融合成片,疹间皮肤正常,压之
褪色,无瘙痒感 皮疹从上到下,从上到下消退,留有色
素沉着
风疹
病因:风疹病毒
传染源:病人,出疹前5天到出疹
后2天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
流行季节:冬春好发
易感性:1-5岁儿童及孕妇(畸形: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Rash
The exanthem is red, punctate or finely papular, and blanches on pressure.
Circumoral pallor
The cheeks appear flushed but the area around the mouth is pale.
龈疱疹、不像水痘 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皮疹
荨麻疹
俗称“风疹块”、“发丹”,是皮肤粘 膜暂时性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而出 现的局限性水肿反应。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生的一过性风团伴瘙 痒,消退后不留痕迹。
皮疹特点
突然发病、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风团 淡红色或苍白色 可局限也可泛发全身 可融合成片,有剧痒、烧灼或刺痛感 数小时消退,不留痕迹。也可持续较长时间此 伏彼起,或一日之内反复几次发作。

出疹性疾病鉴别要点(表格)教学内容

出疹性疾病鉴别要点(表格)教学内容

发热数小时~1 天出疹,
出疹时热高
发热 24 小时内出痘
2—3 天布满
特殊体征 初热期麻疹黏膜斑
出疹特点
玫瑰色斑丘疹自耳后 发际→额面、颈部→ 躯干→四肢,3 天左 右出齐。疹退后遗留 棕色色素斑、糠麸样 脱屑

玫瑰色斑疹或斑丘 疹,较麻疹细小,发 疹无一定顺序,疹出 后 1~2 天消退。疹退 后无色素沉着,无脱 屑
(3) 出疹期:多于发 热后的 3~4 天 皮疹布发,2~3 天波及全身
(4) 恢复期:出疹 3~4 天热退疹 消,疹退后,皮 肤有糠麸状脱屑 及浅褐色色素沉 着,7~10 天痊 愈
麻疹病毒
白细胞总数下降, 淋巴细胞升高
(1) 潜伏期 8~14 天左右
(2) 前驱期:起病急, 体温突然升高达 39~41℃,持续 3~5 天,一般情 况良好

出疹期:环口苍白圈, 草莓舌,帕氏线
玫瑰色细小斑丘疹自 头面→躯干→四肢, 24 小时布满全身,疹 退后无色素沉着,很 少有脱屑
细小红色丘疹,皮肤猩 红,自颈、腋下、腹股沟 处开始,2~3 天遍布全 身。疹退后无色素沉着, 有大片脱皮
出疹部位
按序布发:耳后发 际→额面、颈部→ 躯干→四肢→手足 心
疹后
遗留棕色色素斑、 糠麸样脱屑
精品文档
无色素沉着,无脱屑 无色素沉着,有少 无色素沉着,有大片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数脱屑

不遗留痕迹
病程
感染病毒 周围血象
(1) 潜伏期:一般为 6~18 天,可有 低热及全身不 适。
(2) 前驱期:一般持 续 3~4 天,发 热、咳嗽、流 涕、流泪,眼结 合膜充血、畏光 及咽痛和周身乏 力。病后的第 2~3 天,麻疹 粘膜斑(Koplik 斑)

几种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表

几种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表

特殊体征
理化检查
末梢血白细胞数降 低,淋巴细胞分类 血白细胞数减少,分 增多,出现异型淋 类淋巴细胞增多 巴细胞及浆细胞
恢复期
麦麸状脱屑,有 色素沉着
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无脱屑及色奉沉着
有脱皮,无色素斑痕
区别
麻 疹
风 疹
幼儿急疹
猩红热
好发年龄
7个月~5岁
1~5岁
6个月~1/2岁
2~10岁
病原体
麻疹病毒
风疹病毒
人类疱疹病毒
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发热3~出 发热与出疹关 疹,出疹时发热 系 更高 发热,咳嗽流涕 、泪水汪汪
发热1/2~1天出疹
发热3~4天,热退出 疹
发热数小时~1天出疹
初期症状
发热,咳嗽流涕, 耳后、枕、颈部淋 巴结肿大
突然高热,一般情况 好
发热、咽痛红肿,糜烂 鲜红点状,密集成片,皮疹 先见颈,胸,腋下,继而遍 及全身,颜面部潮红而无皮 疹2~3天遍及全身 口唇周围苍白圈,杨梅舌, 皮肤皱折处呈线状疹 血白细胞数增多,分类中性 粒细胞增高,咽拭子培养可 分离出致病菌
皮疹特点
暗红色斑丘疹, 淡粉红色斑丘疹, 呈玫瑰红色的丘疹, 疹间有正常皮 较麻疹为稀少,发 较麻疹细小,发疹无 肤,发疹有一定 疹无一定顺 序,24 一定顺序,24小时布 顺序,约3天左右 小时后布满全身 满全身 出齐 麻疹粘膜斑 末梢血白细胞数 减少,分类淋巴 细胞相对增多 无 无

常见出疹性疾病鉴别诊断

常见出疹性疾病鉴别诊断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内七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临床表现 --典型麻疹 (二) 内七
? 出疹期 : 3-5 天 顺序:耳后发际 -额面-手脚心 (自上而下 ) 时间 : 3 天出齐 疹形 :1-4mm 、玫瑰色斑丘疹,高出皮面, 可融合,疹间皮肤正常 全身症状 :疹出热高伴嗜睡等;咳加重;肺 罗音,颈淋巴结肿大,脾轻肿大
病毒直接损伤 /免疫性损伤
?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
致死性慢性进行性脑退行性病变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SSPE) 内七
? 发病率百万分之一 ? 5-15岁起病 ? 智力和情绪改变,学习成绩忽然落后 ? 阵挛性肌肉抽搐 ? 晚期共济失调、昏迷、去大脑强直 ? 多在1-3年内死亡 ? 机制:病毒 M基因超突变 →病毒装配和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内七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内七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内七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临床表现 --典型麻疹 (三) 内七
? 异型麻疹 (疫苗后再感染 —缺乏 F蛋白抗体)
前驱期短,常无柯氏斑 出疹期长, 逆行出疹、多型皮疹 并发症多(肺炎、肝炎、胸腔积液)
全身中毒症状重,高热
恢复期血凝抑制和补结抗体滴度显著升高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三点 一分。
并发症 (complications) 内七
? 肺炎:原发性 /继发性(细菌或腺病毒) ? 喉炎:原发性/继发性(细菌) ? 营养障碍 :营养不良性浮肿, VitA缺乏 ? 结核病恶化 ? 脑炎:病死率10-30%;20-40%后遗症;

小儿出疹性疾病鉴别

小儿出疹性疾病鉴别
分为先天性麻疹综合症、后天性麻疹。前者可至流产、死胎。存活者产生永久性器官畸形及组织损伤。后者表现为上感症状,发热2天出疹,并于1天出齐。
突起持续高热,3-5天热退疹出,多发生于6-18个月小儿。表现为红色斑疹及斑丘疹,主要见于躯干、颈部及上肢。约1-3天疹退。无脱皮及色素沉着。
出疹前一天可有低热,皮疹特点:为细小红色斑疹或丘疹6-8小时出现清澈泪滴样水疱疹,24小时疱液转混。从中心干缩结痂。由于演变过快,皮肤上可同时出现斑疹、丘疹、水疱疹、结痂疹。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四肢远端少见。
表现为:发热、咽炎、草莓舌、全身鲜红皮疹,疹后脱皮。


1.一般治疗
2.对症治疗
3.并发症治疗
对症支持。
对症治疗:高热可用退热药,伴惊厥者镇静止惊,给予充足水分。
对症治疗
1.抗生素:青霉素。
2.一般治疗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予以充足水分及营养。防止继发感染。
小儿出疹性疾病鉴别
疾病
麻疹
风疹
幼儿急疹
水痘
猩红热
病原体
麻疹病毒
风疹病毒
人类疱疹病毒6型
水痘-疱疹病毒Biblioteka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临床


前驱期:(3-4天)发热、上感症状、麻疹粘膜斑。出疹期:耳后-发迹-额面颈-躯干四肢。恢复期:如无并发症,3-4天疹退。
疹退后遗留棕色色素沉着,并伴糠麸样脱屑
注:出疹前后5天均有传染性,若并发肺炎延至疹后10天。

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

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
• 重症病例:少数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脑炎、脑脊 髓炎等并发症。
•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 轻型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手- CVA16 感染
• 厚壁不易破溃的皮疹 • 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手足口病皮疹--- EV71 感染
手足口病皮疹---CVA6 感染(大疱样皮疹)
通过图文解析简要介绍了儿童常见皮损特点,如能熟练掌握,相 信对临床准确描述儿童皮损特点有所帮助,对进一步认识和诊断 儿童常见皮肤病也奠定一定基础。
• 皮疹的病因:
1.外因 – 物理因素 – 化学性物质 – 生物性因素
2.内因 – 饮食(VitA缺乏皮疹、食物过敏)、 – 代谢障碍(皮肤黄色瘤)、 – 内分泌紊乱(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致痤疮)、神经精神因素(慢 性荨麻疹)、 – 内脏病变及病灶感染(感染诱发湿疹、荨麻疹及多形红斑;糖尿 病伴发疖肿等) – 遗传(鱼鳞病等)。
四.猩红热(Scarlet Fever)
病因:由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 临床特点: •一 年 四 季 都 有 发 生 , 冬 春 为 多 ; 空 气 飞 沫 传 播 ; 无 交 叉 免 疫 , 可 再 感 染 •多 见 于 小 儿 , 5 — 1 5 岁 居 多 •潜 伏 期 : 2 ~ 5 天 , 也 可 少 至 1 日 , 多 至 7 日 。 发 病 前 1 日 至 出 疹 期 传 染 性 最强
风团(wheal),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呈红色 或苍白色,周围常有红晕,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
图十二:荨麻疹可见典型的 风团皮损,发生快,此起彼 伏,消退后多不留痕迹,伴 奇痒。
六、水疱(vesicle)、脓疱(Pustule)和大疱 (Bulla)

关于出疹性疾病鉴别要点(表格)

关于出疹性疾病鉴别要点(表格)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高。
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 3、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19:507.31.202019:507.31.202019:5019:50:137.31.202019:507.31.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7.31.20207.31.202019:5019:5019:50:1319:50:13
精品 Word
`1 病名
麻疹
幼儿急疹
风疹
猩红热
水痘
好发年龄
6 月~5 岁
1 岁以内
1~5 岁
2~8 岁
6-9 岁
潜伏期
6~21 天
7~17 天
5~25 天
1~7 天
10-21 天
初期症状
发热,咳嗽,流涕, 突然高热,一般情况
泪水汪汪(结膜炎)

发热,咳嗽,流涕, 枕部淋巴结肿大
发热,咽喉红肿化脓疼痛
血、畏光及咽痛
12 小时出现皮疹,
1~2 天后出疹,
出疹,发热 24h 内,壮
和周身乏力。病
皮疹呈红色斑疹或
热退疹出,
热口渴,环口苍白圈,草
后的第 2~3 天,
斑丘疹,布满躯干、 (4) 消退期:疹出 1~2
莓舌,帕氏线。(持续 4~
麻疹粘膜斑
腰、臀部,热退疹
天后消退,无脱
5 天)
(Koplik 斑)
出疹时热高
发热 24 小时内出痘
2—3 天布满
特殊体征 初热期麻疹黏膜斑


出疹期:环口苍白圈,草 莓舌,帕氏线
斑,丘,疱,痂,“四代同堂”
出疹特点

出疹性疾病鉴别要点(表格)

出疹性疾病鉴别要点(表格)

草莓舌,帕氏线
出 疹 特 玫瑰色斑丘疹自 玫 瑰 色 斑 疹 或 斑 玫瑰色细小斑丘 细小红色丘疹,皮肤 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 1 / 5下载文档可编辑

耳 后 发 际 → 额 丘 疹 , 较 麻 疹 细 疹自头面→躯干 猩红,自颈、腋下、 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
面、颈部→躯干 小,发疹无一定顺 →四肢,24 小时 腹股沟处开始,2~3 窝状。约经 2-3 天水疱干涸结痂,痂脱而
→四肢,3 天左右 序,疹出后 1~2 布满全身,疹退 天遍布全身。疹退后 愈,不留疤痕。皮损呈向心性分布,先自
出齐。疹退后遗 天消退。疹退后无 后无色素沉着, 无色素沉着,有大片 前颜部始,后见于躯干、四肢。数目多少
留棕色色素斑、 色素沉着,无脱屑 很少有脱屑
脱皮
不定以躯干为多,次于颜面、头部,四肢

降,淋巴细胞升 淋巴细胞升高
降,淋巴细胞升 性粒细胞升高
高。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5 / 5下载文档可编辑
(2) 前驱期:一般
然升高达
(39.5 ~
隐隐,黏膜内
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分批出现,可见
持续 3~4
39 ~ 41 ℃ ,
40℃),全
疹,有畏寒,高
丘疹、疱疹、痂疹同时存在。10 天左
天,发热、
持续 3~5
身症状多
热伴头痛、恶
右可自愈
咳嗽、流
天,一般情
较轻微
心、呕吐、咽痛
涕、流泪,
况良好
(3) 出疹期:多于
部→躯干→四肢
24 小时布满全身

出疹性传染病鉴别

出疹性传染病鉴别

发热3~4天出 发热与出疹 发热1/2~1天出 发热3~4天,热退 疹,出疹时发 发热数小时~1天出疹 关系 疹 出疹 热更高 发热,咳嗽流涕, 发热,咳嗽流 突然高热,一般情 初期症状 耳后、枕、颈部 发热、咽痛红肿,糜烂 涕、泪水汪汪 况好 淋巴结肿大 暗红色斑丘疹, 淡粉红色斑丘疹, 鲜红点状,密集成片, 呈玫瑰红色的丘疹, 疹间有正常皮 较麻疹为稀少, 皮疹先见颈,胸,腋下, 较麻疹细小,发疹 皮疹特点 肤,发疹有一 发疹无一定顺 继而遍及全身,颜面部 无一定顺序,24小 定顺序,约3天 序,24小时后布 潮红而无皮疹2~3天遍 时布满全身 左右出齐 满全身 及全身 口唇周围苍白圈,杨梅 特殊体征 麻疹粘膜斑 无 无 舌,皮肤皱折处呈线状 疹 末梢血白细胞
谢谢!出疹性传染病的鉴别源自全身泛发性出疹性疾病——麻疹
婴儿玫瑰疹——幼儿急疹
畸形儿童制造者——风疹
“烂喉痧”——猩红热
水痘:四世同堂
“蛇盘疮”——带状疱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性传播疾病——梅毒
出疹性传染病鉴别
区别 好发年龄 病原体 麻 疹 7个月~5岁 麻疹病毒 风 疹 1~5岁 风疹病毒 幼儿急疹 6个月~1/2岁 人类疱疹病毒 猩红热 2~10岁 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中医儿科学传染病几种疹病的鉴别诊断表

中医儿科学传染病几种疹病的鉴别诊断表

中医儿科学传染病几种疹病的鉴别诊断表
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
附)一
二幼儿急疹治疗原则-----解表清热(病位在肺卫)
邪郁肌表-----银翘散(解表清热)
毒透肌肤---银翘散去豆豉加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清热生津)三风疹治疗原则-----疏风清热(病位在肺卫)
邪犯肺卫证----银翘散(疏风解表清热)
邪入气营-----透疹凉解汤(清气凉营解毒)
四猩红热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痧毒蕴于肺卫薰灼咽喉内伤血络外泄肌肤病机)邪侵肺卫---解肌透痧汤。

(辛凉宣透清热利咽)
毒炽气营----凉营清气汤。

(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疹后阴伤----沙参麦冬汤。

(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增补)五水痘清热解毒利湿原则。

邪伤肺卫----银翘散(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邪炽气营----清胃解毒汤(清气凉营解毒化湿)。

(重点记忆)病机是邪郁肺脾,于内湿相搏,外泄肌表。

小儿出疹性疾病鉴别与诊治要点

小儿出疹性疾病鉴别与诊治要点
(2)前驱期:起病急,体温突然升高达39~41℃,病初可伴有惊厥,但临床体征不明显,仅有咽喉和扁桃体轻度充血,头颈部淋巴结轻度肿大,表现为高热和轻度体征不相称。持续3~5天,一般情况良好
(3)出疹期:热退9~12小时出现皮疹,皮疹呈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布满躯干、腰、臀部,热退疹出
(4)疹退期:一般在2~3天内消失,无色素沉着,无脱屑
又称婴儿玫瑰色斑疹或斑丘疹,较麻疹细小,发疹无一定顺序,疹出后1~2天消退。疹退后无色素沉着,无脱屑
玫瑰色细小斑丘疹自头面→躯干→四肢,24小时布满全身,疹退后无色素沉着,很少有脱屑
细小红色丘疹,皮肤猩红,自颈、腋下、腹股沟处开始,2~3天遍布全身。疹退后无色素沉着,有大片脱皮
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约经2-3天水疱干涸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皮损呈向心性分布,先自前颜部始,后见于躯干、四肢。数目多少不定以躯干为多,次于颜面、头部,四肢较少,掌跖更少。粘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皮损常分批发生,因而丘疹、水疱和结痂往往同时存在,病程经过2-3周。
(1)潜伏期:2~5天,少则1日,多则7日
(2)前驱期:起病急骤,痧疹隐隐,黏膜内疹,有畏寒,高热伴头痛、恶心、呕吐、咽痛等,一般不超过24小时。发病初期舌乳头为白色,呈白草莓舌。4~5天后舌乳头红肿,呈杨梅舌
(3)出疹期:►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状之一。多数自起病第1~2天出现。偶有迟至第5天出疹。从耳后,颈底及上胸部开始,1日内即蔓延及胸、背、上肢,最后及于下肢,少数需经数天才蔓延及全身。►典型的皮疹为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针帽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手压全部消退,去压后复现。偶呈“鸡皮样”丘疹,中毒重者可有出血疹,患者常感瘙痒。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部可见皮疹密集呈线状,称为“帕氏线”。面部充血潮红,可有少量点疹,口鼻周围相形之下显得苍白,称“口周苍白圈”。►病初起时,舌被白苔,乳头红肿,突出于白苔之上,以舌尖及边缘处为显著。2~3天后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并可有浅表破裂,乳头仍突起,称“杨梅舌”。►皮疹一般在48小时内达高峰,2~4天可完全消失。重症者可持续5~7天甚至更久。颌下及颈部淋巴结可肿大,有压痛,一般为非化脓性。出疹时体温更高,皮疹遍布全身时,体温渐降,中毒症状消失,皮疹隐退

最新出疹性疾病鉴别要点(表格)

最新出疹性疾病鉴别要点(表格)
按序布发:耳后发 际→额面、颈部→ 躯干→四肢→手足 心
玫瑰色斑疹或斑丘 疹,较麻疹细小,发 疹无一定顺序,疹出 后 1~2 天消退。疹退 后无色素沉着,无脱 屑
出疹无序,以躯干, 腰,壁为主
玫瑰色细小斑丘疹自 头面→躯干→四肢, 24 小时布满全身,疹 退后无色素沉着,很 少有脱屑
细小红色丘疹,皮肤猩 红,自颈、腋下、腹股沟 处开始,2~3 天遍布全 身。疹退后无色素沉着, 有大片脱皮
1—2 天消退
发热 1/2~1 天出疹 1—2 天消退
发热数小时~1 天出疹,
出疹时热高
发热 24 小时内出痘
2—3 天布满
特殊体征 出疹特点
出疹部位
初热期麻疹黏膜斑


出疹期:环口苍白圈, 草莓舌,帕氏线
斑,丘,疱,痂,“四代同堂”
玫瑰色斑丘疹自耳后 发际→额面、颈部→ 躯干→四肢,3 天左 右出齐。疹退后遗留 棕色色素斑、糠麸样 脱屑
天,突然高热,
(39.5

40℃),全身症
状多较轻微
(3) 出疹期:多于发
热 1~2 天后出
疹,热退疹出,
(4) 消 退 期 : 疹 出
1~2 天后消
退,无脱屑及色
素沉着斑
风疹病毒 白细胞总数下降, 淋巴细胞升高
(1) 潜伏期 通常为 2~3 天
(2) 前驱期 一般不超过 24 小时。起病急骤,痧 疹隐隐,黏膜内疹,有畏 寒,高热伴头痛、恶 心、呕吐、咽痛等
(3) 出疹期:多于发 热后的 3~4 天 皮疹布发,2~3 天波及全身
(4) 恢 复 期 : 出 疹 3~4 天热退疹 消,疹退后,皮 肤有糠麸状脱屑 及浅褐色色素沉 着,7~10 天痊 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病名
麻疹
幼儿急疹
风疹
猩红热
水痘
好发年龄
6 月~5 岁
1 岁以内
1~5 岁
2~8 岁
6-9 岁
潜伏期
6~21 天
7~17 天
5~25 天
1~7 天
10-21 天
初期症状
发热,咳嗽,流涕, 突然高热,一般情况
泪水汪汪(结膜炎)

发热,咳嗽,流涕, 枕部淋巴结肿大
发热,咽喉红肿化脓疼痛
发热、头痛、全身倦怠。 在发病 24 小时内出现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 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 央呈脐窝状。
色色素沉着,7~
10 天痊愈
麻疹病毒
人疱疹病毒 6 型
风疹病毒
A 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白细胞总数下降,淋 自细胞总数下降,淋 白细胞总数下降,淋 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高。
巴细胞升高
巴细胞升高
巴细胞升高
细胞升高
2/3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 已改成 word 文本 。 方便更改 3/3
玫瑰色细小斑丘疹自 细小红色丘疹,皮肤猩红, 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
头面→躯干→四肢, 自颈、腋下、腹股沟处开始, 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约经 2-3 天水疱干
24 小时布满全身,疹 2~3 天遍布全身。疹退后无 涸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皮损呈向心性分布,
退后无色素沉着,很 色素沉着,有大片脱皮
血、畏光及咽痛发热 24h 内,壮
和周身乏力。病
皮疹呈红色斑疹或
热退疹出,
热口渴,环口苍白圈,草
后的第 2~3 天,
斑丘疹,布满躯干、 (4) 消退期:疹出 1~2
莓舌,帕氏线。(持续 4~
麻疹粘膜斑
腰、臀部,热退疹
天后消退,无脱
5 天)
(Koplik 斑)
1/3
疹后
遗留棕色色素斑、糠 无色素沉着,无脱屑 无色素沉着,有少数 无色素沉着,有大片脱屑 不遗留痕迹
麸样脱屑
脱屑
病程
感染病毒 周围血象
(1) 潜伏期:一般为 6~ (1) 潜伏期 8~14 天 (1) 潜伏期:14~21 天 (1) 潜伏期 通常为 2~3 天 (1) 前驱期 婴幼儿常无前驱症状或症状轻微,年长儿可有畏
18 天,可有低热
左右
(2) 前驱期:1~2 天,突 (2) 前驱期 一般不超过 24
寒、低热、头痛及咽痛等表现,持续 1~2 天后出现皮疹
及全身不适。
(2) 前驱期:起病急,体温
然高热,
小时。起病急骤,痧疹隐 (2) 出疹期 发热数小时至 24 小时出疹,皮疹呈向心性分布,
(2) 前 驱 期 : 一 般 持 续
突然升高达 39~
(39.5~40℃),
隐,黏膜内疹,有畏寒,
分批出现,可见丘疹、疱疹、痂疹同时存在。10 天左右
3~4 天,发热、
41℃,持续 3~5
全身症状多较轻
高热伴头痛、恶心、呕吐、
可自愈
咳嗽、流涕、流
天,一般情况良好

咽痛等
泪,眼结合膜充 (3) 出疹期 热退 9~ (3) 出 疹 期 : 多 于 发 热 (3) 出疹期 发病后 1~2 天
出疹与发 热的关系
发热 3~4 天出疹, 出疹时发热更高 3 天左右出齐
发热 3~4 天出疹, 热退疹出
1—2 天消退
发热 1/2~1 天出疹 1—2 天消退
发热数小时~1 天出疹,
出疹时热高
发热 24 小时内出痘
2—3 天布满
特殊体征 初热期麻疹黏膜斑


出疹期:环口苍白圈,草 莓舌,帕氏线
斑,丘,疱,痂,“四代同堂”
先自前颜部始,后见于躯干、四肢。数目多少不定以
少有脱屑
躯干为多,次于颜面、头部,四肢较少,掌跖更少。
粘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
门等处。皮损常分批发生,因而丘疹、水疱和结痂往
往同时存在,病程经过 2-3 周。
头面→躯干→四肢, 自额、腋下、腹股沟→全 向心性分布,
24 小时布满全身 身
出疹特点 出疹部位
玫瑰色斑丘疹自耳后 发际→额面、颈部→ 躯干→四肢,3 天左右 出齐。疹退后遗留棕 色色素斑、糠麸样脱 屑
按序布发:耳后发际 →额面、颈部→躯干 →四肢→手足心
玫瑰色斑疹或斑丘疹, 较麻疹细小,发疹无一 定顺序,疹出后 1~2 天消退。疹退后无色素 沉着,无脱屑
出疹无序,以躯干, 腰,壁为主

屑及色素沉着斑 (4) 恢复期 皮疹 3~5 天后
(3) 出疹期:多于发热后 (4) 疹退期:一般在 2~3
颜色转暗、消退,按出疹
的 3~4 天皮疹
天内消失,无色素
先后顺序脱皮,色素沉
布发,2~3 天波
沉着,无脱屑
着,大片脱皮
及全身
(4) 恢复期:出疹 3~4
天热退疹消,疹
退后,皮肤有糠
麸状脱屑及浅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