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抗生素过敏试验法及处理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药物过敏试验法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药物过敏试验法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药物过敏试验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能够正确判断和处理药物过敏反应。

二、教学内容:1. 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介绍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定义和目的解释药物过敏试验法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和重要性2. 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操作步骤准备试验药物和器材清洁和消毒注射部位进行皮内注射观察和记录试验结果3. 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处理讲解试验前的评估和准备工作强调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卫生性讨论试验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演示法:展示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操作过程,让学生清晰了解每一步骤。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实践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估。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步骤的理解。

2. 实践操作评估: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和判断能力,评估他们是否能够正确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案:提供关于药物过敏试验法的详细教材或教案,包括图文并茂的操作步骤。

2. 注射器材:准备药物过敏试验所需的注射器材,如注射针、注射器、棉签等。

3. 教学视频:播放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操作过程。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药物过敏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讨论如何进行药物过敏试验以及如何处理过敏反应。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进行药物过敏试验的场景,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七、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于药物过敏试验的理解深度。

2. 操作考核:设置药物过敏试验的操作考核,评估学生独立进行药物过敏试验的能力。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

青霉素过敏试验操作教案完整版

青霉素过敏试验操作教案完整版
3、操作步骤
(1)稀释皮试药物(青霉素)其剂量以每毫升含500U青霉素生理盐水溶液,注入0.1ml为准,要现用现配皮试液。(口述)
(2)核对治疗卡,检查生理盐水,将安瓿尖端盐水弹至体部,用砂轮锯痕迹。消毒后打开安瓿。(如为易折型消毒后直接折断),取含80万U青霉素一支,检查药液质量、有效期、批号,并检查瓶口是否松动有无裂痕(口述)。然后开启青霉素铝盖中心部分,消毒瓶塞及瓶颈。
秦皇岛水运卫生学校课时方案(课时单元)编号2
授课题目(章、节)
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授课类型
实训
授课时间
2/3 周 第 2.3/1 次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
1、掌握青霉素过敏试验法的操做步骤。
2、掌握青霉素皮示阴阳性结果。
重点
1、青霉素过敏试验法的操做步骤
难点
青素过敏试验法的操做步骤
教学方法及手段
(6)将配置好的皮试液放入无菌纱布垫内。
(7)将用物携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与病人解释取得配合。
(8)选择注射部位(前臂掌侧下1/3处)。
(9)用70%酒精消毒皮肤待干,再次核对,排尽空气用,左手绷紧注射部位。
(10)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进入皮内后,放平注射器。
(11)左手拇指固定针栓,右手推药液0.1ml,使局部形成一个圆形隆起的皮丘,皮肤变白,毛孔变大。
(3)检查一次性注射器有效期及有无漏气和完好情况,并要衔接紧密针头。
(4)用5ml注射器抽吸4ml生理盐水,将药液溶解后摇匀(每毫升含20万U)。
(5)取1ml注射器并检查完好,用1ml注射器抽吸青霉素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混匀(1ml内含青霉素2万U),推出0.9再抽吸生理盐水至1ml混匀(1ml内含青霉素2000单位),推出0.75ml,再抽吸生理盐水至1ml混匀(1ml内含青霉素500U),为皮试液备用。(边说边做)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药物过敏试验法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药物过敏试验法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药物过敏试验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操作步骤和护理要点。

3. 学会观察和处理药物过敏试验的阳性结果。

4. 能够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

二、教学内容1. 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操作步骤和护理要点。

3. 药物过敏试验的阳性结果的观察和处理。

4. 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和护理要点。

2. 演示法:现场演示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操作步骤,让学生直观学习。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实践操作,加深理解和掌握技能。

4. 案例分析法:分析药物过敏试验法的阳性结果的观察和处理,提高学生的临床判断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教室、实验室或临床实践场所。

2. 教学设备:药物过敏试验器材、模型或患者。

3. 教学材料:教案、PPT、案例、评估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介绍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演示:讲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操作步骤和护理要点,并进行现场演示。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法的实践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估。

5. 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讲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演示、实践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掌握药物过敏试验法的知识和技能。

在实践操作环节,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在案例分析环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临床判断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药物过敏试验法的重要性,掌握操作步骤和护理要点,并能够进行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操作步骤的正确性、操作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是否到位等。

药物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药物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第四节 药物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1.评估 1.评估 仔细询问过敏史。 (1)仔细询问过敏史。 曾使用青霉素, (2)曾使用物准备 (2)病人准备 (3)环境准备
3.实施 3.实施 (1)配制皮内试验药液 1ml内含青霉素200u( 500u) 内含青霉素200u 1ml内含青霉素200u(或500u) (2)皮内试验 0.1ml含青霉素20u( 50u) 含青霉素20u 0.1ml含青霉素20u(或50u) 皮试结果判断标准:阴性、 皮试结果判断标准:阴性、阳性 (3)对皮试结果阳性者的处置
(二)TAT脱敏注射法 TAT脱敏注射法 脱敏注射法是将所需TAT TAT剂量分次 脱敏注射法是将所需TAT剂量分次 少量注射进体内。 少量注射进体内。 1.评估 1.评估 2.计划 2.计划 3.实施 3.实施
四、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法 普鲁卡因皮内试验方法: 普鲁卡因皮内试验方法:取0.25% 普鲁卡因溶液0.1ml作皮内注射。 普鲁卡因溶液0.1ml作皮内注射。 0.1ml作皮内注射 20分钟后判断反应结果 分钟后判断反应结果。 20分钟后判断反应结果。
(二)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及其处理 1.评估 1.评估 (1)呼吸系统症状 (2)循环系统症状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4)其他过敏反应表现
2.急救措施 2.急救措施 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 (1)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 立即皮内注射0.1%肾上腺素。 0.1%肾上腺素 (2)立即皮内注射0.1%肾上腺素。 给予氧气吸入。 (3)给予氧气吸入。 应用激素或抗组胺类药物。 (4)应用激素或抗组胺类药物。 静脉输液扩充血容量。 (5)静脉输液扩充血容量。 若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6)若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7)密切观察病情,并做好纪录。 密切观察病情,并做好纪录。

抗生素敏感试验操作规程

抗生素敏感试验操作规程

抗生素敏感试验操作规程一、抗生素敏感试验原理:抗生素敏感试验是测定抗生素或其它抗微生物制剂在体外抑制细菌生长的能力,通常用扩散法或稀释法。

1、扩散法敏感试验:有抗生素的纸片或药片贴在已接种试验菌的平板上,抗生素浓度梯度通过纸片上的抗生素的弥散作用而形成,距纸片一定范围内试验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生长与细菌敏感及其他诸因素相关。

2、稀释法敏感试验:为了定量测定抗生素的活性,抗生素与肉汤或琼脂培养基混合进行稀释,然后种入试验细菌,孵育过夜,以最低浓度抑制细菌生长的,称为最低抑菌浓度(MIC),然后将最低抑菌浓度与机体血清或体液中可获得浓度相比较,来确定恰当的临床治疗浓度。

(1)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抗菌药物能够抑制细菌生长所需要的最低浓度。

单位:μg/ml或U/ml,mg/L。

(2)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acidal concentration,MBC):抗菌药物杀灭细菌所需要的最低浓度。

单位:μg/ml或U/ml,mg/L。

(3)MIC90:能抑制90%试验菌株的最低药物浓度,即为该药对被测菌的MIC90。

(4)MIC50:能抑制50%试验菌株的最低药物浓度,即为该药对被测菌的MIC50。

二、抗生素敏感试验的作用:1、指导临床医生对各患者选择最佳抗生素。

2、在一定区域内积累对公共卫生有关的重要耐药的微生物流行病学资料。

三、抗生素敏感试验的临床意义:1、敏感:表示被测细菌引起的感染,除禁忌症外,可用该抗生素常用剂量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中介:表示被测菌株可通过提高剂量受到抑制,或在药物被生理性浓集的部位受到抑制,由于微小的技术因素失控可以对结果解释错误,所以这一范围只是抑菌环直径介于敏感和耐药之间的“缓冲域”抑菌环落入中介范围,其意义不明确,如果没有其他可以替代的药物,应重复或再以稀释法测定MIC。

3、耐药:被测菌不能被该抗生素的常用剂量在组织内或血液中的浓度达到抑制作用,而且不管其剂量大小或细菌所在部位。

全科医生培训:链霉素及头孢菌素皮肤过敏试验

全科医生培训:链霉素及头孢菌素皮肤过敏试验

全科医生培训:链霉素及头孢菌素皮肤过敏试验
一、链霉素皮肤过敏试验
链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对位听神经的损害,其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青霉素低得多,但死亡率却很高。

【物品准备】
基础消毒盘、1ml注射器1支、4~5号针头,按医嘱备好药液放无菌盘内。

【操作方法】
(1)试敏液配制:①取硫酸链霉素粉剂1.0g(100万u),注入生理盐水3.5ml,溶解后溶液体积变为4.0ml,则每毫升含药250mg(25万u);②用1.0ml注射器抽取上液0.lml,加生理盐水至1.0ml,则每毫升含2 5mg(2.5万u);③弃去0.9ml,余0.1ml,再加生理盆水至l.0ml,则每毫升含2.5mg(250Ou)的皮试药液。

(2)取上述皮试液0.lml(含250u)进行皮内注射,方法与结果判读同青霉素皮试。

【注意事项】
(1)如需同时进行青、链霉素皮试,一般左前臂注青霉素、右前臂注链霉素,并于局部作上标记,便于识别。

(2)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处理方法同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因链霉素可与钙离子络合,故于抢救时可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20ml。

(3)链霉素皮试不但阳性率低,且与临床上注射后发生过敏反应的
符合率也不高,故对其皮试结果应加分析,不应过于信赖。

二、头孢菌素皮肤过敏试验
头孢菌素与青霉素之间存在不完全交叉过敏反应,一般对青霉素过敏者中10%~30%对头孢菌素也过敏。

但过敏反应程度较轻;相反,对头孢菌素过敏者中绝大多数对青霉素均过敏。

一般此种皮试仅用于对青霉素过敏或有过敏体质表现拟用头孢菌素者。

皮试药液浓度配制成300μg/ml,取0.1ml(含30μg),方法和结果判读同青霉素皮试。

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教案

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教案

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教案
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药物。

然而,有些人对青霉素过敏,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甚至过敏反应。

因此,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是非常重要的。

青霉素过敏试验包括两个主要步骤:皮肤试验和青霉素过敏检测。

皮肤试验是最常用的方法,可帮助我们确定患者是否对青霉素过敏。

在皮肤试验中,我们将在患者的皮肤表面进行小剂量的青霉素注射或划痕,观察是否会发生皮肤反应。

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过敏检测来确认是否真正过敏。

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及时并正确地处理过敏反应非常关键。

以下是一些处理过敏反应的方法:
1. 停用青霉素:如果患者确诊为青霉素过敏,应立即停用青霉素类药物。

2. 给予抗过敏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糠酸钙、肾上腺素等,以减轻过敏反应症状。

3. 紧急处理: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应及时启动应急程序,包括使用肾上腺素注射剂、静脉输液等。

4.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过敏反应严重或持续不缓解,患者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对青霉素的过敏史。

此外,教育患者关于青霉素过敏的重要性也至关重要。

患者需要了解过敏反应的症状,并知道在发生过敏反应时该如何处理。

同时,患者应向医生提供详细的过敏史,并避免未经医生许可乱用抗生素药物。

总之,青霉素过敏试验是确保患者安全用药的重要步骤。

对于确诊为青霉素过敏的患者,正确处理过敏反应以及加强患者教育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患者的过敏状况,确保他们获得适当的药物治疗。

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时的处理方法PPT学习教案

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时的处理方法PPT学习教案
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时的处理方法
会计学
1
第五节 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时的处理方法
过敏体质的病人,在使用某些药物时,常可引起 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如 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故在使用易发生过敏 反应的药物前,除须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和 家族史外,还须做药物过敏试验,以防止意外发 生。
病情需要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纠正酸中毒和抗组胺类药
物的应用。
第11页/共34页
第五节 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时的处理方法
(行3口)对改口善人缺工氧呼症吸状,给并予肌氧内【气注吸射措入洛施,贝】若林呼(吸山受梗到菜抑碱制)时或,尼应可立刹即米
等呼吸兴奋剂。当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 配合施行气管切开术。 (4)心跳骤停的抢救 如发生心跳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术, 并同时施行人工呼吸。 (5)观察、记录 抢救过程中,须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生命体 征、尿量及其他病情动态变化,并做好记录。病人未脱离危险期, 不宜搬动。
B取上液0.1ml,加0.9%氯化钠溶液至1ml,摇匀,则每ml 含2万u。
C取上液0.1ml,加0.9%氯化钠溶液至1ml,摇匀,则每ml 含2000u。
D取上液0.1ml 或0.25ml,加0.9%氯化钠溶液至1ml,摇匀, 则每ml含200 u 或500u。
3) 试验方法 按皮内注射法要求,在病人前臂掌侧下段 1/3处注入青霉素试验液0.1ml(含青霉素G20 u 或50u), 20分钟后观察结果并第记5页录/共3。4页
(2)用物准备
同皮内注射法,另备破伤风抗毒素药液、0.9%氯化钠溶液。
第20页/共34页
第五节 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时的处理方法
【实施】 (1)操作步骤

青霉素过敏试验法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青霉素过敏试验法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1.青霉素过敏试验法及过敏反应的处理以0.1ml(含青霉素20~50单位)的试验液皮内注射,根据皮丘变化及患者全身情况来判断试验结果【目的】➢通过青霉素过敏试验,确定患者对青霉素是否过敏,以作为临床应用青霉素治疗的依据【操作步骤】➢试验液的配制:以每ml含青霉素200~500u的皮内试验液为标准,注入剂量为20~50u(0.1ml)➢试验方法:确定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前臂掌侧下段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溶液0.1ml(含青霉素20或50u);注射后观察20min,20min后判断并记录试验结果。

➢溶解:于内含80万u的青霉素小瓶内注入4ml生理盐水,每ml内含青霉素20万u ➢稀释:“抽三推二”➢“抽1”取0.1ml加NS至1ml,1ml内含2万u青霉素➢“推1”弃去0.9 ml,余0.1ml,含2000u青霉素➢“抽2”加生理盐水至1ml,1ml内含2000u青霉素➢“推2”弃去0.9ml,余0.1ml,含200u青霉素➢“抽3”加生理盐水至1ml,1ml内含200u青霉素➢配制成功:每ml含200u青霉素,取0.1ml(内含20u)做皮内试验。

➢结果判断:➢阴性(-):➢大小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无不适表现➢阳性(+)➢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lcm,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注意事项】➢青霉素过敏试验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

➢凡初次用药、停药3天后再用,以及在应用中更换青霉素批号时,均须按常规做过敏试验。

➢皮肤试验液必须临用时配制,浓度与剂量必须准确。

➢严密观察患者➢皮试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并在相关文件上注明,同时将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如对皮试结果有怀疑,应在对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以作对照,确认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阴性方可用药。

➢皮试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并在相关文件上注明,同时将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完整版)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完整版)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过敏体质的患者,在使用某些药物时,常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因此在使用可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前,除须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外,还须做药物过敏试验,以防意外的发生。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一)过敏试验法1、试验液的配制(1)80万u青霉素瓶内注入4ml生理盐水,稀释为每毫升含青霉素G 20万u。

(2)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青霉素G 2万u。

(3)取上液0。

1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青霉素G 2000u 。

(4)取上液0.25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青霉素G 500u。

每次配制时均需将溶液混匀。

2、试验方法皮内注射青霉素试验液0。

1ml(含青霉素50u),20分钟后观察结果并记录。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红晕,无觉症状.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周围出现伪足、痒感.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如试验结果为阳性,则禁用青霉素,并在体温单、医嘱单、病历卡、床头卡、注射卡、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夹首页上醒目地标明“青霉素阳性”,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二)过敏反应的护理1、过敏反应的预防(1)用药前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史,对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止做过敏试验。

对已接受青霉素治疗的患者,停用三天后再用此药时,或使用中更换药物批号时,须重新做过敏试验。

(2)正确实施过敏试验,准确判断试验结果。

(3)做过敏试验和用药前,应避免空腹.做过敏试验和用药中,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并备好急救药品,如盐酸肾上腺素。

首次注射青霉素者需观察30分钟。

(4)青霉素水溶液极不稳定,放置后除引起效价降低外,还可分解产生各种致敏物质,因此使用青霉素应现用现配。

(5)配置试验液或稀释青霉素的生理盐水应专用。

2、过敏性休克的处理(1)立即停药,使患者就地平卧,解开衣领、胸罩,注意保暖,针刺人中。

(2)立即皮下注射0。

教案 药物过敏试验法

教案  药物过敏试验法

基本知识一、常见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的基本机制是异常的或病理性免疫应答,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

药物作为半抗原进入机体后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咱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转化为浆细胞。

浆细胞产生lgE、,lgE附着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当机体再次接受同样抗原时,变应原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lgE特异性结合,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活化,从而导致脱颗粒反应。

从排出的颗粒中或脱颗粒的细胞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白三烯、肝素、前列腺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分别作用于靶器官与组织,引起平滑肌痉挛,小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黏膜水肿及分泌增加,从而产生一系列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二、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一)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是对机体威胁最大的反应。

发生率约为万分之五到万分之十,可发生于用药数秒或数分钟内,或半小时后,但大多发生在注射后30min内。

过敏性休克主要表现有胸闷、气促、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冷汗、血压下降,甚至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等。

(二)血清病型反应血清病型反应一般于用药后7~14d发生,临床表现和血清病型相似,有发热、关节肿痛、皮肤痛痒、尊麻疹、全身淋巴肿大、腹痛等。

(三)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1.皮肤反应皮肤反应有瘙痒、荨麻疹,严重者发生剥脱性皮炎。

2.呼吸道反应呼吸道反应有哮喘或促使原有的哮喘发作。

3.消化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三、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对过敏性休克患者进行急救应采取以下措施:(I)立即停药,使患者平卧、保暖。

(2)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小儿剂量酌减力口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min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

(3)立即氧气吸人2.4L/min。

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或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

有条件者可插人气管导管,借助人工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

抗生素敏感实验操作方法

抗生素敏感实验操作方法

抗生素敏感实验操作方法
抗生素敏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以下是其操作方法的大致步骤:
1. 准备培养基: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如米勒尔等培养基),加入适量的琼脂或明胶,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并加热至沸腾,然后冷却至约45-50摄氏度。

2. 配制菌液:从培养基中提取待测细菌株的菌液。

可以选择直接研磨菌落并加入生理盐水或培养基中,或者刷取菌落并悬浮于生理盐水或培养基中。

3. 能均匀涂布于琼脂培养平板上:取一块无菌玻璃棒,浸入菌液中,然后均匀涂布于琼脂培养平板表面。

4. 形成细菌草,培养:待液体被吸收后,将平板倒立于37摄氏度的培养箱中,静置一段时间以让细菌草在琼脂上形成。

5. 在琼脂上滴加抗生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制备不同浓度的抗生素溶液。

将适量的抗生素溶液(通常是10μl)滴在琼脂培养平板上,注意不要穿透琼脂。

6. 培养:将含有抗生素的琼脂培养平板置于37摄氏度的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通常为24小时)。

7. 结果观察:观察不同浓度的抗生素溶液对细菌草的影响,记录抗生素浓度与细菌生长情况的关系。

根据细菌生长情况,可以判断该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15药物过敏试验法

15药物过敏试验法
(皮试液浓度:200 ~ 500 u /ml)
步骤 名称
稀三推二
青霉素+生理盐水
含量 u /ml
溶 解 稀
80万u+4 ml(混匀)
抽 0.1ml+0.9ml (混匀) 剩 0.1ml+0.9ml (混匀)
20万u /ml
2万u/ml弃0.9ml 2千u/ml弃 0.9ml 500u/ml 200u/ml ?
碘过敏试验法


临床上常用碘化物造影剂作肾脏、胆 囊等造影。 此类药物也可发生过敏反应,凡首次用 药者应在碘造影前1-2天做过敏试验,结果为 阴性者方可做碘造影检查。
1、过敏试验方法:
(1)口服试敏法:口服5%-10%碘化钾(或钠)连 续3天;每日三次,每次5ml,观察结果;
(2)皮内注射试敏法:皮内注射碘造影剂0.1ml,20 分钟后观察结果。
重点


首次用药、停药3天以上者、 用药过程中更换药物厂家 或批号时,均需做过敏试验。 体温单、医嘱单、门诊病 试验结果阳性者禁止使用青霉素,报告医生,并在相关 历卡、病例卡、注射卡、 文件上注明,同时将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床头卡 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注射前做好急救 的准备工作。 不宜空腹、过度劳累、昏迷未清醒时做过敏试验。不同 时做两种药物的过敏试验。 皮试液现配现用,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
0.8
0.7 稀释至1ml
TAT脱敏注射法时注意事项
在脱敏注射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 病人反应。

如发现病人有面容苍白、发绀、荨麻 疹,及头晕,心跳等不适或过敏性休克 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配合医生进行抢 救。
如过敏反应轻微,可待症状消退后, 酌情将剂量减少,注射次数增加,在密 切观察病人情况下,使脱敏注射顺利完 成。

抗生素过敏的识别与处理如何应对抗生素过敏反应

抗生素过敏的识别与处理如何应对抗生素过敏反应

抗生素过敏的识别与处理如何应对抗生素过敏反应抗生素是一类常用的药物,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然而,有些人对抗生素过敏,可能会出现各种不适或严重的过敏反应。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抗生素过敏的识别与处理方法,以及如何应对抗生素过敏反应。

一、抗生素过敏的识别方法1. 注意过敏症状:抗生素过敏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皮疹、红肿、瘙痒、荨麻疹等轻度皮肤反应。

也有可能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急促、喉咙痛、呕吐、心悸等。

如果在使用抗生素后出现这些不适症状,应考虑抗生素过敏的可能性。

2. 了解就诊记录:如果曾经因为使用抗生素而出现过过敏反应,就诊记录中可能有相关信息。

在接受治疗之前,医生通常会询问患者是否对某些药物过敏,这也是为了避免再次使用导致过敏反应的药物。

3. 进行皮肤过敏试验:皮肤过敏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诊断过敏反应的方法。

通过在皮肤上进行小剂量的抗生素物质测试,观察是否出现皮肤变化,如红肿、瘙痒等。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作,并在医疗机构进行。

二、抗生素过敏的处理方法1. 停止使用抗生素:一旦发现出现抗生素过敏的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并向医生咨询。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处理。

2.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胸闷、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在急救时,告诉医生你对抗生素过敏,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急救药物和措施。

3. 替代治疗方案:如果患者被确认对某种抗生素过敏,医生会选择其他安全的抗生素来替代治疗。

在使用替代药物时,患者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咨询医生关于替代药物的用法和剂量。

三、应对抗生素过敏反应的方法1. 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应该明确了解自己是否对某些抗生素过敏,并告知医生。

避免自行使用其他人的药物,以免出现不适反应。

2. 寻求医生建议:如果需要使用抗生素,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有效、合适的抗生素,并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指导进行用药。

3. 重视过敏测试结果:如果之前进行过皮肤过敏试验并获得了过敏结果,应该牢记这些结果。

抗生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法

抗生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法

抗生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法
头孢菌素类:1g加4ml生理盐水(250mg),然后依次取0.2ml 加0.8ml生理盐水(50mg),0.1ml加0,9ml生理
盐水(5mg),取0.1ml 加0.9ml生理盐水(500ug),
取0.1ml做皮试。

(一个0.2,两个0.1)
青霉素:80万单位加4ml生理盐水(20万单位),然后依次取
0.1ml加0.9ml生理盐水(2万单位),取0.1ml加0.9ml
生理盐水(2000单位),取0.1ml加0.9ml生理盐水
(200单位),取0.1ml做皮试。

(三个0.1)
氨苄青霉素:1g 加2ml生理盐水,然后依次取0.1ml加0.9ml 生理盐水,取0.1ml加0.9ml生理盐水,取0.1ml加
0.9ml生理盐水,取0.1ml做皮试。

(三个0.1)
链霉素:100万单位加3.5ml生理盐水(25万单位),然后依次取0.1ml加0.9ml生理盐水(2.5万单位),取0.1ml
加0.9ml生理盐水(2500单位),取0.1ml做皮试。

(两个0.1)
破伤风:1500单位,取0.1ml加0.9ml生理盐水,取0.1ml 做皮试。

(一个0.1)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法
次数TAT(ml)0.9NS(ml)
1 0.1 0.9
2 0.2 0.8
3 0.3 0.7
4 余量稀释至1ml
常用药物小儿常量
药品ml 含量常量
氨茶碱2ml 250mg 0.008
安乃近2ml 500mg 0.004
阿奇霉素5ml 250mg 0.02
克林霉素6ml 600mg 0.01
青霉素4ml 160万单位0.025。

抗生素类药物过敏试验健康教育技巧

抗生素类药物过敏试验健康教育技巧

抗生素类药物过敏试验健康教育技巧【操作前指导】1.询问病人有无抗生素类药物,尤其是青霉素药物用药史和过敏史,告知做药物过敏试验时可能会发生急性或慢性过敏反应,让病人了解过敏试验的风险,如实报告既往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避免发生意外。

2.告知所做的药物过敏试验的名称、目的和方法,取得病人配合。

需用青霉素药物治疗者,告知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3%~6%,因此既往曾用过青霉素,停药3d后再用药者,或使用中更换药物批号时,须重新做过敏试验,试验结果阴性方可用药。

3.讲解药物过敏试验中发生急性过敏反应的表现,如青霉素过敏者可在试验后立即出现胸闷、气短、头痛、呼吸困难、发绀、面色苍白、手脚发凉、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过敏性休克症状,告知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医护人员会立即进行急救。

讲解过敏反应的处理方法,减轻病人的焦虑情绪。

4.凡青霉素皮试阳性或用过青霉素而曾发生过敏的病人,以及曾发生其他药物过敏和过镦体质的病人,告知使用头孢菌素(先锋霉素)类药物前必须先做皮内过敏试验。

【操作中指导】1.指导病人取舒适体位,暴露前臂掌侧下段,配合护士操作。

2.注射后告知不可用手按揉注射部位,以防影响结果观察。

3.告知药物过敏试验需要观察的时间,并与病人和家属共同核对试验时间。

4.强调注射后如出现不适应随时报告,以利于及时发现和救治过敏性休克。

5.说明如发生药物过敏试验假阳性时需要作对照观察,讲解假阳性发生的机制,取得病人的理解与配合。

【操作后指导】1.说明观察实验结果期间病人不要离开病房随意活动,应卧床休息,并注意不要让衣袖摩擦注射部位。

2.讲解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的判断标准,结果阴性表现为注射部位的皮丘无变化,周围不红肿,无自觉症状;结果阳性表现为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周围出现伪足、痒感。

3.说明即使过敏试验阴性,在首次接受药物治疗时也应注意观察有无延迟反应发生。

首次注射青霉素者需观察20min,对住院病人应连续观察3d。

各种抗生素过敏试验法和处置课件

各种抗生素过敏试验法和处置课件
(2)病情、治疗情况、用药情况。如曾使用青霉素、 停药3天后再次使用;或在使用过程中改用不同生产批 号的制剂时,需重做。
(3)心理状态、意识状态,对青霉素过敏试验的认知 程度、合作态度。
2、向患者解释过敏试验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 合要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试验方法
确定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于患 者前臂掌侧下段皮内注射青霉素皮 试液溶液0.1毫升(含青霉素20单 位),20分钟后观察、判断并记录 试验结果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操作前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基础治疗盘、1ml注射器。2-5ml 注射器、4号半-5号、6号针头、
青霉素药液、生理盐水
抢救用物:0.1%盐酸肾上腺素, 急救车(备常用抢救药物),氧
气,吸痰器等。
注射环境安静、整洁、光线适宜。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5-20分钟内,甚至可在数秒内 发生,既可发生于皮内试验过程中。也可发生于初次肌内注 射或静脉注射时(皮内试验结果阴性);还有极少数患者发生与 连续用药过程中。期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临床常用的几种抗生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过敏试验
青霉素过敏试验
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
1、用药前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史,对有青霉 素过敏史者禁止做过敏试验。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急救措施
1、立即停药,协助患者平卧,报告医生,就地抢救。 2、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小儿剂量酌减。 症状如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5毫 升,直至脱离危险期。盐酸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 的首选药,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提升血压、 兴奋心肌、增加心排出量以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 3、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呼吸受抑制时,应立 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注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呼 吸兴奋药。有条件者可进行气管插管,借助人工呼吸机 辅助或控制呼吸。喉头水肿导致窒息时,应尽快施行气 管切开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5-20分钟内,甚至可在数秒内 发生,既可发生于皮内试验过程中。也可发生于初次肌内注 射或静脉注射时(皮内试验结果阴性);还有极少数患者发生与 连续用药过程中。期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呼吸道阻塞症状:由于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引起 胸闷、气促、哮喘与呼吸困难,伴濒死感。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急救措施
4、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或将琥珀酸钠氢化 可的松200-400mg加入5%-10%葡萄糖溶液500ml内静脉滴 注;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如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25-50mg 或苯海拉明40mg。 5、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溶液扩充血容量,如 血压仍不回升,可按医嘱加入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静 脉滴注。 6、若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复苏抢救。如施行体 外心脏按压,气管内插管或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7、密切观察病情,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和尿量等病 情变化;不断评价治疗与护理的效果,为进一步处置提 供依据。
各种抗生素过敏试 验法及处理
石家庄肾病医院 3-1 王芳
药物过敏试验法
药物过敏反应:是异常的免疫反应,仅发生于
少数人。 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与人的过敏体质有关,与所
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用药的剂量无关。
临床表现可有发热、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
清病综合征等,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而危及 生命
临床常用的几种抗生素 过敏试验
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1、青霉素过敏试验通常以0.1ml (含青霉素20-50U)的试验液皮内 注射。
2、根据皮丘变化及患者全身情 况来判断试验结果,过敏试验结果 阴性方可使用青霉素治疗。
目的:通过青霉素过敏试验,确定患者对青霉素是否过敏, 以作为临床应用青霉素治疗的依据。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1、评估患者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基础治疗盘、1ml注射器。2-5ml 注射器、4号半-5号、6号针头、
青霉素药液、生理盐水
抢救用物:0.1%盐酸肾上腺素, 急救车(备常用抢救药物),氧
气,吸痰器等。
注射环境安静、整洁、光线适宜。
试验液的配制
160万U青霉素钠溶解至4mL(每ml含 青霉素钠40万U)
以每ml含青霉素 200-500U为标准
3、皮试试验液必须现用现配,浓度与剂量必须准确。 4、严密观察患者,首先注射后须观察30分钟,注意局部和全身
反应,倾听患者主诉,并做好急救准备工作。 5、皮试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并在体温单、病历、医嘱
单、床头卡醒目注明,注射薄上注销,同时将结果告知患者 及其家属。 6、如皮试结果有怀疑,应在对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1毫 升,以作对照,确认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阴性方可使用药。使 用青霉素治疗过程中要继续严密观察反应。
循环衰竭症状: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量不足,而 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发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中柱神经系统症状:因脑组织缺氧,可表现为面部及四肢麻 木,意识丧失,抽搐或大小便失禁等。
其他过敏反应表现症状:可有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与 腹泻等。
由于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发生迅猛, 务必要做好预防及急救准备并在使用过 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过 敏性休克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组织抢救。
结果判断
阴性(-):大小无改变,周围无红肿, 无红晕无自觉症状,无不适表现
阳性(+):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 直径大于1厘米,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 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
性休克
注意事项
1、青霉素过敏试验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家 族史。
2、凡初次用药、停药3天后再用,以及在应用中更换青霉素批 号时,均须按常规做过敏试验。
青霉素过敏试验
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
Company LOGO
其他(泰能、氨曲南)
青霉素过敏试验
青霉素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 其制剂中所含的高分子聚合物及其 降解产物,作为半抗原进入人体后 ,可与蛋白质、多糖及多肽结合而 成为全抗原,引起过敏反应。
此外,半合成青霉素(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帕拉西林钠等) 与青霉素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用药前同样要做皮肤过敏试验。
(1)用药史、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如有青霉素过敏 史者应停止该项试验。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 疾病史者应慎用。因需要用酒精消毒,皮试前必须询 问酒精过敏史
(2)病情、治疗情况、用药情况。如曾使用青霉素、 停药3天后再次使用;或在使用过程中改用不同生产批 号的制剂时,需重做。
(3)心理状态、意识状态,对青霉素过敏试验的认知 程度、合作态度。
2、向患者解释过敏试验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 合要点。
操作前准备
患者准备:
1、患者了解过敏试验的目的、方法、注意事 项及配合要点。 2、患者空腹时不宜进行皮试,因个别患者于 空腹时注射药物,会发生眩晕、恶心等反应, 易与过敏反应相混淆。
护士自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 甲,洗手,戴口罩。
操作前准备
抽取0.1ml 加生理盐水 至1ml,每 ml含4万U
抽取0.1ml 加生理盐水 至1ml,每 ml含4000U
抽取0.1ml 加生理盐水 至1ml,每 ml含400U
抽取0.5ml 加生理盐水 至1ml,每 ml含过敏史,于患 者前臂掌侧下段皮内注射青霉素皮 试液溶液0.1毫升(含青霉素20单 位),20分钟后观察、判断并记录 试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