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初步)(050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分布滞后模型与自回归模型

第一节 分布滞后模型与自回归模型的基本概念

一、问题的提出

1、滞后效应的出现

(1)在经济学分析中,研究消费函数,人们的消费行为不仅要受到当期收入的影响(绝对收入假设),还要受到前期收入的影响,甚至要受到前期消费的影响(相对收入假设)。

(2)研究投资问题,由于投资周期的原因,本年度投资的形成,与上年度,甚至再上年度的投资形成有关。

(3)运用经济政策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经济政策的实施所产生的政策效果是一个逐步波及的扩散过程。

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这类问题,怎样度量变量的滞后影响?怎样估计有滞后变量的模型?

对于上述消费的情况,设C 表示消费,Y 表示收入,则

123141t t t t t C Y Y C u ββββ--=++++

对于上述投资的情况,设I 表示投资,Y 表示收入,则

12314253t t t t t t I Y I I I u ααααα---=+++++

2、静态计量经济学模型向动态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扩展

什么为“动态计量经济学模型”?

二、产生滞后效应的原因

1、心理预期因素的作用

2、技术因素的作用

3、制度因素的作用。

上述原因的结果表现为经济现象中的“惯性作用”。

二、滞后变量模型的类型

1、分布滞后模型。如果模型中没有滞后的被解释变量,即

01122t t t t s t s t Y X X X X u αββββ---=++++++

则模型为分布滞后模型。由于s 可以是有限数,也可以是无限数,则分布滞后模型可分为有限分布滞后模型和无限分布滞后模型。

在分布滞后模型中,有关系数的解释如下:

⑴乘数(又称倍数)的解释。该概念首先由英国的卡恩提出(R.F.Kahn ,1931)。所谓乘数是指,在一个模型体系里,外生变量变化一个单位,对内生变量产生的影响程度。据此进行的经济分析称为乘数分析或乘数效应分析。如投资乘数,是指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的情况下,投资变动对收入带来的影响,亦即增加一笔投资,可以引起收入倍数的增加。

⑵短期乘数0β

⑶延迟乘数或动态乘数),,2,1(s i i =β

⑷长期乘数∑==s

i i 0ββ

根据乘数的定义,教科书第183页,例7.1,短期乘数为0.4,动态乘数分别为0.3、0.2,则长期乘数为0.4+0.3+0.2=0.9。

2、自回归模型。如果模型中无滞后解释变量,即

011t t t q t q t Y X Y Y u αβγγ--=+++++

则模型为自回归模型。如果模型无解释变量X ,则模型就是一个纯粹的关于被解释变量的自回归模型(统计模型),即

11t t q t q t Y Y Y u αγγ--=++++

它的特点是,不考虑经济理论为依据的解释变量的作用,而是依据变量本身的变化规律,利用外推机制描述时间序列变量的变化。这样的模型在《时间序列分析》课程有专门的介绍。本章讨论自回归模型主要放在与分布滞后模型的关系上。

3、一般滞后变量模型

设滞后变量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01111t t t s t s t q t q t Y X X X Y Y u αβββγγ----=+++

+++++

记为ADL (s ,q )(Autoregression and Distributed Lag Model ),式中s 与q 分别表示解释变量X 和被解释变量Y 的滞后期数。在上述模型中,只有一个(1,2,,)t X t n =,更一般的形式是模型中有多个(1,2,,;1,2,,)jt X j p t n ==,即

110q p s

t i t i ji jt i t i j i y Y X u αγβ--====+++∑∑∑

这时,记为ADL (s ,q ,p ),p 表示ji X 的个数。

第二节 分布滞后模型及其估计

一、分布滞后模型估计的困难

阿尔特-丁伯根的(OLS )递推估计法。其缺陷如下:

1、自由度问题

2、多重共线性问题

3、滞后长度难于确定

二、确定滞后长度的方法

尽管滞后长度的确定有难度,但人们在积极探索,寻求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1、根据实际经济问题以及经验进行判断

2、利用时间序列本身的变化规律进行判断,如根据自相关程度与偏自相关程度进行判断(时间序列分析课程里有专门介绍)

3、利用统计规则进行判断

方法1,AIC 准则(又称赤池检验)。该检验主要用如下AIC 统计量

n k n e AIC n t t

2)log(12+=∑= 式中,∑=n

t t e 12是由ADL 估计模型的残差平方和;k 是模型中解释变量的个数,在

分布滞后模型里就是滞后阶数;n 是样本容量。可以证明在上式,随着k 的增加,AIC 存在极小值。使用AIC 准则是通过连续增加解释变量的滞后阶数直到AIC 取得极小值,从而确定最优的k 值。

方法2,SC 准则(又称许瓦兹检验)。SC 统计量为

n

n k n

e SC n t t log )log(12+=∑= 式中,∑=n t t e 1

2、k 、n 与AIC 准则中的定义一致。同理可以证明,随着k 得变化SC

存在极小值。

运用AIC 准则和SC 准则具体操作如下

对于不同范围的k ,怎样运用准则确定最优的k 。比如,按数据类型划分有年度数据、季度数据和月度数据,因此,对于年度数据,可根据经济周期来确定k 的变动范围;对于季度数据可根据一年四季的划分来确定k 的变动范围,即k 的变动范围为4;同理,对于月度数据k 的变动范围可定为12。然后再根据AIC 和SC 检验确定在某个范围内的最优滞后阶数k 。

关于准则的运用分析可参见王明舰著《中国通货膨胀问题分析-经济计量方法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三、有限分布滞后模型的修正估计方法

估计分布滞后模型的基本思想:对有限分布滞后模型,主要用将模型中变量的系数施加某种约束,通过该约束降低估计的维数(该思想与修正多重共线性的降维相近);对无限分布滞后模型,通常采用模型的变换,使得成为有限个参数的自回归模型。

有限分布滞后模型的估计方法有两种,即经验加权法和阿尔蒙法。

1、经验加权法

经验权数可按如下规则选取。设分布滞后模型为

0112233t t t t t t Y X X X X u αββββ---=+++++

⑴递减滞后结构

如根据经验判断滞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按下列形式递减,

1111,,,2468

则线性组合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