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舆论》读书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众舆论》读书报告
本书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自1922年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领域中的权威地位。
其影响力经久不衰的奥秘在于,它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刚从图书馆借来这本书时,出于好奇心打开翻了几页,本以为会非常的吸引我,可惜没翻三页就看不下去了。
可以说读李普曼的书,是一个忍受而不是享受的过程。
读完此书导论,依旧不知“公众舆论”是什么,没办法,只得再往下读。
想想觉得这本书,就好像一位老教授从头到尾在对你娓娓道来,没有一丝的感情色彩,或许许这是外语翻译来的缘故吧。
起初的我觉得有些絮叨、摸不着头绪甚至想合上书随他放着算了,可是如果忍耐着读完这本书,再重新回想一遍的话,就会顿悟,真理、缜密、明晰都是大家风范,才知道这本书为什么经久不衰、堪称经典。
虽然书中的字句读起来很费劲,但全书却有一个十分清晰明确的框架。
为了让自己明白是在读书,所以对本书作了一些笔记摘抄,以方便理解。
全书八个部分,共二十八章,每章又分小部分,这让我可以清晰地了解各部分各章大致讲些什么。
起初读导论,作者好像除了在讲一战根本不在谈什么“舆论”一直读到第14页,作者才说:
“对舆论进行分析的起点,应当是认识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对那个活动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
”这让我觉得前面的内容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在导论的后面几小部分中,作者又道出了各章节的大致内容,就如:
随后章节将会考察一下纷纭的众说是如何结晶为舆论的,以及一种“国民意志”、一种“团队精神”、一种“社会目的”或者随你怎么称呼的诸如此类的东西是如何形成的;前五章构成了本书的描述性内容,接着是对传统的民主政治舆论学说的分析……带着对这本书大致的理解,我在读完导论后又继续往下读了下去。
最早接触“舆论”一词好像是在初中政治课上,学习如何监督政府机关清正廉洁中有一项舆论监督,但却不知道“舆论”是什么。
到了大学选择了新闻学后,我在《新闻学导论》的学习中又得知了“舆论”的定义,即: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在老师再一次深入讲“舆论监督”功能时,我便粗略的把它理解成了一种众人能够达成一致的一种观点。
我总是认为舆论是一种共性的东西,因为是共性所以才有了无数学者进行研究的价值,而读过这本书后,我才晓得,自己口中的“舆论”和李普曼所称的“舆论”是有本质区别的。
舆论其实是无数个性衍生出来的,表面上看起来是一股洪流,其实细看各个支流还是保持着本色,只不过是一齐在向同一个目的地流淌。
而更奇妙的是,它是“洪”流,它虚空无形但却具有举足轻重、左右社会的力量。
在《公众舆论》一书的第二部分中,李普曼主要对外部世界作了研究。
通过审查与保密,交往与机会,时间与注意力,速度、词语和清晰度这四个方面考察了为什么我们不能接近真实世界。
探究了人们与真实世界之间存在的这四个障碍:
把关人的存在,社交圈子的分隔,注意力的稀疏和图像的编码与词语的解码。
由第三部成见开始,直到第六部分民主的形象,李普曼分别详细的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通过借鉴社会学、文化学、传播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一些知识,形成了丰富的表述结构,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第一次全面的梳理。
一种多元的视角的存在,使得这本书在某些方面增强了辨证的色彩,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七部分讲的是报纸。
关于报纸这一章,对于什么是新闻,提出了非常新颖尖锐的观点:
新闻的作用只是突出事实,只是萌芽之后的事,人们不应该将太多的道德责任寄托在新闻上,因为新闻工作者也是要生存的,新闻工作是一种职业,新闻不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更不应该成为代议制度,它像一束手电筒的光,对准哪里才亮,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
全书的最后一部分是有机化情报。
对于这一部分,我并没有作很深刻的理解。
虽然李普曼对民众能否形成公共意识抱很强的怀疑态度,但最后他还是对人类的未来有着光明的展望——依靠教育和训练,诉诸于理性。
看完这本书,我又重新回味了该书的目录和大致内容,感觉有所顿悟。
随后我又上网查了一些关于《公众舆论》的读后感,大部分都提到了“虚拟环境”和“刻板成见”,这似乎是李普曼这本书的最大贡献。
现在的我们,有一种生活在媒介世界里的感觉,真实的东西真的是非常少,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也是十分的少,觉得这个世界已经被媒体搅的天翻地覆不得安宁了,我们生活其中,常常喘不过气来。
李普曼用了四个字——“虚拟环境”,将我们的这种感觉精确而深刻的总结了出来,很精辟的一个词!当然,他不仅仅指媒体带来的虚拟环境,他所指的更多的是政治、社会、文化、语言学上的种种障碍将我们与真实世界隔开,我们生活在幻觉中,而不自知。
对我而言,我更在意的是媒体营造的虚拟环境,如今的世界太浅显太表面太容易消逝,人们失去信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觉得非常孤独的原因。
《公众舆论》一书中的另一个主题就是人们无法自觉形成公众舆论,无法处理公共事务,人们多数关注自己,关心自己,除非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
对与这一主题,我是表示赞同的。
举个例子来说,对于一般的普通大众来说,他们所关注的一直都是民生新闻,而很少关心国际上的风云变幻。
原因很简单,所有的民生新闻都强调互动,百姓为了切身的利益抢着上电视,爆料、投诉、发表意见,对于几乎与自身眼前利益沾不上边的国际新闻,都是不关心的。
而百姓所做出这些互动,有多少是真正有价值的?!
读李普曼的这本书,我自己感觉,一遍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没有情节性,所以一个观点要通过反复论证。
但看似同一的里面,却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微妙细节。
《公众舆论》用各种例子,各种事实来翻来覆去的强调我们与真实世界之间存在着一个“虚拟环境”,我们实际上在靠想象认识我们接触范围以外的世界。
学号:姓名:
鲍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