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骨科面试常见专业知识问答汇总.doc合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手术方案及其依据

诊断标准:

1、轴向颈痛:

2、阶段性脊髓症状:脊髓受压阶段出现该脊髓节受压症状

3、髓性症状:受累节段以远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症状,下肢硬瘫、肌张力高等

4、植物神经症状:大小便障碍以及血管症状等

手术方案:

CSM多数由于脊髓压迫所致,保守治疗一般不会有效缓解,通常需要手术解除脊髓压迫,手术依据主要根据导致CSM的压迫原因,部位和受累节段:

1、间盘退变型CSM:压迫主要来源与脊髓前方,小于3个节段通常前路手术减压间盘切除,需要进行椎间植骨或联合钢板、cage等固定,早期稳定颈椎,促进功能恢复

2、椎管狭窄型:多数由于黄韧带肥厚压迫所致,后路椎管成型或椎板切除减压缓解脊髓压迫

3、后纵韧带骨化:前方压迫为主,可前路或后路手术解除压迫

4、上颈椎、颅底畸形、骨折脱位等需要进行上颈椎减压、固定或枕颈融合。

开放骨折的Gustilo分型

Ⅰ型:伤口长度小于1,一般为比较干净的穿刺伤,骨尖自皮肤内穿出,软组织损伤轻微,无碾挫伤,骨折较简单,为横断或短斜形,无粉碎。

Ⅱ型:伤口超过1 ,软组织损伤较广泛,但无撕脱伤,亦无形成组织瓣,软组织有轻度或中度碾挫伤,伤口有中度污染,中等程度粉碎性骨折。

Ⅲ:软组织损伤广泛,包括肌肉,皮肤及血管、神经,有严重污染。

ⅢA型:尽管有广泛的撕脱伤及及组织瓣形成,或为高能量损伤,不管伤口大小,骨折处有适当的软组织覆盖。

ⅢB型: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和丢失,伴有骨膜剥脱和骨暴露,伴有严重的污染

ⅢC型:伴有需要修复的动脉损伤。

骨延迟愈合的原因

技术因素

1. 感染

2. 治疗不当

A. 过度牵引

B. 固定不当

C. 肌肉收缩导致骨折分离

D. 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导致骨缺损

E. 骨折端对位不当导致异物间隔

生物学因素

1. 骨痂形成障碍

2. 骨痂钙化障碍

3. 区域性加速现象低下

4. 异常分化

5. 骨改建异常

6. 骨塑形异常

7. 力学对骨塑形的影响

联合因素

骶骨骨折的分类及临床意义

1983年Denis根据CT分析的解剖位置不同将骶骨骨折分为三区3型:

DenisI型(骶骨翼区骨折),骨折通过骶骨翼,无骶孔区及骶管的损伤;骶骨翼骨折,腰5神经从其前方经过,骨折可损伤神经根,引起相应症状,

DenislI型(骶孔区骨折),骨折通过一个或数个骶孔,可累及骶骨翼,但不累及骶管;骶管孔区骨折,骶1、2、3孔区连续性中断,可损伤坐骨神经,但一般无膀胱功能障碍

DenisIll型(骶管区骨折),骨折通过骶管,可累及骶骨翼及骶孔区,骶骨横形骨折亦属于该型。骶管区骨折,骶管骨折移位可损伤马尾,表现为骶区及肛门会阴区麻木及括约肌功能障碍。

Barton骨折的概念及分类

1838年Barton J.R.描述过一种腕关节半脱位伴随桡骨远端关节的骨折。Barton骨折很少见,目前一般将桡骨远端背侧缘、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者统称Barton骨折。其分为两型:1、前缘(掌侧缘)2、背缘(后缘)。

1、Barton背缘骨折多为跌倒,腕背伸而前臂旋前,腕骨冲击桡骨远端关节面的背侧缘造成骨折。骨折块三角形,包括了关节面的1/3,腕关节呈半脱位状。牵引下易于复位,通常复位后以短臂石膏托固定于腕关节中立位,以防止再移位,应避免固定于掌屈位。4周后去固定,活动关节。

如果有不稳定倾向或再移位时,应考虑手术治疗,螺钉或克氏针内固定。

2、Barton前缘骨折多为摔倒时手背着地,应力延腕骨冲击桡骨远端的掌侧缘造成骨折。

其骨折块较小,可按Smith骨折方法复位,或手术以托状钢板内固定。Maisonneuve骨折

一、定义:该骨折1840年由法国医师Maisonneuve首先报道,系指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下胫腓韧带损伤合并有腓骨的近1/3骨折。后多数人认为此是一种旋前外旋型损伤。

二、创伤病理:一般内踝骨折多有分离,骨折处于踝关节水平之下为撕脱所致。如果未发生内踝骨折,则三角韧带断裂。下胫腓前韧带断裂。骨间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其断裂超过8CM时,下胫腓关节出现分离,极不稳定。

三、临床表现:伤后踝部迅速肿胀,疼痛,以致不能行走和活动该关节,若骨间膜损伤严重,则小腿前外方肿胀亦明显,肿胀及压痛水平常代表骨间膜损伤水平。腓骨近段亦有压痛,肿胀。X线检查应包括踝关节及小腿上段,以免漏诊。

四、一般可以闭合复位,石膏托固定。但从早期活动,最大限度保存功能考虑,仍以早期手术内固定为宜。内踝骨折可用螺钉或张力带固定,如无骨折仅为三角韧带断裂,应修复三角韧带;腓骨上段可用钢板螺钉固定。下胫腓水平应以位置螺钉横穿固定。但由于正常时,踝关节伸屈时,踝穴存在微量的“开”、“合”运动,故下胫腓水平位置螺钉在骨折愈合后应尽早除去。

儿童骨折治疗原则

1、应熟知骨骺板的特殊手术解剖,几乎所有的骨骺板都是沿着关节形状而起伏走行的,不是一条直线。

2、术中尽可能将骨折片及关节软骨解剖复位,这样可预防骨桥的形成和关节面的不平整。

3、内固定材料易于取出。

4、克氏针固定较螺钉固定好,克氏针不要交叉穿过骨骺板,而应与骨骺板平行。

5、应用可吸收的缝合材料缝合。

6、避免不必要的钻孔,以免引起医源性的病理骨折。

孟氏骨折的分型及治疗

孟氏骨折是指尺骨近侧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

Ⅰ型:占60%,尺骨任何水平的骨折,向前侧成角,合并桡骨头前脱位。

Ⅱ型:占15%,尺骨干骨折,向背侧成角,合并桡骨头后脱位。

Ⅲ型:占20%,尺骨近侧干骺断骨折,合并桡骨头的外侧或前侧脱位,仅见于儿童。

Ⅳ型:占5%,桡骨头前脱位,桡骨近1/3骨折,尺骨任何水平的骨折。

1.孟氏骨折饶神经深支损伤是常见的合并症,应检查相应的神经功能。一般不需探查,桡骨头复位后几乎都能自行恢复。

2.治疗上趋于一致的意见是桡骨头脱位并无手术的必要,1,2,3型骨折闭合复位不能达到要求时尺骨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对于4型骨折,应早期切开复位,尺桡骨均行坚强的内固定。

3.术后长臂石膏托固定制动4~6周,1,3,4型骨折固定于前臂旋转中立位,屈肘110度。2型骨折固定于屈肘70度位。

下尺桡关节半脱位的病因与治疗?

下尺桡关节半脱位

常为骨折的后遗症,亦可为单纯下尺桡骨关节脱位。

稳定性:常由下尺桡掌侧韧带,下尺桡背侧韧带及三角纤维软骨盘维持。前臂旋前,下尺桡背侧韧带及三角纤维软骨盘的背侧缘紧张,旋后时,反之。

背侧或掌侧韧带的断裂,就会发生半脱位。

治疗:尺骨头向背侧半脱位,旋后位短臂石膏脱固定5~6周

尺骨头掌侧脱位,麻醉下复位,前臂旋后位,牵引,向背侧推压脱位的尺骨头,复位时弹想,复位成功后短臂石膏托固定于旋前位5~6周。

下胫腓联合损伤治疗进展?

手术指征:1.术中向外牵拉腓骨远端,分离>3CM,并伴有内踝(三角韧带)损伤;

2.下胫腓联合损伤伴腓骨近端骨折和内踝损伤.由于手术并不复杂,大多数学者推荐如果术中发现下胫腓分离>2~3MM,即应进行手术内固定.

术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固定部位应在下胫腓联合的近侧,距关节水平2~3MM,勿直接穿过联合;

2. 固定时踝关节应处于最大背屈位;

3. 固定螺钉应与下胫腓联合平行,并前倾30度,螺钉应穿过三层皮质骨固定。

术后注意事项:

1. 目前广泛接受的观点是,下胫腓联合分离不应当行坚强内固定,行坚强内固定将限制腓骨相对胫骨干的位移和旋转,从而影响踝穴对距骨运动顺应性的调节。

2. 关于取钉问题,如无局部问题(如异物感,皮肤激惹)可不取钉。如果要取钉,至少12周以后再取,过早取钉,尤其是腓骨骨折尚未完全愈合时取钉这将影响踝穴的稳定性,从而导致取钉后下胫腓联合再次出现分离。

骨盆骨折的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